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望春风》读后感

2024/06/1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望春风》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望春风》读后感 篇1

看罢格非的长篇小说《望春风》,印象最深的不是悬念重重的情节,也不是颇有个性的各色人物,而是那两个默默存在又默默消失的村庄。

赵伯渝的村子儒里赵村是美的,“当我看到肥硕的杏子和梅子在雨中悄然发了黄,看到斜雨在河塘里腾起一片片轻烟,看到远处田野里雪的麦花向天边伸展。”

春琴的半塘村是典型的江南渔村,“低矮的泥墙茅舍隐在一片片竹园之后,数不清的港汊沟湾,将整个村庄分离得七零八碎。村庄和长江的岸堤之间,有一大片亮汪汪的水沼,长满茂密的芦苇,红柳和菖蒲,犹如一面被打碎的巨大镜面,在中午的艳阳之下,泛着银灰色的波光。”

我十五岁离开自己的小村子,来到城市求学,工作。二十几年在城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里穿梭。努力适应当下社会的快节奏,高要求。只是在夜深人静时也会想起“不如归去”,回到我的小村子。

因为要建工业园,伯渝的儒里赵村集体拆迁,并且是比强拆更高明的被迫拆迁。“村里的金鞭湾早已被附近的化工厂污染……燕塘的水面上漂着满满一层死鱼。青蛙和蛇类也都自暴自弃,翻起了白肚皮,在树林里静静地腐烂。就连井里的水,喝上去也有一股刺鼻的'火油味。”

儒里赵村消失了。而春琴的半塘村,“也没有了满村的桃李,没有了遍地的红柳和菖蒲。没有成群结队的江鸥和白鹭。”只有工业园,一排排楼群,黄色的脏雾。

我的那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在原来,山里有野猪下到村子里来;小溪里有鱼虾;晚上有萤火虫……现在村里的小朋友和城里小孩一样都是手机,电脑,没有了跳橡皮筋,抓石子。“把酒话桑麻”只是老人的闲谈,年轻人更多的是讨论哪个挣钱最厉害。麻将声声遮盖了蛙鸣阵阵,听说还有地下赌场,我所不知的。

格非说“故乡的死亡不是突然发生的。故乡每天都在死去”。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滚滚车轮下,中国大地有多少个村庄在慢慢地死去,不仅是形式上的死去,更多的是我们失去了农耕社会的那份淳朴,那份随意,那份悠游自在,那份虽然大家都很穷但是却都不那么着急的一种心境。

最后伯渝和春琴回到了儒里赵村,在废墟里重建了一个“桃花源”,可毕竟这只是一种乌托邦的理想。失去了的就是失去了,永不再回来。

城市这个巨兽在吞噬着乡村,作为现代人,我们获得了物质上的丰盛。只是,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为什么我们很难平静,我们经常恐慌?

望不见的故乡,望不尽的乡愁。

《望春风》读后感 篇2

春风,曾经拂过格非双颊的江南杨柳风,吹来的,是格非一直不曾消减过的丝丝愁绪;望呀望,望不断的,是格非故乡的遥遥归途……

在《望春风》中,格非通过其几十年里在乡村和城市中辗转生活磨砺出来的犀利眼光以及多年的写作经验锻造出来的独特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的江南村民百态图。

格非分章节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从不同人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儒里赵村与神鬼莫测的诸村民命途:格非通过刀笔赵锡光的口,述说了“我”的故乡——儒里赵村的悠久历史,而儒里赵村代表的,便是中国传统的乡村生命体,它象征着数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颠簸不破的道德伦理秩序;通过“我”的父亲赵云仙让读者看到了在乡村人们依然保留着对求神问道有着莫名的神圣感的古有宗教行为,也同时反映了村民们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在民间哪怕只是一个看似平常的算命先生,也有其非一般的洞察力来应其“算命”之名号,混碗饭吃,充分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智慧;而读书不佳的赵礼平却成了九十年代在村中翻云覆雨、手段高明的“狠角色”……

在这个美丽的江南小村,有着在仲春会大片返青的柳树、芦苇、菖蒲;在特定的季节,会有成群的江鸥、白鹤和苍鹭从江边飞过。这里,是半塘,半塘的江里时低沉时高亢的船工号子伴随着摇橹声,大堤上白帆点点……这儿,是充满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这地儿,处处皆盛景……

晓月、细雨、妙语、迷雾……所有的美景让这座小小的村落仿若桃源……

然而,景致虽好,这里的人们却不如桃花源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呈现出完全的满足与安详,这里的生活也并不如陶渊明所说的“与外人间隔,不复出焉”,便如格非所说的:“一年当中,有三百六十个日日夜夜。这些日子就像一把把刀、一把把剑,又像漫天的霜、漫天的雪,年赶着月,月赶着日,每天都赶着你***。

等到春天结束的那一天,花也败了,人也老了,我们都将归于尘土。这世上,再也没有人知道我们这些人曾经存在过。什么痕迹都不会留下来。”在这个小村庄里,也存在着三六九等的划分,每天都有人为着各自的利益、权利、金钱、欲望而上演着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名利角逐……

梅芳对“我”和父亲的各种刁难;母亲对父亲的背叛导致父亲不明不白地凄惨自尽;赵礼平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劁猪匠脱身成一个翻云覆雨的董事长,成为一个“干大事”的暴发户,却干尽丧尽天良的事;斜眼被赵礼平扶持为乡长后助纣为虐,帮助赵礼平包揽各种建筑项目,无所不用其极逼迫村民拆迁,酿成人命,最终受牢狱之灾……

在这个小村庄里,卧虎藏龙,有着潜藏多年的国民党特务、下乡知青、会说英语的“怪老头”……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存在让儒里赵村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不似表面那么简单,儒里赵村的人、物、景乃至情都紧紧贴合在一起了,观之其一,便可推至其三,此四者,分割不得。

都说个人的性格决定个人的命运,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个人及群体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大的时代潮流趋势的一种反映呢?

儒里赵村经历过了土改和文革,在大的政治历史革命运动中,有人民的进步,有知识分子被残害……许多人因为革命运动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甚至丧命,可是,在人心惶惶的时期中,儒里赵村的道德体制秩序并未受到过大的打击,人情依存温暖,村民们的价值观念依旧如前,传统乡绅的道德秩序依然存在,它没有因为政治世界的风云变幻而发生根本上的改变……

然而这只是片刻的安宁,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奏,儒里赵村挺过了政治运动的压制,却未必经得过时代的巨变,挡的住商品化、市场经济的席卷:赵礼平所代表的九十年代新兴资产阶级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家乡,他们引入外来资本,市场经济涌入村庄,村庄城镇化进程加速,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滥用职权,不顾村民的切身利益,以村民世代生活的美丽村庄换取金钱上的丰余,最后导致半塘黑水横流,环境破坏,村民被迫拆迁,乃至最后的最后,“我”的家乡被任其拋荒,沦为了一片废墟,再不复往日的生机美丽,多年以后重回故乡的“我”只能:“朝东边望了望。朝南边望了望。朝西边望了望。朝北边望了望。”

可是,却“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多么悲凉,多么无力,多么孤寂,又多么无处倾诉?

然而,这并不是格非想要着重表达的,他真正想要重笔墨去描绘的,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秩序上的一种集中性的人伦美,一种文化上不完美的残缺美。

撇开作品中所有的人物纷争、感情纠葛、政治阴谋,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行文中的脉脉温情:村民们给地主赵孟叔“颁劳模奖”;父亲畏罪自杀,全村人为他发丧送终;“我”虽受婶子一家欺凌,却也受到德正夫妻二人的照顾;刁钻刻薄的梅芳在落魄之时也能率众人为村民讨个公道……

通过这些,我们能感受到格非通过其纯粹巧妙的笔法所要传达那种乡村道德伦理美,那种邻里之间互相帮衬的最纯粹、最自然的感情时时刻刻都流露在村民之间,哪怕村民们为了生计、欲望而暴露出丑陋狰狞,这种温情却始终夹杂其中。

乡村或许有一天真的会逝去消亡,但我想,真正让格非眷恋不忘、割舍不断的,是乡村那股自然纯真的邻里情,是那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浓浓的人情味儿,是对传统儒学文化的依恋和仕绅文化的'归属感……各种滋味,夹杂其中,怎是能轻易割舍,说断就断的?

可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格非只剩下绝望与孤寂,看,多年辗转,“我”还是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回到了父亲自杀的地点变通庵,和春琴一起,尽管那儿已成一片废墟,无人问津……

在特定情况下,某些事物注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退没,然而一些扎根人心的文明精神却是永不退场的!例如旧时木屐现已不见,可它却以新的外观形式,衍变成现在生活中常见的拖鞋、凉鞋,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又如以前的雷锋精神衍生延续成现如今的人人口中的“正能量”;再如现在人们从“天人合一”中悟出的绿色环保理念;还有从“天下为公”中转化出的“共享”理念;而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宣告着新的继承、新的延续、新的创新、新的起航……

如此种种,何不怀揣希望,去瞻望远方呢?“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是的,格非一定还是怀着希冀在守望着那片乡村净土的,他一定热切地希望能再次回到充满人情善意的文化沃壤,希望能够远离喧嚣过快节奏的城市化生活,回到平静美丽的乡野之中!

就如他所说:“假如真的有天堂,那一定就是尘世的阳光。那一片阳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那个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哪怕真的再也不能呼吸属于它的空气,享受闪耀在它之上的阳光雨露,他也一定是满怀希冀,甘愿做个守望者,急切得盼望着那春风的到来的,他也一定,不想做个单在嘴上说得头头是道的批判者,而更情愿做一位能够重拾文明、守护精神净土的建设者、等待者……

《望春风》读后感 篇3

《望春风》是著名作家格非的一部长篇小说,读完之后,我深感触动并引发了深深的思考。

这部作品以江南乡村为背景,细腻而真实地描绘了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性的复杂微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丰满鲜活,他们的情感纠葛与命运起伏如同一首深沉而又婉转的田园诗,让人仿佛能闻到泥土的气息,听到田野的呼唤,感受到春风的吹拂。

作者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紧密交织,展现了在历史大潮中的普通人物如何坚守本真,又如何在困境中寻求希望。《望春风》不仅让我对过去那个特殊年代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对人性的力量、生活的韧性以及岁月的无情与深情有了更深的体悟。

总的来说,《望春风》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犹如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历史的波澜壮阔,也折射出人性的美好与坚韧,令人在感叹生活无常的同时,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勇往直前,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春天。

《望春风》读后感 篇4

《望春风》是著名作家格非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读后深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

全书以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活饱满,他们的.情感世界丰富而深沉,尤其是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历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坚韧与希望并存的真实状态。

作者运用象征与隐喻的手法,以“望春风”这一意象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生活如何艰难,人们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盼,犹如等待那缕春风,给人以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此外,《望春风》还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明的衰落与传统伦理价值的困境,引人反思社会发展与人性关怀之间的平衡问题。这部作品以其深情的人文关怀和深邃的社会洞察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我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次思考。

《望春风》读后感 篇5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望春风》这篇小说。

故事很平凡,故事目的让那些曾经活在自己脑海中活生生的人物不会随故乡的演变而一同湮没无闻,这也恰恰大部分读者想去写而对乡村记忆缺乏以及缺少耐心的故事(历史),如有机会,一定奉陪。

本小说讲的是从民国到新世纪的一个乡村一代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形形色色,有明争暗斗,冷酷丑陋,违背伦理,自私自利,也有乡土朴实温情与舍己为人,人物众多,命运缤纷。

看完故事,引起我很多思考,尤其是对乡村思维的思考,对乡村伦理道德思考,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对乡村教育体系的思考。

《望春风》读后感 篇6

记忆中我看了很多这种类型的书。写农村乡野,写那个物资贫乏但生机勃勃的农村。村里的人和事都大致相同,尤其在男女一事上,偏偏还都很写实。读的多一些便感觉这些村子都是同一个。

事实上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是幼时回外公外婆家或者爷爷家的景象,田埂、堰塘、晒谷场、油菜花、玉米、甘蔗,外婆家门前的大院子,爷爷家门前的核桃树,这是我对农村的直接印象。可现在它们也完全不同了,荒草丛生,人烟稀少、只有很少的老人住在那里。

书里的那些人物,鲜活实际,情感合情合理,但总让我觉得无奈,好多事都是无奈,于是就让他那么着吧。也觉得没甚意思,大约只有赵德正算“积极向上”有意思的人了吧,王曼卿也不错,其余人都感觉好颓,很多段落句子读来也是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