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文章
思考文章(精选20篇)
寂寞的解药
寂寞,不论白昼和黑夜,只要是独处的世界,它就毫不示弱,或侵扰你的大脑,或占据你的心房,专门向你逞强。
小溪不甘寂寞,向着大海一路歌唱;向日葵不甘寂寞,始终向着太阳生长;蒲公英不甘寂寞,恣意随风飘向远方;向天树不甘寂寞,执着地向天空伸张。
当寂寞来袭,不能任其嚣张。吞服一味解药,就驱逐了落寞和惆怅。
思考是一剂良方。想一首奇丽的小诗,和风细雨,或烟雾迷茫,摇一叶轻舟,惊起鸥鹭蹲地飞翔;想一次老家的相遇,丽日晴空,或寒露微霜,给一个拥抱,省却二老倚门张望;想一段啼笑的姻缘,八抬大轿,或宝马捧场,奏一路鼓乐,喜煞老树临风换装;想一场搞笑的赛事,悍婆背夫,或秀女骑羊,奔十里路程,赢来观众驻足观光;想一盘难缠的棋局,马走日月,或旱地飞象,架一尊钢炮,直捣黄龙凯旋沙场;想一幅绝妙的图画,八仙过海,或悟空挥棒,着一袭征袍,威慑倭寇亡命他乡。
默读是一剂良方。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品味他嫉恶如仇粗中有细有理有据,三激三骂三拳打得好;读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看一样的标题品不同的味道,理解了叶落归根就更懂得孝敬二老;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遥想北宋时期,古都开封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和热闹;读镜子中的自己,年龄渐大是否青春活力依旧,是否遇事冷静理性思考……
写作是一剂良方。顺着既定的思路,让十指灵活惬意地在键盘上舞蹈。或杂谈,谈亲情友情,谈人生的重新定位和思考;或对联,对自然的雄奇瑰丽,联尘世的愉悦和烦恼;或诗赋,赋古风严格的平仄韵律,赋新诗洒脱的自由和张扬;或谱曲,谱草原的广袤雄浑,谱大海的包容和坦荡。
腹有诗书,底蕴丰厚气韵自扬;心有挂牵,思绪清幽随风飘荡。
不知不觉,时钟转点。悠哉乐哉,寂寞遁迹,人入梦乡。
舞台朗诵的思考
文/王群
朗诵与演讲一样,是社会上最红火的有声言语活动,但面对当下舞台朗诵的某些现状,却让我多了一份思考。
或许是杞人忧天,但我确确实实从这热闹的背后发现了些许危机。首先,我觉得在当下“娱乐至死”的文化背景下,舞台朗诵的生存处境让人堪忧。其既不可能像国之精粹京昆那样成为保护性文化;又不可能像充满娱乐性元素的相声、脱口秀那样受到万众的喜爱。再则,众所周知,声乐、舞蹈、影视、戏剧的创作都必须以歌词、歌曲、剧本为基础,换而言之,歌词、歌曲、剧本都是特意为声乐、舞蹈、影视、戏剧这些艺术样式而创作的,而舞台朗诵却少有这样的待遇,独立性或被动性便可想而知。它本身的先天不足,必然导致在如今的文化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下朗诵本身的缺陷与不足。纵观当下的舞台朗诵可说是“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目前舞台朗诵的问题,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组对立的表现:
从声音来看:有“播诵派”与“狮吼派”之分。前者朗诵时声音如同播音,音量从不放大,太温、太文、太稳,缺乏应有的情感张力,感染力不足;后者则朗诵时声音如同吵架,音量大如雷霆,“振聋发聩”。
从语言来看:有“体验派”与“表现派”之分。前者朗诵时比较注重对作品的内心体现,但往往是自我陶醉,表现力不够;后者则只注重语言外部技巧,但显得内心依据不足。
从动作来看:有“处子派”与“脱兔派”之分。前者朗诵时几乎原地不动,既无太多表情,又无任何辅助性的动作,或者有动作却很勉强、缺少美感,过分依赖语言和声音,忽略了朗诵态势语言的辅助作用;后者则表情过于夸张,满台舞动,大大减弱了朗诵应有的审美功能。
危机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从中找出一条出路。其实这些年的朗诵活动中,我们的朗诵者一直从内容和形式进行着积极探索。
许多朗诵活动的组织者和朗诵者,在朗诵会作品的选择时,除了考虑经典性、鼓动性以外,也多在考虑多样性。一台朗诵节目,主题未变,但都在尽量避免一个基调、一种风格,做到了“和而不同”,丰富了朗诵的作品。
除了选择适当的、多样的朗诵作品以外,在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一改以往只是走马灯似的轮流换桩直立朗诵。比如有的朗诵者采用了“戏剧化”的处理方式。所谓“戏剧化”一是指“台词化”,就是将有些作品的语言处理为“台词”,将作品中的语言以“说”的方式诵出,很是鲜活;二是指“角色化”,就是将自己设想成作品中的某个角色,甚至彼此设定为一定的人物关系,采用对白来朗诵,很是生动;三是指“情景化”,就是设定了规定情景,甚至调动了灯光、布景、音效、化妆来辅助朗诵,很是精彩。
当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可以“戏剧化”处理的,更不能形式大于内容,甚至于出现画蛇添足的现象。另外,“戏剧化”的处理一定不能破坏作品原本的意脉和韵律,更不能将其碎片化。
变换形式的做法还很多,总而言之,舞台朗诵的变革已迫在眉睫,亟不可待。
学会换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课
文/哲学君
什么是换位思考?就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体谅对方、理解他人。生活中的很多争执与困惑,往往是因为大家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从自己出发看问题。其实,很多事情只需换个角度、换个位置,便能豁然开朗。
学会换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课。
1
听过一对夫妻的故事:有一天妻子正在厨房炒菜,平常丈夫都会一起做饭、打打下手,这次他不仅没帮忙,还一直在旁边唠叨:“火太大了,要焦了快翻鱼、油太多了,你刚刚就不应该这样……”
妻子忍不住了,脱口而出:“我知道怎么弄,不用你指手画脚的,话那么多。”丈夫说:“我只想让你知道,我开车的时候你在旁边一直唠唠叨叨,我的感觉是怎样的……上周因为这个,咱们差点出了车祸。”
换位思考,是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学会理解和体谅。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意见不合,要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要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不要总是固执己见。
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换位思考,心里装着别人,你也会变成一个乐观而受欢迎的人。
2
眼光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不同;境界不同,对待事情的理解不同;立场不同,面对问题的思考不同。懂得换位,往往能事半功倍。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作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招聘秘书,应聘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但内容大都如出一辙:“我看到您在报纸上招聘秘书的广告,我希望可以应征到这个职位,我今年多少岁,毕业于某某学校,我如果能荣幸被您选中,一定兢兢业业……”
但其中有一封信令作家很惊喜,这封信是这样写的:“您所刊登的广告一定会引来成百乃至上千封求职信,而我相信您的工作一定特别繁忙,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来认真阅读。因此,您只需轻轻拨一下这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助您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您丝毫不必怀疑我的工作能力与质量,因为我已经有十五年的秘书工作经验。”
写这封信的人之所以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她站在了聘请者的角度,找出了聘请者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然后说明了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自己的价值。
有人说,“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机遇和挑战。懂得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去处理问题,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3
人与人之间相处,也需要掌握换位的思维方式。它不仅能让自己开心,还会使生活矛盾减少,使人际关系融洽、社会关系和谐。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将心比心,这就是换位。
一次,有人请一个盲人朋友吃饭,结束后已经很晚了。盲人朋友要回家时主人就塞给他一个灯笼,他很生气地说:“我本来就看不见,你还给我一个灯笼,这不是嘲笑我吗?”主人说:“因为我在乎你才给你点个灯笼,你看不见,别人看得见,这样你走在黑夜里就不怕别人撞到你了。”
理解不同,结果就不一样。一件事用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别总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要多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自己,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样,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的时候,首先闻到花香的是自己;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的时候,首先弄脏的也是自己的手。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善待别人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善待。
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烦恼的时候,换个思维去排解;抱怨的时候,换个方法看问题。生活中学会换位,你的世界才会简单。人心简单了,你离幸福就更近了。
迟到的感悟
一个人,对生命的感悟就像对宇宙规律、对自然法则的认识一样,常常会在细微的生活情景里得到那种蓦然警觉如雷轰顶般的顿悟,尤其是对至亲的人——那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将会渐渐离你远去的感觉意识突然出现或者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有这种受到强烈震撼的感觉。
2007年南国初冬,那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深圳笔架山花园六楼的阳台上,我坐在中风初愈的母亲半躺的靠椅旁。母亲慈祥和蔼的面容,微风里轻轻摆动的白发形象,永恒的镌刻在我的记忆里。那个时刻,我被笼罩在一种博大、静穆、温暖又吉祥的母爱里。也是那个时刻,我蓦然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心有所动,意有所悟,意识到年迈的母亲终将会离我们而去的。我相信,凡是经历过类似的觉醒或是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人,在那个特殊顿悟的情景里都会被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和伤感、一种痛惜和悲悯所击懵。
也是那个时刻,我发现了自己对生命感悟的迟钝,发现了没对母亲高度关注早接身边及时尽孝的大意,(我之前一直模糊而坚定的认为母亲是高寿之人尽孝有的是时间)同时心里也产生了强烈的懊悔。这种懊悔情绪,在两年后母亲去世了也仍然一直伴随着我,并时时泛起如丝如潮。每当这时我总是容易陷入深思和回忆常常不能自拔。人,可能在心理情绪不好表达和描述时就会有懵懂混沌的状态,而这种含愧带悔的状态我持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句古文:“子欲养而亲不待”。唉!又是一次如雷轰顶的心灵震撼,那一刻,积郁在胸中多年的悲伤追悔之气、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仅此七字就一喷而出了!
也是那个时刻,我生发出了一种思考----我们曾有过无数次的思考,人的一生会思考多少次有谁能知道吗?而在这千范万类的思考中,一定会沿着人的生命存在与消亡,灵性与规律这一主线的。一个坚强智慧的人,可能会有囊括世俗与宗教的终极思考;会有出离世俗超越生死的洒脱和豪迈的思考;也会有万物有生死裁决由时空的达观和淡定的思考。然而,这毕竟都是正常日子里的理性思考。当你咋感亲人会离你而去或突然离去时,你是否能承受亲人生死别离的生命之重?你是否还能保持平时的洒脱和豪迈、达观和淡定?你能肯定不疑地回答这个问题吗?!
记得在母亲刚刚离去的日子里,除了神伤和哀痛,我还感觉到支撑今生奋斗的核心支柱被突然抽掉了,有种精神大厦突然消失、一切信念和目标化为空白似的迷茫。母亲,在中国男人的心中是什么份量?父亲早去母亲独在则母亲在儿子的心中是什么份量?正常的中国人都有最准确的掂量。
我是这样定位母亲的:
对于一个普通成年男人来说,母亲应是他日常生活的中心和坐标;
对于一个在奋斗的男人来说,母亲是精神世界里浪迹天涯远航归来最吉祥温馨的港湾;
对于一个已成功的男人来说,母亲必然是他理想国度的圣殿里永远虔诚跪拜的上帝。
然而,自然法则将残酷的告诉你:母亲的逝去谁都不可能挽回!无论是什么样的男人,平庸也好优秀也好,智者也罢圣人也罢,不管你愿意与否,接受与否,你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承受那种打击---那种撕心裂肺似的悲痛、脱离魂魄般的哀伤、还有那失去在现实与理想中共存的坐标、港湾、及上帝的迷茫和苍凉。
经历了情感伤痛的打击后,我们一定会仰问上天,俯询大地:这种打击能否彻底避免?有最佳的减轻失去亲人后带来的伤痛办法吗?有没有可以抚慰我们受创心灵的灵丹妙药吗?然而,天地无言神不回答。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只能从痛苦中一步步走出,渐渐地了悟。既然人类不能避开宇宙万物的规律,生命的确无常。那么,孝敬母亲就应立即行动,我们不必等到成功!而应把未来美好报答的愿望变成当下点滴尽孝的切实行动。让我们的母亲永远生活在我们的视线里,让她生命的脚步一直在春日温暖的阳光里漫游!
我想只有这样,当那母亲享尽天年幸福微笑着和我们握手分别的日子到来时,我们将不再因“子欲养而亲不在”而愧疚悔恨;也不再因至亲的永远离去而哀痛伤神。我想,那应当是每个男人的幸福和辉煌人生的重要部分。
关于梦想,我铭记于心
当我每天刚睁开眼睛的时候,我的思绪便开始运转,反复的运转……
每个人内心里面都藏着很多秘密,关于生活,关于梦想……当渐行渐远时,我却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迷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自己的内心越发的矛盾,越发的不知道前方的路该怎么去走。常常回头看看自己大学三年的轨迹,我却意外的发现是那么微不足道。身边的每个人开心的笑着,一天又一天地生活着,也在勤奋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是的,我也有梦,也有为自己的理想而追逐和付出。三年来,我做过很多事情,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别人也许会以为我的生活很充实,很丰富。但是,一刹那间,我已经无法满足于现在的自我,是欲望的驱使吗?还是面对压力时的迷茫?我甚至开始慌张……
曾经做每件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多给自己一条路,多给自己一些选择,可是,到最后我却无法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是我的目标不够明确?还是自己想拥有的东西太多?
一次又一次,跟师兄师姐们聊起他们的生活和理想,总是觉得很美妙。可是,当他们热心而真挚的给我意见,分享他们的经验时,我的内心却已经悄悄地涌起了波澜,感觉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一位师兄告诉我,当自己想要得到一些东西时,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心血,甚至是更大的代价。的确,生活和现实就是这样,每走一步,不得不或多或少的为之付出努力。
然而,我却很庆幸,身边这么多的朋友和同学,在我困惑的时候,给我出谋划策,我很开心,也很感谢。有些人,我们可能不曾见过面,也似乎只是印象当中的认识,工作了的会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些建议,让我顾虑的、疑惑的事情不再是烦恼。电话里,我们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但是那种热心和关怀,真的让人很感动。在我的生命里,我应该永远铭记这些关心我,支持我的人。
生活不能没有思考,也不能没有交流,正是这些思考和交流让我们的思想更加睿智,心灵更加明朗。是的,我的路还很长,只想在这条靠近理想的路上留下些东西,是文字,是回忆,是思考……
一只蚊子引发的思考
昨天晚上看了一会博客,接近12点的时候,有了些许睡意,就想睡下,哪知刚躺下,就有一只蚊子在耳边叫。因为时间有些晚,因为确实有些困,懒得起来打它,心想:一只蚊子而已,咱皮糙肉厚,鲜血充足,就算让它咬上一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谁知,在被咬了第一口后,就接二连三的被咬了好多口,后来感觉不止一只蚊子来咬我,甚至老婆孩子也遭了秧。本想早些睡,本想一只蚊子不会有大的影响,谁知到天亮也没有睡着。带着蚊子送给我的几个大包,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重视班级管理中的小苗头。
班级中一些问题的开始,往往是一些小苗头,就像睡觉时的一只蚊子,如果你没有关注它,任其发展,很可能最后无法控制,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管理。那是不是将这只蚊子拍死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原因,就拿房间出现蚊子来说,可能是门没有关紧,可能是纱窗有了缝隙,还可能是纱窗有了小窟窿,当然另外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近几天下了雨,房外草中的蚊子本来就多了。所以,当班级管理中出现不正常的小苗头时,我们也一定要深入的考虑一下,究竟是个别学生的问题,还是部分学生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和类似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完善班级的管理细则,我们应该怎样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这个问题要达到怎样的教育目的呢?
不知我该不该感谢这只蚊子呢。
丰富自己的四种方式
文/念念
开阔眼界
一叶障目和坐井观天的故事在生活里总是屡见不鲜。
因为没有见过更大的世界,便觉得自己眼中所看到的即是全部,然后以此为标准来做选择和判断。
见识的多少,眼界的宽窄,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
正如有句话所说:“只有登上高峰的人,才能品尝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只有走过沿溪小路的人,才能体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欣喜之叹。”
视野所及,心之所止。
世界就像一本书,需要你一页一页去翻阅。如果不走出去,注定就只能停留在方寸之地间徘徊。
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谦卑之心,有丰富的见识,才有丰满的人生。
滋养灵魂
很多时候,我们总感觉越努力越焦虑,这正是源于灵魂与皮囊的不同步不同频。
当精神世界日渐荒芜干涸,纵然拥有再多身外之物,也很难有幸福与快乐可言。
所以,学会等待灵魂的脚步,滋养灵魂的源泉,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比重要的事。
生活再忙碌繁杂,也要坚持输入精神食粮。
不管是读书写字、欣赏艺术,还是培养兴趣爱好,只要能让心灵得到浸润和陶冶,生活的底色自然会随之润泽生动起来。
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人的成长也需要不断摄入养分。
那些被你吸收到的知识,会一点一滴改变着你的修养、学识和气质,最终化为你的精神财富。
有句话说得好:自我的力量一定是来自内在,活得丰盈,才能比光更亮。
富足的内心,有趣的灵魂,是人生的定海神针。
带着这份底气,我们将永远心有明灯,不会在欲望裹挟和世事起伏中迷失方向。
独立思考
看到一条留言提问,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变得越来越没想法,对什么都感觉麻木。
底下的评论中,有个回答道:你是太久没有做深度思考了。
其实,这样的状态,对很多人来讲,应该都不陌生。
有时候走着走着,真的就容易随波逐流,活成一个只知应付生活却眼神空洞、没有思想的人。
人脑是一部机器,思考是保持其运转的方式。停止思考,就等同于放弃进步和改变的可能性。
缺乏思考能力,看什么都是单一而直接的,不仅毫无乐趣可言,还会陷入人云亦云的盲目从众中。
想拥有清醒独立的认识,就从打开思想的触角开始。
遇事不要只知偏听盲从,而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追求品质
说到品质,也许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物质相挂钩。
事实上,这是两码事。品质是无论物质条件如何,也能把生活过好的一种能力。
我们很多人,出于怕麻烦或种种原因,常习惯性地选择敷衍将就生活细节。
殊不知,生活是最经不起敷衍的。
生活有趣无趣,好坏与否,与金钱无关,而是看你怎么对待它。
只要自己愿意去挖掘,琐事之中其实自有乐事。
用心经营好每一天,再平凡的日子,也能过成诗。
喜欢一句话: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好不容易来这世间一趟,不妨尽兴一点。
愿我们都能怀揣最大的热情,去拥抱生活,去丰富自我。
停留之处,鲜花灿烂
文/张涵宁
安妮·林登伯格曾说:“大海不会馈赠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为功利而来的,不仅透露了来者的焦躁与贪婪,还有他们信仰的缺失。人应如海滩一样,倒空自己,虚怀无欲,等待大海的礼物。”这世上,总有人不知足于所得,不满意于所求,忽视了身边的灿烂色彩,一心一意追寻着虚无缥缈的美丽绿洲。到最后,只剩孤独一人,在凄凉的荒漠中无助地奔跑。
奋斗,是通往目标最短的直达航线。不管是寥寥可数还是多如繁星,它或它们像深夜海雾中影影绰绰的灯塔之光,微弱却明亮如白昼。在灯塔的指引下停留片刻,整理自己一路以来的见闻经验,了望远方那阳光明媚的温暖港湾,然后继续前行。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间如白驹过隙,多少红尘中人,在时光潮涌中匆匆而过,不留痕迹。唯独停留回首者,才会在历史画卷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遥远的瓦尔登湖畔,停驻着梭罗思考的身影。漫步在白松林中,聆听着小鸟的歌声,梭罗在湖畔进行着最深度的思考。《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段话:“是因为我希望能谨慎地过活,面对生活的基本现实,看看自己能否学到生活必定教会我的东西,以免临终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没有生活过。”梭罗停留了!他观察,倾听,漫步,畅想,为他生命中增添了一段最美的时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没有人想到,一株默默无闻的青蒿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之缘。抗疟之战打得轰轰烈烈,众多科学家艰难地在这前途并不宽广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辛辛苦苦从200多种中医药物中选择的青蒿,抗疟效果却并不如预想。屠呦呦停留了,她翻遍了中国传统的中医学着述,只望在其中寻觅到看似渺茫的希望。最终,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导引了她。一个停留,使青蒿绽放了自己的灿烂,更使数亿人能够再续崭新的生命。
凡成功者,并不只会疯狂地奔跑,他们停驻,观察,思考,调整航线,然后继续先前的追逐。
停留,是未雨绸缪;停留,是高瞻远瞩;停留,是厚积薄发!
停留,只为了在通往心之彼岸的河边选地搭建一座最合适的桥梁,桥的尽头,鲜花灿烂!
提升自我的三种途径
文/念念
思能解惑
学习的过程,最怕什么?答案就四个字:不求甚解。
有句名言:书读得多但不思考,就会以为自己知道的很多;而当思考多的时候,才会认识到自己知道的其实很少。
想学有所获,人就一定要有钻研的精神。要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
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很多瓶颈,但每突破一个难题,都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消除疑惑。
只有对一项知识或技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理解,它们才会真正地为你所用,成为你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正如古语所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味地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只会让自己迷惑而无所得;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钻研、积累知识,也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
学而思,思而行,行而至。任何时候,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都是自我精进最好的方式。
勤能补拙
有句话说: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其实还远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
追求快速成长,希望能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多的成果,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
可一旦在学习中抱着这样的想法,那就注定会学无所成。因为所有的学习,想从入门到精通,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投入和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事实上,优秀的人,学习上都在用笨办法。就是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去实现一点一滴的成长。
世界上从来没有捷径,通往成功最快的路,就是以勤为本,认真治学。只要足够勤勉,一定可以有所得。
给自己多一点时间,肯下笨功夫,就没有学不成的事。
熟能生巧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些知识点,明明感觉自己已经学会了,可到了实际要运用的时候,又会变得模棱两可,似懂非懂。
原因就在于,学得还不够扎实,并没有达到能将它灵活运用的程度。
学以致用,方为学。
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学和用之间,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实现这个步骤,关键靠的就是熟练。
熟能生巧,巧而精通。
生活中,我们常会羡慕那些拥有高深学问或精湛技艺的人。但等到有一天,当我们终于通过辛勤耕耘在某个领域取得一定成果后,就会发现,成功并无诀窍,只能依赖于熟能生巧。
在学习这条漫漫长路上,愿我们都能不断精进,终有所成。
我想,静一静
文/鱼鱼7秒记忆
忙,最近两周真的很忙,忙到有几次连中午饭也顾不上吃了,忙到已不知午睡为何物?忙到晚上躺在床上,大脑还在后台高速运作,最后的最后就是失眠了。可是,我在这么忙碌中,竟然感到很快乐即使当中夹杂了一些迷茫。快乐的是,每天和一帮从大一陪伴自己到大二学生机构里的伙伴们,最近,我们一起为一个筹备和举办比赛奋斗着,忙碌着,有时还会挨骂。虽然很累,很委屈,但在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我们离任之前,我们忙碌的身影会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很珍惜与他们一起同甘共苦的日子。其实,不管我们与哪些人一起学习与工作,留在我们脑海深处里,最难忘的莫过于我们一起吃苦的日子。
然而,苦中作乐中也有那么一丝丝恍惚,我很累心也很乱。此时,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寻一个角落,整理我那凌乱的思绪。今晚,无意中翻开了手机相册,看到里面的照片,才想起了两周前在华东考察拍的照片还没整理与分类,但我此时只能在电脑里建一个文件夹,随随便便地把照片“扔”进去。我,需要时间整理这些照片,我觉得把它们分类并在照片旁用文字记录下来,才不虚此行。刷了一下微博,原来我错过了好些新番的动漫和新上映的电影。点开微信,朋友前天给我留言说她发烧了,打针吃药很辛苦,还叮嘱我好好照顾自己,注意休息。而我在两天后才回复她,还真不是一个称职的好朋友,真真是一个混蛋!指尖滑动到微信公众号时,疯狂阅读,意林,青年文摘,教你读书等官方账号,更新了很多小说,推荐了很多美文与好书,我都还来不及阅读了,只能默默地先收藏起来。就连学校外面新开了几家餐馆,我都不知道。原来,在这段时间里,我竟然错过了这么多东西。
我会想,这段时间这么忙碌,忙到失去了很多私人的空间可真的值得?是否有意义?此时,呆在寂静的角落里,静静地思考一番,我坚信有舍必有得,“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即使很忙,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在做什么,我只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慢慢地整理思绪,规划一下自己要做的事。我不想湮没在人潮中,庸碌无为的过日子。正时因为这样的忙碌,让我更珍惜时间,懂得充分利用时间,才不虚度时光,不辜负青春。我常憧憬着,等忙完之后,我可以随时去泡图书馆,可以去上网淘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去看落下的动漫和电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朋友,与他们聊天约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通电话。甚至憧憬着大三空闲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完成自己曾经欠下的小旅行。可以实现很多自己曾经规划好的事情,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对我来说是最幸福的事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迷恋上安静,每当心烦意乱时,每当迷茫不知所措时,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寻一个角落,戴上耳机聆听着音乐,来一场苏格拉底式的思考。有时会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此时自己所思所感,或者拉上朋友去操场跑步,美曰其名减肥健身,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有时太忙碌了,请放慢一下你的脚步,去思考和整理一下,你会发现就是那么一段短短静静思考的时间,你收获了很多。
此时,已是深夜,我一个人静静地呆在角落里思考,想了许多,理清了一些事情,规划了自己所要做的和实现的事情。此刻,愿君有一个好梦。
面对脚印的思考
文/王瑜
记得那雪花飘舞的季节里。
我在走着,留下一行行清晰可见的脚印。
冷冷的风,割着我的脸庞。
还有那快要冰冻的空气。
连呼吸,都快要凝结了起来。
我微笑着,扬起了头。
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此刻的我看见了。
温暖留下的踪迹。
回望着那一行行清晰可见的脚印。
那两个字闪烁在我的脑海。
是的,脚印,就是脚印。
它是我走来的坚持,也是我向着理想前行的信念。
感悟的时候,总希望在看着你自然中带着甜蜜的笑颜。
轻轻的说道,这是一种光芒。
它点亮了我俩的世界。
也闪烁着,在生命前行的路上。
孤独的好
文/黄晓雅
今天晚上孤独的我发呆着,在漆黑的里。孤独的我独自坐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凌望着窗外的风景。什么都带着孤单的感觉。路灯的平静,安静的环境。而此时只有我在观赏着。心绪的平静在此浏览着。
现在的我为什么这样如此的安静就座,又是那么的平静在享受着孤独的生活息。这样的孤独没有烦躁不安的掺杂只有平静的思考。在此能平静的就座给予自己一个小小的空间来回忆自己的足迹。这样才能更好的认清自我,只有认清自己才能规范自我的好与不好。
其实孤独也是一种缓解。因为如果遇到什么让自己不能平下心来做的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孤独中思考。这样才能让你的思维集中缓慢下来做事。孤独也是一个避风港,能让你逃离世俗的复杂。孤独也是心灵的修养之,只有在孤独中才能打开最终的心灵之门。孤独也是一种操能让你平静思考人生的足迹。
当我孤独时,我能认清自己的足迹也在思考下一站的足迹。当我遇到烦躁时,我会选择孤独的生活来平息自己的绪,而又当我遇到喧闹的复杂时,我也宁愿寻找孤独的安静和淡然。没有矛盾的缠绕,只有舒展的赏阅。孤独静静悠闲,孤独认认真真的思考。在孤独中我探索人生的悲欢离合。在孤独中我思考自我的旅程。
我孤独,但是我并不寂寞。因为寂寞有空虚,我并不空虚因为在我的世界里有孤独的梦想在酿绕着我的思想,在孤独中平静的思考梦想的步伐。在孤独中拥有安静的旋律自由的飞翔。在飞翔中寻找梦想的彼岸。在孤独中也可以拥有真实的自己。没有伪装的面具只有真实的呈现。这样的孤独我需要我也能简单的拥有,不需要什么利益的换。这样平凡的孤独力量又是如此大。喜欢这样的孤独、,喜欢着。
在孤独中独自思考自己的人生旅程,在这孤独的世界里有沉思的思考空间。孤独能让一个人心灵停留下来认清自我。孤独也是一面镜子能让你了解自己的不足。孤独也是一种修养,能让你平静淡然。孤独也是锻炼自我思考能力的独立。孤独也好。
关于生命的思考
我还不确定到底是不是我想的那样,然后立刻去她男朋友空间看,一堆的“兄弟,您走好”的留言。然后来不及思考的立即打电话给闺蜜,电话刚接通,传来她嘶哑的声音:楠楠。
我就确定了,出大事了。
跟韩剧里差不多的桥段,男孩和朋友开车出去玩,和大车相撞,男孩坐在副驾位置,直接从车里飞出一百多米,刚到医院人就没气了,驾驶的男孩重伤,断了一条胳膊。两个年轻的生命,一个永远的结束了,一个即将要经历了一场永久的噩梦。没了胳膊,怎么能接受?
也许二十来岁的我们,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不知道什么是怕,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可是我现在是真的觉得怕了。
现当今社会,基本每家都有车,我在感叹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不禁也深深为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堵车和越来越差的环境所苦恼。
今天看电视,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春游中,乘坐快艇,发生撞船事件,四人死亡。多可惜。看到家长们撕心裂肺接近崩溃的状态,我掉泪了。也许是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但是如果人们都是在事前都想的全面一些,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就会多几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心里有些乱。
我现在觉得,能好好的活着最好,至少不要让自己的家人去体会那样撕心裂肺式的疼痛。
我希望我的朋友,家人,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好好的活着,都一起迎接每一个崭新的太阳。
一大一小,两只小熊的思考
文/馨棋
我有两只小熊,一个是死党送的,一个是男友送的。
死党送我的比较早,陪了我几个年头,这只小熊不大,抱着感觉正合适,我对这只小熊关爱备至,在我伤心的时候总会抱着它入睡。
男友送我的小熊很大,我用它代替了原来那只小熊,放在了我的身边……
可是在一切看似正常的安排下,我却迷茫了……
昨晚又是一个无眠的夜,失落的我想抱着小熊,借此来给自己一个形式上的依靠,可是我却发现男友送的那只小熊太大了,我是抱不住的……
这不禁使我思考起了朋友和男友哪一个对我来说更贴心,面对死党我可以肆无忌惮的哭,肆无忌惮的笑,当我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也是我的死党,无论我遇到什么问题她都会无条件的帮助我。我不是以此来说我的男友不优秀,男友对我的关心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遇到事情以后我第一个想到不是他,反而他成了我第一个想躲的对象,刚刚还在朋友面前哭的稀里哗啦,可是在他面前我要装的若无其事,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是我太在乎,在乎到只想远远的观望,远远的看着他笑……
大的和小的依然躺在那里,死党和男友依旧陪在我的身边,但从这两者中所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感觉,我在死党那找到的是“天性使然”,她可以毫不顾忌的批评我,可以陪着我一起伤心的掉眼泪,正如我和那只小一点的小熊在一起的感觉一样,我不用考虑那么多,可以肆意的抱着它;而在男友那我找到的是一种从来没有的安全感,他的一句关心的话会让你马上暖暖的,他的一句生气话会让你变得如此紧张,面对那只“大熊”就如同面对男友,它大到可以让你依靠,但是却不可以随意把玩……
随着我们慢慢的长大,朋友们也因生活所迫,天南海北的漂泊,我们身边的可以谈心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可以称得上死党的知己也少的可怜,或许还有几个,但也飘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只能用信息来联系,可是我们又有几个想起花一些时间去问候一下那些远方的死党呢?
我曾将不知道在哪看到过一句这样的话“女孩子可以没有男朋友,但是不可以没有女朋友。”我说这句话并不是否定男朋友这个位置的重要性,我只是想说,那些称得上是死党的朋友,会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抽出一点点时间去问候一声“身在远方的你,还好吗?”
写这些,我只想告诉自己友情也是会陪我们一辈子的,也需要我们去付出才会长久……
如果可以换位思考
文/马以鑫
前几天遇到我的一位老朋友,只见他一脸沮丧、心灰意懒的神色。很快,他带着忧伤与不快,同我说起他最近遇到的一件事。朋友家住一个小区高层的顶楼,不久前发现有一个房间的屋顶出现了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黑灰色斑迹。显然,那是有水渗漏。于是,赶紧报小区物业办。前前后后去了至少五次,终于,物业办来了一位领导,抬头一看,马上肯定是有渗水。那就赶紧修补呀。但是,领导却反过来说没办法,理由一是业委会换届好久,还是没有换了;主任早就说要辞,但公章什么至今没有拿出来。第二,维修基金的钱在银行冻结了,没法动。最后的意思,那你还是找找还没换下来的业委会主任吧。我朋友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就去找业委会主任。主任基本重复了上述两点,表示现在维修没法子。当然,他为什么早就说不干了,却不愿把公章之类拿出来这个问题,我的朋友没有说,也不敢说。
那又如何是好?物业办领导给了一个方向:去找居委会,他们有权处理!仿佛又一次看到胜利的曙光,我朋友找到了居委会。居委会领导一听,顿时火了起来:这种事怎么是我们居委会管的呢?他们物业办、业委会是干什么的?他们的问题怎么老是往我们这里推呢?我朋友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是害怕一不小心掉进一个“琅琊榜”式权力争斗的陷阱,赶紧落荒而逃。但是,屋顶的渗漏,眼看有扩大,于是也就越想越怕。如何是好?现在的房子都是钢筋水泥,哪里是当年木板砖头的旧房还可以自己爬上去动手动脚?无奈之中,他突然想起市民服务热线电话!果然,话务员非常认真,听了他的叙述以后,随即表示,我们会马上让有关方面处理这件事,并且询问要不要“回复”?
很快,一个自称物业服务的电话来了,询问这件事的前后经过。三天以后这个电话又来了,重复的是那两条理由,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无法修。一个平方米的屋顶渗漏,竟然遭到这样的踢皮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想,首先是管理层太多。这几个部门,究竟是谁应该对居民房屋问题最有责任?物业办以为是业委会。我也听说过,居民房屋修缮等问题,业委会要开会并且表决,这还不行;下一步还要在居民中签字画押,必须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然后才能进入实际操作。现在又冒出一个居委会可以干涉业委会的换届之类工作,那就热闹了。三方去扯皮吧、踢球吧。
我以为,还有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谁都没有一个最起码的换位思考。面对居民家中房屋出了问题,这几家谁都没有想到如果是自己家里遇到这种事那又该如何?反正不是我自己,能推的就推,能踢的就踢,摆出一副与我何干的架势。也许,真的到了屋顶塌垮、从一家到几家问题的出现,才会当回事?不过,按照现在这般模样,恐怕到了那一天逃避责任、推卸责任的人会更多。事情的奇怪还在于,这个小区的业委会换届竟然要拖延一年多,还迄今没有成功;而扬言辞职不干的主任却又捏着公章不肯放。这可是咄咄怪事、让人不可理喻了。
我对朋友深表同情,就说那你还是找市民热线。我朋友摇摇头,长叹一声:我还是找了。不料,市民热线说已经接到物业服务的电话,说你愿意接受现在的结果。我朋友在电话里大叫冤枉,说我怎么会接受呢?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对方冷静了一会,说我们再去问。很快,物业服务电话来了,说把这件事转告了区房管局。
我朋友把头摇了又摇,说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没想到会绕了这么一个大圈,还不知结果会如何。我真的有些瞠目结舌,但也是爱莫能助;但我还是想发发议论,并且寻思能不能找出一些更深层的原因。
很感触,很思考
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只可惜生命是必须妥协
只可惜生活是一声发泄,只可惜生命是一声抱歉
不甘安于封建制度里,迷信上街真理会达到
捐输不必讲究有回报,人世间总会有异数
青春的诗总会老,时间多恐怖
如果,命运能选择,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潇洒
如果,活着能坦白,旧日所相信价值不必接受时代的糟蹋
如果,命运能选择,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无用困惑
如果,活着能坦白,旧日所相信价值今天发现还未老
如果,命运能演习,现实中每步不致接纳一生每步残酷抉择
留守,过去的想法,我会否好像这样生于世上无目的鞭挞
守望·思考
可能守望是一种品质;可能守望是一种固执;可能守望是一种思考……
如果是一种品质,那么这样的守望是意义的守望,或者是徒劳的期待;如果是一种固执,那要看守望的是怎样的固执,固执的是什么;如果是一种思考,那就是看思考了什么,是添加内心的丰殷,还是胡思乱想的故作深沉状……
这是一头居高临下的驴,我们权当做是驴的“守望”,而且在旁若无人着远方。它的主人别出心裁地给它装饰了一块鲜艳的红布,飘扬了这个地方的醒目。我认为这是一头雌性的驴,如果这个驴是男性,带一块红布就有些滑稽了。男性的人,男性的驴成为、或者佯装出女性的样子与举止与媚态,都会让人啼笑皆非,更准确地说是腻味驱赶着讨厌在蔓延、污染着视野。刨除了这些,我也在想人类是适用主义的,母驴即能干活,又能繁育,如果不怜香惜玉,岂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我还以为那就是守望,站在高高的土岗上,俯视着低洼处林林总总,也许是景色,也许是脑海中的勾画,抑或是一个人类无法破译的谜。但是我无法臆测它内心的思考律动……
驴的守望成为了一尊活着的雕塑,我的守望呢?
我的守望是脑海里的辽阔,我甚至不怕辽阔中在寂寥;我的守望是苍茫中的一切,哪怕是黑沉沉的夜……我的守望也许没有驴的守望简单,但简单的守望更文化……
感悟如“母”
人生之初,如果失去了母亲,那么,不仅丧失了乳汁哺育,多了生存的艰难,而且,没有了母亲的怀抱,成长的方向也会迷茫。这样的生命,大多像久旱的土地,干涸皴裂,浮躁扬尘。
对生活的感悟,是人成长的必要条件。就如生命须臾离不开水、婴儿须臾离不开母亲。
对事与物的感悟,会逐渐梳理出黑与白、美与丑。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在于对事、物感悟的程度,精确或模糊、深刻或浅薄、根本或枝节;在于对感悟之后是、非的取舍。这将决定对待世界的宽容与刻薄。
对人与情的感悟,会慢慢积淀成净与浊、正与邪。要有如何的情感状态,在于对人、情感悟的角度,善良或残忍、高尚或卑鄙、重情或轻义;在于对感悟之后仁、势的抉择。这将决定保持情性的恒久和短暂。
人生百态,说的是具有根本的社会体制基础之上,个体生命表现形式的多姿多彩,所谓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而非破坏、颠倒根本体制方式的千姿百态,自古如此。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迥异,对人的影响会大相径庭,道德伦理对人的他律和人的自律能力也会截然不同。就像奴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天壤之别,一目了然。同样,社会主导阶层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践行的状态,倡导和履行是否统一,对民众的影响,将直指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
在崇尚精神信仰的年代,人们大都自觉的遵循社会环境的约束,一言一行都自觉不自觉地跟随社会主流,一旦违背,就有被人群排斥,被社会不容的风险。于是,社会按秩序运转,人们循秩序的生活,社会的职能感和人的社会责任感相对较高。
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之中,人们的思考方向,大都是朝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积极态度。人们的感悟结果,也更多是以推动社会更加美好为己任的正常甚至高尚。
在无精神信仰或所谓信仰多元的年代,社会丧失了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被物欲冲撞得支离破碎,甚至法律,也被权力和金钱挑战的体无完肤。
因为社会价值观念对精神信仰的抛弃,社会对自身职能的推诿甚至放弃,把每个人都变成了独立体,而不是社会链条中的一分子。于是,为官者奢谈社会责任,为民者放下了社会责任,人们有风使风有雨使雨,旨在追逐老子有权的天下第一,老子有钱就是爷的天下第一。
这样的状态,逼迫人们放弃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依从,形成了物欲横流、人人只有自我的浮躁焦躁。于是,“大官富小官肥不偷受穷你怨谁”,成了众多人无奈之后选择。而“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现象的泛滥,更加重了民众对社会的无望和不信任,加大了民众损害社会秩序理所当然的心态。因为,那不是民众需要的社会秩序。因此,社会就动荡不安。
本来,越是混乱的社会形态,越需要思考,越会引发更多的人思考,继而,就会有乱而思治的感悟,建立对公平、和谐的盼望,付诸建设成熟社会形态的行动。譬如,陈胜吴广的登高一呼;毛泽东的解放全中国。
但是,这样的成功,取决于混乱状态的强弱,太平盛世前景影响力的强弱,对“美好”的信仰程度和群体的强弱。如果混乱状态无比强大,盛世前景光亮微弱,那么,“美好”的实现也会几经周折的。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对“美好”的信仰。有了坚定的信仰,就会有无法销蚀的希望,就会有越来越强大的凝聚力,即使暴政乱行强大,也会有被改变的时日。
然而,个体信仰上升为群体信仰,群体信仰上升为民族信仰,信仰的建立与持守,是难乎其难的!尤其是在多年美好信仰被颠覆甚至被消灭之后的重新建立,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了。因为,美好一旦能被消灭,信仰之中的个体心中,就会对美好的坚强产生怀疑、动摇,希望破灭了,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既然如此,就心甘情愿的委身现状了吧!就快快乐乐的急功近利了吧!就理所当然的损人利己了吧!就不顾廉耻的灭绝人性了吧!就忘乎所以的只有金银忘不了了吧!……因为:只有钱,才能改变现状!只有有了钱,才是他人眼里的成功!
什么父母,什么朋友,什么情性,什么真理,什么责任,什么道义,值多少钱一斤?身患重病,没钱,就去等死吧!饥寒交迫,没钱,就去流浪吧!考上大学,没钱,就去失学吧!……因为:谁让你没有伤天害理的本事哪!
鲁迅先生说,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单身鏖战的武人,敢抚哭叛徒的吊客……乍一看,还真是这样。细一想,却未必如此。从表现形式上看,是这样,那不惧权势,临街祭奠董卓的,只有蔡邕一人。若从根本上想,恐怕心怀悼念的,肯定不止蔡氏一人。不然,那抚哭叛徒的情性,怎能流传千古不绝!
毋庸置疑,无论哪个年代,总会有人不识时务不合时宜,总会有人具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情怀。这样的人在喧嚣中思考,在浮躁中感悟,在血腥中做人,在孤独中坚守,世世代代丝缕不绝。
这表明什么哪!至少提示人们,不是只要大多数人行走的道路,就是人间正途。真正成熟的社会,真正人的生活,功名利禄、权势尊位、金银财宝、燕语莺声,永远都不会成为左右规则的筹码,不会形成特权,更不会成为判断衡量成败的标准。
很多的时候,都该由衷的敬仰那些个在夹缝中、在饥寒里,仍然遵循着天下共同的规则,而非圈子潜规则的人们,那些个在“人吃人”的环境里不随波逐流,仍然持守着“不吃人”情性的人们。正是他们思考、感悟、持守的状态,才让人们有机会感受人类社会依然存在着的温暖。也正是他们思考到了,感悟到了人类社会的真谛,才令人抱有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勇气。因为他们思考、感悟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具有希望。
思念
距离产生美,也产生思念。
思念适合任何年龄与类型的人。古人因为通讯工具的单一与落后,常常会因对亲人与朋友的思念而望穿秋水,而积郁成疾。但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通讯工具的普遍与迅捷使用,稀释了现代人思念的浓度。一些人,正借助这些先进的通讯工具,化苦苦的思念为轻松的调侃,化沉重的等待为快乐的盼望。
但是,无论如何,思念的存在和与日俱增,正好说明距离远未消失与缩短。山还是那条山,水还是那河水,山水迢迢,再现代的技术,也无法把相隔千里的两颗心系在一起,目光也遥远,思念也无期。
现代人普遍浮躁。在一颗浮躁之心的驱使下,往往无法把握思念,控制自己。现代社会向人提供情感渲泄的地方也多了。疯狂的就去蹦极,去迪吧,用全身心的投入去释放胸中思念的块垒,用紧张而刺激的娱乐麻醉思念;执着的就去上网,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与他(她)或者陌生人说话,倾诉也罢,发泄也罢,让一份挥之不去的思念在敲打文字的噼啪声中得到暂时的抚慰;沉静的就在家里或在行走的路上按下数键,让熟悉的声音不再遥远,让思念的心不再慌乱。
思念让人学会思考、安慰和鼓励。身边少了一个至亲至爱的人,有些话不能说了,有些事不能随便做了,于是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关于生活的,关于爱情的,关于事业的,关于人生的……思考使人成熟与睿智,教人懂得感恩和珍惜。有些事令人沮丧与伤心,于是就在远远的通话中说尽千般关爱,在絮絮的话语中透着万般的鼓励。拥有关爱,心不再冷漠;收获鼓励,希望重现眼前。于是,在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思念中,人,渐渐地长大,渐渐地成熟。
思念激发人的创造性,但也容易使人消沉。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常常使人压力增大,喘不过气来。坚强的人正好借助思念的力量,把握发展的契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以期早日实现愿望,使距离缩短,让思念归依,两颗心从此不再漂泊。脆弱的人,则终日沉溺于思念的潮水之中,感伤于生离死别,一副悲悲戚戚的样子,叫人既心痛又心悔。
思念总在远方。因为思念,生活从此多了一份厚实;因为思念,人生更显多姿多彩。有思念的人,心中有爱;会思念的人,爱中有情。如果哪一天,地球上不再存在距离,不再生长思念,那么,人生也去了意义,生活必然寂静无声!
相处,要懂得换位思考
文/北叔
有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意思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物体,看到的景象也各不相同。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如此,当身处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面也会不一样。
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看到的可能永远是差的一面。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更多地理解他人。
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人生在世,我们都身处不同的家庭,经历着不同的事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思想认知自然不尽相同。
而很多时候,我们总习惯从自身出发去看问题,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于是,在看事待人上,就有了所谓的偏见与隔阂。
好比,当我们身为人子女时,总觉得父母太严格,什么都要管,每天唠叨不停;可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又会觉得孩子任性叛逆,总是犯错,不懂事。
好比,当我们作为顾客时,讨价还价半天商家依然不松口,我们会觉得对方太唯利是图;可当我们是商人时,看到顾客为几块钱争得面红耳赤,会觉得对方太吝啬,斤斤计较。
可见,当一个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待问题,那么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的处境,而不能理解别人的难处。
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与不满,往往就是因为缺少这份相互的理解。
要想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尝试着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往来之中,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份误会;多一份换位思考,就会少一份伤害。
大千世界,各人有各人的故事。有的人平淡无奇,有的人坎坷曲折,不管怎么样,不了解别人的经历,就不该贸然地评价别人。
有人曾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因为处境不同,很难知道别人正经历着什么;因为没有走过别人的路,就不明白别人的难处。
如果我们只站在自己的世界去观看,看到的永远是冰山一角。如此就贸然地去指责批评,只会显得自己狂妄无知。
做人,最高的修养是:哪怕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哪怕难以理解,也不要随意贬低。
要明白,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多去善待别人,自己也将会被别人善待。
看过一个故事: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一直在她旁边唠叨不停,一会说火太大,让她关小点,一会说油放得太多,让她把菜翻个面。
妻子不胜其扰,不耐烦道:“我自己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回答:“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总在旁边喋喋不休,想想我那时的感受是如何。”相处之中,很多人也会犯类似的错误: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苛求别人,却忘了反省自己。
人心是相互的,一味冷漠地去抱怨,最后只能换来同样不满与怨言。
唯有用包容,才能交换包容,唯有懂得推己及人,关系才能和睦。
这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学问: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对于伴侣,换位思考,就会把对方的难处看在眼里,从而给予更多的爱;对于朋友,换位思考,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难处,从而获得长久的友情;对于亲人,换位思考,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体谅和包容,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生分。
不管和谁相处,学会将心比心,才能得到人心,学会换位思考,感情才会更加牢固。
人,没有十全十美;事,没有尽如人意。但多一些设身处地的善意考量,生活也会回馈你多一份温暖。
记得,交往之中,换位思考,是一种智慧,也是我们一生需要修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