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有一个梦有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我有一个梦有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我有一个梦有感 篇1
女孩的梦大多是绚丽多彩,云团锦簇,我或许也不例外。而初初读张晓风的《我有一个梦》,一下子便爱上了,因为她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净。
大概,人总有一个角落,是留给另一个自己的,那个角落“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飘浮的夏云、旋转的五彩,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夜深了,我坐在灯下……沉醉于“你是蜗牛变的!”,那个小小的敏感好胜的女孩,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卸下一切包袱,她6岁的年纪有了第一次的感悟——如何孝顺父母。 “我有了第一个改变,孝顺我的父母,毕竟,人生在世,也就只有那么一个爸爸、一个妈妈……”每每读到此,我的心无限柔软,而柔软中又夹着一丝疼痛。我又何尝不是领悟的太迟,从小被宠爱着都以为理所当然,常常做一些让妈妈高兴的事就以为是孝顺,其实这些与其说是孝顺,不如说是好强。我改变了,如书中女孩,自自然然地爱我的父母。
没有人是蜗牛变的,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每个人都能把生命唱成一首纯朴动人的歌!是的,不论我的声音多么沙哑,我只要去感觉那个“感觉”,我也总有一天会真正了解,音乐不在音域的上下,在于如何将潺潺的心之潮声重现在别人的生命的涓流里。从此,我不再疑惑,不再犹豫, 我一定会是独特的,绝对与别人不同的一个。
《我有一个梦》,带我进了她的梦境,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堂,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良好的桌椅,有春风穿户, 我手捧宋刻本的书,穿过美丽的花径,读着“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走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
我从梦里醒来,淡品唐诗的风雅。
读我有一个梦有感 篇2
“我今天有一个梦。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读着这发自肺腑、充满激情的话语,我不禁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1963年8月28日,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黑人集会上发表了这篇举世瞩目的演讲,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人们对前途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希望。
是呀,无论是黑种人还是白种人,无论是黄种人还是棕种人,都是上帝的孩子,都是主宰这个美好星球的主人,他们都有权享受自由,享受快乐,享受上帝给予人们的美好的一切。今天,尽管奴隶制度已被废除,可是“有色”人种在美国这个标榜最自由平等的国家里“享有”的仍是不公平的待遇!在公交车上,有色人种需要给白种人让座,需要从容的接受众多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我们是有色人种,但我们同样有着充满智慧的头脑,同样有着美好的梦想,同样有着充满爱的心灵… …。白人歧视我们,但不能证明我们不如他们。我们坚信我们也是优秀的,同样是上帝的宠儿。如果皮肤的颜色不是白色也是缺点的话,那么,我们会用灿烂的笑容和善良的心灵来弥补它!
来吧,朋友,用我们的实力来证明——我们有色人种同样是优秀的!
读我有一个梦有感 篇3
“我有一个梦!这是一个不忍告诉别人,又不忍不告诉别人的梦啊!”
张晓风女士有一个梦,这在常人眼里一个不算是梦的梦——她想要一方国学讲坛。
也许,你会说:“国学讲坛?什么是国学讲坛?国学哪需要什么讲坛?国文教学不就是一位戴老花眼镜的先生凭一把沙喉老嗓、一本枯纸霉叶就可以廉价解决的事吗?”
真的是这样吗?国学真不需要一方讲坛吗?
看看我们如今的社会吧,外来的文化已经将其充溢,学校中走廊中挂的已不是孔子、矛盾、鲁迅等中华民族的骄子,取而代之的是像牛顿、歌德、雨果、莎士比亚的外国名人。国文,已经被人们排斥与不屑。人们喜欢在科学室中,享受着绝对知识性的冷然光线,翘首仰望并崇拜着墙上的那些有着巨大成就的外国人,对他们敬之畏之。人们喜欢把哈佛、牛津、剑桥等外国有名大学当成自己梦想的归宿。人们喜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到不为人知的微生物,也喜欢用太空望远镜观测茫茫宇宙中的各种星体并试图发现其他人所没有发觉的星体。人们吃的是外国佬吃的西餐,用的是他们发明的工具,赞叹他们的成就,却抛弃甚至亵渎我们至上的祖先文化——国学。
如果我们真的排弃了国学,排弃了祖上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文化,不是对他们的极大的不尊敬吗?
想想吧,外国文学真有那么好吗?论悠久,国学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了,积奠的权威远比外国文学高。再看看,我们用几个简易的汉字所能表达的意思交给他们来翻译,却要译出一长串的.英文单词,多繁琐啊!再说说,他们有像国学般的层出不穷的形容词吗?他们有像国学一样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回文诗吗?他们有像国学学者一样能用真挚的雅心来品味和评鉴每一个可爱的小生灵吗?统统没有。所以虽然外国在经济与科技上比我们领先数倍,却也不能在借鉴他们中忘了自我,忘了国学——在河畔诞生的国学。
想想,建一方国学讲坛还有什么不合情合理呢?她只不过是想呼醒和弘扬国学精神罢了。
所以,张晓风女士的这个梦,虽道之为梦,却实是让人委屈的啊!
读我有一个梦有感 篇4
女孩的梦大多是绚丽多彩,云团锦簇,我或许也不例外。而初初读张晓风的《我有一个梦》,一下子便爱上了,因为她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净。
大概,人总有一个角落,是留给另一个自己的,那个角落“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飘浮的夏云、旋转的五彩,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像一树红枫那样热切殷实的梦。”
夜深了,我坐在灯下……沉醉于“你是蜗牛变的!”,那个小小的敏感好胜的女孩,经过狂风暴雨的洗礼,卸下一切包袱,她6岁的年纪有了第一次的感悟——如何孝顺父母。 “我有了第一个改变,孝顺我的'父母,毕竟,人生在世,也就只有那么一个爸爸、一个妈妈……”每每读到此,我的心无限柔软,而柔软中又夹着一丝疼痛。我又何尝不是领悟的太迟,从小被宠爱着都以为理所当然,常常做一些让妈妈高兴的事就以为是孝顺,其实这些与其说是孝顺,不如说是好强。我改变了,如书中女孩,自自然然地爱我的父母。
没有人是蜗牛变的,每个人都是妈妈生的,每个人都能把生命唱成一首纯朴动人的歌!是的,不论我的声音多么沙哑,我只要去感觉那个“感觉”,我也总有一天会真正了解,音乐不在音域的上下,在于如何将潺潺的心之潮声重现在别人的生命的涓流里。从此,我不再疑惑,不再犹豫, 我一定会是独特的,绝对与别人不同的一个。
《我有一个梦》,带我进了她的梦境,一间书斋式的国学讲堂,有中国式的门和窗,有木质感良好的桌椅,有春风穿户, 我手捧宋刻本的书,穿过美丽的花径,读着“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走到杏坛前去接受教化……
我从梦里醒来,淡品唐诗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