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伤逝》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鲁迅《伤逝》读后感(精选2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
从小说的名字中能够感受到这是一篇以杯具结尾的文章。“伤逝”——为逝去的东西而悲痛,让人联想到遗憾、悔恨,给人一种悲哀、凄凉的感觉。作者以“涓生手记”的方式叙述了在“五四”这个黑暗的社会时期,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为了感情而不顾一切,走到一齐,最终因社会的压力与生活的残酷而走向分离的感情故事。
读完《伤逝》之后,感触颇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在我看来,子君,作为一位时代女性,能够冲破封建观念的束缚,挣脱封建家庭的牢笼,毅然追求自我的感情,在当时是很叛逆的,是很困难的,是与时代不相容的。但她对感情坚决,喊出了自我的心声,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不敢喊出的“我是我自我,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不顾世俗的眼光,义无反顾的和涓生在一齐,即使是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当她与涓生在一齐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所迫,她成了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为家庭琐事而忙碌,为小事而争吵。慢慢的,她由一个思想解放的新女性转变为一个世俗的女子,而这时她与涓生的感情也慢慢变淡,慢慢变质,最终走向毁灭。而子君最终被抛弃而走向了死亡。
涓生,一个新时代的青年,虽然也有着新思想,但却是不彻底的。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勇敢的,对感情执著,对未来充满期望。但从本质上说,他依然受着封建思想的毒害,表现出守旧与懦弱。尤其是和子君生活在一齐的时候,他的自私、虚伪、卑怯的心里慢慢的滋生起来。当他与子君出去的时候,他害怕别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而子君却“大无畏”。到最终,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惨淡,应对生活的压力,他把生活的重担推给了子君,而自我却不敢应对。最残忍的是他离开了子君,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我认为,涓生的新思想只是表面上的,是经不起时间和现实考验的。
一段完美的感情就这样逝去了,而当涓生再怀念过去的完美的日子的时候,一切已经都无法挽回了,他剩余的时光只能一向“伤逝”下去。二人悲惨的结局,让人不免伤怀。所以,我们对待感情时,既不能失去自我,也不能逃避职责。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2
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选自他的小说选《彷徨》,是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后的青年普遍关心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伤逝》写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恋爱以及其破灭过程。
小说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来描写两人曾经的热烈的爱情和最后爱情破灭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冲破了重重的障碍,最后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爱情和所谓的自由,然后在处处受到排挤的封建社会现实面前,这两个知识分子并不能仅仅依靠他们的勇气和“盲目的爱”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对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和两个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点,使得两人越走越远,最终出现了“所谓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对子君的爱情消失了。
事实上,涓生爱上的是他眼中的那个勇敢的、果断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从这样的“分明的、坚决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国女性的希望,这样的“轻飘飘”的爱是很不牢靠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么虚幻,还夹杂着不安,一旦生活起来,幻想破灭,爱情也随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爱着涓生,所以她能够为了爱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个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这样而已,面对涓生的变化和生活的压力,她渐渐的不安起来,以至于用不停的“考验”来给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后到底还是对她说了爱情的“消失”,这对于子君来说就是希望的幻灭,最终子君被父亲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要去寻找新的出路,可是,并不成熟的他面对着黑暗的社会,也只能是摸索着前进,他对于子君的去世感到强烈的自责和悔恨、悲哀,小说的最后写到“我向着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虽然所说的是,他不想面对黑暗,只想用遗忘和谎言来掩盖,不让自己的真实露出来,事实上却是对于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控诉。
小说一如鲁迅的一贯作风,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的问题,在黑暗社会中,恋爱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3
大学里黄老师讲的鲁迅的《伤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重新看了一遍,算是对大学现当代文学老师的的一次想念。
主人公子君和娟生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很让人感动,同时也留给人很多的思考!
很久以前就有人在呼吁女性解放,女性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让这样的一个弱势群体独立,可是寻觅了这么多年,世界的女性主义者也在为此奋斗了很多年,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女性真的就独立起来了嘛?到了这样一个发达发展迅速的经济时代女性也许是有钱了从经济上独立了,可是他们真的就从人格上和男性有了平等的地位了嘛?
也许这样讲很多男性是反对的,男性会说女人已经怎么样怎么样了?可是这样的争论是没有输赢的,自古皆是!
爱情里没有对与错,但是爱情里受伤害的永远都是女性!
这的从男女不同的性别差异来分析,男性永远都是向前看的,他们不会总是回头看过往的一切,他们相信世界在他们的脚下,一切都要往前看;女性则永远都是怀旧的,她们在爱情里永远都是伤痕累累的,但是她们最好的良药——回忆曾经的美好,回忆曾经的甜蜜!在爱情里,男人不爱了就是不爱了,而女人即使已经不爱了,她们都会想着曾经别人的好,想着去维持这份“遗失的美好”。
其实已经成了一个人的战争,总是要有伤害的,只在于什么样的方式结束这份曾经的爱,男人选择不爱了就大声的说出来。
娟生选择了这种男人的方式来结束这份“残缺的爱”,他告诉子君“他已经不爱她了”。子君离开了,后来死了。她的死给人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问号“她怎么死了呢?”,子君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他不爱她了”,也许在子君生命的最后一个时刻脑海仍然呈现娟生单腿跪地向子君求爱的场景!
在这场爱情的战役里,没有胜利者。娟生一个人的战争使他获得了自由,却夺取了子君的生命,但是他没有错,不爱了就是不爱了。
死了的人“带着镣铐”解脱了,活着的人仍然要一个人战争着!!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4
在我遇到她的那一天,我记得那天早晨的阳光格外灿烂,她的笑容格外真诚,她那白里透红的脸庞,让我一眼就喜欢上了她。我记得那天是那个夏日里最舒适的一天,因为她暖暖的微笑。
记忆中的她,有着碎碎的短发,戴着一副浅蓝色的细框眼镜,永远都是那么帅。远远的在阳光下对我微笑,阳光照射在她那白里透红的皮肤上。她就这样远远的望着我,可望而不可及,耳边仿佛还有她那清晰爽朗的欢笑声,那么愉快!我相信,在我第一次遇见她时,那一颗叫做友情的种子便慢慢开始在我们的心中发芽……
不能忘记那个总爱在篮球场旁观望的身影,她会大声地吼叫着为大家加油助威,不能忘记那个在大巴上教我唱法文歌的少年,她略微沙哑的嗓音让我沉醉,不能忘记那个拉着我的手,穿梭在大街小巷,只为求一餐美食的少年,不能忘记那个随时都充满朝气的少年,她是那么的开朗,那么的无敌!
她,是个少年,因为她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了2006年。她有只属于少年的青春,她是永恒的,她只是活在了自己的时间里,她只是在另一片天空下,等待着我长大,在那里一直对着我微笑!不想忘记她的理想,那是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却没想到半路被人摘走,不想忘记她的笑容,不想记起她所受过的苦,她想要留给我们的是她无畏的笑颜,是她的自信,是她暖暖的笑,这些都是她最后留下的礼物。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想我们前生一定熟识了很久,久到我们可以得到这短暂但却无比美好的重逢。前世她一定是颗流星,在天际留下了无比绚丽的曲线,短暂却美丽。此生,她还是那颗流星,她绚丽的笑容照亮了周围。她明亮却又脆弱,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在那天,天空不再明亮,太阳藏起了它的身躯,她陨落了,但却在我的心中闪闪发光。
记忆会慢慢消退,她仿佛是我记忆中的沙砾,想要紧紧的握在手中,却又一颗颗溜走。只能时常在星云密布的晚间,默默地想一想她的好,她的坏,记住那个永远的14岁,那个我们共同走过的季节,那个留下了我欢快记忆的季节……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5
爱情本身就是永恒的话题,有的人的爱情悲情,有的人的爱情欢喜,有的人的爱情轰轰烈烈,有的人的爱情平平淡淡,那么在鲁迅笔下的爱情又是怎么样的了?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好像没有写过关于爱情的文章,但是恰巧我前段时翻阅的《伤逝》,原来是鲁迅先生所写的。
文章的一开始“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细的阅读了鲁迅先生的这个作品。《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
其实结合鲁迅现在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再仔细品读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结果也是不难理解。被社会所束缚了,同时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问题。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
他们通过自己的斗争,最后获得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后涓生和子君还是没能走在一起,在他们结婚之后,子君不那么上进了,甘愿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琐事之中,像变了个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于平庸的借口抛弃了子君,最后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没能过上如意的生活。
当然,鲁迅先生不可能单单只是描绘他们的爱情悲剧,在这之中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意义在于,它启示人们: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为社会解放而斗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同时它也揭露了一个事实:爱情需要“物化”,他是基于基本的生活的,没有生活基础的爱情势必会破灭。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6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感情小说,小说短短一万多字却生动地描述了子君与涓生从相恋同居到感情破灭的全过程。语言简短有力,思想资料深刻庞杂。
涓生和子君他们单纯追求个性解放,感情至上,走个人奋斗的道路,最终造成了杯具。
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感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述,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感情正是那个提倡感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终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
回顾涓生对待子君感情的过程,那里能够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而涓生之后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
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职责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感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
总之,《伤逝》中子君是个杯具性的人物,她对感情的盲目纯真一开始就奠定了她的杯具色彩。涓生的“无爱之爱”又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杯具化进程。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7
今晚终于把《伤逝》这部小说看完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和收获。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终得到的是凄惨的结局。在小说之中,有两个细节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当时,是新旧思想激荡的时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是也还是没能摆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他们在新与旧之间痛苦的挣扎着。从这种角度看,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先生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他的用意也在于告诫青年,五四运动退潮之后的封建黑暗依然严重,要迎来中国社会的新光明,任务依然艰重!同志仍需努力!
另外,这部《伤逝》是鲁迅先生的唯一一部爱情题材的小说,虽然没有甜言蜜语的描绘,只是个人手记式的叙述,但是从中,我似乎可以看到坚毅斗士鲁迅的柔情一面。鲁迅的横眉令人印象深刻,这难得一见的柔情,也是一件深刻的印象。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8
伤逝,伤的是又一股反抗力量的逝去,伤的是反抗最后走向了消逝。
子君与涓生是一对在五四时期幸运地自由恋爱了的青年,他们曾勇敢、曾幸福,修成正果后却又离散了。和整场运动一样,两个青年有满腔热血,却不成熟,都未能完全对他们的生活负责,都未为做好去应对各种磨难,只是热烈而单纯地追求未知而神秘的自由,却没料到生活是艰难的,他们没有争取完全自由的能力。这样的反抗,最终只能走向妥协,走向失败。
子君的反抗,自然是受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诱惑,才有勇气追随了争取自由解放的队伍,才敢于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英勇的话。子君是受了诱惑的,被未知的、也许美好的东西的吸引。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正如涓生所说:“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因而婚后,子君与《倪焕之》中的金佩璋一样,自觉地沉沦在繁琐而无趣的日常生活上,满足于个人小天地里的幸福,丧失了人生理想,不再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与欢愉。也许到死,子君自己也都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争取什么。
相比子君,作为领路人的涓生,却让我感到更大的失望。当与子君同时上街散步,只有看见子君高兴而自豪的走着时,才敢也抬头挺胸起来。当丢失了本来就不高薪的工作时,涓生不敢面对自己失业的恐惧,就将自己的这份恐惧转嫁给子君,认为是子君在恐惧。也许程度再深下去,就如《神经病》中的方正英一样,对生活的担忧使自己神经衰弱,却对别人说是自己的妻子发了神经。
涓生是虚伪的,高调追求自由,却在上街时缩在子君后头;涓生是无能的,面对失业的压力,家庭的责任,只是选择躲在通俗图书馆里;涓生是可笑的,不让子君打扰吃饭的他,却计较自己吃饭介于油鸡与趴儿狗之间的地位;涓生是邪恶的,在艰苦黑暗时期,竟认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甚至想到子君的死。
同《玩偶之家》中的诺拉一样,子君与涓生都是因一时冲动而做出反抗现实压迫,都是不成熟的、没有根基的,似玻璃般易碎。终有一天,只拎了件小包就出走的诺拉会回家继续当她的“小鸟儿”、“小松鼠”抑或走向堕落,没有任何资本的子君和涓生,不可避免地也只能是走向离别和失败。反抗,就这样行走在消逝中。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9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当时的知识青年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外人的冷眼,亲人的离弃,生活的种种困难与压迫,对这个新一代的稚嫩的爱情百般折磨。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他们还是坚持不放弃的。两个知识青年抛弃旧习气,同居在一起,希望过上幸福和安宁的生活,可却不断遭受社会对他们的压迫,遭到社会的“歧视”。幸福的时光是短暂的,在现实面前,他们的生活变得困难,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没办法解决,迫于生活和社会的压迫,涓生开始对子君产生埋怨,两人产生了矛盾,变得冷漠,终于两个人分开了,各自走各自的路:子君回到了家人的身边,受着家人冰霜一般的冷眼,而涓生则为生计而四处奔波。涓生的事业慢慢有了发展,但仍然对与子君的分开感到很难受,在一次偶然拜访友人的时候,被告知子君的死讯,痛苦不已,陷入深深的自责,离开了那个曾经与子君住过的房子,走向远方……
涓生最后虽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却只能换来子君永远的空虚,欢欣、爱、生活已经全都逝去了。这个时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时才感到存在的可贵”这句话便是真理了。爱情不能光是爱情,恋爱初始的轰轰烈烈,到现实面前如果就变得不堪一击,那么这样的爱情又怎么能算是美好。
“我就是我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便是如此,坚强而温柔,反叛而无谓,直到涓生因为生活和社会的双重矛盾放弃了她,子君的坚强外壳便瞬间崩塌。涓生与子君的爱情破灭,其实直接的原因是爱情与事业、自由的碰撞,在这样的一个动荡的年代,爱情经不起太多的风吹雨打,何况是这样的一个稚嫩的新一代的爱情!个人的解放总是需要以社会的解放为基础,这是新一代知识青年的孤独与无助,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容易软弱和妥协,受到挫折之后容易消极和绝望,这也是鲁迅自己的孤独与无助。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0
一向给人印象尖酸刻薄、言辞犀利、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竟也写出如此凄婉的爱情故事。读罢《伤逝》,心潮难平,疼惜子君,也为涓生伤感,任万千思绪纵横……
“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啊!”“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等待子君的焦灼和子君到来时的激动欢娱,足见那时的涓生,是何等的热烈地爱着子君啊!“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子君同样热情似火,回应着涓生的挚爱。多想有情人就这样永远地爱恋下去,生儿育女,一世安稳,然而他们浪漫之旅只是一瞥惊鸿,令人唏嘘!
那么子君和涓生当初的美好情感,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扼死的呢?
毕淑敏说:“夫妻共同向前就是最好的平衡”。涓生心目中的“爱情要不断更新,生长,创造”。而作为曾经的知识女姓,子君心目中的家庭,就是两人过日子和牺牲自我保全男人,她不读书,不散步,不进取,以阿随、油鸡为伴,和小官太太吵架,整天囿于柴米油盐中,只围着涓生一个人转,低到尘埃里去,甘心做他的附丽,俨然另一个阿随,换来的是丈夫日思夜想、绞尽脑汁抛弃她。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子君不知道生活首先是生存,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的重压使涓生对子君对爱情失望,最后终于说出不爱。子君心中的冰山彻底融化坍塌,她没有哀求,只有凄然和怨色。她对自己的处境麻木、默认和无助。她是被抓在手里的鸟,只能扇扇翅膀,终究飞不出去,最后走向毁灭。
如果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离开了所处的环境,便只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鲁迅笔下的子君是那个时代中国妇女共同命运的典型,是有觉醒意识又摆脱不了现实羁绊千千万万女子命运的缩影。爱情就是她的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理念深植骨髓。然而,现实是冰冷的,几千年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女人太难跳出怪圈。反观历史,旧时代的女人又有几个能做自己?《红楼梦》中的女子又有谁逃脱了羁绊?
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曹雪芹通过男性的视角写女性的世界,那些优秀的女子如黛玉、元春、妙玉们,哪个不是一个惨字了得。王夫人等对丫鬟们“领出去配人”,又是多么让人心急肉跳的
恶语。宝玉纵然是下凡的灵石,也无能为力,只能以他的大悲之情,尽己所能普渡如水的女儿们。鲁迅不就是五四时期大慈大悲的宝玉吗?他是在用《伤逝》普渡痴男怨女。
回过头来看子君,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勇气可嘉的。她毕竟飞出过,那种不怕别人冷眼的洒脱,心爱的人双膝跪地时无以伦比的幸福,是太多女人没有享受过的。虽说子君的命运以悲剧结束,但她曾经真爱过幸福过,她的爱情是美丽的错误不美丽。
对于涓生,我同样赋予深深的同情,过于求全责备他怯弱自私和无能,无力保护对他用情至深的子君未免冷血。那么,涓生对子君是真的不爱了吗?不,最美的誓言不是三生相许,而是一世情长,涓生是爱子君的,怎奈世态薄凉,残酷的现实使他昏了头,错失了本真。
鲁迅说过:“人只要有钱,烦恼就会减掉90%以上。”可是面对一次次的失业,钱又从哪而来呢?哀莫大于心死,最苦最痛如涓生。子君以死抗争,一死百了,留给涓生的是痛恻心扉的悔恨,其中的悲苦又与何人说!如果说《红楼梦》是宝玉的忏悔录,那么《伤逝》就是涓生的悔恨书,“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涓生的的手记声声血泪,凄凄惨惨,惨惨凄凄,分明就是现实版的《子君诔》。
不由地想到被徐志摩无情抛弃的发妻张幼仪,如果子君能像她,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全力以赴,不沉沦不放弃,最后完成华丽转身,成功逆袭,该有多好!
《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知途迷返,后半生找回了自我,也找回了真爱和属于自己的幸福。其实,那个时代不乏杰出的女性,智慧贤淑、荣辱不惊的杨绛;言文行远、与男人比肩的女神林徽因;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的旷世才女张爱玲;被毛主席称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敢爱敢恨的丁玲等,她们个个过得活色生香。和子君相比,同样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的人生。
总之,依赖是最致命的扼杀未来的毒药,女人永远不要做男人的附庸。在如今这个讯息万变,物欲横飞的年代,鲁迅的《伤逝》同样有现实意义,它在警示所有的女人们,世上最安全的,一辈子都靠得住的,永远不会背叛你的,只有自己。女人也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才能拥有最美满的爱情和自己想要的快乐和幸福!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1
今日重读了《伤逝》。
两次读后竟是不一样的感觉。大学的时候学习现当代小说读了鲁迅先生的几篇小说,这篇印象是比较深刻的了。或许是因为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感情小说,或许是因为和感情有关。感情总是一个完美的字眼,让人浮想联翩;感情又总是一个感伤的字眼,让人悲情不已。
为了感情,子君与亲人决绝;为了感情,涓生与朋友不再往来。用涓生的话讲,这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感情”,是因为不理解。等真的理解了,这理解了的东西却都变成了隔膜,并且是永久的。
涓生追求子君的时候,以往很仔细地研究过表示的态度,排列过措辞的先后,以及倘或遭了拒绝以后的情形。可是临时似乎都无用,在慌张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电影上见过的方法了。
最终如愿在一齐“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我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可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并且橐橐地逐渐临近,可是,往往又逐渐渺茫,最终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然而“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可是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此刻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
可生活是太现实,太残酷的事实,不断地改变着很多物,事,人。因为油鸡,因为阿随,因为邻居太太的眼神,这些很细微的小事情竟也是这样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慢慢的涓生感觉到家的虚空,感觉到比寒冬还寒冷的脸色。最终天天呆在图书馆也不愿意呆在家里。
受了冷落的子君内心该是怎样的酸楚,无奈,她肯定也有无数个像涓生等待她的那种心境,可是这一切都在她日渐暗淡的眼神里,都在她刚红润起来又变得无彩的脸色上,都在她日趋失去的话语里,更在涓生提出分手时的无语里。
涓生提出分手是觉得无爱了,而子君依然深爱。当初为了爱和家人的决绝“我是我自我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分手的时刻,也仅仅是在涓生无数个晚归的时候,让邻居太太转告一声:告诉他,我走了。除了身上剩余的能够涓生生活一阵子的铜板,没有只言片语。看起来同样决绝。确是如此伤情,从她不久后的离世即可知。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爱他的时候不顾一切,被离弃的时候,决然离开。爱,绝对是一个人的事情,没有爱的纠缠只会失去更多。能够没有爱,能够没有爱人,但不能够没有自我。
太低微的死根本触及不到悲喜,宁愿高傲的死去,不愿祈求爱人的一次回眸。
子君,这勇敢的女子,带着这来不及回味的短暂的幸福,含爱而去。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2
一向给人印象尖酸刻薄、言辞犀利、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竟也写出如此凄婉的爱情故事。读罢《伤逝》,心潮难平,疼惜子君,也为涓生伤感,任万千思绪纵横……
“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啊!”“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等待子君的焦灼和子君到来时的激动欢娱,足见那时的涓生,是何等的热烈地爱着子君啊!“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子君同样热情似火,回应着涓生的挚爱。多想有情人就这样永远地爱恋下去,生儿育女,一世安稳,然而他们浪漫之旅只是一瞥惊鸿,令人唏嘘!
那么子君和涓生当初的美好情感,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扼死的呢?
毕淑敏说:“夫妻共同向前就是最好的平衡”。涓生心目中的“爱情要不断更新,生长,创造”。而作为曾经的知识女姓,子君心目中的家庭,就是两人过日子和牺牲自我保全男人,她不读书,不散步,不进取,以阿随、油鸡为伴,和小官太太吵架,整天囿于柴米油盐中,只围着涓生一个人转,低到尘埃里去,甘心做他的附丽,俨然另一个阿随,换来的是丈夫日思夜想、绞尽脑汁抛弃她。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子君不知道生活首先是生存,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活的重压使涓生对子君对爱情失望,最后终于说出不爱。子君心中的冰山彻底融化坍塌,她没有哀求,只有凄然和怨色。她对自己的处境麻木、默认和无助。她是被抓在手里的鸟,只能扇扇翅膀,终究飞不出去,最后走向毁灭。
如果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离开了所处的环境,便只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鲁迅笔下的子君是那个时代中国妇女共同命运的典型,是有觉醒意识又摆脱不了现实羁绊千千万万女子命运的缩影。爱情就是她的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理念深植骨髓。然而,现实是冰冷的,几千年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女人太难跳出怪圈。反观历史,旧时代的女人又有几个能做自己?《红楼梦》中的女子又有谁逃脱了羁绊?
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曹雪芹通过男性的视角写女性的世界,那些优秀的女子如黛玉、元春、妙玉们,哪个不是一个惨字了得。王夫人等对丫鬟们“领出去配人”,又是多么让人心急肉跳的
恶语。宝玉纵然是下凡的灵石,也无能为力,只能以他的大悲之情,尽己所能普渡如水的女儿们。鲁迅不就是五四时期大慈大悲的宝玉吗?他是在用《伤逝》普渡痴男怨女。
回过头来看子君,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勇气可嘉的。她毕竟飞出过,那种不怕别人冷眼的洒脱,心爱的人双膝跪地时无以伦比的幸福,是太多女人没有享受过的。虽说子君的命运以悲剧结束,但她曾经真爱过幸福过,她的爱情是美丽的错误不美丽。
对于涓生,我同样赋予深深的同情,过于求全责备他怯弱自私和无能,无力保护对他用情至深的子君未免冷血。那么,涓生对子君是真的不爱了吗?不,最美的誓言不是三生相许,而是一世情长,涓生是爱子君的,怎奈世态薄凉,残酷的现实使他昏了头,错失了本真。
鲁迅说过:“人只要有钱,烦恼就会减掉90%以上。”可是面对一次次的失业,钱又从哪而来呢?哀莫大于心死,最苦最痛如涓生。子君以死抗争,一死百了,留给涓生的是痛恻心扉的悔恨,其中的悲苦又与何人说!如果说《红楼梦》是宝玉的忏悔录,那么《伤逝》就是涓生的悔恨书,“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涓生的的手记声声血泪,凄凄惨惨,惨惨凄凄,分明就是现实版的《子君诔》。
不由地想到被徐志摩无情抛弃的发妻张幼仪,如果子君能像她,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全力以赴,不沉沦不放弃,最后完成华丽转身,成功逆袭,该有多好!
《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知途迷返,后半生找回了自我,也找回了真爱和属于自己的幸福。其实,那个时代不乏杰出的女性,智慧贤淑、荣辱不惊的杨绛;言文行远、与男人比肩的女神林徽因;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的旷世才女张爱玲;被毛主席称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敢爱敢恨的丁玲等,她们个个过得活色生香。和子君相比,同样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的人生。
总之,依赖是最致命的扼杀未来的毒药,女人永远不要做男人的附庸。在如今这个讯息万变,物欲横飞的年代,鲁迅的《伤逝》同样有现实意义,它在警示所有的女人们,世上最安全的,一辈子都靠得住的,永远不会背叛你的,只有自己。女人也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才能拥有最美满的爱情和自己想要的快乐和幸福!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3
今晚终于把《伤逝》这部小说看完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和收获。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终得到的是凄惨的结局。在小说之中,有两个细节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当时,是新旧思想激荡的时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是也还是没能摆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他们在新与旧之间痛苦的挣扎着。从这种角度看,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先生创作这样一部作品,他的用意也在于告诫青年,五四运动退潮之后的封建黑暗依然严重,要迎来中国社会的新光明,任务依然艰重!同志仍需努力!
另外,这部《伤逝》是鲁迅先生的唯一一部爱情题材的小说,虽然没有甜言蜜语的描绘,只是个人手记式的叙述,但是从中,我似乎可以看到坚毅斗士鲁迅的柔情一面。鲁迅的横眉令人印象深刻,这难得一见的柔情,也是一件深刻的印象。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4
《伤逝》在鲁迅的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是作者第一次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唯一的一次。小说写的是一对被“五四”新思潮唤醒的青年人,怀着个性解放的强烈意愿,勇敢地冲出家庭结合在一起,寻觅到了应得的爱情与幸福。然而,他们终究在现实中停下了脚步,导致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我并不想多谈涓生是否有负于子君。在现实的残酷面前,人自私的本性,抑或是本能的适时爆发,我是可以理解这种情况的。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们就可以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被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但至少面对生活的打击,涓生还依稀意识到“只为了爱”的盲目,并想竭力“救出自己”,可也正是这种个人奋斗的思想阻止他迈出大步,于是他最终也只能在子君死后沉浸在无限的悔恨和悲哀里。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对比出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正是这才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总之,《伤逝》中子君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对爱情的'盲目纯真一开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剧色彩。可相比涓生,子君在生活面前尤为退缩,因而打击来临时,她只能让生命随着希望一同死亡。
为什么子君和涓生在得到幸福后又那样轻易地又失去了呢?本来现实就从不给梦想轻易实现的机会,更何况他们又把幸福想得太简单。童话故事的结尾总是说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我们也曾向往过这样的生活。但童话毕竟是童话,它可以在爱情圆满的时侯留给我们一个美好而模糊的未来并果断结局。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能这样做,生活是连续的,恋爱后还有婚姻不是吗?所以追求到爱情自由以后还需要走更坚实的路。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们根本不可能在二人世界中生活下去。还记得某部电视剧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婚姻就是两个家庭的社会关系之和。我对这句话表示赞同。子君和涓生的眼光只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甜蜜,全然不顾家人和朋友,更不要说去面对当时社会的压力了,故最终也只能是悲剧了。
子君和涓生达到爱情的小目标后,就失去了解放社会的大目标,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随之失去附丽,于是斗争之后是更加残酷的现实。我说明爱情附丽于社会的问题并不是否认爱情的纯粹,也无意宣扬现实的恐怖,只是偌大的社会不是两人想回避就回避得了的。我们既然身在社会中,心又如何能逃离?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5
在鲁迅的小说中,《伤逝》是最令我喟叹的一篇,看过后很久都不能释怀。子君给了我相当深刻的印象,她的温顺、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胜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为什么子君会在这个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灭亡呢?究竟是什么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表达上还略嫌生涩的话曾令涓生非常高兴,他从中看到了子君的独立和坚强。然而,事实上子君是没有学会独立的。
所谓“独立”应该是自己主宰自己,而这一点又建立在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基础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没有维持生计的本领,所以她刚从家庭中脱离出来,又把自己全权交给了另一个人来主宰。表面上看来私奔是一种了不起的举动,实际上却只不过是一次权力的转手罢了。她拒绝做一个封建家庭的乖女儿,却心甘情愿地做了小知识分子的家庭主妇。倘若子君目光远大,投奔一个成熟的,有经济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过只是一个思想尚还幼稚,却又自以为进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进步思想,但又喜欢将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贫寒,经济上十分拮据,还没考虑清楚面包和爱情的关系,就不负责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将子君理想化了,他以为她是坚强、独立、富有进步气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一旦子君见了他的无力,见他也必须为生计奔波,她也不得不为他变成一个家庭主妇。涓生和子君其实都厌倦这种生活,但他们都无力改变,当现实和理想产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来顺受了,然而涓生却不能忍受,他认为子君违背了他的理想,于是归咎于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软弱、善良,他赶她,她就走了。其实他们合筑一个家时子君也卖掉了自己的金首饰,她完全有留下的权利。但子君压根儿没想到这些,她归根到底太幼稚,太单纯了,她过于浪漫,看爱情重过一切,所以当涓生说不再爱她时,她便心如死灰,什么都不想争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浅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学到一些新鲜的思想,造就了一种浪漫的氛围,这种对爱情的向往使她敢于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为一切的出发点。说明她还未摆脱封建夫权思想的束缚,她适应不了社会,看不透生活,最终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6
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在课堂上都接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鲁迅先生我是敬佩的,课堂之余我看过他很多小说,我总觉得读他的小说不会只简单的感觉到写得好或不好,有时候会感觉到时代的悲哀,有时候感觉主人公内心深深的无奈,有时候又无望中带着一丝微弱的曙光,光弱似风中的蜘蛛丝,但终归是有的。但以爱情为题材的文章是少的',《伤逝》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一篇,我虽然不喜这个关于爱情的悲剧,但今天也假想一下自己是这个悲剧里一个普通的百姓。
《伤逝》以涓生的忏悔开始的,一开始就知道故事是一个悲剧,至少对于主人公来说一个悲剧。我觉得两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的结合是当时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他们是逆于世俗的,这就为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他们积极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值得好的,可是他们生活的背景不允许他们的大胆开放。在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幸福的,对于涓生来说子君是一个类似知己的存在。在当时,涓生是思想开始觉醒的青年代表,他认为子君是可以理解他的,在那个时候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女子是很难的,而子君也认为涓生是不同于当时那些青年的。但是,两人之前的生活经历对两人之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面临生活中的琐事时,子君发生了变化,涓生认为她再不能像以前一样理解他了,甚至他工作时都不能体谅他。
就算没有那些生活背景,他们的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最终的分离,涓生的自私懦弱,选择放弃子君来成全自己,对于子君的付出视而不见;而子君则没有足够的意志拒绝来自物资的诱惑,不体谅涓生,整天与房东太太攀比,没有了最初的灵气。他们的悲剧也许是当时很多爱情故事的代表,觉得那时候能够坚持到最后的,真的很不容易。能坚持的除了对抗世俗之外,更多的对人性,彼此间的磨合习惯,性格的突破,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直到最后的胜利。他们的故事让人觉得,爱情对抗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最强大的爱才能面对生活中的琐事而依然不变。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7
对于《伤逝》的研究,过去研究者一般关注其中的爱情故事及其体现的思想内容,[5]近年亦有论者从小说的叙述者入手,发掘涓生在“说”与“不说”的两难处境背后表现的鲁迅自身所体验到的人生困境[6],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意义的研究,不过,《伤逝》还有可供进一步探索的余地。
我们以往说《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时,也不无困惑,即小说中似乎很少涉及到真正的男欢女爱的内容及有关描写,而涓生与子君的关系,倒更象是师生关系。关于二人的师生关系这一点,范伯群、曾华鹏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风趣地指出过:涓生,是一个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是他缺乏自知之明,反而“自以为是”地担任了“惊醒”子君的“教师”。……
他给子君上了半年的“课”,这些课程的内容可称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是子君“听课”后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使涓生的灵魂震动,他兴奋得周身颤栗。有了这点启蒙教育的底子,他才大胆地向子君求爱。……可是这一场家庭革命对整个社会起不了多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是我自己的”这个命题是已经陈旧的了。我是我自己的,可是我不能离开整个社会而生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我不可能是我自己的,没有一个解放了的社会,不可能有解放了的子君;它说明子君已受了虚伪的自由、平等之类的有毒的兴奋剂的“麻醉”,而开这种兴奋剂的药方的庸医却是涓生。……正当他们陶醉在“我们的家庭是我们自己的”之中时,社会来给这个“自以为是”的“教师”上课了。那教本是只有两指定的、二十二个字的“局长谕”。……他的错误是只去破坏家庭,而不去破坏这个旧社会。[7]
是的,小说中的涓生与子君就是启蒙与被启蒙的关系。从这样的角度看,《伤逝》并不是一部写男女爱情的小说,它在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中显示的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启蒙的故事。
对于涓生,子君是一个什么角色?是一个学生,一个接受的耳朵,一个理解其观念的头脑:这两个“恋爱”中的青年见面时并不是相互的交谈,而是“充满了我的语声”,这个“我”谈些什么?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而子君在此时真是一个好“学生”,幼稚而好学,并且始终不忘给“老师”以情感的回应: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老师启蒙的结果便是子君的觉悟:“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我们交际了半年,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其时是我已经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完全了解的了。
子君的话对于涓生意味着什么,是一个自己倾心的年轻姑娘的以身相许的表态,还是蒙昧者的觉醒?涓生说了他听后的感受: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由子君的话,涓生想到了“中国女性”!子君,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年轻异性却以“中国女性”之一分子、之一代表被涓生识读而存在于他的思想、情感中,这正是涓生与子君关系的特殊而诡异之处,子君作为一个年轻姑娘的形体、容貌、风姿、她的情感、性格,她的魅力涓生是视而不见的,亦或是无足轻重而忽略不计的?
二人同居之后,涓生只用三个星期,三七二十一天,就读遍了子君,并且发现了他与她真正的隔膜:我也渐渐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了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
子君的形象虽然表现了启蒙的艰难:作为中国女性的代表,子君尽管在受启蒙后能在观念上达到启蒙的要求,但那只是表象,表层的东西剥蚀之后内里的旧是依然而且更顽固的。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小说是涓生的叙述,就是说,子君自已是没有声音的,一切都是从涓生的`视角叙述的,所以,从涓生的叙述中去研究子君的形象,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先靠不住的。
正如研究者所说,涓生在发现了他们的隔膜后有一个说与不说的困惑,这个困惑体现了鲁迅自己的人生体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故事,要追问的是,子君对于涓生倒底意味着什么?
涓生启蒙的目的,是将启蒙对象变成与自己具有一样的观念的人。或者说,启蒙对于涓生而言,就是对他人进行思想改造,这对于被启蒙者而言,就是一个他者化的过程,他与子君的关系的发展系于思想改造的过程,他们的交际始于二人的思想交流(其实是灌注),子君对于涓生思想接受与认同一旦得到确证,便实现了同居。同居之后一旦发现了差异,便形成隔膜,而发现隔膜的涓生在终于无法弥合二人思想上的差异后宣布了二人关系的终结。能够改造的便是同志加情人,不能改造的,便只能分手,尽管知道分手后会给子君带来死的结局,但那没有办法,谁叫你不能彻底改造呢?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中国启蒙知识分子的自画像。在这幅自画像中,我们不仅看见启蒙与被启蒙的中的权力关系,看到这一启蒙关系中的排他性质,看到这启蒙关系中被启蒙者主体的命运——或者放弃主体性,被他者植入,或者被抛弃,子君的被抛弃让我们看到了启蒙者对待被启蒙者的决绝态度:要么是,要么不是!
启蒙的命题一直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话题,是否因为只有在这一话语中,知识分子的权力感才能得到满足?可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反思过这样的问题没有,被启蒙者为什么必须接受启蒙?被启蒙者能够有自己的主体性吗?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8
《伤逝》,作者鲁迅,故事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感情故事。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我”,这是文章的开篇词。男青年涓生爱着女青年子君,在他们相爱的初期,同居之前,他是十分爱着子君的。“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在一齐时,他俩热烈的交谈着:“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可是,同居后不久,子君操持着家务,“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由此可见,子君是一心一意的过日子,操持的家务,为涓生计算着柴米油盐,煮饭洗衣。可涓生觉得没有思想的交流了,开始不快活起来了。不久,涓生失业了,“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着很深的影响”。
日子过得艰难了,人也起变化了,把子君养的油鸡吃了,不久,养的狗阿随也无力伺养了,放了生。“我一回寓,觉得又清静得多多了;但子君的凄惨的神色,却使我很吃惊”。涓生非但不去安慰子君,反而开始嫌弃子君了。“(我)此刻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但子君的识见却似乎只是浅薄起来,竟至于连这一点也想不到了”。之后涓生不管子君,找到个烧着火炉的免费的图书馆里看书、度日,“我最终在通俗图书馆里觅得了我的天堂”。同时,嫌弃着子君:“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已不明白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明白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就是嫌弃呗!“说出我的意见和主张来: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能够毫无挂念地做事……”。“子君的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子君随她父亲走了,不久,传来子君死了的消息
这篇故事看得我很是生气,给我的感觉涓生就是一个负心汉!相恋是完美的,他是如何的期待、盼望着子君的到来,那么热烈的交谈。同居后,生活里就主要是柴米油盐了,女人这样的为你做,照顾着你,正是因为爱着你呀!不然,谁愿意做这些粗活?玩、享乐谁还不会吗?可这男人看不到,吃饱喝足了,就需要精神上的交流。没错,但这是建立在你吃饱喝足的基础上啊!饿着肚子的时候你需要什么呢?很鄙视这男人,他自私,狭隘,只明白自我,看不到别人为他所做。
在文章的最终,涓生后悔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是因为爱”,“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我甚至不相信涓生的忏悔,觉得人性难移。同时,也认为后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错了就是错了,害人害己而已。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19
作为鲁迅先生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伤逝》,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感染着,甚至郁闷着广大的读者。当然,我也毫不例外。“伤逝”伤为何,逝又为何?一直令我大惑不解,然而《伤逝》有一个副标题,叫“涓生的手迹”。从中也许可以窥见些端倪。鲁迅先生这一名篇,别具一格,深奥难懂,运用了“手记”的手法,笔触艺术而细腻,让人难以企及。只是精剪些浮浅的心得,感受大家的魅力。
一篇文章的成功,细节描写异常重要。《伤逝》真实而细致的细节,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可见作者极高的文学造诣。
小说写得极其平常,即便在写其二人热恋到分手的过程也未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也许失业算),那些家常里短,那些“油鸡们”和“叭儿狗”,那些夫妻之间的眼神,姿态,动作,那些……这些微妙而闪光的细节,都很好的服务于人物的思想和感情。
“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当涓生向子君表达爱慕之时,子君的眼神被刻画得如此传神。进而,将子君这一整体形象活脱而出,娇人,可怜,淋漓尽致。
破屋,板床,半枯的槐树和紫藤,只是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数句白描,将涓生那丝异样的空虚和寂寞跃然纸上。这意味深长的细节给人以难以忘怀的铭记。
独到的人物构建和新颖的开头,使小说陡增艺术魅力和思想效果。
小说人物性格内容极其生动复杂,无论是涓生还是子君,都有着剖析不尽的深度内容,其中一点本人认为尤其值得关注。涓生那种天马行空的畅想让人颇感疑惑,但在其面对失业的巨大(这只是本人强加于他的定语)打击后想法如何更应深度探析。
“人们真是可笑的动物,一点极微末的小事情,便会受着很深的影响。”这一想法在读者想来是何等的荒唐,这原本是用来维持生计的“饭碗”,他却视之“极微末的小事情”,可见涓生对社会现实的懵懂,他的过于天真。从而延伸到对于冲破封建的藩篱靠自己微薄之力更见可笑。这种独到的人物构建逐渐揭开思想的实质,寓意深刻。
小说的第一句话常常是奠定整篇小说基调的关键句。《伤逝》却用了一个惯常作结的句子做了开头,可谓是巧具匠心。“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然而就是这样寥寥数字就奠定了文章的情调,读者便意会于心,同时营造出别样的意境和氛围,仿佛拉着读者去观览一个凄然的故事。
思想深刻,发人深省。一篇小说,对其的思想解读往往是最深刻,最丰富的。我觉得,也许我的观点是不够全面,失之浮浅的。所以,只是在分析一下作品诞生的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后做出的一个简单的理解。
对于基于“眼光只局囿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甜蜜,失去了社会解放的大目标,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随之失去附丽,终于导致无可挽回的悲剧”的解读之下,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小说揭示了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的软弱性,局限性与妥协性。鲁迅先生甚至否定了个性解放,反对那个窒息新生事物繁衍的黑暗社会,极力倡导寻求社会的解放。这更是小说深刻内涵。同时笔调哀怨感人,直烙人心。
探索着这一斑驳的手迹,浩淼而深刻,我只得在其表面涉猎些锱铢。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20
爱情本身就是永恒的话题,有的人的爱情悲情,有的人的爱情欢喜,有的人的爱情轰轰烈烈,有的人的爱情平平淡淡,那么在鲁迅笔下的爱情又是怎么样的了?在我的印象中,鲁迅先生好像没有写过关于爱情的文章,但是恰巧我前段时翻阅的《伤逝》,原来是鲁迅先生所写的。
文章的一开始“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仔细的阅读了鲁迅先生的这个作品。《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
其实结合鲁迅现在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再仔细品读文章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结果也是不难理解。被社会所束缚了,同时涓生和子君本身也是有自己的问题。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
他们通过自己的斗争,最后获得了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但是最后涓生和子君还是没能走在一起,在他们结婚之后,子君不那么上进了,甘愿成为丈夫的附属品了,沉浸在家庭的琐事之中,像变了个人。而涓生自私,利用自己不甘于平庸的借口抛弃了子君,最后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而他自己也没能过上如意的生活。
当然,鲁迅先生不可能单单只是描绘他们的爱情悲剧,在这之中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意义在于,它启示人们: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中,单纯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幸福,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在为社会解放而斗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个性的解放和个人婚恋的幸福。同时它也揭露了一个事实:爱情需要“物化”,他是基于基本的生活的,没有生活基础(在这里体现为社会基础)的爱情势必会破灭。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21
悔恨、悲哀、寂静、空虚。
涓生说他爱子君——我笑了——先是无知的感动,后是鄙夷的轻蔑。
大学以前,我并未读过鲁迅先生的《伤逝》,直至现代文学课,我才有幸捧阅。而以下感受也只是个人的鄙陋之见,笔调也许不锋锐,见解也许不深刻,莫怪莫怪。
先说感动,这是被蒙蔽了的。初,我被开头沉悼遗憾的口吻所误导,以为子君逝世后,涓生内心的不舍与怀念促发他“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他是记得自己当初对子君的“牵肠挂肚”的,连渐进的鞋声也能让他思绪翩翩。然我终究是错了,爱情并没有持续,如涓生所说“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起先,我理解它为“我爱子君已经满一年了”,现在,我更愿意理解为“距离我爱子君和她的离开已经满一年了”,多么令人心寒的一个“满”字......他并不爱她,从她为他牺牲的那一刻开始,从他们为生活所困顿开始, 从他们搬进吉兆胡同开始。
再说轻蔑,源于涓生对子君短暂的爱情。他们爱情的变质从大环境来说,源于社会。拮据的生活让让子君日夜的操劳了起来,“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是底层“庸俗”妇女的形象,在对其观察、描述改变的过程,涓生已经萌生不满情绪,正在扯动那根不爱的神经。远离罗曼蒂克的柴米油盐中,雪上加霜,涓生失业了,这无疑又在隐约中催化爱情死亡。
爱情的变质就个人来说,涓生是个卑怯之人,于生活面前,缺少责任与勇气。
涓生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然与之矛盾的是其后的描述,当他学习电影上的场景,单膝跪地求爱,他确是感到羞愧的,这足以证明涓生并未完全脱离“男尊女卑”的封建旧思想,一切的辩解也很无力。当子君坚决分明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他又有说不出的狂喜,想到“中国女性便要看到辉煌的曙光的”。当涓生“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而他看到子君却是大无畏的镇静坦然的缓缓前行,他便立马提起骄傲和反抗。这是多么滑稽的一“大丈夫”形象。他于先前高弹“家庭专制”、“男女平等”,评价子君大概还没有脱尽旧思想的束缚,也都显得空洞和虚无,他的骨子里真有这些新思想吗?那又为何当女人昂首挺胸后他才决心“骄傲”呢?
“但我的心却跳跃着。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涓生注意着子君的所有变化,不是以一种关怀的心态,而是以一种卑微的害怕的态度——子君可一直都是那么坚决沉静的啊,子君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啊……他假装对失业的状况不以为意,以一种自以为高大的身躯俯视着子君——“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涓生实则是焦躁不安的,挑剔着子君的一切,“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他已然心理极度不平衡到无聊了,拿自己与鸡狗排列位置,确实可笑。
他会突然想到子君的死——这又折射涓生的残忍与虚伪,一旦子君死,就无须自己动手伤害她,自己也不是负心的男子,一切责任可推脱,还落得个自由。涓生于虚空中极力想解脱,终于,他鼓足勇气告诉子君“我已经不爱你了”,然子君走后,他又自责后悔为何不再忍耐几天,如此忽然的告诉她真话。他又觉得该用谎话让自己承受虚空的重任,而不是让子君承受真实的重量。“我”于虚空与说谎之中矛盾徘徊,得知子君死讯,明白那个曾经爱过的子君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涓生活着,带着他的悔恨、悲哀、寂静、空虚。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22
对于《伤逝》的研究,过去研究者一般关注其中的爱情故事及其体现的思想内容,[5]近年亦有论者从小说的叙述者入手,发掘涓生在“说”与“不说”的两难处境背后表现的鲁迅自身所体验到的人生困境[6],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意义的研究,不过,《伤逝》还有可供进一步探索的余地。
我们以往说《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时,也不无困惑,即小说中似乎很少涉及到真正的男欢女爱的内容及有关描写,而涓生与子君的关系,倒更象是师生关系。关于二人的师生关系这一点,范伯群、曾华鹏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风趣地指出过:涓生,是一个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是他缺乏自知之明,反而“自以为是”地担任了“惊醒”子君的“教师”。……
他给子君上了半年的“课”,这些课程的内容可称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是子君“听课”后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使涓生的灵魂震动,他兴奋得周身颤栗。有了这点启蒙教育的底子,他才大胆地向子君求爱。……可是这一场家庭革命对整个社会起不了多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我是我自己的”这个命题是已经陈旧的了。我是我自己的,可是我不能离开整个社会而生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我不可能是我自己的,没有一个解放了的社会,不可能有解放了的子君;它说明子君已受了虚伪的自由、平等之类的有毒的兴奋剂的“麻醉”,而开这种兴奋剂的药方的庸医却是涓生。……正当他们陶醉在“我们的家庭是我们自己的”之中时,社会来给这个“自以为是”的“教师”上课了。那教本是只有两指定的、二十二个字的“局长谕”。……他的错误是只去破坏家庭,而不去破坏这个旧社会。[7]
是的,小说中的涓生与子君就是启蒙与被启蒙的关系。从这样的角度看,《伤逝》并不是一部写男女爱情的小说,它在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中显示的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启蒙的故事。
对于涓生,子君是一个什么角色?是一个学生,一个接受的耳朵,一个理解其观念的头脑:这两个“恋爱”中的青年见面时并不是相互的交谈,而是“充满了我的语声”,这个“我”谈些什么?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而子君在此时真是一个好“学生”,幼稚而好学,并且始终不忘给“老师”以情感的回应:她总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老师启蒙的结果便是子君的觉悟:“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我们交际了半年,又谈起她在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亲时,她默想了一会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了出来的话。其时是我已经说尽了我的意见,我的身世,我的缺点,很少隐瞒;她也完全了解的了。
子君的话对于涓生意味着什么,是一个自己倾心的年轻姑娘的以身相许的表态,还是蒙昧者的觉醒?涓生说了他听后的感受: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由子君的话,涓生想到了“中国女性”!子君,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年轻异性却以“中国女性”之一分子、之一代表被涓生识读而存在于他的思想、情感中,这正是涓生与子君关系的特殊而诡异之处,子君作为一个年轻姑娘的形体、容貌、风姿、她的情感、性格,她的魅力涓生是视而不见的,亦或是无足轻重而忽略不计的?
二人同居之后,涓生只用三个星期,三七二十一天,就读遍了子君,并且发现了他与她真正的隔膜:我也渐渐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了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
子君的形象固然表现了启蒙的艰难:作为中国女性的代表,子君尽管在受启蒙后能在观念上达到启蒙的要求,但那只是表象,表层的东西剥蚀之后内里的旧是依然而且更顽固的。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小说是涓生的叙述,就是说,子君自已是没有声音的,一切都是从涓生的视角叙述的,所以,从涓生的叙述中去研究子君的形象,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先靠不住的。
正如研究者所说,涓生在发现了他们的隔膜后有一个说与不说的困惑,这个困惑体现了鲁迅自己的人生体验。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故事,要追问的是,子君对于涓生倒底意味着什么?
涓生启蒙的目的,是将启蒙对象变成与自己具有一样的观念的人。或者说,启蒙对于涓生而言,就是对他人进行思想改造,这对于被启蒙者而言,就是一个他者化的过程,他与子君的关系的发展系于思想改造的过程,他们的交际始于二人的思想交流(其实是灌注),子君对于涓生思想接受与认同一旦得到确证,便实现了同居。同居之后一旦发现了差异,便形成隔膜,而发现隔膜的涓生在终于无法弥合二人思想上的差异后宣布了二人关系的终结。能够改造的便是同志加情人,不能改造的,便只能分手,尽管知道分手后会给子君带来死的结局,但那没有办法,谁叫你不能彻底改造呢?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中国启蒙知识分子的自画像。在这幅自画像中,我们不仅看见启蒙与被启蒙的中的权力关系,看到这一启蒙关系中的排他性质,看到这启蒙关系中被启蒙者主体的命运——或者放弃主体性,被他者植入,或者被抛弃,子君的被抛弃让我们看到了启蒙者对待被启蒙者的决绝态度:要么是,要么不是!
启蒙的命题一直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话题,是否因为只有在这一话语中,知识分子的权力感才能得到满足?可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反思过这样的问题没有,被启蒙者为什么必须接受启蒙?被启蒙者能够有自己的主体性吗?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23
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选自他的小说选《彷徨》,是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做作品。
“五四”以后的青年普遍关心的是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伤逝》写的就是子君和涓生的恋爱以及其破灭过程。
小说以涓生的口吻和切身感受来描写两人曾经的热烈的爱情和最后爱情破灭的悲痛以及悔恨。涓生和子君冲破了重重的障碍,最后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爱情和所谓的自由,然后在处处受到排挤的封建社会现实面前,这两个知识分子并不能仅仅依靠他们的勇气和“盲目的爱”好好地生活下去。面对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和两个人各自的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弱点,使得两人越走越远,最终出现了“所谓真的隔膜”,使得涓生对子君的爱情消失了。
事实上,涓生爱上的是他眼中的那个勇敢的、果断的子君,是他想象中美好化了的子君,他从这样的“分明的、坚决的”子君身上看到了中国女性的希望,这样的“轻飘飘”的爱是很不牢靠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们非常幸福,然而那幸福那么虚幻,还夹杂着不安,一旦生活起来,幻想破灭,爱情也随之消失。子君大概是真爱着涓生,所以她能够为了爱走出封建,奔向自由,追求个性的解放,但是,也只是这样而已,面对涓生的变化和生活的压力,她渐渐的不安起来,以至于用不停的“考验”来给自己以信心,然而涓生最后到底还是对她说了爱情的“消失”,这对于子君来说就是希望的幻灭,最终子君被父亲接了回去,在他人的冷眼中死去。
涓生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要去寻找新的出路,可是,并不成熟的他面对着黑暗的社会,也只能是摸索着前进,他对于子君的去世感到强烈的自责和悔恨、悲哀,小说的最后写到“我向着新的生路跨出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虽然所说的是,他不想面对黑暗,只想用遗忘和谎言来掩盖,不让自己的真实露出来,事实上却是对于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控诉。
小说一如鲁迅的一贯作风,及其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的问题,在黑暗社会中,恋爱和婚姻的自由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鲁迅《伤逝》读后感 篇24
昨天看了《伤逝》,有点怅然。记得大一恋爱时,高中老师说我们是涓生和子君,小资产阶级的理想与脆弱,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他说子君养小鸡当宠物,后来还是杀掉吃肉。 我那时并没有在意他说的话。
初中时代读鲁迅,有点反感。不过我和邻座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一句话:“倘若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来...”这是。那时前面坐了一个很瘦的男生,眼睛大大的,脑袋也大,脊背总是弯着,而且,经常放屁。记得我不时拍打他瘦削突出的脊背,喊他的名字,只听得“噗”,他转过身来...于是我们给他起名为“”,这个绰号用了三年。那时我和一个叫明玉的女生特别好,她长得很漂亮,皮肤很白,但是汗毛比较重,于是我们叫她“monkey",后来上历史课,学到苏联文学史,她灵机一动给起了个俄国名字为“斑斯夫斯基”。气了,转过身来恶狠狠地说:“明玉就叫‘毛斯毛夫斯基毛斯毛’”!
后来到了高中,我有一阵子特别迷鲁迅,觉得他简直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那时看他的文章,觉得特别好,尤其是心理描写,最喜欢他的《狂人日记》。当时觉得那个狂人的心理他怎么就能描摹得那么真切呢?难道他亲身经历过?而我,之所以觉得《狂》很好,是因为那时心里状态很糟糕,看着鲁迅的描写,好像被人看穿了一般......
不过,我那时仍然觉得他的文字欠佳,没有许多文学家那样的灵性和气势。后来看了他写的《明天》,其中阿五帮单四嫂抱孩子那一段描写,仍是心理的,真是太准确了,鲁迅想必很细心敏感的,不然不会如此。
伤逝的结构是很别致的,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就像一个人在面前细细絮絮地诉说,忏悔,还不时抹眼泪。我才发现鲁迅的文字是极好,他本来是学理,学理的人写文章就是这样,不潇洒浪漫,但是严谨准确,说他的文锋犀利,除了思想以外,文笔也是如手术刀一样利落精确。你不了解这个涓生,但是从他的话语中,可以逐渐把握他的性格,他眼中的子君也很真切。仿佛他俩是你隔壁的邻居,你见证了他们因为爱情走到一起,听到他们的小鸡和房东太太的鸡们混在一起喳喳叫,看到他们的“阿随”栖息和瘦弱地喘气,后来被主人用黑布一蒙头,推进一个不很深的土炕......这一切都是变化着的,由爱情到后来不爱了。
鲁迅说爱情第一要生活,没有生活爱情也会磨灭。他说的话我信的,于是想自己当初是否就如子君。
而我现在,读到《伤逝》里“爱情是需要时常更新的”,才发现自己以前认为只要不被破坏,就一直完好。是错了,不进则退,没有永恒。
克氏说,人们爱的时候,多是用头脑而不是心。人的头脑太发达,进化了心灵的真纯,有时人是在用心爱,但也不再是最初的无私。人们付出爱,是为了得到爱情,人们渴望爱情,其实是在渴望被爱。那么多人感叹找不到真爱,真爱不住在他们心中,因为他们不够真,也没有去爱。
想必鲁迅是很懂得爱的,才能写出《伤逝》,逝去,即是渐渐地消失。如影随形的爱情,慢慢游走,自私的人不要只会悲伤。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小说短短一万多字却生动地描写了子君与涓生从相恋同居到爱情破灭的全过程。语言简短有力,思想内容深刻庞杂。
涓生和子君他们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至上,走个人奋斗的道路,最后造成了悲剧。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
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
回顾涓生对待子君爱情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阴暗面。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也难怪日后竟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
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他们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到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动很少,我们只能从涓生的想象中来寻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却是鲜明无比的。尤其是于她的死对涓生全部的爱更是做了一个永恒,“子君总不会再来的了……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给与的真实的---无爱的人间死灭了!”而这种美好东西的毁灭,才更激起读者随之而来的悲情意识,也许这正是揭示出悲剧人物形象的实质吧,令到我不免再次为之嘘唏心痛了.
总之,《伤逝》中子君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她对爱情的盲目纯真一开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剧色彩。涓生的“无爱之爱伤逝》虽说是以忏悔的形式写的,但是,涓生真的觉得自己错了吗?“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岂但现在,那时的事后便已模糊,夜间回想,早已剩下了一些断片子;同居以后的一两个月,便连这些片断也化作无可追踪的梦影……”这是什么样的忏悔??或者说涓生对于这份感情连留恋的影子都难以追寻。假使子君没有死,这份感情是否还像现在涓生所祈祷的那样会重来?
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更让我们看到了爱情底下的更多内幕,贫贱夫妻百事哀,谁对谁错世说纷纭,希望伤逝能给我们带来对爱情更多的思考!”又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剧化进程。但我们应该值得借鉴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样爱得失去了自我个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样轻率地开始。还是那句老话:没有足够的水,就不要走进罗布泊。既然两人决定了相爱,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哪怕结局是一同灭亡,也要与爱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