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清明的优美散文

2023/08/23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清明的优美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清明的优美散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清明思亲

文/程劲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清明临近,春雨总是如丝如缕、如泣如诉,虽然到目前为止的天气还算不错,但我的心已然被一种绵密的忧愁和思绪驱使,时刻盼着快点飞回故乡。在那里,有一片程氏宗亲世代耕种的田野,在那里,长眠着我挚爱的亲人——祖母、母亲和结发妻子。

祖母程马氏,名字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祖母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这一点从外表即能看出,尽管整日操持农活家务,但她1.65米的个子始终笔直挺拔,直至去世都没有任何弯腰驼背的迹象。祖母一生有两个孩子:我父亲、我叔叔。在叔叔尚未出生的时候,祖父即因战乱客死他乡。但祖母并没有怨天尤人,她终生未再嫁,凭一己之力抚养幼子,不仅让兄弟俩衣食无虞,还让父亲念完了中专。这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母亲一生隐忍付出。父亲因工作常年在外,生活让母亲承受了那个时代一般妇女无法承受的辛劳:高温酷暑中,她仍在农田里挥汗如雨为庄稼除草,以期获得好的收成;别人闲暇时可以聚在一起聊聊天,她却忙着养鸡养鹅……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供养我和弟弟顺利读完大学。由于过度操劳,母亲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导致她在63岁时就离开了我们。她的离世,使我真切地体会到:母亲就是儿女人生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孩子人生的航程。

结发妻子是我的大学同学。她性情温和,从没有发过脾气,更没有见她说过粗话;她品行厚道,从未有过占别人便宜的想法;她善良孝顺,总是利用闲暇时间为父母和晚辈们织毛衣;她为人热情,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从来都是倾力出手帮助,没有丝毫的犹豫。当时她病得突然,原以为凭借当今先进的医疗技术、她自身的坚强和我悉心的照顾,她一定会好起来的,但最终,在与病魔苦苦抗争近半年后,她永远离开了我。

亲人的离去,每一次都是彻骨的痛、无奈的悔、无尽的思念,但痛心、悔恨、领悟,对于逝者没有任何意义。生与死之间的界限,断开了我们彼此之间的空间物理联系,但是却没有切断因为血缘而连接的亲情。那些曾经在一起的过去,是逝去的亲人留给我们的厚礼;我们立足的的当下,是他们再也见不到、无法与我们同行的跋涉,可是,我是那么地不舍,不舍他们离开。

我爱的你们,还好吗?

清明时节忆奶奶

文/姜燕

奶奶去世15年了,音容笑貌依然常浮现在眼前。

奶奶是地道的农妇,身材不高,肤色白净,头发总是整齐地梳在后面,用两个铜夹子夹住。奶奶没出过远门,围绕着丈夫、孩子、家庭、农田操劳了一辈子。她是个贤惠、善良、勤劳的人,虽没读过什么书,却非常明理。记忆中的她,从来没和人红过脸、吵过架,就连大声说话都很少,每天忙忙碌碌照顾着一家老小。奶奶做的菜很好吃,普通的豆腐经她巧手烹制,会美味无比。农闲时或晚上,她常坐在那儿缝制衣裳,她穿的藏蓝斜襟小袄就是自己做的。奶奶年纪大了,眼花了,常让我帮着穿针,每次帮她穿好后,我总喜欢一边看她缝衣服,一边听她唠家常,平凡的话题里,听到的是奶奶对家人的浓浓关爱。

奶奶很疼爱我,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家中来客人了,没什么招待的,煮一碗荷包蛋,放点红糖,再加上一些面粉做的油炸的金果,就是很好的招待客人的点心了。客人不好意思全吃掉,总会拿个碗拨出一些,拨出的那些,奶奶总是留着,等我放学回来给我吃,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奶奶会露出满足而慈爱的笑容来。

爷爷过世后,奶奶害怕一个人睡,常叫我陪她。天冷,奶奶总是帮我把被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而我总喜欢紧挨着她,听她讲一些久远的过去了的人和事。

我是家里第一个出远门读书的人,记得那年去南京念大学,临行前,奶奶塞给我一个小布卷儿,打开一看,里面是五块、十块攒起来的一沓零钱。我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因为我知道奶奶平时省吃俭用,没什么钱。我不肯要,说爸妈已经给了,可奶奶不依,说是她的心意,让我在外面买点吃的,说着还红了眼眶。我接过来,心里沉重而温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奶奶,给奶奶买好多好吃的。天意弄人,我读大学的第二学期,奶奶就身染重病,不久便离开人世。奶奶去世后,我常梦中哭醒。我的奶奶,我亲爱的奶奶,您还未曾享到孙女的福,我还不曾给您买好多好吃的,我还不曾来得及带您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每想到此,都心痛难忍,觉得愧对她老人家。

15年过去了,奶奶,您在那边还好吗?孙女我已经长大了,有了家庭,孩子。奶奶,我想您,想您慈爱的笑容,想您如山般的厚爱,想念您陪伴我、照顾我成长的岁月。奶奶,孙女永远怀念您!

清明微雨

文/袁静

走在清明的微雨中,我的耳边响起杜牧传诵千年的歌吟。从村口通往野外的路窄窄的,带着微微的波浪形状。路是黄沙小路,走在上面有海绵的质感,柔柔软软的。多年前,母亲曾告诉我,故乡的黄沙来自母亲河——黄河,那是黄河给这块土地的馈赠。如今,春雨潇潇,不急不缓,飘洒在这片黄沙土地上。雨打湿了我的脸,微凉,惬意。

折一根柳枝,慢慢走在黄沙小路上,闭目想象,谁不想诗意地栖居在故乡的土地上呢?此刻,我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牧童啊!左手握缰,右手持柳,短短的腿夹不住牛背。牛驮着我行走在黄沙小路上,踏上了卫国的土地。西去,走过历史的风烟,走向历史的深处。

前面,不再是卫国的辖地,那是晋国的地盘。晋献公的美人儿骊姬,略施小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情,太子命丧黄泉,公子重耳流亡他国。大臣介子推追随重耳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而介子推却悄然离开,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与母亲抱柳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晋国少了一个忠臣,节日多了一个寒食。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率群臣素服登绵山祭奠。他突然发现,那棵烧焦的大柳树竟然奇迹般死而复生,枝繁叶茂。晋文公想起介子推的志向,联想到当日清明之气,赐封眼前的大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的微雨伴着轻柔的风,打湿了我的脸颊和睫毛,一个激灵,那牛一声哞叫,驮我回到眼前漫漫黄沙之地。微雨中,再看手中的柳枝,柳叶碧绿,上面滚动着细小的雨珠。我知道,绵山的清明柳,如今插满广袤的大地了。千年前的唐朝,那位大诗人杜牧在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时,想必也是手持绿柳的。

前行,路的尽头是先祖的坟茔。我的高祖父高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祖父躺在这里。面向先祖,我深深鞠躬。于我而言,于所有的生者而言,缅怀先祖,虔诚地表达尊崇、感恩和追思,已成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代代传承,绵延不息。空旷的田野,一座座坟茔,飘落的雨丝,让乡愁弥漫在天地之间。一时间,仿佛看到先祖的音容笑貌,他们来了,时间又让他们去了远方。多年前,先祖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播种,用虔诚的心感谢大地的赐予。人类一代代繁衍生息,生命的定律亘古永存,绵延不绝。

走在清明的微雨中,耳边响起杜牧的歌吟。我不是欲断魂的路人,我是牛背上的牧童。我的牛,在黄沙地上缓行,用湿漉漉的舌舔吻着黄沙地上的青草,亲吻着春天。

路上的行人多起来了,他们中有白发的老者,有满脸沧桑的中年人,更有满头青丝的年轻人,还有黄口小儿。他们撑着雨伞,披着雨衣,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向着他们故去的亲人的坟茔走去,隔着时空,他们在四月的田野里默默地交流。如果说春雨滋润了万物,那么,清明则承载了人们数千年亲情的触点,它让我们慎终追远,洗刷我们内心的尘埃。

清明微雨中,草色连云。我知道,那是生命之绿,是绵绵不绝的生命本色,是黄河和大地母亲献给这个世界的诗意的爱。

清明 追思

文/杨光新

父母去世早,每年清明节,在外地工作的大哥三哥两家人都要回凯里挂青,这也成为我们兄弟团聚的节气。我家兄弟四人两个在凯里工作,两个在平坝县工作。

父亲是镇远人,母亲是平坝县人。民国时期,父亲在平坝结识母亲,并带回镇远成了家。此后几十年,由于交通不方便,家境贫寒,母亲一直没有回过平坝老家。后来经过在平坝工作的大哥的努力,母亲终于回到平坝老家,与久别的姐姐重逢,到我早已去世的外公外婆坟前烧香叩头哭泣,了却了几十年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父母在世时,每逢春节,在平坝工作的大哥三哥两家人都要回凯里与父母团聚。父母去世后,我们兄弟四人每年就改在清明节团聚了,大哥三哥工作再忙,也要赶回凯里挂青。

母亲离开我们四十年了,父亲也去世二十七年了,然而我依然时不时地与父母在梦里相见。父亲出生于辛亥革命的1911年,一生经历坎坷,童年在氵舞 阳河学打鱼,青年走南闯北学厨艺,在平坝县学厨艺时认识我母亲。解放后,父亲被安排到镇远行署师范学校工作,在食堂做厨师。195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不久州府从镇远搬迁到凯里,父亲也调到凯里师范学校担任厨师长,我们一家也从镇远县城搬来凯里居住。

父亲是凯里有名的厨师,一生热爱厨艺,崇敬厨艺,把厨师职业当作一生追求的事业来做,精益求精,仅豆腐就可以做成几十种美味佳肴。父亲曾经向我大哥说过他的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红军长征攻占遵义时,父亲在贵阳一个军阀家做厨师,同厨中有一个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接到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为红军秘密筹集粮食。他看我父亲为人正直,讲义气,就动员我父亲帮助他一起为红军秘密筹集粮食。后来,那位地下党员跟随红军北上抗日。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才知道那位同厨是地下党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凡是州里召开大型会议,都要抽调父亲去主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做菜的品种较少,然而,无论什么菜料,经过父亲的加工烹制,都能色香味俱佳,客人吃了后,往往赞不绝口,纷纷打听是哪个厨师做的。在那个劳动人民很光荣的年代,父亲备受人们的尊敬,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学生遇见我父亲,都很客气地招呼:"杨师傅,你手艺高,做的菜真好吃。"

解放后,母亲被安排在镇远城关的集体豆腐社工作。父亲调到凯里工作后,母亲为了照顾我们四兄弟,辞去工作来凯里做家庭主妇。由于父亲工资低,母亲就在家里给别人带小孩,换一点报酬补贴家庭生活。后来,凯里师范成立托儿所,母亲就到托儿所做临时工。

记得我小时候,有两件事情给我的印象很深,对我一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一次放学后我跑到学校食堂,父亲的一个同事看见我饿得可怜,就随手拿起一个刚出笼香喷喷又白又大的馒头给我吃。我欣喜地刚一接手就被父亲看见了,一巴掌打过来,一边夺走我手里的馒头,一边训斥道:"你这不懂事的孩子,公家的馒头不能随便吃。"我又痛又委屈。那位同事解释说:"我看孩子饿得太可怜了,回头算在我的账上。"父亲说:"谢谢你的好意!但孩子不能惯坏。他这次得了,下次又来。"从此以后,我就不敢去学校食堂,也懂得公家的东西是不能拿的。

另一次,父亲结拜的两个兄弟从老家镇远来,父亲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好久没有闻到猪肉的香味了,馋得我直吞口水,等不及父亲宣布开饭,我就迫不及待地伸手夹起肉来吃,被父亲把肉从我的碗里夹回去,还被拍了一巴掌:"你这不懂规矩的孩子,客人都还没有吃,你怎么就先动筷子了。"我委屈得眼泪直淌。客人劝道:"孩子小,不怪他,随他去。"父亲说:"这可不行,惯坏了,长大就更不懂规矩了。"这以后,我就知道家里有客人,必须等客人先吃,小孩才能动筷子。

不敢说我的家教有多好,但是我们兄弟四家人都本分做人做事,个个平凡而健康快乐。这与父亲平时对我们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父母的坟墓埋在凯里城郊不远的山坡松树林里。每年清明节,我们兄弟四家人在大哥的带领下,拿着锄头、镰刀、铁铲来到父母坟前扫墓,把坟头和周围茂密的杂草割掉,整理排水边沟,将坟墓周围打扫干净,用帕子把墓碑擦洗干净;砍来一根拇指粗的树枝,把兄弟四家买的四挂白飘纸系在树枝头,插在坟头上,然后依照习俗惯例,兄弟四家人一一在父母墓碑前跪拜叩首,寄托我们的思亲之情。

挂青结束后,兄弟四家人在一起聚餐,也是亲情温馨交流的美好时刻。

诗意清明四月天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又是我国古老的节日。在清明时节,捧读古典诗词,别有一番风味。

祭扫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在《寒食野望吟》中,白居易将人们上山扫墓的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的《清明》,流淌着哀婉的悲情和忧伤的基调,尤其是"白蝴蝶"与"红杜鹃"的鲜明对比,读来令人唏嘘。

年年扫墓依旧,然而扫墓人却不尽相同。宋代诗人胡时中在《清明行》中写道:"忆昔父母康健时,清明携我上丘垅。如今清明我独来,却将小儿拜先冢。"昔日父母带他一起上坟,如今父母双亡,他带小儿来祭扫父母的墓,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缺憾。

清明节,在每个人的眼里,各有不同的风景。高翥面对世态炎凉,在《清明日对酒》中感叹世人的冷漠虚伪:"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张继在《阊门即事》中叹曰:"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面对农夫被征、田地荒芜及社会萧条景象,诗人心中充满了愤懑和惆怅。"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唐代权德舆新婚燕尔远行,远在家乡的妻子独添祭火,独守空房,那种挂念之切和相思之苦溢于纸上。"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南宋的张炎,清明时节客居他乡,听见雨声,无心赏花,折一枝杨柳却无门可插,细细读来,漂泊天涯的惆怅和伤感令人潸然泪下。

清明时节,万物勃发,满目春光,是外出踏青的大好时光。"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捧读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时节人们在西湖赏花春游的喧闹图景,如一幕幕电影镜头,在眼前切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宋代吴惟信向我们绘声绘色地摹画出人们纵情欢乐的游春景象;北宋诗人张先的"芳草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又细腻传神地向我们展示了踏青赏春、流连忘返的情景。是呀,四月里春光明媚,谁舍得辜负呢?

除了踏青,放风筝、拔河、荡秋千,都是清明时节的习俗和雅趣。"夜静弦音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代高骈的《风筝》,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当时风筝竞放的图景。"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巧样,一行飞上碧云端。"清代潘荣陛的《竹枝词》,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京城风筝放飞的盛况。唐代张说的"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争更上筹。"向我们展开长绳紧绷、鼓点频击的拔河画卷。而细读杜甫的《清明》"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再读唐代王建的"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将带你走进盛唐,与那些扎头巾、戴花环的少男少女荡起秋千。

每一首古典诗词,都是一幅清明的画卷。徜徉在隽永的古诗词里,感受诗意的清明,心里会有说不出的惬意和轻松。

莫负清明好时光

文/何金剑

冬天走了,春天来了,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处处草长莺飞,生机勃勃,这景象物候是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吟哦感叹的也是清明。

清明,会开始有花开花落,流光溢彩;清明,也会有祭祖扫墓,赏春踏青。跟清明一起来到的有禁火、插柳、踏青,还有荡秋千、放风筝等风俗习惯。岁月流转,时尚日新,网上祭奠、扫墓等缅怀逝者的举动,也不知不觉地火爆起来。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据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据专家考证,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只是不一定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向我们昭示了北宋时清明的民风民俗,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画面上,有乘轿的、坐车的,有赶着满载东西的毛驴的,更有步行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后来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画中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大多是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的,应该是发生在清明的故事。

清明之际,气清景明,经过一冬的酝酿,天和地才真正地睁开了眼睛。韶华易逝,覆水难收,我们是不是该珍惜这大好时光呢?

清明,扫墓去吧!"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伤情".

清明,踏青去吧!"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