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理性文章

2022/12/11经典文章

理性文章(精选14篇)

感性和理性

文/鲍奇文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中,对感性和理性进行了分析。作者将其称为浪漫和古典的认知方式。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往往依赖于理性和法则,而浪漫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其模式主要有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势必会偏向其中一种形式,很少有人能真正的融合两者,因为两者之间根本就找不到交汇点。

在古典的认知方式中,它的表象是丑陋的、无情的、冷冰冰的,然而这正是其真正的美感所在,只是那些浪漫的人大多会忽略或没有能力感受得到这种美感,它表现地非常微秒。古典的风格往往直接了当而且不加修饰,不情绪化、简洁、有严谨地比例,它的目的并不是引发别人情绪上的波动,而是要从混乱中找出秩序,它的标准是控制技巧的高低。对于一个浪漫的人来说,这种古典的方式往往显得很沉闷,呆滞而且丑陋。而对于古典的人来说,浪漫的人就很轻浮而没有理性,心情起伏不定,不值得信任,只对享乐感性,是一个肤浅的人。这是它们之间地根本冲突所在。

把作者的这种观点搬到现实中来,很多事情就会很明了。比如新闻中报道了一起命案,群众们一致地同情死者和死者家属,咒骂凶手,如果剧情反转,出于同情,他们还会要求法院量刑从轻,他们只能通过人之常情的感性来认识问题,如果将群众当做一个整体,那这这是典型的浪漫认知,而对于警察们来说,就要按照严格的程序对案件进行侦破,在这里警察们就是古典认知的代表,他的价值标准在于侦破能力的高低,而群众的价值标准是符合人之常情。然而,真正对案件本身起实质作用的,还是古典认知的警察们。

回溯人类发展,从动物演化成人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理性的建立和发展压抑感性以对人的行为起到绝对控制。感性代表着人的动物性,如果没有理性只有感性,人就会和其他动物无疑,他就会完全被动物的本性欲望控制着去做任何事情。历史上的战争大多是疯子们调起来的,杀人犯也多是疯狂的人,所谓疯子,就是那些丧失理性的人,在他们身上有更多的兽性,他们可以以一己的痛快去干出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人们批评他们:禽兽不如。一个完整的人,必是一个其理性可以控制其感性的人,世界正常的运转,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多数存在。世界的真正进步,也正是依靠理性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思考世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并从中获取促进人类进步的思想和科学成就。他们是哲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可以说,没有理性,就没有人类。

再往小的日常生活方面说,感性之人喜怒无常,做起事情来从来不过脑袋思考事情内部逻辑,他们完全靠感觉行事,也往往失败,他们不值得信任。而理性之人,虽然显得有些固执呆板,但是做起事情来有板有眼,思考周到,不感情用事,他们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让人信任。在生活和工作之中,往往也是理性的人更易于成功。然而,这里面也存在这一个悖论。理性的人因为情感太受压抑,情感上的不自由使其不能充分享受做人的快乐,在理性的压抑下,他们情绪稳定,内心平静,他们可以取得最大的成功,却体会不到最大的幸福,当然也体会不到最大的不幸,他们也往往被旁人批评说没有人情味,处理不好爱情、亲情、友情等等这些需要充分地感情投入的事情。 。感性之人就太有人情味。基于这一点,我试着提出一个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两者调和的公式,那就是:感性服从于理性,理性服从于原则,原则服从于死亡。

感性<理性<原则<死亡

让我试着来简明地解释下这个公式。感性服从于理性,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正常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这一点决定了一个人作为一个正常人而存在,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被理性压抑着的情感,却会削弱一个人对人性的充分感受,要避免这一点,就要给感性寻找一个泄洪区,但是这个泄洪区必须是在理性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又不能被当事本人的理性控制,那就需要第三者理性来控制,这个第三者理性,就是原则。原则是社会上的公共理性,它不属于任何单个的人,却包含个人理性的品格。它比个人理性更强大。一个理性的人,可以在原则的范围内,做些最感性地事情,以发泄情感,充分地感受人性中的喜怒哀乐,保持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不过,所有者一切,在死亡面前,都退居其次,这就不需多说了。

在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平常事情上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地,虽然感性至极却遵循着某种原则,但是一旦做起某种工作来,就会一脸认真,决不妥协,从感性变得理性。感性为他赢得朋友和幸福,理性的工作让他更让人信任,这种人都是真正会生活的人。对比当下喧嚣嘈杂的环境,社会呼吁更多这样的人。

现在的温度

回程的心情是种很私人?的状态,反复回荡的只有一首歌,有一点点甜蜜,又有一点点忧伤,还有一点点梦幻。或许,这样的表达有些迷惘,但既符合这首歌的感觉,也同样适合彼时的心境。

好像在想你,又好像什么都没想,但心里是满的,只是情绪流动的漫无边际,像是高潮后的一点点倦。只是理智也是在的,就像身体里的另外一个自我,脱离了所有情绪,指挥着眼睛观察路面,协调着手脚操控车辆,连速度都没有超过120迈,那般沉着稳定。

有时候会想,平衡是种什么样的东西?需要怎样的境界去驾驭。又会想,情商是什么?智商是什么?我又能打多少的分值。在肯定自己的时候提出疑问,在否定自己的时候又产生疑惑,亲,这真是种难以解释的状态呀。

觉得感性是荒谬的,是不健康的,所以用理性去抗争。然后,又觉得理性是残酷的,是不诚实的,应该让感性自然流淌……

归根到底,理性将一切功用化,感性将一切目的化。那么,应该是对功利效忠,还是忠实于直觉?

我的选择,其实早已不言而喻……

亲,现在车外的温度是零上6度,并不那么美好,但车里却是温暖的,就像我的拥抱,永远对你温暖。

静夜思

凌晨三点半。被一阵奇怪的梦惊醒了,翻来覆去,无论如何难以再沉睡过去,方才留心到这静静的四周。无边无际的黑色的夜。有几处灵感闪烁着,这次得捉住它们。我蹑手蹑脚披衣下床,轻旋开桌头的灯,生怕打扰到这浓浓的黑夜,生怕惊醒了那些闪烁着的光亮。

是啊,多么静谧的夜!一处声音也没有,空气静止,一切都沉睡了。有多少伟大的心灵在如此的安静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又有多少一般平凡的灵魂在这里闪耀着非凡的光芒,只可惜,它们转瞬即逝了。多少璀璨的光亮,像烟花火一般,短暂的炫丽之后,淹没在这永恒的黑暗中。它们是平静水面下的湍流,激烈疯狂,却从来捉摸不定。

静谧的无边的夜!多么的厚重与包容。与你相比,我是多么的狂躁!四处乱撞的力、奇怪的念头、赤裸的情欲。是啊,他们消磨了多少旺盛的生命力!对于它们,多少人趋之若鹜,嗜其如命;又有多少人视它如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可它们又是那么真实地存在着,谁也无法忽略了它们的存在。赶路时你又怎能不会注意到路边的景致呢,尤其当它们极为迷人的时候。可这景致,让多少人迷了路,又让多少人误了赶路的时间。克里斯朵夫里的那句话仍旧清晰在耳:

“他看到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望前啊,望前啊,永远不能停下来。”

望前的步伐若想坚定,必须丢掉了繁重的包袱了的。是到了这一时刻了。一切原始的乱人心意的力,都是可以束缚、引导、转移的。是理性让人之所以为人。把原始力约束在可控的框架内,只允许它在这一有限的空间内发生作用,即是理性的胜利。情绪已经不再是身体的主人,理智才是。情绪在那个半开了窗的小屋子里叫嚷着、狂躁着。理性在一旁沉默不语,似乎毫不在意,却一句不漏得全听了下来。它从容地安抚着它们,从容地往前行。

几只早起的鸟儿在清着嗓子,远处有机动车的声音——东方已发白了。睡意呢?嗯,在哪里躲着呢,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喊了她,她不拒绝,朝我走过来了。

我又沉睡了去。

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

世界是互动的,你给世界多少爱,世界就会回给你多少爱。

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

——圣严法师

爱是阳光,让心灵的鲜花开放;爱是雨露,滋润仇恨的心灵;爱是和煦的微风,吹去心头的阴影。

有一个年轻人,总是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由于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误解和挫折,他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作对。在抑郁的环境中,他度日如年,精神几乎要崩溃。

有一天,为了散心,他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悠闲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想想自己这些年的遭遇,他的烦恼像洪水一样在内心翻滚,他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

没想到,空荡幽深的山谷传来比他的声音大百倍的回声:“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似乎千山万壑都在回应。正在旅游的人也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他越听越烦。不论走到哪里,这些怨恨的声音都在围绕着他,扰得他更加恼怒。

就在他烦躁不安时,从身后传来了“我爱你们!我爱你们!我爱你们!”的声音。他扭头一看,只见离他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禅师在冲着他喊。

禅师微笑着向他走来,他见禅师面善目慈,便一股脑说出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听了他的讲述,禅师笑着说:“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山河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无边苦海梦中人。世界是一堵墙壁,爱是世界的回音壁。就像刚才我们的回音,以什么样的心态说话,它就会以什么样的语气给你回音。你不妨先改变自己的习惯,试着用友善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青年听了禅师的话,对着山谷喊道:“我爱你们,我爱你们!”山谷传来了同样的回音,周围的人们也在对他友好地微笑。

听了禅师的话,年轻人恍然大悟。想到自己以前恨天怨地,充满仇恨,他羞愧得无地自容。

回家后,年轻人以积极、健康、友善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他和别人之间的误解消除了,再没有人和他过不去,工作上他比以往顺利多了,他也发现自己比以前快乐多了。

有句话说得好,爱是世界的回音壁。的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世界是互动的,你给世界多少爱,世界就会回给你多少爱。

理性健步走

文/李汝骠

儿子把他用过的手机给了我,我发现微信群里有“微信运动”的字样,就好奇地点开它,界面十分直观,可以查看当天的“步数排行榜”。

退休后,我十分喜欢健步走,每天清晨总要沿汾河景区走一个小时。2015年的一天,我突然感到膝盖疼痛,上下楼十分困难。医生说是骨性关节炎、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于是,我的健步走活动停止了。近年来,疼痛有所缓解。医生叮嘱我不能多走,也不能不走。走路不方便,外出活动减少,我的体重增加了,又出现了脂肪肝。看来还要坚持健步走这种运动方式,但要把握好“量”,“微信运动”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刚开始,我每天走2500步左右,一直处在排行榜的下游,心想:我已是快80岁的老人了,排在榜末也理所当然。但时间长了,我有些不甘落后了。每天出门买菜或到公园散步总要带上手机,即使等公交车也要来回走路,这样下来每天能凑满5000步。家里人纷纷给我点赞,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一颗不服老的心蠢蠢欲动。

为了把名次提前,我每天做饭、洗碗都带着手机,中午还要在客厅、阳台走几百步,直到赶上前一名才心满意足地到床上睡觉。

前不久,我又去医院体检,硬是提前下了车,走了好长一段路去医院。到了医院掏出手机一看:步数是11099,名列榜首。体检时,医生对我说:“你患了骨性关节炎,是不是膝关节有点肿?”我如实讲了我参加“微信运动”的情况,医生对我说:“您一天走5000步就可以了,千万不能争那个冠军了。”从那以后,我理性回归“微信运动”,再也不去争第一了。

必须深藏的恋情

这是一份迟到的真情。一个无干的人悄然闯进心田,心有灵犀不点亦通。彼此都心兆不宣,按奈着美丽却并非合理的真情。

不知彼如何想法。此无法安下心来作事,只好翻整心底那些索碎的思绪,把美丽的情感整理成文,以慰籍理性的自我。否则,人会因无所事事、无从发泄而滋生许多烦恼。只要没有淋漓尽至的心理体验,思绪便会萎缩,及至枯竭的边缘。理性明知一切都不会发生,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可心灵仍在等待回应甘霖。

彼与此何干?可是,彼却总在此的脑海中徘徊。是私闯了此情感的后花园,还是此主动挽留的?此在恋情的烧灼中实在难耐!如何清除干净,忍心清除吗,不得而知。

彼此欲问:情之大惑,你将何为?但是,彼此的理性最终还是把住情感之门:不准交流,不准昭示!

彼此都把持着那份迟到的真情,试图封存在心底的一处幽境里,酿造一腔醇浓的美酒以自醉。这就叫暗恋吗?

进入聊天室,在网上与不相干的人谈及此事,一网民告曰:埋在心底,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好的。其实,理性早已警示:就让这份情意在美好的遐想中自生自灭,独自领略那痛苦的幸福吧,既不危险,也不伤害任何家人。

心语流淌

祢觉得我太理性,而且是过于理性,太缺乏感性。特别是对人的理性超乎常人。其实这要感谢那位曾将我置于死亡之地的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也许在下一秒面对的就是死亡时,就别无选择——除了理性。久而久之,理性就成为了习惯。祢想方设法让我变得感性一些,祢让我看到各种各样的感性的人。说实话,我觉得那些人跟神经病没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爱——是要你所爱的人幸福,以及我能够、我可以、我必须马上为我所爱的人做什么!因为时间不多了,时间很宝贵!就像祢默默无语的在十字架上诠释的爱情,让世世代代那么多的人只为祢钟情。而不是要让爱你的人成为神经病似的整天围着你转,一发现有情敌就吃醋发疯,搞得天崩地裂、你死我亡的闹剧那样的恐怖。我觉得无言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而不是自私的占有欲望。因为事实上,“占有”只能是一个臆想!

祢说,理性的人目的性太强。其实如果理性的人的目的是爱,那么这个目的不是很好吗?为了达到爱的成全,理性的人会比感性的人更具有耐力更持久更忠贞。我觉得换一种角度看,理性也并非缺点。

现在切入正题,在遇到祢以前,我不懂什么是爱情,所以我一直在寻找——因为我坚信我一定能够找到真爱!以往,别人喜欢我到了疯狂的地步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赶快逃跑。因为我没有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恋爱的感觉,我讨厌别人整天盯着我,围着我转。通常别人会说在热恋中的人,一看就知道。而我在面对一位又一位恋慕者时,总是被内心发出的声音否决——这不是我要找的人,他无法唤醒我内心深处沉睡的爱与它共鸣。我时常能感受到这爱对我的呼唤,它的激烈跳动,时常在我内心深处激荡。它曾经那样的困扰我——你到底是谁?你在哪里?这究竟是为什么?又发生了什么情情?

正如祢所觉察,我的理性会使我不留念任何人、事、物。我总是‘宁愿人负我,不愿我负人。’免得以后产生愧疚。现在仔细想一想,那些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中的人,我是真的没有亏欠他们吗?当我发觉我是以不爱对待深爱时,我可能的的确确是亏欠了什么。祢说,过于理性的人难免自负。我承认我是自负的,因为我不想欠别人什么。一路走来,也许我欠下了我不知道的隐形债,不然,祢不会让我回忆、回忆、再回忆,悔改、悔改、再悔改!

理性的人,在看待事物时,总是从价值的角度去衡量。例如两个人心甘情愿的在一起,那是人家的自由。双方都有付出,是对等的关系。不存在谁亏欠谁。这就像艾略特波浪理论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的,殊不知股市是会被操纵的,它不可能是一个公平的市场。感情的珍贵,在于真实和纯净。任何功利性的动机都会使感情变质腐烂。

我现在知道,祢给我的,都是我必须具备的,我却曾经那样的苦恼,觉得祢总是给了我所不需要的!而我最需要的祢却不给我,实在是因为我已经不再是我!

流落,牵不回的日子

文/【墨】紫轩

霓虹点缀了一年多的星空,不知是城市伴随着我,还是我伴随着城市?就这样,浮浮沉沉黏在一起……平凡的生活里,我,不是自己的主角。总是在读着别人的故事,羡慕着别人的人生。这样的心理是不满意自己,又或者说是一种不自信?假如能从你们身上看到另外一个自己,这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此时,夏已过去,还是想抓住仅有的最后一末夏日,让她永驻这一瞬间。

鼎沸的城市,拥挤的人群,来来往往穿梭之间,就这么顺其自然却又无声无息的流入于此。渐渐失去一些色彩,又无名中增添着一些元素,每个人都愿意自己是进步的,让自己生活的越来越好。有些时候很懂事,有些时候不懂事,有些时候故意的不懂事。在第贰拾肆年之后的岁月里,已没有人再说我长大了,取而代之的是已经不小的年纪。生活、工作、情感要去梳理,不想遗漏亦不想错过,选择了就要负责了。成熟,理性,以不同形式频繁的围绕在周围。学习成熟人的成熟,理性人的理性。滴滴落落的时间,似划过叶子的露珠,擦肩而过,那一滴是落在干涸的土地,还是一片蔚蓝的湖海,要靠自己的机遇与把握。夏末秋初的日光慵懒的享受最后一次火热,点点洒在万物之上,一切即将过去。那淡淡的女子,淡淡的妆容,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究竟在哪里肯印下那一末浅浅的背影?我打天桥经过,无意看到女子娇美的脸庞,正是如花的年纪,不知她为谁停留?

窗外的天空一贯以灰色调为主,墨绿的树木也染上了灰,我在想哪一天自己见到湛蓝的苍穹,清晰的建筑该是怎样的咋舌?不走出去不知道自己的眼光短浅,不与人交流不知道自己的肤浅。多学,多思,慢慢改变自己。不喜欢回味过去,只因未来更美好。在青春季节慢慢逝去的女子,不必追忆太多的过往,而要善于应变以后的生活。曾想去看看那遥不可及的另一番天地,对现在的我而言是那么的奢侈,不过还是坚持要想一想,即便那是一场幽梦。我相信生活的道路上有着属于我的出其不意。

华灯初上,一天的分分秒秒滚落散下……不知道这一天谁珍藏了谁,遗忘了谁,谁又有了新的传奇?

流水年华……

此篇也祝福正处在第贰拾肆年的朋友。念好。

六月尾巴上的雨

从今天早上开始,天就很是阴沉,一副山雨欲来的架势。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大雨滂沱而至。雨是越下越大,就一个人发呆似的望着这雨。

听着雨声,滴滴答答的,像是协奏曲。忽然记起今天你们还得去学校,不知绵阳的天是否也是如此。雨不知疲倦的下着,跟心情一般沉重。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心头很是烦闷。可能有人跟我一样感受着,比我还要强烈。

我不是一个感性的人,不像这雨似的多愁善感。有人说,理性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会时刻保持着他们的理性,让人感觉与其距离太远。不如感性的人来的那般真实接近。想来我也勉强算是个理性的人吧,不过偶尔感性一次。

雨下的有些小了,不像起先来得那般迅猛,让人有些惊惧。下雨的天气,不得不像文人墨客似的,浑身透出股酸腐的味道。又是什么伤感惆怅,凄凉哀伤的。让人不禁鄙夷,可现在偏偏又是这种症状,只好自己鄙夷自己一番,讨些神经质的舒坦。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美人已去,权利未得。心生戚戚焉,不知所措,还是顺其自然好了,就由着历史滚滚的车轮带着我缓缓前进吧。

骤雨之所以称之为骤雨,正是如这般来得急去得快。这才多大会儿工夫,雨已经停了,隐约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这声音在这静谧的雨后,显得有些突兀。看着树叶上还挂着的雨珠儿,晶莹剔透,不含任何杂质,多么的美好啊。听说爱情也如这般美好,不过个中滋味,就就给后来人去寻找了。

这雨是情绪化的雨,带着一分无奈,两分惆怅,三分迷茫,四分哀伤。愁绪,淡淡的,挥散不去。姑且就这么着吧,还是那句话,顺其自然。其他的我还能做什么呢?我不知道。

当最后一滴雨珠儿从叶片上滑落下来,掉进泥土,直至消失。我木然的看着这个过程,我就像丢了魂儿似的,像个木头人一样,就那么呆呆的站着,很久很久。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始终找不到个分寸,怕一开口就失去了度,伤害了你。真的,我是傻逼,很傻很傻的一个傻逼。

写这篇博文,我一直在想着怎么措辞才是最好,才能真实准确的写出此时此刻我的感受。可是不幸的是,还是没能准确表达,跟个疯子写的似的。我也不对你说什么了,所有想说的就锁在心中,一个人知道就好。其实我很想去尝试淋一场雨的感觉,可惜了,我想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吧。

六月尾巴上的雨,又开始下了,斜斜的,细细的,柔柔的,像是情人哭着掉下的眼泪。

理性趣味的读画者

文/苏缨

一个人的欣赏趣味,总会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不都是令人欣悦的。

我在少年时代喜爱过的音乐,在今天听来几乎统统觉得俗不可耐;任何怀旧的情绪,都不足以使我耐下性子将任一首曾经陪伴青春的歌曲听完。书籍更甚,那出曾被我深深叹服的神作啊,竟然接接二连三地褪去光坏,甚至于某此时候,我简直羞于承认自己迷恋过这本或那本书。程雨城在《纸上卧游记》里的一段话深得我心:“人在上了一些年纪以后,在阅读量有了质的飞跃以后,欣赏趣味自然会和以前不同——以我的观察,很多人都会从感性审美转入理性审美,兴趣点从文学转向史学和哲学等等,所以他们在成熟之后写出的作品也往往因为缺乏感性色彩,兴趣点和普通读者不再能够产生共鸣而失去了以前的很多读者。”

以我自己而言,的确已经从感性审美阶段转入理性审美阶段,这也许正是某种衰老的标志吧。对绘画的欣赏亦非例外,曾经如此打动过我的梵高以及欧文·斯通的《梵高传》,高更以及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写的小说《月亮和八便士》,那些人生与画作中的种种不可理喻却感人至深的疯狂,都是曾在我少年心怀里投下的巨石。而巨石投在青春的那一瞬所激起的磅礴巨浪,终于幸或不幸地,在岁月的推移流转里减弱为似有还无的涟漪。而今的我,的确更偏爱那出潜藏着理性趣味的作品了,无论是音乐、文学还是美术,概莫能外。

也许这正如我所钟爱的捷克画家阿尔丰斯·穆夏在那一组以“时代”为主题的绘画里所昭示的那样,一个人终将从明媚而青涩的“爱的时代”走入黯淡而带有机械感的“理性时代”,最后,如果足够幸运的话,迈进一个足以使人在高处洞察一切的“智慧时代”。以个人感受而论,“理性时代”带给我的并不只是对逝水年华的怀旧,而更多的是深深感到在当初“爱的时代”里所厌烦的理性——那个毫无文艺腔的、枯燥乏味的理性——竟然是一种如此迷人、如此趣味横生的东西,至少不像穆夏在画面中描绘的那般。

所以,在这本以绘画为主题的书里,强烈的个人偏好逼迫我只想谈谈那出富于理性趣味的画作,这也就意味着,我不是从艺术角度,而是从思想角度切人进来的。如果可以把一幅名画比喻为露在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的话,那么海面就是画家本人以及画家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而冰山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庞大身躯,亦即那些由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等等伟大哲人们无声浸润于社会与艺术之内的诸般奇异哲思,才是令我兴趣盎然并在这本书里着力描摹与分析的东西。所以,这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美术读物,它无意于引起任何感动,只希望激发一点思考。如果你恰恰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对智力趣味情有独钟的人,并且对美术史怀有几分兴趣的话,那么你一定就是这本书所要寻找的读者。

让他吃好一点

文/八面威风

他,看上去与普通人差别不大,只是眼神有些固着。

出生几个月的时候,发烧过久,伤及了他的脑神经。

他,出生在农村。现在三四十岁,和父母同住。家里没有劳动力。靠着低保维持生活的一家,刨去给他看病的医药费,生活基本难以为继。他父母身体不舒服,不敢去城里医院看病,怕给家里增添负担。

现在,他父母唯一的奔头,就是让他每顿饭吃好一点。

看到凤凰卫视里的这条新闻,鼻尖一酸,心头一紧。

电视里说,一家公益组织的介入,提高了这家人的生活水平。

而我更希望,能有教育机构拥有这样的服务,即,为那些智力上不及常人的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与场所。

昨天回忆子晴,想到大山里的文化观念并非全然不及城市。然而,我们不能忽略那些无奈之中的情况。

譬如这家人的情况。

今天,手机报里面说,有学者提议扩大义务教育区间,提出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学龄人都应享受义务教育。

是的,再穷不能穷教育。

现在在看一个纪录片,打工夫妻的儿子说“学习不想努力”。家长说:“学习好是你个人的事吗?”

不知道他看了开头说的那条新闻,会不会改变看法。

又想起康德的那句话:“启蒙,就是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摆脱自己加诸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鲁迅的纠结,是是否叫醒铁屋中的人。

我想,死得明明白白,比活得糊里糊涂来得幸福。

我所定义的幸福,是一种“知性”的幸福,是智慧之光普照下的澄明状态。

有时,在解决不了精神富裕的问题之时,也许只能有个“让他吃好一点”的奔头,留得青山在。

我那天暗暗猜想,如果我是那个记者,是否会索性留在那个贫困之家。或者至少联系一个让他获得教育的机构。就如同当时在超市里看到等待被顾客挑中的乌龟那样,想到尽自己的力量,救下几只,养着或者放生。

有些时候,爱是无缘无故的,是超越理性的。而很多超越理性的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地理性,更加充满光芒。

想到自己有幸拥有不错的思考能力,当好好珍惜,好好发展下去。以自我的力量,让更多的人,拥有思考这项权利。

有理性的心态就有了灵魂

文/曹光雄

一个人的心态实则就是一个人的灵魂, 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儿时曾听父亲讲过一个故亊:一乡下苦读的秀才进京赶考出门时,有人想埋汰他,故意在他必经的路口放上一担装满粪的马桶,要给他晦气的前兆。秀才起初也觉不祥,便转身回家。老父问明何由后,便问他:“有份(粪)不?”他说:“有粪!”老父说:“‘粪’你可理解为‘份’,有份你就勇往直前去!”秀才听了老父解惑的鼓励,消除了心头的阴影,便大踏步夸过马桶,赴京沉着应试果然中了状元。

十九世纪的思想家爱默生说:“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拿破仑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在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条成大事的经验:适应现实的变化而迅速改变自己的观念,在现实的压力之下,如果你能自信改变观念,勇于挑战不可能,便可收到应得的好效果。

我还记得与一位老朋友聊天时,他提到心态问题举了两个例子:头例,这天这人一早出门,便踩着一块小石头滑了一跤。这就有两个心态出现,不自信的就认为倒霉,一出门就摔跤,肯定这天做事不顺,从而惆怅,一整天都不愉快。相反心态好的人,他一看虽然摔了一跤,但只是擦破了一点皮,万幸没有伤筋动骨,便自我乐呵,一天照旧愉快地度过。二例,这天这人刚领到工钱,即被一友人借去急用。这也有两个心态出现:一是觉得自己本想计划用这笔钱买些什么,埋怨友人借不逢时,但碍着面子只好很勉强地借给别人,心里却好一阵不愉快。二是另一种自我开解的觉得,这是助人为乐的好事,有借有还,还落得一个人情;要是揣着刚领到的工钱,不慎掉了或被扒手偷去,那才糟糕了。

所以说,你必须把情感装入理性之盒,有理性的心态就有了灵魂,心态扭曲便等于失魂落魄。好心态必能找到正确的平衡点,可以化忧为喜,活得潇洒快乐一些,不会有那么多的无奈和遗憾,更不会无端地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绪,就会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

释怀

今天和昨天在复印铺的间隙看了两个帖子,都是出自天涯。无论真与假,都给了我一些启示的。

今天这篇是感情纠葛。美女败给丑女,不是因为内在美,而是败给与时俱进。人的改变是不知不觉的,所处的环境会渐渐改变人对事物的认知,这并不是个人责任,也是无法逆转的。这让对恶心厌恶的变心,居然多了一份理解。对大哥的决定也多了一份认同吧。毕竟适不适合和喜不喜欢不是捆绑的关系。还有就是,发现旅游也不错,它可以让我们以局外人的角度看待所遇到的问题,做决定的时候可以更理性些。

第二个就是关于天上人间一女子的自述。一开始一直以为那是个剧组,直到中间部分才反应过来那是什么地方,其实好像以前听说过的。那个女孩说着她的朋友和她自己的伤,无论真假都给我带来一些感触。我想说,在这个世界,我不想要太多,我想要的只是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家人,只是想要一定程度上有说不的权利。现实就像一个黑洞,吸辐无界限。我不知道我将见到的世界是否和她说的一样,她说的本分我想我会永远记住的。毕竟那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做出理性决定的前提。

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有震惊,有质疑,还有激励的想法。不过太累了,也太困了……写下来是想让自己记得现在的感觉和想法。差不多可以当个记忆的引导文了。

情与理之辩

文/邵馨墨

情与理这个话题,自有史以来,即为人津津乐道。众说而无一辞,观点不尽相同。争论几千年,所能达到的共识是:二者不可偏废,单择其一。

先说情。造物者有情而造天地,于是有星空璀璨,有大河奔流,有森林莽莽,进而有几十亿人类的生命大合唱。人类有情,父母之爱,朋友之谊,以及孟夫子所曰“人皆有恻隐之心”。有此三者,然后有家庭,有社会,有国家,有未来。

有情能感化天地。“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我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特别讲究“情理”。陆时雍在《古诗镜》里评《古诗十九首》:“深衷浅貌,语短情长。”元朝陈绎则评为:“澄至清,发至情。”5000年煌煌中华历史,最为人称道的是深蕴其中的人情味。无论是感天动地的“二十四孝”,还是凄美哀婉的西厢红楼,一“情”以系之,不因世道轮转、朝代更替而有所削减。

有情能定纷止争。昔年,大禹为解百姓免受兵火之苦,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化干戈为玉帛。叙利亚3岁男孩命丧土耳其海岸的照片,击中全世界人的心,于是西欧各国大开国门接纳难民。

有情能启迪未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情感的丰润晶莹。因此,方能有古希腊的群星闪耀,汉唐的雄伟诗篇,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近现代的科技革命。理性在情感的浸润下熠熠生光,人类沿着情感的曲线,不断修正、丰满人性,永远朝向光明。

再说理。如果单凭情感,恐怕世界早如流水汤汤乎而下。情感一旦泛滥,则势如洪水猛兽,冲决堤坝,终成患难。此类事例,从古到今俯拾皆是,幽王烽火戏诸侯,尼禄纵火烧罗马……沉溺于情感的泥淖,理性被蒙蔽,到头来,误人误己,乃至祸乱国家社稷。

俗谚云:“有理走遍天下。”不仅如此,有理还能改造世界。几千年来,正是人类理智的成长,世界才变得如此多姿多彩。也因为理性的力量,让我们在回顾过去时懂得反思,活在当下不致犹豫彷徨,设计未来淡定从容。司马光《资治通鉴》有言:“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当然,没有所谓的纯粹理性,如果有,世界会多么乏味无趣。不会因为雨打芭蕉而心旌动摇,不会因日升月落而联想浮翩,不会因历史兴替而掩卷沉思……人如蚂蚁,形同机器,处理今天,盘算明天,无暇领略世界的丰富多彩,人性的丰盈美好。

更有一种可能,极端理智带来了人间炼狱。君不闻,德国纳粹搭建集中营,千万生灵惨遭屠戮;君不见,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细菌实验,活生生的人成了“小白鼠”……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先生是乐天派,因为他明白,生命要进步,理智不可少,情感不可缺。

也许,世上没有太多真正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面对问题,“于情”“于理”,需要我们不断权衡。做到了,便真的是“什么都阻止他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