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之华
科学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视野。在江上坐着小船,与在高速公路从车里看风景,风味是完全不一样的。
过去人们看九华山,主要是从江上看,并有大量的诗篇留世。而合铜黄高速公路通车已有十多年了。尽管只能从车窗匆匆一瞥,也足以让人心旌摇摇,但却没能看到什么诗文传播。自古名山僧占多。九华山今以佛教名显,但佛教也是借了九华灵秀之气显名。诗仙李白与地藏金乔觉基本是同时期到九华山的。江上名山传九子,九华名自青莲始。李白在青阳,宴酒赋诗,改九子山为九华山:"青阳县南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泳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谓"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诗仙游踪遍及皖南各地,他是怎么上九华山的,难以证考。但他"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分明表示他是从江上睹九华"秀"之风韵的。过去从水路上九华应是最便捷,也最通用。所以后人,如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等,都曾有水上或船中瞻秀之作。但想李白遍游皖南,特别是曾"浩荡泾川游",追访过仙人琴高和子明。青阳县的陵阳镇还入过他的诗。过去青弋江上游清溪河能够通行,他顺水路上访九华或下行桃花潭,都是可行可信的一条道路。
今日坐船旅游,变成了一个奢侈品。快捷的当然是汽车,然而高速公路上车行太快,适宜旅游方式的还是在县乡道上。从合铜黄高速公路的陵阳出口下,便到了九华山的后山了。
九华山脉,古称陵阳山区。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一直是南进徽州,北通长江的要津。走出陵阳镇,从陵阳经朱备再到蓉城镇,是沿九华山东南麓,也即九华山后山山脚行进的一条省道线。山川风物一览无余。扑面,九华山就如一块巨大的画屏,巍然矗立,高出云表,峰峦聚合,如一排高耸茂盛的大树,一字排开,峥嵘竞秀,各呈异样。真不知还有哪里,看九华有如此的贴近感了。芙蓉峰旁九子峰,峰顶再有小峰九,如儿童聚戏。天柱峰形如巨鳌,头颅高挺。众小山仙朝着巨鳌,忙着朝拜,也是惟妙惟肖。更妙的是,这一切山峦仿佛仍在成长,像树梢、像稻麦,竞相向上喷吐着秀芒。王安石状九华: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盘根虽巨壮,其末乃修纤。不得不佩服其用字精妙。真真把个"秀"字用活了。秀耸、秀逸、奇秀,能万分之一描述九华蔚然勃发之生态。
诸峰之下,天然形成道道幽谷。神龙谷,过去是徽商去九华进香的路,水流水境是最佳景色。将军谷,三国时代,将军多如牛毛,不得已在将军之上再设督军和大都督。周瑜的大都督衔就是这么来的。不知道什么将军,有幸在此成为一方神圣了。谷内横柯上蔽,疏条交映,间或有清冽泉水悬空飘下,如同甘霖。它们汇成若干细流,最后构成青通河的源头,进入长江。县里因保障用水,在山间筑了个坝,形成了一个湖泊。武侠小说大家金庸还为它题写了名字"将军湖".不在他在这里可找到了九华派的传人了。水湛蓝湛蓝,甚至有粘稠的感觉。天蓝如洗,水蓝如天。天水一色,任意上下。胸中风烟俱尽,浮躁的心情自然去除不少。林下谷中点缀的一个个黑白小村庄,像镶嵌在一片葱绿中。村民很少,游客转悠。远远看去,如同古画。"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
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中藏。皖南沿江一带,土地清旷,秀水长流,景色清丽。九华山当是典型代表,尤以九华后山为最。九华山前山,自古香火旺盛。据光绪《青阳县志》载,当年到九华山进香礼佛者,每日如蚁而上,无冬无春,肩摩不绝于道。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甚至地方官吏迎来送往,成为一大负担。后山之本色清静,在江湖上名头也不大,少赚了些银两,在当下金浪银潮中显得落寞了点,从旅游营销角度看,无论是九华山还是池州,其真正实力与市场潜力中间有个巨大的落差。但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起码一点,没有侮没青山绿水,值得肯定。
朝代更迭,人来人往,九华依旧在那里,依旧是蓬勃生长状。朝天的峰峦,仿佛是无数生灵、无数双手在承接着,也仿佛在祈求着上天的恩泽。
夜宿杏花村。杜牧于唐朝会昌四年由黄州改任池州刺史。在池州两年,写了不少诗。其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脍炙人口,少长咸诵,遂成千古名句。杏花村现仍存黄公酒垆,古井香泉似酒,汲之不干。不远处是池州茶厂,其主要生产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祁门红茶。去年注册了"镶着金边的女王"品牌,希望能演绎别样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