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富有哲理性的文章

2023/09/07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富有哲理性的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富有哲理性的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茶叶蛋

文/何庆良

谷雨刚过,新茶大量上市,小城的街头巷尾断断续续地响起了叫卖茶叶蛋的声音。

最早由汉族人发明的茶叶蛋流传甚广,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言:"鸡蛋百个,用盐一两,粗茶叶煮,两枝线香为度。如蛋五十个,只用五钱盐,照数加减,可做点心。"由此推断,早在清代茶叶蛋就不是什么稀罕食物了。年过七十的父亲也说,即便在缺吃少穿、食品实行凭票供应的年代,广大的乡村和小城镇居民逢年过节最不缺的就是茶叶蛋。所以,茶叶蛋这种老百姓的普通小吃虽然紧密连接着生活,但并非能反映经济生活数据的指标。

我记忆中茶叶蛋用的茶叶皆为陈年粗茶。茶叶蛋是水煮蛋加上卤制工序,加盐水煮,用小火煮熟,待凉;轻敲蛋壳令龟裂,再入茶汤卤汁煮至入味,熄火,浸泡两小时左右即可,类似卤蛋的美学原理。我的老家罗田也产茶叶,母亲制的茶叶蛋自然采用的是上年老粗茶,为去掉绿茶久煮释出的苦涩味,母亲煮茶叶蛋一般都加入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这样煮出来的茶叶蛋,不仅鲜美嫩滑、芳香可口,而且其泡在卤水中可保存几日。

有人把茶叶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称那裂缝乍看似毁坏、似伤痕,其实就是茶叶蛋之宿命。而人生恰如茶叶蛋,从来就不缺乏损伤与苦涩:那些裂痕,那深褐纹路的表皮像岁月的皱纹和生活的历程,深刻、实在,饱含着记忆之味;偶有的伤痕与毁坏,恰像烹煮的茶叶,略带苦涩、苦中带甘、苦中作乐:唯裂痕越多越能入味。

不过,我更觉得茶叶蛋显示的不仅是健康饮食的智慧,更是一种饮食文化。众所周知,几千年前出版的《神农本草经》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以说,茶叶最早是以药材身份出现的。唐代《本草拾遗》称茶叶为"万病之药";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所以,古人早就从强身健体的角度总结道:"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由此可见,茶叶入菜、茶叶煮蛋,不但可以保健,还能祛病,用现代时髦话说,茶叶蛋是一种早被民众认可的绿色健康食品。

话说回来,茶与蛋组合在一起,也传递出植物与动物、荤与素的巧妙融合,反映了中国人讲究平衡智慧、展示了中国人崇尚自然的传统。如此说来,吃茶叶蛋也许还有怀古和返璞归真的诸多功效。每天早上步行上班,沿路看见那些急匆匆赶路人手里拎着的茶叶蛋、豆浆及小孩子往嘴里送的茶叶蛋,又觉得茶叶蛋是一种最有群众基础的平民食物,它早已根植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实人生就像茶叶蛋,越有裂痕越入味,希望人人能享受挫折、接受失败,同时从挫折失败中成长成熟起来。

面相

文/马未都

信息的传达可以不借助语言或文字,文物的鉴定实际上就是捕捉古代的信息,转化成今天可以解释的结果,说出所以然来。

其实看手相看面相的人都可以通过手和脸,捕捉一些有用的信息,再借助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阅历,八九不离十地说出你的过去,这没什么新鲜的,我也会。简单的揭个秘:看手相第一要区分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者,过去是还是现在是,这个对谁都不难。说准第一步就试探着说第二步,注重对方眼神的反应,盲人算命是听你的气息,你关心的问题都可以是你的破绽。

我们生活中常常说这人"挂相",不管熟人还是生人,心中的事都会挂在脸上,不挂在脸上也会挂在眼上。眼神的一个闪烁就是有经验的刑警破案的契机,许多重大的案子就是在犯罪嫌疑人一个暧昧的眼神中突破的。某种意义上,公安局里有丰富经验的审讯警察,个个都可以算命。

这么说,人是有面相的。有这样一种说法我很同意:一个人的面相,40岁之前是爹妈给的,40岁之后就是自己的了。一个人在今天的社会混上40年,无论成败,都会清楚地写在自己的脸上,抹不掉擦不净。因此我开始相信自己的直觉,第一面非常重要,而我过去不是这样,强迫自己不能以面相取人,把心里否定的人往肯定上想,结果吃了大亏。

因为有了这等吃亏,才有了今天的判断,才知道自己用半生寻求的文物鉴定知识对待人生也是有益处的,所谓触类旁通正是如此。

孝敬一个不爱的人

文/叶倾城

我记得倪萍的自责:我自私,我心狠,我怎么就叫不出爸爸来呢?

但凭什么她一定得叫得出来呢。她父母早年离异,兄妹俩跟着妈妈长大。经济拮据,妈妈想尽办法让他们能生活得体体面面,会熬更守夜为他们把旧裤子整个儿翻过来重新缝纫,不熟悉的人还以为是买了条新裤子。还有舅舅、姨、姥姥、姥爷争先恐后的爱:看电影时被舅舅扛在肩上,困了睡着了是舅舅背着舅舅抱着;到外地上学了,舅舅每年寒暑假去看她和哥哥,带他们吃最好的饭店,买最好的衣服。

而关于爸爸,她五六岁时这个人就消失了。

父不慈,却没妨碍女儿长大后要尽孝。爸说喜欢羊绒衫,她十几件地买;爸再婚后的儿女,她帮着给买房子……只是付出再多,她也无法叫出一声"爸".也许在内心深处,她真切地觉得这个人并不是父亲。她的付出她的尽孝,有多少是出于谅解,又有多少是出于不愿意被说成"不孝"的压力?

还有孙俪。12岁父母就离婚了,父亲一次性支付了2000元生活费,仅此而已。这笔钱够付舞蹈班的学费吗?够付春游费吗?我只知道,孙俪的母亲不得不在下班后还去一家公司做保洁。

收梢是圆满的。成名后的孙俪出资,给父亲和祖父各买了一套房子。"恨一个人,你永远得不到幸福,而爱,可以让你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宁静".不恨,却总有无奈。

即使有恨,也不能流露,我们不想看到一个不光明不友善的明星;哪怕从不曾原谅,物质上的给予也不可或缺,因为这是"孝",是不管你有没有得到都必须给出去的不平等条约。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不值一提的,"亲爱我,孝何难",最高级的孝发生在仇深似海的父母子女之间,"亲憎我,孝方贤".要如何孝顺一个恨你的人,怎么才能讨好他让他开心?只怕一死了之都做不到。

父母是不能选择的。世上有各式各样的父母,有好的有坏的:梅艳芳的母亲,在女儿死后多年还在争遗产;蔡少芬的母亲,欠多年赌债逼孩子拼命演戏。父亲,也有成龙那样的,人人都知道他没怎么管过孩子;或者郑少秋那样的,肥肥一死,他与肥肥共同的女儿郑欣宜就和孤儿没有两样了。这样的父母,对孩子来说,纵有一分甜蜜,也被十分苦涩淹没。

明星往往一生都在扮演,也许,多演一档孝顺儿女,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难事吧,好歹他们有钱。而对没钱的普通人来说,如何去尽一场不甘愿的孝,才是像奥数那么难的考题。

云态度,月精神

文/鲁先圣

千百年来,云和月,给人们带来多少遐思,多少向往和憧憬?

宋人石孝友在《鹧鸪天》一词中最早提出"云态度,月精神".云态度,他的意思是,人应该像云那样,洒脱、飘动、不拘一格,拥抱清空,不固一隅。遇日轮升起化为朝霞,遇夕阳西下变身余晖。春天时润物细无声,引领出一个绿色的世界,冬天则凝结成晶莹琼花,让大地纯洁妖娆。

月精神,是淡泊、宁静、安详,不弃暗夜,默默施恩于山川人间,是温顺的心境,绵绵的情思。

居于尘世,静观云物,眺望月华,自当领悟云月给我们带来的那份宁静和悠远,淡泊和智慧。我们当然欣赏那种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但是,我们同样要有一分智者的性情来慰藉心灵。

"静对古书寻乐趣,闲观云物会天机。"一颗安静的心灵,自会从这份闲适中领会世界的机缘。

"门掩梨花深见月,寺藏松叶远闻钟。"优美的月夜里,隐藏着多少人世的大智慧。

宇宙无限,当我们的心灵与世界清流相通,云水禅心,自会寻找到代表着希望和绿色的丛林,站在历史的枝头微笑。

守一颗淡泊之心

文/张亦弛

诸葛亮曾经在给他后代的《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诸葛亮终其一生的座右铭,也是他卓尔不群的压舱石。

淡泊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传统美德。老子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文子》中亦有"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之句。白居易《问秋光》诗云:"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淡泊名利方能成大器。在美国波托马克河畔有一个永久首都性质的特区,它是以美国第一届总统命名——华盛顿特区。"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这段话出自于华盛顿的辞职演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依靠外在压力,仅仅依靠内在的道德力量就自觉放弃了最高权力。华盛顿以行动扞卫美国民主,名利与权力并没有束缚他的眼光,他用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卓着的政治才能使"华盛顿"这个名字在美国人心中具有神圣意义。

淡泊名利方能潜心建树。居里夫人曾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朋友惊讶地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把英国皇家协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当作玩具,于是吃惊地问道:"这枚体现极高荣誉的金质奖章,能得到它是极不容易的,怎么能够让孩子玩呢?"居里夫人却说:"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这东西只是玩具而已,只能玩玩,绝不可以看得太重,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不会有出息。"居里夫人正是以这种视名利荣誉如粪土的心态才能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超越自我,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物欲横流的今天,太多的人为这些身外之物所困,更甚至为此跌入深渊。试着松开那紧抓名利浮华的手,才能拥抱更广阔的蓝天。守一颗淡泊之心,宁静而致远。

正是读书好时节

文/袁军花

作为老师,也算读书人了吧,怎奈俗务繁多,总也无法静心读书,如今春日正好,正是读书时节,忙里偷闲,沏上一杯香茗,在茶香袅袅中,享受阅读的乐趣。然而,半刻钟过去了,竟无法融入其中——心似无根之萍,思绪天马行空——这不是读书的状态啊。掩卷,沉思: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快餐文化、网络文学盛行,喧嚣与浮躁掌控了人的心灵,似乎很多人都不会读书了,殊不知,读书须讲究心境,讲究方法。

浮躁是时下一种相当普遍心态,心浮气躁,缺乏耐性,急功近利,趋尚浮华。不仅在干各种事业上如此,在读书问题上也如此。当然,我们说这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但不可避免并不等于就无法克服。其他不论,只说读书,既然想读书,就应自觉地力戒浮躁,避开冗繁琐碎,抵御各种诱惑,静下心来,沉下心来,耐住寂寞,有计划地读点自己喜爱的书,真正掌握点有用的知识,同时也真正体尝品味到读书的乐趣,正如姚雪垠先生所说:"耐得寂寞,方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一生寂寞。"

有了心境,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也不可取。虽然陶渊明老先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但是那也是在"会意"之后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读书则必须"读而思",否则,就会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论阅读和书籍》中说:"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我们常说的"书呆子""书愚子"不就是这种人吗?须知,会思考的人才会有进步,尤其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读因为思而深刻,思也因为读而蔓延。

除此之外,读书还有三忌:一曰好大喜功,贪多嚼不烂;二曰读什么,信什么;三曰信什么,读什么。书贵精而不在多,读宜透而切忌滥,否则,读遍二十四史,观遍《四库全书》又如何?书橱而已。而读什么信什么,就会变成书的奴隶,让自己的头脑变成跑马场,任别人践踏。信什么读什么呢?则会把自己的头脑封闭起来,变成某个人或某种学说的私人领地,任何新思想都进不去。

最后,我想说,我们读书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六神无主。可能有人求名,也可能有人为利,还有人为了追求理想,但是无论哪种,都需记得: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参悟道理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求和,而是一种智慧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