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日记 > 正文

优秀春节趣事日记

2024/02/29经典日记

倚栏轩整理的优秀春节趣事日记(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优秀春节趣事日记 篇1

春节前夕,我家过年的方式来了一次划时代的大革命。说它是革命,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它和过去截然不同。

除夕之夜,全家人一改惯例,都挤到客厅里,要利用它来举办一次“春节联欢晚会”。我当之无愧地成了主持人。准备完毕,节目拉开了帷幕。“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又是......”一段慷慨激昂的`话语后,“春晚”就正式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等一等,怎么还少了一个人?”奶奶一脸疑惑地问道。“我在这儿呢!”妹妹蹦蹦跳跳地从门后跑了出来,却引得全场哄笑。小家伙涨红了脸看着大家,茫然不知所措。我拿了面镜子给她,小家伙这才发现脸上全是水彩笔的“杰作”。妹妹倒是机灵,只见她把“罪魁祸首”找了出来,还装模作样地摆弄着。谁知她要求在每个人的脸上都画上几笔。什么?那我明天还怎么见人呐?对此,妹妹清了清嗓子,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个嘛,因为春节是欢笑的日子,如果每个人的脸上都画上几笔,互相见了笑个不停,那多有趣呀!”还真是人小点子多呀!正想着,忽然感觉脸上痒痒的,再一看,妹妹已经在我脸上“动刀”了。刚准备生气呢,妹妹就连忙靠过来说:“姐姐大人千万别动怒,你是主持人,要做个榜样嘛!”弄得我哭笑不得。“好了好了,开始表演了!”一旁的爷爷发话了。“哦,下面请欣赏贺岁大歌《新年好》!”......狂欢了一个多小时后,大家也都累了,便各自休息去了。

你瞧,自家办“春晚”多有意思啊!其实趣事还多着呢。怎么样,你也来试试?

优秀春节趣事日记 篇2

猜你喜欢1:《春节习俗》日记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贴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猜你喜欢2:有趣春节的日记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我们家乡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到大年初一家乡人都有一套俗话:“腊月二十四大扫除,腊月二十五糊窗户,腊月二十六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宰只鸡,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家乡人每年春节都是按着这个习俗来过,三十晚上鞭炮声不断,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家乡人走亲访友的日子,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家家张灯结彩,灯火通明,人们都围到广场上看烟花。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