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美食的散文
倚栏轩精选5篇写美食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写美食的散文(精选5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舌尖盛开美食之花
文/积雪草
春节是中国人的一个符号,除了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之外,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食物最能表达一个人的心情,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舌尖上的味蕾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只有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味蕾才能丰富起来,那种心情,那种喜悦,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
因为小时候是在外祖父跟前长大的,所以记忆中的年有很多跟外祖父和外祖母有关联。年根底下,外祖父会把做酒用的米泡软,然后沥干,上锅蒸,最后放入缸中,等待发酵。过程很繁琐,等待也很煎熬,然后那酒像山泉水一样,自米中慢慢溢出,很神奇,很美妙,一滴一滴,醇香晶亮,带着一股芬芳。
外祖父做的米酒,只有等到年三十的团圆饭上才能开启,可是有一年,醇厚的酒香诱惑了小舅舅,他等不及年三十,偷喝了外祖父的米酒,醉倒在酒缸旁边。
每年的年根底下,外祖母会忙着做年糕,北方人的年糕和南方人的年糕不同,南方人做的年糕是捣出来的,而北方人的年糕是蒸出来的。外祖母一般会用石磨磨出来的高粱米面或黄米面做年糕。
蒸屉最底下铺上一层煮熟的红小豆,然后一层黄一层红一层小豆,层层叠叠,最上面撒满干花瓣或各色果脯,出锅后切成整整齐齐的方块,看上去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口感上也是香、糯,吃的时候,蘸上一点糖,简直美死了。
记得有一年,因为吃多了外祖母做的年糕,肚子痛了一晚上,害得母亲一遍一遍起来冲糖水消积食,这是母亲惯用的土方子。
在北方,春节要连续吃很多次饺子,而每次吃饺子都是有说道的,比如祭灶、祭祖、祭神等等。母亲的拿手好戏是包饺子,包得又快又好。包饺子的功夫在馅料上,面要和得不软不硬,而馅才是要真功夫的,好不好吃,关键就在馅上。
母亲能做出各种不同馅料的饺子,在母亲的手中,好像各种食材都可以包饺子用,白菜的、三鲜的、酸菜的、鱼肉的、素馅的,母亲像写诗一样,很精致地做她的饺子,会包出各种形状,元宝形的、花边的……
各种形状的饺子在滚水里转了一圈,变成圆鼓鼓的,吃一口,鲜、香、可口。
自古有南汤圆、北元宵的说法。每年的正月十五,父亲会亲手滚一些元宵,所谓的"滚"字,其实是把一些馅料,比如红小豆、白砂糖、青红丝、葡萄干、核桃仁、玫瑰花瓣什么的,一层一层,压成厚厚的一叠,然后切成小方块,放在铺满糯米粉的箩里,慢慢地摇。"摇"的过程很漫长,看着赤裸的馅料,慢慢穿了一层层白衣裳,像滚雪球一样,一点一点变大了,变戏法似的,非常神奇。
喜欢吃父亲手工滚出来的元宵,面皮黏糯,馅料香甜。
春节能吃到的美食,当然不止这几样,还有很多很多,煎炒烹炸那些就不说了,小时候吃过的冻梨,酸甜冰冷透心凉;小时候吃过的冰糖葫芦,晶莹剔透,酸甜可口;小时候吃过的爆虾片,薄薄的一片,放到油锅里瞬间涨大。
咱们中国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而春节让这种文化空前繁荣,把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春节是舌尖上盛开的一朵中国美食之花。
美食濯水
文/刘昌勇
相机、背包,说走就走的旅行;相约、独行,想走就走的外出。濯水古镇,一个可以免费发呆的地方。
后河古戏、风雨廊桥、阿蓬江湿地的白鹤;青砖黑瓦、石板老街,土家阿妹的油纸伞。加上我,悠然散漫步濯水,放松下来,把心情安放在这个宁静而古朴的小镇,和着麻糖叮叮当当的敲打叫卖声,老家的感觉似乎触手可及。
我一直觉得风景与美食便是呼唤我们行走的理由,好的风情,饱眼福,令人感动、兴奋了大脑,而食之有味的美食,愉悦味蕾、舒缓情绪、净化心灵。在享受美食的时候,生活中那些扰人的思绪每每都会被平复下来,令人忘却原本的起伏不定,感受幸福的滋味。
如果你是一名食客,走到一处,都需要静下来,听听当地人的讲说。濯水的美食,至今保留着太多原始的粗糙感,无论是刀工、装盘、还是味道。取名也土,"五腰台""三腰台""九盘十大碗""五品四衬",全是口水话。而"吃刨汤"的说法,更是土家人杀年猪时对于热闹场景的直接描述,来源于生活,大俗大雅、幽默直接,可以看出濯水的菜,自成一派,与川渝一带江湖上的其它菜系也就少了很多瓜葛。
听老人们说,"五腰台",就是吃一顿饭要五上五下,喝开胃油茶汤、吃凉菜、喝酒热菜……五个场次下来,需半天功夫,有四十余道菜。"三腰台",要求三上三下,主辅菜有二十余道。"九盘十大碗",讲究九个盘子,中间一个大品碗,"五品四衬",则是五个品碗四个盘子盛装九道不同菜品,每一道菜都有要求,上菜排位也颇为讲究。以致于后来说讲排场都用"腰不倒台"来形容了,这些菜品也讲色香味型营养,蔬菜都留有一席之地,比如胡萝卜,后来菜品江湖上的"没有胡萝卜都成不了席"就出自于此,老人们的描述很有场面感,可见其曾经关于吃饭这件事在小镇是何等讲究。
阿蓬江在麒麟盖与五福岭之间穿行,与蒲花河在小镇相遇,似久别的情人。阿蓬江属于这大山的男子,穿越千山,倒流800里,蒲花河蜿蜒含蓄似柔情女子,轻盈而美丽,他们的相逢造就了两江两山濯河两坝。当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食物也必然多样:山民们烟熏火燎,有了腊肉飘香;河里人打渔摸虾,河鲜与水的味道,扑面而来。而乡下的人们,千百年来,更是在"腌""鲊"上下足了功夫,"腌"、"鲊"本用于食物保存,结果让食材有了酸香可口的独特味道。
有菜还得有酒,60度的泉孔酒,土家人称"苞谷烧",像山民一样烈的个性鲜明,用此酒作为拦门酒,一碗下肚,放倒无数人,这气势。
吃饭喝酒,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却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油鼓、酸鱼、茴香炸货、香草芭、马打滚、绿豆粉这些小吃则是当地人正餐之外的补充。老街上的阿婆的年纪好象被凝固了一样,几十年一直在街边做这些简单的小吃,忠诚的保持着老街的味道。
老街从一路风雨中走来,当风景与美食相逢,便在这里生根,发芽,沉淀积累,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感受美食,轻抚蒲花河,泛舟阿蓬江,好想遇见你。
美食的灵魂
文/王莉莉
"叶有娇姿花有容,三秋过后画图中。清池泥隐寻常见,一品知怀大将风。猜猜这是什么?"我一边给莲藕削皮,一边问孩子。她知道今天做的是经典私房菜——双莲墨鱼汤(莲子、莲藕、墨鱼为主要原料),马上猜到了答案。然后问我:是不是所有的好食材做出来的菜都会好吃?
那可不一定哦!饭菜做得好吃要讲究五味调和及火侯控制。我最崇拜的烹饪高手就是商汤的"宰相"伊尹了。他精通烹饪、医术和治国之道,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又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烹饪理论来治理天下,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理念就是来自伊尹。他认为:想要烹调美味只要把握原料的自然性质、水质、适度用火、用心调味,然后就会有精妙微纤的鼎中之变了。也许是工作的原因,干一行爱一行,在商言商,也许万物真有相通的规律可循,我竟然一边起兴地分析着如何制做美食,一边联想到:这不就是协调和管理的艺术吗?伊尹所说的原料自然性质不就是单位职能和人员素质吗?水就是工作标准;适度用火就是把握工作节奏;用心调味就是沟通交流;鼎中之变就是工作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系列片《舌尖》经常表述着类似的故事,那就是:每种食材,经过人们的精心烹饪制作,可以发挥出本身特有的最好的滋味,再经过适当的调和,被引领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这种特有的"味道"就是美食的灵魂。那么,工作中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发挥出最佳的水平,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再经过高水平的协调管理,最后呈现出的必将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工作成果。如果说美食的灵魂是"味道",那么工作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是信仰追求、是伊尹的情怀。
很多人对中国美食的认识只停留在最基础的口腹之欲层次。缺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体会不到那十厘米食道之外更加丰富、更加趣味的感受的。不读《孔乙己》就吃不出茴香豆的滋味,不读苏东坡就不懂"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美妙。让我们重读诗书与经典,品味五千年文化的积淀,然后再去品尝美食,感受工作和生活的馈赠……
镜头里的美食
文/余继泽
曾经,陶醉在舌尖系列里,陶醉在那样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里。
那温馨,祥和的画面,配上那样的音乐,让人被那美食馋的流口水的同时,也对那些有美食的地方,充满了向往,想去那样的地方吃那美食。觉得那些地方的人,真的是生活在天堂里,生活在幸福中。
只是,当这样的美食节目看多了,在关了电视,从那镜头里温馨,而美好的画面,那舒缓而动人的音乐,那色香味镜头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回到现实中,感受小屋里的宁静,听着窗外机器的轰鸣,看着人来,车往的繁忙,和小城里阳光下白花花的景象,我忽然感到,这些美食,也许只是镜头里的,而那些有这些美食的地方,那种幸福的生活,也许是镜头里的。
我想到了我家乡的在这个季节里的一种美食。
在这样的季节里,家乡人最爱做的一种饭食,就是洋芋糍粑。夏天的季节,洋芋下来了,家乡家家都种的有洋芋,而在酷热的夏天里,糍粑又是细腻,吃了能让人生津,消暑的饭食,所以,家乡的人都爱吃。而做这样饭食的复杂,漫长,却有让家乡的人,在酷热的夏天里,有了事情做,既在慢慢做这道饭食的时候,打发了夏天里酷热漫长的时光,也在辛苦的劳动有,有了可口的饭食。
做糍粑前,先要把洋芋刮了,再放在锅里把刮好的洋芋蒸熟了。然后,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就端了蒸熟的洋芋,到了河边树荫下,找了平整的石板,把蒸熟的洋芋倒在石板上,用木槌压细了,最后有了粘性了,就轮起木槌打,一直打到细腻,起泡了为止,这样吃着才爽滑,而这是一个特别漫长而辛苦的事情,要打多少下,谁也记不清楚了。
在家的女人,就忙着找了酸菜烧汤汁了,最后,把打好的糍粑用汤汁调和着吃。糍粑要打好,但是,汤汁也一样要烧好,不然,糍粑也不好吃。所以,要吃爽口的糍粑,打好糍粑和烧好汤汁,一样都不能少。而还有一些东西也不能缺,蒜泥,和红红的油泼辣子,在吃糍粑的时候,给汤汁里浇一些,糍粑吃着更有味,让人吃了还想吃。
在这样的季节里,家乡的洋芋下来了,家家都不缺洋芋,就把这五谷杂粮的饭混着吃,又能节省主粮。
一家电视台知道了家乡的这种美食,还来拍了节目。那节目我看过,在镜头里,那制作糍粑的画面,都特别的美丽,祥和,温馨,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吃着糍粑,也似乎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家乡的人,似乎也就生活在幸福里了。其实,当进入村庄,了解了家乡人的生活,知道了打糍粑的过程,就知道了吃糍粑的不容易,家乡人这样的季节爱打糍粑,是在漫长的酷热的夏天里,有了打发消磨山里寂静日子的事情,也是五谷杂粮混着吃,节省主粮,而没有祥和画面里的幸福。如果说有幸福,那只是一瞬间的感受,就是在糍粑终于打好了,端起大碗吃糍粑的时候。
我也就想到了那些镜头里,让我向往的美食,那美食里,那些地方人很幸福的样子。我觉得,这些美食,只是镜头里制作出来的。一切事情,在镜头里都显得简单,而美工了以后,也都变得特别的美好而富有诗意。而在现实中,制作那任何一样的美食,哪怕小小的美食,都是不容易的事情,都是包含了汗水,和辛苦的事情。而这些美食,也许是为了配合镜头的需要,而制作,或者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做出来了吃。要是天天这样做,这样吃,那还了得。在平时的日子中,是要计算着,节俭着过日子的,再丰厚的日子,都要学会细水长流。在日子繁忙的时候,能有一碗水喝,一碗面条,一个馒头吃,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放下碗,就要赶忙去忙要做的事情,哪还有时间和功夫,去这样精耕细作的做这些美食吃。于是,我感到,那些美食诱惑了我,那些画面也欺骗了我。那些美食,是真的有,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香味,但是,只是在逢年过节和喜庆的日子才有。而那些幸福的日子,也是定格在一些特定日子里的画面,而在许多的日子里,是和家乡的日子一样,是寂静的,枯焦而漫长的,吃的饭,也只是填饱肚子,而不是要精致的做出美食来。
在那些城市的一些大街小巷子里,的确天天有美食,但是,那都是做出来卖的,这样的美食,与商业有关,而与普通百姓的日子无关。
再看那些美食节目的时候,我总是匆匆的把台调开。我怕引起我的乡愁,让我想到家乡的美食。也怕想到,在那些美食里,在那定格的幸福里,让我想到了为了这美食,和定格瞬间的幸福,人们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
御寒美食姜粿
文/徐招治
我怕冷,身上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手脚却还是冰凉。南方的老友告诉我,食用姜粿可驱除寒湿之气,赶紧让老友传授我做姜粿的方法,其实也并不难。
闲暇,我决定尝试做姜粿,依老伴的嘱咐,买了半斤生姜,两斤糯米粉,一瓶金门高粱酒。我先将姜洗净去皮,切成丝状,放进石臼中捣烂,直到姜汁溢出,姜丝变成糜烂。接着,我把糯米、高粱酒和姜泥充分搅拌。如果喜欢甜就加糖,喜欢咸就加盐。搁置4小时,等所有原料充分糅合,产生奇妙气味,制作姜粿就大功告成了。
煎姜粿比做姜粿更难,姜粿很黏,不好把控煎的程度。我用勺子挖了一小块姜粿,放在手上搓成圆形,再压扁,弄成如薯片大小。然后把锅加热倒油,放一个姜粿进去,用勺子慢慢摊开,2分钟后翻至另一面,将火熄灭,用余温慢煎到两面金黄。虽然我是第一次煎姜粿,但火候把握到位,一大盘像南瓜饼一样金灿灿的成品出炉,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姜香。
我夹起一块姜粿放到口中,牙齿一咬,外酥里嫩,软糯香甜,既有姜的辣味,酒的芬芳,又能感觉到糯米的柔嫩口感。三种食材奇妙融合,释放出别样的香甜,化为让我痴恋的味蕾感受。听老伴说,如果煎姜粿的技术差,可以拿鸡蛋液搅拌,经过混合后,成为糊状,煎起来相对容易。
姜粿对身体大有裨益,除了上文说的祛寒除湿。食材中的酒,还能通筋活络。糯米滋补养胃,三者合而为一,强身壮体,功效倍增。
据了解,姜粿除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还可以"玩"出无数花样,加上芝麻和红枣,或配上阿胶与核桃,或辅以淮山和枸杞……滋补功效陡增。姜粿,简简单单的制作工艺,香甜美妙的滋味,温暖地守护你度过一个严寒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