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倚栏轩整理的教育报告心得体会(精选4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篇1
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将会在那里度过人生中最完美的三年。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有权利有职责有义务为我们的学校做出应有的努力。学风的建设正是我们所能奉献给我们学校最完美的礼物,也是对我们三年的人生之路最宝贵的财富。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求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良好的学风是原动力,促使我们刻苦学习积极;良好的学风是凝聚力,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体主义精神。良好的学风能够鼓舞斗志,培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良好的学风能够磨练品质,培养诚信友爱的道德风尚,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培养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根本所在。
倡导良好的学风,我们学生是直接营造者,也是最大受益者。从当前我校学生整体来看,大部分同学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们积极,注重全面发展。可是,学风不正的问题仍然存在:在课堂上,有的同学发呆走神,不能认真听课;在作业上,有些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抄作业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同学思想上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团体观念淡薄;还有的同学贪图玩乐,缺乏梦想。同学们,大家都正是青春年少,时光正好,这种缺乏勤奋精神,不思积极,浑浑噩噩混日子的行为,能够说是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影响了学风建设。
所以,我总结了以下两点优良学风的基本要求:
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篇2
实训期间,我在x幼儿园单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不仅掌握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一步对保教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比较成功的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了实践中,顺利的完成了教育实训任务。下面,就此期间自己在见习和教学实训等方面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自我鉴定:
一、保育员见习。
目的是熟悉实训园所、班级的基本情况,接受指导老师的点拔,在做好保育员工作的同时,了解班级基本情况,跟幼儿接触、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对各个幼儿特点有了初步了解。另外,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熟悉班级授课方式、教学计划后,写出自己详细而完整的教案,跟指导老师沟通并确认后,正式授课。在此期间,我不仅了解并做好保育员的工作,还自己独立完成了对班级环境的创设,并得到了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教师实训。
我实训的园所属于农村,她们的教学观念跟城市不太一样,她们更重视的是对幼儿知识的培养,一般的艺术类课几乎都不接触,导致幼儿学习无积极性,经常不愿来园。考虑到这点,我在和指导老师的协商后,用自己的.一套方式对他们进行授课,或舞蹈,或音乐,或利用电脑,或讲故事,或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让他们学到知识的同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出勤率。当然,我的每次授课前后都会跟指导老师详谈,找出优势和不足,以便下次做的更好。
这段期间的实训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受益匪浅。今后定必认真总结,及时反思,多向别人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日渐完善,同时紧记“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个道理,逐渐走向成熟。
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篇3
在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日照市教育局、各区县教育局、各学校的领导、教师共800余人于20xx年3月5日来到日照市实验学校报告厅,一同参加了“新教育实验研究”专家报告会。上午,新教育实验研究院的卢志文院长作了题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及区域推进”的报告,下午由淄博市淄川区金茵小学的杨世臣校长和常丽华老师分别作了《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孩子幸福人生》、《守住自己的教室》的报告。上午,卢院长就《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及区域推进”,先主要讲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接着分析比较了应试教育体系下的素质教育追求、专才教育体系下的通识教育追求、阶段教育体系下的终身教育追求,最后重点讲述了新教育面临的挑战、新教育的核心追求、新教育的`五大理念和六大行动以及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误区,新教育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等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聆听卢院长的报告,让所有与会领导老师对新教育有了一个更深入的全面的认识,对下一步如何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指明了方向。卢院长的“幸福”与“痛苦”的矩阵的生动分析,让我深刻明白让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午,首先由淄博市临淄区金茵小学的杨世臣校长做了题为《营造香校园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的专题报告。杨校长站在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开展新教育实验的管理“机智”,如何给实验教师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如何打造名师,名师又是如何带动名校的。杨校长主要从如何树立共同的读书理念;如何优化教育环境、打造高品位的物质文化以及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杨校长在整个报告过程中充满了激情,慷慨激昂,幽默诙谐,赢得在场老师的阵阵掌声。杨校长的“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首先做到”、“假期日记”以及“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的书信”等等事例,都表明了杨校长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不断提升的管理机智、他的好学善思、尤其是他的自信和乐观激昂真的很令人折服。接着常丽华老师以实验教师的身份,讲述了自身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实验历程。常老师今天做了《守住自己的教室》的报告,整个过程朴实无华,具有诗意般的解说,优美动听的音乐,使老师们听的入迷。常老师主要将过去的五三班和现在的“小蚂蚁班级”进行比较,展示了她逐步成熟、完美的实验历程。听了她的报告后我真的很佩服常老师,每天坚持也随笔,每天给孩子们写便条,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如何度过在校的每一天,如何过着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让每一位家长情不自禁的参与进来,最后获得所有家长的支持。看着常老师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张照片,看着小蚂蚁班级每一次充满特色的活动,看着常老师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发明的”的一个个奖项……我真的能感受到常老师的幸福。好想跟常老师一样专心班级管理,专心新教育实验研究。今后我也尽量抽时间多读专业书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视野,跟常老师一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
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篇4
有幸参加了在高级中学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聆听了李镇西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教育思想,这一天的学习,可谓感触深刻,受益颇多,下面就简单谈谈这次学习的点滴体会:
一、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李镇西老师说过:“坚守教育信念是对的,但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李老师可谓成就累累,但报告中却并没有谈及自己的那些成绩、称号等,反而都谈及了和学生相处的快乐与幸福。李老师原来做班主任时,常和学生说:“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老师也在用行动证明着学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学生之间也因为这句话而努力做好自己,让其他学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整场报告中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李老师在回忆往事时的那份幸福与满足!
是呀!就像李老师所说的:幸福是一种心态,拥有了好心态,便拥有了幸福。而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争取所谓的优秀,幸福感渐渐离我们远去,为了所谓的优秀、荣誉称号或领导的赏识和认同,我们为了行动而行动,不能从自己内心而出发,就如李老师所说的:我们渐渐失去了从容自如的心态,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也失去了教育的优雅与情趣,甚至我们潜在的或者说沉睡的功利心渐渐苏醒,让我们备受折磨,于是,教育的幸福也不知不觉远离我们而去。
有时想想当你嗓子嘶哑时,孩子为你送上的金嗓子含片;当过教师节时,孩子们在黑板上用他们的巧手表达对你的祝福或送上一朵鲜花时;当你有事不能给他们上课,接到他们电话询问原因说想你时,相信那一切的所谓优秀都比不上此时这暖人的话语与行动吧!
“优秀教师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机遇甚至人际关系有关;但幸福的教师有千千万万,而且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自己。”李老师的这句话感染着我、启迪着我,使我的心态渐渐平静,做幸福的教师,幸福的人,让我的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也应该是我要努力去做的。
二、学会自己培养自己并不断的超越自己
像李老师所说的“人是自己成长起来,不是别人培养起来的。”是呀,如果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想提携帮助也很难见成效。从李老师讲唐老师的事例中,我看到了一位不停实践,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反思,不停记录,也在不断成长的老师,而且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侯老师自己培养了自己。还知道了李镇西老师在教育中不断超越自己的事例,李老师每接一届学生,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课题,从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位教育专家而今已是校长,但仍上着课,而且是全校每个班都能上他的一节课,可谓不易,李老师在不断的超越着自己。而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会自己培养自己,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地超越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李老师说的坚持“四个不停”——“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
三、教育要有童心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开朗的孩子们,我们和学生交往学习中都要保持一份童真,做一位有童心的教育者。李老师从教以来包括现在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就像一个孩子,甚至是孩子中的孩子。和学生一起疯玩、一起狂笑、一起做鬼脸,他真正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一切从孩子出发,他尊重了孩子,也赢得了孩子的尊重;他热爱了孩子,也赢得了孩子的热爱。而我的教育中就缺少了这份童真,自己总是高高在上,没有蹲下和孩子交谈;没有想伙伴那样的敞开心扉;更没有像孩子一样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学习李老师那份身老心未老的精神,那股童真童趣呀!
四、爱与智慧有效的结合才是一种完美的教育
一天学习下来,除了感受到李老师对孩子的.那份挚爱,更重要的是他都把爱与教育的智慧结合在了一起,创造了完美的班级、完美的教育。老师对后进生转化的五步走策略使我打开眼界,第一相信孩子,为孩子点燃上进的欲望;第二班级的温暖;第三集体的帮助;第四维护孩子的尊严;第五建立信任。可见爱与智慧是缺一不可,只有二者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完美的教育,这正是我要学习历练的地方。
通过这次学习,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喜欢的教育职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去做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过好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鉴前辈的教育经验,少走弯路,并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实践学习,使自己有所成长。最后我想用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