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风景美文

2023/08/18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5篇风景美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风景美文(精选5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风景

文/何新

今年春天到巫溪旅行,住在老城的假日酒店里,被一本制作精美的导游图吸引。这是一部介绍本土旅游资源的画册,文字不多,图文并茂。翻开书的扉页,两行诗句错落有致,镶嵌在一片绿色背景中。一句是:让生活成为风景;另一句是:让风景成为生活。"生活"与"风景"两个互不关联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诗意般地表达出富有哲理的两句话,醍醐灌顶,一下让人陷入沉思之中。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首先吃、住、穿的问题得到满足,物质决定意识,于是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旅行作为愉悦身心的精神生活,被人们作为首选。旅行的第一件事是看风景,其次才是购物和美食。风景的价值在于独特,无限风光在险峰。追求独特,因此人迹罕至的地方成了风景,当这些风景一旦开发,游人纷至沓来,如果不善于保护,要不了多久,风景也会黯然失色。

风景在身边,看我们如何理解"风景"的含义。日月山川、花鸟草虫可以是风景,人为何不能成为风景?人把自身的东西忽略了,把眼里的世界看重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是赞成前面的那两句话:让生活成为风景,让风景成为生活。

生活即现实。雨果说:"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将来。"现实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困难、逆境,不如意、不顺心的事不可避免。生活又是琐屑的,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人情世故、儿女情长,哪一件不与生活相关。面对林林总总、婆婆妈妈的日常生活,要善于发现它的美,越过障碍注视将来,让琐碎的生活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让风景成为生活,风景拉近了与生活的距离。风景不再神秘,不再物以稀为贵。信手拈来,俯拾皆是。风景中的生活是美好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底下马儿跑",蓝天、白云与奔腾的骏马,天人合一,构成一幅绝美的草原生活图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以同样的图景展现了美好的生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晚风中的枫树林一样具有美感,红彤彤的霜叶胜过春日里的鲜花。"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轮明月从柳树梢上升起来,在这黄昏将逝的时候,一对青年男女相约见面的场景,美轮美奂,物映衬了人,人美化了物,相映成趣,相辅相成,两全其美……生活在这样的风景里,你能说不美吗?

毕竟诗意了些,平淡、自然、不经意的生活中有风景,仁者见仁,看我们如何去发现、欣赏与思索。

窗台上的风景

文/秋荣

我家的那扇大窗台是我的至爱。所以,有事没事的,总是喜欢在那里停驻休憩,坐着,站着,甚至是躺着,躺在儿子特别喜欢的那把香蕉船上,晃悠悠地摇一摇,望一望那窗外的风景,风景变换如历,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每天都让我有所期盼。

梅江是这风景里最美好的一笔。它或妩媚,或清朗,或幽雅,或入俗……真是四时常新,千姿百态。它是梅州的母亲河,它就那样淡泊安定地流淌着,静静地润泽着每一寸人们生活着的土地,它早已以血液的形式回流在每一位客籍人的心坎里。正因为有了它,朴实无华的梅州显得清秀动人而不失素雅高贵的气质。

从窗台远眺,能很清楚地看到梅州的标志佛家建筑——千佛塔。它历经修葺和扩建,却始终是显露着朴拙的颜色。它用轩昂挺拔的姿态,朝朝暮暮地守卫着这一方让我们客家人安泰百年、生养不息的乐土。那塔角檐椽上的风铃发出的一声声镂记年代记忆的脆响,把佛家执情宣扬的平静和坦然通过它特有的婉转拂拭着尘俗的种种烦琐。其实我们也并非一定就需要它那宗教的依托,只是经过长长岁月的沉淀,它已像是一粒拭目的即效单方,能让淳朴的客家人民时刻保持目光清澈,心灵纯净。它的百年凝眸已成为了可以代言梅州的一张明信片,那是一张永远黑白的纯美相片。人们奋进的激情或许会因这样的凝视而悠悠然地感觉苍凉,而步履却始终都保持着坚定的方向,代代相承,不休不止。

每当下雨的时候,我也喜欢在窗台上坐着欣赏那千丝万缕的倾泻。春天它是朦胧的,大地因为它而润色万千、娉娉婷婷的缱绻抒情;夏天它变得爽快起来,天地间所有的事物都因为它而蓬勃茂盛得匝匝实实、热情洋溢;秋天它却是甜蜜着的,泼染了丰收的田野,笑容随处可掬,指使殷然亮丽的红枫率性飘舞着它铺天盖地的灸灸怀想;冬天它却又是悠闲的,只是用恬淡的身姿含蓄地洒洒飞扬着,脉脉聆听人们谈论今年的喜悦和明年的憧憬,滋润着蕴藏在地下所有的希望,积聚着萌芽的爆发力。

每当夜灯一盏盏争先恐后地在广袤的夜幕上点亮起来的时候,那河堤上一溜儿委婉的常青椰棕树,在夜色迷蒙中是分辨不清它原本粗壮的大叶片的,只是依稀看出几许影绰的模样,高低错落的没个一致,感觉有点轻灵的,用谦恭的眼望着趿趿而行的散步的人们,偶尔风吹过,它们也会摆动笨拙的身段,沙沙有声地追逐蹰踌学行的孩童,似乎也想搀扶一下那还左右摇摆的步子。而游船上的船灯呢,却总是那样平静安适地摇曳着,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船上的欢声笑语,游丝般轻盈的音乐流溢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荡漾出生动活泼的丽影,无限吸引着岸上的闲心,也想坐上那船舷,捎带一程快乐的航行。

一窗风景

文/刘刚

小时候,住在农村,我常趴在窗前写作业,一抬头,大片绿油油的麦苗映入眼帘,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隐隐约约能听见父母在田间劳作时的散言碎语。那时候日子过得虽清苦,窗里窗外却是一片祥和安宁。

上大学了,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求学,我常在闲暇时倚窗而立。窗内静谧安详,窗外热闹繁华,同学笑问:毕业后留城工作吗?我想这是必然的,父母送我读书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我跳出农门吗?从那时起,我开始憧憬城里的生活。静观一窗繁华,修炼一身本领,到时,我也要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毕业后,我在城建公司谋得一份设计师的工作。办公室在七楼,窗户宽大亮堂,隔着玻璃,隐约听见城市里车水马龙合奏的交响乐。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高楼林立,作为城市建设队伍中的一份子,我无限欣喜。工作中感觉身心劳累时,便起身站在窗前,舒展双臂,让身心放松放松。片刻小憩,忽见窗外几只小鸟欢快飞过,我想,一座和谐美丽的城市,就该这样敞开胸怀,接纳更多的来客。

后来,我结婚了,随妻子在另一座城市买了房,装修完毕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在城里,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新房宽敞明亮,家具崭新气派,从厨房到阳台,从地板到吊顶,感觉无处不顺眼。而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主卧室里的写字台,台前是大幅通透的落地窗,拉开窗帘,七彩阳光叩开一室温暖,满屋和煦。放眼窗外,城郊的旷野一片绿意盎然,远处山水,风光无限。

有人说,打开一扇窗就打开了一个世界。我最爱在窗前写作,也最爱在窗前沉思,我不仅收获了一窗风景,也收获到一方安宁。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任我驰骋。时光如水,不经意间我已送走流年三十载,从懵懂幼年到而立之年,无论风雨阳光,无论窗里窗外,我都泰然处之。人生漫漫路,风景处处有,不同时候伴着不同的窗,眼界有多远,风景就有多美,只是,我们还得具备赏景的态度——坦然、乐观!

平原上的风景

文/北城

几十年来,在平原上走着,品味平原上的风景,我渐渐地体味到了平原的魅力。平原的博大与坦荡,深远与厚实,对于我的世界观有着深刻的启迪。

很多时候,我的视线偏离了平原。我曾醉心于小桥流水乌篷船的江南,沉迷于浑厚粗犷的黄土高原,而忽略了自己生活在平原的美。一望无垠的平原,能够挽留住谁的目光呢?

平原的美,洋溢着自然风物的勃勃生机。在夏季的清晨,走出家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冉冉升起的朝阳,柔嫩而新鲜,像婴儿的脸庞。在平原上奔忙,脚下突然感觉松软的土地,便告诉你春天的脚步已经悄悄降临了。

庄稼,是平原上随处可见的雄伟的风景。从三月布谷鸟的叫声开始,田园里多了忙碌的农人,谁家勤劳,谁家懒惰,在平展展的土地上一览无余。在冀南的乡下,布谷鸟被称作"光棍扛锄",这种饱含乡野气息的称呼其实是更乡土化的模拟布谷鸟的叫声。你想,在布谷鸟的声唤里,连光棍都扛起锄头,加入到劳动者的行列,谁还有理由不去努力劳作追求幸福生活呢?

我把五月的麦田比喻成《诗经》里出其东门如云的女子,我把秋天的玉米看作三个月就长到了十八岁的男子,在温润的内心,我觉得缤纷多姿的庄稼都具有人性的美好与生命的光辉。还有那些在沃土上耕耘过的牛马,在工业社会当中成为历史的记忆,但我们无法忘记,它们和平原曾深深地爱过,曾和庄稼一起,构成了平原上最朴实而古典的生命景观。

民歌,是平原上另一道别致的风景。平原独特的地理与交通优势,为民歌的产生与流传提供了温床。比如河北的小调、秧歌,数量大、品种多,艺术价值也很高,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辉。

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吸收了民艺、民歌小调的营养和元素,主要流行在北方地区,反映民间生活为主,汲取提炼劳动人民的生活语言,以表现劳动人民乐观主义和朴素的正义感为主旋律和显着特色。比如隆尧秧歌,多年来盛行于冀南、冀中等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尤为冀南一带广大农民喜闻乐见。在被周扬称为堪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媲美的秧歌戏《杨二舍化缘》中,女主人公王美蓉唱道:"常言说,好云彩,下好雨儿/胡子云底下下冷子儿/有好土有好泥儿/有了好泥儿脱好坯儿/好前位,按好门儿/好娘养活好孩子儿/有嘴叼个花椒粒儿/头顶上麻到脚底跟儿/翻穿皮袄毛兜乍/王美蓉我好比腊月的萝卜动(冻)了心儿。"蕴含着泥土芬芳的歌声悠悠飘扬,平原上平民的爱情萌芽了,竟也是那样缠绵悱恻,令人荡气回肠。

平原,曾经是一块英雄驰骋的土地。华北平原上的地道战、地雷战、游击队,烽火与枪声、野火与春风,构成了一个民族壮怀激烈、永不磨灭的记忆。

年年岁岁生活在平原上,感受着这片广袤土地上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优美风景,无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世界观。作为平原之子,我努力做一个坦荡无私、朴实无华的人,做一个脚踏实地、坚韧勇敢的人。我坚信,即便卑微若一棵草,也要以最葱茏的姿态,融入到平原绚烂而独特的风景中去。

阳台上的风景

文/遇见

喜欢在生活中添加点绿色,所以我家的阳台不能空着。为了节约成本,空了的八宝粥罐就成了我的创意花盆。于是,当它们在阳台上越排越多的时候,我就亲切的称呼它们为我的小罐罐们了。栽什么其实不重要,只要罐子里有盎然的绿色就可以。

为了省事,我的小罐罐里种植的大多是一些耐干旱的植物,比如仙人球、宝石花、芦荟、石蒜、吊兰之类的。所以也不需要时常浇水,一周一次就好。

当然我也有个大一点的花盆,里面栽着一株蔷薇,一月开一次花,拳头大,粉红粉红的,柔柔的花瓣,特别的娇艳。于是,这盆蔷薇就成了小罐罐们中的女王。虽然她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我还是把她当宝贝似的疼爱,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她浇水。只是,女王都喜欢发脾气,也不知是七月的烈日还是我那里得罪了她,她就真的生气了,谢光了身上的所有的叶子,任我一天三次的浇水,她那带刺的枝桠还是慢慢裸露、干枯了。

因为意外,我在医院呆了八天,却不担心我的小罐罐们,它们都是些耐饥渴的植物,只是担心那株蔷薇,不知道回家后她是不是已经没救。所以到家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扑到阳台,罐罐里的土已经干的要裂开,小植物们却很顽强。宝石花因为日晒的原因,每个叶片上都晕了红,更像莲花了;石蒜还新发了片长长的叶子,幽雅的伸展出来。这我就放心了,没有我的关爱,他们依然很好。

我以为没救的蔷薇居然也给了我惊喜,在她根部还没来得及干枯的枝上,竟然生长出了两个绿色的芽苞。这就是爱的思念吧,因为我的日夜担心,她终不舍离开了,应该是我惦念感动了她,她才又吐新芽的。或许这枝蔷薇也是有灵性的,她想用新生给我希望,用盛开给我憧憬,用美丽祝福我的未来。

蔷薇活了,女王又将在小罐罐们面前炫耀美丽。我知道蔷薇花开过后马上就会谢,但只要她心中的爱不凋零,马上就会开出新的花朵。感谢蔷薇对爱的注释,思念不绝爱情不败,我要伴你一辈子。

这时候,我就想到风起中文网十六夜写的《花开罗刹》,司花女仙说:"我从不曾欠你,你也未曾许诺过我任何。三界之内、九天之外,永远永远我都不要再遇见你。"要怎样的心痛才能说出如此绝情的话语,一个心中无情的人,活着还能有什么意思呢?

真想替司花女仙多种点蔷薇,因为蔷薇的花语是爱的思念。

故乡的风景树

故乡在乡下,乡下没有公园。村舍,菜园,乡亲,还有风景树,是故乡长留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风景树有先人留养下来的,也有后人栽种的。樟树,枫树,松树,柳树,柏树,榕树,竹林,以及本地的一些杂木,全是中国式的,传统的,本土的,在村前屋后,在地头坟前,或是古树丛林,或是独木成荫,或是三两为伴,每一个村落就有每一种风景树,它是立在村民心目中的一面旗帜,是一种中国式的乡村文化。

我的故乡是浙西南山区中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它坐落在一个山坳里,土房挤着木屋,横竖穿插,错落有致,像是在草地上踩出的一褡拉牛蹄印。记忆中的故乡,除了像牛蹄印的房子外,还有满岭的整片的竹林、油茶和沿土坡而下的梯田和旱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是我们祖先和上辈经过生产劳动创造的物质文明。它是汗水和心灵抗争的一种物化,它给我幼小的心灵是一种辛酸的体验。

而不同于这些的,就是村子周围的风景树了。在村前有一块土丘,上面是我们好几家的垦种地,旁边五棵高大虬劲的松树成弧形挺立着,日夜守卫着进村的路口,听说那是太公种植的。太公有五个儿子,他就种了五棵松树。我们未曾见过太公的模样,但去合抱过五棵青松,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牵手合抱那粗大的树杆,然后抬头仰望,看它直上云霄。早上走出家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五棵粗大的青松,幼小的心灵就有了力量。后来,五棵青松被砍一棵,死了一棵,剩下三棵依然傲立在风雨中。

在村的水口有一块陡坡,坡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杆粗壮,枝丫交错。每当大风从山外翻腾着满山的竹林,若千军万马驰过瓦背时,我们全寄希望于那一片密集的水口风景树了。山上的千万亩树林都砍完了,祖上有意留下这片树木,为的就是借它为村子挡风的。林子中有一株枫树,每至秋天,风叶红艳,跟晚霞交相辉映,是我一生难忘的最美的风景。

保留最好的一丛原始古树在村后,它们是故乡的象征。它们虽然腹中空洞,古态龙钟,但还是依然保持着倔强的生命力。猫头鹰却寻着它的树洞筑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为我们唱响最纯真的儿歌。猫头鹰还会像公鸡打鸣,在凌晨不断地提醒我们早起上学。无论我走到哪里,每当我在睡梦中听到那优美的天籁之音时,我就像回到故乡的怀抱,就会感受到故土的温暖和踏实。

故乡的风景树,它古老,高大,结实,像一位坚强的山神,在暴风骤雨中守护着我们的村子;它葱郁,宁静,体贴,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又像一位美丽的女神注视着我们。外出读书,每每回来,远远地看到村前五棵古朴的青树,心里就像看到亲人一样,变得无比的感动。是啊,那是生我养我的故土啊。

走进村口,眼前便是村后那丛古树和古树俯视下的村庄。村庄已经空洞无人,老屋已经倒塌,菜园荒芜,看不到往日那袅袅的炊烟,所有的门紧锁着,所有的乡亲,不管是前程似锦的,或者无可奈何的,都一律的早已离开了故乡。这是留在百年山村心头的一个难以挽回的痛。

只有我的祖先和祖先们养植的风景树还留守在故土上。十多年来,我一次次地在纷纷春雨中踏上故乡的路,为的就是赶回去看望他们。我一次次地把故乡摄入我的相机里,为的是怕故乡会在我的眼里我的梦里消失。故乡也只留下那几丛风景树了。可是我怎么能想到呢,我仅隔了一年回去,眼前已变得那么凄怆,茂密的风景树也已断肢缺臂,残败不堪。是被大风刮掉得否?是被冰雪压垮了吗?似乎不可能。记的小时候,风是多么的大,天是多么的冷,雪是多么的厚,风景树却坚忍不拔,依然如故。可是今年这些风景树怎么了呢?或许是真的老了罢!我想是它们心死了。

只有村前那三棵青松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