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看人钓鱼

作者: 王国忠2023/04/29散文随笔

即便是小雨天,也依旧有人带了渔具鱼食,从远远近近的住处陆续前往丹江河岸边,选一处自觉舒适而鱼多的地方垂钓。这在小城丹凤,大约近十年来几乎天天如此。除非是数九寒天冰封了河面,或者主汛期,浊浪翻卷不敢靠前,才稍有停歇。我想在其它地方,有条件钓鱼的江河湖海边,大概也是这样吧。

在这些痴心垂钓者当中,虽不知为什么女性不见一个,凡我见过的均为男性,却又因人而异,多有不同。有人不惜花掉成千上万的劳动积蓄,去买喜欢体面的渔具;而有人只简单弄根木棍或竹竿,挑起尼龙丝坠上的鱼钩,从不多摊本钱。有人无论寒暑、风雨,在水边一待就是大半天,废寝忘食;有人则仅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偶尔拿上渔具出去玩玩。有人喜欢独自在人少安静处;有人偏要与家人或好友结伴,哪里人多热闹往哪理撵……

我没有钓鱼的爱好,还曾对这个行当颇为不解。以前碰见钓鱼,若是天气或周围环境比较恶劣,便一再想:想吃,还不如去买几条,街上鱼又那么便宜……总是简单地以为:钓鱼,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吃。却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喜欢上了看人钓鱼。就像看球赛,看打牌、下象棋……作为旁观者,也跟着激动一番,分享一个个快乐的瞬间。

如果说一路蜿蜒向东的丹江,在商州还是一位遮遮掩掩的羞涩少女,那么到了丹凤,就已出落得体态丰盈、落落大方、妖娆多姿了。两岸边,近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突显,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日趋成为小城人们早晚锻炼身体和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我亦禁不住诱惑,一抬腿就独自或与朋友相伴而去。从对岸或是同一个岸上擦身而过,我便往往有意无意地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垂钓者的一举一动――看他们坐着,或站着,把放好食料的鱼钩,尽力抛向远处的水域,又很快收起,再放上食料,抛出去……如此反复不停,悠然自得,真有点传说中姜太公的范儿。当有鱼上钩,就不慌不忙地收线,熟练地取下钩上活蹦乱跳、或大或小的鱼,放入身边盛好水的桶中,或者塑料袋子里。

听说,丹凤有人多次在丹江河里钓出过二十多斤重的大鱼。因此,每遇有人钓鱼,我总想看到有大鱼出现的惊喜场面。而这样的希望,总是一次次化为江水里的泡沫,从未在这里见有真正的大家伙。他们中有人说,大鱼,一般夜里才能钓到。不知这一说法有无科学依据,实际又究竟如何?虽然相隔不远,而深夜里,我却一次也没有走近过丹江水。那些夜钓者是否钓到了大鱼?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

在丹江河畔,见到钓出的鱼一多长的,更小一些的,倒是太多太多了,鲢鱼、鲤鱼、|鱼等都有。不久前的一个下午,跟一朋友在县城东边、江南岸一处水流平缓的回水湾,见有两人裤子挽得老高正在没膝深的水里忙活着,似在捡捞什么。高处的大理石河堤护栏边,七八个人站着或倚靠在护栏上,一边闲聊一边朝他们看热闹。我也不无好奇地停下凑过去,一看究竟。原来,水中的人是赤脚在泥沙里摸河蚌,凭脚底的感觉几分钟就是一只,在他们身旁的江岸上,比拳头还大的堆了一堆。县城边的丹江里有河蚌,这我多年前就知道,却真没想到竟有这么大的!

近几年,由于两岸人口和工矿企业数量剧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曾不止一次听说,丹江河水污染严重。而如此看来,问题虽非杞人忧天,却大概也未必真有多么糟糕吧。水鸟欢聚、鱼蚌适生的水,又能差到哪儿去呢?

看钓鱼次数多了,我才渐渐发现和明白:对于一个真正的垂钓者,所钓鱼的大小、多少,甚至于有没有钓到,事实上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重要。在这众声喧哗的时代,他们渴求和真正享受的,其实就是一段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一个心无旁骛、纯净悠然的垂钓过程。他们中有不少人,不仅很少吃鱼,听说还把辛苦劳动的收获大多无偿地送给了别人。这种境界,多少让我自省和惭愧……我想,也并非人人都能够达到吧。

看钓鱼,我一般很少乱动和多言,生怕一不小心吓跑了他们即将到手的鱼,而招来不满和麻烦。有时,却也忍不住跟他们搭起话来。有一次,我说:水这么浑,鱼能看见吃么?

不料,那位看上去年龄跟我相仿的钓者,表情淡然地朝我斜了一眼说:鱼发觉食物主要靠的是嗅觉,而不是视觉。一看你就是外行!

对这话我半信半疑。回家后上网一查,结果还真是:鱼的嗅觉远比视觉要灵敏。我这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知识的浅薄与欠缺,又一次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