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散文和随笔

2023/09/04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散文和随笔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散文和随笔(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寒冬

文/矜持的风筝

气温跌破了常规,而阳光却似有似无、半睡半醒,没有想像中的鹅毛大雪,也没有儿时灿烂的暖阳,雾霾依然存在,城市限号也还在继续。学生、上班族都躲进带有轮子的小房子里,又急急的奔向一个个被钢筋水泥修筑的带有暖气、空调的大房子里,为分数、为生计而忙碌。

公交行驶在上班的途中,看着窗外的景象,脑海中却跳出来儿时的画面,广袤的关中平原,冬季的麦田一经冬灌,结着一层厚厚的冰,这个天然的溜冰场最多的主人是小孩子。三五成群相约去上学的孩子们,三人一组,中间一人微蹲,两边同学各拉一只小手,最原始的溜冰搭档组成,不一会,田间变洋溢起孩子们嬉戏时快乐的笑声,麦田的冰层很厚,孩子们嬉笑打闹也不会破,玩呀闹呀,觉得快要迟到了,一溜小跑奔向学校,善良的老师也是用疼爱的眼神命令他们,赶快早读了。

孩子们上学去了,父母们也依然要为生计忙碌,勤劳的主妇已将自家前后庭院打扫的干净整洁,井台边虽已结了冰,也要挑满自家的水缸,好满足一天的涮洗之用。

随着村子里袅袅炊烟的升起,那冬天带着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庄,人们依着墙根,有老人吸着旱烟袋的,有中年人端着一碗包谷糁就着咸菜的,有女人手里纳着鞋底的,大家扎堆闲聊。

冬天是一年中农活最闲的季节,利用空闲,这家筹划着为孩子娶媳妇,那家谋划着来年开春再新盖几间厦子房,随着暖阳的余晖渐渐散去,村子里家家户户烧起热炕,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燃烧过柴草的味道,一天的日子也就过去了。

公交没有几站就到了。根据专家研判预报,困扰在小城的雾霾也将随着气温的骤降而扩散,限行也会随之取消。

寒冷的冬天是大自然轮回交替产生的,雾霾也是这个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必然产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由人工控制,春夏秋冬四季自然交替,风雨雪温度适宜的的环境中,全人类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许,它就不远了。

梦回

文/孙衍玲

幽静的夜晚,站在窗边往外看,对面是一栋楼的墙面,往上看只有窗上护栏的铁皮,看不到外面的繁华,看不到天际的绚丽。我的眼睛没有聚焦,整个脑袋都在放空,耳边是哥哥的笑语,"家里在过冬至,杀鸡祭祖还有黑豆糯米饭,还放鞭炮,菜可丰盛了,不过就是家里人少了点,只有我和你嫂子回来。"瞬间,感觉好想吃黑豆糯米饭啊。

家乡那边的冬至都是做黑豆糯米饭吃,用的是土道具、老做法,家里现在大概就只有奶奶会做了。记忆中,那糯米饭有点黏黏的,口感很好,我每次馋起来,一吃就停不下来,但奶奶总不许吃太多,说糯米不好消化,想吃下次再做就是了。

"起来吃早餐了!"妈妈的叫唤声响起,我眼都不睁开地说"不吃了,再睡一会,晚点直接吃中午饭",而后又沉沉睡去,好像妈妈还说了什么来着,我只管做梦去了。起床时已是十点左右了,洗漱完去吃饭,桌上有做好的黑豆糯米饭,我眼睛都亮了,盛了一大碗直接吃起。妈妈又在旁边唠叨:"别吃那么多,不好消化,你昨天不是说想吃吗?今天早上奶奶刚做好,热乎乎的时候叫你起来吃又不起。"我哪管那么多,直接吃了再说。中午吃不下饭了,趴在沙发上看着爸爸妈妈进进出出,这场景怎么那么熟悉,好像是我以前放假在家的样子,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盯着家人进进出出,好不悠闲啊。哥哥回来,"买了你最喜欢吃的,你猜是什么?"哥哥笑嘻嘻的说。肯定是葡萄了,我跑去后备箱自己搬,果然被我猜中了,先洗一点来解解馋先……

"起床了!"睁开眼睛,是舍友在叫我。咦,我怎么是在这里?不是在家吗?脑子里闪过一个个片段,原来我是梦到回家了,突然间好想回家。

回家的路或远或近,但这都不是距离,真正的距离是我们的心,是我们不自觉地忽视,是我们自以为是的选择。也许一直想回家,但总有那么多"借口",而我们选择了"忙碌",以至于一次次推迟回家的时间。很多时候父母多么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但我们总是一再说自己忙,父母纵然有万千思念也说不出口,只能叮嘱我们在外好好照顾自己。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首《常回家看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唱遍大江南北。很朴实的歌词,却唱出了多少离家在外的游子的千万思绪,也唱出了多少盼儿归家的无限思念。而今我们生活富裕了却也变得更加忙碌了,忙碌成了标签牢牢地贴在额头,也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会产生"抬头共望一片天,一样星星一样月,只恨人处不同地"的惆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的时候梦境是内心最真实的反映。我似乎应该回家一趟了,再不回去都不知庭院的小树长多高了,亲人的容颜是否又添了几笔苍老。

落尘即归心

文/张念龙

有人说,时间有两个概念,一种是物理概念,一种是心理概念。比如说离家和回家,不同的情境,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时间坐标上,物理概念上的时间差是一样的,但是心理概念上的时间差却不一样的。当你离开家乡的时候,感觉列车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似乎你一眨眼睛,就与故乡隔上了十万八千里;而当回乡的时候,感觉列车的速度又是如此之慢,你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就希望快点到家。直到到了家,扑落扑落身上的尘土,看见了阔别许久的亲人,一颗心才算落了地。

记得初中开始上晚自习,由于上得很晚,就开始了住校。以前未曾离开过家,没有体会到离家的感觉,所以刚刚离家的我有些不适应,总是很想家,开始的几天,心就像被抽空了一般。我和父母说,父母说我没出息,别的孩子都不想,单单就我想。那时家校相距仅有八里路,有时晚上顶着月亮,骑着自行车回家。车子蹬得飞转,星光月影不觉,只见人影相随,树影后退。春天满身的土,夏天满身的泥,秋天满身的霜,冬天满身的雪,直到到家的那一刻,心也落了下来,踏实了下来。

祖母离世,我和父母回老家奔丧,我不会开车,客车火车又没有直达的,所以要倒两次的车。祖母停棂在家,在中转的某地,我们焦急地等待,恨不得能有一双翅膀飞回去,见祖母最后的遗容。下半夜一点多到了县城,妹妹从家开车来接我们,直到下半夜两点多钟,我们才赶到老叔那里。按照习俗,家里的人拿着笤帚到村口外的300米处,扫去我们身上的千里土。踩在故乡的泥土上,心落了底。祖母的遗体停在老叔家的院子里,上面搭着棚,我和父亲掀开盖在祖母身上的黑单,她的脸很慈祥,我至今难忘。那是她留给我们最后的影像,然后就化作了灰。尽管祖母已离世,但回到了那个她生活了一辈子、父亲生活了四十多年、我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乡。踏上那片土地,我的心突然平静了下来。

有了孩子,偶尔出差,也是想家想得不得了。尽管现在的通讯设备很先进,可以视频,但那一根线串起来的是生硬的沟通,触摸不到的联系只能让想念更加深刻。所以每次出差,都想着快些把事情办完,赶紧回家。一办完事就买票往家赶,直到回到家里,孩子扑到怀里的那一刹那,小脸在你的怀里蹭来蹭去的,一颗心才算落了底。

著名诗人洛夫诗:"谁是那眼中的落尘,落尘就是归心。"这落尘,是泥土上方的一方烟火,是烟火下的一抹温情。这抹温情,萦绕于生命的罅隙和光阴的兜转,成为人世间最温馨最美丽最恒久的眷恋。

旅途遐想

文/田小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一度的春运到了,回家的游子背起行囊,不论山高水长,依然勇往直前。公路、铁路、航空,一如往常忙碌地穿梭着,奔腾着,织就出一幅现代化强国的恢宏画卷。

国外疫情肆虐,国内可防可控,仅有个别城市被确定为高风险地区,而且感染者多为外来输入。因此,今年国内的广大民众都可以正常回家过年,享受亲情与团圆。我也是春运大潮中的一员,对繁忙的工作说再见,伸开双臂拥抱迎面走来的春姑娘。

为了有效应对复杂的疫情形式,减少人员流动,进一步巩固防疫成果,全国多地纷纷推出就地过年的号召。于是,很多人选择留下来就地过年,媒体也把目光聚焦到这群可爱的人身上。这是新闻导向的必然选择,因为每个人对于亲情的期待和向往想必都是一样的,新闻热点也就应运而生。

然而,看多了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媒体的报道,让我不得不深入思考舆论导向的问题。我在想,这群人中有没有迫不得已而留下来过年的?为什么受众看到的都是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守护一方平安的英雄式人物?我想一定有那么一些人,为了父母的养老金,为了孩子的学杂费,为了还未凑齐的房款……他们仅仅是为了比平日翻倍的薪资才就地过年的,谁来关注他们?

他们左肩担道义,右肩扛起家的责任。我觉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不断弘扬和传承的。宣传工作除了实事求是,正面引导之外,更应该多挖掘一些有血有肉的故事。因为,家是社会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小家和谐美好,大家才能欣欣向荣。他们中不乏埋头苦干,品格高尚之人,他们才是我们应该学习和选树的榜样。这是对宣传工作者提出的更高标准,更大的要求。一个普通受众的視角,不再满足以大见小的说明,更欣赏以小见大的表述。

那么,如何发现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今年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我选择留下来过年。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莫忘广大受众真正的喜好啊。

或许是职业病又发作了吧,所见所闻都离不开职业的影子。此刻,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重视舆论导向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人成熟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更是一个人发展的必由之路。感谢我的职业,感谢生命中每一个关键节点鼓励支持我的人,是你们让我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从容……

感恩之心是幸福的源泉,感恩岁月给了我们太多体验,不论是痛苦、烦恼、挫折或者悲伤……一切都是值得感恩的,因为酸甜苦辣才能使人生不再单调与乏味。

是啊,年年春运呈现在眼前的状态差别不大,但内心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因为处境不同,关注点不同,必然带来迥然不同的内心体验。但是,无数不同感受中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每个人都同样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正好印证了,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也是悖论,这亦是大道。

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满满的回忆被浓浓的憧憬所淹没,山重水复被柳暗花明所取代。短暂的旅途中,怀抱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用心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我的心与慢慢融化的土地浑然一体……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车厢,也照亮了我的心房。

春,载着梦想和希望款款而来。 运,在行走中如影随形。

春运,周而复始的一年又一年……

杏林酱菜

文/今生有约

体育场大水塔底下,有一家杏林酱菜铺。经营业主是个女的,中等瘦削的个儿,皮肤挺白,但"薄脸薄唇",搭眼一看,属农村说的那种一脸没福相的女人。杏林,在我的印象中总以为与行医或药店的行当关联,不知道她的铺子为何取了这两个字,我猜测必定与女人的姓氏有关,但营业证上偏偏就没给合理的诠释,遂想也许这女人的小名叫什么杏、什么林,抑或就叫杏林的吧。

杏林酱菜店很不起眼,也不很大,两楹半新不旧的灰顶瓦房,由于内靠体育场空闲,自家续接多半间屋,挖一小门通连做睡房。铺子不大,但货物齐全,一通的济南正宗货,盆里、缸里、袋里,酱的、卤的、辣的、酸的,散的、瓶的,片的、丝的、圆的、方的,一应俱全,且干净无秽、色正味纯、活泛鲜亮。人亦热情,要什么拿什么,要多少给多少,从不多秤,也从不少给,生意倒挺红火。我在那片住着的时候,离杏林酱菜不远,一朝一夕间散步,经常光顾,就是特意去买点东西,下班从前街绕过去,也走不远道。店铺里除女的之外,偶尔也看到还有一个半大小子,几年后又冒出一个更小的小男孩,大小男孩不仅个子高矮差距挺大,就连岁数也相差十六七岁。女人的丈夫不经常在家,在家就喝酒,我偶尔遇几次,也是他一个人蹲在通连卧房的小门处矮桌上喝酒,来人也不帮忙,甚或连看不看。后来我知道男人属后婚,工作单位在乡下。那男人的年纪看上去比女人大很多,特别是后期从单位退休,头发胡子花白也不常理,眼睛半睁不睁的,一副邋遢鬼相。他们俩人好像很少说话,各干各的,各吃各的。也不清楚什么时候,那个半大小子也经常出现在酱菜铺里了,大概高中毕业没考上学吧,抑或也没找到工作可做。一家四口人碰头打脸的,一早一夕间也没什么话说。

大约又过了几年,小城改造,体育场大院墙扒除,大水塔废止,杏林酱菜店迁移到了前街的大礼堂左手的两间房里,由于房子不直接临街,门面不明显,购买东西还要特地绕进院里去,所以我去的就少了不少。有一晚我和妻子散步拐进去看了看,正碰上女人男人斗嘴,我妻子购买了东西出来,说女人嫌弃男人一天到晚地喝喝喝,生意不好做,大的没工作,小的正上学,这日子可怎么熬?那晚我没有进屋。没想以后几年,小城改造愈演愈烈,大礼堂作为小城最后一批见证物也随之消失。听说杏林酱菜店再次搬家,搬到了南面的商城,女人购买了自家的沿街房子。但那里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自然更不方便再去。忽有一日,我想起杏林酱菜店里的酱菜来了,心里口里就是感觉着好吃,一个下午,我骑车一街一巷特地找寻过去,才发现那个地方挺背,房子宽敞了百倍,上下层的楼房,女人倒还很记得我,热情地说东道西。没发现男人在家,女人说,到楼上看看我家的房子吧?我笑着夸说了一番,但我谢绝了上楼。女人送我出了店门,我忽然发现她脸面年轻漂亮了许多。

岁月悠悠,不觉又是几年。有一天我到商城去买煤气灶,却意外与那女人在商城东街口邂逅,从一侧看去,女人身材似乎丰腴了不少,也好看了不少,这正应验了真正的风韵出自中年美妇。转弯的一刹那,我们碰了个对面,四目相视,不禁一呆:她的呆,似乎不期遇我,嘴唇翕了翕,然很快视为了陌路;我的呆,是我发现她的"薄脸薄唇"的面上,竟有赫然的抓痕……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我们虽同居一城,却又是几年没得碰面,我竟突兀地在这不眠的夜里无缘无故地想起她来了呢!女人还好么?如果按时间算,她的那个亲生小儿今年也应该读大学了呢。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文/张芳

有一阵子,我很瞧不上宝玉房里的大丫头袭人,觉得这人也没什么真才实学,嘴碎,刻板,全无少女气息,不过仗着寸步不离侍候宝玉以及不失时机地在王夫人面前嘀嘀咕咕打小报告,才成功做上了怡红公子的屋里人。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一日有了闲默品红楼,当品到第三十七回袭人代宝玉送与史大姑娘一份点心,将那点心名字反复看几遍,我竟惊跳了起来:哎哟,可了不得,这个貌似寻常的丫头居然懂得送这样一份经典的闲食,小觑不得。从此便换一副眼光看袭人。

这道点心自然就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我现在写它一遍,仍觉沾了一手的轻甜,一手的幽香,还有一身的闲情逸致。

它的制作原不似茄鲞、豆腐皮包子那般烦难,主妇们多琢磨几回差不多也能猜出它的做法,桂花糖、新栗粉、糯米粉、粳米粉也不是多么昂贵的材料,便是一般的市井人家亦找得出这些物事。

它的难得仅在于"应时应景"这几个字吧——桂花糖是今秋新渍的,栗子粉白嫩无比,它来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里的苏杭。有人送你一碟才出笼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咦,这岂只是一份美食,人家分明还将一整个江南新秋送与你了呀。多么剔透的心思!

而这巧思竟出自平时并不显山露水的袭人,这除了说明袭人姑娘的聪明、内敛和自省,还能有什么其他解释?

再看下去,发现这份当令点心只送与史湘云一人,略一沉吟,便觉这袭人不仅聪慧,而且心细如发了。

为什么不送给蘅芜院的主人呢?我估计袭人早向厨房打听过了宝钗的口味,这宝钗成天只好个油盐炒枸杞芽儿之类,一望便知偏爱清淡清苦一路的饮食,这满口甜香的栗粉糕于她自然不相宜的了。

为什么潇湘馆那边也没得呢?袭人肯定是这么考虑的:黛玉倒是甚喜甜软之物,无奈这栗粉糕虽说美味,却不易消化,林姑娘这样体质弱的人最容易吃撑了,如此这般,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而用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盛了栗粉糕,再配上一碟红菱、鸡头,遣人送去给史湘云那是顶得体的了。为何?一则健康活泼的小姑娘没有不爱这时令点心的;二则湘云常帮袭人做针线活计,袭人欠着她人情;再有一个原因我觉得有可能是,袭人认为史家根基不弱,湘云本人也伶俐,将来多半又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多去史大姑娘处走走总是没错……

书里没有正面提湘云姑娘收到这碟秋糕后的反应,不过从她第二天急急赶去大观园参加诗社活动来看,她应该是被这道美食征服了的。同时被征服的还有站在书外的我,这十余年来,每逢秋日,这碟风华绝代、饱含江南烟水气的点心总在我心间萦绕,久久不去,提醒我烟火人间的种种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