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烟雨范堤

作者: 王丽红2023/04/29心情随笔

北宋天圣年间,30出头的范仲淹到西溪走马上任,也就是今天的江苏东台,任盐仓监官。这个岗位负责食盐的储存运输和转销,要说还是很闲的,可范仲淹正值胸怀抱负的年纪,又是个忧国忧民的主儿,怎么能闲得住呢?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地方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请命

北宋时期,盐业税是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而西溪东临黄海,产盐量高,质量好,有着"淮盐甲天下"的美誉,俗语说"靠山吃山",这里当然是"靠海吃盐"了,沿着海岸开垦的盐灶比比皆是。可这样的营生却有些靠天吃饭的意思,因为每当夏秋之际遇到海上大的潮汛,铺天盖地的海水便由东向西奔涌而来,煮盐的灶舍往往被海浪冲毁,有时甚至淹到了远在120多里外的泰州城下,沿途的农田民宅也跟着遭殃,很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其实这一带曾经在唐大历年间修筑过百余公里的捍海堤"常丰堰",后来却因为年久失修逐渐倒塌,到了200多年后范仲淹的时代,已经基本挡不住海潮了。范仲淹是江苏苏州吴县人,也算是半个本地人,对当地民情多少有些了解,如今再亲眼目睹这民不聊生的场景,实在看不下去。他向他的上级泰州知州张纶建议,立即修复捍海堤。可范仲淹当时不过是个不及七品的小盐官儿,又不主管地方行政事务,就有人挤兑他多管闲事,范仲淹毫不客气,马上怼回去:"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分内之事。"这边刚偃旗息鼓,那边又有人叽叽歪歪反对说筑了海堤不利于排水,容易出现积潦,也就是洪水。多亏张纶是个明白人,而且熟知水利,他大手一挥一锤定音:"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筑堰利多弊少",之后立即请旨任范仲淹为兴化令,负责修筑泰州捍海堰。

历险

这下范县令闪亮登场,终于可以大展伸手了。当年冬天,他就征集通州、泰州、楚州、海州沿线兵夫四万余人准备筑堤。头一件让人挠头的难事儿就是得弄清海岸线,可历经沧海桑田,常丰堰的旧址与海岸线早已相去甚远。只恨当年也没有卫星地图可看,涨落不定的海潮,交替变幻的潮汐难以捉摸。范仲淹连日在海边查看,到处寻访办法,最终在当地渔民的启发下有了个好主意,他让人运来稻糠,在大潮汐到来之前沿海抛洒。涨潮时稻糠随波逐流,退潮后便附着在海边滩涂上,留下一条弯弯曲曲的轨迹,这不就是海潮内浸的足迹嘛。然后"移堤势而西,稍避其冲",也就是沿这条线再向西一定距离、潮水势力减弱的位置打桩确定堤址,增加海堤的安全性。

海岸线的确定算是开了个好头,可惜开工后老天爷却不帮忙,不久就遇到了特大风雪,潮水汹涌,海浪呼啸。这一天,来势汹汹的滔天巨浪猛地冲向筑堤的人群,士兵与民夫来不及逃散,瞬间被吞没了一百多人。一时间流言四起,说死了上千人,参与筑堤的工匠惊魂不定,人心涣散。这让当初反对筑堤的人正好抓住了把柄,指责范仲淹盲目蛮干,沽名钓誉。朝廷也着了急,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去现场调查,好在胡令仪也是个挺靠谱的官儿,对潮患带给民众的灾难深切同情,还有些自责自己当年在泰州做官时怎么没有觉察,奏明朝廷后,筑堤得以继续。

经此一劫,筑堤大军的士气首先需要重振,范仲淹干脆搬到工地上,与民夫同吃同住,甚至拿出自己的工钱给大伙改善伙食,和大家一起研究稳固堤坝的方法,集中意见选用柳篓、蒲包、草包装土奠基让土基更加牢固。这以后,每每遇到大的海潮对人心都是一种考验。而他的好友,时任泰州从事的滕子京当时也在工地,一次大浪袭来,众人唯恐避之不及,范仲淹瞄向他的朋友,只见腾子京神色不变,继续从容谈论筑堤的利害,让范县令很是赞许,而大家看两个领导都如此淡定,也是志气大涨。多年以后,滕子京请范仲淹写下的《岳阳楼记》声名远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俩曾有过这样一段共患难的经历吧。两年后范母去世,范仲淹按照礼法回乡守孝,却始终放不下筑堤的事儿,三番五次给张纶写信,拜托人家完成筑堤,就算发生事故朝廷追责,他也愿意全部承担。

功成

可想而知当年全凭人力搞这样的大工程实在是不容易,前后历时4年,大堤才总算筑成了。它高5米,底宽10米,顶宽约3米,从盐城东南至泰州府东台县富安镇绵延一百四十多里,像一条巨龙横卧海滨、威震狂涛,"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大堤还设计了涵闸,海水可以通过涵洞流到海堤的西侧为盐灶所用,河流可以穿堤入海。堤内插柳植草,加固堤防的同时又让荒凉的滩涂多了一抹绿色。遇到战事,大堤上的七十多座烽火墩可以燃起烽火报警,遇到大潮,一百多座潮墩可以供赶海人爬上去避险。堤东临海,微雨时节烟波浩渺,就有了"范堤烟雨"的美景,明代有诗:参差万柳障遥天,翠拂芳堤捍海边。

大堤落成后,近三千户受灾百姓终于可以重返家园,安居乐业,也成为苏北历史上大规模围海造田的开端,很多人把范仲淹当作再生父母,有的甚至改为范姓。宋、明、清三代,后人又不断延续加固大堤,向北扩至盐城阜宁,向南扩到启东吕四,鼎盛时有700多里。自明代以后,人们为纪念范仲淹,统称其为"范公堤".斗转星移,至清末堤东又淤积出陆地百余里,大堤成了修筑现代公路的路基,阜宁至东台一段曾修建通榆(南通-赣榆)公路,后来改建成204国道,如东小洋口一带的221省道也是范公堤旧址。

修筑捍海堤,算是范仲淹初入仕途的崭露头角,服丧期满后他升任"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而后沉浮宦海起落不定。30多年后,他终于走上仕途生涯的巅峰,当上副宰相,促成了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却被触及利益的官僚集团群起攻之。曾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宋仁宗终于最终妥协,下昭废弃一切改革措施,将范仲淹贬斥出京。

这一生的大起大落,皆源自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格局抱负,即便被贬时已年近六旬,他仍以忧国忧民的胸怀气魄写下传世名作《岳阳楼记》,直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而终其一生,范仲淹并不曾登过岳阳楼,见过洞庭湖,让人好奇他是怎样写出洞庭湖的"浩浩荡荡、横无际涯"?遥想当年,亦或许那个身披长袍、目光炯炯的年轻人站在黄海大堤上踏浪远眺时,心中,早就有了这样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