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书》有感

2024/04/26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读《书》有感(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读《书》有感 篇1

尊敬的各位前辈、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首先祝各位中秋节快乐!阖家幸福!

在这个家人团圆的日子里,跟各位分享一本充满着父亲对儿子苦心孤诣的《傅雷家书》。20xx年离家到成都读大学,第一次主题班会,辅导员让我们每人给父母写封信,那算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家书,开始只是当作作业来完成,写着写着,回忆起昔日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情景,不禁落泪,平日羞于用语言表达的对父母的感恩和爱,都借助信纸上的文字尽情倾吐,这可能也是书信被称作"最温柔的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该书是由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其妻子写给儿子的信编成的一本书信集,摘编了傅雷自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书信的内容,除了一般生活琐事外,较多篇幅都是在和儿子研究艺术,讨论人生,傅雷年轻时留学法国,面对同样年纪轻轻就孤身在波兰求学的儿子傅聪,他用自己的经验阅历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直立。";点评儿子傅聪演奏"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tonecolour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在肯定儿子钢琴演奏水平的同时,他还教育儿子道"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最要紧的是‘人’。在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同时,对儿子的社交礼仪、作息习惯、理财技巧,恋爱婚姻等问题也进行了指导,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曾经说过他写信给儿子一是为了讨论艺术;为了激发青年人的感想;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傅雷作为一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不仅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还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音乐、绘画,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上星期我替恩德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有妙处。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 ,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 "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 ,声势雄壮。至于《长很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王的nobleness ,更是千古奇笔。……" 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傅雷也通过书信培养留学波兰的儿子建立起对国家的热爱,有别于口号式、图景式地说教,傅雷告诫儿子从一个乐段的处理着眼,从对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做起,具体而细微地构建对国家的情感:"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父亲细心呵护儿子的成长,但同时我对傅雷式的教育也略有些质疑:他教导傅聪要有计划地工作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时光消磨,要有"安排的技术",为孩子亲自编制教材,制定课程,严格督促,完全执行,反复地灌输家庭经济计划的经验和心得,他在国内为儿子准备好他认为的正经书邮寄到波兰,让儿子不要光把时间用于消遣读物,他会一一地指出儿子的书信中的错误,甚至是教儿子该如何用丰富的词语表达感情。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有网友把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培养和郎朗父亲朗国任对郎朗的培养概括为"中国式天才教育".傅雷信中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儿子的爱,但这种爱在我看来也略显紧绷:傅聪没有及时回信,他上升到品格高度进行解读,并且在每封信中都要督促傅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注重乐理的学习,不要有太多的交际以免占用学习的时间,树立"科学的"生活论……

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儿女们青出于蓝。走过青春期的孩子们或许会慢慢卸下逆反心理,逐渐地听从父母的教训,那也是孩子们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对生活有所体验感悟后对父母苦心的理解吧。纪伯伦有诗: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

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但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他们的身体居住在你的屋子里,但是他们的灵魂却不是。

因为他们的灵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梦中你也无法前去那儿探访。

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但是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流,也不会驻足在昨日。

读《书》有感 篇2

《小公主》一书讲的是萨拉·克鲁这个七岁小女孩的故事。萨拉·克鲁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在她出生后不久,她的亲人便只剩下一个富有的爸爸。萨拉七岁那年,并不把她送到“明奇小姐优等女子学校”去读书。一开始,明奇小姐认为萨拉很富有,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孩子,就将萨拉当特别寄宿生,她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有一匹马和一个女仆。没想到的是,两年后,萨拉的爸爸克鲁上尉也死了,而且什么也没给萨拉留下,萨拉成了贫困缭绕的孩子。势利的明奇小姐见萨拉身无分文,一气之下把萨拉调去做童仆。

然而,萨拉没有向困难屈服,她说:“如果我是一位公主,即使我衣衫褴褛,我的内心依然是一个公主。如果我衣着华丽,我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个公主,可是在不为人知的时候还能保持一颗公主的心,是一种更大的成功。”所以萨拉在特别寄宿生时,以温暖的笑容相对别人,在成了童仆后,虽然总是受到厨娘的责骂,但从不屈服,总是以礼貌对待别人。她的乐观和勇气,引起了印度绅士的注意,经过询问,终于确定她就是他们寻找两年的那个孩子。于是,昔日的公主重拾了往日的光彩。

萨拉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在她富有时,从没有藐视别人,而是平等对待同学和厨房女仆(贝琪);他更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孩子,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努力做别人交给她的任务,让自己努力像个公主。

读《书》有感 篇3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观看了《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是一部典型的关于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电影。片中介绍了留守儿童开开的故事。他的爸爸妈妈进城打工挣钱,家里剩下开开和爷爷祖孙俩,还有开开的小狗小胆儿一起相依为命,小胆儿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欢笑。一天,小胆儿发现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急忙打了120,所幸抢救及时,爷爷苏醒过来。又一天,小胆儿拽着开开的裤腿去看爷爷,开开发现爷爷已经去世了。开开的父母回来为爷爷办理了后事,要带开开进城读书,可是不能带小胆儿,开开很伤心。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离汽车越来越远……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开开真是敬佩,作为留守儿童的他,把对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里。当看到他和小胆儿说起父母思念之情时,我的眼泪哗哗地流着,仿佛开开在对着我说一样,让我感受颇深。在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儿童的'家长,能多顾虑孩子的感受,这些自己孤单,无依无靠,夜晚睡觉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啊!看看开开,再想想自己,我们的生活环境要比开开好得多,而且我们还有父母沉甸甸的爱,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所处的优越条件,向开开学习,做一个懂事、勇敢、坚强的好少年!

读《书》有感 篇4

与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倒不如分为熟人与陌生人。根据最新的统计,截止20xx年,全球共有73。47亿人,并且持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全球每天有38万人出生,平均每年增长7757万人。

世界这么大,陌生人总是无法忽视的存在。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两个陌生人仅有的,也是最好的默契,便是修养。

《傅雷家书》很久以前便有耳闻,母亲也是近乎狂热地崇拜了好久。它是由次子傅敏将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编纂而成,在文坛中也是轰动一时并且畅销不衰,拥有极高的地位。十二年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从出国留学、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这些家书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或是绝妙的文笔。它们很朴素,不经脂粉钗环的妆扮,却饱含着一种种鲜明而真实的情感,或是思念,或是悲伤。傅雷作为一位父亲的复杂心理在寥寥数笔中浮现——他身为人父,需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威严。但威严就势必会减弱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他会去打、去骂,可他又想好好去爱、去呵护。

但最让人震撼的,不是傅雷对儿子的情感,而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傅雷的家教里不仅有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更有着其个人思想的折射。

而其中的一些经验,可能你活完这一辈子也领会不到。

家教好坏的最集中体现在修养上。一个人的修养能完美折射出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也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境遇、交际圈,乃至人生。

在中国,日本好像并不受人待见。也的确,他们在战争中的暴行确实令人发指。但无可厚非的是,日本的国民修养绝对是要比我们高一大截。日本的文化是从我们中国传过去的,但区别在于我们把大部分都抛弃了,他们却传承了下来,并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他们会在称呼彼此的名字后加上敬语“君”;“谢谢”二字更是不离口;初次见面会想对方鞠躬,并说上一句“请多关照”。或许有些形式主义,但修养也正体现在这里。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说:“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你有你的界限,我有我的区间,彼此不逾越,互相不侵犯,这种心照不宣地为对方考虑,是善意,是默契,是修养。

你我山水相逢,而修养是最好的名片。

读《书》有感 篇5

读了《羊脂球》这本短篇小说集,我不禁感慨万千,对于羊脂球对大家的贡献,却遭来大家的白眼而感到同情;对罗瓦塞太太迷恋虚荣而饱尝十年辛酸苦辣而可怜。在这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项链》这一篇。其中写了罗瓦塞太太为了一次舞会,而向别人借了一条晶莹剔透的项链来装扮自己。但不幸,舞会结束后,这条项链竟不见了,因此,罗瓦塞太太吃尽十年苦头,赔了一条项链给主人,然而她意外知道这条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比原先丢失的那条项链多了两万多法郎,可以想象罗瓦塞太太知道后,她会多么的难过。

看到这,我不禁联想起生活中的我们。父母满足了我们的一切需求,甚至是无理要求,我们还不知足。在我们满足的同时,我们没有想过我们父母的辛劳,他们中当老师的在课堂上勤劳的`培育学生,当工人的在工地上顶着烈日,挥汗如雨的干活等,总之,我们父母的辛劳总得不到我们的珍惜,是因为我们已迷失了自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同学们,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满足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要让索取,奢望占据我们的心灵,那样我们才会活的充实,活的快乐,开开心心地过每一天。

读《书》有感 篇6

暑假里,爸爸妈妈为了丰富我的暑期生活,专门给我买了一套《学生探索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三卷,分别是《自然探索》、《科学探索》和《历史探索》,害得我用了整整一个假期才看完。读过这套书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首先在第一章的自然探索中,我了解了来自宇宙深处的信息、漫长的生命之旅。在第二章的科学探索中,我了解了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四色之迷、寻找“幽灵粒子”、同学们能不能穿越时空……等等,这些知识又使我了解到了科学,学会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分析这些重要的东西,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奇闻异事,我也能够透过科学说法来解答他,这些知识都丰富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不断的健康成长。

在第三章的历史探索中,我了解到了丝绸之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埃及艳后、金字塔工程……等等。历史使人明智,因为了解历史,能够学习前人的正确做法,并且改到自己的错误作风,这样能够使人们在成功的路上少一些坎坷,为自己铸造一条相对平坦的道路。

看吧!一本知识读物给同学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益处,在这个讲究科学的时代,如果同学们不多学习一些有关科学的知识的话,同学们肯定会被这个时代所渐渐的遗忘,同学们只会一点一点的落后,选取一本好的科普类读物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读《书》有感 篇7

父爱如山,母亲如水。虽然纸短情长,但却奔赴千里,终于见字如见面。很多年前就读过傅译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在书店里也见过各种版本的傅雷家书,也曾耳闻傅雷家书入选教科书,与曾国藩家书地位相当等,但军规愚见,一直不看好书信体的“作业”,以为这种作品未免难成系统,又不免陈词滥调,絮叨琐碎。然而,最近一个多月,军规利用午休前晚饭后的时间,在公司陆续读完这本传世家书,不时或掩卷深思,或喟然长叹。其中鲜活之形象,谦虚之人格,无私之父爱,细腻之笔触,深刻之见解,让此书不负其盛名,为人父者当读之,为人子者更当读之。

家书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读者读完自有道不清的感悟。军规只说本书最后附的傅雷朱梅馥遗书,傅雷在遗书中详细列出家中重要资产归属,委托妻弟代为处理,如补缴房租,遣散保姆费,甚至他们夫妻的火葬费!在遗书中,傅雷违心地称儿子傅聪为“人民的叛徒”,与整本家书中其部分,傅雷与子信中提到如何以傅聪为其骄傲,又鼓励他在艺术上继续进行,知感恩培养高尚的人格等——态度迥异!遗书中这最后几句是傅雷先生在如何极端残酷环境的环境下的无可奈何之语,正如朋评论家家所说,傅雷先生的死不是绝望之死,而是有尊严的死。傅雷的家书,会像一盏明灯,照亮一代又一代坚强、正义和值得尊敬的父辈与子辈们。

读《书》有感 篇8

《红色家书》中的一封封真情实意的家书,背后隐藏的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直击着我心灵深处,触动着我那敏感的内心角落。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恩铭强忍着病痛给母亲写了一封家书,而这也成为他的绝笔信。信中这样写道:"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读到这里我竟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数不胜数像邓恩铭这样的英雄先烈用生命与鲜血换的。他们也会思念亲人,但在面对敌人时无所畏惧;他们和我们一样,本应是家里宠爱的孩子,本应是幸福圆满家庭中的一员,但在国家与民族危难之际,他们毫不畏惧,毅然而然地走上战场,为了新中国的自由浴血拼搏,邓恩铭等等——这些可敬的人是我们的榜样。

品读完邓恩铭家书,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革命者不讲亲情,革命者不懂真爱。他们也将讲真情与真爱,他们即使天各一方,即使性命攸关,仍然惦念着无人照料的白发双亲,牵挂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这些只是在现实与信仰的"掩盖"下难以表现出。

品读完邓恩铭家书,使我的思想进一步得到净化、革新,激发了学习热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而且始终要追求和谐、健康、科学、明、积极向上的生活,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我们可以触摸到他们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支持我们奋勇前进的力量,也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江河奔流的家国情怀以及天下为己任的初心使命。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我们应该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