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情
大山里的故乡,沟壑纵横,七沟八梁,缠绕在沟壑与山梁涧那弯弯曲曲的山路是进出故乡的唯一必经之路。
山路,是故乡不知多少代人在悬崖陡壁间走出来的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命线。在这古老的山路上,曾流下我多少儿时心酸的泪水与汗水。儿时,能自行爬坡上坎后便跟随大人到山下的集镇“赶场”,到邻里的山乡走亲戚……好奇的心总想到外面去看看不一样的地方。因此,常常走到“滴水崖(走哭)”也要哭着、闹着下次再跟着走出村子……
到了上学的时候,小小的年纪要到几里外的村子去上学。冬季,日短夜长。天不亮迎着凛冽的寒风、穿着单薄的衣衫出门,踏着冰雪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是家常便饭。小手、脸冻得跟“红萝卜”似的,身子冷得瑟瑟发抖。为了御寒,小伙伴一路打斗、嬉闹。傍晚,有时在落日余辉的相伴下、有时在风雪的吹拂中忍爱着饥饿,拖着困倦弱小的身躯,含着泪花,艰难地爬山越岭回家。
到了上高年级(三年级后),要到十来里外的镇子去上学。上学时最恨的是冬天,最讨厌的是雨天,遇上雨天身子淋湿不说,书、本子淋湿就糟了。那时,即使有钱也买不到课本。因此,对课本十分地珍惜,想尽千方百计把它保护好。雨天,宁可赤裸着身子也要用衣服把书本包好不使它被淋湿。最高兴的是夏秋时节上学。在这季节里,山坡上到处是野生的“泡”、“地瓜子”、“桃子、李子……”等水果。放学回家的路上肚子以饿得“咕咕”直叫,沿途有可摘的果子充饥,免受饿着肚子回家之苦,上学时也可将顺手摘的水果带到教室请同学尝尝……
故乡的山路,虽然惶恐不安地走不知走过多少次?路旁哪里有野果,哪里有能躲雨的“岩腔(石洞)”,哪里有甘甜的泉水解渴……都熟记于心间。那时,曾怨恨过故乡的山路为何那样地难走?怨恨过山里为何不向山脚下的坝子那样也修条马路!那弯弯的山路上尽管洒有泪水、心中有过怨恨。但更多的是留下了少年时的欢乐与愉快,留下了不惧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走出大山后,在城市里行走在车水马龙,街道两旁是冷冰冰、烟囱似的高楼夹着的平坦公路时,开初走着还有些兴奋与自豪。时间久了,渐渐地感到城市的喧嚣折磨着自己,脑子里思念起了故乡的山路来了。
缠绕在故乡山间的山路,好似一条背柴禾的黄色棕绳,系在地上弯弯曲曲,缠绕在山涧,系住无限劳碌,辛劳的日子,默默地在山里人的足下延伸、拓展。山路,磨炼出山里人的坚忍,吃苦耐劳,粗犷豪放,重情重义的性格。
雾蒙的黎明,山乡的孩童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睡眼,骑在牛背上,甩动着祖传的牧鞭,晃荡的牛背上咀嚼着路边的山色,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牛、马赶上山坡,背着书包,在乱石、长满荆棘的山路上往学校一路奔跑,汗水淋淋地跑进学校。黄昏,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空着肚子,喘着粗气,在回家的山路上默诵着课文。山边,阿哥回家驱赶着牛、羊的路上唱着粗犷的野调;村子旁,阿姐婀娜闪动的身影在殷红的晚霞里跃动。眼前的袅袅炊烟,促使自己加快疲惫的脚步往温暖的家赶路。放学回家的路上,村子里大的学生总是护着小的,向放羊似的赶着一路回家。
弯弯的山路,缠绕在山乡,映连着古今。儿时走过的山路,是磨不去的记忆,它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昔日,人来人往的山路,如今静静地躺在荒芜的山间,渐渐地被人们淡忘。那些乐于吃苦的驴友,偶尔三五结队,汗水淋漓地在荒去的山路上磨炼自己的意志,感受山里人昔日生活的艰辛,探寻历史的变迁。山乡的路,也随着祖国的发展而变化,新辟的致富路通车后,故乡出行的山路得到彻底的改变。故乡丰富的物产过去难以换成钱,通车后成了城里人争着购买的香钵钵特产,成了山里人的“钱袋子”。过去乡间的山路,虽然成为了过去的历史,但它却见证了故乡的巨变,它是一部抹不去的岁月沧桑见证史。
弯弯的山路,缠绕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一头拴着黎明与落日;一头拴着人背马驮的古道,一头连着时代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延伸、发展变化的故乡山路,叙说着故乡的苍桑岁月与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