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散文精选
倚栏轩精选8篇乡愁散文精选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乡愁散文精选(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荻花开处生乡愁
文/邓荣河
故乡有一方池塘,池塘边长满了荻花。荻花盛开时节,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很是壮观。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荻花尽管春日萌发,夏日茁壮,但大都在暮秋盛开。北方的霜露来得早,很多花草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早已溃不成军,唯有荻花愈战愈勇。暮秋时节,尽管荻花的叶身已见枯黄,但一簇簇的荻花却开得热烈而又奔放,简直就是一片白色的海洋。"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群群".爱鸟、护鸟是家乡人的老传统,再加上环境适应,白色的荻花丛中经常能见到一些鸥鸟飞舞。每每接近黄昏,西天晚霞烈烈,池边荻花团团,耳畔鸟鸣啾啾,简直就是一幅多元的立体画卷。每年暮秋,常常会有很多城市人来观赏荻花。小小的荻花不仅令城里人大开眼界,同时也为家乡人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收入,成为家乡人一个新的创收点。
记忆中,每年的荻花开放时节,也是乡下老父亲老母亲最忙碌的日子。一有空闲,老父亲总会推着独轮车来到池塘边,去砍那些日渐枯黄的荻花。运回家,老母亲便细细地去掉每根荻花的叶子和花束,只留下直直的茎杆,堆放在一边。等那些荻花茎杆积攒的差不多了,老母亲便会在老父亲的协助下编织席箔。一张张席箔编织成了,老母亲便开始用那席箔晾晒棉花、花生、红枣。每年立冬前后,母亲总会想方设法给我们邮寄些红枣。小女儿说,那枣儿特别香甜,和在超市购买的大不一样。我想,这大概与在荻花茎杆制作的席箔上晾晒有关,甜甜的枣儿,无形中也吸纳了荻花的清纯。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荻花往往与离愁相连。对此,我有切身的感受。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是在一个暮秋。临出门了,虽然我已成年,但老母亲仍像对待孩子般执意要把我送出家门,且一直送到了池塘旁的大路边。在我挥手告别的一刹那,我突然发现,老母亲的白发不知不觉间竟增添了那么多。根根素白,束束晶莹,与身边的荻花无异。
突然间,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辛劳了大半辈子的老母亲,其实也是一株荻花,一株植根于家乡大地上的普通荻花:倔强一生,到老白头。
乡愁
文/彧儿
第一次读余光中的诗《乡愁》,感受的只是海的阻隔,那么亲近,又那么遥远。如今再细品那几行字,看到的便不是海,而是期盼,是思念,是寄托,更是想见而不得见的惆怅。
我一直想去看看大海,看大海那直达天边的宁静,看浪花奔涌的壮美,去感受大海那波涛壮阔的胸怀,然而由于工作和生活琐碎的缘故,终是不得这样的机会。幸得假期儿子去了海边,我打电话问他,看见大海的感受,他笑而不答,我知道他只是玩的开心而已,至于其它,他的心里还没有这样或是那样的概念吧。
其实牵念也好,思乡也罢,无非就是距离产生的感觉。异乡的一情一景,或者某些相似的东西,都可以勾起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很多时候,尘世中的我们又常常忽略身边的风景,向往那些遥不可及的去处,而当我们到了那个向往的地方,慢慢地又会想念起我们的来处了。
来新疆两年多了,每天忙忙碌碌,无瑕顾及其它。当《乡愁》的文字再一次跳入眼帘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想家的感觉,从东北到西北,一路走来,看到了沙漠、戈壁、雪山、草场、西域风情。一望无际的戈壁,海一样的遥远,那是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生的考验。然而当看到它们时,让我感受到生命对于世间的生存是多么的不容易,生存又是多么地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拨的信念,才能够坚持下去。
我们生如孑孓蚁虫,为了生存,渺小甚或是卑微。抛开自己的出生地,辗转流离,背景离乡。又像潮汐一样,努力奔向海滩,冲刷着岩石和堤岸。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播洒一路欢歌,却留下些许落莫的无奈。
然而时间的潮汐却磨平了我们的记忆,淡了,模糊了,渐渐地又消散了。亦或转眼间恢复了平静,再看不见来时的脚印,旧时的路。生命中能留下多少过往,能拥有多少时光,在黑与白的交替中亦将慢慢老去,随着时光沉入大海的深处,空留一份记忆于心底,挥之不去。或者于更多的时候,在有限的空间里,压缩着时间,甚至是生命,无论是一年一年的过去,还是一天一天的过去,甚至一分一秒的过去,记忆的沙滩慢慢变薄,薄得如纸,薄得如丝,无法抓在手里,又无法铺展在眼前,飘散了,如一阵清风,化一丝浮云,又似细雨,转瞬即逝,无影无踪。
但无论如何,生命是弥足珍贵的。在经历了太多的困苦与辗转流离的生活之际,生命中到底能留下些什么呢?我们追求的、想念的、拥有的、还是渴望的?那些美好的、刻骨铭心的、伤痛的、喜悦的,有多大的空间可以存放,有多久的时间能够停留?于是,在过往的岁月中,随着那渐老的青春,模糊了的不仅仅是那山,那水,那路,那喧嚣,还有那记忆深处根深蒂固的家乡烙印吧。
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年漂泊在外,对于家的概念似乎模糊了许多,不清楚当年漂泊的初衷,又为何来此?更不太明了未来的走向是什么了,只是有些茫然且机械地前行着,甚至目的都不再明确,不再明了了。曾想着要落叶归根的,却想不清楚自己的出处,根又在哪里?于是,我常常会茫然叩问自己的内心,有一天,是不是要撇下这里的一切回去呢?回归那旧日的出生地,回到亲人身边,过一种平淡且安然的日子?
于是,偶尔便会忆起家乡的人,童年的事,模糊或是清淅的,轻轻地来,又淡淡地去了,未曾留下太多的痕迹。生活也便这样继续着,忙碌着,茫然的不知为何了。
而今,在这寂静的夜,再次一品读余光中的《乡愁》,也便是另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乡愁》再一次唤醒我沉睡的记忆,一些过往的片断,于纷繁的影像中明朗起来。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家乡的事,也在记忆深处灵动起来。人,终要老有所依,既便踏过千山万水,终将要寻一栖息之地,容自己安身立命吧。
于是,我更渴望那儿时的场院,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景;课堂上老师善意的教导,小伙伴们没黑没白地疯跑;和那乡村里斑驳的岁月印迹,以及那些记忆深处甜美的笑声。这所有的一切都鲜活于脑际,萦绕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涤荡着心海,挥之不去。
也是在这种思法的驱使下,家乡的轮廓在脑海里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记忆也越来越深刻,对于家乡的思念,也便化作一抹淡淡的愁絮,时常充斥着脑鼓,萦绕着胸怀,久久徘徊。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这异乡的山水再美,再绚丽,也终究抵不过那一抹乡愁的味道。
乡愁
文/罗跃
乡愁,跟放风筝一样,风筝飞得再高再远,始终有一根线索把它牵绊,让它不至于挣脱而走得太远,离开最初来时的路。乡愁,更像一杯美酒,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它时,能够品尝到它的甘甜、醇香或者苦涩。乡愁啊!让出游远方的游子们,时时刻刻牵绊着,时时刻刻想念着,那心底最暖的地方。
不管外面世界是风雨、是羁绊,还是春风十里意气风发,只有乡愁,永远会陪伴着游子们的灵魂。孤独失意时,乡愁是抚慰心灵的良药;春风得意时,乡愁是让人奋进的催化剂。
回忆过往,时而得意,时而唏嘘。不管身在何方,家乡的一切,时刻牵绊着我的心。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而温暖,那里有亲人、有亲朋,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春节前,老家的二毛结婚了,心里着实为他高兴。二毛大我两岁,上小学的时候,小伙伴们喜欢满山遍野得寻找野果子,二毛比较利索能干,采摘的果子多,把果子分享给我们。二毛不喜欢念书,上完初一便退学了。后来,二毛出门务工,每逢春节,二毛都是一个人回的。也不知道为什么,30出头的二毛一直单身。也巧,姻缘天注定,去年,二毛把远方的媳妇带了回来。
乡愁记忆,将陪伴着我一生一世。家里我排行老三,父母告诉我,我最初的生命价值体现在一头耕牛和一块表上。仗着奶奶、父母的疼爱,从小很淘气,小时候家里穷,锅底的白米饭我舀上一大碗,才让姐姐把白米和玉米面搅合。父亲会木工活,我最喜欢驾着父亲的脖子去串门,因为农家办事,伙食是最好的。
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起来,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快乐中度过。16年前的一个夏夜,天空繁星点点,稻田里的蛙声、村里的狗吠声、墙角的蛐蛐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曲乡村田园交响乐。院坝里,就读县城高中的三毛哥放假回来了,我一边和他数着天上的星星,一边听着三毛哥讲述他的故事。三毛哥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一刻,关于外面的世界,我着魔了。
因外面世界的精彩我背井离乡,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这便有了乡愁。这些年,不管在任何地方,是喜是忧、是悲是欢,我时常挂念着我的故乡。
毕竟,故乡的山水生我养我,有我最快乐的童年,有亲情和友情,是梦开始的地方。只有回到故乡,心灵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释放。
何处安放乡愁
文/严国本
人总有变老的时候,人老了就变得怀旧。特别是子女长大成家,离开自己的时候;妻子退休了,自己也退休了,夫妻不免面面相觑的时候;清明节叔伯亲友、同学发小回乡祭扫的时候;重阳节来临,三五故友相约,登上西山遥望故乡八屋塆的时候……
说起怀旧,不免想起儿时、青少年时期的点滴,和奶奶、父母、叔婶、兄弟姐妹在一起生活的往事,以及八屋塆那片茂密树林和肥沃田畴上发生的故事……那些旧事都盛满浓浓的乡愁呀!
然而,因为建设需要,八屋塆即将整体拆迁,塆后那片曾经与祖祖辈辈休戚与共的树林和那方生我养我的土地将离我们的生活而去了。这个消息着实重重地冲击着远离家乡的我那怀旧的神经:当我和故乡都离开了那片土地,我们将在哪里安放我们的乡愁?
人们对于故乡的情愫,无外乎过去的故乡景物和人物旧事,现在的故乡青山绿水和健在人事的精彩演绎,以及对未来故乡的憧憬和后代的期盼。当故乡景物不再、人物疏离、旧事淡忘,当青山绿水变成道路、桥梁、楼宇和厂房,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故乡似乎不再属于它曾经养育的儿女,儿女的记忆终将模糊曾经的亲人!这真是让人伤感的事,让乡愁更多了一份生离死别的味道!
于心不甘,情何以堪?我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挽救这份情感,为八屋塆人找个空间安放我们的乡愁!
整理我们对故乡的美丽记忆吧,将乡愁放进家国的历史里!如果你曾经有缘到过葛店开发区,再下行大约三公里,有一片占地大约五十余亩郁郁葱葱的树林,它环抱着的那个江南小村庄,就是我的家乡——八屋塆了。约六百五十年前,本族一世祖信甫迁武昌,相传在神山(葛洪炼丹地)附近的灵湖东岸那片林子前筑八栋房屋而世居,始命名"八屋".自十世祖光龙公,家族枝繁叶茂,子孙延绵不断,形成了今天的塆子——八屋塆,至今约四百余年。
而今,八屋塆将作为一颗中国传统自然村落的结晶化石走进历史。如果你是一个文史爱好者,又恰巧是一个从八屋塆走出来的人,那我们可以一起翻翻地方志(诸如武昌府志、武昌县志、鄂州市志)、村史、严氏宗谱,在那里寻找先人的足迹和八屋塆的印记。如嫌其语焉不详,那么我们就需要认真做一些类似抢救性挖掘的工作,回溯八屋塆、八屋塆人历时六百五十年的人与事,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运用现代文明的各种载体和叙述方式,去完善地方志、村史、塆史、族谱,去传承、纪念和珍藏它,让后人在关于家国历史的文字记载中还可以凭吊八屋塆,寄托乡愁!
关注和支持家乡的建设吧,将乡愁矗立在未来家乡那方热土的地标里!人们说,建筑就是矗立的地标,凝固的文化,它能保留特有的历史,寄托特别的情感。你无法阻挡沧海桑田的变迁,无法改变政府对八屋塆这片土地描绘的蓝图,但如果我们能积极关注它的建设与发展,参与到支持家乡的建设、地方历史文化保护的行动中去,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建言献策,哪怕还带有点可以理解的私心,我们总有机会为八屋塆人在这里留下点什么吧?比如,争取到一条街道,一座桥梁,一个车站,一栋楼房,能以"八屋塆"来命名,也算是对那个古老村庄的纪念吧。果真如此,它将是我们寄托乡愁最好的载体!
捋起袖子加油干吧,将乡愁镌刻在八屋塆人奋斗的足迹里!自古以来,家乡养育了它的子孙,乡愁激励着它的子孙。而子孙中的佼佼者为国为民的丰功伟绩将家乡声名远扬,激发着家乡人民的乡愁。麻城将军之乡,蕲春教授之乡,宁波院士之乡,概莫如此!
从八屋塆走出来的子孙们,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我们将乡恋情感转化为各自事业发展的动力,我们就能更加努力专注,更加勤劳肯干,做出职业成就、事业功勋。那时候,个人的命运就紧紧地和家乡、国家联系在一起,你我的名字就和"八屋塆人"的注脚联系在一起。让我们在事业上争着抒写一册八屋塆传颂后人的群英谱吧,用彪炳史册的成就告慰我们的故乡,在国家复兴、故乡建设的丰碑里安放我们的乡愁!
年画里的乡愁
文/龙立榜
多年来我都有这么一个习惯,每次去赶腊月集,总要忙里偷闲地在琳琅满目的年画摊旁"悠游"一圈,寻找心仪的年画,然而,我望酸眼睛都没有找到一张让我"眼睛一亮"的年画。
如今的年画,纸张是清一色的打了一层蜡膜的"富贵纸",油光放亮,总不顺眼,像一个素面朝天的漂亮村姑硬是在脸上涂抹一层厚厚的粉脂一样。年画的样式极少工笔画或水彩画,差不多都是软件处理过的拍摄物,年画的内容也只是风景、水果、菜肴、明星、家居摆设等,该留白的不留白,该注文的不注文,没有典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雍容华贵却俗不可耐,看了让人不但找不到美感,倒还添了几分压抑。
说到年画,丝丝缕缕的记忆又将我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年画有单张,有四条屏,种类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色彩之绚丽震撼人心。
那时候的年画内容有领袖画、英雄画、样板戏画、古装画、励志画、工农业生产画等等,现在我还能如数家珍的说出很多年画的名字来:领袖画有"毛主席去安源""黄河儿女""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英雄画有"岳飞""十八般武艺英雄谱""草原英雄小姐妹";肖像画有"难忘的岁月""麻姑献寿""周总理和我们在一起";样板戏画有"沙家浜""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工农业画有"铁人王进喜""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神话画有"牛郎织女""阿拉丁的故事""西游记";工作画有"农村放映员""一夜的工作""我为祖国献石油";古装画有"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三打白骨精"……
那些年画纸张薄而软绵,画面内容有的弘扬了中华儿女不惧艰难的英雄气概,有的体现革命理想的精气神,有的赞颂工农业取得成就的豪迈情怀,有的抒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的凝聚团结就是力量的气概。那个年代,在当时的政治气候和人文环境的渲染下,加上一个富于想象的童年,感觉那些花花绿绿的年画特别的亲切、特别温暖。
那时,地摊前挤满了挑选年画的人,卖年画的忙得不亦乐乎,除了顾客的招呼声外就是哗啦哗啦的卷年画声。我们跟大人每次去赶腊月集,最大的收获就是买了一两张自己钟爱的年画。回家路上,拿着一卷散发着书香气的年画,心里乐开了花。回到家就在小伙伴前展开年画炫耀一番,还煞有介事地侃年画的故事,听得伙伴们直眨巴眼睛。
贴年画是父亲大年三十的工作之一。父亲踩在一张二人凳上,将往年的旧画一点点的撕下来后,再将抹好浆糊的新画贴上去,母亲就站在下面指挥,不让年画贴歪了。贴毕,满堂屋顿时一派簇新,年味一下子就加浓了很多。
大年初一是我们小孩家家户户都去道声"发财"的日子,也是去观赏各家各户的年画的时机。我们仰着头,看着板壁上花花绿绿色彩艳丽的图画喋喋不休地议论着,不放过每一个年画的角落,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景点和人物,透过萦绕在年画里的故事,放飞无尽的想象,让幸福满满的填进童年。
斗转星移,童年远去,几多感慨,几多忧伤。其实,年画和春联一样,体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今年画的身影却渐渐远去,城里家庭的年画甚至彻底被裱在镜框里的绣制品所代替。如今过年不再有"家乡"气息了,年画变味变稀不得不说是个中原因之一。
年俗的方式是人们情感的一种倾诉,祭祖、祭树、祭桥、祭庙、贴年画是情感倾诉的载体,当这些载体被淡出后,人们的年俗情感将无处皈依。
怀念旧时的年画,体验绵绵的乡愁。
秋雨里的乡愁
文/徐悦涵
十月,凉风拂过,路旁的银杏便悄然泛了金黄——秋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每每此时,便不由想起江南故乡的秋雨。
故乡在一座临海小镇,常常时节虽已入秋,天气却依旧一副酷暑炎炎的盛夏景象。头两天还是晴空万里呢,不经意间,老天悄悄阴了脸,几缕小风儿吹过来,细细的雨声便严严实实地笼罩了小镇。
江南的秋雨那么轻,那么柔,仿佛一场自天而降的大自然的催眠曲,小镇一下子进入到一场梦境里去了。梦境里是一片静默的世界,一排排白墙黑瓦的小屋在这催眠曲中醉着,檐角边老柳婆娑的枝叶,也不说话,眯着眼,在这斜风细雨中柔柔地摇摆着身子,嘴角都挂着笑,天知道它心里想着些什么美事呢。后街的河面上微波粼粼,但你却听不到一丝的响儿,只能远远地望着,缥缥缈缈。
可千万别以为这雨睡着了,它调皮着呢。瞧那小镇的青石路上,小水泡里噼里啪啦,溅起一串串小水花儿,珍珠儿似的,沿着路沿儿,追逐着,欢跳着,透过薄薄的雨幕,你分明能听得到它们彼此间清脆的呼喊。水珠儿都跑到哪里去了呢?跳到草尖上去了,爬上树梢上去了,它们在枝叶间"窸窸窣窣",随着微微摇动的枝叶,笑得前仰后合,它们究竟说些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正看上去一个个美得不行……
"落雨了,快哩收衣服!"外婆的吴侬软语常常这时会响在我和妹妹的耳边,她一边唠叨着,一边慌忙收衣服、关窗户。我们则头顶着书包,嬉笑着在雨中奔跑。或是打把伞,任凭雨点"噼噼啪啪"打在伞面上,顺着伞角流成一串串珍珠似的水帘。此时,那远山下的江心上,斜风细雨里,依旧有青箬笠、绿蓑衣的渔人醉在这雨里舍不得归去。
从晨间到黄昏,一场蒙蒙细雨,常常就如此这般地点缀了江南的秋季,装饰了故乡小镇秋日的梦境。
窗外,西安的秋雨淅淅沥沥,这带着些许寒意的北国的秋雨啊,让我忆起江南,小镇,微雨…… 一缕乡愁在心间荡漾。
明月一轮寄乡愁
文/阎建滨
在中国的节日谱系中,中秋节形成的比较晚,但却在中国人的心中位置最重。除了春节,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要算中秋佳节了。
为何中国人喜欢中秋节?我认为首先是一轮明月勾起了中国人的无限乡愁。中秋节源于华夏先民的月亮崇拜。祭月的传统实际上形成在周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应该说,周朝祭月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个天子的祭祀礼仪。《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也就是说,天子祭日的时候要在早上,祭月的时候要在夜晚。在古代,天子祭月的时候常常发生遗憾的事,那就是天子祭月的时间选的是秋分,并不是选在月圆的"望"日。
因为我国的农历是以月亮绕着地球转的周期而制定的,当人们把农历初一定为"朔"时,"望"则要视月球的运转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月圆出现在十五,所以初一的月亮十五圆。应该指出,一年中每个月都有十五,月亮圆的机会很多,上元节就是农历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称元宵节。可奇怪的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月圆之夜却是农历的八月十五,认为这一天的月亮是最圆的。也许是因为秋高气爽,一轮明月照神州,月亮出奇地美丽,于是,中秋成为了中国人的月圆节。
当然,并不一定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也经常发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十七圆的现象。这从天文上很好解释,导致满月来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月球绕地球的公转速度并非恒定,而是受几百种因素干扰。所以月球绕地球的速度有时快、有时慢,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但最长与最短周期相差13个小时。如果"望"以前的脚步慢,则从"朔"到"望"可能要走16-17天,所以会出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或十七圆".
应该说,月圆成了中秋节团圆主题的一个鲜明的自然符号和文化符号。中国人传统文化中有圆的思想,比如易经太极阴阳图都是圆的,团圆是中国人过年过节最重要的精神表达,春节是庆祝团圆的,清明是另一种含义的团圆,中秋更是契合了中国人的精神原点——月圆人团圆的吉祥寓意。在世界上,也许只有中国人见到一轮明月,心中会油然生出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代诗人的这些佳句,像挖心一样触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也许外国人看月还是月,但中国人看月不是月,看到的是心中的故乡。
月亮在中秋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魂魄,表达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一轮明月下,是家庭的悲欢离合,也是国家的山河变故,家与国的交集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的精神呐喊。中秋将月亮的形象定格成家国的形象,永远雕刻成一轮巨象。
相对于一轮明月,小小的月饼也寄寓着中国人的情怀。作为中秋节不可替代的节日食品和节日礼品,月饼成为了中秋节的主角,千百年来扮演着中国人中秋团圆桌上最美的分享物。月饼究竟是哪个朝代产生的,有不同的说法。有说唐朝产生的,因为有胡饼,传说是杨贵妃给月饼起的名。也有说是宋代产生的,因为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怡。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衣。"(《月饼》)也有说是明代产生的,与朱元璋起义有关。尽管说法不一,时代相距甚远,但都说明月饼的发明对中国人意义非凡。中国人的礼仪最早与饮食文化有关,民以食为天,食以礼为先。在遥远的古代,最好的饮食首先是祭祀天地祖先的,而不是满足人口欲的。因此,月饼的出现首先也是祭祀月神的需要,即礼敬月神的献供。在这一点上,月饼似乎一直都尽职尽责。
当然,月饼除了祭月,更重要的功能是成为分享中秋的美食。月亮是圆的,月饼也是圆的,于是共享一轮明月,共品团圆的月饼,就成为中国人中秋节的最佳配置。很难想象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是怎样的?久而久之,月饼有了更大的象征意义,品月饼就是品心中的月亮。月饼如今成为了中秋节的礼品,送月饼是家人的节日问候,也是朋友间节日礼仪的情感传达。
花好月圆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表达,也是中秋佳节的生动写照。秋夜,朗朗天际、月亮皎皎、桂树飘香,有情人花前月下私语,那是怎样的浪漫和幸福。
作为中国第二大节,中秋节在气韵上与中国人的精神魂魄相通,而且节日习俗也丰富多彩。在美食上,秋风至,蟹脚肥,中秋节吃大闸蟹成为一道新风尚;在娱乐上,"偷菜""舞火龙""烧中秋",都非常好玩,厦门的中秋"博饼"更是十分盛行;在非遗文创上,老北京的"兔儿爷"神态逼真,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今天的中秋,应该更有趣一些、更生动一些、更接近时尚一些 ,这样对中国人的未来会更有吸引力和文化魅力!
飘着酒香的乡愁
文/刘娟丽
正月初三,风和日丽。去老家拜年,堂姐照例送给我一大瓶土酒。
今年的土酒是红薯酒,亦是堂姐自己酿的。勤快的堂姐是一名乡村教师,工作之余种菜、养鸡、晒干菜、酿土酒……很多年轻人不会干的传统农活,她都熟练得很。
酿酒要先做酒曲(又叫酒药),做酒曲就要采摘酒药草。记得小时候我多次帮母亲采过酒药草,那种酒药草叶片呈多边形,有点细绒毛,开黄色的小花,在家乡的山林里可寻见。可现在,我已经多年没见过这种酒药草了。
我问堂姐:"以前那种酒药草现在还能否找到?"堂姐说:"没有了,找不到了。我现在主要是用辣蓼草和葛藤等草本来做酒药。"
看来记忆中的那种酒药草真的消失了,我深感遗憾,但还是忘不了它,更忘不了儿时帮妈妈一起酿酒的情景。
小时候,家里每年都要酿几次酒,尤其是到了腊月,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酿酒,准备过年时喝。酿酒的那套工具是公用的,酿酒前要提前预约才能拿到。这套工具主要是两大器皿——一个结实笨重、一侧开有一圆孔的大木盆(其实是锅盖)和一口夹缸。
酿酒前,母亲要选好数十斤粳米,淘洗后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把泡好的米滤干水分倒入木甑里,木甑放在大铁锅上,用柴火蒸。待米刚刚蒸熟时,把木甑抱出来,把米饭倒入一个大簸箕里,均匀地散开;待米饭冷却后,撒上酒药粉,让酒药和饭粒充分融合,再装入一口瓮中,密封让其慢慢发酵。
如果哪年冬季气温很低的话,还要给酒瓮做一个窝,即用稻草、棉被把酒瓮四周包起来,以便保暖,从而促使酒饭加快发酵。大约一个多月后,酒曲与饭粒已经完全交融,变成了酒糟,这时就可以焙酒了。
焙酒是酿酒的主要工序,又叫蒸酒或出酒,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酿酒场景,其时间长,需要近一天,既辛苦又觉得有趣。
酿酒的工具是头一天晚上就借到家了,柴火也准备好了。母亲早早起床,把大铁锅洗刷干净,吃了早饭就开始焙酒了。
把瓮里的酒糟倒入铁锅,加入适当冷水搅拌好,把大木盆盖上,周围缝隙还用棉布条堵住,防止酒气外泄。把夹缸放在灶头上,用一根竹管连接起锅盖和夹缸,再把夹缸倒满冷水。我的任务主要是烧火、给夹缸换水和看住出酒孔,看一个酒壶接满了酒就换另一个酒壶。
火开始可以烧大一点,待锅里的酒糟沸腾后就调小一点,保持火候,直到下午出的酒变淡了,就可让其慢慢变小至熄灭。
随着灶膛里的火苗熊熊燃起,不久,锅盖的缝隙里冒出热气来,夹缸里的水也渐渐变热了,此时头道酒从夹缸的长嘴里流出来了,屋里酒气飘香。我记得母亲会把一根竹筷剁开宽的一头,夹在夹缸的嘴上,让酒沿着竹筷流进酒壶里。这一天,母亲隔一段时间就会拿调羹接一口酒尝尝,再吩咐我调整火力,换水。而我往往会学着母亲的样子,也接点酒尝尝,起初觉得呛,多尝了几次后竟然喜欢上了那种味道、那股清香。至今,我闻到那股家酿米酒的清香时,就会有想尝尝的冲动,原来这种冲动来自儿时的记忆。
焙酒要选天气好的日子,天气好,就可以用夹缸里换出的热水洗很多东西,搞大扫除,或洗头洗澡。而且村里不管谁家焙酒,总有其他的家庭主妇到焙酒的主家去倒热水回去用,淳朴的乡亲往往会挑着冷水去换夹缸里的热水,因为大家都体会过焙酒时的辛苦,仅水都要挑十多二十担。
母亲酿的酒主要是供应父亲,少部分用作了待客。父亲好酒,尤其是到了晚年,一日三餐,顿顿不离酒,还喜欢呼朋引伴,喝酒划拳。但此时母亲因为在城里带孙子,已经没有酿酒了。父亲在外面与朋友喝酒时,多次自豪地说,"现在这些酒虽然好,但总不如以前我家那位酿的酒好。"以至于有一次他的朋友看到我母亲时,忍不住问:"你以前是怎么酿酒的?老刘说你酿的酒最好喝了!"母亲听后,禁不住脸红了,但这话从此也成为了母亲的一大骄傲。
我觉得,酒能成就一个男人,也能毁掉一个男人,因为父亲就是如此。三年前,还正活蹦乱跳的父亲突然离我们而去了,而他出事之前,喝了很多酒……今年的春节,依旧没有了父亲,没有了父亲,过年也少了很多味道。
很多亲戚都说我更像父亲,但我认为至少有一点不像,那就是我从来不会喝醉。我虽然留恋家乡的米酒,想尝尝老家亲戚自己酿的酒,但我不好酒,于我,更多的不是喝酒,而是想找回儿时的记忆,留住那一抹飘着酒香的乡愁。
家乡的酒药草消失了,犹如消失的父亲一样,令我魂牵梦绕,永远无法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