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味道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妈妈的味道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妈妈的味道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妈妈的味道
文/徐艺菲
有人说:花的味道最香,让人陶醉;有人说,茶的味道最醇,让人舒畅;我说,妈妈的味道最温暖,让我心安。
妈妈的味道是春天里的细雨,飘飘洒洒,密密绵绵。每当我遇到困难,跌倒了,妈妈就会温柔地看着我,鼓励我站起来,然后把我搂在怀里。看着妈妈的眼神,我就能感受到妈妈特有的味道,没有形状,也没有声音,像细雨一样轻柔地滋润着我。
妈妈的味道是夏天里的清泉,那么甘甜,那么明净。当我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时,妈妈总会提醒我戒骄戒躁,要继续努力。倾听着妈妈的轻声细语,我就能感受到妈妈特有的味道,如一泓潺潺不绝的清泉,清凉甘甜,一直流进我的心田,沁人心脾。
妈妈的味道是秋天里的云天,轻轻的,淡淡的。在我成长的路上,妈妈陪伴着我,教我说话,扶我学步,给我讲述人生的道理。吻上妈妈安详的脸庞,我就能感受到妈妈特有的味道,像秋日晴空,过滤了一切杂色,云淡风轻,清澈纯粹。
妈妈的味道是冬天里的阳光,温暖而又和煦。当我面对挫折,迷惘不安时,妈妈总是抓着我,为我解惑,给我力量。握着妈妈强有力的手,我就能感受到妈妈特有的味道,像暖阳,驱走寒冷,带来温暖,让我信心倍增。
妈妈的味道是爱,是暖,是无私,是奉献,是祥和,是宁静,妈妈的味道是希望,是美好,是幸福!
妈妈的味道
文/邱祖凤
春节前,乡下表姐托人给我捎来一双布鞋,我的心中感慨万千。看到手里的布鞋,仿佛又看到妈妈坐在门前一边拉着鞋底一边满脸笑容聊天的情景,感受到了几十年不曾有过穿布鞋的幸福,千层布万条线做成的布鞋,凝聚了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
妈妈的味道是暖在心上的布鞋。妈妈健在时,每逢春节前夕,她都要给我们全家九口人每人做一双布鞋。她有一个用草纸订成"书"的鞋样包,里面夹满了全家老小不同尺码的鞋样。与其说是鞋样包,不如说是一个天底下难以盛放的"爱"字,是一部人世间无法丈量厚薄的无字书。做鞋的准备工作从年初开始,所有的材料备齐做成鞋底鞋帮后,要用晚上和下雨天时间一针针一线线将鞋底拉成"满天星",有时也会拉成四方格或花瓣图案,用今天的眼光来欣赏应当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做鞋最关键的环节是鞋帮和鞋底的合成,不仅要花费力气还要讲究技巧,就像工程师要精确计算尺寸,一点微小的差异鞋底和鞋帮都不能合拢。我想妈妈当年也是无师自通懂得"几何学"原理的,她做的鞋舒适好看,令同龄人所羡慕。不知母亲是否有预感,她去世那年早早地为我们做了布鞋,此时离春节还有几个月,而离她病逝仅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妈妈为我做的最后一双灯芯绒布鞋成为永恒的记忆。
妈妈的味道是品味不够的饭菜。妈妈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能干人,做得一手好菜,她做的豆瓣酱、渣辣子、豆腐乳、干土豆片、皮豇豆等特色土菜远近闻名,她会变着戏法将诸如土豆和红薯之类的食材做得百吃不厌。她知道我最爱吃的是豆瓣酱炒腊肉,无论我在外上学还是工作,只要有熟人路过,她都会用铝饭盒盛上满满一盒带给我,而每当我揭开饭盒看到鲜亮红艳的腊肉豆瓣酱时,思念、感动会一起涌上心头。在她不久于人世时,还拖着孱弱的身体做了满满一簸箕没有辣椒的豆瓣酱,因为她已经没有力气剁辣椒了,至今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盛放在簸箕中长着浅绿色霉灰、颗粒均匀的豆瓣,那是妈妈一生唯一没有完成的杰作。
妈妈的味道是留在我心中难忘的背影。我与妈妈形影相随不到十八年,参加工作后时聚时分,尤其是在我从事行政工作和成家后与妈妈相聚的时候就更少了,但是妈妈的两个背影却镌刻在我的人生中。一个背影是我上初中时,有一天晚上,我不小心把煤油灯绊倒引燃了蚊帐,火苗顿时窜到纸糊的楼板,妈妈听到了我大声的呼救,不知她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娇小的身躯从堂屋飞快跑到房内,一个箭步跳到桌上迅速徒手切断了火源,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回想起那一幕,真是心惊胆战!如果没有妈妈的勇敢,我家仅有的一点家当将会毁于一旦,也可能从此穷困潦倒一蹶不振,也就是那次,妈妈在我心中留下了女英雄的形象。还有一个背影是我当教师暑期返校时,由于路途比较遥远,需赶乘一辆拉货的大卡车,我顾不上吃饭,拎起行李包就往离家不远的操场跑,等车发动时,妈妈手里攥着两根油条气喘吁吁赶来了。车渐行渐远,我先是看到妈妈满脸的遗憾和无奈的表情,再是看到手中依然攥着油条微微佝偻的背影,我知道,此刻的妈妈心里对我满是牵挂和不舍。
妈妈的味道是她心中博大的慈爱。妈妈不识字,但是她用她的行动感染着家人和朋友。妈妈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不是迷信,是人的品行".是的,她一生都在向善,她没有嫌弃年老病重的奶奶,用百倍的努力精心照顾,最大限度减少老人的痛苦,奶奶临终对妈妈说"你会有好报的".其实,老人的话只是对妈妈的善意交代,妈妈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她用乐观、开朗、向上的心态影响着我们,现在我们兄妹生活的都很好。妈妈不仅对家人慈爱,对朋友亲戚都是这样。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妈妈会给上门的"叫花子"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消除暂时的饥饿;会为处在病重之中的邻居捐出身上仅有的零花钱,延续最后的生命;会为看电影散场的人群点上一盏油灯,保证出行安全。应了奶奶那句话,妈妈晚年过得充实幸福快乐,她的豁达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她出柩那天街坊邻居自发为她沿路燃放鞭炮,送她最后一程,祝她顺利到达天堂。
清明节快到了,像以前一样,我会到妈妈的墓前烧上一炷香,点上一炷蜡烛,送上一叠冥币,插上一束鲜花。虽然,我知道这些妈妈都是享受不到的,如果有在天之灵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用这种方式寄托的哀思,是对妈妈勤劳、慈爱、善良、博爱的追忆。每一次祭奠都是对我心灵的洗礼,我只能说:妈妈,您的精神是我人生前行的明灯,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仿佛都能听到您温柔的鼓励,取得成绩受到表扬时也仿佛能看到您充满期待的眼神,我会让您的精神不朽,让我的后辈继续传承!
妈妈的味道
文/李亮
秋天,正是辣椒大量上市的季节。每次经过街口的菜市场,看到小摊上摆放的鲜艳的红辣椒,我总会不由得想起妈妈做的剁辣椒,于是忍不住流口水了。
我的老家在湖南汨罗,湖南女孩被称为"辣妹子".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有句名言曰:"不吃辣椒不革命!"可见,湖南人对辣椒的喜爱影响深远。记得小时候,每年十月份,老家的菜园里便挂满了灯笼似的红辣椒。由于数量太多,一时吃不完,妈妈便摘下没有虫害的新鲜红辣椒来制作剁辣椒。
剁辣椒的制作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把辣椒洗净,放在阳光下晾干水;其次,准备一个大盆,在盆中放上砧板,把辣椒切成小块状;然后,不停地用菜刀剁,直到把辣椒剁细碎。一大盆辣椒剁好需要大约半个小时,加入适量的盐和白糖,将拌匀的剁辣椒装入密封的坛中,放一个月就可以食用了。加了白糖的辣椒清脆爽口,口感特别好。剁辣椒可当做菜佐料直接下饭,除了炖汤,炒青菜或炒肉片或煎鱼都少不了辣椒的身影,简直是"无辣不欢".剁辣椒颜色鲜红透亮,闻起来酱香四溢,吃起来鲜香爽辣,回味悠长,极具风味。它不仅是调味佳品,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除湿、祛风、行血、健脾胃,以及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等诸多功效,这也许是人们喜爱它的又一理由吧。
剁辣椒是个体力活,每次看妈妈做剁辣椒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感受。记忆中,妈妈手起刀落,频率很快,绝不拖泥带水。渐渐地,妈妈的额头渗出了密密的汗珠,濡湿了她有些斑白的头发,挥舞菜刀的手臂也变得有些迟缓,看得让人有些心疼。而今,妈妈年纪大了,又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做剁辣椒已明显有些力不从心。每次回家,我总是对她说:妈,做剁辣椒活儿太辛苦,别再做了,好好保重身体要紧。再说超市也有卖的,不用这样劳神费力了。妈妈笑着说:没事,你们从小就爱吃我做的剁辣椒,趁我腿脚还利索,就做点给你们吃吧,超市买的没咱自己做的放心。是啊,妈妈做的剁辣椒倾注了一个母亲对儿女的爱,比外面买的当然更美味可口!
远离家乡的日子,我无比想念剁辣椒的味道——那是妈妈的味道!每次回家,妈妈总是顿顿不离辣味:剁辣椒做的剁椒鱼头,青椒炒肉片,酸豆角剁辣椒炒鸡杂,剁椒大白菜……简直就是一场辣椒的盛宴!每次我都胃口大开,米饭也要多吃两碗,既担心体重上升,却又无法拒绝美食的诱惑!每次离开家,妈妈总会在我的行李中塞上几瓶亲手做的剁辣椒,让我在他乡想念故乡,想念妈妈的剁辣椒,想念
……
再次在街头看到新鲜红亮的辣椒,终于忍不住心念一动,买回几斤,学着妈妈做起剁辣椒。将辣椒切好,剁碎,然后加入食盐、白糖,装入瓶中封存——我要把妈妈的味道保存起来,把妈妈的爱一直延续下去……
妈妈的味道
文/晓晓
读大学的时候,印象中闺蜜炜君并不怎么想家。她十分开朗外向,谈起***妈做的饭菜也从来是一副不屑的表情:"我妈妈做的饭菜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吃的饭菜呢。"说得多了,大家都不敢想像炜君妈妈的饭菜到底是有多难吃。
大学毕业后,没有家人的管束,在外打拼的炜君饮食三餐不正,要么不吃,要么就暴饮暴食,脆弱的胃很快就受不了——胃溃疡、胃出血。可是即使这样她还不收敛,只要胃刚一好点,她又故态复萌,饮食毫无节制。
没想到的是,转机竟然伴随着一次伤害降临。那时炜君怀孕了,孕吐反应严重,吃什么吐什么,得知消息的婆婆赶来照顾她。可是炜君是南方人,婆婆是北方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婆媳俩产生了不小的矛盾。炜君丈夫认为自己母亲做的饭菜十分可口,不理解为什么炜君吃不下,也认同母亲的说法——是炜君故意刁难人。白天上班忙碌,回家还要受到婆婆和老公的责难,吃不好、睡不好,备受折磨的炜君一天睡到半夜时发现自己流产了。伤心的炜君哭着在电话里跟我们说,她只是想喝一碗简单的西红柿蛋汤,怎么就这么难呢?
炜君的妈妈知道了消息,连夜坐火车赶到了炜君家,给她炖了一锅鸡汤送去医院。因为时间赶,炜君妈妈手忙脚乱的,说鸡汤的味道、火候还不够。要是以往的炜君,一定会说,这汤真难喝,可是当她喝了一口鸡汤后,就抱着装满鸡汤的保温桶痛哭,她说那是妈妈饭菜的味道,很熟悉,充满了爱。
后来,炜君告诉我们,细细品来,虽然吃过不少美食,但是记忆犹新的仍然是妈妈做的饭菜。妈妈的饭菜虽然比不了厨师的手艺,厨师做饭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但妈妈做的菜充满爱的味道。无论是物资匮乏的过去,还是丰衣足食的现在,妈妈总会使出浑身解数做出各种美味来满足我们的味蕾。当看到我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她们就会露出会心的笑,让我们多吃一些,那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画面……
为什么我们总认为妈妈做的饭菜是天底下最最好吃的美食?其实,妈妈饭菜的味道就是我们心中妈妈的味道。炜君感慨地说:"我以前不懂,只一味羡慕别人,觉得别人家的饭菜好吃,却忽略这是独属于我妈妈的饭菜的味道,更何况,妈妈做的家常菜,不难吃,它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家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文/杨军
记忆里,在我还小的时候,每年的年关前后,母亲总会带上我,用竹篮将采摘好的嫩中透绿的青菜背回家,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然后再用滚沸的清水小煮,捞出后再挂到绳子上晾晒。几天后,母亲将挂在绳子上的干板菜取下,用粽叶一扎扎地捆好,放进松树做成的木仓储存起来。至此,具有云南乡村特色的干板菜就制作而成了。
冬天和春天非常漫长。小时候,因为离集镇较远,一家人难得吃上几次新鲜时蔬,缺水的乡村也种不好菜,晒干变脆的干板菜就迅速转化为我们一家的重要食材。母亲找出上年留存的腊肉火腿,砍下猪蹄,放入火中慢慢炙烤,直到烧至表皮焦黄,再用清水刮洗干净。最后冷水下锅,文火烀熬。等到猪蹄肉七成熟时,母亲放入经过清水浸泡、菜刀切剁的干板菜,和猪蹄肉一起混煮。一直慢慢熬到肉、菜喷香时,她才会停火起锅。
这样煮出的干板菜汤汁浓白,香味十足。每一片煮熟的干板菜里,都会散发出云南火腿的特殊味道,吃起来香美可口。让每一个下箸的人印象深刻,情有独钟。
这是老家人记忆中的口感,在被岁月发酵后,往往形成经久回味的芳馥,伴随人们远行在只身远游的路上。
家乡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州市五县区接合部。自古以来,这里一直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独特别致的地方风味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风味别致的特色美食中,酸泡肝以其独特的加工方式和食用方式,在河谷地带独领风骚。在家乡传统的民间菜谱里,酸泡肝堪称经典。对我的父老乡亲来说,它从来都是飘香在味蕾上的家乡菜。
进入腊月,老家的年猪饭开始。每到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变得格外忙碌起来。年猪杀好后,男人们休息了,母亲便会取出热乎的新鲜猪肝,将事先准备好的胡椒、八角、茴香子、辣椒、草果、花椒等调料,一次放入猪肝的管道内,插上一根通气的管子,她开始用力吹气,边吹边拍打猪肝的外皮。她不能停下来,必须依靠充足的肺活量把猪肝吹得慢慢膨胀起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猪肝内的气泡均匀,直到猪肝完全膨胀。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把管道口扎好,挂在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长大后我学会吹泡肝了,母亲还谆谆告诫: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吹得越大,晾晒的时间越短,泡肝的味道越美。
只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泡肝就可以食用。食用时,母亲先将泡肝洗净,放入沸水中稍加炖煮。然后淋上上好的蜂蜜水,放入油锅油炸。待到泡肝油炸至金黄,外酥里嫩,再取出切成长块的薄片,加入花椒油、蒜泥、辣椒油、香菜、芝麻、葱花、酱油、味精和木瓜醋后,充分拌合就可食用。那种味道酸酸的,香香的,吃起来爽口开胃,唇齿留香。
所谓乡愁,就是故乡的味道,更是内心永远不变的家园情怀。每个人的味蕾上其实都藏着一道家常菜,它记录着乡土的记忆和普通人家的生活哲学,还有岁月流转中浓浓的家常味与亲情。随着母亲渐渐老去,再没有人为我制作那一道道风味别致的家乡菜了。
味蕾上的乡愁终生难忘,亲情的味道让人刻骨铭心。干板菜和酸泡肝早已成为家乡父老节庆和款待亲朋好友时,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对于那些吃着干板菜和酸泡肝长大的家乡人而言,口中那种香醇厚实的味道,已经成了每个人烙在心底一生的乡愁。毕竟,那是家乡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文/李兰英
我最喜欢吃老妈包的粽子了,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粘粘的、软软的、甜甜的。
我学着老妈的样子一起包粽子,把两片苇叶重叠一点在中间部位围成漏斗状,放上点糯米,放上一个蜜枣,再放上一层糯米,配上红豆、花生米等馅料,最后再放上一层糯米,把苇叶包上来,用粽绳拦腰紧紧地绕几圈绑好。老妈说苇叶一定要严丝合缝,不要露出米来,否则,煮熟了米都出来了,既没有好看的外形,吃起来口感也不好,水渍渍的。哎,老妈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精益求精。正说着,妈妈的第一个粽子已经包好了,把它放在手心,仔细端详,你看他四个角倔强地翘着,可爱极了,真是萌萌哒,恨不得现在就把它吃下去,我包起来笨手笨脚的,真是没法跟老妈比啊。
30多个粽子包好了,他们静静地躺在盆里,就像一件件工艺品一样,等待着人们去欣赏。粽子终于出锅了,满屋里氤氲着一股清香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一番,刚出锅的粽子香香的、甜甜的,一股妈妈的"味道"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