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赞美母亲的文章

2023/08/17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关于赞美母亲的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赞美母亲的文章(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写给母亲

文/李登启

再过两天,就是母亲节了。母亲,我想为您写点什么。

母亲,我是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并哺育我长大。我的身体里,流淌着您的血液。

在您的心目中,儿子是您的骄傲,每当我拿着优异的成绩单回家,是您最高兴的时刻。虽然您没有上过学堂,但那几个数字您还是认识的。因为您知道,那几个数字,是儿子凭真本事换来的,是儿子学习成绩的体现。于是,您常常鼓励我,努力搞好学习,争取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走出大山,为李家争光!

儿子通过努力,实现了您的愿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是,您却含恨离去,没能看到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儿子只好在离家远赴省城求学之前,在您的墓前长跪,将这个喜讯告诉您!

在我的记忆深处,您最疼爱我。您亲手做的南瓜糯米饭,至今仍留在我的记忆里。您做的南瓜糯米饭,那是选用熟透的上好南瓜去皮瓤,加适量糖精和着糯米用小火闷熟,香喷喷、甜津津的,令人胃口大开、食欲大增。记得每次我吃了三大碗后,还想要再吃点。

您给我买的一件毛衣,已经穿不成了,但我仍然舍不得丢掉,因为那是您的爱,我要永远珍藏着!

母亲,在您的心中,还不知道有母亲节这个节日,不知道这个天下母亲共同的节日。然而,在我的心中,您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屈指算来,母亲,您已经离开我整整十六个年头了,在这十六年里,我对您的思念未曾改变过。如果有来生,您还做我母亲,我还做您的儿子!

母亲的"劳动节"

文/徐学平

周末,就在我们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制订"五一"出游计划时,妻子嘱咐我千万别忘了提前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你就让妈早点过来吧,咱们今年一起出去过‘劳动节’。""应该是叫奶奶过来和我们一起过‘五一节’哦",我那调皮的小女儿逗逗在一旁纠正道:"‘劳动节’呀,奶奶天天过!"听着逗逗那奶声奶气的童音,看着她那副一本正经的模样儿,我和妻子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提起我那在乡间劳作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她还真是个闲不住的人。儿时印象中的母亲总是忙碌的,喂猪、担水、劈柴、烧饭……甚至是哼着小曲哄我睡觉时,她的手中还不忘纳着鞋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慢慢地读懂了母亲的艰辛。因为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家庭的重担基本都落在了母亲的肩头,特别是父亲去世后,孤零零的母亲明显衰老了许多。

在小城安家后,我和妻子便想把母亲接来同住,可是母亲总是不允。母亲说自己在乡下生活惯了,邻里乡亲的还可以相互串串门、聊聊天,她可受不了城里的那份拘束,不过,她只要得闲就会进城去看我们的。

此后,母亲总会隔三岔五地给我们送些新鲜蔬菜和鸡蛋过来,更让我们过意不去的是只要母亲一来,她每次都会帮我们把客厅收拾得干干净净,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也就难怪妻子经常开玩笑地说母亲来我家就是过"劳动节"的。

其实我也劝说过母亲多次,说以后这些家务活不用她再费力了,可母亲总是笑笑说自己习惯了。其实,我知道,这平常的习惯,就是母爱。因为转眼间女儿已经上小学了,这么多年来,我真的已经无法记清母亲到底过了多少个这样的"劳动节"了!

母亲,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这样的年龄,正是最需要有人关心照料体贴的时候,然而母亲却还在时常牵挂着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女,时刻想着自己还能为儿女分担些什么……这让我心里顿时涌上一股隐痛和一份自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让母亲度过一个闲适欢畅的"劳动节".想着,我已情不自禁地拨通了老家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

那年母亲陪我去高考

文/漠风

那年六月我和数百万的莘莘学子一样,走进了考场。那些有关高考的往事,现在想起来都历历在目,真有些刻骨铭心的痛。

高考的那天,母亲早早的便从乡下出发,先是走了十多里的山路到镇上,再从镇上赶乘早班车来城里陪我高考。尽管赶乘的是第一趟早班车,但还是来晚了一步。从来没有来过县城的母亲,背着重重的行李包,在拥挤的人群中等着我。

第一场是语文,考试结束后我显得极为平静。先前的那种紧张、激动似乎一下子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走出校门,远远的便看见人群中的母亲,她那瘦小的身材,彷佛又瘦了。她垫着脚也向我这边望着,看见我,远远的迎了上来。她没有问我考的怎么样,只是慌忙的从包里拿出了水和毛巾递给我。我边拭着汗,边喝水。

我和母亲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我才发现,母亲的衣领已被汗水全部寝室了,额头上还冒着热汗,肩上依旧背着重重的行李包。很多次,我想替母亲背着包,但都被母亲拒绝了。看着她弯下去的身子,我不禁眼角湿漉漉的,心中泛起阵阵地痛。

午饭,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在学校门口就餐。餐桌上,母亲从包里掏出了她在乡下做好的油糕,她说:吃了糕就会考的更高。我听了母亲的话,吃了母亲做的糕,那味道让人久久的回味与留恋。饭店里我要给母亲点菜,但母亲说什么也不要,最后只吃了自己备好的干粮。其实,我知道,她不是不想吃,她是舍不得花那吃饭的钱。

第二场是数学,我考砸了。考试结束后,很多人都在忙着对答案,我没有,我只是默默的回到了寝室,母亲一路跟着我。为了不让母亲看出来,我尽力的让自己高兴起来,但终究还是被母亲看穿了。母亲说:"娃儿,你不要难过,这门没考好不要紧,明天不是还有两门吗……"

晚上,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房子里也一下子凉快了,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第二天,天空依旧下着小雨。我满怀信心,再一次走进了考场。母亲则继续陪考,因为没有带伞,母亲只能在学校对面超市的屋檐下边避雨边等待。第三场结束了,考的还算满意。当我走出校门时,母亲早已站在蒙蒙的雨幕中。雨水顺着母亲褶皱的脸颊,一点一滴的流着,衣服全被雨水淋湿了。见我出来了她便从包里拿出衣服我往头上顶,我极力的推托,但还是顶在了头上。

下午时分,雨停了,天空也慢慢的开始放晴,最后一场也结束了。有人喜,有人忧,而我,又一次陷入了沉静。母亲要回乡下了,我送她到车站,一路上,我和都母亲都没有吱声。母亲坐上了回乡下的大巴车,她从车窗上探出头来,用她那沙哑的声音说:"娃儿,没事,今年没考好,咱们明年再考,我和你爸在家等着你。"

望着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不禁的大吼一声,快速的跑向了学校。因为我知道,不管成与败,我都要去面对,即使败了,在我的身后还有永远支持我的父亲和母亲……

恍惚之间,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每次看着身边的莘莘学子走进考场,我不禁的想起想起那年母亲陪我高考的场景。那场景,就像昨天的事儿一样,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母亲的煨汤季

文/刘兵

秋风起,凉意生。我们小时候,每到秋天,母亲的煨汤季就开启了。

那时父亲在外面鼓捣小生意,其收入比一般人家稍宽裕些。母亲的生活理念是,其它方面可以省,但吃的要舍得投入:三个孩子正值给身体打底子时;奶奶病病秧秧,牙口不好,需要尽量喝些可口且有营养的汤羹;而父亲常年奔波在外,吃饭经常冷的热的瞎凑合,每次回家,得专门弄几个好菜,让他喝点小酒,享受回家的温馨。

为此,母亲比往常起得更早,赶往菜场和农贸市场,把头晚心里计划好的煨汤主食材排队买到手。那时市场管理还没有完全放开,国营菜场仍是供应肉食的主渠道。农贸市场摆摊卖肉和鸡蛋等遮遮掩掩,且价格略高。如果有心,偶尔也能在背街里巷"碰"到挑着活鸡和野味的游动商贩。每次能买到价钱合适品种对路的煨汤主食材,母亲很有成就感,像是为全家人捡到大宝贝。

从整个秋季到入冬再延续到来年春节前,我家小院内外飘荡着各种汤羹的香气,驱使着我们放学后尽早回家;也像是有心灵感应和听到远方的呼唤,母亲按日子刚炖好满满一罐子排骨藕汤,父亲寻着浓香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他又挣够了我们下学年的学费、家用和奶奶预期要住院的费用。一家老小人手一碗,堆着肉实的排骨和炖烂的带丝藕块。我们吸着香气,大快朵颐,味蕾上得到尽情的享受。外面冷风劲刮,寒气弥漫,屋内温暖如春。听着父母和奶奶的絮叨和叮嘱,我们身体和心里感觉暖和多了,精气神顿时倍增。

母亲的汤羹,就是平常百姓煨的那些品种,不外乎白萝卜炖肥肠、香菇炖野鸡、牛尾清汤、羊肉胡萝卜汤、百合莲子米滋养汤羹,等等。虽然没有高档食材,但每次我们迫不及待地揭开罐盖,都会一阵惊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浓郁的香气在我们心间久久地弥漫。

母亲的家教

文/肖功勋

布满皱纹的脸,不再挺直的腰板……母亲真的老了。尽管年岁已高,母亲还是会时不时地对我们兄弟姐妹唠叨些做人的道理,就像我们儿时那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困难时期,在我们那个穷乡僻壤,生活的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农家生活的艰辛,使母亲明白一个朴实的道理:人不能穷。自从生下我,母亲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家搞好。她坚信:"地不生,天不落,要靠自己辛苦做。"母亲也总用这句话来教育儿女。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一天都没有闲下来过,整天在地里、房里转,忙得像只陀螺,除非生病卧床动不得,她是不会歇气的。她生有四个子女,但从未坐过月子,孩子生下来没几天,就开始劳作了。

母亲晚年还坚持下地种菜,上山砍柴。我曾多次要她放下家里的活计,跟我到城里生活。她总是说:"城里生活我不习惯,呆在水泥楼里,像关在笼里的鸡一样,过不得。"其实,这是母亲的托辞,她怕增加我的负担。偶尔进城住上一两天,母亲总还惦记着家里的那头猪和几只鸡是否喂了食,地里的油菜麦子是否施肥松土了。

母亲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她年轻时的衣裤常常是有补丁的,即使缝制了一件新衣,也非要走亲戚时才穿。我读初中时,也是穿补丁衣、补丁裤。有时我不愿穿,母亲就对我说:"笑烂不笑补,哈巴崽,补丁没关系,只要穿得干净就行了。"母亲70岁那年,我们兄弟准备给她办酒席庆贺,她不同意:"有好多的泥巴就砌好大的灶,你们条件不是很好,莫浪费!"妻子给她买了新衣服,母亲虽然嫌衣服贵了,但是很高兴。

"别人的东西莫要,自己的东西莫掉。"这是母亲在儿女面前常常唠叨的一句话。永远忘不了母亲给我上的人生第一课:那年我还不到5岁,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家庭,连饭也吃不饱,就更别说有好菜吃了。有一天,小伙伴德建家杀了只鸡招待客人,我正好在他家玩,德建的母亲见我不肯离去,便夹了块鸡肉给我。后来这事不知怎么被母亲知道了,她用竹条子把我结结实实地抽了一顿,直打得我的腿上布满一条条血痕。我哭了,母亲也哭了。事后,母亲对我说:"妈这一次打你,是要让你记住,自己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别人家的东西不能乱吃,好呷(贪吃之意),今后没出息。"

昔日有孟母断机杼教子,而我的母亲以她自己朴素的方式训儿,给了我一种切切实实的人生启蒙,使我一辈子都记住了:做人不能图人家施舍,要有骨气有气节,自立自强。

母亲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她人穷志不穷,不义之财绝对不要。记得有一天,别人家的一只鸭子混进了我家的鸭群中,当时有邻居说干脆把这只鸭杀掉打餐牙祭,母亲不同意,硬是摸黑抱着那只鸭到院子里挨家挨户地问。院子的人都说没有丢鸭,她又到对门院子问,终于找到了失主。老话说:捡到捡到,胜于买到。我们兄弟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要将鸭子退给人家?她说:"人家的东西不过年,自己的东西万万年。"在生活中,母亲就是用这样朴素的道理,教育着儿女。虽然缺吃少穿,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再饿也没有拿过人家的东西。

有一次,我放学路过人家屋后,正是李子成熟的时候,那黄黄的李子实在令我们这帮孩子发馋,于是有人提出去偷摘。可当我双手摸着那棵李树欲往上爬时,耳边突然想起了母亲那句"人家的东西莫要,自己的东西莫掉,好呷,今后没出息"的话,我便咽下了嘴里的馋液,慢慢地走开了。当天晚上,那户人家便请来村干部挨家挨户找上门来。我母亲着急地问那人:"我的崽偷了么?"那人说:"偷李子的人我认得,你崽没偷。"母亲笑了,我至今还记得,那是自豪的笑容。

岁月沧桑,无情的白发,已悄悄地爬上了母亲的双鬓,母亲真的是老了。但在我眼里,生活的枝枝叶叶却始终未能压倒母亲这棵生命之树,她那执着顽强的生命,会一直葱郁到永远。

母亲插秧

文/伍中正

青山脚下的水田里,是清凉着的水跟散落的青秧把。

露水和空气做成的早晨,走在田埂上的母亲显得非常年轻。她赤脚下到水田里,弯腰拿起一个青秧把,青秧把是用绵软稻草缠着的,她很熟练地解开,左手分开秧把上的青秧,右手再插下去,接着是手起手落。那是母亲在水田插秧的动作,也是母亲插秧的场景。母亲慢步向后退去。她的眼前就有一片青秧鲜活起来,翠绿起来。头顶上是温暖的五月太阳,还有布谷鸟飞过时种下的叫声。

这是40年前,安静纯朴的村庄,我第一次看见母亲插秧。

作为组里的劳力,母亲在每年的春天和夏天都要插秧。

母亲经常跟队里的齐婶、陶婶在一起插秧。她们插秧的手法和速度不相上下。她们从不偷懒,完全按照不稀不密的插法,完成每一块田的插秧。那些组里偷懒的女人,经常会遭到队长的谩骂和队里男人的取笑。我很庆幸,母亲插了很多年秧,从没有人骂过母亲和取笑母亲。

在村庄生活,必须熟悉犁田和插秧。除了耕种之外,我也会插秧。我插秧的技法是母亲传给我的。母亲把插秧的经验记在心里。她告诉我,早稻插齐腰,晚稻水上漂。意思就是早稻扎根比较慢,插的深一点,秧就不会在水里浮起来。晚稻则不然,只要秧根稍稍挨着泥,就能生根生长。我记住了母亲教我的插秧经验。

田地一分,我家分到了近六亩水田。每年插秧,基本上是母亲跟我妹妹。我结婚后的第二年,妹妹出嫁。一到插秧时,多是母亲和我媳妇。我媳妇秧插,显得很有套路和水平,横行对横行,竖行对竖行,插得很有讲究。相对来说,母亲插的秧,横竖对不上行。我媳妇看在眼里,轻轻一笑,权当没事。

起早赶黑插秧是常事。插秧季节,属于最忙的季节,尤其是插晚秧,一点也不能耽误水稻生长,显得特忙。有一年年底,我跟母亲坐在屋头的草垛边,晒着暖暖的太阳,母亲不经意间,就说到当年起早插晚秧的情景。母亲说,天不亮,田野上蚊子特多,两手只顾着插秧,身上多处让蚊子叮咬生疼,简直就是受罪。母亲说完,我的眼里,早已噙满泪水。

2009年,母亲再不插秧。其理由是,我家种植水稻,全部改用撒播,育好的种谷直接撒播到平整后的水田里,减少了插秧环节。看来,插秧,成为过去。

无需插秧,母亲仍不忘插秧带给她的美好记忆。插秧时节,她三里四里不顾疲倦地走到邻村,看人插秧。回来后,她还絮絮叨叨跟我讲起看人插秧的感受。那一刻,我真不知对母亲说啥,让腿脚受累,跑那么远,就为了看人插秧。看来,插秧在她的生活记忆里,擦之不去。

带着想插一回秧的美好想法,母亲在2015年的春天告别了人世。2014年的秋天,我带着身体消瘦、目光呆滞的母亲在一家医院做过几次检查,被确诊为癌症。

病中的母亲依然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在继续她的生活。该吃吃,该动动,全然不顾自己是有病之人。当镇痛药品无法解除她身体的疼痛时,母亲已是奄奄一息的生命状态,再也不能下地走路了。

在病床上,母亲自己小心地揣摩着她生命的最后。她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了她曾经的一个愿望。她说,她还想看看春天插秧的场景。

母亲没有熬到村庄插秧的那天,带着遗憾走了。

按照母亲生前的想法。我把她安葬在自家的一块地头。那块地头与她曾经插秧的田,仅隔着50米的距离。

又到了秧门大开的季节。我却没有见到村庄插秧的场景。那种轻淡烟雨中,清脆布谷声里,南村北村竞插禾的场面已经走远。

现在,我又想起了母亲插禾的情景,毫无章法的记录下来,算是我对母亲的怀念。我的耳边,听到了她关于插禾的话语,早稻插齐腰,晚稻水上漂。我又仿佛回到第一次看见母亲插秧的情景里。

清凉的水中,年轻的母亲站立,露出白白的小腿,手起手落,眼前的秧苗在水田中泛绿,头顶上是五月布谷鸟落下的绵软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