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意义散文

2023/01/03经典文章

意义散文(精选15篇)

迷路的遐思

文/姚源清

阳春二三月,最惬意之事,大概要算出郊漫游了。

记得还在省城读大学时,每到这个时节,总要在繁杂的学业中抽出闲暇,开始一场漫无目的地旅行:随机搭上一辆长途公交,任由载行,随后半道下车,把自己遗弃在某个不知名的荒郊小站。

不问目的,也没有原因,甚至冒着迷路的危险,相比浪漫而有趣的旅途而言,这样的旅行着实乏善可陈。不难想象,在一个讲求结果和效率,尤其功利主义和实用哲学盛行的时代,这种迷路式的漫游是不受待见的。毕竟,在真实的生活与安全的生活之间,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后者,而迷路无疑冒犯了多数人的抉择。

然而,正是这种不合时宜的迷路式漫游,却让我深感冲破樊笼,大有在陌生境遇里遭遇自我的感慨。我一度认为,旅途便如修行,是一个叩访困惑、扩充生命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也在于此。众所周知,杜甫十九岁便开始漫游,此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李白二十四岁后,同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漫游和出走之所以被他们视为与读书同等重要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继承了叩问人生和生命意义的传统,并试图冲决精神深处巨大的孤独和茫然。

我不是游侠,也不是游荡者式的诗人和哲学家,我之所以喜欢迷路式的漫游,仅仅是因为迷路状态下的停留、审视和遐思。迷路不等于迷失,事实上,没有谁比迷路之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旅途本身的意义。如果说马不停蹄让人丧失思考,那么迷路至少让人保持了对存在的感知——它迫使个体对世界和人生重新进行认识和诠释,使其更为如实地观照自我。唯其如此,我们才可能有勇气直面生命中的困惑、脆弱和彷徨,也才有可能邂逅到那些被忽略的不经意之美,进而体会“忘路之远近”后“忽逢桃花林”的人生乐趣。

本雅明说,“人要学着迷路”,我姑且将其理解为:比起目的地,我们更需要关注事物和过程本身。就此而言,没有经历过迷路,所谓的完美旅途并无意义。故而,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一个人安静地伫立在岔路口,对几树桃花发会儿呆,想想,也挺好。

烂漫书怀

文/胡艳冰

【原创】作者胡艳冰

爱上读书是近几年的事。闲暇的夜晚,我喜欢泡上一杯茶,手捧一本书,独坐灯下。

窗外树影摇曳,室内茶烟缭绕,如天公作美,能下起丝丝缕缕的清新细雨就更好了,雨天读书更有一份恬淡幽深的意境;听风听雨如诗,静看书中人生如戏;细品古人情怀,生活不再寂寞。此时,笔墨倘若能下酒,读书便可作一场宿醉,天晴醒来,眼中的世界定会有所不同。

上学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读书,常常自问:读书所为何事?读书有意义吗?这应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每个人都是从校园一路走来,那种一为升学,二为考试,三为交差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读书实在是机械枯燥,悲苦至极,这大概是所有经历学生时期的人,都感同身受的。

曾看过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在1493年写就的诗《不寂》,诗的前半句是:“孤坐忽不乐,挑灯当我前。素书横几案,欲读已茫然”-------当时,写下这首诗的文征明年方24岁,是正当要博取功名的年龄。在一个夜读失眠的夜晚,坚持苦熬的文征明发出了“欲读已茫然”的慨叹。这何尝不是古往今来,所有莘莘学子都曾经历过的读书境况呢?林语堂说:“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本旨湮没于求名利之心中,可悲。”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但现实是客观的,这就是人生青少年时期为读书而读书的最初意义。

书伴随人的成长,读书的心境也会随着人生境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爱上读书是在生活的不紧不慢中。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业务考试、职称考试,甚至学位考试也是上班族常常应付的压力。但毕竟思想已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观念变化,角度迥异,环境不同------读书学习变成了一种自律性。待渐入中年,无论是官是民,是明星是生意人,都尽有忙处亦有闲时。如何支配忙里偷闲的业余时间,人的各种嗜好开始显露端倪。当然也不乏个别交友成群培养出来的爱好,比如,“打麻将”,“下棋”,“游泳”,“看球”等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不可否认,读书也是很多人的最爱,我便是其中之一。

有人说:读书如品咖啡,喜欢喝的人,说咖啡香浓,不喜欢喝的人,说咖啡苦涩。也许这就是个人喜好或者是心境的不同吧。这个时期的读书意义,不是寻求什么“黄金屋”和“颜如玉”,而是把读书当作人生一大享受。一册好书在手,用心灵去品读。古人云:“书中日月长”!在一篇篇饱含墨香的文章里,思绪神游,可追随秦汉的冷月,步入唐宋的乐舞,听明清悲歌,踏足五千年历史沧桑------行走在文字中,情感与思潮会视通千里,思接万载。由此可见,读出“自我”是人到中年的读书意义。

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有则妙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而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以月喻书,其意至深。同是一轮月,却因年龄阅历不同,观月地点有别,赏月方式各异,而眼界收获也自然不同。年轻时读书,不能甚解其味,中年读书,收获精髓,参悟真谛;老年读书,读的是一种心境,犹如人在高处,一览无余,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景色,赏千重风景,品万种人生。

从晨钟暮鼓到日月流转,时光在指缝中流过,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苏东坡说:“人生忧患识字始。”从识字开始,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对于读书人来说,性情心态在不知不觉中,便少了几分茫然浮躁,多了几分儒雅轻松,知识的增长似无声的春雨润物,潜移默化地渗透脑海;又似春蚕食叶般尽情被自我咀嚼吸收。

一本好书会带人慢慢走进知识的芳圃,采撷智慧的精华,品出思想的魂蕴。走出书本,掩卷沉思,细数不清心灵上有多少浩叹与哲思?但至少还有回味在记忆中流动。

读书,不是人生中唯一的一种意义,但我们的生活,会因这无限的意义,变得丰富多彩。

花开的意义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那片棉花还会开出如此洁白的花朵呢。

那是些什么样的棉花呀!周遭是泄不出去的积水,飘满了绿意浓浓的浮萍,由于长时间的浸泡,连水都变色变质了,散发出阵阵刺鼻的异味儿。它的下半身是齐腰的积水,上半身却已是果实累累,一个个棉桃终于在秋阳下绽放了,盛开出一朵朵洁白而美丽的圣洁之花。四瓣的、五瓣的,挨挨挤挤,氤氲成一片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想必是谁,在融融春日里开垦出那么一块荒地,就那么随意地种上了几分地的棉花。每日里打药、施肥、除草、整枝,到金风送爽的时候,满心祈望着能有个好收成吧。想想等那洁白如雪的棉絮换来大把的票子,或者变成老人孩子身上暖和的棉衣,印证着往日流出的汗水并没有白流,心思并没有白费,心情是何等地惬意呀。

可是,一场场秋雨,却把它们置身于退不去的积水中,长久的浸泡,片片绿叶终于还是屈服了,低下了头,焉了,又谢了。原以为,它们不久就会败落,就会消亡,葬身于水的淫威之下。谁承想,棉花身下是泥潭,是污水,是绝望,身上竟然会结出累累果实,开放出如此饱满而热烈的花朵。绝望中,它开的是那样耀眼,开的那样圣洁,笑的是那样开心。它分明是在吟唱着一首不屈的生命之歌呀。

它不是白莲,却胜似白莲。

它原本该生长在光照充足、土壤疏松的地方,不该生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却不自暴自弃,却能开花,结果,向人们奉献出如此丰厚的果实,这是一种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幕呢。

那么,人在苦难处,或绝境中,又该怎样呢。

因为看了一期央视《向幸福出发》的节目,使我认识了那位破萤化蝶的24岁的“断臂王子”金凯。金凯10岁就失去双臂,没人告诉他失去双手该怎么写字,也没人告诉他下半辈子该如何度过,他没有绝望,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内心练习街舞、练习模仿、练习可以让自己生存下去的所有东西,他告诉自己:身为男子汉,不准倒下。他不但可以用脚夹着笔写字、夹着勺子吃饭,还可以用脚熟练地穿袜子、刷牙、洗脸、发手机短信、玩电脑游戏。他用才艺和人生态度,充分证明了身体残缺的人也能用心灵飞翔……

同时,我还认识了独腿男人黄成胜和他的独臂母亲。在慌乱年代,母亲被炮弹击中,失去了左臂。儿子黄成胜因为小儿麻痹症摔成骨折,造成了截肢。就这样,黄成胜就在家专心照顾母亲。每天就坐在地上擦地、切菜,然后再挪到凳子上炒菜。母亲腰不好,黄成胜还帮母亲按摩捶背,还经常给她擦洗身子。逆境中,母子俩反倒愈活愈坚强……

从他们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力量,领略到花开的意义。

蛴蟆节

文/廖天元

五年前正月十四下午,我在办公室准备一个会议的讲稿,有朋友打来电话,邀我到一个小镇参加一个活动。

本不想去的,说什么去送蛴蟆,连蛴蟆两字都不会写,况且那个地方远得有些离谱。

但最终没经得住朋友的“劝唆”,一下班,便被拽上了车。省道318线左一个弯道右一个弯道展示着它的深邃。渐渐天黑,发现公路上有很多人手拿纸糊的灯笼,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的向前走着。

车至目的地,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诧异。公路两边挤满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高举着蛴蟆灯,口中整齐划一的喊着口号。红红的灯光辉映着他们微笑的脸庞,从头到脚都仿佛洋溢着幸福的味道!接过朋友准备的蛴蟆灯,我们也加入送行的队伍!看前后长长的火龙,心里纯净得像天上的明月,似乎所有的焦躁烟消云散,只有对美好生活的无比憧憬和向往!

我很想弄清“蛴蟆”的意思。

命运其实最有意思!我想不到,这个“送蛴蟆”的习俗三年后会再次来到我的身边,让我不得不去探寻出几点意义来。

2013年底,我到嘉陵西路的一个小镇工作。这个地方,人们对蛴蟆节有着痴迷的狂热,新年一到,人们的心思就聚焦到正月十四这独特的一夜!

事实上,嘉陵所谓的西路,再延至西河流域,早就盛行送“蛴蟆”,历史可追寻到“爷爷的爷爷”那一代。

我觉得应该做点啥,于是请来西华师大一个教授,和老百姓交流蛴蟆节的渊源。老教授博学多才,他说,这个蛴蟆节,除了普通意义上的祈福,还应该与张献忠的史实有关。

在本地农家屋顶,我还真的发现了张献忠时期烧制的青瓦,只是我不知道如何把它和老教授的话无缝对接。也许,那只是民俗专家和历史学家的事?

野史好多都说不清楚,只能是也许。当我似乎明白蛴蟆的意思后,居然还有些失落和抵触。它分明只是给人提供了一个狂欢、祈福的机会,其它的,对普通你我,又有多大意义?

蛴蟆节的狂欢从中午开始。狭长的街道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舞龙耍狮,踩高跷,滑旱船,各种民间艺术纷至沓来,让人大饱眼福。

高潮在入夜。人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的涌来,天一微黑,便点燃自制的灯笼,高举着朝同一个方向浩浩荡荡走去。月光和灯光交织,歌声和笑声互和。长长的火把像蜿蜒移动的巨龙,壮观得令人惊叹!走在队伍前面的,往往是八九个壮汉抬着的巨型“蛴蟆”。那差不多是镇上的乡亲花四五个昼夜扎制而成。颜色逼真,体型硕大。抬着的乡亲边走边吆喝:“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有人摸一摸自己的腰,再摸一摸这巨大的“蛴蟆”,哎呀一声:这下,我这腰椎盘不会再疼了。

事实上,我是很想把这个蛴蟆节搞出点意思来的,比如开发点旅游产品,比如把时间从一天延成两天。有一天,我和部分社区干部及村干部商量,满以为他们会对我的主张欣喜若狂,想不到一个干部问我,这样会不会变味?快乐就好,管那么多的意义有什么用?

快乐就好!不要那么多意义了,简单也许就是最大的意义。我也不再饶舌,就此放笔,放蛴蟆灯去了!让我祝愿这个小镇永远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富强昌盛,国泰民安!

别让贪婪吞噬生命的意义

文/冯琳然

这几天,我阅读了《失落的海底城》这本书。书中的船王亚瑟是个长生不老的人,他虽然已经是个百岁以上的老船王了,但看上去还是像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有很多疯狂、贪婪的人一直紧盯着他,希望能揭开他永驻青春之谜。最后,亚瑟一直隐瞒的身世在一次亚特兰蒂斯之旅中被揭开,但贪婪者却因此而损坏了古文明的支撑点,被无情的海水淹没。

正是因为贪婪者有了长生不老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才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与善良正义的内心,最终自食其果。虽然亚瑟是不老船王,但他在隐瞒身世时说过:“长生不老根本就是人类的痴心妄想,这只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是呀,其实真正长生不老的是人类的内心!只要希望不泯灭,生命就会延续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永恒!贪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执迷不悟。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及时收手,千万不要为一个小小的贪念浪费时间,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以此来减少一个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少一些贪婪,那么世界将会太平、安宁许多!希望有些人能早日觉悟,正确判断对与错,别让贪婪吞噬那颗善良的心、那正义无忧的灵魂。

让每一处空间充满意义

文/程应峰

老希尔顿创建旅店帝国时,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要让每一处空间充满意义。”

上世纪40年代,老希尔顿以600万美金买下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后,以极快的速度接管了这家纽约着名的宾馆。

一切顺风顺水,酒店进入了正常的营运状态。在所有管理人员的潜意识中,酒店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老希尔顿一言不发地在大厅里踱步。他的目光开始在总服务台前停顿,他注视着大厅中央那些巨大的通天圆柱:既然这四个空心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起到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作用,那么,它们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于是,他叫人把它们迅速改造成四个透明的玻璃柱,并在其中设置了漂亮的系列玻璃展箱。这样一来,这四根圆柱不仅仅成为大厅的装饰,还充满了商业意义。没几天,纽约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厂家便把它们全部包租下来,并把自己的产品摆了进去。希尔顿每年由此净收入20万美元的租金。

还有一则与希尔顿有关的故事。一对夫妇开车经过一间野外旅店,停车用餐时,太太进了洗手间,想打理一下妆容。一进洗手间,她便看见一盆盛开的鲜花,摆在一张老旧但却非常雅致的木头桌子上。洗手间收拾得干净齐整,可说是爽洁利索、一尘不染。这位太太用过洗手间、化完妆后,也顺手将洗手台擦拭得一干二净。

太太回到车上,对餐厅伙计说,你们摆放的鲜花可真漂亮。“是啊,太太,这都是按我们老板的要求做的。你知道吗?太太,就因为那盆鲜花,我们省了许多清洁工作呢!”伙计骄傲地说。

“你们老板是谁啊?想得这么细致、周到。”太太微笑着道。

“你不知道吗,太太?我们是一家连锁店,老板可是大名鼎鼎的希尔顿先生呢!”

正是这些小小的更改或创意,希尔顿在打开自己心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别人的心窗,让那些寻常的空间,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他也藉此敲开了成功之门,走上了非同凡响的成功之路。

丰盈未来的日子

文/徐静媛

好久了,心情很压抑。“生命意义何在?”这一有关人生的课题,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小草绿大地,野花秀山川。而我,还有所看到的一部分人,却饱食终日,不知道何为活着的意义。

麻将馆里人满为患,高档饭店灯红酒绿,再看一个个低头族,他们在虚拟的手机世界里轻狂恣意……我曾问过好多熟悉和不甚熟悉的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可他们半睁着迷离的醉眼,说,瞎活着呗,今朝有酒今朝醉,哪天玩完哪天了,要什么意义?

车祸前,我每天兢兢业业上班,课余时,全心侍奉双亲,关照兄弟姐妹,觉得很充实,没有去想关乎生命意义的深层问题;车祸后的前些年,我经过涅盘,走上了写作之路,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和写作,意欲用自己稚嫩的笔为杖,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激励他人乐观坚强的生活,觉得虽体残而心未废。可近一年来,如涸泽之鱼,没有了创作热情,便觉没有了生活意义。夜晚在自责中寻找出路,一遍遍告诫自己要努力;白天便又苦于没有感觉,写不出满意的文字而恍恍惚惚。当下的境遇里,在我的意识中,好像唯有写作是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别的便是在耗费生命。就这样在苦恼、郁闷中蹉跎着光阴,不知何时能突破瓶颈。

一日,与母亲畅谈,深受触动。

87岁的老母亲坚持自己生活,不愿跟儿女在一起。她每天看书,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搞清字义,还要抄录下来,以防忘记,密密麻麻记满了两个笔记本;家里养了三十几盆花,竟不满足,还要在屋前小区的空地种花,从家里提着水壶等物什一趟趟地浇水、施肥,满头汗珠下是一张憋得通红却开心满足的笑脸;每次上街或来闺女家,都要不怕麻烦地换一身自认为体面的衣服。那种对生活的热爱,我难及一二。我叹服母亲的人生态度,她说,我老了,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但是,我每天开开心心的,保养好身体,不给孩子们添累赘,你们就能安心工作,乐观生活,好好为国家做事,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有价值的事了。

听着母亲朴素却富含哲理的话,我深受触动。一个老人都能时刻想着服务于小家,报效国家,那些整天沉浸在“欢乐谷”中声色犬马的人们,不知听后有没有一丝丝的触动?当然,个人有个人的活法,我无权评说对错,但我相信,虚度年华的他们,内心定是无以言说的惶恐落寞。

我的余生应该继续好好写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写作之余,要做好女儿,做好妻子,做好母亲,做了姐妹,做好朋友的不同角色,尽可能多地去陪伴母亲,让老人安享晚年;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老公和儿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尽我所能为亲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

这,就是我人生的意义所在!

地标意义

文/汤中华

狂风暴雪或浓雾弥漫的夜晚,孤身徒步行走于荒野,“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和恐怖。乘坐红眼航班,朦胧之中俯瞰一片人间灯火骤现于黑漆漆的夜幕,内心顿时泛起几多温馨。夜晚乘火车,哐当哐当的噪音和茫茫之中,无以为记,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尽头,忽而看到密集的灯光,或麇集的楼宇,知道是个大码头了,虽然叫不出地名儿,就这也足堪慰藉,知道旅途真真切切地在缩短。

日月星辰是天宇的标注;一座座山川,甚至一条小溪一株花树,是茫茫大地的标注;港口是河流的标注;灯塔是海洋的标注;每一条街巷、每一栋楼宇,是喧嚣如海的城市的标注。周总理关注北京五棵松曾经少了的几棵松树,亲自指示补齐,不然“五棵松”还叫“五棵松”吗?

手头有一个打火机,上面是一家合肥土菜馆的名儿,乍拿到手,一时想不起来是哪家饭店,细想,记起来了,是几个月前几个朋友一起吃过午饭的地方。那家饭店自制的卤菜风味不错,中午吃饭的桌上细节也还历历在目,但若叫我现在自己再去一次,却找不着地儿。翻看打火机的另一面,写的是“西藏路滨湖明珠内”字样,但合肥滨湖新区西藏路,毕竟是新城区,有多少人知道那里呢?就算你曾经经过那儿,你也未必想得起来吧。但不要紧,毕竟西藏路已经有了常驻民,你只要前往滨湖新区方向,耐心询问,总会找着。“守土有责”在这里不是空话,守着西藏路而居的土着民,天生是西藏路的向导,只要有他们在,不管你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总会有人指着你找着西藏路。

薄暮时分,曾经经过一个镇上的铁路道口。那是一个平原小镇,到那儿前,一路上好久连一座小土包也看不见,突然看见这么一个小镇,很稀罕。那时正值下班时间,许多骑自行车的、赶马车的、推独轮的、拉板车的,拥挤在道口的两端,眼巴巴地指望着火车快些通过。我知道,在我看到他们前,他们一定是在这里已被拦截好一阵子了。火车终于通过了道口,这些人仿佛慢慢旋转着渐渐离开我的视野。如果说我们一路上多有“不知何所止”的迷茫寂寥,但毕竟还有幻想和指望,幻想指望着到达目的地后的各类新鲜刺激,哪怕是不快,而他们,却在复制着每天平淡的生活。而正是这种多数人每日平淡的坚守和复制,才使这儿成为小镇,成为这个小镇,而不是那个小镇。他们具有了地标意义。

“二十四番花信风”,则是守时有责了。它们给永远无始无终的时间刻上了刻度。不管发生什么,每年它们都如期而至,绝不找借口。

没有地标、时标的日子,一定如在茫茫沙漠漫漫黑夜中绝望穿行。有了这些地标、时标,我们在时空中穿梭,才更多了些形象生动的烟火味,留下情节轨迹。从地标意义上看,人莫如古建筑,古建筑莫如古木,古木莫如山川啊。而不管多么陌生的所在,只要有亲人在那儿,你对那儿的一草一木便立马有了亲切之感,这时,亲情也成了一种地标。

不做旁观者

文/谢络绎

我对很多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兴趣,就算走在再熟悉不过的大街上,人来车往,秩序井然,我混迹其中,也常常会感动于眼前永动到仿佛静止的平凡画面,以及不绝于耳又似乎在某个时刻不存在的,被唐·德里罗称为白噪音的庸常声响,内心充盈着一种复杂而饱满的情绪。如果偶遇纷争,一些脱离轨道的事件,我也特别愿意走近看个究竟,看看都有些什么人,发生了什么,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我因此被身边的朋友当作一个奇怪的人。他们会说,今天马路上的情况跟昨天没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好动容的。至于那些冲突,呃,还是少管闲事吧!

可我生性如此,喜好东张西望,好像永远不着急赶时间,亦不怕招惹是非,留心于寻常或夸张,总是怀着不甚满足的心意,渴望对这个世界了解得更多。对马路上的所遇投入热情只是一个方面,我迷恋阅读,珍惜每一次拓宽体悟的机会,它们都是我的触觉身不由已向四面八方延伸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我看到的世界是更为庞大和复杂的,常常令我感到吃惊。那些美的,美得不可方物,而丑陋的部分,也并非不可原谅,一切都有情理之中的来路,我喜欢琢磨这些,也因此活得兴致昂然。

前不久我与朋友一起去鸡公山玩,天气不错,一路上我看树欢喜看石也欢喜,到主峰后看远山半圆的山头层层隐去,如梦如幻,更是欢喜。朋友不屑,觉得景色一般。我问他觉得哪里不美。他想了想说,天不够蓝。在他这么回答的时候,我正用手凭空比划着,去抓从对面两个山峰间射过来的一道道阳光,朋友觉得不够蓝的天空,正在我的指间,在光线间,不事喧哗,云淡风轻地存在着。

“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在《题秋寻草》中如是说。

“恍然”在这里意指敞亮的心境,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乐于亲近自然的性情。而自然,不单有花木鸟兽阳光雨露,城市中的车水马龙和乡下的金色麦田,还有那些或已然暴露或依然穿着黑色罩衣的规律性的东西,它们作为存在的一部分散落于世间所有存在之中,惟有亲近它们才有希望认识和了解它们,发现更多妙乐。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主动感受的过程,久而久之,我便有了把这些感受进行输出的冲动。我就是这样开始写作的。有段时间我读博尔赫斯,看到他说:“这是我的命运,我命中注定要思考一切事物,一切经验,好像这一切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我去运用它们来制造美。”感觉他的命运之说也是适于我的。

后来接触到禅宗,这个从大乘佛教分化出的十分活跃的宗系因为了悟了“思考永远不会多于思考所向”而主张减少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经验上的思考,认为语言和文字传来传去只会带来更多的偏见。

我接触到这种思辩时,正是写作由意义先行的阶段朝着让意义自动浮现的阶段游走之时,也恰好遇到有编辑在看了我当时的作品时,问我写它们有什么意义的情况。两相碰撞,突然间我就意识到,自己无意中走上了一条强调心传心而非言传言的道路。我早期创作的《无名者》、《少年看到一朵牡丹》等作品,就有很深的言传意图,它们因为意义一目了然而更易让人接受,却让我每每反观都“深”悔少作。后来的作品,《到歇马河那边去》、《倒立的条件》等就放下了这种负担,因为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认知: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在于事物的实质总与我们的感受存在一种微妙的偏差,人也好事物也好,都是似是而非的,意义永远在“看上去”之外。

“春光富足野人家,不问优昙问苦茶。劫后幽芳须着眼,四时无谢亦无遮。

无影林中一树花,非红非白遍天涯。可怜门外旁观者,信手拈来当作家。”

虚云禅师借茶道喻真意尽在不言中,告诫世人谨用文字。有一种在作家中普遍流行的说法是要敬畏文字。这两种态度从根本上说是朝一个方向去的,前提是不能只是站在门外。无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深山中,心不在焉,浅尝辄止的人不可能入得了门,不会“恍然”,更不会“若遇”。好在我有不愿做旁观者的本性,希望将自己会到的真意以敬畏之心淡淡道出,并不在意读者群会因此而变得有限。一想到这世上总有一部分人与我一样试图参悟世有偏差的本质,听到大自然沉默道出的言外之意,我就知道写作这件事对我来说,根本停不下来。

让美好的自然留驻长久的文学意义

文/王剑冰

在我们庸常的认知里,自然当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原始状况下的生态。然而实际上我们遇到的自然,是经过人类改变了的自然,比如绿化荒山,开挖河流,修建庙宇等。

按说,自然与文学是两个范畴,但是自然往往催生文学。文学不像自然,属于一种客观存在,文学是一种感情借助文字激发的主观实践。自然所释放出的美感与伟力,往往成为文学的主要体现形式。一个喜欢文字享用文字的人,面对各种各样神奇而神迷的自然美,不可能只陷于惊叹而不使这种惊叹进入文字。这样,自然与文学就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人们对自然的热爱,最初的表达或就是歌舞,而那些歌语应该属于文学的范畴。有了文字,记载下来便是文学。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同生活一样紧密。历史上留下的名篇《岳阳楼记》《石钟山记》《游保禅山记》《永州八记》等,多与自然有关。他们把自然同人生结合在一起,生发自己的性情与感悟。

我们知道,北魏后期的郦道元所作《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山川自然的着作,其含量和影响已远远超出原本的《水经》,我们不仅可借研究当时的自然和经济状况,更是将其看成一部优美生动的文学范本。“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这样的语言随处可见。

到了明末,又有一个人在高山大野间穿梭不停,他的行为没有功利性,甚至没有什么目的。对了,这个人就是与自然超前深入接触的徐霞客,人们称他为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我曾经很艰难地爬上了江西的武功山,应该说这么多年过去,上山的路发生了很大变化,起码修整得很好了。到了山上我知道,当年徐霞客是在春节期间登上了武功山,那个时候,已经有爆竹了,爆竹声声还是没有阻挡住徐霞客的意志,想起来不由由心底发出敬佩。那么,我们又想了,如果只是探行而没有笔记,徐霞客就只是停留在了探险和旅行的层面上,然而徐霞客却带有了更为具体的自觉性,这个自觉性即是将那些脚步留驻长久的文学意义,历四十年,写下二百六十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尽管多有遗失,唯余六十余万字,我们仍称其为“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着,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我们看《游天台山日记》中记载的旅行,画面感极强:“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其游记中如何行,如何宿,如何观,都很细致,而这种细致不是流水账的细致,而是文学的细致。表明徐霞客始终有一种文学的任性。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同样如此,一部《马可?波罗游记》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案,比如他写当时中国各地发现了一种黑石。这种黑石像木炭一样容易燃烧,火焰比木材还要好,甚至可以整夜不灭。一经燃烧,就会发出很大的热量。他写国内并不缺少树木,不过因为居民众多,灶也特别多,加上人们沐浴又勤,所以木材的供给会感觉不足,但是这种石头却可以大量地获取,而且十分廉价。这就是对于当时中国实用煤的记载。还比如他对麦菲里王国在山谷中寻找金刚石的描写,都十分细腻生动。马可?波罗文字中的极富文学色彩的表达,使他成为无数踏堪中国的知名者。

如果我们后来看不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我们或许不知道他们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与多少自然地理有过亲密接触,也无从知道当时自然的模样。一个人拥有了文学的能力,他所进行的事情会很好地展现出来。

当然,这且不是“主流”文学家所为,我所说的主流文学家应该是属于李白、王维、苏轼、欧阳修、柳宗元之类,他们更为自觉地亲密自然,将文学与自己的生活氛围紧密结合,心态坦然于自然景观,使文学与景象互映互彩,并放大思想的光芒。

当今,现代社会与田园生活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已经将回归自然作为了一种精神与生活的追求,你发现没有,当我们有时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顺着一部文学书籍回归自然的故乡,哪怕那个故乡并非我们真正的故土,比如《瓦尔登湖》,我们会沉淫其中,或会忘掉文学的表层,直接进入自然的深处。会思想的梭罗,在一百年前就为我们订做了一份文学的营养大餐。

由此可见,自然与文学,实在是一个好话题,文学是离不开生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离不开自然境物,文学同样离不开自然境物。值得强调的问题是,我们以文字的方式展示或描写自然,应该切记“文学”二字,否则便失离了我们的主题。我觉得,我所强调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地以游记形式出现的文本。对于自然间的游走,现在是越来越方便了,也就不免有一些文字出来,但是这些文字不一定是文学,文字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方式或使其成为艰涩枯燥的流水账,或成为情浓意切的灵魂之舞。将景与人相衬,将自然与社会相映,融入境遇与人生的哲性思考的文字,才可称为文学的宾客。自觉地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示生命体验和精神追索的文字,是成熟的理性的文字。

自然是不断变化的,我去周庄时,周庄早已经不是沈万三时期的周庄,它的沈厅曾经作为了一个手工业作坊,而张厅也成为一个众多住户的大杂院。它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改变才为今天的模样。我所描述的,是以文学的目光和感情同一个古老周庄的对接,实际上那个真实若隐若晦,感觉也若即若离。所以我认为,本真的自然是稀少的,我们眼中的自然只是当下的一种现状。以文学之心还原其本原,以文学之笔保留其现状已很不易。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有文学的一份责任,尤其是现代发展进程中,由于不负责任的开采、拆迁等行为,使得我们生存的自然与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文学更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表现审美。我曾经去过黄河柳园口,那是一个秋天,远远看去,黄水齐天而来,像漂涌着千万个坟头,那种壮观,让你想到,在这样的水中,多少人物、多少世纪都被埋没其中。然而又过去二十年,我再去看的时候,柳园口已经水流细细,没有了大波大涌。不禁让人感怀。我在今年六月去了一次淮河险工之地三河尖,三河尖是三条水系相交的地方,地势独特。人们依水而居,既能借助水又能利用田,风景很美,周围有很集中的集镇,供销社什么的都有。但是怎么就变得成了河水泛滥之地了呢?这次去,那些街市都消失了,高树间是破败的砖石。渺渺天地间,只有一群群的坟头,孤立在那里,倒像是静止的水浪。曾经热闹的生活景象,只留在想象中了。是什么使得原来的生态改变了模样?历史并没有走多远。所以我想,我们文学的积极意义,还应该展现其维护、引导、矫正的立场,以使我们现在的自然有一个人类理想的本原面貌。

如斯莽苍,这番行走

文/吴忌

每次遇见散文家光其军,我就情不自禁想起诗人王子龙。因为王子龙先生有诗集《光走多远》(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可巧,光其军先生姓光,且喜欢行走,读他行云流水的散文,天南地北,行踪倏忽,悠远而诡秘。我就有按捺不住的追问,“光走多远。”

王子龙先生在诗歌《光走多远》里写道——

至今我想起,为什么老年的歌德

寻访深山的木楼

读到少年的诗歌而泪流如涌——

等到松涛平息,诗说:俄顷,

你也要安息

一天的时间从光开始

甚至一生的时间

甚至松树间说话的星星

跋涉了多少世纪的山水?

让我们看见

我曾经在老屋的泥地上

注视瓦缝下渗出的光柱

这绝妙的躯体我试图握住它

而握住的是满手零碎的光

如果我松开了抓光的手,如果我

放弃了仰望,这飞翔之物

就会离开,连歌德也离开

成为书中忧伤的文字

而光的年轮何曾停息

万物以生命发光,然而我不知道

这飞行之物,它究竟在追赶什么?

我无力握持的光,我体内的光

当一切安息,它又能走到多远

我这样联想,有我内心的逻辑。“光”不只是光其军先生光彩照人的姓氏,更宽泛的语义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光阴。“一天的时间从光开始\甚至一生的时间\甚至松树间说话的星星\跋涉了多少世纪的山水?\让我们看见”。于是我就“看见”了光其军的散文集,《光阴的流水》。

这部散文集是不是一本“游记”呢?

还是先看看书中所呈现的文字吧。一直在故乡“守望家园”的光其军,近年以来“牵着心的行走”,那些“石桥上的时光”因此得以“隐秘的呈现”。(所引皆为散文集《光阴的流水》之分辑标题。)无论行走莽苍,还是叙述世事;无论描摹山水,还是独抒性灵,文字一概从容不迫,转折柔韧,颇有韵致。阅读之后,我恍惚也随之辗转于山川的起伏与曲折,心胸幽藏了那些山石、湖水与瀑布,那些毛岩、古寨与禅寺,那些老街、板桥还有铁锚,那些羊群、牵牛还有咖啡,那些花木、藜蒿以及灿烂的油菜,等等皆有无穷的趣味。

大概因由光其军文字的细腻与沉潜,才使读者觉得诸般人事虽纷繁而悠远,倒也值得感概,甚至感伤。无论《开小店的女人》,《修车的老胡》;还是“芒砀山”的刘邦,“九华山”的金乔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然在那“光阴的流水”之中。读过光其军的文字,自然就走过了光其军走过的这些山川,进而沉浸在作者流畅的语言里,性情安好,乐而忘返。

我以为好的散文,包括游记,总会使读者获得更多“生存的空间”,获得更多“生存的意义”。光其军的散文正好就有这样的性质,且它们一律被赋予了“光阴”的背景,被赋予了“流水”的隐喻。

我所阅读到的光其军的游记并不是一般意义的记游,虽然他的游览或者行走并没有与常人不同的“特别之处”,大概一切风景都是雷同的风景,诸般风情也都是世俗的风情。但作者总想使文字的记叙超越于一般意义的记录或叙述,往往文字比风景更幽深一些,更沉潜一些。我发现光其军每到“目的之地”,他“行走的目的”才刚刚显现,他会不自觉地“慢”下来,“安静”下来,思想和情绪慢慢氤氲开来,覆盖眼见的一切,由今往古,往古而今。这样一来,当下的山水景物,幽思的人物往事,就都在某种暧昧的光阴里回春,复活,回暖。进而就有了历史的鲜活,有了人来人往的当下气息。而他所隐喻的流水潺湲有声,自有不可忽略的思想。

我一直以为,不管是谁,游走都是容易的;但游记却不易。因为游走可以漫无目的,所谓信马由缰,随遇而安;或者有目的而无须具有思想的意义,仅仅作为一种健身运动。但游记却不可毫无目的地记流水账,文字或者文学的意义在于其严肃的所指。尤其当我们将私人性的游记文字公之于众,成为大众阅读的书面“作品”,那么写作者就必须有严肃的思想使命。否则,任何笔墨与纸张的涂鸦就是浪费,也是对于他者时间与生命的侵犯。但光其军的记游回避了这种行走和叙述的庸俗。因为,他每到一处都有对于“游”与“览”的意义发现,也即,每一处风景,每一个人物,在光其军的叙述里都被说出了意义。

比如“石桥上的时光”,我们谁可看见?谁又看得见那些时光里曾经的存在之物?但光其军看见了,“石桥上,远去的故人,远去的事物,氤氲了云烟,模糊了历史”;还看见了“因水的柔软,那坚硬的石块,也因此而柔软了”;且石桥,“软在了河水里,软在了意象里,软在了精神里”。当一个旅行者看见了这样的“石桥”以及“流水”,这个旅行者也就是柔软的了。他必然随之而进入某种柔软的精神境界,获得某种柔软的美感。这里的时光并不因自然贴近流水就具有“流水”的哲理,而是因为光其军行走至此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它们才具有了“流水”的隐喻内涵。(《石桥上的时光》)这种发现,属于光其军和他的文字。

再如,当作者来到南浔,他发现南浔的“黄昏”与“清晨”是不一样的,“时光”里各有各的事件和物像,各有各的历史过往与现实存在,也即它们各有各的美感和意义。正如“水墨”的深浅各异;正如“阳光”的清浅不同。当他发现“几位女子依旧走在摇曳的灯光里,看不清楚女子的模样,但窈窕的身姿,与古镇也有不对称的美。”而“目送着女子远去,回头踏着夜色,冷不丁一想,南浔不正是在夜色里,给自己磨墨,在作一幅深沉的画吗?”(《黄昏,南浔流泻的渐深水墨》)而且,“还是这两个老太太引人注目,不知什么事,竟让她们笑的如此欢畅”。这让作者感慨“岁月无情”,且“从笑声里,读出了什么才是欢乐里的时光。”(《清晨,南浔流泻的清浅阳光》)当一个旅行者以陌生人的身份抵达某处“异乡”,并且观察所遇之一切,这就不仅仅是旅行者对风景的“侵入”了,同时也是风景对于旅行者的“侵入”。他们各在彼此之中,从而彼此感念,情景交融,进而产生新的风景,预示新的意义。而这种“新”风景也仅仅存在于“这一篇”独特的文字里。而这篇文字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某种新的“文化”属性。

这就是那些优秀游记的意义。正如王羲之来到春天的“兰亭”;苏轼趁着夜色泛舟白露横江的“赤壁”;即便朱自清只是在朦胧的月光里绕着清华园内的荷塘走了一圈,那些地方的意义就与这个人到来之前大不相同。行走或许并不具有特殊含义,但行走之后的文字可能就有惊世骇俗的美。

我不是说光其军的记游文字已经达到了苏轼他们那样的境界,这是另一个话题。光其军自然知道向这方面努力。在此,我愿意用光其军的文字阐释光其军的生活,他要比当年苏轼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他们“幸福”许多。而“幸福”,对于普世之生活者绝对是一个褒义词。当然,对于旅游也同样是一个褒义词。而眼下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那样的幸福之中。因为旅游作为第三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意义。这简直就是一个旅游的时代。但一个作家对于旅行的表达则完全不能这样。我们总是希望看见“看见”那些一般人看不见的存在,并且用游记“写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因为,这样的游记,这样的思想,可以使读者获得更多生存的空间,获得更多生存的意义。

我乐意用这样的批评期盼于光其军先生。

呼应本文开篇的追问,“光走多远”呢?昨日,我也是远行了一番的。我去到李白“捉月”的当涂。当然,我并没有半夜里捉月,也没有在冬日明媚的阳光里去采石矶凭吊暮年的李白。我只是在庸俗地陪一伙朋友酾酒临江,满足一场久别重逢的欢欣。这样喝酒自然不如李白当年,我并没有喝出后半夜月光四溢的梦想,也没有喝出“对影成三人”的热闹或者孤单。倒是在宿松籍诗人石玉坤先生面前陡然记起他的一本诗集,名叫《大地的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我觉得,这为什么不就是“光走多远”的答案呢?

光其军在这本《光阴的流水》里,写作的也正是“大地的远”。其所言语,那些行走,那无尽的莽苍,始终都在大地的远处,辽阔而幽深。这是一个坐腻了办公室的小职员壮年之后深刻的彻悟。正所谓“生活在别处”,生活在那阳光地带的文字里。于是光其军走了出去,并写下了这些追思往古,渴慕先贤,情满山川而愉悦于我等的文字。这令我肃然起敬。

秋的意义

文/关君

“秋”,这个在多少文墨骚客笔下喜欢舞弄的字眼,每当遇到不免在心里“嘀咕”两声“酸”,但经历了这个中秋,自己竟然已产生了不少的感概,正是这个煞人的秋天,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考虑了一个成熟的果子应该回归的去处。

这个秋天,雨--也在不适时宜的活跃起来了,时而劈哩啪啦,电闪雷鸣的来一阵狂舞,时而温柔细语般的来上一阵倾诉,时而不分宾主的让蓝天失了色彩。

一片片黄叶,在秋天的深处悄然飘零,让岁月的风霜刻下深深的印痕,落地成泥。远处的山峦,褪下一身绿衣,在风中站立、凝望,仿佛是在遐想,又在问讯。但蓝天无语,任云舒卷……

这个秋天,金湖的水似乎比往时沉寂,它一定准备着以不变应万变的真理,谦虚地把舞台让给了舞者,自己乐意的做了一名忠实的观众。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季节,却偏偏在这个中秋之夜,没有看见月亮,我扶栏依窗,直到天、湖的色彩渐渐的变蓝变深,直到深秋里透出了一阵阵的凉意,在等,在等,等得心都快蹦出了胸口,等着那一束的情愫,等那一袭能把金湖照亮的月光。然而,我只有孤独的举杯对着天空畅饮,在落寂中悄然睡去。今年的月亮终没有像去年那样倾泻在我的床榻和被褥上。

今年的中秋,又透出了无限的哀伤,就在头一天,一个老同学,一个腰缠万贯的新型富豪,一个正是如日中天的实业家、产业家,突发脑溢血死了,死在了一个小小的卫生所里,没有花上几毛钱的医药费,没能来得及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的金钱,没能来得及吃上摆上了餐桌上的月饼……

生命的脆弱仿佛一指弹线,一不小心断了就无法再接,但在生命面前确实是平等的,因为在这里没有贫富、年纪(黄泉路上无老少)、没有地位,没有尊卑,但是却有了善待,珍惜的真理。

我又似乎明白了人生苦短的道理,平时我们为一张簿面而争,为一席之利而战,然而,利欲盖过了病痛,盖过了隐性的生命危机,得失不偿。

所以,平淡,不等于平庸,只要心里的信念不灭,终会让它大放异彩,选择平淡吧!让心净化于天地日月间!让情放逐于山峦溪水间!让真谛大白于天地人世间!

我爱秋天,不因为那些带着愁苦的诗句,不为那让人潸然掉泪的心声和凄美的伤情,虽然这些给了我很多心灵的陶冶和启迪,但真正让我从心底喜欢的却只有一个的缘由,那就是在这个季节里我有了爱、恨交织的情由,于是我会更加坦然,会更加正确的看待自己,看待生活,生活中匆匆迈进的步伐会更加有力和坚定,对身外的一切会更加淡然,那一份心里久积的忧伤和恩怨便会淡化而变得释然。

看来,在这个秋天里,还是有所收获的,它让我收获的是,一份新的对生命和真理的认知,但我还是期待着生命中的月亮。

旅行的意义

文/潘玉毅

读书的时候,但凡写稿子赚了些钱,我就会背起背包到邻近的省市去转一转,美其名曰:“穷游”。那时候交通设施相对落后,没有高铁也没有动车,去稍远的地方,通常要坐很长时间的绿皮火车,走很远的路,那时候的人心也没有现在这般浮躁,尽管路途遥远、囊中羞涩,我依旧玩得十分开心。

有人曾经问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长见识,还是为了在旅行途中邂逅一个人发生一段故事。我很想告诉他,人不是为了意义才去旅行的。无论临时起意还是渴盼已久,我们会选择去一个地方多半是因为心中有所想。

至于旅行是否可以增广见闻,开拓视野,你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人的眼界与境界有关,境界不高,你就是去再多的地方,看再多的风景,视野也未必会变得开阔;而境界高了,就算看书,也可以穿越时空,看到我们此前从没看过的美景。

其实,旅行和读书本质上是相通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胸中脱去沉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当然,在不同的人眼里,两者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我从未曾想过这么复杂的问题,不过如果去的地方很远,我通常也会带一本书同行,在火车上、汽车上打盹儿的时候,偶尔拿出来翻一翻,感觉很好。可能,我之所以喜欢旅行也就是为了这样一种很好的感觉而已吧。

遇见,是美丽的意外

文/傲雪红梅

荧屏前,遇见你,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是我不曾到过的地方;屏幕前,遇见你,仿若发现了世外桃源,那是我梦中曾经去过的伊甸园;网络里,遇见你,我想是一个美丽的意外,从此我的脑海里多一对想象的翅膀。

轻轻地走近你,宛若惊鸿,隐约间,仿如闻到了一抹似有若无的桂花清香。

读你,如江南的山水写意,不经意间就这样悄然洇开于眼前;读你,宣纸为舟,泛波于千年前宋词的烟波浩渺中;读你,一篇篇心灵感悟,一首首诗词歌赋飘逸的穿越亘古到青衫长袖,这些简单苍白的文字,经过你的精心的设计,配乐,加图,排列之后,陡然间就有了自己不一样的色彩。

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于这样的境界里遇到你,读你时,泡一杯香茗,放一首班得瑞的乐曲,一捧月光在屋子里萦绕回旋,所有的时光在另一种人生里漫步,这也是人生的一种至高享受。

想象里,清风明月,西窗下,古铜色的窗棂后,你坐在流年的尽头,羽扇纶巾。

那一岸的晓风,那一弯的月儿,那一岸的青舟,在键盘上一曲曲琴瑟唱合着,深入浅出,恬淡婉转从容,令人流连其中。

淡至无痕,却是醉人心房,清幽淡雅,沁人心脾。

用文字倾诉人生的沟沟壑壑,一些很天然的思绪,在这里开花结果,本质,却很纯粹。

一个人一生的追求,很多东西都是虚无的,只有文字给人带来的快感是永恒的,没有什么可以和文字竞相媲美,文字的永恒是心灵独唱者最终的追求。

于是你为这些心灵的歌唱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家园,喜欢读这里香软的文字,痴迷于那凄楚哀怨的情怀里,很多时候,读着你精挑细选出的这些字章,我的心灵会猛然的颤动,就如读到诗经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不禁哽咽。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在延续呢?说不清道不明,但却让人无法脱离的境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自古文字大多都是以爱情为主,诗经里的文字也不例外,经常会看到有人留言:文字要有意义。

什么叫做意义?

我以为:只要你的文字,有人喜欢读,不管什么类型;只要你的文字,可以直触人的心底,让人看后记住了里面的某个词句,产生了共鸣;或者是让人读后顿悟,懂得了一个道理,或者是读后泪流满面。

这就是文字的意义,文字是有表情的,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不同意义的字,正好敲开了某些封闭已久的心灵,不同的字对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后果,不同的字引领不同的人进入不同的境界,难道这不是文字的意义吗?

一曲琴音,翩然而来,拾一段心情,刻画一段相遇的惊喜。

读你,读你,让人久久不舍离去……

萤火虫的意义

文/竹扇后的笑

高考落榜的那个苦涩的夏天,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显得十分陌生,一切都和繁华的城市有着天壤之别,一切都没有城市里的喧闹,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特别的宁静。仿佛这眼前之物都已被水浸过似的,毫无尘世的繁乱,有的只是一种大自然的清新脱俗。但,在我的眼里,这一切却又增添了几分陌落。

我最先见到的人是年迈的爷爷,他站在家门前,身着一件灰色大褂和一条朴实的黑色长裤。岁月这把无情的刀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条又一条的皱纹,着实让他显得老了许多。

夜幕降临,爷爷带我去到了儿时看萤火虫的那片野草地。

微风拂面,树叶丛发出“沙沙”的响声,乡间的萤火虫渐渐布满了整个天空。爷爷望着这些萤火虫,问我这些萤火虫代表着什么?我摇了摇头。爷爷笑着说,这每一只萤火虫都代表着一个人。我有些不解,便问,哪只萤火虫代表的是我。爷爷指着一只正在飞,但却没亮起“灯”的一只小萤火虫,说这就是代表我的萤火虫。又意味深长的说,你将来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即使现在没能“亮”起来。但只要有恒心,肯下苦功,那么就总有成功的一天。走吧!回去吧!

我跟随着爷爷朝回家的方向走去,远远地,我回头看见,刚才那只代表我的小萤火虫渐渐飞高了。突然,一个黄色的亮点出现在它的尾巴上!那一刻,我作出了决定,我要重考!我不能就这么放弃!

如今回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感慨万千。人的一生是那么地漫长,难免在你前行的路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小石子,需要你在摔倒后,反省为什么会摔倒。

在遇到这些小石子的时候,有一种人会停在原地。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去面对这些困难,从而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而另一种人会拾起它,并立刻把它丢掉。但这种人往往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虽然克服了困难,但却并不吸取教训,所以经常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还有一种人,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勇敢的面对困难,并反省为什么会遇到困难。时间久了,他们的“口袋”装的就都是那些曾经遇到的小石子。那么,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也会增加,给将来的成功打下基础。

想想看,你又是哪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