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书法散文

2023/01/01经典文章

书法散文(精选20篇)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文/赵文浩

小学六年的生活,留下了我成长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这些脚印里,记载着我失败的苦涩和成功的喜悦。可以说任何一次成功的背后都留下了艰辛的汗水和努力。

五年级时,云南省举行了“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活动,我们学校参加了这次大赛。班主任刚在班上宣布这一消息,同学们一下子沸腾了,叽叽喳喳议论着谁能参加这次书法大赛。我的书写历来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肯定,心中也非常渴望能参加这次书法大赛,但不知能否得到参赛的机会。这时,班主任等同学们稍稍静下来,接着说:“我们班要推荐几个同学去参加书法大赛,点到名字的同学要积极准备。”老师停顿一下,开始念名字:一个、两个、三个……我的心随着老师的点名,咚、咚、咚地跳着,似乎跳动得心脏都快从口腔中蹦出来了,我紧张地看着老师,这时老师微笑地看着我,大声点出我的名字,我高兴极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担心,虽然我有幸参加书法大赛,但如果不能获得名次,不就辜负了老师与同学们的信任与希望了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练字,写出我的最好作品。说干就干。回到家中,我马上翻出所有字帖,找呀找,选呀选,忽然眼前一亮:这本《小学生规范汉字字帖》不就正好吗?接下来的一个月,我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临摹字帖,一遍又一遍,不松懈地反复临摹,终于完成了我最好的作品。我深深舒了一口气,将作品恭恭敬敬地交到老师的手中。

几个月后,公布“书法大赛”获奖名次,我得了一等奖。一等奖!这不是做梦吧?听到老师与同学们祝贺我的鼓掌声。我才相信,这是真的!

从这次成功中,我悟出一个道理:“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苦寒的历练,就没有梅花的馨香,学习也是这样。

留得枯荷听雨声

芭蕉有声,萧萧夜雨网住了整个世界。

宅在家里,看书看得心寒眸酸,就摊开一本《曹全碑》,捏起一管毛笔。这不是我第一次手捏毛笔,却是第一次临贴习字。因喜水墨,想学国画,便有老师鼓励我写书法,说不练字就无法习画。书法是一门秀慧的笔势孕育温存的学养,常言字如其人,我心性笨拙,较之于性灵的楷书,我选择了柔顺的隶书。连续几天临帖,我渐渐喜欢,集字成篇,恍若乌衣巷口寂寥的梅影,撩人低徊。

我初识郑罡时,烙在心底的就是一幅墨梅。

梅花用笔十分单纯,并不考虑花的形态,枝桠也表现很抽象,墨枝和白花交相辉映,恍如月夜映在纸窗上的花影。凝睇此画,感觉眼前浮动金冬心的梅韵,清清寒寒一枝冷香胜似十首咏梅诗。

此后不久,我收到郑罡新出的书画集,里面夹着他所赠的一幅书法。徐徐展卷,却揭开一出文化的惊梦,梦醒处,是唐诗宋词的风雅。因为郑罡录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日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三十年前儿时琅琅诵读的古诗,这是二十年前写在毕业留念册上的祝福,这是十年前卯着劲努力工作的目标,这是一年前走到壶口黄河身临其境的体会。

低头思量,我已经好些年不碰这样的古诗,混迹于社会大染缸,早已没了“更上一层楼”的热情与追求,风雨晴天,宁愿生活在自己的情绪里,人替花愁,花替人愁。故而,我没有想到郑罡会录这首古诗,欣赏笔墨运势,恍惚看到了滔滔黄河,也就第一次在古诗中品味出飞动椽笔的大写意。想必郑罡的那手书法天生是他笔下诗词的知音,一配就配出了唐诗的高旷清雄,也配出了一山一水的浩瀚壮阔。

我爱好文学,喜欢赏画,偶尔摄影,却不懂书法,一点也不懂。在某些场合,每每碰到有人挥毫写字,我是眼睛在看,心里懵懂,那一点一横一撇一挪怎么就姿媚生动行云流水呢?得知郑罡是专职书法家时,我的心里像投进了一个石子,卟咚有声,又还掬起了一圈圈的涟漪。生活中,我也有几位书法家朋友,好像没有听说谁是职业书法家,许是小城过于偏僻、落后,没有艺术家发展的空间吧。

我与郑罡是去年偶然认识的,于此得先说说我的一位博友花落无声。两年前,我们在博客上认识,混迹网络几年,能感觉出虚拟的网络中杂七杂八,花落无声是少有的一位让我怦然心动的才女,她为我制作的那些卡片在她离开博客几年后还保留在我的电脑里。偶尔想起她了,就到她弃置的博客上静静地看一会儿。有时,心有不甘似的,又去她仅有的几个链接博客看看,就那样不经意地点击打开了“留得枯荷听雨声”——郑罡的博客。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李商隐的诗句,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如今,没有谁是林黛玉,也许博主亦是一位爱荷之人吧。随着网页的打开,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一张图片,不是一大片枯荷的题图,不是浓眉大眼国字脸的头像,而是我们湘西的凤凰古城摄影。图片是古城全景——一条碧绿色的河流,一堵土黄色的城墙,河流蜿蜒柔美,城墙齐崭刚直,河流依偎城墙而风情万种,城墙静傍河流而妩媚千姿,依河而建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排列成最富韵致的风景。静静凝眸,宛若梦里,缥缈着心情,缥缈着心绪,缥缈着心思。

那是郑罡自己拍摄的图片,他像许多行走边城的寻梦人一样喜欢凤凰,就以为我是个凤凰女子。其实非然,我只不过写散文时常常情不自禁地写到凤凰,对我不了解的陌生读者,一篇文章读完几乎都会以为我生活在凤凰。年少时,我在凤凰读了三年高中,幽深古老,千回百转,古城如是前世故乡,今生痴痴爱恋。以致,每每有网友来到凤凰,我无形中会心生有一种好感,感动他们来到凤凰,感激他们喜欢凤凰。因为凤凰,因为喜欢凤凰,郑罡在山东日照,我在湖南湘西,也成了朋友。

郑罡是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日照市书法院院长,业余爱好绘画、摄影和文学。

我对郑罡的更多了解,是缘于读他的书画集,书是一个去处,一个归宿。

“读郑罡书法,如读长吉诗、碧山词,隽丽中隐含奇险峻艳,其笔画折返间,涩而不滞,丽而不滑,往往出人意外,却又在绳墨之中。”、“静极时,常常翻出一两幅郑罡书法,静默中品读。大都是小品,尺幅之中,逸气纵横,便觉得符了心意,一时间就有了疏朗的感觉。”这两段话,出自山东一位文艺评论家之文,其认识郑罡,了解郑罡和他的书法。我反复欣赏了郑罡的书法,又细细琢磨了这两段文字,慢慢就感觉出郑罡的书法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隶书、篆书,笔墨逸致,大字小字皆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或者也可以说有一种古典情怀的书卷气。

艺术是相通的,郑罡的国画,还有摄影、散文,也是属于古典情怀,带有单纯、纯粹、透明的特质,我从他的画里看到了忧郁却看不到愤慨,我从他的文里读出了悲伤却读不出憎恨,这是由他的阅历、生活经验、生存环境、气质,还有修养及文学积累注定的,隐匿在这一切之后的是他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古典情怀”。俗话说“心由相生”,从照片上打量郑罡,你便能感觉到这个曾在军营里打摸滚爬的男人,标杆笔直的身板有军人飒爽气质,然而既使是抿嘴微笑的时候,浓眉大眼的国字脸上也荡起一丝固执的忧郁。忧郁,往往比快乐更真实,是古典情怀的书卷气的流溢,也是与身俱有的一种善良、一种慈悲,而非生活不快乐、不幸福。

感悟于此,再回头欣赏其书画其摄影其文章,书的洒脱,与画的适意、文的清逸、摄影的幽深,凝合成一种气质和风韵,便拈起了迥然于初见的一番感悟——

郑罡的书法,字如其人,写字也是写他自己,写的精神,写他的思想情感,写他的文化修养,写他的生命品格。那一点一画、一仰一俯、一虚一实、一连一断皆是尺幅上跃动的一道光、一个福音、一个暗示,在人们摒弃了喧嚣,重新归于沉静时,它才会缓缓将高于生活的另一世界的秘密之门打开,那轻轻摩挲纸页的手,也同时掀开了自己内心的洞口,将灵魂渐渐呈现,并在宁静、纯粹的诗词间辨认出失落的姓名。

郑罡的水墨,墨兰墨荷墨梅是寥寥几笔的闲情逸致,就像书香门第的青衫书生,一手捻花,一手捏笔,抬笔落腕处深深的情在流淌,枝枝节节、花花朵朵溢成一片旧时月光。

郑罡的摄影,是镜头与大自然真挚的虔诚对语,在选材的角度上,构图上,光线上,色调上,不是人为地摆布和制作的修饰,没有俗气,也不矫情,所以他的作品,虽然环境是那么普通却表现得那么优美,人物是那么平常却表现得那么独特,看后令人感动和难忘。

郑罡的文字,是最原始、最深刻、最本质的情思的表达,一篇篇简短清明的散文诗话,仿佛荒野中的萤火虫亮起了点点灵光,迷惘而愉悦,渴盼而安分。

最后,我还是感觉到,郑罡拍得最多的是荷,有《云水禅心》、《七月有情》、《且听风吟》等数百张图片;画得最多的也是荷,有《无语》、《枯荷心语》、《一叶一清静,一花一如来》、《莲之韵》等几十幅作品;写得最多的还是荷,有《美丽的邂逅》、《问荷》、《枯荷听语》等十多篇散文、诗歌。捧读书画集,我看得最多想得最久亦是他笔下的墨荷,款款墨痕,或者是水墨洇染的一片荷叶寂寂地静美成画,或者是寥寥几笔勾勒的一朵荷花像素笺上落了一滴泪,或者是浓墨淡墨淋漓尽致的一池荷叶一塘荷花纠缠成旧人旧事旧心情的追忆,风雅如荷,灵秀如荷,清幽如荷,凉沁如荷。此情,此景,此韵,荷不孤了,人不孤了,心也不孤了。

掩卷时候,笑影渗着一涟泪晕,慢慢地洇成一片枯荷、一片雨声。

埋在心底的自豪

文/钟玟妍

我平时是不会向别人诉说我的自豪的,可今天我非常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埋在心底的自豪。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引导着我在梦想的路上快乐地行走。我非常爱好和善长艺术类,如舞蹈、绘画、书法等,其中最令我自豪的是书法。

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参加福泉市金谷春雪梨花节。乘着车子来到万亩果园场,眼前的一幕令我大开眼界,“空山新雨后”,花海里,洁白的花朵带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竞相开放;梨花丛中,穿着艳丽的一个个小朋友正在表演毛笔和钢笔书法,还伴奏着欢快的《采蘑菇的小姑娘》音乐。那前景令我羡慕极了!我在心中暗暗下决心:我也要练习书法,做个小小书法家。

回到家后,我把心愿一说,爸爸肯定了我的想法。第二天,妈妈送我去跟随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着名书法家冯泽松老师学习书法。开始时,老师教我反复练习写横竖撇捺,然后练习一些简单的字,如:十、土、大、小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经过一段时间苦练,虽然我的中手指磨起了老茧,但书写水平也在小朋友中开始崭露头角了。

不久,市里的小学书法比赛开始报名了,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比赛开始了,我发现参赛者很多,顿时心里紧张万分,心想:“这次惨了,一定输啦!”这时,耳边仿佛响起妈妈的声音:“静下心来,宝贝,你一定会成功!”。我立刻镇定下来,认真书写,出乎意料的是,比赛结果一公布,我竟然获得二等奖。当我走上领奖台时,自豪感满满地充盈着胸膛……

至今,每当一想起这件事,我心中的豪 情便油然而生,仿佛周身有无穷的力量。

小事成就浓浓兴趣

文/刘仲华

邻居茂华有个上小学的女儿浩。小学二年级时,浩因未被推荐参加学校组织的书法兴趣班,触动了自尊心。爸爸对浩说:我们在家学,只要坚持练习,也能把字练好!”爸爸的鼓励让浩来了精神,干脆地说:“行!”

说干就干,茂华带着孩子去书店,结合着学校的柳体书法教材,又购买了其他的书法资料。确定了学习内容,并且规定了每日下午放学练习一张毛边纸。果然,一年后,手能控制住毛笔了。字写的虽不是很漂亮,却顺眼多了,有劲有神了。

班主任见到浩的进步,打心眼儿里高兴。不仅在课堂上重点给她指导,还为她创造了许多实练机会。让她做了宣传委员,负责教室的板报书写。每一次展示和表扬,也是对她的激励和鼓舞。

连年来,浩被学校评为书法小明星。现在她的兴趣正浓,放学回家,不用家长督促,自觉就摆上笔墨纸砚,认真练习。她爸爸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不悦,竟然成就了孩子的书法兴趣。”

风月英文

文/薛保勤

我与英文是大学系友,高他两级,又曾是同事。几十年的君子之交,虽过往不密,却彼此牵扯。他视我为兄,能够尊重长者;我热爱文学,知道尊重文化。于是,我俩就有了友谊的结合点。大约十年前,一次英文来访,手机预告:“狼来了。”我忙回曰:“豺狼来了,有猎枪!”不料,枪未备好,狼已经嬉皮笑脸地进门了。

英文出书,嘱我作序,大约是尊老吧。作为文学爱好者给作家写序,我以为这是英文给我的待遇。英文的这本书属于书法与小品文的“杂交”。杂交是有优势的,书文混搭相得益彰,倒有了字承汉唐、文续魏晋的架势。现如今,大凡善为文者不一定精于书,精于书者又不一定善为文,而英文既属着名作家,又属“着名”书法家,可谓文、书俱佳。可喜可贺!

英文散淡,常以文人无行态示人。他生动、幽默,有时又故弄玄虚、稀里马哈。我常说他没正形,他则反曰我太正经。但客观地讲,从骨子里看,英文是一个正直、勤奋、认真、有着潜在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文化人,在他看似稀松的外表之下,常常可以看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在其大大咧咧的神态背后,常常有着人生的诚恳和作为作家的追求。

英文的文字诙谐、灵动、机智、敏捷,有神有气、有风有韵、特色独具、文风奇谲。不时听人说英文是个怪熊,这种怪体现在其特立独行的奇谈怪论,假装正经的深思熟虑,鬼背蛇腰的审视姿态,似清非醒的世说新语。他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去发掘生活的灵感,生发出不同凡响。一个“就”字可以成篇,一只鸭子可以为文,而且意气风发。他常常在嬉笑怒骂中进行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冷思考,出其不意,道人欲道而未道,发人欲省而未省。我常常攻击英文的胡言乱语,但其胡言乱语中有不动声色的不同凡响、有拐弯抹角的真知灼见。陈忠实先生曾对我说,他只要看见报上有英文的文章,是一定要看的。这大概是对英文文字的最好评价了。

字,我不在行,没有发言权。我是因为认同英文的人而接纳他的字的,但他的字到底几斤几两,我的确说不清楚。英文曾手书过我的词,后经装裱挂在我办公室。一次,他到我处发现那字竟然倚墙站在地上了,很不平衡:“这么好的字,怎么能放到地上呢?!”我耐心地劝解:“很多到我办公室的朋友,一看到这幅字总要说:‘谁写的字?可惜这好词和框子了!’为了平民愤,我只好把它放到地上。”英文为此愤愤不平耿耿于怀了很久。不过,英文知耻而后勇,由此开始,浪子回头,勤作文,苦习书,日以继夜。在我看来,他的字似乎比以前好看了些。从他的表情看,写字的劲头比以前大了,自信了,说起自己的字自负了。他曾不无得意地告诉我:现在,求字的人多了,忙!我想,求的人多,应该也算写得好的一个佐证吧。需求决定价值。当然,也不排除方英文王婆卖瓜式的自炒。

书法小品文集《风月年少》要由西安出版社出版了,希望风月英文给我们带来一缕风,也给读者送去一片月。祝愿英文风月无边、风情万种!

品读邓晓峰

文/安庆李声波

邓晓峰先生的书风是属于那片未被污染的绿洲上的一丛芳草,给人的感觉是醇正、清新的。他自幼受先父的熏陶和影响,便对写毛笔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家贫,只能以清水为墨、板石当纸,写写画画,却如醉如痴,乐此不疲。后来父亲找来残缺的字帖让其描摹,授以用笔之法。他18岁在家乡怀宁应征入伍,军务之暇,日日挥毫,夜夜耕耘。退伍到326地质队后,经年苦练不辍,书法技艺不断提高,得到社会同仁赞许。

邓晓峰先生注重作品的传统精神品质,静思巧想,含蓄风雅,彰显笔墨精神。他是一位很“富有”的书法家:这种“富有”来自他的学识修养、丰富的人生体验、朴素的情感、包容的胸怀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以及对其他艺术形式的思考和借鉴。他的“富有”来自先父从小的告诫:写字既是一门技艺,又是一门学问,不可轻心,不能浮躁,它与学识、人品、悟性紧密相关。要想写好字,必须先做好人,要诚实、善良、谦和、大度。将来还要多读书,读好书,交真心朋友;要拜老师,拜那些学问高、人品好的老师,方能受益。父亲还告诫他,不管字写得怎样,都要虚心,功夫在已,评说在人,人说好话不要沾沾自喜,人有非言,不要气馁怀岔。写字是学问,上无顶、下无底,要一辈子精勤苦练。从此,他便努力遵行父亲的教诲去做。

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历时数千年,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佳作如林。认真继承传统,是当前书法界必急之务,也是每一位真正的书法家所不能回避的。邓晓峰先生研习书法,着重对古代名家碑帖的吸取。他先从临摹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入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临写《张迁碑》、《衡方碑》等汉代隶书碑帖,复上溯二王及唐、宋诸家,至30岁临习邓石如隶书帖,其间20年学邓不辍,广收博采,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个人的面目。

品读晓峰多幅书法作品,长卷、条屏、中堂、对联、横批等等,当为他的代表作。篇篇均一气挥洒,尽显才情,线条优美,笔墨灵动,备见气度,可以明显看出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属于自己审美趣味的个性。谨严稳重的间架结构,动静天然、含蓄蕴藉的用笔,不湿不燥的墨色变化,结字上因字赋形,左揖右让、左倾右斜的书法形式,既体现了巧妙的构思,悠远、灵秀的书写风格,又表现出丰厚的意象和丰富的内涵。细读这些作品,无不尽态极妍,别开生面;无不逸远疏朗,萧然物外;无不意在笔先,气韵流动。写其神,写其境,写其情,从而给人留下美好而脱俗的印象。

笔者与晓峰是多年好友,深知他不尚虚华,不慕虚名。他虽然痴迷书法几十年,读过许多帖,到过许多地方瞻仰古代大家碑帖,在他看来字越写越觉得难写。他经常讲到:我们的先人把汉字创造发挥到如此神妙极至,自己太渺小了,我们没有理由抛开古人奢谈创新。所以他在30岁时便记下了:“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的座右铭。

艺海无涯,写字难,书法创作更难。在晓峰的感受中,它绝不是简单的点划堆积,写到一定的境界难乎其难。晓峰曾经写出“书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内心感慨。但他不会因难而放弃,爱好也好,追求也好,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做,恪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衷心地祝愿邓晓峰这位完白山邓石如七世后人精进不已,书写出更多灵秀之作,继续向艺术和人生的更高更深层次攀登和跋涉!(李声波)新安晚报安庆记者站:18955600377

月 影

文/朱金华

心情闲散的时候,总在窗前凝望。怀着怡然和期待,找寻天际那轮月。圆满时让人无限憧憬,却常陷入惆怅,怀念流逝时光,勾起对往事的记忆。残缺时,虽然心境灰暗,却充盈期望,任思绪自由飞翔……

境由心造,冬的萧杀夏的热烈带给人的不全是失意与彷徨,独自漫步街角林荫小道,景致随心境而波动。一片枯叶,一湾深潭,还有那飘忽不定的云朵儿,在月影下变得扑朔迷离。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月光下徜徉,故乡的影子始终在眼前浮动。山村的夜静谧、安逸,当一轮月从黑黝黝山头冒出来的时候,大地一片银白,绿的竹,流动的泉,此刻都凝固在月光里,还原一个洁净世界。

佛讲缘,不经意间你会收获喜悦,远离媚俗。中国的汉字让书法赋予灵性。高雅居室,庙堂之上,随处可见书法的身影。有了书法的神韵,浮躁心渐渐宁静。然而逸品难得,映入眼帘的书作流俗多于俊逸,名实不符,书写水平搁在一边暂且不论,单凭摁在字里行间自吹自擂的印章就够让人反胃的了,正可谓惨不忍睹,恰似大老爷们儿后脑勺续根长辫子脖颈戴条金链子,那是俗在骨子里了。我才懒得相信打高尔夫球就能打出贵族气质,正如我不相信骑上白马就成了王子一样。

无俗即仙骨。尘世间,最难能可贵处乃是脱俗。雅与俗是相对而言,雅,就追求大雅。就像爱,要大爱,有包容万物的胸襟和情怀,那种善欲人见,那种妇人之仁,只会令邪恶找到生存的空间和理由。我赞赏一首歌中所唱“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在异乡看月,别有一番情趣。秋雨连绵季节里,黄河奔涌,天刚一放晴,月光如洗,就在中山桥下,柳丝随风摇曳,横七竖八的木船左右摇摆,水面与石板路平齐,伸一伸脚就能跨进船舱。顺河相望,一轮圆月大如银盘,仿佛就在河的下游悬浮着,忍不住呼叫船家解开缆绳。踏上木船,顺流而下,孰料那月渐渐升高、遥远,空留下一声感叹。春暖花的开季节,也曾于襄阳城下听涛。隔岸灯火一片辉煌,仰天而望,漂浮半空的孔明灯在升腾,承载放逐者一纸心愿。透过冉冉烛光,斜挂天际的那轮月倾泻清辉,洒在江岸,水纹波动,我看见了风的影子。一阵芬芳袭来,让人沉静于春天的温馨里,不经意间,双手合十,向遥远的月儿祈祷,愿身心远离喧嚣,回归童稚。

苏轼也曾在月圆月缺中感叹人世间悲欢离合。这轮月照过古人也在照耀今人,无论圆满时的光亮皎洁,还是残缺为一弯细线,洒下的清辉总唤起人的记忆。常在月影下徜徉,或静思,或畅想,只会让人情思宁静。

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在月影清辉下把这烦恼苦闷看得清楚明白,了然醒悟,只留下快乐一片。

游芸香楼记

文/杨文斌

何谓芸?我没见过,据说芸香可以驱除嗜书之蠹,历来为读书人藏书之必备。黄州芸香楼建在高阜上,为遗爱湖风景区的制高点,甫一竣工,还未颜额题联,远看有点像精简版的滕王阁,飞檐峭壁,雕梁画栋,所谓“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台墀前的两幅高浮雕荷花图,尤为精美,特别是底边框上自然形成积水,正是荷梗与鹭鸶立处,凌波微步,虚实相生。然而,楼门紧锁,未能登楼望远,只好在基座上,环楼一圈,以三百六十度视角远眺黄州城。芸香楼上看黄州,层楼栉比,云树藏露,又游人三五,天气清旷,不禁耳目一新。

从芸香楼上下来,是苏子碑林。在碑石上刻有东坡的诗词名句,书写者为全国着名的书法名家。如:张海、刘洪彪、孙晓云、苗培红、陈新亚……这些碑刻书法原作,三年前在“东坡遗韵”书法展上,曾一一拜读过。因勒刊石上,今次重读,感觉又不一样。指认辨读,玩味欣赏,兴味盎然。碑林的流程设计很好,既能一一赏读,又不重复缺失,一路走来,轻松惬意。行走其间,奇石与墨线相合,花木与诗词相契,又造以小景,移步有景,景景不同,应接不暇,一点也不感到单调雷同。名家书法,与苏轼诗词,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更显诗境深邃,墨韵悠长。

特别是苏轼的寒食帖,曾临写研读,自认为了如指掌,然而,当站在刻石版寒食帖前,仍再次震撼。苏字就不用说了,只说黄山谷在寒食帖后的跋语:“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长枪大戟,势若奔雷,观之,精神为之一振;读之,胸襟为之一宽。山谷道人的大字,真好!现代名家的书法虽好,但与黄庭坚一比,立即矮三分。当然,苏轼的诗词真好,真正好!以前读是读过了,过眼不过心,未见其真好。此番在碑林再读苏词,对东坡居士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像那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意通达,节律浑成,字字珠玑,字字孤寂,非大深情大孤独大境界者,不能有此感有此思有此句。

出碑林“一蓑烟雨”景区,走进一个宋式庭院,此院也无题额,不知是何去处,臆断是复建的雪堂?但见粉墙黛瓦,素雅清净,像一首宋词那样精巧可喜。院内地砖,颇见特色,青砖竖列铺排,如同诗律,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设想若生了青苔,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则生趣盎然。真是羡煞宋人,住在这样的清院精舍里,青灯读书,纸窗品茶,月明曳杖,雪晴作画……如此风雅生活,堪比神仙。想今人,生活哪有品质,有几套房子又怎样?不过是可怜的笼中鸽而已。

从小院出来,步入遗爱小梅林。不知是花期未到,还是花期已过,只有少数盛开。开者中,大多为粉红梅,深红梅七八,白梅仅见一株。而我最爱的是白和深红,粉红的,总觉俗艳。拈起一只细看取,红粉如妆蕊似珠,红梅娴淑,可为贤妻,白梅纯洁,正是爱女,而鹤,自然就是稚子,不过只是想想,我不是林和靖。我见梅花多妩媚,却欲辨已忘言,想起苏轼的妙句“海棠虽好不吟诗”,既道不出,那么不说也罢。

书坛闪亮笔墨香

文/金陵方舟

第一次见亮子,便是在一个书画展上。亮子,江苏南京人,祖籍江浦,与着名书法大家林散之同乡。8岁那年,亮子随做教师的父亲开始学书,初学柳,后临欧,再学颜,“颜筋柳骨”何其难,始得字形终难忘。继而严父又嘱增其内力,他又专攻《曹全》、《乙瑛》、《礼器》诸碑,求得力透纸背,腕底千钧之碑意,如此打下了坚实基础。

习书过程中,亮子始终静静地坚守着传统之路,从传统中吸收营养,融会贯通,博古揽今,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亮子的老师就是着名书画大家林筱之,林筱之父亲乃中国当代着名书法大师林散之。名师出高徒。亮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勤奋,足足下了30多年的功夫,老师书法被临摹的出神入化,仿如一人。近观亮子书法,苍劲有力,干净隽秀,诗情甚浓,禅意更佳。其每一笔,每一字,每一幅,都能融入心境,涤荡心灵。字如其人。亮子在研习书法时,也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与修养,用心去贴近艺术,贴近自然,自然而然地脱离了俗气、傲气、铜臭气。

林散之论书法时,曾这样说过: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先悬腕而后悬肘;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亮子得到师傅真传,并间接在师祖的书法理论中得到营养。从忙时种地,闲时书法,到现在专业从事书法创作,亮子三十多年如一日,走着别人常走的路,而又是常人难以走到的路。这几年,亮子一路高歌,作品陆续参加了市书协“青源杯”书画展、区纪念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书画展、省书协“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书法展、江宁句容两地书画展等并获奖,其作品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收藏,被欢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众多企业家收藏,成为江苏书坛一颗闪亮的新星。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亮子,欣赏亮子,对他的书法有了更深的了解。浸淫于书法的艺术长河中,亮子的人生之路豁然开朗,书法之路笔墨尽香。路漫漫其修远。亮子必将在书法之路上不断前行,攀登高峰!

家=爸爸+妈妈+我

文/邹建思

瞧,那个在厨房摆弄锅碗瓢盆的人是我妈,那个在阳台上浇花的人是我爸,那个在屋里静静看书的人是我。我们是和谐的一个家庭。

好爸爸

我的爸爸脾气很好,从来都没有骂过我。爸爸的肚子里装的都是一些大道理,男人总是不善于表达,他将对我的爱都深深地藏在行动中。从三年级开始,爸爸每天教我练书法,我非常好动,对书法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他让我每天都练一整张纸的书法。我很不满意这个要求,学校给了我沉重的负担,我还要完成爸爸留给我的任务,于是我经常与父母拌嘴吵架,还摆脸色给他们看。对于我这种行为,爸爸并没有对我火冒三丈,而是十分耐心的对我讲道理;他告诫我说只有持之以恒的人才可以取得成功!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每天晚上陪我一起练字,我练一张,他绝对不会练半张。并且,他还和我进行了书法比赛。爸爸的宽容把我感动了,渐渐地,我爱上了书法,一天不练手还痒呢!正是爸爸这份深沉的爱,让我更加努力练字,也明白了父爱的深沉!

好妈妈

妈妈的大道理没有爸爸多,却总是让我醒悟!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失利了,看到成绩我不知所措,垂头丧气地回家了。吃饭的时候,我也无精打采。细心的妈妈发现了我的异常,她告诉我,遇到一点挫折就怯弱畏缩,可不是内心强大的人。我听了妈妈的话,就告诉她事情的原委,她总是安慰我,帮我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她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脚步。不要因为一次的小挫折就怀疑自己的能力,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

听了妈妈的话,我仿佛充满了力量,我开始努力学习,果然,下次测验我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了挫折,我总会想起妈妈的话,鞭策着我挺过难关。

好家风

我家并不是那种不考虑孩子的意见的家庭,每当我家有什么大事儿,我们总会举行一场家庭会议,父母会充分了解我的想法再做决定。这样看来,我也是家里的小当家。

我发现,我们家符合一个公式:家=爸爸+妈妈+我。我们三个人谁也离不开谁,只有我们和睦共处才会成为好爸爸·好妈妈·好家风的三好家庭!

翰墨飘香写精神

文/戴益民

一般来说,评价一件书作不外乎书法艺术美学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但更高层次的美学要素是气、神、韵,即情感、格调、意境。如果简要概括吴岚的书法特色,那就是犹如绘画中的工笔画,古朴、精致、典雅、静美。

吴岚书法主要以隶篆面目出现,尤以铁线篆见长。以铁线篆作主体,以隶书作释文和落款的形式居多。他非常注意作品的形式美,从形式上看,有扇形、中堂、斗方、横式、竖式、龙门式等;从色彩上看,用墨有红、蓝、黑等,纸的颜色更是五彩缤纷,为作品平添了几分生机。

初读吴岚作品,第一感觉是他笔下的字,宛如一支威武之师,在列队等待首长的检阅,规划齐整、步调一致、气宇轩昂。如果再近观其笔画,一个个孔武有力,如同仪仗队士兵,训练有素,严整而不死板。再细读其作品,便会有另外一种感觉,有如窈窕淑女,修长而含羞,纯真而甜美,更像深山中的闺秀,无多装饰,淡妆轻抹总相宜。此时此刻,焉能不有“君子好逑”之感?

俗话说,书画同源。品读吴岚的书法,一定会让人联想到工笔画、图案画。工笔画讲究的是精细入微、惟妙惟肖,吴岚的书法线条与工笔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击节赞叹;图案画讲究的是对称美,而篆书的对称性在吴岚的笔下表现得近乎完美,让人驻足流连。

篆书作为一门古老的书法艺术,从实用的角度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仍有相当广阔的挖掘空间。吴岚正是看到这一点,首先从研究古文字学深入挖掘。他既能继承古人,又能顺应时代,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起了一座融通的桥梁。一方面他借鉴古代名碑名帖,不断临摹,从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拜访名师,在名家指点下,由近及远,先学湖北篆书名家翟公正,再学清代邓石如、杨孙沂,然后学李阳冰,最后学李斯的小篆以及秦代以前的钟鼎文。在广泛解析古今书法佳作的基础上,做到用笔圆融与刚健相佐,在视觉上既流美又端凝。他的作品做到了求古而不泥古,既保存了篆书质朴的对称美,又融入了时代的和谐美,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此外,他遍访名山大川,追寻自然之趣。在游历名山大川的同时,他还学习摄影,将那些山崖上的石刻和自然艺术品拍下来,回家认真琢磨,体会其天真烂漫和温柔之美,将这些游历的感悟和自己书写的作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铁线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吴岚才情中的灵秀和机敏,艺术感觉的鲜活和敏锐,经过多年的磨砺,渐渐通融于书而有人艺一体的表现。现在,他的铁线篆广受行家好评,如精金美玉,气度恢弘,尤多变化,圆润盘屈,有着鲜活的性灵和翩翩自成一局的灵变,这是他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的重要原因,其作品两次被《书法》杂志评为中国青年百强榜前百名,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频频获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吴岚在书法的神采和形质方面兼修,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随着时间的推移,欣赏吴岚书法作品的人越来越多。但他并没有停下求索的脚步,他毫不懈怠,不断扬弃,不断超越,终有一天,他将成为黄冈乃至荆楚书法领军人物。

笔墨暖冬

文/邓琴

当一场风呼啸而来的时候,冬天总算是来了。窗外的呼呼风声像是在宣布冬的主权,狠狠地敲打着窗棂。这风倒是不恼人,恼人的是这雨,或绵长不绝,或急骤如瀑。风雨的来临,让人感觉这冬陡然间就寒了。局促一室之内,索性就打开音乐,铺纸静坐,与墨为伴,期冀能在墨香四溢的斗室安然度过一段无风也无雨的时光。

我经常头痛,头受不得风。每到冬天,寒风一吹,便只能躲进室内。在南方寒冷的日子里,对我来说,看书练字是对抗寒冷与无聊极好的方法。任窗外寒风凛冽,细雨霏霏,我都可以在书法的笔画里寻找到安身之隅。虽然我尚且不懂书法,在墨下流淌的字也并不美观,但写字的这个过程是快乐的、放松的。写得多了,竟也能从中悟出些做人处事之道,想来这也是书法的魅力之一吧。

古语有云:“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书法乃国粹,绝不是写字这么简单,心静定方能进入习书的意境之中;而习书也能让人心静定。想想,当你聚精凝神,进入到书法的世界中,一切就变得简单而纯粹了。横竖撇捺,似玉龙雕琢,让人叹为观止;点折弯钩,似奇峰突起,让人遐思无限。风声、雨声,已悄然无声;寒气、怨气,慢慢地融化在了墨香之中,这书法的美,能柔化冬的坚硬。在寒冷的冬,以心为炉,以笔为碳,也能书写一冬的温暖。

作书能养气,亦能养心。四季轮回,冬天总会来临,寒冷来袭,冷的不过是身体。人生的冬天来了,是身心俱寒。在这样的冬天,如大文豪苏轼,作诗绘画、磨墨习书,坦然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天。看他的书法作品,风格丰腴跌宕、肉丰骨劲,富有天真烂漫之趣,谁说这不是他旷达人生的写照呢?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想必是这书香墨香一点点锤炼出了他那宠辱不惊、乐观豁达的强大的内心。我想起了外公,他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是家乡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豁达如一。小时候我常伏在案头看他写字,那些字稳稳地立着,不卑不亢,他的表情始终平静,丝毫看不出生活曾经狠狠地亏待过他。现代着名书法家潘伯鹰总结得好——心中狂喜之时,写毛笔字,能使头脑冷静下来;心中忧闷之时,写毛笔字,又能精神愉快。这亦是我等凡夫俗子需要努力去达到的境界!

不管在四季的冬天,还是人生的冬天,有笔墨陪伴的时光,都是静谧而强大的。有了强大的内心,温暖自来,风雨何惧!

墨香

文/张翀华

我是闻着墨香的味道长大的,对它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墨是有香味的,但它的香不同于春花秋果般芬芳,更不比香水般浓烈。墨的香单纯之极,淡淡的,清雅的,似真似幻般难以触觉,却又真实地存在着。当笔尖轻触纸张,行如流水般滑过的那一瞬间,当全身的精、气、神完全地融入那简单的一笔时,蕴含其间的是回转不绝的自然之韵,心中之魂,浓墨之香。

当我还是孩童时,家里就有了墨香。父亲军人出身,爱兵习武、保家卫国是他的主要功课。至于软硬书法则是他这个铿锵男儿的“侠骨柔肠”。他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拿笔,脑子就没有了时间概念,有时能在桌子上趴一天,一会儿放笔思索,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又自我陶醉,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有时饭时已至,浑然不知,几次母亲差我叫他,都无功而返,直到母亲忍无可忍亲自“登门”,他才极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狼毫笔,走出他的世界。

我每次去叫父亲,就被迎面而来的味道团团围住。我问父亲是什么味道,他两手叉腰,笑了笑,曰“墨香”。时间长了,我也渐渐习惯了这味,开始喜欢这味,在家中跟着父亲写起毛笔字来。一张平铺的纸上,父亲把我拥在怀里,用他那热乎乎的大手抓住我的小手,开启了墨海之航。我那歪歪扭扭的字体,身上、纸边、桌面四溅的墨点,还有些黑糊糊的手印,显得异样的美好和谐。

五年级时,父亲的书法知识已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于是,我去书店购回大量名帖临摹,宣纸上全是由差到好的字体,颜体,柳体,数不胜数。另外,我对书法发展历史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样是写字,晋朝尚韵,唐朝尚楷,宋朝尚意。但是它们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结体因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起了玩心,练字时伙伴在外的欢呼声声声入耳,而我就会用不满的眼神和小动作回报父亲。这时,父亲总会在厉声呵斥后又在母亲的哀求下无奈地点头,轻挥手,我得到了答复,迫不及待地扔下手中的毛笔,在四溅的浓墨中带着墨香奔下楼梯欢呼而去。到了六年级即将要“小升初”的时候,学习压力日渐增大,父亲停止了我的书法练习。考上高中后,我又以各种名义,推脱练习的时间,直到父亲怒不可遏地将“暴栗”砸于我脑才重新开始。没错,就是重新开始,不知是不是因为长时间没练习手生了,写出的字大不如前,我只好再从基本功练习开始。

我静下了心,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练习,窗外的声音对我再也不产生影响。我写到桃花开了,我写到夏麦收了,我写到柿子红了,我写到雪花舞了。我的字写得也有了四季的味道了,有模有样了。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法就是墨迹,人如墨,行如迹。”默默无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保持着自己的本分,行为规规矩矩,就是一种纯正的中国味道。

篆刻的气象

文/曾强

对于方寸篆刻,总有一种比较奇特的感觉,仿佛是在广袤的田野里踯躅,跳舞,或游走。耗力,不见边际,脚下尘土飞扬,雾眼迷离。而心中的天空就那样灼灼明媚着,白云就那样轻轻游荡着。我就是那把凿刻耕犁石头的白钢刀,刷刷刷地沟通着天地尘世。

这样的比喻明显雄壮英武多了。似乎我眼前就是汉代那不拘一格、奇妙超逸的将军印,也似乎看到“大风起兮云飞扬”中,逆风拔剑扬戟冲锋陷阵的骠骑将军。多潇洒!

堪称学到汉代将军印精髓的,是现代白石翁。刀砍斧劈,木匠出身的齐白石,运刀同样直冲劲利,犹如对待曾经的木头,下刀丝毫不拖泥带水,单凭石粒自然剥脱,印迹就超有汉将军味道,但似乎更多了一种“横扫一切全无敌”的飞扬跋扈和霸气。其他人再学齐白石,往往邯郸学步,形似而寡神,就像别人书法毛泽东的诗词,缺少那种时代的、个人的冲天内在秉气和豪气。

我过去的印象中,绝大多数汉印,同春秋战国田字格白文印一样,是忍隐的,道家式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仿佛旷野踽踽独行的得道高士,表面收敛,内心随意,那种看似的严谨的散漫,散漫之中的严谨,合二为一,深刻地浸淫到印子的骨髓里。拙正,端庄,内涵,大气,开创了一种冲和儒雅的煌煌气象。

看得这方面书多了,如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篆刻入门》(清孔云白着)、日本小林斗盫着的《中国玺印类编》等才发现,汉代篆刻“皆不出六书,一笔之损益,皆有法度,外貌若拙而无一笔不巧,凡言印者,莫不以汉为宗”。实际上,汉印如同唐朝书法,峰峦叠嶂,各尽天择,奇态迭出,卓有巨观,堪称中国篆刻的巅峰时代。

明清篆刻,无论后世如何吹嘘什么黔山派或浙派、徽派,客观地说,并没有明显超越汉印的特别突出的大观之处。如果值得肯定,其最大的功绩,就是比较全面完备地继承、恢复了汉代各种印信的篆刻风格,并风靡、影响到整个文人圈。从元代文人领袖赵孟頫肇始,并由明朝文彭、何震等一干文人弘扬,将一种普通的印信,钤印于书画作品,使原本相对单调的书画艺术,具有了房屋院落草木花果的综合点缀协调美,雅逸,明艳,趣味,极大地丰富了文人士大夫的心智。

我是不大喜欢当代篆刻风格的。仿佛钢筋水泥框架建筑对土木砖石四合院的颠覆,当代篆刻也流行解构和重塑,用粗简疏快的刀风营造现代的劲利飒爽,用笨拙幼稚的刀法来仿古怀旧。这些颇有忸怩做作感的篆刻,花花哨哨,暂时炫目是可能的,但总缺乏一种栉风沐雨的历史沧桑,缺乏让人过目难忘的品味和思索,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丝轻浮和急功近利。——也许,是我守旧不化,落伍于时代。若干年后,这些或许还会成为当今篆刻时代性的重要标志,让后人研究品说,也未可知吧。

篆刻印一般如邮票大小。历史上记载最大篆刻印的当属清乾隆皇帝玉玺,十三公分见方的样子。新中国建国大印,也只有九公分见方。国印往往一本正经,装饰华贵,卓显一种富丽堂皇和严正威仪。战国时的铜鈢普遍偏小,一公分左右,同春秋战国遍地乱世英豪一样,是一种遗传汉印的克制的卓尔不群。印的大小,似乎与内涵多少不成正比。同样是印,非因玉石金铜材质或雕工,全在印面印风,风雨聚汇,田丰地瘠,其间天壤相差矣!

篆刻的笔法、风格种类很多,如白文、朱文,如古鉨、秦印、汉印、封泥、押印,如铁线篆、鸟鱼虫篆等。孔云白列出的篆体达三十二种之多,如吹露、缨络、悬针、蝌蚪等,颇具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蔚为大观。

给一个人刻印,好看并不一定是好,我以为必须跟其内在秉气相符。印如其人,这样的印章才应该是可以代表自己的显着标志。如果,千人一面,虽出于名家之手,文(画)不副章,章不应文(画),我以为,为篆刻而篆刻,这样的篆刻,不用也罢!

通常,人们都把篆刻作为书法的附庸。我不以为然。其实二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刻刀、印石,以及篆刻内容和效果等,都与书法截然不同。篆刻是不同于书法,不同于绘画,也不同于雕刻的另一种综合艺术,它主要借助篆字或象形写意刻写,表达一种标志的、情绪或心态的张扬。这种一般印着红色印泥的旗帜般的张扬,应该说,完全是一种艺术情感的有机宣泄。

古人云印,“有笔法则章法自然而至,其行字之间,最贵有情有气。有情……则血脉相关而舒展自如,得乎自然。有气则字能生动得势……亦觉有神。”因而,我欣赏这样一句话:笔笔惊风雨。

如果手执刻刀,能隐约沟通天地,简意刻琢人生,快意诠释自我,篆刻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必定具有了不凡的艺术气象。

字是有生命的

文/秦湖

一个热爱书法的青年,跟随享誉书法界的大师学习书法。多年过去后,青年的书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字体端庄、秀丽,得到了不少人的肯定和赞赏。但是跟书法大师的作品比起来,却又差了那么一截,总是少了一些东西。

对此,青年感到很困惑,于是便向大师请教。

“在我眼里,字是有生命的。”大师说着,走到书桌前,铺好宣纸,随手拿起一支笔,就开始写起来。大师运笔自如,行云流水,一会儿功夫,一个赏心悦目的“妻”字就跃然纸上。

“就说这个‘妻’字吧。”大师写完后,对青年说,“写它的时候,我总是会很自然地想到我的妻子,想象温柔美丽又贤惠的她,端坐在好山好水之间。就这样,想着想着,这个‘妻’字就写活了。同理,写其他的字也是一样的。”

见青年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书法大师继续说道:“书,心画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字是灵魂的活画像,字如其人,字如其面,字如其心。一流的字,是用心写出来的,而你缺少的,正是这种意境。”

写字如此,其他事情,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收徒

文/尹书昊

我有徒弟了!我的这个徒弟可不是一般人呢,她是我亲爱的妈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上周六说起。那天下午,妈妈去书法培训班接我回家时,在教室看见她的一个同事在学习书法。回到家后,她就对我说:“昊昊,我也要学书法,你在家教我吧。”爸爸听到后,点点头:“这个想法不错,练习书法对身体康复也有好处。”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好。我只学了一年多,能行吗?每天放学回家还要做作业,有时间吗?“你写毛笔字的时候,抽出一点时间教我就行,我在旁边自己练。”听妈妈这么说,我点了点头。

第一天,我给妈妈讲解了正确握笔的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妈妈拿笔的姿势有模有样,可写字的时候手老是抖,写出来的字弯弯曲曲,像蚯蚓一样。怎么办呢?爸爸看了,笑了笑说:“别灰心,王献之不是练完了庭院里的18缸水,才成为一代书法名家吗?”

有了爸爸的鼓励,妈妈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每天都坚持练习,把我这个小老师忙得不亦乐乎。“昊昊,你看看妈妈这个字写得怎么样?”每次妈妈一喊我,我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一周过去了,虽然很累,但看到妈妈的字一天比一天进步,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加油,老妈!

飞白

文/董改正

有许多美好是遗憾产生的,比如说“飞白”。

东汉灵帝时大修鸿都门,城头太高,提笔颇不爽利,匠人便用刷白粉的扫帚来写。写成之后一看吓得不轻,只见笔画粗重,浓墨、涨墨中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正待要上去将空白处刷满,中郎将蔡邕路过。蔡邕是书法大家,大伙一旁屏息肃立,个个都是提心吊胆。但半天没见动静,偷眼一看,蔡中郎立在那里,一副丧魂失魄的样子。良久他才击掌叹道:“欹正浓淡,飘然见白,其势飞动,飞白也!”于是,书法中多了一种表现手法名曰“飞白”,名字就潇洒不群。

因缺而满,这是美的辩证。饱满厚重的浓墨、涨墨就像浓墨重彩锦绣铺地的人生,固然好,却也会因密不透风而呆板,因浓厚而粘滞。飞白是偶然间的自我,一刹那间对向心力的背离,使得惯性被打破,现出轻灵飘逸的一面,出现疏可走马的空灵,呈现出节奏的动感、韵律的跳脱。百年千年后,从那一道飞白,依然可以看到书家那一刻书写的节奏、心灵的自由,可以听得见他的呼吸,看得见他的微笑或内心的长啸。

善用飞白的书家很多。王羲之的飞白飘逸出尘,颜真卿的飞白丰腴纯厚,赵孟頫的飞白清丽秀雅,米芾的飞白奔放不羁,皆似其人。飞白多出现在字的竖、提、横画中,多出现于行书、草书之中,多出现在笔画的中部或尾部。飞白令书法飞动飘举,但飞白过多、过长,过于追求飞白,往往适得其反。

飞白运用到文学中,成为一种修辞格,名曰“非别”,明知对方的语言、文字错了,而将错就错,有意把白字、别音等如实地记录下来。它与书法的飞白作用是一样的。老舍先生用得好,在《<龙须沟>选场》里的一段人物对白:

娘子:那还能不填上吗?留着它干什么呀?老太太,对街面儿上的事您太不积极啦!

大妈:什么鸡极鸭极的,反正我沉得住气,不乱捧场,不多招事。

娘子:自从他得着这点美差,看自来水,夜里他不定叫醒我多少遍。一会儿,娘子,鸡还没打鸣儿哪?

大妈:他可真鸡极呀!

这一处飞白把“大妈”的守旧古板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修辞飞白和书法飞白一样,不能太多、太长,有文体讲究,有位置讲究。一篇文章飞白多了就轻浮,长了就累赘,论文里飞白就让人生疑,文章一开始便飞白就显轻佻。飞白的底色是凝重,若是底色浅,飞白非但没有飘逸之态,反有做作之嫌。

孔融、祢衡和杨修都是太过喜欢飞白的典型,结局很悲剧。谢灵运说,小狂风雅,中狂讨嫌,大狂送命。他自己就送了命。飞白是小狂。东坡善于飞白,常在凝重中显出生命的肌理,使得他的诗文书画皆显出飞扬跳脱的光华。却也因对飞白的喜好,导致了他的人生颠沛流离,他的学术没有厚重的大着。东坡最有名的飞白是“想当然耳”,臆造典故,硬是骗到了欧阳修和梅尧臣。虽是佳话,其实不足效仿。读东坡传略,常为“飞白”过多而叹息。

飞白要学王羲之,在雍容中偶现蹁跹;要学颜真卿,在端严中绽放轻灵;要学米南宫,入世出世,一派天真。人生不飞白,枯坐如僧,迂阔如儒,木讷如老农,则有何趣味?或优游于林泉,或清醒于庙堂,或法度森严而有童心,灵光乍现,偶一为之,适可而止,飞白便有仙气,便为诗歌。

书法

文/林海一树

一张柔和的宣纸,一片飘动的白云,在白云上舞动的是松的魂灵,还有千年历史的回声。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汉家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们,居庙堂之高的官吏们,多少辞赋与奏折,多少檄文与颂歌,摩肩接踵一路走来,都被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倒是那个喜欢放鹅睡在东床的王羲之音容犹在,留下千古佳话。

书写的本来是一种工具,可是文字一旦成为书法就化蛹成蝶,蝶变成仙,成就了一生的华美。不知是谁把毛笔比喻成蜡烛送给他的情人,轻轻地歌:送给你一只狼毫吧,不曾点燃的蜡烛也不会熄灭。是啊!毛笔,未曾点燃的蜡烛,把书法连同中国文化的历史照耀得灿烂辉煌。

轻轻地翻开那些令人敬仰书家的作品,一种情愫苏醒了,王羲之的作品出神入化,妙不可言,搜尽赞美的词汇也难描绘其高深与绝美。梁武帝萧衍评王羲之的书法:群鸿戏海,舞鹤游天。历朝历代多少人呕心沥血、终极一生追随,最终都望尘莫及。颜真卿的作品厚重、古朴、苍劲,像一座千年古钟,每一条纹理都是一个故事,端详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产生浑厚的共鸣。柳公权的书法端庄清秀,像河边浣纱洗衣的邻家阿妹,或者款款而行的小家碧玉,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遵规守据,温婉清丽。欧阳询的书法,松风鹤骨,像一个武功高深的侠士,刚劲中透着秀美。赵孟頫的书法风流倜傥,柔媚舒展,蕴含着千般娇媚、万种风情。观怀素的草书衣袂飘然的如飞天神女,把人们的思绪引向九霄云天,在赏心悦目中心荡神驰,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历代书法家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每一幅书法都经历了千般磨砺,万种付出。传说王羲之七岁开始练习书法,每天书写完毕,就在家中的水池里清洗笔砚,日久天长,整池水竟然染成了墨色,这就是今天人们在绍兴看到的墨池。“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道出了一代书圣成功的艰辛历程。三国时期,有个名叫钟繇的人,他从小很喜欢写字,练字勤奋。可是,他家里很穷,野菜度日,无钱买纸,但他不因此而灰心丧气,想出了办法。白天,他用棒代笔,在地上不断练字。晚上,他用手指代笔,在被子里不停地练字,据说,一条崭新的被子盖不了多久,就被他划破了。终于他成为一名书法大家。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无论是典藏书籍,还是碑文石刻;无论是中堂条幅,还是门楣楹联。从三山五岳到五湖四海,从高高的庙堂,到寻常百姓家;书法的内容或说古论今警醒世人,或传承伦理道德教人向善,或托物言志净化心灵。书法不仅在于外在的美,更在于妙笔生出的高尚的德操。“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不仅反映一种书法境界,更有对人生百态的领悟。这种书家的思想,一直流传于后世,成为书法学习者初学书法的必修课,更成为儒家士大夫的一种典范。

唐诗宋词元曲十六令,看不完的锦山秀水春花秋月,回味不尽的乡愁旅思离情别恨,书不尽的江山社稷家国情怀。山因书法增秀,石因书法生情,水因书法含韵。天地之间只有黑白两色最为分明,黑白两色,清淡素雅,质朴率真,又值得推敲,经过千年凝练与沉淀,愈久弥香。

书法是一曲无声的旋律,其中的美妙只有领会他的人才能参悟。

姥爷走过的路

文/冯启睿

我的姥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两鬓斑白,但面色红润,慈祥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姥爷的兴趣爱好极广,文章诗词、古玩奇石等,但唯独书法整整伴随了他的一生。

小时候,经常看见姥爷在他的桌前挥动一杆毛笔,房间中总是充满着墨香味,我总会不自觉地围上前观看。见我对书法饶有兴致,姥爷别提有多高兴,问我要不要学写毛笔字,看着姥爷家厅堂里一幅幅裱好的字,我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之后,每次放假我都去姥爷家学写毛笔字,从横、竖、撇、捺,到土、木、水、火,从每个字结构的把握,到整体的布局。在姥爷悉心指导下,我的大字稍有起色。当然闲暇时间,姥爷也会讲自己在书法道路上所经历的故事,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姥爷自幼酷爱习字,小学毕业后,就读于甘肃师大附中。初中三年适逢大饥荒,人们都在饥饿中挣扎,姥爷就在这时因家境贫窘被迫辍学。人生之无奈使他失去了求学深造的机会,但这并不能消减他热爱书法的热情。他经常省吃俭用从书店里买来一本摹帖,能忘记吃饭睡觉,看好多天还爱不释手。有时他就在空地里拿根棍子,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就这样一遍一遍地练。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上天赐予的天赋,不管时运怎么不济,命运如何坎坷,都没有动摇他追寻目标的决心,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接近理想的彼岸。他的书法造诣一步步提升。他慢慢发现自己对待艰苦生活的态度变得平和许多。日子虽苦,但总有一种力量支撑着自己,回忆起那段蹉跎岁月,姥爷也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姥爷的书柜里,我略加翻拣找到的都是元曲、宋词、汉碑拓片、古籍版书等。姥爷的作品在全国书法大赛中多次获奖,并入编多部书画集。姥爷经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只要保持自由的天性,享受心灵的愉悦,与世无争,就是难能可贵的。”也许这段话现在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以后我可能会享用一生。

我渐渐发现每次与姥爷的交流,会与他的距离很近,甚至亲密无间。但有时我也会感到与他的距离又很远,其实这段距离便是他走过的这段路,使他总能站在比常人高的角度看世界。

一个王朝的挽幛

文/吴光辉

一笔长横是风。一笔斜点是雨。一笔卧钩是泪。

1898年7月8日这一天,整个江南山景就如同一幅黑白相间的书法作品,被开除公职、遣送回乡后去祭祖的翁同龢,就一路悲伤地向着这幅作品深处跌跌撞撞而去。一片墨黑的天正下着细雨,刮着阴风。69岁的翁同龢早已脱下一品朝服,穿上一件玄色长袍,全身被阴风吹得瑟瑟发抖,雨水早已淋湿了他花白的头发。

风黑。雾白。雨清。常熟虞山西麓祖坟四处的垂柳飘拂着无奈,祖坟前新插的白幡飘展着悲苦,白色纸钱在四处飘飞着惆怅,焚香的青烟从土坟前升腾起忧伤。白发玄衣的翁同龢还没走到父母的坟前就痛哭流涕起来:“父母大人呀,儿子不孝,对不起你们呀!”他是一路喊着哭着,踉踉跄跄地奔到坟前的。他流着泪在坟前祭桌上供上祭品,点烛烧纸,吹鼓手们也吹起了唢呐。一曲凄凄惨惨的苏南民间悲调便从坟间传出,呜呜啦啦,凄惨动人。

翁同龢跪倒在黑白相间的水墨山景里,跪倒在撕心裂肺的绝望中。

一夜的漫天阴雨随风扫过留下了点点愁苦,一夜的孤雁在林间盘旋留下了沙哑的长鸣,一夜的寒霜无声地洒落留下了一片揪心的惨痛,一夜的无边悲愁使翁同龢白了一尺胡须。悲苦。惆怅。绝望。这便是翁同龢挥毫写下的《祭祖》手札的情感由来了。这恐怕也是我翻开翁同龢的《松禅老人遗墨》,就感到从那一幅幅白纸墨迹的字里行间,流泻出无限的愤懑与忧伤的原因吧。

我觉得那本在他去世后出版、现已发黄、陈旧斑驳的书法作品集,早已不仅仅是翁同龢削职为民、归隐山林时的艺术陶冶,而是一种封建知识分子理想破灭时的情感发泄,又是一种封建王朝从兴盛走向没落时的历史笔录,更是一种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的时代挽幛。渗透纸背的不仅仅是翁同龢晚年的墨迹,而更多的是翁同龢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无限惆怅。

我不知道翁同龢是不是色盲,但他肯定将他的归隐地江苏常熟虞山那原本五颜六色的景物,全都精减成黑白照片似的图像,然后用他的书法思维,将这片远离县城的寂山静水,勾勒成黑白相间的泼墨,从而写下了《黄昏犹作》《虞乡续记》《山居闭门》《春江渌涨》等一幅又一幅书法佳作。他让眼前的世界全都变作笔下的黑白与线条,又让线条的墨色在白纸上化作一种无奈与叹息。同时,他还让世间的乖张狡猾全都变作笔下的朴拙敦厚,又让人世间的忠奸是非化作一种黑白强烈对比的独特形态。翁同龢就这样将自己在这书法的黑白世界里化作永恒。

我敢断言,翁同龢选择书法是他人生的一个必然,因为在书法的黑白世界里,他内心深处的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才得以充分表达,而他的人生又一步一步地迫使他选择了这种表达。然而,正是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成为大清王朝的国家悲剧和翁同龢的个人悲剧产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

翁同龢在甲午战败后积极参与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来挽救国家的危亡。他私访康有为,随后又在光绪帝面前举荐“康有为之才过臣百倍,请皇上举国以听”,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百日维新”的序幕。然而,结果却是在“百日维新”的第四天,他就被以“言语狂悖,渐露跋扈”的罪名“开缺回籍”了。这恐怕便是这种非白即黑思维方式造成的结果了。正是这种非白即黑、非忠即奸、非好即坏的思维模式,认定了翁同龢这位两代帝师能一下子由忠变奸,他也就逃脱不了削职为民“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下场,后来一大批维新人物也惨遭血腥镇压。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翁同龢黯然神伤地回到家乡常熟后的第二天,去翁氏墓园上坟祭祖。那里安葬着他的祖母、父母和兄嫂等亲人。翁同龢经历了开缺回籍,满怀着落魄伤感。这时,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朝祖坟深深地叩下头去,两行老泪不禁潸然而下。

墨黑。纸白。泪浊。他当日挥毫写下手札一幅:“伏哭毕,默省获保首领从先人于地下幸矣,又省所以靖献吾君者皆尧舜之道,无骫骳之辞,尚不致贻羞先人也。”这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那幅《祭祖》墨迹了,他在字里行间给我们哭诉着一代精英忠心报国却被黜回乡的无限悲伤。

一笔长横是风。一笔斜点是雨。一笔卧钩是泪。

孤寂。黯然。神伤。翁同龢踟蹰在残阳西斜、枯叶乱舞、哀鸿长鸣的山景中,沉思在一百多年前晚清王朝的那个悲伤季节里。良久,满怀怨恨的翁同龢,缓缓地提起那支饱蘸悲愤的狼毫,渐写渐快,渐写渐浓。我在想,他笔下的这幅墨迹《一笔虎》岂止是书法作品?分明就是一代文化精英在经历甲午、戊戌打击后的最后企望,分明就是一个王朝在甲午战败后垂死挣扎的时代梦想。

我觉得翁同龢一生的分水岭就是甲午战争。翁同龢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下子变成了“此去闭门空山里,只须读易更言诗”。由此,翁同龢的人生也“从白而黑,从忠而奸,从好而坏”了。

如果按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模式来判断,翁同龢的大半生全都是白的、忠的、好的,一直活到了69岁,突然就变成了黑的、奸的、坏的。翁同龢(19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均斋、瓶平,晚号松禅老人、瓶庐居士。他20岁选为拔贡,22岁中举人,26岁中状元,从此官运亨通,一路高升,成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被皇上和太后誉为“讲授有方,入值甚勤”。与光绪皇帝的感情达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成为光绪皇帝最亲近的股肱大臣,“帝惟师傅翁公之言听计从。”他曾积极赞同开设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文馆,他曾奏请停止圆明园工程建设,他曾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假错案,他曾在中法战争中积极主张抗战。在甲午战争中,他又声斥李鸿章的求和软弱,力主“以战求和”。在甲午战败后,他又积极组织和参与了戊戌变法,想通过变法来探求中国富强之道,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势。也就在这时,他一下子变成了“言语狂悖”的奸党,被革职返乡,原本“难舍难分”的光绪皇帝,这时居然一下子变得“上回顾无言”了。

我觉得国人就是因为有了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模式,才选择了京剧、国画、书法等形式作为外在的表达方式。国人就是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去解读京剧里的脸谱人物、国画里的水墨对比、书法里的白纸墨迹。而翁同龢本人也肯定认为在这样黑白相间的世界里,他面前的所有政敌全都是黑到心肺的奸臣,而视为白色光亮的肯定是他自己。

可怕的是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官场上形成的忠奸之辩。在朝野里将大臣们划分为忠臣奸臣,在甲午战争中划分为主战派主和派,在戊戌变法中又划分为帝党后党,翁同龢的人生就是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而兴衰起伏。当他被认定是个奸佞之臣时,翁同龢原本几十年的政绩也就一笔勾销,结果也只有被“开缺”免职了。

因此,甲午战争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武装拼搏,而且是一种体制与另一种体制之间的政治PK,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与另一种思维模式之间的文化较量。慈禧、光绪就是运用这种思维,翁同龢、李鸿章就是运用这种思维,国人同样运用这种思维。这样甲午战败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翁同龢被开缺罢官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正因如此,翁同龢选择书法作为他人生的最后寄托,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因为在书法的黑白世界里,他内心深处的这种思维模式,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与展示。

正因为如此,苏轼的“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在翁同龢的毛笔之下,完全化成为他自己的一种独特感受,“纤纤之雨”“泼水”“堆盐”等所有的白色意象,全都被安排在“静夜”的无边黑暗之中了。白与黑在翁同龢的书法世界里,变成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代言。

从此,翁同龢“此去闭门空山里,只须读易更言诗”;从此,大清国少了一位权臣贵胄,却多了一位书法大家;从此,他日临汉碑,勤摩图画,从而使他的书法日渐老辣,臻达化境,成为《清史稿·翁同龢传》所言“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成为《清稗类钞》谓之“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之书法宗师。

苦雨。草堂。枯灯。孤居山野,了此残生,唯有书法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