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情感 > 生活故事 > 正文

粮票记忆

作者: 徐燕2023/07/06生活故事

在父母的"百宝箱"里,珍藏着几张粮票,分为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两类,时间跨度为20世纪60、70、80三个年代,以市斤(两)为单位,面值不等,呈黄褐色、黄绿色。全国通用粮票正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字样,在面值单位下方标注有印制时间;贵州粮票正面印有"贵州省地方粮票"字样,其下方为粮票面值,票面底部印有时间。它们之所以完好无损地被父母珍藏着,并不是因为其具有多大的收藏价值,而是因为在这方寸之中写满了父母的回忆。

70年沧桑巨变,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许多过去的人、事、物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孩子们眼中匪夷所思的传说。但是,"淡出"并非没有,"传说"也非遗忘。正如粮票,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20世纪50年代,因当时粮食短缺,为保证供应,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中央于1953年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在城市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对城镇居民按户籍人口定量供应粮食,采取划片、定点、凭票证供应的办法,按计划分配和供应粮食,粮票制度正式诞生。

粮票因缺粮而生,缺粮成为父母一代人最深刻的记忆。今年72岁的父亲常常感叹现在物质生活太丰富,吃不是一个问题,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而在他的孩提时代,没有粮票有钱也得饿肚子。

父亲记忆最深有两件关于吃饭的事情。

1961年,当时父亲上初中,因自然灾害,家里收成极少,全国各地都面临粮食"难关",吃粮特别困难。大姑母将仅有的粮票全部供父亲上学用,全家人却上顿下顿喝包谷糊就莲花白。父亲为了让90岁的老太(父亲的奶奶)吃上一口米饭,常常省下自己那份本就不多的米饭。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实在太想吃了,心想就尝一小口,然后忍不住又尝了一小口,等到家时米饭也被他一口一口地"尝"完了。为此,父亲自责了很久。

1963年,16岁的父亲刚上兴义师范,正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候,因没有粮票,常常吃不饱。当时一个4分钱的馒头也要搭2两粮票才能买到。一次,父亲收到二姑父寄来的一学期生活费和粮票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饱餐了一顿,在学校食堂已经吃过晚餐的情况下,又到国营饭店花了0.8元钱和1.2斤粮票,吃光一碗面、2个馒头、半斤米饭、一盘"宫保鸡丁",创下了一辈子吃得最多的一顿饭的历史。

缺粮差点要了母亲的命。

1960年,母亲只有8岁,家里兄弟姐妹多,仅有的粮食和粮票都是外婆计划又计划、节约又节约地使用。母亲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有一次实在饿得不行了,几个一般大的孩子便去捡杏子核敲碎后吃杏仁,因为是生吃又吃得不少,母亲跟几个小伙伴都严重中毒,幸亏救治及时,母亲才得以死里逃生。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广大农村实施,粮食产量逐年大幅增加,农村逐步放开了对于粮食的交易。粮票渐渐可以随意交换粮食以外的东西,甚至在有些时候比钱还管用。粮票本来是一种无价证券,但在当时却有"第二货币"之称。那时,除粮票外,还有肉票、布票等。有钱没有票,什么都买不到,肥皂要票、拖鞋要票、缝纫机要票、手表要票,很多日常用品都需要票。有些店铺自行"变通",多少粮票兑换什么东西,或多少钱加多少粮票可以购买什么,等等。父母亲结婚时,母亲向同事借了粮票、布票等,加上跟父亲节省下来的工资一起,换了床单、被子、肥皂等日常用品和锅碗之类的日常用具来安置新家。

到了20世纪80年代,粮食、粮票对于大多数人家而言虽然不那么奇缺了,但当时每家仍都按人口定量,老人、小孩定量都不多,所以粮食并不宽裕,加上副食品少,且多实行凭票供应,特别是孩子多的家庭,仍感到粮食吃紧。我们家因父母都是老师,且只有姐妹2人,吃饱饭基本没问题,但吃肉就如同过年了。当时不仅仅是粮食,食用油也要定量供应。我们家就有一本粮油证,凭证每月到定点国家粮油店定量购买粮油,所以油水也不足。有肉吃成为当时人们生活水平好的重要标志。每月到了割肉的时候,很多人家会专挑肥的买,因为可以炼油,这样能勉强保障一家人的用油。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位亲戚,正赶上我们家买得猪肉,我跟妹妹兴奋极了。父亲将炒好的一盘茭瓜肉片放在灶边,我跟妹妹就围在灶边,你一块我一块、三下五除二就把盘里的肉"偷吃"光了,等端上桌只剩下孤零零的茭瓜了,弄得父母非常难为情,亲戚们也很尴尬。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以"票证经济"为基本形式的计划经济时代落下帷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登上历史舞台。1993年,全国完成放开粮价改革,实行粮食开放政策,粮票制度正式取消。粮票,从1955年诞生至1993"退休",历经38年。这38年,是新中国最为坎坷又必经的一个历史时期,这38年,也是父母一代人既艰辛又芳华的人生时段。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如此紧紧相连、息息相关,缘于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唯有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粮票记忆,我们都应该知道,并牢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