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情感 > 美文推荐 > 正文

梦里扬州

作者: 曾福来2023/04/24美文推荐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花开春暖,想去扬州的欲望越来越浓。

"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好的诗词胜过许多名导游。我究竟多少次去过扬州,已经记不清具体数字了,不过每次去扬州都没赶上"烟花三月",不是在暑气逼人的盛夏,就是在雪花飘零的冬天。

扬州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城市。"千年古扬州,诗画瘦西湖",大运河、瘦西湖像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将扬州装扮得楚楚动人。"运河千里琼花路",在历史上,对扬州的贡献最大的,莫过于隋炀帝杨广了。在世人眼里,杨广是个残酷的暴君,他不顾百姓死活,为了享受开凿大运河,结果使隋朝遭到灭亡,其实这只是史学家的说法,很不公平的,史学家们往往总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点和眼光来定论别人,实际上杨广是一个很有文才、很有作为的皇帝,登基之前,他在扬州任多年总管,熟知扬州的人文地理,当时的扬州是一个多事很不安定的地方,他之所以举全国之力开凿大运河,并不是为自己的享受,而是为了想打通南北交通要道,大运河的开通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对政治、军事、经济、交通、贸易都有很大的作用。正因为有大运河,才有了扬州今天的繁荣。北京、徐州、常州、天津、无锡、苏州等一个个美丽的城市都是应大运河而生,它们像一朵朵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大运河之滨。试想想,没有杨广开凿大运河,哪有今天的发展?杨广一直被人们唾骂了多年,这都是史学家们给泼的污,可以说大运河就是他励精图治的结果,开通大运河,不仅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需要眼光和魄力,可以说除杨广之外,历史上再也没有哪个皇帝能有如此的气魄开通大运河了。如果说杨广开凿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那么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秦朝为何一直到秦二世才灭亡呢?任何一个历史王朝如同人的肌体,有美丽的新生,有衰老的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说杨广倒霉就倒在在大隋朝气数将尽时接任皇帝,以致落个亡国的骂名。别的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仿佛顺理成章,而杨广享有则被指责为荒淫无道。可见史学家们的定论不客观公正,往往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偏见,不明真相或者人云亦云的人们往往被他们忽悠。不过"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杨广自有他的缺点,至少他不该做出弑父杀兄伤天害理的事来,还有杨广太急于求成了,按现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分析,他没有坚持以人为本,不顾当时生产力的落后和低下,盲目过早地开凿了大运河,以致于官逼民反。

在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对扬州的发展贡献不小,他就是清朝皇帝乾隆。提到扬州,人们自然会想到瘦西湖。的确,瘦西湖是扬州风景的绝佳处,它原是大运河在扬州的环城河道,当年听说乾隆要下江南来扬州,当地盐商们便筹资在沿河两岸建桥、造亭、种柳,以博取乾隆欢心,建造后的瘦西湖确是一副美丽的艺术结晶,它狭长而曲折,由南而北,或放或收,或宽或窄,宛若飘带迎风,纯美与艺术在这里相知相伴,质朴与善良变得真诚适度,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梦想家园,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世外园。来到这里,烦恼、忧愁、一切躁动与迷茫都变得清平淡泊。

扬州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瘦西湖两岸,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叫杨柳,据说开挖大运河时,杨广亲手种下第一棵柳树,并赐其姓杨,从此柳树便改叫杨柳。每到烟花三月,瘦西湖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修长的堤岸,三步一柳,亭亭如盖,柔柔的态、长长的丝、纯纯的情,飘拂着妩媚,透逸着秀美,散发着真性。那丝丝低垂的柳线,或轻拂水面,或抚弄芳草,一派温情脉脉。湖上风来,婀娜起舞,如青烟,如绿雾,舒卷飘忽,风致、妩媚极了。

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瘦西湖一游,有人说乾隆六下江南,纯粹是游山玩水,也有人说乾隆六下江南是治理山河,不管谁对谁非都不重要,因为它已成为历史了,重要的是乾隆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风流韵事和佳谈,提高了瘦西湖的知名度和价值。

都说扬州出美女,我去过扬州多次,却没见到什么所谓的美女,我不禁问导游:"为何有扬州出美女这说?",她的解释令我似信非信,她说:当年杨广率朝廷几千大臣来扬州看琼花,琼花竟然不开放,杨广感觉这是一种不祥之兆,觉得自己的江山不稳,于一夜间将大臣们全部诛杀,之后这些大臣的妻妾和丫环、侍女就留下嫁与当地人,因为大臣们的妻妾和丫环、侍女没有不漂亮的,所以从遗传和优生的角度说,她们所生的女子也当然漂亮,这就是扬州出美女的传说。

扬州的美,不仅是一种山水的美、一种绿色的美、一种建筑风格的美,更是一种夜色的美。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运河两岸五彩缤纷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照在树上、船上、桥上,照进桥洞,风光无限,美得让人入骨,让人惊艳。不同的灯光交织在一起成为扬州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论是主街还是小巷的各种建筑物上都点缀着不同造形、不同色彩的灯光,沿大运河两岸、两岸的树上、桥上、桥洞的灯光五彩缤纷……

扬州如此多娇,撩动无数文人风骚。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一大批文人骚客纷纷留迹潇洒扬州,最有名的要算风流小哥杜牧了,是他发出"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学不如"之概,是他写下了"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佳句,这本是一首调笑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扬州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就得益于杜牧的这首名诗,毛泽东一生吟诗斌词很多,他之所以在古今诗海中将这首诗手抄写下来,说明他对杜牧的这首诗是很感兴趣的,在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附近,至今仍保留毛泽东书写杜牧这首诗的手迹,可以说是杜牧传播了扬州的美名,扬州成就了杜牧的诗名。

李白的大半生是在长江中游山玩水度过的,他为何要"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多次地揣摩,最终找到了答案。原来三月是扬州市花—琼花的开放季节,扬州的垂柳抽出新叶,远看如烟,此时的扬州春色很美,繁花似锦。瘦西湖的长堤上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每到烟花三月,天桃呈艳,柳浪闻莺,最让游人销魂,留恋忘返。所以说这时候是观赏扬州美景的最好时节。

如果说古朴的建筑和明亮的山水扮靓了扬州美丽的话,那么悠久古老的历史文化内涵则是扬州的气质所在。在扬州还有个了不起的人物叫鉴真,他是唐朝大和尚,在扬州大明寺出家修行,曾经五次东渡日本未遂,为弘扬传播佛教、医学、文化,他矢志不该,六渡日本双目失明,最后成功,为佛教、医学、文化的发展以及加强邻国之间的友谊沟通做出了最大不懈的努力,起着功不磨灭的作用,当地的一位的哥这样告诉我:鉴真在日本享有崇高的威望,就是天皇也对他像老祖宗似地尊敬,日本侵华在南京大屠杀,然而在占领扬州时没放一枪一炮,只在城外设防,城内文化古迹古物无一受损,显然这与日本人对鉴真的礼拜有关。试想想,如果没有鉴真,扬州美女以及那些古老的文物肯定惨遭皇军之手。据说"文革"时期扫四旧,有造反派要砸大明寺,周恩来考虑到将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果断命令将大明寺保护起来。

沾染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的扬州时光,聆听导游娓娓动听的解说,思度隋帝三峡江都的风流,揣测乾隆天子六下江南的情结, 感悟 "扬州八怪"的风骚,回味扬州的本真、扬州的雅量、扬州的浪漫、扬州的安宁、扬州的自在散漫……

"牵着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哼着《烟花三月》的小曲,我仿佛又来到了梦里扬州。扬州如诗,扬州是画,扬州,不可复制的人间之美。又到了烟花三月,不知哪位有情人肯与我风月同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