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描写亲情的散文

2023/07/27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7篇描写亲情的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描写亲情的散文(精选7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不变的亲情

文/马慧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杜甫笔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珍贵,是王维笔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念,是苏轼笔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

仍记得小时候陪我放风筝的是母亲,捡风筝的是父亲;学习骑单车时,不小心摔倒了,扶我的是母亲,在旁边为我加油鼓劲的是父亲;闯了祸,打我的是父亲,为我上药的是母亲;生病时,抱着我反复安慰我的是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给我信心的是父亲……亲情就是这样,它没有任何物质的掺杂,它没有距离,更没有虚情假意;它是因血脉相连而产生的一种爱,这种爱博大而无私,这种爱不离而不弃……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即使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但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亲情。我在亲情的沐浴下,感受到了父母浓浓的爱意。这种浓浓的爱意就像一杯清纯的水,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让我心灵深处那颗爱的种子不断地生根、发芽、生长……

记得前几天,我在腾讯新闻网中看到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10月10日这一天,浙江省温州市有四间民房垮塌,多人被掩埋。当地公安、消防、武警等展开了生死大救援,直到晚上十点,共搜救出28人,其中22人不幸遇难。而在当时,有一名女孩被救出,当时还有生命迹象,随即被送去医院。在倒塌的废墟和危房的连接处,有人发现两名成年人呈十字交叉形护住了小女孩。现场的救援人员判断应该是这位小女孩的父母用身体护住了小女孩,才挽救了这位小女孩的生命,而这两位大人的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仍旧是生死未卜。这对父母的举动,这个真实的故事,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而无私的亲情。这种亲情,不求回报,不离不弃。在你失败时,它会给你鼓励;在你伤心时,它会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在你颓废时,它会给你前进的动力……

面对这无私而博大的亲情,作为子女的我们,理应懂得感恩与回报。唐代诗人孟郊曾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它启示着我们要及时行孝。孝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当你荣华富贵时,可以对父母一掷千金;当你贫困潦倒时,可以对父母嘘寒问暖,一句简单的问候,足以让父母感到温暖与幸福。其实,父母所要的并不多,只要儿女平安、幸福,他们便会感到快乐与幸福;只要儿女常回家看看,他们便会感到温暖与幸福。孝心是你成功时,与父母一起分享;孝心是你失败时,与父母一起分担;孝心是过节时,儿女一句温暖的祝福,一个感动的问候……

而今,父母头上已出现丝丝白发,这表明父母的青春已经谢幕,他们正站在幕后为我的人生加油鼓劲,这就是父母对我的爱,这就是父母对我的亲情。亲情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也许你的许多东西在改变,你的性格在改变,品质在改变,你身边的朋友来来往往,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不变的永远是亲情。请你认真地去思考,请你认真地去感受,那永恒的、唯一不变的永远是亲情。

爱是永恒的,亲情是无价的;世界因亲情而美丽,生活因亲情而精彩!

亲情里的细节

文/宋尚明

一日,听楼道里传来吵架之声,是女腔的尖声尖气:"爱我,就和我走走吧!"有愤怒,也有乞求。我认识她。她老公是某部门的领导,经常有必要的应酬,渐渐冷落了妻子。不知道有多少个黄昏,当人们成双成对地在马路上散步时,只有她形单影只,落寞不知何处。

有一天,又听到她与老公吵架,依然是那句"爱我,就和我走走吧"的话。当这句话再次在耳畔敲响的时候,忽然想起,我也有好多日子没和老公一起散步了。自从爱上写作,每天吃完晚饭就躲进书房,多少次把老公冷落在客厅。有时他看我没有散步的意思,就一个人下楼,散步到很晚才慢慢回家。

想到这里,心中蓦然一惊,对面邻居的架还没吵完,我已钻出书房,挽着老公主动要求一起散步。这是一条新修的马路,十分幽静,路的一侧是潺缓流淌的河水,一侧是浓得滴翠的杨柳。附近的人们吃过晚饭,早已习惯了到这里散步,以片刻的悠闲,驱逐白天杂乱的心情。

一个黄昏,我们又去散步,就在我打开屋门的那一刻,对门的夫妻也出门了,我们下楼,他们也下楼,从此这条马路上,又多了两对夫妻。想必,那位丈夫终于谢绝了一些无聊的应酬,抽出时间在家吃饭,陪妻子一同散步。

散步是一件多么优雅的事。它遵循了古人所说的百步健身的法则,还促进了夫妻间的和谐。亲情里的细节,必然是生活中的美事。

亲情的盛宴

文/苗莉

漫长的冬日过后,令人窒息的雾霾过后,2013年的春天终于来了。不知不觉中,几缕春风,已经吹开了枝头的绿意,吹满了遍地的花香,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好时节。

恰是在这样悄无声息的四季变换中,时光的尘埃已遍落全身,但总有一些珍贵的记忆,像无声的磷火,闪着光,把那些隐退在时光深处的往事照亮复原,不断地闪现在我的面前,就像一盏被点亮的灯,在生命中一些无助无望的时刻,驱走我内心的孤寂和黑暗,让我对那些曾经美好的日子,永远深怀敬畏和爱怜。

我的故乡在冀中平原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广宗,父亲是山东阳谷县人,十九岁从山东老家独闯天涯,来到广宗工作,和我的母亲在这里相遇相爱,组成家庭。我的兄弟姐妹就像这个大家庭中快乐的鸟儿,栖息在父母这两棵葱茏的大树下。

广宗县地处古黄河、漳河的冲积平原上,土地并不肥沃,沙地和盐碱地居多。但据史料记载,这个古老的小城,在商代因有河泽之利,水草丰美,盘庚在此建有离宫别馆。商纣王更是在这里修建园林,筑成沙丘台,史称中国第一座皇家园林。而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力求长生不老药,五次东巡,路过此地,最终病逝于沙丘平台,灵柩曾停放在广宗的县衙大堂。

广宗的县衙,曾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建筑群,衙门口曾经矗立着巨大的牌坊和鼓楼,只是在我记事的时候,都已倒塌,只剩下高高隆起的砖瓦土堆成了孩子们爬上爬下的游乐之地。从衙门口到大堂之间是一个非常开阔的院子,右侧是一座自古有之的监狱,后来成为有武警驻守的看守所,整天大门紧闭,我对这个地方从来都是充满恐惧感。

大堂之后有二堂,也是座古建筑,大概是当年县太爷居住休闲之地吧。二堂之后又是一排又一排的建筑,当然有的是新建的房子。这座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县衙大堂,历经朝代的更迭,岁月的沧桑,在一年又一年风雨的侵蚀之下,像是一位垂暮的老人,在风中苦苦支撑。尽管如此,那高高在上的恢宏气势,青砖碧瓦,飞檐斗拱,依然能呈现出当年的威严。

我对这座建筑太熟悉了,年少时我母亲的工作单位就在大堂后边的院子里,那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大堂和二堂的中间有一棵柏树,非常高大粗壮,树干并不太直,有一个自然的弯曲度,我还能攀上去一截呢。只是母亲不许我乱动那里的东西,说这院子里的东西珍贵着呢,是文物,要我小心。

我太喜欢那个地方了,偌大的院子里总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地方,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一只躲在古树下的蜗牛,都比外面见到的体态硕大丰满,两只细细的触角,总是懒得伸出来,它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做着千年古梦,不愿意看到蜗牛总是沉睡,于是把蜗牛硬硬的壳子放在手心里,另一手不断地捶打着手腕,想摇醒蜗牛的梦,有时候,蜗牛在不断的振动中,两个细细的触角,真的会伸出来,就连软软的身体也爬了出来,想必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我的印象中,这座大堂的门永远是关着的,我从来没有进去过,这让我对大堂里是个什么情境,更是充满猜测,我想知道当年县太爷审案判案的地方是否还依旧,那些戏剧中见到的可以判人多少大板,甚至死刑令的木板子,是否还有。有时候还是按捺不住那份向往,会隔着两扇紧闭的门缝,朝大堂里张望,心却又忍不住剧烈地跳,其实是怕看见里边真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惊了我的灵魂。

一个安静的午后,我母亲在她办公室里边的屋子里午睡,我不想躺下睡觉,就独自在母亲的办公室里想着各种办法玩,自以为找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将双脚蹬在办公室通往里屋套间的那扇门上,拉住门的把手,转过来悠过去,做起了自己的秋千之梦。

然而好梦不长,正在我悠然自得之时,那扇门下面的档板不堪重负被我踩掉了,我从半空中跌落到地面,一下子惊慌失措。我这不是弄坏了"文物"吗,母亲对我说过的话,我记得清清楚楚。我赶紧蹲下,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把那块木板按上去,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都失败了。我一下子深感事态严重,又怕惊醒了母亲,最终决定扛起那块木板,仓惶中逃离了母亲的办公室。

当我从那座古老的大堂边上走出来的时候,肩上依旧扛着那块门板,门板上剥落的油漆,有些扎手,但更像扎在我的心上,我的心情忐忑复杂,站在这座威严的大堂前,我是如此地无助而孤单。

我站着犹豫了一会儿,便决定了我的行走方向,去外婆家。这时候,在大堂前右侧的操场上,有两个篮球架子,我哥哥正在打篮球,看到我的肩上扛着一截木头,他有几分诧异,正想问我,还未开口说话,就又被场上的伙伴们招呼着去三步跨篮了。那姿势还挺有几分洒脱。看着哥哥他们在起劲地抢球投篮,心中依然在沮丧中犹豫,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块门板。

正是正午时分,太阳悠悠地悬于头顶,在阳光暖暖地辉映下,有风吹过,我听见了身后那座大堂的屋脊之上,发出了若隐若现的风铃声。是这悠扬悦耳的风铃声,稍稍平复了我慌张的情绪,我迈开脚步,向我的外婆家走去,把那块门板丢落在外婆的院子里,忘记了我当时对外婆说了什么,就又跑出去了。

我母亲一觉醒来,发现我不见了,门也坏了,就连门上掉下来的门板也不见了踪影。连忙起身追了出来,哥哥依然在打篮球,母亲问哥哥,哥哥说见我扛了一根木头不知去了哪里。母亲猜到我的去向,在外婆家的院子里找到了那根木头,又忙不迭地把门修好。这一切,我并不知道,日落黄昏了,我依然没敢回家。母亲找到我的时候,我正困顿地坐在河边的一棵树下,忐忑和不安让我感到我的五官全都走了样。然而我母亲并没有过多责备我,苍茫的暮色中,我从母亲的眼神中看到的却是无比的慈爱。

这件事之后,母亲在我家的院子里,为我搭了一个秋千,至今记得那副秋千的模样,一块小小的木板,两根粗粗的麻绳,被母亲在两棵老枣树枝上安置得恰到好处,让我在这个非常简陋的秋千上,实现了我渴望的飞翔梦。我看见站在树下的母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一定是孩子的笑颜使母亲内心充满温暖与芬芳。

枣树上的枝杈间透过来的阳光照在嫩绿的叶子上,椭圆形的枣树叶子,闪着质感的光芒,香甜的枣花无声地洒落在母亲的身上。微笑中的母亲看上去很美,浓密的齐耳短发,被两只最原始的小黑发夹整齐地别在耳后,满是笑意的眼眸里闪烁着柔情,这是一个枣花盛开的午后,淡淡的花香在母亲的举手投足间涓涓流淌。

依然是一个春天的午后,在外地工作的姐姐回来了,那时候她十六岁,是个刚刚长大的孩子,离开家外出工作的日子,或许对她来说是如此地漫长,其实她离开家、离开母亲不过两个月的时光。进了家门,她四处张望,急急地寻找着母亲的身影,一声一声呼唤着母亲,或许是渴望母亲从家的哪一个角落里走出来迎接她。然而她没能如愿,母亲没有在家,她因出公差下乡去了。

姐姐转过头问我,母亲去哪里下乡了?我们要去乡下找她,我想娘了。于是,姐姐骑上家里的自行车,让我坐在车的后座上,沿着出城的路,急速地向前奔去。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下乡的地方,叫葫芦村,离县城大概七八里路,是一些颠簸的土路,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其实是很难受的。但走在去见母亲的路上,感觉是那样美。我的眼睛不断被田野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吸引。青青的麦田被风一吹,一波又一波的绿浪不断地翻卷着,非常地有节奏有层次。一片片的油菜花,开得正艳,金黄金黄的,在风的吹抚下闪着迷人的光芒,阳光和油菜花香,像潮水一样弥散过来,洗涮着我的每一寸肌肤,周身都是香甜的味道。那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场景。即将见到母亲的兴奋和田野自然给一个孩子的视觉冲击,让我的内心充满快乐和向往。

一条蜿蜒的土路,把我和姐姐引入这个村庄,打问中左转右拐我终于在生产队的牲口棚里看见了母亲,母亲第一眼看见我们姐妹时,先一个愣神,紧接着我母亲伸开她的怀抱,左一个右一个把我们俩搂在她的怀里,母亲的怀抱好温暖,母亲的气息好迷人……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是一些简单而平凡的日子,那又是多么让人感到幸福的时光。

多少个成长中的黄昏和白昼,只要能看得见母亲的身影,心就是踏实的,那是人间最美的身影。听得见母亲的声音,心就是幸福的,那是世间最暖的声音。饥肠辘辘中回到那个安静平实的家,家中的灯永远闪烁着桔黄色的光芒,桌子上,有热气腾腾的饭菜,虽然简单,但一粥一饭一盘一碗都像盛开的亲情之花,围坐在桌子旁我的父母兄妹我的亲人,在无限的欢颜中享受着这亲情的盛宴。是我的父母我的家,让我在那样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觉得生活是如此开心和美好。

时光在沉默中前行,那些曾经的幸福已渐行渐远,那些曾经陪伴在我左右的亲人,先是姐姐早逝,外婆离去。与我相依相伴几十年的母亲,也生生地从我的生命中消失,只留下一袭虚幻的背影,让那一声喊了一辈子的娘,只能和着泪水哽咽在喉,早已无处开口。

而我只能在喧嚣尘世的疼痛与磨难中不断回眸,回望那些在小城度过的纯粹而美丽的岁月,忆念那些感人肺腑的款款亲情,仿佛一颗流离失所的心,由此获得了巨大安宁。

此刻,是201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窗外正飘着大雪,站在宽大的玻璃窗前,看着四月的飞雪,纷纷扬扬顷刻间铺满了大地,心生感慨,气候无常,岁月匆匆。别忘了,在人生的路上,用心去疼父母爱孩子珍惜亲情,享受属于我们的一场又一场的亲情盛宴,那些盛开的亲情之花,可以一生一世温暖和滋养我们的心灵。

爷爷奶奶的"亲情鸡汤"

文/陈浩

我生活在农村,长到一岁后,忙于农活的父母无暇照顾我,便将我托付给爷爷奶奶喂养,直到六岁该上学的年龄,我才回到父母身边读书。记忆里,我是爷爷的麦乳精和奶奶的馒头皮喂大的,我常笑称那是他们的"亲情鸡汤",只要一想到它们,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流。

爷爷那时在日杂公司上班,他们的房子是日杂公司分的一个小单间,一排住着七八户人家,各家厨房都在走廊里,每家清一色烧着蜂窝煤,做饭的时候,走廊上好不热闹,东家的茄子,西家的豆角,南家的苦瓜,北家的南瓜,可以端着一个碗随便夹着吃,其乐融融的情景现在想来还特别温馨。

这是一栋两层的木楼,房子构造简单,也很陈旧,可是我却非常喜欢这里。

麦乳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算是好点的补品。虽然那时买东西需要凭票购买,但爷爷在日杂公司,有优势,再加上爷爷对我的宠爱,他总是不嫌贵的一箱一箱地搬回家。那时候没有什么零食,麦乳精便成了我不离手的点心。

因为贪爱麦乳精,还闹过两个笑话。一个是我一岁多点时,还不怎么会说话,想吃麦乳精时,我会对着爷爷喊:"吃麦,吃麦。"爷爷总会逗我,"吃麦,田里多的是,吃去好了。"而我焦急走在墙角,从箱子里抱出一瓶,让爷爷帮我开盖。另一件事是稍大点后,有天爷爷叫我,我正津津有味地嚼着麦乳精,又不好不答,只好说:"我不回答你,我嘴巴没空。"以致长大成人后,爷爷奶奶还总是拿"吃麦,吃麦"和"嘴巴没有空"的故事来取笑我。

我小时候嘴挑,稀饭不吃,包子不喜,可专爱馒头皮。虽然奶奶不爱吃馒头,但每天都会蹒跚着牵着我的手下楼,给我在一里外的地方买回四个馒头。一路走,一路听奶奶讲故事,奶奶读书不多,故事内容无非是那几个,《狼外婆》《狼来了》《小兵张嘎》,她不厌其烦地讲,我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听。

馒头皮分量少,当我三下五除二把馒头皮啃完后,再也不吃馒头肉。奶奶怕我吃不饱,便买来一把新火钳,将馒头皮放在火钳上,放在炉火上慢慢烤香,我对这种吃法倒还满意,而且一吃,就是整整五年。

很多时候,我都是一手拿着馒头皮,一手举着麦乳精,慢慢地品味这人世间最好的美味。

如今,爷爷奶奶都已经过世好些年,再也没有人取笑我"吃麦""嘴巴没有空"了,可是,那些"亲情鸡汤"却一直滋养着我,他们对我的宠爱,我会一直记挂在心头,永世不忘。

揉进亲情的馍香

文/雨中彩虹

夜晚,突然空气中飘来一阵久违的"馍香",那是一种用"酵子"做的馒头的香甜味道。闻到这香味,我的心底顿时升腾起一股浓浓的乡情。馒头的香味牵引着我的思绪,让我仿佛回到儿时的故园。

儿时的故园虽然不富裕,但在那炊烟袅袅的地方,充满着温馨和快乐。屹立在院子里的两个枣树上每年收获的大红枣是迎接新年奶奶做的圆圆的馒头里的夹心。是做枣花馒头的主要材料。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每到腊月大人们置办年货,其中一项是蒸馒头。

蒸馒头是一件很费时费力的事情,因为怕买馒头浪费钱,奶奶就做手工馒头。

奶奶是一个蒸发面馒头的能手。她是怎么做的呢?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她先抓一把自制的"酵头子",泡在一碗温水里,等"酵头子"泡松软,充分和水融合后,就加入面粉,边加边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待伴有面粉的酵母水上冒出很多小气泡时,奶奶第二次加入面粉,搅拌。再放置一段时间,酵母面糊中再次冒出很多气泡。奶奶便会拿出一个红盆,放进几碗面粉,把碗中的酵头子面糊全部倒进面粉中,用温水把碗涮干净,也倒进面粉,用双手将酵母面糊与面粉搅拌均匀,揉搓,并时不时地把手放进温水里湿几下,继续和面,揉搓,直到奶奶把面团揉得光光的,盆子里光光的,手上光光的,她就会自言自语:"和面要做到三光。做出来的面才好吃".我就会好奇地问:"奶奶,哪三光?"听到我的话,她会说:"你是小孩子,哪会知道。三光是:面光,盆光,手光。"

奶奶把和好的几盆面盖上盖子,上面捂上棉被,两天以后,面开了,奶奶会先在案板上撒一些干面粉,然后把盆里的面都扒到案板上,用干面粉把盆里的面清理干净,便开始一遍遍对案板上的面进行揉搓,揉成面团,直到把面团中的空气排出后,才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她左手把着面,右手把长条的面分成等分的"馍剂子"然后对每个"馍剂子"进行揉搓,按扁,把大红枣装进里面,捏好,再撒一些面粉,双手团馍,转了七八圈,才做成一个馍馍。当案板上全是一排排站得整整齐齐的"馍士兵"时,奶奶就说:"让它长长".等生馍长到两倍大时,妈妈把水烧开,奶奶把生馍放进篦子上,半小时后,就会闻到新鲜的"馍香".

每年一般是蒸完4锅馒头。最后把蒸好凉凉的馒头放在缸里面过年自家人食用,还可以招待客人用。

奶奶很疼爱我们,她每年蒸了四锅馒头以后,就会专门做枣花馒头。她先把面搓成细长条,然后把长条的面弯曲成梅花形状的图案。在梅花的正中心放一颗红枣,梅花的五个花瓣内各放一颗红枣。当梅花图案的枣花馍馍蒸熟以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白白的梅花上红色诱人的大红枣,看着真的是一种享受!越看越想吃啊!

记得每次奶奶把热馒头从锅里拿出来,一放进"兆头子"里,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拿起馒头就吃。等奶奶把菜炒好,稀饭盛好,一家人正式开饭时,我们早已吃半饱。奶奶看着我们这样狼吞虎咽地抢着吃馒头,便会一面责怪我们只顾吃馍,没吃上菜,会影响身体健康,一面笑得合不拢嘴。妈妈这时候就会说:"你奶奶做的馒头太好吃了,你们只知道抢馒头,把菜剩下了。下次吃饭你们要吃馍,菜都要吃,不能偏食。"妈妈嘴上在批评我们,实际上她也和我们一样,一说吃饭,她也是先拿馒头吃。这时候,我和弟弟就会告诉奶奶:"奶奶,看妈妈也是先吃了大半个馒头才开始吃菜呢。"妈妈就会狡辩说:"你们看错了,我是先吃几口菜,喝几口稀饭才吃的馒头。"听到妈妈的狡辩,奶奶就回扭过脸去偷着乐。我可看得清清楚楚呢。

光阴似箭,转眼我已经长大,奶奶也撒手离我们而去。在没有奶奶的日子里,我们再也吃不到那津津有味的馒头了。

结婚以后,我曾做过多次蒸馒头实验。做出的馒头表面上看起来和奶奶蒸的馒头极为相似,但吃起来口感却相差甚远。我细细回忆起奶奶做馒头的整个过程。"不差呀?为什么味道远不如奶奶的馒头呢?"我说。细心品味,我知道了原因。因为我爱奶奶,在奶奶做的馒头里咀嚼到了奶奶对家的付出和爱,那馒头的味道是亲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是奶奶爱的芳香留在我心中的永久记忆。

朴实无华的手工馒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机器做的馒头所取代,在岁月的长河里演绎着悲欢离合。今日闻到那久违的馒头香味,想起已在天堂的奶奶,想起奶奶那揉进亲情的馍香,我不仅潸然泪下。我再也吃不到带有奶奶芳香的馒头了。我朝着天堂里奶奶所在的方向鞠躬,默默祝福她在那里一切安好!

忆亲情

文/哭泣的百合花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常听人们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一定会怎么怎么样。可是我觉得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觉得有点可笑。因为不管什么事情;一旦错过了就不可能再从新来过。与其在那里惋惜抱怨;倒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才不会再度失去。

在今天这个灿烂的阳光午后,一觉醒来,心情很低落。突然间很想念逝去的外公。很想很想的那种。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突然间就想起了他,心里痛痛的感觉。很难受。

记得很小的时候;跟着外公一起去集市上;那时的经济没有现在这么宽裕;日子过得很紧。馋猫的我看着零食的的那个熊猫头造型的棒棒糖就很想吃;然后就拽着外公的衣角说我想吃那个棒棒糖,那时一个棒棒糖五毛钱,可是在那个经济本来就不富裕的时候真的很重要。因为有很多人都在为了能吃饱穿暖而奔波;有的家庭甚至还不能有过年的粮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公也没用犹豫的给我买下了这根棒棒糖,那时的我高兴的不得了。可是却不知这不知道又要使外公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才能换回来的。自己却还在那美滋滋的享受着。现在想来,多么的无知。

后来,不记得外公的眼睛是在哪一年开始看不见的,只记得他的头发都白了眼睛也完全失明了。在我的记忆中就只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茫然的站在门口或者坐在门口,眼睛里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充满了期待。

每次去到外公家里,都先叫他一声。然后他才会知道是我来了。因为我是他唯一的外孙女。记得每次去他都要叫我过去到他的面前;然后他会用他的手摸摸我脸和头。然后就会说:"我外孙女又长高了,长胖了哦。"表情很慈祥。我也会给他买吃的,都是一些很方便取出来就吃的东西。然后放到他手里,或者喂他吃。我以为这样的日子虽然平淡可是却一定会很长久,可是我错了。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家里都在忙活着收玉米。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丰收的喜悦氛围。那天天气很闷热,妈妈接到了舅妈打来的一个电话,说着说着,妈妈在电话这头伤心的哭了。我立刻就预感到了什么。只是那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呆呆的望着妈妈。呆了两分钟。妈妈一下子冲出了屋子,朝外公家奔去……于是我跟着就去了。到了那里,外公家哭声一片。我知道,我明白我的预感是真的,外公他走了。去了另一个世界。据舅妈说,是因为外公的哮喘病突发严重,加上天气的炎热,所以就……只记得当时的我没有哭,因为我知道外公去的那一个世界一定没有病痛的折磨,因为那里是天堂……我去到的时候外公已经入殓了,可我坚持要打开棺木看看外公的最后一面,于是棺木被打开了。我看见外公的表情是那么慈祥而宁静;那一刻,我的心开始疼痛。如撕裂般的疼痛。感觉心里很难受。很难受。

接下来几天都在外公家,陪着他。守着他在家里的最后几天日子。第四天,外公就入土为安了。看着他的坟墓,我的心里无限疼痛。为什么?为什么没有在他还健在的时候天天陪着他,也许他走的很孤独。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不孝。

现在的我,长大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懂得了很多。似乎才真的明白亲情的可贵。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对待健在的亲人,不要等失去才知后悔。才知惋惜。

书写浓爱的亲情

文/风从山来

回忆参加工作初,第一次领到工资且用那份微薄的薪酬做了一件小事。回味那件事心中总是充满甜美和幸福。

1992年7月,我从南方某学校毕业分配到山东某单位上班。8月份领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好像是九十多元的样子。清点着一沓沓钞票,我心潮翻滚,那是喜悦,抑或幸福,有自豪,更还有一丝丝小有成功的骄傲。自己想:总算有了固定的收入,总算有了报酬。这是我生平中的第一份薪酬!这钱该怎么花呢?我在心里盘算着:是全部寄给家在农村的父母,还是自己留着用?我想到了乡下哥姐的孩子们读书没有像样的书包,我还是尽自己所能改善一下他们的学习用品吧!于是我便去了单位附近的大商店购买了6个儿童专用书包,除留下十几块生活用费钱外,连同剩下的钱一并寄给了远处的农村父母,由他们把书包转交给孩子们。我知道,家中6个孩子上学用的书包都是用布缝制的,不结实,书包带子时常断掉。

春节放假回家,家中亲人聚在一起,他们对我领到第一份工资就想到家中孩子,为他们购买了书包的行为啧啧称赞,同时他们告诫孩子们我就是他们的榜样,好好学习,考上学,早日拿到国家发的工资等等赞美的话。听到亲人们的夸奖,我虽然不好意思,但是心情激动,内心无限甜蜜和自豪。

不知那些书包陪伴他们是否读完了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也不知道现在那些书包被他们搁置在何处或者丢弃何方。

如今,我家的几个孩子们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早已经成家立业,有的甚至成为单位的骨干或者奋斗为个体实业老板。但是,我想,当时这6个书包和我的行为产生过良好的影响,也一定会对他们有极大的促进,他们当时为此可能会学习更努力、读书更刻苦,奠定了他们今日立于社会的基础。

如今我再次追忆,当时我对孩子们的那种热爱、关切和期待,那是一份纯纯的爱,浓浓的情!事隔多年,那记忆的片段深深定格在那几个书包上。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那些书包,早已破旧不堪或者早不存在,但是作为那些书包馈赠者的我赤诚之心仍在跳动,火热的之情尚存。我的这颗赤诚的心,这把火热的情-----由热爱亲人而至尊敬同事,关心集体,珍爱社会,拥护国家的情怀,无论岁月怎么变换,时空怎么更改,依旧涛声依旧。

让我的真情实意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谱写一曲美丽动听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