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抒情散文

2023/07/21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8篇抒情散文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抒情散文(精选8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谷里大田的黄昏

文/柱子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来迎接你,从来没有。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火把,把大半个天空都映红了。你清清楚楚地看见自己要走的路,可是人们仍然点燃那么多的火把。这有什么必要呢,你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排场的人。就要到了,翻过坳口就到家了。错了,错了,你们为什么还要往前走?我的家在山那边。人们听不见,他们还往前走,走下另一面山坡。是的,他们没有错,他们要为你找一个新的家,在那里,你不再有悲伤,不会有痛苦。

我没有看见这一幕。我只看见,三杆迎风猎猎的纸幡,是你招摇的旗帜;一抔新鲜的黄土,成了你永生的房屋;几株茁壮成长的小树,将会成为你的朋友。你并不孤独:你的母亲和叔叔都在你的身边,你们会找到许多共同的话题。你也不会饥饿,你脚下躺着你曾经耕种过的谷里大田,它会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

这是你我没有想到的结局。你怀里还揣着大学寄来的通知书:它已迟到了二十年。如果不是人为的世局,你早就走上了另一条路,不知道是祸是福:在那些成绩比你差的同学中,有人在城里做了官,也有人发了财但锒铛入狱。你几经挣扎,终于成了国家干部。眼看就要进入党校学习,入学前最后一次下乡工作,谁料竟是不归路?

黄昏时分,天地苍茫,斜阳恹恹欲落。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我的到来。我们还有许多未竟的交谈,关于书,关于个人,关于世界……你走了,留下的书谁来翻动?松林舅问我,一个人可敢来你的坟边。如果能真的见到你,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又怎么会害怕呢。有一个美丽而动人心魄的传说,说人死后要将生前留下的脚印全部收走。谷里大田边,你留下过多少足迹?一时间,我引目四望,冀望能见到你依稀的踪影。四野无人,唯有知了在亢声长鸣:"知没药,知没药……".

在这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的乡野,你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别人都想办法赚钱,像你的两位哥哥就会做木工,有的人会采药行医,有的人去做泥水匠,替人舂墙搭屋,都能以一技之长补贴家用,改善生活,可你却用得到的一点钱去买书,你家里最值钱的,可能就是那堆书了,我时常拿那些书回来看,在那穷困的现实中扩大了一个少年的视野,给了他一个长久的梦想。也许就是因为对书的热爱,你才特别喜欢我吧。我考上大学的那年,父亲病重,母亲身体也不好,两个弟弟小,还要上学,家里无力负担我,你和其他舅舅一起,力主让我上学,虽然自己也不宽裕,仍然全力支持我……

那时在农村几乎没有什么资源让人能活得轻松些。做完农活,你也像其他人一样,上山剥树皮卖,有一次正好我在你家,你卖完树皮回来,从磨破的衣服里露出了破皮红肿的肩膀,当你把钱递给我的时候,我不忍心要,你把我骂了一顿。最让人难忘的,当然是老黄。你家里有一只大黄狗,养了好多年了,一家人都喜欢它,叫它做老黄。我到你家的那天,你特地从街上买了一斤新鲜猪肉回来,说要让我打打牙祭。你把肉挂在中柱上,没想到老黄乘大家没注意,踮起脚吃起肉来。等到发现的时候,只剩下了穿肉的绳子和一点点残余。你拿起那点剩肉,把老黄唤到柴堆旁边,让它吃完那点剩肉。然后我们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了。你突然抓起一根木棒,一棒打在黄狗头上。然后又是一棒。老黄显然没有料到事情会是这样,都忘记了逃走或反抗,在被连续击打几棒后,才闷哼一声,倒在地上,血从嘴里流出来,呜呜地嚎叫。你又连续打了几十棒,它才停止呻吟。吃狗肉的时候,你的手可能因用力过度,有点微微发抖,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肉。舅娘也是笑吟吟的,可今天回想起来,那眼里应是含着泪水。

十年后,又一个昏黄的黄昏。谷里大田边,阒无人迹。大田里,秧苗一片葱绿,正待扬花;远近蛙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太阳迫近西边远山山顶,放射出最后的炫目光芒。你的坟上,清明时挂上的纸幡只剩下一根光杆,一片猖狂的野草和几棵杂树盘踞了整个坟墓,供台上,什么也没有。一只硕大的绿头苍蝇,瞪着一双贼亮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停在坟头,是除我之外唯一的吊客。

光明渐渐淡去,黑夜就要来临。满舅,夜晚是你的世界,不知道今晚谁陪伴着你?在哪里巡行?

我愿是一枚音符

文/飞云流沙

收获了秋天偷偷送给我的一粒果实,我翻越苍凉的群山,走过繁华的都市街景,步入变幻莫测的人生静谧,我愿是一枚音符。

——我愿是一枚涌动热血的音符,让心灵在雪藏丰实的季节里悠扬一曲致远的节奏。即使冬天吹佛凛冽的寒风,即使心底曾经有过不愿回望的结疤,只要那抹温馨的阳光依旧抚慰眼帘里久久挥之不去的明丽,我的音符就会浅吟低唱回肠荡气的飘扬。

——我愿是一枚纯净清澈的音符,让思索在草根蛰伏的日子里酝酿一粒璀璨的珍珠。无论岁月有多少苦涩的滋味,无论空气里有多少尘埃,只要那道时常徘徊的山间小路仍然召唤我,我都会轻轻弹去疲惫的倦意,让一朵笑靥沉静在心田绽放。

音符就是秋天最后的一片红叶,在心中悠长的小河里漂浮,向着有你的地方流淌、流淌……不会刻意考虑身后的影子是否有些许莫名的惆怅,不会左顾山崖有没有雪花飘逸,不会右盼沟壑边有没有夕阳照射,我只愿一心一意走在属于我也属于你的小路上。

一枚音符啊,接过风雨凝练的珍贵,保护好冰封的那个圣洁,就这样在心空恒久回荡。

一枚音符足够我用全部生命回味,足够我用所有热情赏听,只需一个不大的空间就能珍藏。

白昼来了,我迎着朝阳,心扉被阳光扫描般照亮;黑夜来了,我迎着梦影,焊接全无缝隙的绵长。时光就这样,归属我的呼吸,都被思恋的魅力熏染,平淡的分秒竟然有如此夺魂的姣好,让我唯有用感恩的姿态珍惜生命,珍惜上苍让我拥有如此百般爱惜的畅荡。

试抹心窗上的灰尘,嘴角洋溢亲切的微笑,眼眸亮出甘心的从容。我愿是一枚音符哟,让我恒久聆听清脆的笑声,也让你感知爱的芬芳。

每每有一丝醉意,我都会沿着音符指引的路径回到心灵的原乡,恍惚的失措瞬时被明媚吹散,明净的喜悦在那个曾经月圆的地方,释放甘甜的舒爽。

谁说丝线不了解情感的密码,唯有不解风情的愚昧才会摧残娇嫩鲜活的美丽爱恋。雪花的曼妙给大地素洁的静净,也许你的前世就是雪莲,才会有今生绝色的高洁。只有不惹尘埃的音韵才不辜负冰清玉洁的你,那么,就让我化作一枚音符吧,为你回旋一曲婉转清柔的恋歌,唱响前世今生无悔的约定。即使携手的旅途充满坎坷,我也会紧紧相随在命脉不变的跳动中,在绵绵不绝的情思里沉醉。

我愿是一枚音符,唯有你的玉指轻轻弹动,定会随你心愿或激扬或轻柔、或细腻或粗狂、或缠绵或豪放地舒放情深意长……

童年

文/静晚秋

我们最纯明的时间,在那个位子上。近日,一次意外的聚会,我们几个儿时的伙伴,在烟酒的麻痹下,醉意浓情里,有人问起来。我们这一群不惑之年的老人们,有点面面相觑,谁还记得,我们下河摸鱼,上山采果子的经历呢。

我们与时间分别的太久了。回忆,纵然不再美好,可还是在心灵的深处,存在。童年不一定幸福,但是童年必定是快乐的。也许,我是个记忆容易被打开的人,之后,我难以把门关上了。

我的童年,最多的时候,我们是为了两分钱一根的白糖棒冰,所引诱着。一根小木箱子,厚厚的一块旧棉絮,盖着我们的喜欢,当我们听到"棒冰哦,白糖棒冰已到,白糖棒冰1这个脸色在夏日里,晒得通红的半老头,推着自行车,在泛着白色泥花的土村道上叫卖,被吸引来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围在他的后面。

这是最幸福的时候,这个半老头,会用尽他的计谋,来骗出我们的贪婪。他的手里捏着,一块小木板,敲击着小木箱,那些"梆梆"的声音,是在告诉我们的家长们,该来付钱了。他的计谋,会是我们跟父母之间怄气的焦点。孩子在他的哄逗你下,越聚越多。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光在此时,已经不再烤人了。我们喜欢棒冰的凉意,可是这个老头是个奸贼,闪着两只诡计多端的眼睛,他不会很快的卖给你棒冰,先到他身边的孩子尽管吵着,围着,他就是不拿出棒冰来。还在那里喊着,哄逗着我们的馋虫。

他已经汗流浃背了,我们也汗流浃背了,父母们也汗流浃背了,他棒冰,才从小木箱里拿出来,分到一个孩子手里,他就要收钱,两分钱,是那么的重要,有的孩子舔着这一小根冰块,开始了甜蜜与清凉的享受,满足的样子离开了,可是,还有的孩子,只有眼睁睁的看着。

父母为什么还不过来,盼望的眼睛流着热辣辣的汗水。有些孩子开始叫了起来,可是,村子就这么点大,阿爹、阿妈就是没有看到,听到。风热辣辣的鼓舞着一场盛宴。失落会纠磨着心情,眼眶很酸涩的注满了泪水,我说,那时的泪水,会是最纯净的。

这个冰棍里蜕变的魔兽,还在拼命的敲着木箱子,哄逗着这一场的劫难。我哭了,阿爹,阿妈,不能天天给你买吃的,他们一天拼了命,也就是毛把钱的收入。哭的孩子,每天都有,不止我一个。吃了棒冰的孩子,跟着父母走了,没有吃着的孩子,闹腾的没了力气,就会自己走到麻地理,自己平复那份遗落的心情。

阳光依旧是毒辣的,只是我们那时不觉得而已。有一天,我一个人哭到最后,就躲在麻地理,这个魔兽又回到了人样子,他走过来,递给我一根快要融化的棒冰,他的眼里没有了钱币的臭味了,而是,他的眼里也有泪花了。我静静的看着他,他默默的走了。

这样的夏天,我经历了许多。我记不清眼泪伴过了多少个夏日,而是,这样的童年经过了一个时代了。吃不到棒冰的发泄,我们回去池塘里寻欢作乐,一个下午,我们会把整个池塘都搅浑了。直到太阳退去了温度,晚霞有些昏昏欲睡了,父母会寻到池塘边,揪着我们的耳朵,大骂着,让我们回家去。

怄气的日子,总是在黄昏里上演,我们的承受着,每一天的成长,每一天的磨难。当晚霞落尽的时候,我们的夏日就会过去了,不过这一天,我们的夏日还是有收获的。我们不情愿的跟父母闹着,为了两分钱的棒冰,可是,我们还是有带回家去的,是螺丝,小鱼小虾,还有偷了邻村池塘里的藕节。

总于有一天,我们很久没有看到了,那个棒冰老头。又有一天中午,父母拿着麻杆,追着我们这一群孩子,追打翻了他的木箱子,谁抢走了他的棒冰,谁浑身涂满了泥巴,从头到脚,看不出是谁干的,反正是一群孩子。就在,我们村口的土路上,演出了一幕翻了天的喜剧,那一天,许多孩子都记得,战利品,多的孩子,吃了好几根,而却不花钱。

我很是无辜,那天,小伙伴们的密谋,我是知道的,因为我要去亲戚家,所以,我没有参加。可是,我还是挨了打,麻杆抽人,真的好疼。父母在打骂过后,还是耐心的教育着,棒冰老头也是不容易的生记,这是一个配给制的社会,配给他多少棒冰,他要买完了,钱上交了,他才有一天的工资,它有一家人,他也有孩子,生活派给每个的压力,都是均等的。

我虽然很无辜,但是小伙伴们,因为我也受了牵连,在分配藕节,番薯的时候,多给了我一份。我很是高兴,我家的草舍,草帘墙壁上,挖了许多洞,有很多我储存吃食,父母出去挣工分了,我们就开火少吃的。童年,竟是如此渡过,如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我在我的肩上的烙印,是快乐的,是灰色的。

就在今天,过这个七夕节,我去买菜,我又见到了那个棒冰老头,他现在是一个真正的老头了。脸上有着太多的黑斑,会不会是夏日的阳光晒的痕迹,牙齿也掉光了。手抖动着,口吃也不清楚了。他在卖菜,是他自己种的蔬菜,和棒冰一样的诱惑着我。

绿菜水灵灵的,我看着他,问,"还记得,那一年的棒冰吗?"

"别再让孩子们哭了1他的话很慢,含糊的听不清,我是明白的人生含义。

温故宛城

其实,有关宛城的印象大多都被岁月稀释了,那些行色匆匆的记忆已没有了注音,淡然的一瞥中,留下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渐行渐远。

从没想到要把那一个心情在这里定格,即便是一次次的小住,一次次的过往。医圣祠里那棵枝干虬然的古柏,似乎只是一副岁月的拓片,缺失了激情,淡远了生动;穿城而过的那条白河,仿佛只是一幅流动的的贴画,极少看见有浪花翻卷,帆影闪烁。

直到多年后的一场秋雨把记忆淋湿了,并且长出茸茸的青苔,开出几朵水蓝的小花,我才顿悟:每一次小住都有一些顾惜,每一个过往都有一些牵绊。

于是再回眸,一切的感觉都富有了音律,清冷的庙宇不仅弥漫着袅娜的香岚,还散发出愔愔幽情,撩人心扉;湍湍白河里的莲花岛、月亮岛不仅萌发了青青的柳芽,还悠扬起铮铮的琴音,悦耳动听……

初识宛城,还是一个懵懂的年月,我没有太在意。

那是30年前来宛城参加军区司令部举办的文艺创作学习班,学习班所在的通讯团,毗邻卧龙岗,闲暇之余我经常去那里逛游,尽情扑捉诸葛之遗风,感受"茅庐"之古韵。

小城虽然不显繁华,但却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陌生而又熟悉,乡音依在,乡情淳浓,随便抓把空气一闻,都有一股厚重的家乡味道。

那时宛城没有几条像样的街道,沿解放路、人民路走不多久就到了郊区。曾记得在医圣祠门口买过两个烤红薯,那红薯外焦内嫩,格外的面,格外的甜,一想起来就会不由地伸出舌头舔舔嘴角,似乎仍有那种黏香;曾记得在光明巷里扶起了一位摔倒的女孩,那女孩四五岁样子,扎着蝴蝶结,露着小虎牙,本想她会谢谢"解放军叔叔"的,不料她只是抿了抿嘴唇,轻轻地喊了一声"哥哥"便转身离去,弄得我哭笑不得。呵呵,也许她看我是个小兵,也许她刚看过电影《小花》……

那时宛城的天总是灰蒙蒙的,隐约透出的一丝浅蓝,吃力地调和着记忆的色彩。

再到宛城,是在一个仲秋季节,我没有太留意。

那是15年前特意跑来算卦的。只知道宛城藏龙卧虎,却不知还有许多的神妙。当听说这里有位享誉八方的预测大师时,从不信挂的我竟然也动心了,于是便陪同一位大腕前来"领教".

终于在工业路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找到大师的家,但他知来意后却是一番耳语:让我们在梅溪宾馆恭候。

大师自由大师的"神采",一副瘸了腿的眼镜暗藏玄机,几本发黄的卦书扑满"阴云".他盘腿而坐,念念有词,只问生辰,便能掐指推卦,直到推不动而至。什么"归妹""中孚""艮""泰"等卦言卜语,我一概不懂,我似乎只是在听天书,凑热闹。

听天书,还不如听鸟叫呢。于是趁他正给大老板推命掐运的当儿,我便悄悄开溜至白河桥。读高中时曾偷偷抽过一盒"白河桥"牌的香烟,想必置身这里,定会有一番回味的。

那桥仍在,还是烟盒上图标的摸样,只是多了几缕杨柳的轻拂,添了几声翠鸟的啼鸣。桥的周围已一改当年的萧瑟,成为景色秀美的湿地公园,洋溢着白河悠悠的情感。

徜徉在甜润的河畔,我隐约听到一声亲切的呼唤,像是浪花的迸溅,像是鸟儿的呢喃。举目望去,不远的岸边有位穿红裤子的姑娘正在深情歌唱,嗓音似有一点浑厚、婉柔,但却娓娓动听,如同白河的流韵。

踏着歌声而去,轻轻的一个擦肩,我好似看到了她浅露的小虎牙……此时,有几瓣蝴蝶兰在眼前盛开,犹似一束带露的勿忘我,飘溢着馨浓的清香。

这个情景令我诗兴大发,随即一首《勿忘我》便信手拈来,不久即铅印于《躬耕》的版面……

虽未能聆听大师对我命相、运程的预测,但我似乎已经有了些许的感知。

没有留意,却有些留心……

此后,我还途径宛城去西峡丁河镇茶峪村参加一所希望小学的奠基仪式,混了一条红领巾保存至今。那次在银河宾馆小住,记得曾在夜市一连吃过三大碗酸浆面条,味道好极了。

此后,我还路过宛城去镇平采访玉雕节,得了一件玲珑剔透的莲花玉雕,这玉雕一直端放在写字台上,浅紫的莲瓣,透着一抹隐隐的蓝,甚显宛城独玉之莹润。

此后,还借道宛城去过宝天曼,去过桐柏山,去过百尺峡、丹江……

对于宛城,我只是一个过客,但那曾经的驻足,曾经的相遇也一样会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走过了,就会留下回声,只要你认真地感受,冥冥之中总有一个微颤,一个感应。此时只需一滴情感的雨,那些个印象就会发芽、抽穗,萌动一片茵茵的绿,湛湛的蓝……

对我来说,这一个温故亦可以知新,亦可以知心。

怀念儿时的花甸

文/裴景义

离我家不远,便是一片耀眼的花甸。每年的春夏之交,都会下上几场透雨,将花甸装扮一新。

雨后的花甸,漫水清清,嫩草翠翠,野花繁繁。孩子们冒着细雨,光着脚丫在甸子上撒欢儿地跑。草踩在脚底,地毯般柔软,没过脚面的水啪啪作响。几个小姑娘拿着瓶子,小心地把五颜六色的野花插入瓶口,便成了鲜艳的花束,灌上水能开好多天。

每年的六月至九月,是繁花盛开的季节。红、黄、蓝、白、紫……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竞相怒放,缤纷的色彩叫人看花了眼。蜻蜓在空中来回穿梭,明明看似挥手可捉,却常常触手而去。蝴蝶翩翩起舞,优雅地落在草尖上,如同一朵朵美丽的鲜花。蜜蜂在花蕊中忙来忙去,发出嗡嗡的叫声,好不热闹。

夏天,感觉闷热时,跑入花甸,痛快地仰面躺下去,顿时凉爽起来。这时,满眼的蓝天漫无边际,一朵朵白云飘浮徜徉。微风拂面,弥漫着花草的清香,简直让人忘却了身居何处。花甸的灌木丛中,随处可以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在树下,薅去杂草,露出空地,支起扣网,放入诱饵,远远地等上一会儿,回来时就会惊奇地发现有鸟被罩在里面了。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鸟带回家,放在笼子里,一养就是好几年。

花甸中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因为灌木丛生,从远处是见不到水面的。然而,穿过花草,钻进丛林,便能听到潺潺的水声。俯首望去,清清的水,静静的沙,透底的明,尾尾小鱼逆流而游,双手一捧随处可得。

兴致一起,孩子们索性背心一甩,裤衩一扔,脱个精光,跳入水中,你追我跑,畅快淋漓。跑累了,就在平缓的水流中挖出个沙坑来,坐进去,水没过肚皮,斜躺在里面,拿块光滑的石头垫在脑后,只露出面部,痒痒的水流就为全身做起按摩来,闭目养神,好不舒服。

冬天来了,一场大雪厚厚地覆盖了花甸,让它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我们也举家搬迁了。一晃五十年过去了,当我怀着恋乡的憧憬,回来寻找时,那里的景色已经完全没有了我儿时记忆的痕迹。似乎那片迷人可爱的花甸在那一次进入冬眠后,再也没有醒来。

我怀念儿时的花甸。

浅秋,絮语

文/sissy杜

饱满的深情,重叠于流年的枝头。康桥的柔波,装帧命运的扉页。有那么一个角落,安放所有的前世今生。生命的安祥散发着缕缕暗香,只为了那一刻破茧重逢。

--文字/sissy

凝眸的一刻,你,轻轻的落在了我的心上。

一季一季的温暖,在时光的枝头摇曳。春花秋月,缠绵一季又一季的婉约。跨越时空,牢牢牵住彼此的手,流年,在倾城的笑魇里繁华。窗外的流云舒舒卷卷,庭前的花开开谢谢,岁月静好安宁。笔墨有情,穿越万水千山,一树一树的花开,暗香浮动。注定的缘份,你我仿佛前世的亲人,永远不会走散,那是彼此生生世世的眷恋。从此,漫卷视线的是情真意切的蔓延。

芳华犹如指尖沙漏,岁月循环往复,只愿将自己泅渡。端坐文字里,凝望远方,指间轻捻相思瘦。有你,暖透红尘。

你,就是我的整个世界。惜君独凭栏,灯火渐阑姗,此时,此景,难为情,无声,胜有声。

庭院深深深几许?

秋雨阑珊,秋叶飘零,秋云无觅。几许萧索,几许惆怅,几许寂寥。

人间何处问多情?月在飞花处,素影翩跹,香径晚风寒。烟雨初歇,繁华落尽。笔墨流年,葬了尘埃落定一处悲凉的荒芜。隐匿于寂静的角落,一个人,一本书,一茗茶,一帘梦,指尖轻触幽幽心念,柔情萦绕眉眼之间。锦瑟年华的心动,那些流连的记忆,在岁月里葱笼。灵犀一地,绽放在生命的扉页,安暖着不变的执着。浅浅的画笔放逐岁月的沧桑,前世今生,依约相逢,絮语黄昏。

一念执着,生命便尽赋与你,或生,或死,如影相随。

生命,一笔一画简洁美好,不需要太多色彩,单纯的快乐,锦瑟年华便未虚度。彼此深深浅浅交付过生命,即便走散,亦能从容相惜。那些深情,就在那里。

当时光缱绻了所有浮华,独守一弦清幽,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有你,安暖如初。

尘世的烟火味亦是这样简单,漫步康桥的柔波,轻轻走过一段人间四月天。

所有的美好,都放逐记忆。所有的往事,都尽藏于心。所有的心动,都交付岁月。

不问花开,不道惆怅,惟愿此心换彼心,有万种千般,相怜相惜……

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季节的深情,心动,醉了年华。秋雨孤灯,沉淀了尘封的记忆。

一叶扁舟,轻放岁月的河床。遇见,别问是劫是缘。秋染阑珊,韶华暗换。思无涯,轻轻相守江湖。抚摸曾经的温暖,我愿在文字中归隐。

凝眸一段岁月,等待,温柔了时光,沧桑了年华。铅华洗尽,泼墨岁月,浮生若梦几何,凝眸一笑弹指间。

记取暖香如梦,若有情,终会一生缠绵……

谈到中国梦

文/风雨。何之惧

谈到中国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的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浪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中国梦也在不断的变化,越来越多。

我曾经想当一名军人,捍卫国家边疆,让祖国的国土神圣不可侵犯,可惜我这弱不禁风的体格注定成不了保家卫国的英雄。后来,我又想当一名科学家,想为中国,甚至是全人类创造了非凡的成就。呵呵,也许这个梦想以后会在某个时刻出现,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段中国梦!可现在我发现,我的中国梦越来越小了,甚至宁愿当一名普通的公司小职员,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滴水成海,这岂不是更能让自己满足。至少这样很简单,也很幸福。

也许人人的梦想都与自己的祖国挂钩,人人的行为都会为自己的祖国奉献。

奉献!中国梦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奉献!

祖国如果是一个人,那么我们就是组成她的一个个细胞,祖国的成长,修复、强大都是要靠我们,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使祖国发展呢?只有默默的奉献。

于是,我开始用自己的行动来奉献社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帮助他人,包括自己努力学习。

我的中国梦!我的爱国情!

在数年后的今天,我一定会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迈出一大步!

不管你的中国梦是什么,努力吧!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

我的梦,中国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梦想都是美好的,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处天堂,名叫未来,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明确目标,都竭尽全力的去追求。

我也有梦想,从小我就拥有了梦想,而梦想是我们更加努力奋斗的目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梦想也一次一次地发生改变。6岁时,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人民警察,在我尽职尽责的工作下,小区里没有发生什么□的事情,人们在这里的生活很安定,我也因此而纷纷受到了人们的赞扬,但我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很自豪。

再大一点点,我的梦想又改变了,想当一名医生,我苦于心计地研究医术,在医院中极力地救活了一个又一个的病人,而病人的家属也一次又一次地来感激我,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笑脸。

现在,我的梦想又改变了。如今我国的海防越来越严峻了,中菲的黄岩岛事件还在发酵,中日的钓鱼岛还在升温,所以我梦想着当一名军人,为报效祖国出一份力。尽管我有很多的梦想,但是核心都是为人民服务。

我的梦,中国梦,祖国富强就是我的梦。在过去一百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着追求,陕西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我相信,中国共产党将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团山的清晨

文/素衣舒舒

早上7点,我们在此起彼落的鸡鸣声中醒来,外面还一片漆黑,山村的清晨非常静谧。早起的村民开了院门,开始一天的忙碌。弯曲回环的巷弄里,三两声清脆的鸟鸣滴落。连绵的远山轮廓渐明,有车辆沿着山边蜿蜒的公路急驶,车灯闪闪烁烁。

推开门,一阵寒意扑面而来。这里早晚温差大,白天可以穿短袖,但早晚还是得穿上厚厚的冬衣。毕竟,才早春二月。

简单洗漱后,我们没有从正门进村,依然顺着昨晚匆匆走过的路线往村里走。这座历史文化名村——团山村建于圆形的小山包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倾斜。背靠连绵群山,面临平坝沃野。

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干净、光滑,向村里延伸。路的两旁,是农田菜地,种着蚕豆、青菜等应季菜蔬,一个村民在地里忙碌着。还没待我们走近,他已扛着一大枝绿植远远地走来。"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就是如此吧?待走过漫漫山路,扛到你家门前,那枝上的繁花就刚好绽放了。左边的稻田蓄着水,残留着去年收割后的谷茬,几只鸭子正欢快地在其间嬉戏觅食。

左拐右拐,不一会就到了位于团山村西南角的皇恩府。皇恩府始建于清光绪末期,因房屋建盖者张树元之母"扶孤成立,子孙济济,五世同堂",深受村民敬重,被乾隆皇帝敕封为安人而得名。大门上挂着"皇恩旌表"的匾额,据说是团山村最大的民居院落。

昨日傍晚,当我们推开两扇厚重陈旧的木门走进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开阔的小院,一张小方木桌,几个矮木凳,似乎正迎接着远方来客。四周是两层的木结构房屋,年代久远,沧桑厚重,可那些装饰在房屋各处的图画、木雕、石刻等仍栩栩如生。厅堂前,挂着两个红红的灯笼,堂内一盏昏黄的灯火,里面极的陈设古朴精美,楹联、诗词寓意深刻而语重心长。

就在我们细细观赏时,左侧屋里走出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说,这座房子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外地,就剩他和老伴在这里看守房屋了。老人一边说,一边又蹒跚着走了进去。左边的房屋里还没点灯,昏暗幽深,一位穿青布衣衫的老妇坐在矮凳上洗脚。老人蹲下身,开始为老伴洗脚,动作缓慢而安详。

这,就是相濡以沫,与子偕老啊!

今日此时,天色大亮。皇恩府的木门微开。想必两位老人早已起来,在做早餐了吧。我们没有再进去打扰两位老人,继续朝前走。因为没有地图,加之我们四人的方位感都不强,于是,便迎着晨光,在这谜一样的团山古村落里漫无目的地穿来穿去。

司马第、秀才府、大成寺、将军第、张家花园、保统府、留苑、上庙、锁翠楼……光听听这些或霸道或诗意的名儿,就极具吸引力、令人浮想联翩了。

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的团山民居,真不愧是清末精美的书法绘画、木雕、石雕"三绝"的民居群。不论是皇恩府、司马第,还是保统府、张家花园的这些古民居都以"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这些民居多为二进院,门楼建筑气派,雕梁画栋充斥其间,屋内屏门、坎窗、柱础等古色古香,雕刻精妙,内容丰富,犹如一部凝重丰厚的书卷,引得游客们不时驻足细细品读。

真想在这样的小院里静静地坐着,或是欣赏四周的雕刻和书法作品,或是饮茶发呆,任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从此不问世事。

村中的石板路窄窄的,左一条,右一条,通往各处。窄小的石径上,除了我们四人,几乎看不到人。偶尔,三两个年老的村民走过,站着说说话,又各自慢慢离去。

巷口,靠着斑驳土墙生长的巨型仙人掌蓬蓬勃勃,直刺幽蓝的天空。整个村子,沐浴着初升的朝阳,那么的宁静、旷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