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文章
死亡文章(精选20篇)
修行路上
文/如烟
曾经很执拗,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随着经历的增加,渐渐地就淡了,淡了一段时间就忘了。不过有时候,像周期,不知道哪会儿又回来,钻进去,钻着钻着,发现还是要出来,然后就出来,于是又平复了内心,继续。
生活总有许多的不能预见。计划好的,未必能实现。意外之外,却会有很多收获或者成长。说不清道不明。有时候,更多的来源于书本,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是,亲力亲为的事情,还是有限,有一些,或许一辈子不见得遇见,不见得躬行。
看到一句话,说每天的生活就像复印纸一样简单。正贴合我的实际。每天两点一线,或者三点一线,从不问闲事。前两天听说对门的儿子下月结婚,我还纳闷,春节时还说没对象呢,真快啊。原来是早就有,没有曝光。很久以前对门就说了,将来他家办喜事,我们两口子肯定是主力,加上楼上楼下的邻居,一定是要忙活的。说实话,以前总是做嘉宾看他人办喜事,甚至都很少具体参与其中,不太懂其中的很多礼数。不知道这次是否要给我安排角色,我是有点胆怯的。最怕人多,怕存在感太强,最好是躲在一隅,偷偷看着才好。但这次,指定是不行了。最好我只负责干活便好,别让我搞接待,最不会的就是迎合。
看了一本小说,俩人争来争去的,一种别样的爱情方式。总是互相伤害,总是不断复合,总是互相埋怨,总是磕磕碰碰,却也总是互不离开。男主到了最后将死时,才不耐烦地对女主说了一句:“我也爱你,好烦哪。”然后女主终于像是得了真经一样,确认了男主是真的爱她。其实,那句话真的那么重要吗?你看平时他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真正的爱情在行为,在心里,而非口中。当然这个男主有点花心,但都是只停留于表面的约会和聊天,也无其他。可是他是一个不屑于解释的人。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想让女主不多想根本是不可能的。当一切尘埃落定,互相剖白的时候,男主已去日无多。为了给他续命,女主特意请了西藏的上师做法事。终究是多活了两个月,算是安慰吧。
在这本小说里提到了《西藏生死书》。因为这本书,女主学会了一些面对死亡的处理方法。而也正因为如此,我选择了买这本书。
书里说:“有生,自然有死。每个人迟早都需要面对死亡。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处理死亡:忽略死亡,或者正视自己的死亡,接着对死亡所做的清晰思考,以减少死亡可能带来的痛苦。不过,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让我们真正克服死亡……然而死亡还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或者怎么死。因此,在死亡真正发生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些准备的工作。”
很多时候,谈起死亡我好像表示的观点很明确,也貌似很坦然。但是,我不确定我会能够真正面对死亡。我想我可能更恐惧死亡。当然还有原因就是因为亲眼目睹了自己父亲去世时的种种言行,举止。有一些真的很令人费解。但是,必然会代表很多的内心想法。可是,我不确信我理解的就是对的。或许,我需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或许在书里能找到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浪费生命,在无知无惧中活着,计较着。可是当你走过那一段,回头再看,其实没什么值得曾经那么的在乎,一切不过是旅途路上的小坎坷,不可避免,也不必去较真。年轻时不懂,有太多的浪费。现在懂了,却已失去了很多时光。但是,好在这一程可以抓紧上路,抓紧欣赏沿途风景,抓紧机会体会更多的人生经历。
偶尔,我会后悔一下十年前为何没有好好珍惜时间,倘若从来会怎样。但是不等想完,我就马上停止了去想。因为想了也没有用,已经过去了,还能怎样呢。不如想想现在。
在小说大概结尾处有一句话很好:天荒地老若白驹过隙,白头偕老亦徒有虚名。想想,极是。
酝酿一场美丽的死亡,拟造一个漂亮的谋杀
深夜,女人从一尘不染的镜子里映射着市井世俗的身影,那就是自己,不脱凡尘的自己。
有些丑陋,衬托出点点灵气。
有些猖狂,牵扯出丝丝矜持。
有些高傲,却滋长着势不可挡的不可一世。
活着,很累。女人想。那就远离纷乱的一切。
回头,却瞥见曾经放肆的快乐。铜铃般的笑声像驱散不走的乐魂,奏着只有女人和她的他能听懂的音符。渗透在空气里的撩人风韵,蒙混着和氧气一同被女人呼吸着,不知不觉中扰乱了心智,侵蚀了意识。于是,快乐在刻意营造的环境里胡乱的龌龊着爬行着生长。
漠然的冷眼,嗤笑的轻蔑,三不五时的从四面八方呼啸着不怀好意的挨到女人的身边,拉拉扯扯的想方设法融入女人的生活。无奈了,也就默然了,清闲的躯壳一下子臃肿起来。
懂得思念和牵挂的瞬间,蜜饯包裹着幸福,被不远千里的遥寄到身旁。却又因为天长日久的无尽迁就,变质成欲罢不能的撕扯伤害。心,就被迫着学会一种叫做纠结的痛,阵阵的袭来,直痛到痉挛,昏厥。醒来后,竟无力再用言语挽留,只眼睁睁看着枯萎,症结的伤处自生自灭的随意愈合,带着点点的血痂,慢慢变硬,渐渐脱落,剩下永远无法修饰的痕。定下神后,认真的探究跳动的频率,微弱了,小声了,但也渐渐平静了。
尝试嚎啕大哭来宣泄,直到瘫软在地只剩睁眼分辨白天黑夜的虚弱。倒在日复一日的不经意中拥有了超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于是,虚弱的间隔日渐变长,落泪的持续逐日减短。直到这一晚,女人使劲的想在镜子里找到叫做“泪”的成品,但却因为生产线的日渐消瘦宣告破产。
女人找来满盆的冰凉的水,恶狠狠的从黑色亮丽的头发毫不犹豫的泼下,欢跃兴奋的水珠子们开心的撞击着硕大的镜子,然后漂亮的开出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花,又争先恐后的沿着镜面快乐的肆意着下滑。女人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全身都在流泪。直至最终,被水们撕扯成无数的片,在空气里荡漾。
女人伸手想温习擦泪的一瞬,却惊恐的发觉,想要用来伪装成泪的水竟不知何时已从脸上消失,也许是蒸发。女人开始迅速的摸索全身,竟干到可以拍打出飞扬的粒粒尘土。干涸了,肉体开始干涸的时候,枯竭的躯体让女人学着否认活着的事实。
不能这样难看的死去,这是女人唯一的思想。
擦干镜子。
女人开始慢条斯理的穿上最爱的衣服,一件一件摆弄着玲珑亮丽的饰物,戴上最耀眼的。
女人快乐的在镜子面前转着身,欣赏着自己婀娜的身姿。
女人想象着那样的场景,当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屋子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着,最柔美的音乐围绕在女人的周围。女人用最优雅的姿势让自己轻轻的靠在床头,捧着最爱看的书,翻在最幸福的那一页,恬静的脸上镶嵌着甜蜜的笑……
于是,女人开始在安静的小屋里酝酿一场美丽的死亡,美得让人心生怜悯的以为女人在恬静的熟睡……或是拟造一个漂亮的谋杀,漂亮到让人看见缠绕在女人白皙而细长的脖颈上一圈圈的飘逸着的丝绸……
就让人们议论纷纷去吧……
死亡,是一件孤独的事——《搜索》
安静的夜晚,放松的心情,适合再来一杯黑咖啡,秋夜凉风,伴随着叶蓝秋洗澡水哗啦啦的声音,可以开始看《搜索》了。
听过太多介绍,太多赞美,让我开始看的时候也怀揣着一颗期待的心,没有用平常心看这部电影,或许更给我了许多思想上的禁锢。但我努力开始思索陈凯歌每个细节所要表达的他的感悟,或者说,他的心思。
实事是我看完之后,心情的确消沉了,内心更是有很多思绪在翻腾。待我整理一番好好说来。
你说,你考虑过死亡这个问题吗?
或许你是想过的,并且在无眠的深夜,你还不止一次地深入地思考过。但死亡似乎总是离我们太远,不过是用思绪在游走,你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力量,也体会不了它将给你的震撼。那么,若你有一天发现自己罹患重症,命不久矣,就算存活也不过是要靠药物和化疗来支撑这个无法自由动弹的身躯的时候,你会选择如何继续去走自己的人生呢?
我不知道你的回答是什么,或许你会说你想要好好过接下来的每一天吧。但是,你过的这接下来的日子,当真就能够完完全全为你自己而活,为你自己而生吗?你真的能够逃离这个社会这个混乱的社会吗?
或许我只能说:只有死亡本事,才是一件真正孤单的事情。
待到你真正去接触死亡,是自己的死亡,那时候你或许才会发现这个世界能给你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了,少到你甚至找不到什么东西让你能够好好地感受自己最后的生命。因为,即时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那些纷争,那些繁杂又扰人的炮灰,还是会不断地落到你的肩上你的身上你的心上。谁管你是不是要死了,只要你存在,存在一天一分一秒,你就会被社会所利用,你就可能成为某一件事情的主角,那些附加在你身上的道德枷锁和各种公正伦理观依旧不能被卸下,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可是世界并不惋惜,她只考虑到底还能在你身上榨取什么剩余价值。你妄想能够为自己而活,但是到头来你依旧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这是一个不可逃离的怪圈,我们终身被其禁锢而不能自救,到头来,你只得说一句,我要死了。这才解脱。
确确实实是,只有死亡本身,才是你能够完全拥有的。
那些切切实实的恐惧,那些真实得每个夜晚都袭来的悲凉,和每一次你受到疼痛的提醒,没有另外一个谁能够替你感受,也没有谁能够完全体会你的心情。每一个死亡如同叶子的脉络,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所以,每一个死亡的感受,也不可以相提并论。我们只能说,我理解你,但是永远不能切身体会。
所以,当最后叶蓝秋选择离开,我完全不意外。我想过她要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想过她之所以要求去蹦极就是为了体验一把这死亡前一秒的滋味。只不过是最后,没有谁陪她一同跃下。孤单单地,留在了停尸间,也孤单单地留在杨守诚的镜头里。
而最后,爱与不爱,又能怎样?不过一切都会成为记忆。在你成为他人的记忆的同时,刚刚好,他们不过也只是你的记忆的一部分而已。
转个身,再多难忘其实也可以丢下,不过是一句“我想重新开始”而已。
但真正伴随你的,是心里的孤寂和那漫长的孤独的恐惧。
影片播到最后,杨守诚一个人安静悲伤地看着他拍下的叶蓝秋,在镜头里面的她是那么美,笑得那么灿烂。而最后叶蓝秋逃出了他的镜头,走向另一个世界,镜头向左摇过去,一条幽长的田间小路不知伸向何方,我睁大双眼努力寻找画面中是否会再出现叶蓝秋的身影,抱着一丝丝希望在搜索着。
然而,画面突然静止定格,时间就停留在你似乎快要找到她而她始终没有出现的那一刻。
而那条小路最终通向何方,便再无人能得知。
死亡是泥土的味道
文/彼岸微雪
我不记得车是怎样摔出去的了,我只记得当我有意识时,我们就不停的在往下面滚。泥土一大把一大把的往脸上掩,自己不停往下沉,而耳旁却不断有个声音在说--"别怕,没事"起初我以为是婷姐,于是试图喊她,可是我却根本开不了口,泥土一直往眼睛里、嘴巴里灌,像要将我们吞噬掉了一样,就在那一刻,十九年来,我第一次亲身体会到了死亡的味道。
从洛水到里格的那段山路一直盘旋着蓝得深不见底甚而蓝得有些魅惑的泸沽湖,若不知情,定以为这段路是长在瘦骨嶙峋的异域女子身上的一段经络,蜿蜒缠绵。
是在第二个还是第三个急转弯的转角口吧,当时我已经感觉到了车身在向地面越压越近,只是刹车再也停不下来了,于是我们两个人冲出了车道,顺着沿湖而立的泥土坝一路滚下去,当然还有压在我们身上的车子。
还好最后我们滚落在了一个大坑里,若不是自行车压在口子上,汹涌灌下来的泥土我甚而都在怀疑它会不会直接砸下来将我们刚好埋了起来。满脸满身的泥土,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死亡,竟是这样的味道。
路上的骑行者将我们救了起来,然后拦下了过路车把我们送回了洛水的医疗所。一路上靠在座位上竟没有一丝力气动弹,没有很痛或者说根本来不及痛,只是浑身在不禁的抖,不是害怕,只是一味的抖。
又坐了一小时的车,吴大哥把我们送去了最近的医院,没想到第一次迈入云南的土地我竟这样狼狈。脊椎棘突骨折、脸上满是挫伤、胳膊上腿上该肿的地方都肿了满是淤青,婷姐的右膝盖整个肿起来了,右脚还扭伤了……这或许是我见过最狼狈的自己吧,前两天丢了手机,然后环岛骑车还出了车祸差点掉进泸沽湖喂鱼去了……好没用……
回到洛水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还是蜿蜒盘旋的山路,还是蓝得魅惑迷人的泸沽湖,我头靠着窗,一路颠簸,望着车窗外泸沽湖上方干净的一尘不染的天空,心底生出一丝感激,感激把我们救上来陌不相识的骑行者、感激搭我们回镇上的司机、感激一路上照顾我们的吴大哥、感激现在还能看山看水的自己……
或许是真的疼到不行了吧,我生平第一次看见婷姐哭了,我咬了咬嘴唇,微昂着动都不能动的头,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哭,两个人总得要有一个人挺住吧,要不然怎么有力量撑到回家,我不哭,不是不想,是不能。
对于吴大哥,我心里多少是存着内疚的吧,第二天早上的不辞而别真的很抱歉,不是我们不想信你,是我们不能。
从西昌回成都的路上,又忽然想到摔下去时耳旁响起的声音,那么熟悉,我后来问婷姐是不是她在跟我说,她笑着说当时满脸的泥和下滑的速度是怎样都无法开口讲话的……
后来我想我终于明白那个声音是谁了,那个在任何困境里都会第一时间对周围的人讲--"别怕,没事"的女孩。其实,这句话一直也是在讲给她自己听。
一个关于死亡的问题
文/九满
每每看到亲人临终前的样子,我就不敢设想自己临死前的惨状,我真的承受不了那惨不忍堵的痛苦,忍受不了那令人绝望的无奈。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思想深处那根深蒂固、郁郁葱葱的自杀情结也在迅速膨胀,激励我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义无反顾地投向死亡。
夜深人寂的时候,我时常沉溺于自杀的情绪里,陷于自杀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执意寻找一种短暂而激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设想自己有一台小型设备,像电脑一样,只需轻按某个按钮,一切就结束了;设想自己拥有一个针桶,轻轻一揿,锋利而强劲的针头插进我的肉体,内存的剧毒药液在几秒钟内就置我于死地……从此,抛开尘世间所有诱惑,抛开一切烦恼与忧愁,没有了仇恨,没有了热爱,没有了快乐,没有了痛苦。
我真的害怕自己在病床上死去,那时的我,被注射大量的镇静剂,由各种仪器代替我的器官工作,而我的器官呢?承受着头眩气促,五脏翻搅,呼吸困难,翻江倒海……每一天,从痛苦中开始,又在痛苦之中结束,最可怕的是这种痛苦的日子不知何时是尽头,让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奄奄一息却又奄奄不息,忍受剧烈疼痛,遭受惨绝人寰的折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啊!治疗本身加重了我的痛苦,延长了我承受折磨的时间,直到最终死去,这对我来说是多么的残忍。与其分分秒秒痛不欲生,还不如早点放生自已,痛痛快快的一死了之,也许这就是稀释和消化临终痛苦最好的方式。
当我们七老八十岁的时候,退休已经多年了,该享受的已经享受了,该准备的已经准备就绪。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血压、血脂渐渐地升高,器官渐渐地退化,各种疾病渐渐地缠身,完全无望继续实现梦想和享受生活了。思维可能还很敏捷,但是,这清晰的意识正好让我受尽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不热爱生命,没有人生来就不恐惧死亡。我也一样,内心深处不想死,我对生活和前途也不是万念俱灰,而我的生活条件,可以让我随时随地的满足我的基本愿望。我的自杀,只是希望逃避临终前那撕心裂肺般的痛苦和等待。
自杀之前,我会承受难以想象的内心痛苦、精神琢磨,由于求生的本能,会让我陷入生与死的矛盾之中。没有人希望自己带着极度痛苦去极乐世界,活下去的理由很多,当我对临终前痛苦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直到结束生命的想法渐渐在脑海中占据上风,成为别无选择的选择的时候,我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上,而忘却那些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我不想让家人看着我一天一天的衰竭消瘦,我不想让他们因照顾我而精疲力竭,自杀不仅仅是牺牲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解脱了家人。但自杀也不是“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我的自杀,犹如在关爱我的家人身边引爆了一颗炸弹,让他们成了我自杀的牺牲品,让他们深感生命的无常无依,并承受我遗留下来的痛苦,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我自杀的噩梦之中。
自杀而死是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但是,自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老家有个叫刘胜其的人,为了逃避临终前的痛苦,准备提前终止自己的生命。他对自杀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以说是精心策划,为了避免买到假药,他到不同的集镇购买了不同品牌的老鼠药,自杀那天,他先安排太太去远方探亲,然后,他去超市买来好酒好菜,他用酒菜和着那老鼠药下肚。很快,药力发作,刀割般的疼痛使他如杀猪般的嚎叫,随后,他在屋子里乱跳乱窜,几个小时后,他才踏上他的天堂之旅。
我也曾有过自杀的举动。那年冬天,在一次期未考试失利之后,我再已无法忍受教室里那令人窒息的压抑与沉闷,想到了自杀。阳台上,我一个人独自面对昏暗的天空和漫天乱舞的雪花,心如乱麻,那时的我,准备轻轻一跳,告别这个让我受苦受难的世界,脱离高考的苦海,安静地结束自己的生命,然后,走上去天堂的阶梯,生死在一念之间。
自杀,是以一种高昂的姿态开启自己的重生历程,不论是勇气还是觉悟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是,如若我不这么做,到最后吃苦的还是我自己。当贞女烈妇们面对淫棍的侮辱用剪刀抵向自己身体的时候,当中条山之战国军的将士们一起走向滚滚黄河的时候,当屈子被江水吞没,李贽用刀自刎,王国维面对昆明湖纵身一跃的时候,难道那不是一种悲壮、惨烈的美吗!这种用生命演奏的绝唱,用鲜血涂抹的晚霞,振聋发聩,耐人寻味,使人久久不能忘怀。我能和如此多伟人走上同一条路,难道不值得我骄傲吗!自杀,让生命顷刻间化为乌有,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解脱。
水到渠成,驾鹤西行,从容地走、潇洒地行。
好疼的时光
文/兰溪姑娘
我确信我没有老。
我还年轻,这是一个很长的前奏,我也知道前奏结束青春走过是一个很合理的路程,可我抗拒。死亡是红黑相衬略带苦味的颜色,他忧郁,有獠牙或是血色的长甲,带有凶狠的气质。我不得不承认面对它时浑身乏力很虚弱的感受,仿佛跌向谷底又喘不过气的梦境。我害怕死亡,我不能接受世界没有我;我也害怕时光抢走昭华,让那肆无忌惮的青春成为了陌生人;我害怕年老体弱时面对世间繁华,山川大海失去了信心;我害怕有一天我的思想消失了,然后我的肉体;我害怕没有另一个我比我先老去,先我尝试那无力的迟暮。给时光装个刹车吧,她走过时踩的我生疼生疼的。
其实我不懂死亡。也许真正的个体是灵魂,为了留下证据,她脱下肉体这件外衣。我真的不懂死亡,讲再多的故事也只是你们在讲故事,也许一千遍后还是没有买通你自己。
这是一个夏天,生命就像在慢慢融化的冰块。原谅我,在这么明媚的夏天却在刚开头就提到死亡。因为我在悔恨啊,我是用这种百无聊赖的方式蹉跎我灿烂的青春,并且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方式。谈个恋爱吧,可是夏天已经够腻味了,就不该再增加什么腻味的激素,于是在这个季节还是提不起恋爱的兴致。讲这句话时我觉得我和很多人一样很"贱",一切情绪都是没有出现合适的人的借口。我相信会有一个恰当的人,赶走你所有的"最近不想谈恋爱"、"还是工作比较重要"、"为什么一定要谈恋爱"等等,不管是男是女是同性还是异性。可我可爱的人们千万不要遇到一个不恰当的人,一个能让你踢开一切借口却要逼自己制作更多的借口说服自己躲开的人。而往往千万不要发生的事情,是常常会发生的事,深受其苦挥之不去,慢慢晕开就如夏季风扇疲惫的吱吱声。
很多时候我会埋怨这世界对我过分了,其实归根究底是自己的原因,一切的思想情绪都由我而生,一切的感伤都是我祈求而得,偶尔的苦楚也是成熟的催化剂。我能怪什么呢?更可笑的是这不成一个故事,我串不起来,当不了一个讲故事的人,并且我对听众是那么的挑剔,我希望你听完我的零星语句然后消失在我的人海。于是找不到出口的片段就像麦芽躲在阴暗处慢慢发酵开了,于是我醉了,时间久了它变醋变酸,用一股不愉快的味道在我的生活中扎根,我却不厌恶它有时它是那么的有存在感,刺激我感动我。遗忘有时似一个很难走进又很难走出的巷子,会让渴望放下的人连连碰壁,你知道吗,这是为什么,因为你的刻意,你变向的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不要忘记,不能删掉占据你大脑最重要的东西。于是我们又引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一处,没有什么表明是最重要的,标签都是你贴的。情绪来至于你,判断来至于你,于是感受也是你应接住的。所以我很好的接受一切,不是我放下,不是我平静,不是我做作,更不是我的不真切,只是我不想把我个人的情绪表现在你身上。
这是一个夏天,我反复觉得我渺小碌碌无为的夏天,我依然虚荣、嫉妒、浮躁却自我的夏天。我想保存一些东西让她永远不变,这是今夏的梦想。我在琢磨作为一个有梦想的我,能做些什么,哦,这是我最怕的一个问题,每每思考这个问题的结果就是让我暴躁上一天,因为我什么都不会。但我是富有的,我有青春有健康,有了财富以后那面会担忧,而岁月这个神偷不知将偷走我多少宝物。
这个夏天我也在不停的想家,想念很多东西,有你们在真好,我会安心。
这个夏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我在想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发生在我身上的,看到的听到的,害怕诞生的。有那么一瞬间是那样的独特,平静的可以听到时光碾过的声音,然后身体感觉到疼到。
也许给我的故事是这么收场的,我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总问故事何起何终,"你以为每一篇小说都必须有个开头又有个结尾吗?古时候小说结尾有两种:男女主人公经受磨难,要么结为夫妻,要么双双死去。一切小说的最终涵义都包括这两个方面,生命在继续,死亡无可避免。"时光高傲的碾过,好疼。
朽木
文/马洪
为友人刻一青田石名章,他甚喜欢,就说请我吃饭。窗外的树,由绿变黄、又变秃,半年过去了,吃饭的事儿依然没有兑现,看来只是一句空话。令我意外的是,一天他忽然登门,抱来一截弯曲的朽木给我,说是从长白山的崖子上刨下来的,觉得像什么动物,修饰一下可当艺术品摆设。
根雕艺术,讲究的是七分天成、三分人工。朽木立在桌面上,我围着它转圈儿,琢磨其造型:似龙?若蟒?像鹤?如鹰?想象又想象,否定再否定,末了,也没看出这朽木像个什么动物。但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事儿,每逢有人来访,就免不了询问人家:“这树根像什么?”然而,一个又一个看过了,结果都没给出令我满意的答案。这截朽木竟给我带来了烦恼。
再过半年,我年满60岁,该退休了。想一想,干了一辈子考古工作,发掘的是古人的遗址,研究的是古人的遗物,感受的是古人的遗风遗俗。一个“遗”字,诠释了世界的一切,在时间的长河里,其实都是匆匆的“过客”,最终都会在时间中遗失和消亡。
掉牙、脱发、耳背、腿脚不再灵便,这些都是老化的特征,这是自然规律。近来,忽然想明白了,它不就是一截朽木吗,是树的尸骸,是树死亡后的现存状态,何必非要赋予它什么艺术形象呢!木心说:生活就是死亡前的一段过程。是啊,每一个生命个体,生存都是短暂的,而死亡是长久的。所以要珍惜生命,珍惜生时短暂的光阴。
朽木未动一刀一斧,就原样儿摆放在柜子上,成为我的警示之物。友人见此,问我是不是还没构思好雕成什么动物?我嘿嘿一笑,无可奉告。
《单独中的洞见Ⅱ》之七——死亡
文/张方宇
1. 生命,它是对死亡的一个谎言吗?死亡,它是对生命的一个劝诫吗?
2. 人一生下来便已经势成骑虎,被虎所害--亦即被死神夺命--就是迟早的事了。
3. 人来世上的动机,本来是要拓展出一个未来的空间,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料却误入了死地。
4. 尽管死亡是人生唯一的大事,但人们好像都不怎么为此而感到焦虑。这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唯有死亡是一件别人不会来跟我们竞争的事,所以对于自己的死亡,每个人都好像已经十拿九稳。
5. 每个人最后都死了,但这并不就意味着死亡已经被全人类共同解决了。
6. 尽管人们常常听说自己认识的人死去,但对于自己的死亡,人们基本是把它当做一个神话看待的。
7. 人们在计划和构想自己的未来时,都没有把死亡考虑在内。能够时时想到自己将来的死亡,这就是一个人的远见卓识。
8. 死亡是一个人在人生中将会遇到的最真实的事,但是人害怕死亡,这使得一个人无法变得很真实,因为真实就意味着要去面对死亡。由此,人开始偏爱虚假。
9. 人们很多不明智的举动以及很多狂热的追求,都是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的死亡置之度外了。
10. 对于死亡这样一个最后的结果,我们可以自圆其说地强调说:我们不在乎结果而只寻求过程的精彩。但实际上,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的欲望和野心追求的正是各种目标和结果,其过程我们常常是不择手段。
11. 如果是正确的事情,那么它的终点应该就是它的顶点。如果生命是正确的,那么死亡就是它光辉的顶点。
12. 死亡可以成为生命的开花。但如果没有开花,那么死亡就是生命结出的恶果。
13. 没有人能够在死亡上成功,那么也没有人在生命中失败。
14.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追求注定会失败,他所有的成功都是短暂的,因为那个追求者终将被死亡所挫败。
15. 如果我们总是想着将来的结果,那么死亡就是唯一最货真价实的结果;如果我们只注重过程,那么死亡也不过是我们要去经历的一个过程。
16. 就一个人的现在而言,当下这一刻最为真实;就一个人的未来而言,死亡最为真实。
17. 一个人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是在走向死亡。欲望害怕死亡,它却不知不觉地走向死亡。
18. 死亡就像一个狩猎者,专门猎杀移动中的生命。
19. 所有向外的路都是歧途,但所有这些歧途都殊途同归,即通向死亡。
20. 时时不忘自己将来的死亡,这就是清醒,这就是真诚。对死亡无所觉知,就如同身在牢狱而不知其监禁。
21. 就像我们有时候用闹钟来提醒自己时间一样,我们也不妨经常用死亡来提醒自己的生命。
22.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向死亡提问,必须要向它讨回一个说法,我们不能就这样白白地死一次。
23. 既然死亡是生命最终唯一的确定结果,那么就用死亡来校准我们的生命吧。
24. 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应该是一种最契合死亡的生活方式,唯有这种生活方式,才能让一个人在生死之间如履平地。以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我们都是在构筑生死之间的悬崖峭壁。
25. 即使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我们好好地活下去,但在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好好地为死亡做准备。与略带着乞讨性质的生存相比,认真而从容地为从这个世界撤退做准备,似乎是更有尊严的一件事。
26. 我们生命中所面临的难题,不管我们逃避它们还是战胜它们,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与最终那个我们既无法逃避也无法战胜的死亡相比,所有这一切都是小打小闹。我们在生命中所做的那些小练习题,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开死亡这个最终的难题。
27. 死亡是人生唯一的一道作业题,只是好像每个人都看错了题,当然,他们也就答非所问。
28.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被提问的过程,直到被问题彻底问倒为止,亦即生命终结。
29. 人生就像一所学校,如果一个人正确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那么死亡对他来说就应该是一个高高兴兴的毕业仪式,而不是那种被开除的懊悔与怨恨。
30. 不管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上添加多少的附加值,真实的生命依然按照它自己的既定轨迹运行。
31. 人们躺在舒适的吊床上,享受着那个荡漾,做着自己的美梦。但是,那根绳子总会断的。
32. 走向死亡的生命是以内在冲突的方式运作的,它在冲突中耗尽了自己。
33. 最终要走向死亡的东西,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疾玻
34. 生命把我们引向死亡。如果我们害怕死亡,我们也会不断地逃离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即是此时此地--一种巨大的空虚感。
35. 也许,把我们的生命理解为一种在逃,才能够更好地解释我们对死亡的深度恐惧。
36. 不能坦荡地面对死亡,生命就容易变成像一个贼的活动。
37. 如果我们真的死了,我们将无法离开这个世界。一个死的东西怎么会自己移动呢?所以,当我们离开人世,我们并不是真的死了,而只是离开。
38. 我们终究不属于这个世界,不然我们不会出现后又消失。
39. 其实,没有人为别人而奔丧,每个人都是奔自己的丧。
40. 传宗接代,它的正视图是生命的延续,它的俯视图是死亡的接力。
41. 如果我们试图扩张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就同等比例地放大了自己的死亡,因为死亡是作为生命的一个影子而存在的,而且它最终将覆盖掉整个的生命。
42. 我们一生都在收集和聚藏,死亡却反过来要将我们分解和清零。正是因为我们在生命中所做的一切与死亡的意向完全相悖,死亡对于我们才成了最惨烈的一件事。
43. 人基本是以一个抗争者的姿态活着的,而死亡将解除我们所有的武装。
44. 当我们死亡的时候,不是外在的积累而是内在成长起来的那个品质将会跟我们一起走。内在的成长是看不见的,死亡也是看不见的,看不见的只能被看不见的所带走。
45. 死亡不应该被回避而应该去凝视它,唯有通过凝视它,才有可能看到一条退回去的路。
46. 其实,除了死亡之外,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好去面对的。
47. 让我们白天好好地去体验生命而夜晚好好地去凝视死亡吧。
48. 一个人对性想得少一点,对死亡就会想得多一点。性欲是一种强烈的致幻剂,它充当了遮挡死亡的迷雾。
49. 性是把生命一点点地扔掉,死亡是一下子把生命全部拿走。如果说性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快感,那么死亡带给我们的极乐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只是,当一个快乐的强度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限度,它反而就变成了一个让我们难以忍受的痛苦。死亡,就正是那样的一个东西。
50. 人生是愚蠢和荒谬的,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在生命中所追求的与它最后的实际结果实在太不搭调。
51. 如果直观多数人衰老、临终和死亡时的情景,我们恐怕不得不怀疑:我们的生命也许从根本上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52. 死亡似乎是一种暗示:我们这样的人生是一个不应该。
53. 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未来,同时又是最大的现实性。
54. 死亡是进入另一种存在的门。既然我们的这种生存并不如我们所愿,那么对于死亡,我们的好奇至少应该大于我们的恐惧。
55. 如果把死亡视为人生的最后一条退路,它就不那么可怕了。
56. 生命是一个向高峰的攀登,死亡则是它下面的那个深渊--一个无底的深渊。正因为它的无底,才保证了我们在坠落中不至于粉身碎骨。
57. 我们一点都不害怕生命,但这个生命却把我们引向死亡--一个让我们害怕的终点。我们恐惧死亡,但正是因为我们的恐惧,也许反而确保了我们的安全--一种我们看不见并且超出我们理解的安全。
58. 死亡,就把它当作是一次蹦极吧。
59. 死亡是那么浩瀚、深邃和神秘,以至于我们的头脑智力对它一无所知。生命就像一个孤岛,它只能看见水面上的一切,而死亡则是海洋下面那块神秘的大陆。
60. 当一个人完全看穿了这个世界,那么他的眼前便只剩下了一个光秃秃的死亡。
61. 死亡就像是一个东西摔破,看看里面会有什么东西跑出来。
62. 在死亡面前,有多少人可以拿得出能被死亡称出重量的东西呢?
63. 一生都生活在关系中的人,他们就好像一群人编队从空中降落,他们在空中摆出各种美丽的造型,但是没有降落伞,他们摆出的造型也不具有降落伞的功能。
64. 我们都活在关系中,但我们无法死在关系中,每个人都只能死在孤独中。
65. 人们以保持忙碌来逃离空虚,人们也以赋予生命这样那样的意义来敷衍死亡。
66. 死亡不仅仅是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最后一件事,其实,它更是我们整个生命的背景。
67. 死亡限定了我们生命的一切,包括它的价值、意义和长度。
68. 唯一的逃避就是对死亡的逃避。一个人只要不去逃避死亡,那么他就可以有选择地避开一些事情,那么他对这些事情的逃避就不是逃避,而只是放弃。
69. 我们的人生必定是某种被完全弄反了的东西,看看它的荒诞吧:人们在自己的一生中是那么地努力,最后的结果却是走向穷途末路。
70.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从何来?是因为看到了恶的无用,甚至是看到了恶的恶果。
71. 若从最悲观的一面看人生,人生就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后,最后还要跳下死亡的悬崖。
72. 一个好人死去,人们为之惋惜;一个恶人死了,人们一声叹息。
73. 每当我们看完一场电影走出剧场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感到不适应,心情也不舒服,因为我们不得不从虚幻而美丽的场景之中回到凄冷乏味的现实当中。同样的感觉恐怕也会出现一个人即将死亡的时候,那时他才发现社会完全是一个虚幻的东西,而他不得不悻悻地走出自己的整个人生剧常
74. 人生是一场演戏,但死亡并不是演戏,那时,我们扮演的角色与获得的演技都将无济于事。
75. 只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社会是虚幻的。一个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自己与整个自然存在的关系上,但人们在自己的生命中却都不曾为此做点什么。
76. 与死亡的强悍相比,我们目前的这种生命状态太虚弱了,以至于它到了最后根本没有与死亡讨价还价的余地。
77. 如果一个死刑犯被押赴刑场,他会匆匆忙忙地赶路吗?难道他不是会慢下脚步、带着强烈的警觉来走完最后这短暂的路程吗?能够时时惦记着自己的死亡,一个人就知道该怎么去生活。
78. 没有人愿意在死以前停下来几年,什么都不做。但唯有这样,一个人才算是真正地为死亡做准备。
79. 死亡是对生命最后的启示,让我们凝视并聆听它吧。
80. 对死亡的凝视就是向内的观照,因为死亡就藏匿在我们内在的最深处。
81. 凝视死亡,一个人将会逐渐发现自己内在那不死的;凝视死亡,一个人就已经将自己的死亡溶解了一大半,最后只剩下了一个身体的死。
82. 保持如如不动,那么就不需要去奔赴死亡,而是让死亡成为眼前的一个过路者。
83. 在死亡来临之前,一个人要努力让自己醒来。一旦他醒来,那么死亡对于他就不复存在了,而这个人生也不过是一个睁着眼睛做梦的梦境。生命和死亡的存在,都是因为我们的昏睡,它们只在我们的昏睡中存在。
84.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死之前死,那么他就会在死的时候苏醒过来。
85. 人应该尽早思考他早晚要去的地方。一个人如果能在梦中开始思考一点真实的东西,那么他离梦醒就为时不远。
86. 一个人如果能在死亡打碎人生之梦之前醒来,那么这个醒来是超越于生命与死亡之上的,这样一来,他的生命就不再是个问题,死亡也变得无关紧要。
87. 人如果在死亡打碎人生之梦之前醒来,这个醒来就是自然醒。一个在酣睡中被突然弄醒的人无法保持意识的清醒。
88. 正如一个人独自远行,整个路程就显得漫长枯燥,但如果两个人同行并且一路说笑,那么路途就不觉得漫长。这与我们的人生很类似,只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死亡。去承受生命的全部空虚以及最终的死亡,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89. 面对孤独和面对死亡都需要勇气。而在单独中平静地走向死亡,那需要一个人最大的勇气。
90. 死亡就像一个黑洞,空虚则是这个黑洞所产生的引力常尽管人们一生都致力于逃避生存的空虚,但死亡最终还是把他们缉拿归案。
91. 孤独和死亡都具有反生存的性质,它们也是从生存撤退的两种方式。孤独是渐进的,而死亡是突然的。
92. 死亡是浓缩、强烈的空虚,空虚是稀释了的死亡。
93. 只有在空虚和死亡的背景中,真理才会显现。正如只有在黑夜而不是在白天,天上的星星才会显现。
94. 当死亡被忽略和淡忘--亦即当死亡的背景被隐去,梦就会变得相对真实。
95. 死亡是我们未来的最后一面墙,一面无法再产生投影效果的墙。
96. 在对死亡的持续等待中,一个人将会撞见那不死的。
97. 所有虚幻的东西,最后都会像水分一样地蒸发,而真实就是溶解于虚幻并且被虚幻所稀释的东西。人生最真实的一面,将在死亡的结晶中才完全呈现。
98. 死亡让一个人的外在解体,同时又使他的内在结晶。
99. 对一个内在没有成长的人,死亡对他来说就是一堵他要迎面去撞击的墙;对于一个内在已经成长得很好的人,死亡将从背后给予他一个助推。
100. 我们只知道死亡是严厉的,但我们不知道死亡也是慈悲的。
101. 通常的死亡,是一个人在无意识状态下从存在进入不存在的过程。但是,如果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就能够在清晰的意识状态下进入那个不存在的境界,那么他就已经超越了生与死。
102. 死亡摧毁了我们所有的虚假,把我们的本来面目还给了我们。在孤独中,我们比较的真实;在死亡中,我们绝对的真实。
103. 在死亡被完全通透之前,没有人能够安心地生活,人们最多只能故作镇定。
104. 如果人生是正确的,那么我们的死亡就应该具有像落日那样的品质。
105. 最优美的死亡是落叶式的死亡。
106. 生存是一种封闭,那是非常烦闷的;死亡是一种敞开,没有比那更透气的了。
摘自 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Ⅱ》作家出版社
没有时间来预约死亡
文/朱弦
前段时间,在朋友的日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朋友的亲人不幸离世,她记录了奔丧那几天的经历和交错的情感,从匆忙赶回家到烧纸屋、出殡,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自我欺骗,她说她总以为她的亲人还在世上,也许就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
人在成长的同时,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种恐惧,身边的亲人在一步步走向年老,走向死亡,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无时无刻不在走向死亡。“你本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初生的经历不为人所纪念,死亡的经历犹如一片落叶飘零归于泥土。
我是个天生的幻想家,童年时想到死亡这个词,也许是六七岁,也许是在某个与朋友交谈的下午。缘由一次特殊的经历,我开始惧怕死亡,它在我眼中,是夹杂了苦痛的泪光,是空虚的无,是泥土里埋藏的隐秘的神灵。我下意识地想到:人死后会如何?安置在泥土里像木材一样销蚀腐烂最后化为虚无?我不敢再往下想,太小的年龄无法承受太多的恐惧与悲伤。
不懂死亡时,我只能用书本以及想象来描绘死亡的轮廓。初读《红楼梦》,还不能理解它的深意。但读到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却在角落里偷偷抹下了眼泪。然而这本书中,女主人公已死,故事却还没结束。由此我了解到,死亡不过是故事中的一个插曲,然而面对挚爱的人的死去,生活继续,却不能再如往昔。
死有时候像是不经意间的事,无非是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生命中离开,另一个人的生命却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小时候放学回家,经过一个老人的家门前,他总变着法子考考我,譬如出个鸡兔同笼的数学题,譬如怎样三刀将一块豆腐切成八块,我常常会绞尽脑汁想出答案,第二天听了他的夸奖之后才如释重负。到外地上学后,我见过他一次,再听别人说起他时,他已经去世许久了。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一句话:不管生活有多残酷,墓地总是一片安宁。我第一次去到墓地,是在某个黄昏,我和朋友行走在无数的烈士墓碑旁,有些墓碑上刻着名字和事迹介绍,还有一些墓碑什么也没刻,它们一同卧在这片小山林里,旁边的树木被风吹动发出一阵阵声响,像是惋惜,又像是崇敬。舍生取义,这种勇气让活在今天的人不得不由内而外产生一种崇高的敬佩。
无论年轻还是老去,我们都没有时间来预约死亡;我们所能做的,便是珍惜所走过的和即将要走的日子。
我,不拒绝死亡
文/尘埃落定
当死亡来临,我无力逃避,也不可能有机会逃离,我伸出双手迎接,走过人生所应完成的历程,我接受泪水的祭奠,走上新的征程。
无瑕回顾,那一路的行程,留给世人的言说,所有尘事从此全部抛开。
我,不拒绝死亡!当生命的轨迹,留下休止的符号,请带我走吧!
也许,有时的死,是一种软弱;也许,有时的死,是一种过错……然而,一切的俗缘尘事都有着其必然的因果。
走过生命所有的季节,在轮换的风景下,体验着生活。
当死亡向我走来,我不拒绝!但愿我的脸上带着人生最终的微笑,交出人生最后的答卷。
走过的驿路,随红尘隐没。人生拒绝停留!失败与成功都将化为虚无,连同那副躯壳儿化一缕青烟消散。放下不了的心愿,屏蔽了双眼,一切都远了。
我,不拒绝死亡!在我做过最后的告别之后,我开始长眠!
缘定三生
前生
三百年前。
我是一株无依无靠的菟丝草。
因为没有依靠,我只能在狂风暴雨中等待死亡。
风肆虐地刮着,雨如注地灌着,而我柔弱的身躯也因此东倒西歪,奄奄一息。
我孤寂地等待着死亡。
只是心中满是不甘。
我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间。
因为,因为我还未尝到传说中最美妙的滋味――爱情!
然而,我又怎么可能享受到这种甜美的滋味呢?
生来注定我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因为我是一株菟丝草。
我终生需要依靠别人的枝杆而活,缠缠绕绕,缠缠绕绕,直到别人死亡!
就象此刻,我周遭的那些豆类植物们正幸灾乐祸地等待着我死亡。
他们扭动着身躯,向我炫耀着,冷酷地诅咒着。
我的灵魂开始飘散,我的身体开始冰冷。
我知道,我即将死去,即将离开这个让我留恋的人世间。
突然,轻轻地,轻轻地,我听到一声叹息。
谁?谁在叹息?
难道他或她在为一个不幸女子过于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够了,一切足够了,至少在我死去的时候,有人为我惋惜过!
但是,就在我枯竭的灵魂即将飘走的霎那,仿佛有人将我轻轻地抱起。
好温暖的一个怀抱!
难道我已进入天堂?
不管这些了,不管是天堂或是地狱,我已疲倦,我需要休憩的港湾。
于是我沉沉地,沉沉地睡去……
在一个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清晨,我终于醒来。
于是,我看到了你,以及你伟岸的身躯。
我没有死,我依然在人间。
我兴奋地欢叫着,竟未意识到自己是躺在你的怀里。
直到听到你一声宠爱地叹息。
我惊醒了,原来是你救了我,而我正攀附在你的怀里,汲取着你的养料。
请不要让我依靠,因为我是一个不幸的女子,一但我与你相缠相绕,就注定着你的死亡。
我悲哀地说着,挣脱了你的怀抱,虽然那是一个令人留恋的地方。
接着,又是一声轻轻地叹息。
然后,你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将我拥入怀中。
我懂,但我不在乎。
你说。
可是,你是好人,我不愿你因为我而死去。
我说。
生与死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珍惜眼前吧。
你说。
接着,你牵引着我的手,带我进入了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
白天,我们相拥着看云起云落。
夜晚,我们相依着数天上的星星。
在这个爱的世界里,我们相依相偎,欢快地享受着每一天。
你为我采撷一滴滴露珠,滋润我甘渴的身心。
我为你绽放一朵朵小花,装饰你伟岸的身躯。
日子就这样不经意地从我们指间滑落。
终于有一天,你带着无限留恋地语气告诉我,你将离去。
猛然间,我看到了你枯竭的身躯。
我知道,最终我还是带你走向了死亡。
我泪如雨下。
我肝肠寸断。
你微笑着说,
不要哭泣,若有缘,让我们来生再续吧。
是的,来生,来生我一定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来与你相逢。
等着我。
千万等着我。
今世
今世,为了能与你相遇,我曾在佛前长跪不起。
我不求长命百岁。
我不求荣华富贵。
我只愿能遇见你,还你前生的债。
佛说,我答应你,只是我不能保证他是否依然记得你。
没关系,只要能让我见到他,一切就已足够。
我说。
于是,我带着满腔希望来到人间。
我已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只是走的匆忙,忘了洗去前世的柔弱。
在茫茫人海间,我无助地张望着。
何处是你,你在何处?
临行前,佛说,或许你已把我忘记,或许你已成为他人夫,他人父。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我也甘心。
只要能让我见你一面。
然后我将蒙住我的美丽,封住我的多情,在你的不远处孤老一生。
只是,我迫切地希望遇见你。
不用担心我会认错人。
因为佛曾告诉我,当我握住一个男人的手而忆起前尘往事的时候,那个人就是我要找的你。
于是,我试着握过几双我认为是你的的手。
或温暖,或冰冷,或潮湿,或干燥。
但没有一双手如你般坚定有力。
我不免有些失望。
难道今生我们竟无缘相见。
难道你已忘了我们的相约?
又是一个夜晚。
我不心地踩空了一个台阶。
整个人就那样轻飘地,轻飘地滚落下去。
滚向死亡。
为什么我的生命总是如此的脆弱。
甚至在我还未遇见你之前就要逝去。
我悲哀地想着。
这在此刻,一双温暖而坚定的手抓住了我滑落的身躯。
我知道,你来了。
因为霎那间,封存了三百年的记忆在我心中开启。
虽然我痛得龇牙裂嘴。
但是,我痛,并快乐着。
因为,你我终于又能相逢了。
所幸的是,你并未成为人夫,人父。
你独身一人,难道是在等待着我的来临吗。
我问。
是呀,第一眼看到你,我就知道我的爱人出现了。
你说。
只是,我是一个终生需要依靠的柔弱女子,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我卑微地说。
我懂,我会为你创造一切。
你坚定地回答。
于是,就象三百年前那样,你牵引着我,走入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在这个两人世界里,你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替我挡风遮雨,让我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而我虽然一事无成,但我热切地关注着你的一切。
你的成功,是我嘴边扬起的微笑。
你的失败,是我额前紧锁的眉头。
你富裕了,我会伴随着你衣着鲜亮。
你贫穷了,我也会伴随着你粗茶淡饭。
前世的情缘,注定了我们今生的相依为命。
虽然我们总是因为生活而四处奔波。
虽然我们总是因为奋斗而天各一方。
但我们的心使终缠缠绕绕,缠缠绕绕在一起。
感谢佛祖,今生将我们变成人。
让我们不必因为互相的缠绕而失去对方。
相反的,只会让我们的生命因为彼此的缠绕而生生不息!
来生
那日,听人说,如果想要与心爱的人续来生,就要从庙前的台阶一路跪磕到佛前。
其实,只是一个无人能验证的传说,但我当真了。
因为我是一个贪心的小女子,我想永远拥有你的爱。
所以,我迫切地希望你的来生依然是属于我的。
于是,我就在最灵验的那座寺前,一路磕跪到佛前。
虽然无数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我。
虽然无数次的磕跪让我晕头转向。
但是,为了你,为了我们的来生,值得。
已在佛前,我依然长跪不起。
我不求长命百岁。
我不求荣华富贵。
我只愿来生,来生能与你共渡。
抬起头来,看到佛在微笑。
我也微笑。
我知道,佛已经答应了。
来生,我们还有一段姻缘。
生命的俯瞰
文/陈博伦
死亡,死亡。除了死亡,还是死亡。
我看到我的故乡在一片茫茫竹海中起起落落,像一叶孤舟行驶在风口浪尖,仿佛随时会被吞没。周围是海浪般层层围涌过来的竹林,被风吹出飒飒声响。我飞越空中,看到万顷翠浪包裹的小小村落,看到乡亲们热切期盼的目光,看到他们生生世世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其上的一派生生死死的悲壮气息。
我遭遇死亡。
之所以用遭遇这个词,是因为死亡出乎意料。它会冷不丁地就从转角处冒出来,和我打个照面。
死亡并非发生在我身上,但你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杀人犯突然从墙角钻出来与你来了一次并不美妙的邂逅,虽然他的目标并不是你,但也足以让你的心咯噔一下然后狂跳不止,后背发凉。
我从未遭遇过如此密集的死亡。尽管电影里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有数不清的人丧命,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有必要说一些题外话,因为我想介绍一下自身的背景,好让我的叙述更加完整合理。毕竟这是属于我的经历,所以我所处的情境相当重要。如果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我当时的感觉,就能更加明白我想说的意思了。
我出身于一个农村,十几年前还相当落后封闭的一个南方村落。大家可能知道,那样一个村子,人们之间通常是沾亲带故的,没有外地的人会来这里落户。村里随便指两户人家,总存在着某种深刻而古老的血族渊源。换句话说,这些人既是我的乡亲,也是我的亲人。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把他们认了个遍。家里人指着他们告诉我:这个是姑婆,这个叫舅舅。我望着那一张张沾亲带故的慈祥而欢喜地看着我的面容,顺从地叫着姑婆和舅舅。每年春节,又有一帮已经迁出的亲人从外面进入这个小山村,依旧是我熟悉的面孔,我叫着姨娘姑婶,那些穿着过节的新衣服的大人们就拿出压岁钱和糖果给我。那时候我还小,不会推演他们与我究竟是怎样的血缘关系,只知道牢牢记住他们的称呼。主动叫长辈,是母亲一直对我严加要求的必须遵从的礼貌之一。
那时候我只知道,这些陌生又熟悉的,在周围漂浮的一张纸面孔,看似毫无关系,却牢牢依附于父母那一辈庞大家族的根系。我不知道他们的身份、职业、家庭,只知道那是我的亲人。
而且在我成长的十几年中,这些面孔没有多出来一个。在我眼中,朋友、同事这些人际关系只有在书本里出现过。虽然现在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确确实实,那时候,我从未见过父母用朋友同事之类的关系来介绍某个人,我看得到的,全是亲人。
后来我不断升学,回家的频率从一周一次到一月一次再到只有寒暑假呆在家里。我彻底远离了原来的世界,有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我用长大后的目光平视着那些陌生的人脸,大脑一片空白,想不起他们的称谓。有一张幼小的面孔在我的记忆中不断浮现,热切地叫着那些长辈,他嘴里吐出的雾气越来越浓,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穿透层层迷雾望着他们饱经岁月刻蚀后的脸颊,仿佛我才是客人,而那些长辈,一如既往地慈祥而欢喜地看着我。
我观察那个世界的窗口,只剩下母亲。
我从学校回到家的时刻一般是傍晚,通常还不到晚饭的时候。母亲就会盛早就煲好的汤给我。我一边喝一边听母亲讲村里发生的事,比如隔壁的两户人家为了一点小事闹僵了关系,比如很多外面的人来这里的湖中钓鱼。然后母亲就会冷不丁地跟我说,你知道吗,
村里的某某死了。
母亲说得很平静,我只能装得更平静地吮吸着一根肉骨,也没问母亲那位长辈是怎么去世的。母亲一如普通的农村妇女,哀叹几句世事无常,然后给我盛汤。
我不得不说母亲是个很负责任的信使,仅仅是这个春天,我就从她口中得知了两位亲人的离世。可以想见,这几年,那些或亲或疏的长辈中,又有多少与世长辞。而我往往是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的。听到消息之后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位亲人的面容,然后想象着他从世间永远消失。
我不明白,当我拨开青春的迷雾,走过那些自大、狂妄、偏激、剧烈的年龄,在我真正走向成熟,学会自省、积淀的美好时光,眼前豁然开朗的同时,却猛然踏上了一片黑石嶙峋的荒原,岁月竟飨我以这样一场措手不及的死亡盛宴,其中甚至包括我至亲的外祖父母和其余几位亲密的长辈。直到现在我仍觉得匪夷所思。我只能从时间上给自己一个苍白的解释:老辈人正走向衰亡。
有一次母亲告诉我,我幼时一个玩伴,也是我们家关系较好的一户人家,男人半夜咯血,送去医院,查出胃癌,现在正在化疗,情况不太好。
我依旧是震惊的,脑海中回忆着那位玩伴与她的父亲,握着听筒沉默不语,接下去母亲不知是无心的还是凭自己猜测,说了句,本来夫妻俩攒够了钱,儿女也长大了,终于有机会出趟远门,好好玩一次,这下都不行了。
是的,或许这对于某些读者来说难以接受,但这是事实。在我的家乡,仍然有许多人家,家里的存款也就够你出门旅行几趟,老一辈的很多人一辈子埋头苦干养家糊口,从未出过远门。他们的观念与境遇,比你想象的,落后很多、很多。
而我在听到母亲的这句话的时候,心中的震惊、惆怅、惋惜、痛心一瞬间不复存在。我只剩下一个念头,不知道母亲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为何包含了这样的魔力,我只想哭出来,好好哭一场。
姨父在工地遭遇意外去世,表姐在二姨怀里呜呜地哭得像个小孩子的时候,我没有哭;外祖父因为车祸永远地躺在了榻上,母亲在一旁执着地一声一声叫着“阿爹”的时候,我没有哭。而现在,那些当时没有流出来的泪,好像要在这一刻,汹涌上来把我淹没。我想哭了,我越来越想哭了,我终于体会到了发自内心的想哭的感觉,我想找个地方好好哭一次。
是的,我很没用,我听一句话想哭,看一本书想哭,看一个平平常常的镜头也莫名其妙地想哭。有一个夏天我和母亲在县里遇到了村里的一个男人,四十多岁,糖尿病,一个人去医院透析。他已经看不见了,我和母亲把他送上载客三轮,他连连向我们道谢。那天的阳光很好,他戴着一顶白色的鸭舌帽。望着他发紫肿胀的眼睛,我又差点掉下眼泪。
这个时节,是家乡的竹笋长势最旺的时刻,地头的桑葚应该开始成熟,茶叶也可以采摘了,谷雨前的茶叶是最名贵的。我许久没有上山挖过竹笋,也很久没喝过应季的新茶了。我飘在空中,随风飞越我的故乡,终于难以再踏上她的土地。
感
文/夜之静
事实上这世界上大部分的矛盾、麻烦,没有一个不是因为人们的自我封闭导致的,即使最有智慧的人也无法避免。
心灵是人类最圣洁的,而良心和人性是心灵最圣洁的。
懒惰是人类最为可怕的隐性敌人之一,就像是埋在脑袋上的定时炸弹,一经引爆便一发不可收拾,但最为可怕的事你还一无所知,还沉浸在懒惰带来的幻境之中。
文明和思想决定一个民族的高度,同时还决定一个人的的命运。
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一无所知;活着并不幸运,幸运的是为什么而活着。
走得越远,面对的就越多,我们想要逃避的也就越多,但那恰好是最好的时机。
关于死亡
文/千江月
关于死亡
这几日,我总是会想到一些关于死亡的事。当人们面临死亡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恐惧?坦然?无畏?认命?挣扎?还是别的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死亡。可是,一部《泰坦尼克号》,里面人物的精彩演绎,种种刻画,却告诉我,每一个人面对死亡的心情,其实是不尽相同的。
其实,不要觉得现在一切都很好,死亡也很遥远。死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遥远,也许就是触手可及。有了5.12,玉树和日本的经历,我们还会觉得死亡很遥远吗?死亡,有时候,就在离我们咫尺的地方。即使没有这些天灾,也许,还会有许多人祸。一个不小心,溺水了,一个不经意,发生车祸了,抑或,是恶疾缠身了。可是,无论是哪一种,我们却都不能不面对。这个时候,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害怕吗?抑或认命的接受?
其实,对于死亡,我一直都是坦然的。我曾经设想过很多次,有一天,死亡来到我面前时,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我也曾设想过,我会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离开这个尘世。我甚至设想过,突然有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然后,一辆车疾驰而过,我就这样消失了。也或许,突然有一天,一个医生告诉我,我得了一种绝症,没有多少时日可活了,如此等等。我想我都会坦然接受。因为,死亡,于我,不可怕。可是,虽然这样想过,可是,我却不能肯定,若是,真的那一天来临时,我是否还能如现在这般坦然面对。我是否也会像所有眷恋红尘的人一样,终日惶恐不安,祈求多活一天。不是常说,“越是接近死亡,就越是害怕死亡”吗?但是,有一点,我想我很清楚,我决不会躺在床上,戚戚危危的等待死亡的来临。如若真是没有多少时日可活,我想我会断然离开病床,离开医院,踏上远行的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尽这世上所有的山山水水。我想,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死亡的脚步朝我走近,我会背起行囊,开始旅程的脚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在临死前,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留太多的遗憾离开,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都说,再美的花,开过了这一季,也便从此消逝,即使来年再开,即使同样美丽绚烂,也终不是那朵。其实,这是面对死亡的一种悲切。而我却这样认为,花朵虽然消逝了,可是,花魂仍在。凋零的花朵,不过是花魂的一个附着体。虽然千万个花朵开了,谢了,可是,花魂却始终只是一个,生生世世不息。人,应该也是如此吧。死亡的来临,也许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纵然这一生,这一世,这个躯体即将消逝,可是,我们的灵魂却还在,从此踏上了轮回的路。开始了新的一程。虽然来生我们的躯体变了,环境也变了,可是,灵魂却还是原来那个灵魂,只不过是,在路过奈何桥时,忘记了曾经的所有,快乐的,不快乐的。也正是如此,我们的下一生,才不受任何牵绊。不记前世你是谁,也不问来世你将会是谁,坦荡的活好一生,精彩的活着。
所以,当死亡来临,我们无法选择的时候,别害怕,因为,我们会从此踏上新的人生。
后记:写这篇文章,不是说让大家轻易的放弃生命,在死亡来临时,放弃求生的欲望,而是,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时候,要坦然的面对。虽然我们的灵魂可以生生世世,可是,每一个躯体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尽情的享受每一个躯体带给我们的鲜活,与不同。当我们不得不面临死亡时,我们也要坦然的释怀,因为新的一程,我们仍会活的精彩。
生命是一场聚散
文/LuShuo
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散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再相聚。世间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对无信仰的人来说,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
所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生命的最终归宿永远是死亡。合眼长眠的那一刻亦是一场盛装舞会的散场。在那场舞会里邂逅的人,发生的故事,随着那灵魂的飘逝,没人信仰终究是灰飞烟灭。聚时的热闹与喧哗,散时的清冷与凄凉,都是预料中的,也都是定数。谁也无法更改。
虽说都知道人生如戏,也都知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戏剧里扮演的都是主角,身边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但有时候你的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闹剧,决定权却并非全在你的手里。因为你再怎么样也只是个演员,而不是导演,甚至连谁是导演也不知道(有信仰的人除外),所以无法事先知道所有的情节和过程。这也就是生命之剧和其他戏剧的最大的区别。
生命是一个迷,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是怎么样,会出现一个怎么样的局面,让我们做一个优秀的演员吧,尽情的去投入,该笑的时候就开心的笑,该哭的时候就痛快的哭,爱得轰轰烈烈与恨得彻彻底底之间以自己信仰基础原则为上。用我们生命里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所有的真心和真情,所有的欢笑和泪水,去演绎这场生命之剧,使自己的角色完美无暇,那么在剧终谢幕的时候,肯定会有人流着泪水给予我们最热烈的掌声。
刹那芳华,红颜弹指老。人生如梦,醒时万事空。生命真的太脆弱,如那精美的陶瓷花瓶,不知道什么时候无意的轻轻一碰,便会哗啦啦的碎了一地。那么就让我们在未碎之前尽情的展现我们最美的风姿吧,以一个最佳的姿态去面对命运之神赋予我们的一切悲欢。
有一句名言说:“人从一生下来到死去,这中间的过程,就叫幸福。”是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鲜花和掌声,也有荆棘和泪水,有欢乐,也有痛苦,而我们为了追求那醇美如酒的欢乐,就必须忍受那酸涩如醋的痛苦。而生命的意义也就在无尽的追求之中了,在追求中创新,在追求中超越,最终给了生命一个最美的诠释。
人的一生就如一盏点燃的灯,所以迟早都会熄灭的。死亡之际就是在世灯熄之时,但仔细想想,其实死亡并不是上帝天主对我们的惩罚,而是命运之神对我们的钟爱。如同我们需要睡眠一样,我们同样需要死亡。正是死亡的黑暗背景才衬托出了生命的璀璨光彩。试想如果生命是无限的,没有了死亡,那么活着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所以死亡并不可怕,无非是现世生命的长眠,永恒生命的开始。
我们中国大多数人不讲永恒生命哲学,没有永恒生命观念。面对现世生命的终结就是人到了绝地悬崖,一尽而了。其实生命并非如此,了结此世,永恒开始。而在这长眠之前,我们应该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该追求的,才是能让我们真正快乐的?是物欲?是名利?还是灵魂的清明和安宁?让我们用心聆听天籁圣洁的歌声,永葆一个清滑净透的灵魂,始终微笑着善待生命,享受生命,珍惜生命,超越生命,在岁月的风霜雪雨中轻松安然的走完一世。
断肠草
我,是一株断肠草。生长在刺树丛中,仅靠少量的水和微弱的阳光生存。也许,在你看来,我有个悲伤的名字,是的,那是因为,我的生命注定是个悲剧。
我天生有着极度的敏感,只要被触摸过,就会一天天枯萎,最终死去……
出生的那天,妈妈告诉了我这一切。我沉默不语。如果,从来都没有过希望,绝望对于断肠草来说,也就不可悲,不可怕了。我明白--我的生命,就是一触即发的死亡。
刺树丛中,我仰望天空,那片迷人的蓝色被树的枝叶分割着,撕扯着……我最大的心愿,是有朝一日可以触摸远天的云,我相信,那云朵一定是柔软的,温和的,至少,它不会带给我死亡。好多姐妹都嘲笑我,她们嘲笑这荒唐的心愿。荒唐吗?也许吧。既然死亡是不变的终点,为什么我不能有奢望?哪怕是对自己脆弱生命的安慰。
那一天,我还在梦中,梦里有远天的云……忽然感到一阵晕眩,剧烈的疼痛在身体里倾泻,那疼痛如一头猛兽,撞毁了我的每一根脉络。在妈妈和姐妹们的尖叫声中,我无力地瘫倒在地。我艰难地睁开眼睛,看见,他,是的,那是传说中的人类,我记住了那双眼睛,虽然只有一瞬间……满目的黑暗向我袭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来。恍惚中,只感觉到心在哭泣。它好傻!为什么要哭泣呢?生命总要回归的,回归死亡。我用尽全身的力气,给了它一个微笑:“别哭了,我们应该坚强!”它真的收起了眼泪。
我知道,我还活着。虽然,已经没有了感觉。
我看见白色的云雾在周身翻腾,是的,我在枯萎。一点一点的枯萎。我发现,原来,我也很美丽。可惜,我没有力气给自己一个微笑了。闭上眼睛,听见死亡的邀请。
我听见妈妈和姐妹们的叫喊,好奇怪,我竟然还能听见声音!一种蛊惑的温暖从背后涌来,柔软极了。我想,那一定是云朵!我痴迷地睁开眼睛。却看见了那双眼睛,那个人!我,在它的掌心里。
我实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带离刺树丛的,我只记得,妈妈对我说:“永别。”
请允许我用“他”来称呼那双眼睛,好吗?
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在他的掌心里复活了。触摸,不再带给我疼痛,而是给我温暖!我不知道,那是为什么。
我被植在了一个白色的花盆里,松软的泥土,我可以看见完整的蓝天,和远天的云。沐浴明媚的阳光。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看见他。
他曾经说过:“他深爱的女孩子最喜欢断肠草。现在她一定在天堂里快乐地生活,每天与断肠草为伴。”
每天,我都很快乐。因为,我明白了让我复活的是爱情!那是上天的恩赐,让我见证这段爱情。
我知道了我生命的秘密:把断肠草带到阳光下却不杀死它的唯一方法是,一旦触摸了断肠草,同一个人就必须每天去触摸它。用饱含爱情的心,用对待心上人的心。
我终于明白,断肠草这个名字的真正涵义。
让人断肠的并非只能是死亡,请不要对爱情绝望,永远。
--也许,我的前世是也一株断肠草。
谁曾有过的勇气
今天就因为听到别人说你要走的消息,眼泪忍不住籁籁而下。忽地想,但凡每一个坚强的人大概都不会如此轻易地落泪的吧,每一个理智的人也定然不会这样的失态。但是,我会,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所以,我必须鼓气勇气告诉自己,其实我无法不在意你。
面对情感和生命,我们都需要勇气。但是,到底怎样的勇气才是今天的我所要选择的呢?《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以死来抗争家长制对爱情的扼杀,诗才横溢的海子卧轨企图拯救一代的诗魂。今天我们站在生命的角度一定会告诉后辈,他们的死只是一时之勇,用敢于面对死亡的勇气去面对生活,才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健康心态。但是,从生命的价值而言,他们以死的抗争却真正唤醒和温热了多少爱情至上和抒写真性情的诗人,他们的死是死得其所的。对于把爱情作为生命最高价值的人来说,如果爱情死了,那她的生命在她眼里本就不存在价值的追求了,死又何惧呢?今天但凡读到过一点诗的人,都会吟颂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人们或许至今也不明白,写出如此充满美好向往之情的诗人为什么会去卧轨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是如何能坦然地卧倒在冰冷的铁轨上等待死亡的呢?死亡带走了海子的深不可测的思和许多在飘浮中生存的生命的痛。今天,我们是否可以为海子的死写上一句“直面真必然直面死亡”的终结语呢。
想起这些可以以死来表明自己追求的人来说,难道我连打个电话给你的勇气都没有吗?所以我打了。然后,我还是会落泪,但当我的泪流到一定的时侯,我就不再流了。因为我知道,我的眼泪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于是,我开始寻找理智。就象那些因失去儿女而痛哭的母亲,她们最终还是要用理智拿起饭碗吃饭一样,何况,你只是离开这里呢?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拿起勇气,继续过好自己的生活,即使你不在我的身边,但是,你可以在我的心里。在我看来,敢于直面死亡的勇气远胜于勇于面对平淡人生的勇气。
爱情与死亡
文/正继渭和
近日,总想写点什么。而“爱情与死亡”这几个字眼却总在脑海里打转。我竟能把“爱情”这么美好的字眼和“死亡”这么吓人的字眼联系起来,真是着实惊了自己一回。但静下心来思考,爱情和死亡它们的确有些莫名的关系。
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和选择;而关于死亡,每个人都不能有其他的选择。每一个经历过爱情的人,都不会觉得它是一如既往的美好,其间难免夹杂着痛苦和悲伤,只有纯情的少女才把它想象得天花乱坠。但死亡它只能被经历,难以被言说,但能言说的死亡却大多与爱情有关。
被称为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磐石之恋”和“连理枝”言说了爱情与死亡的关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往今天,许多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上演的悲剧都验证了这个魔咒。安娜卡纳妮娜的卧轨自杀、梁祝化蝶、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不得不追问,生死相许的背后,隐藏的到底是怎样的玄机。尼采曾说“物质的匮乏”是20世纪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根源,而我个人觉得“精神的匮乏”才是人与人之间永恒矛盾的根源。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人要回到人间,回到物质,但他忽略了一个本质性的东西,人作为高级动物,永远具有崇高的精神性需求,哪怕物质得不到满足,精神世界也要富足。原始人物质极为匮乏,但他们仍不失审美和虚荣的精神的需要而佩戴首饰,这就足以说明。“爱情”是人精神需要中的核心,没有它,人照样可以活,只是活得像动物;拥有它,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重心都围绕着它;一旦失去它,人的精神世界将短暂的荒漠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裂变和更新,长出新的植被。
在短暂的精神荒漠化时期,人可以做出许多的选择,有的人选择继续活下去,继续寻找生命中的那片属于自己的绿洲;有的人选择继续活着,主动放弃所有精神的绿洲,一生都延续精神荒漠化现状;有的人选择死亡,以死来抗争精神荒漠化给他带来的苦痛。个人觉得,第一种人是明智的,第二种人是慷慨的,第三种人是至情但未必至圣的。因为人类普遍缺乏这种至情之性,往往只想成为至圣,所以在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这种“至情”之人,就难免潸然泪下了。由此可知,爱情并不必然导致死亡,但死亡可以因为爱情,只是个人选择罢了。其实,我并不赞成这种文学教育,因为它将爱情与死亡拴在一起,让人还没恋爱就升腾起对死亡的恐惧。
世人都眷恋爱情,但从来没有人像眷恋爱情那样眷恋死亡。这便是爱情与死亡的区别。爱情就好似在云端跳舞的美人,无论男人女人,都想欣赏一下曼妙的舞姿、轻盈的云彩和一睹仙女的芳容。纵使美人无目,云彩无袖,舞姿凌乱也还是有值得惊鸿一瞥的回味和眷恋。但死亡并不如此,死亡就如同暗夜里的一道摄人心魄的闪电,使人闻其声便胆战心惊,故人人都奉行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主义。从这个角度讲,为爱情而死,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胆力。
爱情与死亡,从大的范围上来讲,都是人生不可绕过去的母题,从小的范围上讲,它们是水与火的关系,爱情似水,可刚可柔;死亡似火,浴火重生。至情之人,往往浴火重生;至圣之人,往往逆流而上。
死亡与生命,曾那么近
文/熏衣u黛語
我们两个人,都曾经游走在死亡的边缘,但是最终将我们生命连接起来的,除了一条细长的脐带,还有我永远也无法回报完的一腔的真爱。
一直与母亲关系不好,觉得她更偏爱哥哥。哥哥考大学的时候说要去南方,她立即双手赞成,还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走得远,见识也长。可是等我报考的时候,她却极为专政,硬是让我在家门口读了大学。又说,女孩子家,跑那么远做什么,有父母在身边,多好。她不希望我飞出她的掌心,甚至连我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和嫁人都要管。
哥哥在深圳混得如鱼得水,亲戚朋友们见了她便夸,说还是男孩子能出人头地,如果是女儿,近在身旁都不放心呢。母亲便笑,说,可不是,女孩子就是有点儿麻烦呢。我不知道她说的麻烦究竟是什么,记忆里倒好像每次都是她在让我觉得麻烦。
中学的时候,只不过是对一个男孩子略有好感,连早恋都算不上呢,她就先急了,放学的时候跟踪我,直到那个男生知道了,在班里“嘻嘻”笑着当笑话讲。大学的时候找了个家在北京的男友,她便偷偷给人家三番五次地打电话,试探他能不能为我留在这个城市里。人家当然是不愿意,好好的一段爱情,就这样被她给无情地拆散。
等我毕业找工作,想要去外地,她硬是用眼泪将我留下来。说什么女孩子在外,多不安全,万一出点儿事情,做父母的还不心疼死?而且,你身体又这么差,大病小病的,没有人照顾,到时候说不定又回过头来埋怨我们没留你。我有时候听得烦,便会和她吵,说没见过像你这样做母亲的,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这么不信任;嫌我身体不好,为什么当初你怀我的时候不注意,哥哥怎么就从来不生毛病?肯定是好东西都给了他吃,看我这么多白头发就知道。说我让你们麻烦,是不是后悔当初没把我扔掉呢?每每说到这儿,母亲便会转过身去不再理会我;任我恨恨地对着镜子不断拔着白掉的头发,而后再将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让她看着满心满眼里都是憋闷和难过。
我知道这句话定是触到了她的伤心处,只是,她的心里,对曾经想将我扔掉这件事,有没有过愧疚和感伤,我却是从来不清楚。
终于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另一半,快出嫁的那几天,我满心里都是欢喜。一块长大的好友便笑骂我没良心,说你母亲失落成这样,你竟然在她面前还如此地兴奋,怎么说,你也要装出一点儿留恋不舍来啊。我笑,如果心里真的是没有丝毫的依恋,即便是伪装,流露出来的,怕也是一种张灯结彩似的喜庆气氛吧。
临走的前一天,小姨来给我送行。趁母亲出去的时候,她笑着刮刮我的鼻子,说,怎么,暖暖,还在记恨着你母亲么?其实,她那时候,也是迫不得已啊。你不知道你母亲为了生下你,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她那时候正生着一场大病,医生说要么将你打掉专心治病,要么为了胎儿不吃任何药,直到将你生下来,但到时候有可能大出血,大人的生命保不住。为了说服你母亲将你打掉,你父亲甚至发了脾气。但是你母亲硬是执拗地将你留下来,为了让你有个好身体,即便是每吃一口都想吐,她还是坚持着吃下去。有许多次,她都要不行了,但是很奇怪地,却都一次次挺了过来。
你不知道当时你父亲几乎每一天都不敢睡觉,怕一睡过去,就再也看不到你母亲。好多次私下里他都说,如果你们母女平安,他非得把你好好打一顿不可。很幸运,你母亲生产的时候,没有出现大的危险。倒是你,因为母亲身体虚弱,生下来的时候全身发紫,气息都是微弱。医生说估计是养不长,还是扔掉吧。你母亲那时候是太难过了,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受了10个月的苦,却生下一个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孩子。又怕你即便是活下来也会有各种的残疾,白白在人间受苦,这才在许多人的劝说里,含泪答应把你扔掉。
是我抱着你出去的,但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你母亲站在窗户旁声嘶力竭地大喊:还是把她留下来吧,即便是她活不成,我也要让这孩子在我怀里闭上眼……
第一次,因为母亲,流下眼泪来。原来她一次次地阻拦我出去,一次次将我留在她的身边,甚至我要出嫁了,都不开心,只不过是太不舍我这个死里逃生的孩子。我们两个人,都曾经游走在死亡的边缘,但是最终将我们生命连接起来的,除了一条细长的脐带,还有我永远也无法回报完的一腔的真爱。
死亡随想
文/如风
没有精神信仰,死亡让一切都变得那么空洞。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让人变得意识化,一个人通过意识的保护在一个位置而不受时间的干扰,为死亡架起一座桥梁。
一股超级寒潮正由北向南侵袭,外面的狂风一阵阵呼啸呜咽,我在自己的家中思忖道,这天气出门真是件可怕的事。然而想归想,吃过晚饭,天已经漆黑,我还是不由自主地下了楼,漫步在寒风中。这是夏时养成的习惯,高处宅久了,想接接地气吧。
夏日那些满路活蹦乱跳的猫儿狗儿,一个也没见着,是啊,动物们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这个该藏的时候,它们都藏。可人就是这么一类怪物,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天道的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该藏时偏偏藏不了,究竟是什么驱使人类这样整日地焦躁不安?原由一时半栽恐怕也说不清。
人类,则是天生的反抗天道的叛逆者,为衣食生存的辛劳是有,但是与别的方面比起来就微乎其微了。而人类,至少,在这片土地的人类,死亡成了我们最大的威胁。没有精神信仰,死亡让一切都变得那么空洞。于是这片土地的人类生前都唯恐欲乐的时间太少,唯恐一辈子没欲乐就吃了亏,生怕贪少了。于是古往今来都没有的奇葩怪事都在这片陆地是遍地开出恶之华。这类人活着就要了别人的命,他们是天生的毁坏者,死亡和因果业力轮回报应是惩罚他们的有效有段。
寒冷的风掠过我的脸庞,奇怪,我竟没有那么痛苦,反而一阵清醒。我想起了一个博友的日志《死生之间》,那是写医院里那些正在死亡的人的见闻,以及她对死亡的思考。
今天,又看了一篇关于临终的文章——《最好的告别》,这两篇深深地触动了我,我认为,我有必要对死亡说些什么。
“死亡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这个敌人拥有优势力量,注定是最后的赢家。在一场无法获胜的战争中,你不会想要一个点头到全军覆没的将军。”这是《最好的告别》中的一段话,对死去的人充满凄婉和对死的无奈。
“我站在死生之间,目送着别人由生到死,终有一天我也将成为那个由生到死的人。事实上每个人从出生那刻开始,就已经是走在通往那个领域的路上了。“生死轮回”就如“四季更替”,今年的春天过了,明年的春天还会来,但是明年的春天已经不是今年的春天了。今年的春天已死,可是春天还在。那个人已死,可是人还在。所以,我竟不知道我们走向的那个领域到底是终点了,还是另外一个崭新的起点。”这是那个博友对生死的思考,有一定的深度。至少,她开始接纳了死亡。
死亡,那么令人不寒而粟,因为它对于我们眼光所见,我们唯一对死亡的见识就是僵硬,然后是消解,消失,其它一无所见,其它那片领域里是一片黑暗。我们害怕消解和黑暗,所以我们才这么恐惧死亡,这个没有宗教信仰只有权欲信仰的国度,死亡在时时刻刻操纵着我们的一切。尽管我们对它讳莫如深,越是逃避,它那无形的绳索就将我们束缚得越紧。
其实是我们自己错了,眼见为实是不假,但世界上有多少事物,活生生地,只是我们看不见他们而已。死亡也是一样,我们只见到一具尸体和尸体和分解,而对此之外,一无所见。我们无法证明此外一无所有,人生如燃灯尽,也无法证明尸体只是仅仅一小部分,就如同蛇成长过程中蜕下的旧皮,而另一种生命仍在继续。
有形体的避免不了无常的变化,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避免不掉的,如果人仅仅经历了生老病死,那么人到这个世上终极的意义究竟有没有?
以前我的生活浑浑噩噩,认为人生没意义,我差不多也陷入一种解体状态。现在,我不知怎么的,似乎突然感到生命的神圣。这种神圣并非是美好的青春的身体,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渐渐地,我也知道一些死亡的事,死亡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伴侣,是最公正审判者,如果我们从那混沌的无意识生活中走出来的话。
无意识,也就是潜意识,那是我们遗忘在角落中的存在,在那里静默,那是一种死亡状态的意识,是它们尽力地在消解我们,大部分人活生生的,却被野蛮的无意识占居,虽生尤死,他们正被无意识一天天地解构,在混沌中无止境毫无意义地轮回。而有意识的人总是那么少,意识,就像死亡死亡与重生之间的来世轮回的一种救赎。
生命的真正意义就是让人变得意识化,一个人通过意识的保护在一个位置而不受时间的干扰,为死亡架起一座桥梁。就如同藏传佛经中的哲学所述:一个垂死的人应该永远不失去意识,他应该保留连续性,启蒙者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前生,因此而建立了存在的连续性,并保护他们远离无意识解构的影响。这会带来不朽。
意识的获得就是对真理的掌握,而不是无止境的欲乐和权势的掌握。通过学习接纳死亡状态的无意识,而让自己不断重生。
求善美吧!当你尚未陷入险境之前,当你尚未被痛苦所制之前,当你的心智还未麻木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