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年味美文

2023/08/16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年味美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年味美文(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老家的年味

文/雨子@

窗外,邻家孩童在玩鞭炮,断断续续扰乱书房看书的我,似乎在提醒着,年味渐散。

外面没有春意,许是哪一场迟来的冬雪带来的寒冷。一个春节,异常空荡懒散,只管吃饭睡觉,逐渐长胖的身躯却体会不到一点儿熟悉的年味,记忆里,有八年不曾在老家过春节。

孩提时代,总要眼巴巴的盼着过年。老家的年味是极浓的,一到腊月,地里没有什么农活,母亲就开始征询我们姐弟几个的意见,鞋子上绣什么样的花式。母亲手巧是村里出名的,千层底的布鞋上绣着梅花,牡丹,小猫咪,各样式的,都是母亲灯下熬夜赶出来的。当然最为激动的是跟着大人去赶集。

老家是不到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每次赶集都要翻上两座山去镇上赶集,平常寥寥无几的人群,到腊月天人就乌泱乌泱的。一条街道,摆摊的有衣服,水果,菜品,加起来也就不到十几家,母亲却要逛上一天,讨价还价无数次,而我们姐弟却乐在其中,冰天雪地的,鼻子耳朵都要冻得掉下来,却丝毫没感觉。现在想想,走上几百米就累的不想动弹,如今再回老家翻上几座山去赶集,那岂不是要命的。

当然镇上不是每天都会赶集,只有一星期一次。腊月天的四个赶集日子,母亲就得规划好,什么时候买衣服,什么时候买零七零八的,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足够的条件让我们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父亲母亲一件衣服总要穿上好多年,把钱省下来给我们姐弟添新衣服。

老家的风俗就是过年添新衣,很多同龄的小伙伴甚至过年都没有一件新衣服,有的只是买上一件外套或者裤子便好。母亲的手巧,我们姐弟很受惠,新的方格子棉裤,红红绿绿的绣花鞋。最为开心的是,盼啊盼啊终于到了除夕,母亲才肯把新衣服取出来放到我们枕边,总在初一早上就能穿上新衣服串门,是孩童时期最兴奋的事情。

老家有除夕守岁的习惯,父亲母亲总会通宵熬夜包饺子,栽火把,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母亲就推醒熟睡的我,穿上新衣服站到院子里看父亲接财神,点火把。放在柴堆上的松柏枝叶随着鞭炮的噼里啪啦,好不热闹。村里总是看谁家的火把堆的高,谁家来年的日子定会红红火火,所以,父亲会花上大半夜的时间堆火把。

点完火把,放完鞭炮,天才微亮,母亲便煮好饺子。狼吞虎咽的我们,草草吃完便要串门,随着母亲身后一阵叮咛"去别人家要拜年,别乱拿别人家的东西……"我们早就不见人影了。同龄的小伙伴总会聚到一起,比新衣服的样式,谁的鞋子好看,当然我和姐姐的鞋子每次都得到好评,听见别人夸母亲手巧,心里一阵的得意。

老家的风俗,初一不出门,初二去姥姥家,初三初四姑姑家,初六姨妈家。于是我们姐弟几个初二就出动了,带着父母亲的叮咛和糕点,挨着拜年讨压岁钱,当然那个时期的压岁钱就是一块两块的,尽管如此我们也乐的合不拢嘴,过完节总一起攀比着谁的压岁钱多。

如今回想,足有十年不曾体会过老家的年味。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的老熟,面对一年又一年的春节,只是睁眼闭眼的送走每一寸光阴。没有老家的冬雪,没有父亲的火把,没有母亲的绣花鞋,没有奶奶的羊肉饺子,年味淡之又淡,最后唯有仅存的一点记忆,来回想孩童时的温暖。

年已然没有了味道,再也回不去的年代,总告诉我已经走得太远太远了。心里莫名的惆怅,夹杂着些许泪水,回味老家的点点滴滴,那贫瘠的土地,朴实的村民留给我回忆无穷的温暖。

都说人生如梦,老家的年味是我最梦幻的东西!

乡愁,特别的"年味"

文/许民彤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各地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人潮涌动,到处都是"归家人"行色匆匆的身影;不论身在何方,不论路途怎样辛苦,都要回家。是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话语,道出了中国人回家的心声,还乡的情结。

对于中国人的回家过年、还乡的这种民族文化心理与精神情结,着名作家冯骥才曾进行过深入分析,"这是因为有一种特别的年味——‘乡愁’在深深吸引着他们".每一张小小的车票背后都有一份让人动容的乡愁。在车票的终点站,有家在那头,家里有父母、亲朋、邻里,还有那些分外亲切的老物件、老陈设,以及童年的记忆。"这些‘数以亿计’的乡愁最终汇流成中华民族千古不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个时候的故乡、故土、故人就变得特别重要,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园和生命的原点,一解乡愁".

的确,回到故乡,与家人团圆,一起过年,这是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一种普遍的心理寄托、情感归宿。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传统、重视亲情的民族。"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些古诗表达的都是中国人还乡回家的主题,在这些诗句中,洒落的是人间情,抒发的是团圆意,表达的是回归心,诉说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乡愁,回家的渴望,还乡的期盼,也是当代文化名家笔下共同的文化主题。台湾女诗人席慕蓉向世人抒发着这样的情怀——"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不会老去。"余光中的《乡愁》更是道出了对亲人与故乡的无限思念。无论走到哪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永远不会湮灭。

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乡,故乡不仅是我们的生命诞生地,也是我们的精神生命的源头。我们的回家、还乡,是在精神上、灵魂上对故乡的皈依。

有文化学者分析过中国人"回家"的文化根源。过年回家,对中国人来说,其实不只是亲情之爱这么简单。在我们民族众多的文化仪式中,"回家过年"的文化记忆、精神情结,大概保存得最为完好,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早已内化为我们的情感密码,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惯性行为。

现在多把过年看作一种民俗,流传的也多是一些民间传说。在古代,它首先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宗教礼仪。虽然很多传统仪式被人们忘记了,但"过年回家"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密码,却被保存下来。人们在这一天也许少了一些敬神追源的念头,但歇息身心、抚慰灵肉的渴望,却仍然存在。这是年年春节数以亿计的人们回家还乡的原动力。其实,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个儿时的家,更渴望回到一个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

又见年味

文/黎凡

算起来,父母来城里已经十二年了。每年过春节,母亲总是怅然若失地说:"这城里的年,没一点年味!"

年味究竟是什么呢?记忆里,年味是杀年猪、熏腊肉、灌香肠、剁大刀丸子、溜水煮滑肉、贴春联、收压岁钱、放鞭炮礼花,更重要的是亲戚间互相上门拜年。有句俗话叫"客走旺家门",所以客人越多人气越旺主家越是吉祥。几盘糖果瓜子花生,一桌子农家酒菜,叙旧情,拉家常,那情景,暖得足以化掉整个冬天的寒冷。但这些,城里没有。母亲说,城里过年就是请客下馆子,喝酒唱歌打麻将,钱花得不少,却没丁点过年的味道。

母亲是在我生下儿子后进城的。为了我这个宝贝女儿,母亲舍下老屋来城里帮我带孩子,把田地庄稼留给了父亲。父亲虽然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但却不会照顾自己,母亲牵着东头又挂着西头,哪头也放不下。第二年,我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把父亲也接进了城,在一个小区给他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差事,顺便也帮着母亲带孙子,这一带,便是十二年没能脱手。一家人在一起,相互照应着倒也其乐融融,但每到年尾春节前,父亲一定会抽空回一趟老家,依母亲的嘱咐把屋前屋后打扫干净,在大门贴上威风凛凛的门神,门框上再贴上鲜红的对联。我说老屋都没人住了还折腾个啥?母亲正色地说,房子空着也不能少了年味。每次父亲回来,母亲总会细细地问,父亲也会如实禀告母亲:檐后的瓦片漏了,灶房的檩条断了,被褥家什发霉了……母亲总会心痛地叹气。

老屋是1983年修的两间正瓦房及一间灶房。为了修这房子改善当时恶劣的居住条件,父母借了不少钱,在村里一批全劳动力(男人)的帮助下建造的,所以父母对老屋有着很深的情结。近两年,父母身体大不如以前,多次要求回乡下养老,我不同意,村子一天天没落了,老屋也已成了危房,怎么能住人呢?母亲说把断了的檩条换掉,把屋顶的瓦翻盖一遍就可以了。父亲马上主动请缨,说他自己能干。我哭笑不得,说,"老爸,你七十多岁了还翻墙上瓦?你还真以为你年轻啊?"父亲就垂着头不作声。我心里很难过,为自己不能满足父母的心愿自责不已。但我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的乡下,很多房子都荒废成了危房,年轻点的都外出务工去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上哪去找翻盖房屋的人呢?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个很平常的下午。那天村主任打来电话,说村里大变样啦,漂亮着呢!国家政策好,对农村进行危房改造,村里所有够资格的人家房屋都修缮好了,专门有工人干活,问我家老房子翻修不?因不够条件,享受不到国家的补助,要修缮的话得自己出资。我一听乐坏了,"修啊!好好修一下,多少钱我给!"就这样,一群工人来到老屋,掀了旧瓦,加固檩木,粉刷了墙壁,改建了厨房,接通了水管,还修了洗澡卫生间。

父母带着我回乡下验收房子那天,我着实惊呆了!村子大院里,老房子全是青的瓦红的檐,统一的格调和布局,十分协调漂亮!村里的老乡亲都围过来,一边帮着父母打扫卫生,一边说笑打闹,笑声飞遍院子每一个角落,恍然间,我似乎又回到小时候那些睦邻一家亲的快乐时光。母亲一扫往日病恹恹的样子,欢快地忙个不停,脸上浮起少有的红润,并当场和父亲一拍即合:房子修好了,今年在家过年!

母亲所说的"家",就是乡下老屋,住城里这么多年,她原来一直都当自己是城市里的乡下客人啊。腊月刚开始,母亲和父亲便早早欢欢喜喜地回了老家。他们到附近的老乡家联系了熟食猪肉,灌了香肠,熏了腊肉,剁了丸子,溜了滑肉,又买瓜子花生糖果,还邀约村里的老哥老姐们一起,在拥挤的集市上选了新衣服新鞋子,那高兴劲儿,胜过在城里任何一次带他们逛商场购物。母亲说,乡下的年味,从腊月开始就倍儿香呢。

前几天,母亲又打来电话,兴冲冲地说,"闺女啊,你把春节假安排好哦,今年的年可有味了!你爸爸把你叔伯姑妈舅舅姨妈他们全请了,今年,我们要来个大团圆,这真是托国家好政策的福咧!"

我的个天呢!我暗暗伸了伸舌头,要知道,母亲提到的那些亲戚,他们分别随子女在成都、重庆、西藏、浙江居住,由于种种不方便因素,平时偶尔通个电话,已经多年没见过面了,今年春节都要回老家来?想必,他们也日夜思念着老家裹着浓浓亲情和乡情的年味吧!

"好咧!妈您放心吧,我一定把假安排好!"听着母亲爽朗的笑声,我知道她一定站在老屋那崭新的红檐下大嗓门打电话,她脸上的笑掩也掩不住,欢喜地溢了出来。我使劲嗅了嗅鼻子,天啦,隔着几百公里的距离,我似乎也闻到了老家那浓浓的年味了呢!

旧年味与新年味

文/陈鲁民

过年要有"年味",红火热闹,吉祥温馨,让人向往,令人陶醉。不过也有人说,如今过年不像过去那么热闹,年味有些寡淡了。

其实,年味并未变淡,变的只是载体和形式。放鞭炮、写春联、贴福字、换门神,祭灶王、送财神、祭祖先、守旧岁、拜大年、逛庙会、舞狮子、踩高跷等,算是旧年味;赶春运、看春晚、微信拜年、网上发红包、逛商场、看贺岁电影、出境旅游等,可谓新年味。如今,是旧年味与新年味共同登台,各显身手,又相得益彰。

"爆竹声中一岁除",旧年味之首,自然就是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入了腊月,四邻八乡,大街小巷,就开始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二踢脚、麻雷子,高一声,低一声,张开鼻子,便能闻到淡淡的硝烟味。随着烟味越来越浓,年也就越来越近了,这年味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后才慢慢散去。不过,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知道放炮太多会污染空气,制造雾霾,于是就用电子鞭炮来增添点喜庆气氛。

新年味之首,则莫过于微信、短信拜年。据统计,光是去年大年三十晚上,全国的拜年短信就多达80多亿条,人均7条。有转发的拜年段子,有自撰的拜年话语,或讴歌幸福生活,或展望美好愿景,甜甜蜜蜜,热热闹闹。于是,一边看央视春晚,评头品足,一边给亲戚、朋友、同事、同学发拜年短信,成为无数家庭里共同的景象。今年,微信大火异常,朋友圈热闹无比,可以肯定,微信拜年会后来居上,大行其道,成为拜年的主要载体。

贴春联是旧年味的标配,最早源于汉代,已有近两千年历史。过去春联要靠手写,空气中就会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味。在一些地方,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人们三五成群地在各家门口转悠,品评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而今眼下,贴春联的年味仍被保存着,无论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山乡,家家户户过年都要精选一副对联,或祈福来年,或庆祝今朝,或歌颂盛世,或抒发愿景,也是不可或缺的年味之一。

浩浩荡荡的春运,是新年味的重头戏。每年的春节前夕,数亿的人们,通过飞机、火车、汽车、轮船、摩托等各种交通工具,不辞劳苦地奔向自己的家乡。经济活了,人流动了,地球小了,人腿长了,但根是不会忘的,再远也要回家,看望又老一岁的父母双亲,看望又高半头的子女。回家是幸福的,旅程是艰辛的,人挤人的车厢里,充满了呛鼻的汗臭味;包挨包的船舱里,弥漫着香甜的年货味,人们在这年味里煎熬,更在年味里陶醉。

年味里,还有醉人的酒味,浓郁的腊肉味,香喷喷的饺子味,热腾腾的汤圆味,这是舌尖上的年味。打开电视,精彩纷呈的综艺节目,美不胜收的贺岁电影,风情各异的省市春节电视晚会,这是精神上的年味。此外,还有铺天盖地的年货广告,张灯结彩的高大建筑,堆积如山的新春贺卡,多到打爆的拜年电话,满大街的红男绿女,不都是扑面而来、浓得化不开的年味吗?

不论是旧年味还是新年味,都是国情、民情、社情的晴雨表,都要以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人民富裕为基础。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许多人过年如过关,哪还有心思过年?如今,民富国强,盛世太平,这年也越过越有味,越过越红火。抚今忆昔,饮水思源,咱们当精心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好好干活,珍惜眼下,在年味里欢聚,在年味里祈福,期盼着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少时年味浓

文/鲍明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打开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和孙子一起吟诵起《春节童谣》时,儿时那浓浓的年味似乎又向我飘来。

随着严冬的到来,我和奶奶坐在草墩子里取暖。草墩下面有用大小不一的陶瓷、铁皮、铜等做出的容器,放上米糠、锯木屑或草屑,加点刚刚燃烧完的草木灰,非常暖和。奶奶便一边取暖,一边给给我讲故事。

每到冬天,尤其是进入腊月,炸炒米的、酿米酒的、打年糕的就会频繁出现在村里。村民们忙着招呼,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上一点,以便过年时招待客人。孩子们更加乐了,围着大人直转,有时半夜轮到自家炸炒米酿米酒,小孩子听到动静,还会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坐到大灶前,等炒米下锅时抓上几把。进入腊月,家家户户要杀猪宰羊,把家里饲养的鸡鸭鹅等家禽杀了腌制,这时,每家的门口都会挂满了各种腌制品。蒸馒头时,小孩们会争相拿起空心果,蘸上红颜料,给一个个又大又白的馒头点上红色。多下来的红色颜料,就把它涂在自家狗、羊、猪、猫的身上,让这些动物们也沾沾喜气,闻闻年味。

小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大一点的孩子自制花笺模子,小点的孩子要么请大人出花笺模子,要么等别人家孩子弄好,把人家的花笺模子借来,用铁钉敲出宽度不同的刻刀,把颜色各异的大纸裁成一张张花笺纸,固定好,用木板垫着,然后用铁锤不停地敲打自制的刻刀,很多天后,自家门上要贴的花笺就敲打好了,其中漂亮的还能拿到集市上换钱。

到了腊月廿八、廿九,村上的老先生就开始忙碌了——给村上的人写春联。两三间房子的地上、桌子上、凳子上全是用村里人送来的红纸写的春联。一拨人等着春联干了拿走,又一拨人拿着红纸来了,有人家过意不去,会拿来几个鸡蛋表示谢意。后来村上识字的人多了,不少人家就让自家会写毛笔字的孩子照着年历上的春联内容去写。选年画、贴春联、花笺要在大年三十那天完成,小孩们不知道春联从右边读起这一常识,时常还会贴反了。

大年初一,孩子们早早便起了床,穿上新衣服,拎上布袋去村上各家各户拜年。大人们笑盈盈地迎接着一拨拨前来拜年的孩子,拿出各种好吃的糖果和食品放在他们的袋子中。初二,则是孩子们收获压岁钱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要随爸妈去亲戚家拜年了。

我们村与周边村庄过春节不同的是,大年三十一大早,村上的老人要敲锣打鼓带着小孩到土地庙和家堂烧香祈祷,保佑大家新年大吉大利,安康快乐。年三十晚上,团圆饭结束,大人小孩要拿上稻草,来到自家门口,和邻居们一起,用稻草接成长龙,点上火苗,然后在火上跨来跨去。村上老人说这叫"跨亮堂",意在用火赶走"年"兽,也意味着新年生活红红火火。

闲话年味

文/苏禾

过了元旦,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了,处处年味就渐渐地浓了起来。在城市的公交地铁、汽车里挤满了人,明显比来时多多了。商场、超市忙于采购年货的也是人头挤挤。尤其是各个地方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更是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都要抡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团圆过大年。这是人们对家、对故土年味的一种眷恋。

你要问到底什么是年味呢?我想了半天,觉得年味就是一种氛围。"过年"就是辞旧迎新,告别过去,面向未来。这个时刻,人们将生活和理想融合在一起,把生活理想化,把理想生活化。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全释放发了出来。家家户户门楣上楹联鲜红,喜庆新的开始;大街小巷挂上红灯笼,人们见面,吉祥话语脱口而出。节日期间,烟花闪耀,炮竹声响。酒菜飘香,孝敬长辈,关爱晚辈,祝福声声,家家团圆,喜乐融融。这种团圆、吉祥、平安、兴隆、长寿、富贵、喜庆的浓浓氛围,显现出年的意蕴。

要体会年味,只要用眼睛看就看得出来:它就在家家户户门楣上挂起的春联里,它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红火的景象。它就在农贸市场的热闹里,你看,准备年货的人们肩扛手提,像是把一年的收获都搬回家呢!你看,它就在老人和孩子攒满了祝福和期望的红包里,它就在眯醉人们眼球的彩灯里。

要体会年味,还可以用鼻子来闻:它就在家家户户厨房里飘出来的美味里;它就地飘散在凌晨寒风里的鞭炮火药硫硝味儿。要体会年味,也可用耳朵来听:它就是手机里整天响个不停的祝福短信与微信;就是人们见面"新年好"的祝福声---"新年大吉","恭喜发财","发财、发财,大家发财","万事如意,万事如意"……类似的祝福话语,响彻在人们活动的场所。

年味嘴巴也吃得出来:它体现在团圆桌上的糖果瓜子,汤圆小吃,鸡鸭鱼肉,推杯换盏的酒香里。

总之,年味就体现在春运路上回家者匆忙的脚步里,体现在团圆桌上一家人欢欣的笑颜里。它是严冬里的热闹,是春天即将临近的讯号,是心的欢腾,是爱的凝结,是情的挥洒。它凝聚了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年味也在与时俱进。波及越来越广。过去年味就体现在贴春联,长辈为小辈发压岁红包,放鞭炮,在自己家里包饺子,吃团圆饭。闹"元肖",走亲戚,互拜年。现在饭店吃团圆饭,小辈也给长辈发红包,老板给员工发红包。网络圈里也发红包。拜年活动由亲友间,发展到单位间,贺年方式由写信到写明信片,再发展到发短信、微信······电视春节晚会的贺年拜年普及到华人世界,将中国民俗文化影响到各个国家。

说到底,年味实质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种民俗文化。它通过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还是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等传统的形式,来表达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期望、情感、理想。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