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章阅读
倚栏轩精选6篇经典文章阅读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经典文章阅读(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怀念乡下
文/墨弦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从何时起,内心深处就开始有一种怀念乡下的感觉。常常会莫名的想起年少时在乡下过的日子,怀念乡下那些人,怀念乡下那些事,更怀念故乡的溪水长流、青山环绕、鸡鸣狗吠、乡音熟语。
有朋友问:是厌倦了城里的繁杂喧嚣么?也不全是的。毕竟,都市里的生活比乡下要方便的多,尽管近几年里故乡也发生了不小变化。想来想去,或许是自己本身就是乡下人的缘故吧,才有了对故乡的这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怀念乡下。乡下的生活是清净的,乡下的生活是安闲的,乡下的生活更是惬意的。在这里生活,时刻会使人身心处于一种轻松状态,丝毫没有一种紧张感或压力感。春天里的早晨,迎着刚刚露头的朝阳,在湿漉漉的稻田边的小路上走着,能听到久违的布谷在歌唱,能见到啄泥的燕子在电线上停歇,还能远远的感觉到深山里斑鸠的啼叫,春天的序曲在这些精灵们的演奏中娓娓而来。昨夜的雨湿润了大地,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浓烈的气息,直把人陶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快乐一层层向心中漫来。夏日的某个黄昏,霞光在村子西边上空上演着一场绚丽多姿的火烧云系列片,吸引了长金胡子的老爷爷,吸引了顽皮可爱的孩童,连小猫小狗小鸡们都不时抬头歪向天空。在最后一丝夕阳钻下山头时,周围就寂静了,心也忽然间宁静下来,尽管对面山头的小树林中充满聒耳的蝉鸣,不远处的稻田中装着盈耳的蛙声。秋天的午后,强烈的阳光唱得正欢,辛劳的乡民早已忙完一上午的活儿,枕着自家编制的竹篾凉席,在金黄的季节里丰收着甜蜜的快乐和希望。唯有村子前头的那条小溪,还荡漾着孩子们的欢笑,水流声拍打着嬉戏声,光溜溜的肌肤抚摸着灵动的溪水,童年就是这般的简单和自然,突然间,觉得乡下又充满着欢闹。然而,在乡下,更多的还是寂静,冬天的夜晚,就是那般的无声。屋内,一家人围着火炉静静地享受着温暖的幸福,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木炭闪动着啪啪的碎响,伴着大树根燃起的火苗儿。入睡,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伴着窗外雪花簌簌的轻吟,伴着枯枝偶尔的咯吱声,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
怀念乡下。淡淡的乡下生活,使人变得一切都淡然起来。因为生活简朴,乡下人需要的并不多,所祈求的也不多。一年到头有吃,有穿,有个好身体,就足够了。俗话说:一丘田,一头牛,讨了老婆孩子就不愁。过去村里的老百姓就只有这个美好的愿望。当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如今的乡下也发生不少变化。路通了,水改了,房子高了,生活好了。可不变的依然是那与世无争,清白安然,简约朴实的生活态度。
怀念乡下。乡下有我最亲最爱的父母,乡下有我熟悉的父老乡亲,乡下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念想。在城里安家后,曾好几次和父母商量,让他们搬进城来,可每次都遭老父亲的拒绝,他不愿离开村子,不愿离开土地,更不愿离开这乡下的生活。于是,我每有空,就回到村中,陪陪老父老母,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最近村里的新鲜事,也把外面的稀奇事传给他们。顺便到乡亲们家中转转,看看这家今年收成又增产,瞧瞧那家刚刚又添了儿孙。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气味中,散发着童年往事的气息,似乎自己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日子。在村子中走,能随时倾听到熟悉的乡间声音:牛眸,犬吠,鸡鸣……多么优美的乡间和谐曲啊!
故乡是什么,桑梓是什么,是祖辈们的埋骨地,是父辈们的家乡,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出生地。它由无数祖辈的冢堆构成,更由一代代人血汗筑建。城里没有故乡,故乡只能在乡下。城里有的只是钢筋水泥混凝土,这水泥上生长不了庄稼,生长不了灵性,柔情乡梦的根扎不下去,浓浓的乡情种子只能在松软的乡下泥土地里滋长。于是,我们的心中突然间有了感慨:有时间,不妨多去乡下转转。
怀念乡下,有空就去乡下。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空灵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行走于尘世之间,心无旁骛,致性而为。沐浴着阳光,花香,清风拂过,微闭双眼,感到了风的温婉和清凉。这种美好常常让我沉醉而不能自持。因为喜欢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向往。
寻一方青石板,安然入座。看午后的斜阳将一剪瘦影定格在微微荡漾的柔波之上。柳枝低垂,春风如剪刀剪裁着人们心中春天的模样。而我则悠闲的静看水中美丽的天鹅,任夕阳将影子越剪越长。
美丽的总不会为谁停留,风起时,水面也轻轻摇晃,像一首悠扬的小夜曲,又似远方的友人在你耳边喃喃自语。风拂柳的逍遥,水漾波的灵动让生活充满了诗的意境和灵性。而我也似乎可以跨越这画卷,飘然于尘世之外了。
静静思量,我们终究还是行走于红尘之上,踩着流年的风景飘然而至,一步一印,别无异样。经年久月,身体是否疲累,灵魂是否萧索,已无从考证。我们只是风尘的潜行客。在漫漫光阴中流逝了岁月,苍老了容颜。掸一身尘土,流一世深邃。
喜欢无数个花红柳绿的白天,更喜欢每每在月下,凝望夜的黑。月影疏斜,夜空中总是含着几许悠远的清香,我知道,那一定是你曾经来过,曾经凭窗眺望过远方。那么今夜,你是否为我留下,为我留下那些过往。那些班驳的往事早已在心中跌落一地,零零碎碎,无从拣拾。只是在这荷塘,我依然希望,你看到今夜的我仍是往日的模样。
雁过只为留声,风动只因荷塘。那么谁的心在风中呼啸,谁的情在世间逍遥。回首再回首,可寻找?叹息,谁的念想是谁的所有,谁的苦涩还是苦涩。遂一路循迹而至,一路风霜坎坷。只求谁终究是谁的梦,谁又是梦中的谁。然晚风吹拂发丝,落幕的年华,仍不知谁铭记了谁的容颜,谁又多情了谁的留恋啊。短文学网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挽一丝云彩,撷一片花叶,行走在红尘中的岁岁年年,不羡鸳鸯不羡仙。
红尘古树
文/赵兴忠
我的老家作坊坝,村子边上有棵高大挺拔的古树,人们叫它黄连树,又叫药木树。
黄连树的树干异常粗壮,它的腰径要数人合抱才能拢上,树高十丈有余,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据老人们说,这棵古树早在祖爷爷时就枝繁叶茂地长在这里。谁也说不清楚它活了多久,它像神话中的巨人一样日日夜夜地守护着我的家园。
过去,黄连树旁边仅有一宅土木瓦房,是祖爷爷手里修的。这座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脸上刻画出一条条深深的皱纹。从高祖到父辈几代人都居住在这院子里。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兄弟们先后修了新房,都搬出旧院,渐渐形成了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从前这里开办过酿酒、制醋的小作坊,因而得名"作坊坝".
天一热,人们便躲在黄连树下,再大的太阳也晒不透,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穿透下来,丝丝缕缕,星星点点;几只喜鹊在树枝上飞来飞去,筑了几个巢窝,一双黑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树的枝干,不时地扇动黑色的翅膀,和风儿、柔软的枝条一起舞动。清凉的山风阵阵拂过,令人暑气顿消,好不舒坦。夏天的傍晚,人们便相聚在树下,享受着凉爽,谈天说地,也谈论以往的旧日子和现在的新生活。孩子们经常在树下乘凉、玩耍,在石板桌上看书、写字,那是我们儿时的乐园。
春天,黄连树抽出新芽,那么鲜嫩,那么可爱。刚发出来的嫩叶可做凉菜,虽然味道苦涩,却是一味良药,具有清热降火之功能。结的果实一串串的,开始由白色变为粉红色,到八九月熟成绿色的"珍珠",甚是好看,人们叫它"药木果",有村民把它摘下来榨油食用。
当和煦的阳光斜射至黄连树梢,喜鹊"叽叽喳喳"、麻雀"啁啁啾啾"的合鸣声响成一片,啄木鸟的啄虫声,则似敲击木琴。鸟儿们的晨鸣,为家乡添了一景,也使家乡的早晨显得更加宁静。这宁静,让眼前高大的古树,农家庭院,枝头的鸟雀,构成了一种和谐。这和谐,使人心情平静,恰似沐浴在幸福、喜悦之中。
走出家门,漫步在田野、村庄,似乎一切都是新的。新架的小桥横跨山崖,在村子的河道上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最新的事物莫过于近两年出现在村子中心的食用菌实验基地。走进温室大棚,那是另一番天地:黑木耳缀满支架;白色的杏鲍菇送来淡淡的清香;赤色的灵芝铺满湿地,形如肾状,质朴、庄重,惹人喜爱。
岁月如梭,改革开放四十年,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足,大部分乡亲因为工作或务工都出去了,只剩下寥寥几户居住在这里。
抬头仰望那黄连古树,沧桑的年轮雕琢出岁月的痕迹。夏风拂过,深绿色的枝叶晃成一片,继续站在高处凝望着通衢红尘,也许还在眼巴巴地等待外出的家乡人归来。
古树越千年,枝繁遮蓝天。日月精华照,看尽世变迁。黄连树象征着生机,象征着希望,展现着山清水秀的家乡美。
江岸迟秋
文/墨香
忽然,忧伤便涌上心头。我别了家,独自出来。
苍黄未昏的晚上,漆黑一片,错杂的小道上,也是屐痕处处。月光下,树梢里,充斥着的,是莫名的萧瑟。偶有灰色的鸟雀飞过,瞬间湮灭不见,怅然的衰草间,是弥漫漫天的难眠的星星。只有一个我,独在这无言的静谧的夜。
我沿着小道,轻轻悠悠的漫步。婆娑的树下,寒蝉凄凄地鸣着,像飘零的风,习习吹来的感受。阴翳的树丛里,漆黑的树干托着硕大却干净的枝,笨拙的晃动着,不时从树枝里透出的,是江面上点缀着的斑斑渔火。时间的推移,树荫退了身,我也便到了江边了。
迟暮的江面上,浮着淡淡的雾气,像是远处高楼上的歌声,飘忽而淡远。青涩的舟,漂泊着,似向远方。像剪贴画一样,几片叶飘在水面上,不时交杂一起,不时又纷乱而散,涤荡着的,是乐?只是三点渔火,几片败叶,一横长堤,两片小舟而已,忽一阵风起,群鸟一阵颤动,四面八方的全是,远山一列尽相失色,满山红叶席卷而至,恰似离人眼中血……
那明晃晃的,是秋。薄薄月光沁入水中,那袅娜的身入水,也惊起了层层涟漪。斑驳的树影压着平静到出奇的江心,悄悄地,不被人注意。空灵而深邃的天,是苦涩人的泪,清澄又杂乱,饱含无语,却也千言万语。夜晚的漫长,像事先设计好的进行着:戏剧化的萧瑟,戏剧化的难眠,还有那戏剧化的我。只剩袅袅微风的吹过,和那冷冷月色的颤栗了罢。只有我,没有真我,像他们一样重蹈着这千年来的覆辙了。
忽然想起了秋词,据说那是一首咏秋诗,亦是诗人妙手偶得之。那是首昂扬的励志高歌,字里行间漫溯的,是悲?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淅淅沥沥飘洒,飘洒的叶,伴着的,是什么?
我发觉了自己的错误了,我应该创造自己的规则吧,这真让我有些无言以对。
那伫立千年的法则,又岂是我等沧海一芥所能动摇?
这倒令我惦着故人了。
我给这萧秋的江面最后一瞥。之后便沿着刚来的路,归去。
游青龙洞
文/彭韵竹
镇远是一个青砖黛瓦的古镇。小镇中间的那条河是弯曲的,把镇子绘成了一个太极图,这又为古镇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我们带着好奇进入了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青龙洞。走在山腰那窄窄的小道上,木制的阁楼悬空镶嵌在山体中,不禁令人惊叹古人的智慧。
到了老师讲学地方的时候,天穹正飘着小雨。仰望楼宇,我抑制着心底的激动,生怕惊扰了古楼的魂灵,一步步虔诚地进入古楼,不知道古代的学子是否也像朝圣一般来到这里。
楼内通向上一层的楼梯很窄,没有可以扶着的地方。一肩宽的楼梯,仅可一人通过,两侧是高且厚的褚红色的墙壁,一个台阶有十多厘米高,阶面估计是寻常阶面的一半宽,只能勉勉强强踩上去。楼梯很幽长,无法看清前方的出口,大家在台阶上似乎很难地走着,走的时候总担心会一脚踏空。但当我走到楼梯口重见开阔时,好似破茧重生一样,这条路难道不像求学之路吗?
在这条路上,人人平等,不论为官,为贾,或权倾天下,或富甲一方,都只能独自前行,没有前呼后拥,也没有鲜花与掌声,只有暗影与自己伴随。
这条没有扶手的路,不也寓意着这条求学之路没有人可以帮助你一蹴而就,这条路没有开遍鲜花,没有红袖添香,只有沿着这条路孑然前行。
青龙洞内有很多神像,据说一些当官的,为商的,读书的,都会虔诚赶到这里顶礼膜拜。
看着一些人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神像面前,静静地低下头,手交握成太极,叩首,一声木鱼声响起……我忽发奇想:自此以后,这些人真能内心一片平静,无欲无悲了吗?
泥泞
文/逯玉克
泥泞,是乡村特有的一块胎记。
乡村喜欢雨。靠天吃饭的年代,雨是上苍的恩赐,当山地、丘陵、平原、河川,那满眼的庄稼被一片如烟的雨幕笼罩时,村村寨寨的乡亲也被欣幸与惬意笼罩了。
雨下在田里是甘霖,下在路上便成了泥泞。
乡下是土的世界,街道院落、田间小径、出村大路,全是黄土铺垫的,经不起雨的浸淫。一场雨就能把平日硬实的路面泡得黏黏糊糊,如果连下几天,乡下人就会被困在村子里,没有要紧事,一般是不出门的。但迫于生计,乡亲们闲不住,也闲不起,一年四季总是风里来雨里去。这下路就遭灾了,来来去去的人走过,总是踩出一溜歪歪扭扭深深浅浅的脚窝,鞋被泥巴糊涂得看不出模样,裤腿也溅满了泥点。要是不小心摔一跤,弄半身水淋淋脏兮兮的泥水,那就狼狈到家了。最糟糕的是马车或拖拉机碾过,路会被轧出几道深深的车辙,水积在那里几天都不干,像是没有愈合的伤口。拖拉机还能凭着一身蛮力,不管不顾的冒着黑烟声嘶力竭地挣扎着过去,小汽车呢,底盘太低,容易搁浅,就只能望路兴叹,矜持着它斯文优雅的贵族气质了。
雨后的土路,被车轮、马蹄、脚印践踏得满目疮痍,仿佛那是路的溃疡或痉挛。土路,古来如此吧,这从庄子"涸辙之鲋"的寓言里就能得到验证。其实,人类的历史不就是漫长的泥泞的历史吗?茹毛饮血的祖先怎样在蛮荒的泥泞里艰难跋涉姑且不说,至少,在柏油路、水泥路出现之前,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那挣不脱甩不掉跟人类死缠烂打了几千年的泥泞,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不少麻烦。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那900戍卒就是因为大雨、泥泞以致误期才揭竿而起掀起惊天波澜的。那个让赵师秀"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朋友之所以"有约不来过夜半",我猜,肯定也是因为泥泞——"黄梅时节家家雨"嘛。望泥泞而却步,因泥泞而爽约,可见泥泞的狰狞了。没有泥泞会怎样呢?萧萧暮雨里,子规啼鸣中,苏东坡欣喜没有泥巴粘鞋的烦恼,于是悠然吟出"松间沙路净无泥"闲适与惬意。
泥泞的土路被晒干风干后还保持着当初惨遭蹂躏的模样,这就叫坎坷。
坎坷,是泥泞的固化,它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着行路的艰难。多年前,一个窑匠的一车瓦罐瓦盆翻倒在路上,多日抠土挖泥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辛苦,化作坑坑洼洼中的一堆瓦砾,我至今仍记得他气恼懊丧无助悲戚的眼神。
古代,乘车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显示,风光是肯定的,但舒服与否,那要看路况了。笨拙的木轮或铁轮在波峰浪谷的路上颠来簸去也未必好受吧,所以,陶渊明才"安步以当车"呢。
小时候,村南二里外用鹅卵石、料礓、砂砾铺成的石子马路,已是我所见到的最为高级的路了,虽也不甚平整,但毕竟不怕雨了。下着雨,上面还不耽搁跑车呢。遇着水坑儿,人来疯的汽车也不减速,还会表演似的骄傲地溅起一片水花呢。
后来,石子路加宽垫高裁弯取直修成了柏油路。哪见过这么好的路啊!又宽又平鱼脊背的柏油路让乡下人惊喜不已。再后来,乡下好多村道也铺上了水泥,乡亲们再不用因泥泞而扛着自行车回家了。泥泞、坎坷,像松鼠、黄鼠狼、獾、野鸡、斑鸠等那些年我们常见的野生动物一样,领地只在野外了。
当年,踩着坎坷的土路,我离开了乡村,但乡村留给我的美好记忆是无法忘怀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了,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日子也愈加舒适。和同学、朋友、家人聚在一块拉些家常,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对未来的展望,他们眼中闪现着期待的光芒。
儿时的乡间土路,泥泞坎坷里,虽然充满了艰辛,但充满了欢乐。现在明白,泥泞坎坷虽然常有,但是这些泥泞坎坷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