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春节的优美文章

2023/07/22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5篇关于春节的优美文章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关于春节的优美文章(精选5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难忘的春节

文/田敏珺

春节,五颜六色的烟花,美味而丰富的年夜饭,红红的灯笼与对联,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满满的祝福。刚放假,我就早早盼着,多久后才能回家过年。终于到了回家那天,一家人背好行囊,脸上充满喜悦,回家过年!

除夕这天,大家一起大扫除,贴对联,把家里的东两搬到院中,扫扫地,擦擦家具,能要的就留下,破旧的就清理掉,重换新的。门前,爸爸架着梯子,拿着一卷胶带,爷爷则给爸爸递对联。大人们忙里忙外,谁也闲不下来。

初一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起床了,怀着满心的愉悦,踩着鞭炮纸皮,穿上新衣服到处溜达,挣点压岁钱,买点好吃的,找小朋友们一起玩,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了。但这些都比不过我和小侄女堆得雪滑梯。初一下午,外面下着大雪,雪边下我们边玩。首先堆一个高高的雪堆,用铁锹把顶部拍平,再把侧面抹平,铺一张硬纸片,坐好后,身体往前蹭一下,"刺溜"就滑下去了,非常好玩。虽然都是滑梯,但在春节,在冬日,这将是和公园中不一样的体验,参与其中才是快乐的。整整一天孩子们玩这个闹那个,疯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围桌吃顿团圆饭,各种美味佳肴:炖排骨、清蒸鱼、水煮饺子、春卷……光看着都让我"口水流下三千尺。"13年来,过了许多个春节,但今年是我在历年中感受最深的一次,也是最有浓浓年味的一次。看!饭后升上天空的烟花绚丽多彩,我们新年的日子也红红火火,如空中的烟火一般。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我最难忘的节日。

谁送来的春节礼物

文/汪志

张扬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现在工作生活在城里,还娶了城里姑娘顾岚。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顾岚不愿意回乡下过年。张扬拗不过她,只好在城里过了年。

转眼第二年春节又临近了,张扬跟顾岚说:"咱爸今年搞副业赚了不少钱,家里条件也改善了不少,还是回老家过年吧!"听到这话,顾岚也动了心。

城里的儿媳回家过年,老爷子张志德非常高兴,便邀请村里的长辈们都来家里坐一坐。不多时,客人挤了一屋子。

这时,从门外进来一个小伙子,自称是快递公司的,送来一箱礼品。张志德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好酒好烟外,还有各式的精美糕点。大伙儿直夸张扬有孝心。张扬却纳闷了,是谁冒充自己的名义送的呢?

众人散去后,顾岚把张扬叫到里屋,脸一沉,问道:"你怎么这么自私?送这么多礼品到自己家,咋没想到我家呢?"

张扬一头雾水地看着顾岚,委屈地说:"看你说的,我家不是你家啊?再说,我也不知道是谁寄的,正要准备问你呢!"

俩人正说着,张志德和老伴走进屋里。一进门,张志德就朝张扬嚷嚷开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咱家条件好了,你咋还花钱买这些东西?"

张扬笑着说:"爸,浪费啥呀,你辛辛苦苦把我供养出来了,这点孝心是做儿女应该的。"顾岚在一旁也点头称是。

此时,听到有人敲门。张志德忙起身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和***都日夜盼望着你俩回来过年,再多再贵的礼物也比不上你们!"说完,就与老伴走了出去。

见此,顾岚的眼睛有些湿润。她对张扬说:"都怪我太自私了,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父母。可这到底是谁送的呢?"

这时,张扬的手机响了。他一接电话,顿时愣住了:"爸,原来是你以我的名义寄的啊?!"打电话的,是张扬的岳父。

原来,顾岚答应回乡下过年时曾提了个"条件",春节前要给她家送去2000元钱。岳父从张扬那里得知,他们夫妻二人没有为乡下的父母特别准备礼物,于是他就通过快递公司,给亲家寄了这些礼品。

张扬正在给顾岚说这事时,张志德又走了进来。他提着礼品对顾岚说:"顾岚啊,爸爸是个农民,咱享受不起这么高级的礼品,过完年就带给你爸妈享用吧,就说是我这个亲家送给他的。另外,箱子里还有些咱农村的土特产,可别嫌不好哇……"

老家的春节

文/刘县生

腊月二十五。买腊鼓,腊鼓就是鞭炮。老家的年集也叫"花街集",后庄的小伙子站在高高的木板凳上,手里摇着一根挂了鞭炮的竹竿,高喊:"爆仗不响,不如买画贴墙上!"然后,就有人用香烟点燃,清脆的"噼里啪啦"声就在一团青烟中响起来。我父亲在人群中已经观察好一会儿了,他挤到小伙子跟前,说,买15挂。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这一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每个节日该放多少鞭,放多少响的,父亲早就计算好了。

我二哥在集的西头等着,等父亲把装了鞭炮的麻袋扛过来,放在木轮手推车上,二哥就哼着歌儿往家推。

鞭炮到家的那天傍晚,父亲会笑眯眯地拿出一挂,吩咐三哥去院子里放。说鞭炮到家了,要庆祝一下,因为只有这样,今年的鞭炮放起来才会既安全又响得好。

杀猪的宪珍哥哥在军队上当过屠夫,腊月二十六这天,他最忙。要杀猪的人家,几天前就在他那里排了号。

先是烧一大锅水,再弄一张结实的矮脚桌子放在老枣树下,几个男人就去猪圈里抓猪,那猪仿佛已经知道大难临头,竭力嘶叫,但终归会被捆了四腿,抬放在矮脚桌子上。宪珍哥哥嘴里咬着刀子背,挽着棉袄袖子,脚步叉开,左手死死地攥住猪嘴,右手只一挥,刀子就已经握在了手中,说一声:"猪羊一刀菜!"就把刀子在猪脖子处捅了进去,这是技术活,刀子进浅了,猪死不了;刀子进深了,猪血放不出来。常常听说,有年轻后生在自己家杀猪,猪却带着刀子跑了!这就是刀子扎浅了的原因;如果刀子扎深了,血流不尽,宰出的猪肉发紫,给人不新鲜、不干净的感觉。

宪珍哥哥在死猪脚上用刀子剌一个小口,把一根约莫1米长的钢筋棍捅进去,就在猪皮与猪身之间开了一个通道,如此三俩次,宪珍哥哥的嘴就开始对着猪脚上的刀口吹气,只一会的功夫,死猪就鼓鼓地胀圆了。这个叫"吹猪"的活,目的是便于拔猪毛,但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却总感到一种神秘,由此,对宪珍哥哥就愈加崇拜。

把吹大了的死猪放进烧开的大锅水里,约莫二十分钟,再抬到矮脚桌子上,就开始褪猪毛。宪珍哥哥俩手并用,抓、蒯、捋,挠,因为猪毛刚刚在热水里浸过,还很烫,他嘴里就不断地发出"丝丝哈哈"的嘘声,因此还要不停地在凉水里蘸一下双手,这样,白白的猪皮就一片一片地显露出来。

没毛的猪被肉钩子吊在枣树上,破开的猪膛冒着滚滚热气。这个时候就是人们买猪肉的时间。但凡今年没养猪的人家,都会到我家来割肉,因为我父亲总是少要钱。那年猪肉8毛钱一斤,我父亲跟我母亲一嘀咕,卖给本村人就按7毛,有时零头也不要,总之,一头猪,往往要被村人买走一半。

入夜,猪肉的香味就飘满了院子。我们小孩子的幸福时刻就到了。母亲把一瓷盆煮熟的猪骨头端上来,父亲说一声;"吃吧"我们就一人拿一块骨头,或蹲、或站、或坐啃起来。多少年过去了,不知啃过多少猪骨头,牛骨头、羊古头,可是再也没有童年时候的美感。

春节——系在心头的中国结

文/李念慈

在渴望与期待中,春节带着甜甜笑容,迈着轻轻的脚步,披着美丽的云霞,面带喜悦之情,向我们走来,越来越近了。我们看到了系着中国结的春节,在一秒一秒地贴近我们。春节向我们走过来了,迎接我们义无返顾的投入。

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过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挑细选出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副副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一副副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

烟花代表着美好祝愿。在我们中国,每逢过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抬头便可看见天空中红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仔细看:有的像挂满银花的火树,有的像划过天空的流星,有的像璀璨无比的花球……一条条火龙腾空而上,以极快的速度蹿上几十米的高空,便向四周炸开,那错落有致的升腾,那被拉得老长的焰尾……一切都让人神往。

饺子代表着团聚合欢。在我们中国,每逢过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饺子,待到半夜子时再吃,这时正好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满溢着喜庆和温暖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

文/鲁先圣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压岁钱,自古就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化凶为吉。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仪式。守岁的说法,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互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在中国人的守岁,已经渐渐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取代,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其乐融融。

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因环保,已大多不放了。

向长辈磕头,也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重要的习俗,这至今在我的家乡鲁西南依然十分流行。春节凌晨,晚辈先在自己的家里向自己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由家中的长兄率领自己家的男性晚辈,去村里其他人家向长辈磕头拜年。这个习俗,有很多优点,一是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的美德,再是促进了邻里的和睦。如果平时,家庭之间有了些小矛盾,春节凌晨人家的晚辈都来拜年了,这家也就一笑泯恩仇了。

初二走娘家,是我国春节习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出嫁的闺女,到了年初二,就带上烟酒点心,去看自己的爹娘了。新婚的夫妇,初二是小丈夫最重要的考试,老丈人会叫上本族的同辈兄弟作陪,检验女婿的酒量,检验女婿的礼数。已经结婚多年生儿育女的夫妇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已经了解和熟悉,往往就不再拘泥于礼数了。

初五的时候不走亲戚,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一直是严格恪守的清规戒律。民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说法。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在这一天要走出宫门祭天地,下旨要百姓回避,时间久了,就演变成了初五不出门的习俗。

因为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各种各样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亲情的珍惜,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