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亲
农历的四月十四,是父亲的祭日。我们姊妹四人带着子孙来到父亲的坟茔前祭拜,表达我们无尽的哀思。
父亲离我们而去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可在我心里,他老人家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他那高大的形象时常出现在我的眼前;他的谆谆教诲不时在我耳边响起。
我的父亲孙协基,出身于地道的农民家庭。父亲小时读过私塾,因天资聪慧,学习刻苦,深受塾师喜欢。
解放初期,父亲曾担任过扫盲班教员。那时条件差,普通社员的家便是教室;简陋的家用桌凳便是课桌凳;一块小黑板,一支粉笔便是教具。学员多时十几人,少时只有几个人;教员白天劳动,晚上上课。父亲教学水平高,待人和蔼,讲课深入浅出,深受学员欢迎。尽管既苦又累,又没有报酬,可父亲无怨无悔。
1954年,扬中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颗粒无收。为了一家四口的生计,父亲日夜忙碌。白天,和社员们一起去江边护堤;晚上,与母亲结伴趟着洪水钓螃蟹。母亲点着虾子灯在前面照路;父亲举着钩子在后面起网。河水深没膝盖,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可是想到一家人可以不忍饥挨饿,再多的危险也都置之度外了。
1958年,父亲被抽调到镇江石码采石场担任矿区食堂司务长,管理几百人的伙食。他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炊事人员。一次,只有五岁的我跟着母亲去看望父亲。因为好玩,我每天帮着厨师搬柴火,烧饭时一根接一根往灶膛里添。厨师觉得我劳动辛苦,偶尔会在我碗底下藏一两块鱼肉之类的荤菜。父亲发现了这一秘密,和蔼地对我说:"以后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后来听说父亲还特地关照那位厨师以后不要对我特殊照顾。1959年,父亲被安排到大路采矿场。矿场周边有许多荒山荒地。父亲忙里抽闲,开荒种地。什么红薯、玉米之类的五谷杂粮,啥好种就种啥。那时家里人常常吃不饱肚子,父亲派人用独轮车将亲手种的杂粮运回扬中,以解燃眉之急。家乡一些生活困难的乡亲,有时也会去大路找我父亲;父亲总会慷慨解囊,尽力周济。
1961年,父亲回到了扬中。从此开始了一段十分艰辛的生活历程。记得有一天,父亲对我说:"儿子,今后要过苦日子了。"当时因为年龄小,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永远都不会忘记。后来的经历证实,父亲当时已做好了吃大苦的心理准备。
从1961年开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严重匮乏,导致不少人严重营养不良甚至患浮肿等疾病。
为了养活我们几个子女,父亲学做菜篮。这可是一件苦差事。劈篾子时常常划破手指而鲜血直流,做篮子时每每十指长满倒刺而疼痛难忍。可父亲从来不叫一声苦。当累积到二三十个时,父亲就肩挑菜篮,从沙家港码头过江步行去丹徒、镇江一带换麦子、大米或红薯干等杂粮。路程越走越远,担子越挑越重。来去一趟得走一二百公里,每趟都走得筋疲力尽,脚底血泡连连。
那时我上小学,连一双雨鞋都没有。寒冬腊月的雨雪天气,我都是赤着脚跑到学校后再洗脚穿鞋。父亲用三个菜篮给我换了一双旧雨鞋,从此我才有了第一双雨鞋。
尽管父亲如此辛劳,可全家人有时还是不能填饱肚子。怎么办?只能变卖家当。先是卖大橱、箱子和柜子等家具,接着锯掉小阁楼卖木梁和木板。最令人痛心的是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冬天,父母亲双双把穿在身上带着体温的绒线衣脱下卖掉,为的是不让我们几个子女挨饿。每当想起这些,我都眼含泪水,伤心不已。
1963年,南屏搬运组成立。尽管搬运工劳动强度是农民的几倍,分配形式又是缴钱记工,可考虑到或多或少有一些零花钱,年近四十的父亲还是报名参加了。
父亲三十多岁时曾生过肺结核,经常咯血,两肺都有孔洞,其时虽已治愈,但身板不算硬朗。搬运是十分沉重的体力活,每个人肩上的担子有二百多斤。烈日炎炎的夏天,常常汗水流尽,满身盐霜;寒风凛冽的冬天,每每内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因为我家连续多年粮食紧缺,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时常要饿着肚子连续高强度劳动十多个小时。
身体的劳累和痛苦再多再大,父亲都能承受,可精神上的打击让父亲几乎崩溃。因为我的伯父曾在国民党里当过官,文革时期父亲便受株连,有人因此要把父亲整出搬运组。后来托人说情才保住了这一"美差".这件事让父亲的心灵蒙受了极大的创伤。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转眼七八个年头过去。父亲已经不再年轻:额头的皱纹添了一道又一道;白发悄悄爬上了两鬓;腰弯了,背也驼了。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十六七岁的时候,我的个头渐渐长高,于是便想着帮父亲挑点担子。每次码头来了黄砂驳子,我都去挑;每当生产队组织"野鸡班子"去闸口卸货,总少不了我。尽管又苦又累,但想到能为父亲分担,心里总是甜甜的。
父亲在搬运组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在我家,父亲掌管经济。他不仅带头勤俭持家,而且教育我们子女保持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我过二十岁生日时,想买双皮鞋(我还从未穿过皮鞋),家里其他人都觉得在情理之中。可父亲翻了翻家庭账目,认为还有急需花钱的开支,于是跟我商量:"还是等条件好点再买吧。"我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就愉快地答应了。
父亲很爱我们几个子女,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人们都说"严父慈母",父亲对我们的要求的确很严,可以做的说声"行",不可以做的说句 "不行",简单明了,斩钉截铁。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他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
要说父亲一辈子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便是捞鱼摸虾。只要一有机会,或者一有空闲,父亲手就痒痒。
梅雨时节,河里的鱼往往成群结队地到水稻田里产卵,父亲空着手出去,不大一会工夫就会拎着一串活蹦乱跳的鲜鱼回来。
秋日雷雨后翌日凌晨,鲢鱼鳊鱼常常浮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父亲拿着鱼叉对准目标用力一射,不讲百发百中,起码也是十发九中。
烈日炎炎的夏天,田间界岸常常留下父亲的脚印。水稻田里泡泡泛起的地方就是黄鳝的洞穴,父亲用钓钩轻轻一钓,黄鳝准上钩。
北风呼啸的初冬晚上,父亲会提着虾子灯,到大河或大港边,将拖蟹网用长竹子撑起放入水中,等到网纲不停地抽动,便快速收起蟹网,一只甚至几只又大又肥的螃蟹便被收入囊中。
父亲最喜欢用手钓子钓螃蟹。一年四季除了河水结冰都可玩,方法也极简单。一根长约两尺多的篾竹削成的手钓子,一头装上一两条大蚯蚓,将其放进蟹洞,左手不停地晃动,等待螃蟹上钩后引至洞口,然后右手伸进蟹洞,螃蟹就被逮住了。父亲钓蟹的技术非常娴熟,经验十分丰富。无论是容易上钩的,还是狡猾之至的,父亲都能应对自如。哪个蟹洞有蟹,哪个蟹洞没蟹,父亲一看便知。
父亲捞鱼摸虾在我的家乡是出了名的。他所用的工具可谓五花八门:或网或叉,或钩或笼,亦或手。他所用的手法亦多种多样:或钓或捉,或戳或摸,亦或拖。父亲捞鱼摸虾的技艺可谓娴熟之至,可以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捞鱼摸虾,失落庄稼。"这是一句在扬中流传很久的俗语。意思大概是说捞鱼摸虾会耽误农活。但父亲捞鱼摸虾长达大半辈子,非但没有影响正事,反倒给我们全家解了难,添了福。饥饿的年代,父亲辛辛苦苦弄回来的鲜鱼、螃蟹、河虾之类的水产,那可是全家人充饥填肚子的宝贝;而生活好起来的年代,这些又成了我家改善伙食的重要食材。所以,对我父亲而言,这句俗语应改为"捞鱼摸虾,糊口养家"才更适合。
父亲还能做一手好菜。家常菜自然不必说。即便逢年过节,偶遇大事喜事,来个一两桌亲朋好友,父亲也能应付自如。从食材的选购,到菜蔬的搭配和烹饪,父亲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所到之客,没有不夸赞的。
父亲还有烧河豚和羊肉的绝活。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几个志趣相同的往往相约打伙吃长江河豚,而每次都是父亲亲手杀,亲自烧。我曾多次听父亲说过杀河豚和烧河豚的要领和注意事项。杀河豚时眼睛和籽必须拿掉,杀好的河豚得在清水里漂洗干净。烧河豚的关键是熬河豚油,老嫩必须恰到好处。老了,烧出的河豚味道不鲜;嫩了,有毒。那时是长江野生河豚,毒性很大,弄不好会出人命。父亲每次都能烧出鲜嫩可口的河豚,从来没有发生意外。
说到父亲烧河豚,还有一个插曲。有一次,父亲在回家的路上闻到河豚香,原来本队一个妇女正在烧河豚,父亲好奇地走去看。不看则已,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原来那妇女没烧过河豚,油没熬就放进锅里烧。父亲急忙紧急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父亲晚年喜欢打打小麻将,因为牌品好,人家都喜欢跟他一起玩。
父亲不喜喝酒,但嗜好抽烟。近八十岁时,自觉戒烟,一举成功。
除了年轻时生过肺结核,父亲一直身体很好。我满以为父亲可望活过九十,可八十二岁开始,父亲脑筋越来越差,先是做菜时分不清白糖和盐,然后渐渐不认识以前的熟人,后来连亲人也不认识,最后是吃饭不会下咽。
生命的最后几年,父亲精神上非常痛苦,他总是不停地说有人要整他。每当此时,我都耐心安慰他:"爸,不会的,你这辈子这样善良,一定有好报。"可他总是不信,还是反复说有人要整他。
2010年,父亲永远地走了,走的时候连一句话也没留下。每当想起这些,我都泪目。
父亲,您一辈子历经坎坷,吃尽苦头。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我们子女的成长成才,为了他人的幸福安康,您付出的太多太多。您的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子孙后代奋力前行。
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