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高温文章

2022/12/14经典文章

高温文章(精选7篇)

高温季节

文/东方笑笑笑

又到一年高温季节。除了坐在空调房间可以享受那份清凉之外,其它,尽是酷热。坐在房间,将风扇调到最高档也无济于事,依然汗水淋漓。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楼下租房而居的大妈们早已起床洗衣服了。甲对乙说:“这天真热死人哩!”乙说:“可不是么?睡觉真遭罪,倒不如早早起床,站在院子里还凉快些。”

我正站在楼上的阳台里,裸着上身,端着水杯刷牙。楼下的对话声清晰可辨,还有洗衣机的轰鸣声以及手洗衣服的刷刷声。虽然偶有清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带来一丝凉意,但更多的还是躁热,我的额上、胸前、背上全是汗珠。不想再去外面吃饭受罪,便自己做了蕃茄面来吃,热汤热面,连喝带嚼。虽坐在风扇下,但浑身之汗如水淌。吃完面,又到卫生间冲了凉,才套上汗衫长裤上班去。如此,骑着电瓶车而行,不断有风拂面,倒也清爽,真想就这么一路而行。

对于孩子们来说,大抵是一点也不在乎这高温季节的。每天,我都能看到邻家的两个六、七岁的男孩,其中一个大约是他们家新来的亲戚,他们天天都光着膀子在露天地里玩耍。衣服一次次汗透,但他们毫不在意,仍然大呼小叫,即便连午休时间也不放过,吵得我更加无法入睡了。忽而想起自己幼时,不也常常顶着烈日去捉蝉,去逮蜻蜓么?浑身长满了痱子,在阳光下晒久了便会惊了痱子,常常疼得满地打滚。但疼痛过去后,不还是照旧去玩耍,而且乐此不疲么?

在故乡,每到高温季节,乡亲们都很会避暑。或穿着宽大的薄衫,或光着膀子,三五成群坐在树荫下打牌、抽烟、聊天。渴了,去井边打一桶清凉的井水,“咕咚”、“咕咚”地猛灌一通,大呼过瘾!而最热闹的当数沟塘里游泳的孩子了。大家全光着身子,在水里或展示各种泳技,或玩一种类似于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或者爬上岸来浑身涂满污泥,上演“猪打汪”。之所以玩这游戏,大约还是一种孩子版的恶搞,因为故乡每到盛夏,都要给猪弄一个水坑供它翻滚消暑降温。每每看到七八个,或者更多的孩子,从头到脚全涂满淤泥,颇像现今之人体行为艺术,但那时看起来,十分有趣、搞笑、过瘾!

前些年,我的书店尚在营业,差不多全由妻子打理。虽然店里没安装空调,但因早晚晒不到阳光,且又非常通风,所以显得很阴凉。每到高温季节,我都喜欢在书店里避暑。躺在躺椅里,脚伸出老高,呈“一”字状横躺。尤其是午后那三四个小时,手捧一本喜欢的散文集,读到困倦为止,读到自然睡去为止。现在回想,因为美妙,所以怀念。

去年的高温季节,我和妻子、儿子每天下午都要去泉河游泳。我骑着电瓶车载着他们,妻子打着遮阳伞,虽然一路有风不止,但脸上的汗水仍不停流淌。儿子不会游泳,我们给他套上游泳圈、臂袖和跟屁虫,不需我们的帮助,儿子已能在水上漂游了。一个夏季过去,我们都晒得黑黑的,但每天都能在水里享受那份清凉,远胜冷藏在空调房里的木讷哩!

近段日子,高温又不止。我常于每天清晨煮一电饭锅绿豆汤,可供我们一家三口喝上一整天。有时放些白糖,有时啥也不放,不仅解渴,而且清热排毒,确是防暑降温之佳品。傍晚,我们骑电瓶车或步行去广场,去公园,享受这夜晚的清风,享受这独属于夜的虫吟蛙鸣,于我这劳苦之命的人来说,已很奢侈了。每每,我都很珍惜这每一分每一秒钟,平心静气,去感受这大自然的自然之美。

高温固然让人难以忍受,但若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避其锋芒,享其佳境,也不失为人生一种乐趣。

初秋中的班车

文/邓庆文

高温天气,且是正午间,出门就像遇到火,热气直往身上扑,皮肤像有根根银针扎着痛,热也这样折磨人。朋友的孩子考取名牌大学,中午设答谢宴,这样的喜酒乐意喝,不仅去贺喜还能在聚餐中增进友谊,再热也要前往,中国是礼仪之帮,人情往来是必不可少的。

匆匆跨上公交车,眼前空荡荡的,只有两仨个乘客坐在位子上,正午的高温时间,坐车的确很空闲,没人和你挤,也不用担心钱包被偷,站着坐着都随便,脑神经可以完全松驰下来。找个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来,虽然两边窗户都开着,汗还是从毛孔里拼命地往外渗,热得只好站起来,有座位却不能舒服地坐着,都是高温闹的。车开动时,有阵阵风往车厢里吹,感觉稍微好受点,车停靠站点时又一丝风都没有了,还是一个字热,但愿车子很快到站,别一站站停靠了,汗止不住地又流下来。司机是个年轻人,一台老旧的电风扇悬在他头的上方,正在费力地转动,感觉没有多少风吹下来,车子遇到红灯,停车的间歇他的双脚在轻微抖动,显然是热得难受,但他握着方向盘,眼神始终朝向前方,虽然只有几位乘客,仍然认真地开着车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实在不容易,我觉得自己该安静下来。

窗外一片赤白,太阳光耀眼得逼人,没有丝毫的柔和之气,是灼人的架势。树木明显有种疲态,但硬撑着不想倒下去,叶子耷拉着头。有天坐的,听司机说地表温度已接近八十度,惊讶得睁大了眼睛,网上还有人将肉放在滚烫的水泥地上,说肉很快变得半成熟。这样的高温天气再续下去,土被晒干水份,花草树木包括其它植物的生存,还有庄稼的收成怕是都要受影响了。

立秋已有好几天了,却是秋里不见秋,一丝秋味也没有。秋天,就该是柔软的,立秋后的早晚,总有丝丝凉风往袖子里钻,如果行走在湖边,那风吹在身上,带着秋的薄凉,从头到脚都是舒爽的,心的燥气也会不觉间消解几分。今年的秋天与往年大不相同,“秋老虎”发足了淫威,样子凶悍得像要吃人,除了让人不停地擦额头渗出的汗珠,空调就被当成救命的宝贝。

记得前年立秋前夜,先是狂风暴雨,气温很快降了好多度,清晨五点醒来窗外蛙鸣一片,蛙声此起彼伏,一声接一声,如果用千军万马在奔腾来形容,真的不为过,侧耳倾听好久,激动惊喜啊,儿时的蛙鸣总在田间地头,当蛙鸣在城市楼房周边的湖水边响起时,觉得那声音带着久违的乡音动听极了,尤其在立秋前夜响起来。记得那夜雨后,凉风习习,秋味便浓了,于是每到立秋夜就盼望如潮的蛙声,还有那翩然而至的秋凉,今年呢,立秋夜既没有下雨,更听不到蛙声,而是热气汹天,人像掉进了大火炉,周身烫得慌。

湖水赤裸裸地晒在阳光下,泛起鱼鳞样光泽,可见湖面上热气缭绕,热气在水面是站不住脚的,遇到水就会瘫倒,水无限量地容纳热量,热气入水便霸气顿消,猜水温肯定升了不少。车穿过湖心路,看到湖水,心总算生出了一丝凉意。

再盯着窗外,眼前一亮,那是公园的荷塘,荷花完全没把酷热放在眼里,叶子还是那么绿那么翠,宽大的荷叶密密地挤在一起,相互交叠,形成一个不容破坏的绿色世界,就像富丽的丝绸铺展开,柔软滑过手指,掀起绿色的裙边,丝的凉风的凉落在肌肤上,再用脚划几个弧线,任绿绸在腰下舞动,身心都轻盈起来。荷花东一朵西一朵钻出绿叶,泛起一脸的桃红,美而不娇,艳而不媚,难道就因为她是莲么,“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不禁想起这几句歌词来。

荷花在笔下已出现好多次,再找词语形容她时,却是搜肠刮肚还是词穷。脚下污泥重重,头顶烈日当空,荷花永远是从容的,葆着那份美丽,高贵而典雅,从污泥中来,向圣洁处去,与命运作着最顽强的抗挣,终于超凡脱俗成美的化身。高温破坏美人的淡妆,还将粉嫩的皮肤晒成一脸的酡红,却改变不了荷的容颜,荷撑一把绿伞,亭亭玉立在水中,心空无一物,上下相通,无欲无求地成就了大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整天呆在空调室内,塘里荷花却开得正好,有愧于七月天降临人间的荷了。

秋阳下有盛开的荷花,觉得心情都渗进了几丝凉意,酷热并不可怕,无论怎样热,天地间总有生命在坚持,坚持一份执着,坚持一种品质,坚持一份美丽。烈日下,瓜农依然推着车子在吆喝,交警依然站在路边维持秩序,道路铁路也在热火朝天地铺展,还有许许多多高温作业下的人们在坚守岗位,炎夏酷暑都走过来了,还怕带引号的“秋老虎”么,这样一想,再热也不觉得热了。

车过两站路,真的没有人上,也没有人下,司机干脆免了停靠,将车子直接开向前。

又是一个火热天

文/王兰霞

在宝鸡这片历史厚重的土地上,一条铁路如银龙般蜿蜒穿行在群山之中,它就是贯穿麟游煤矿与宝鸡二电厂的宝麟铁路专用线。就在我们感叹这条铁路为运输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感谢那些默默奉献在这条线路的铁路工人们?这条路从外观看起来仅仅是两根锃亮坚硬的钢轨,但支撑起这两条钢轨的又是多少人多少环节的合作和付出,如同无数双有力炙热的手臂,凝聚在一起,为我们运输保驾护航。

你看,才清晨5点多, 雄浑瑰丽的太阳就发布着高温红色预警,警示着坚守在各个工作岗位的人们今天又是一个艰巨的“烤验”。

钢铁炼铸――工务人

每天清晨,一排排黄色的“防护服”已经列队点名,随着一声令下,各自奔赴不同的战场。随着轨道车在线路上徐徐停稳,工务人迅速从车上跳下来,一麻袋一麻袋地扣件,洋镐,撬棍,扳手,螺丝,“武器”应有尽有,按部就班投入战斗。一班的探伤工,大小仪器在手中,不知蹲着趴下多少回,钢轨伤损明察秋毫,如铁路医生诊断排查着线路的各种病患。刚一探查,就发现钢轨承轨槽压溃,路基承载力下降,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解决办法只能是立即更换轨枕,换枕工作非常耗时耗力,工作强度大,天气又热,难度不言而喻。但是不换的话,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行车事故,于是当机立断,换!老天好像故意和他们作对,才六点钟就异常的躁热,稍一动,汗水就哗哗地淌下来,衣服像被水洗一样。扒碴、松卸、抬枕、抽换、封碴、起道、捣固一项一项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不到10点钟气温就达到35摄氏度以上,毒辣的阳光跟土里的潮气一结合,潮湿、燥热熏烤着他们。他们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嗓子眼里就像是塞满辣椒面,火辣辣的疼,手上也磨出了血泡。到了下午有人中暑了,喝点藿香正气水,用水冲洗一下坐下稍微休息,缓一会就又站起来,测试各部位几何尺寸,换下伤损严重的轨枕。工务人如同铁打的,这点酷暑算什么!

不畏酷暑――电务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进入七月以来,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烤焦禾稻也不能烤焦电路。为确保微机联锁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状态良好,电务段干部职工“战高温,抗酷暑”,加大对微机联锁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集中检修力度,重点加强对道岔密贴、机械杆件的检查调整和信号设备电气特性的测试,不间断动态观察测试设备运行状态,对电动道岔转辙机、轨道电路等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无论天气多热都辗转在铁路线上,不间断动态观察测试设备运行状态,对设备故障进行应急处置。保证了微机联锁设备的安全运行。

鏖战高温――列检员

有这样一群人,为了货车安全运行,他们不但顶着高温酷暑,为了防止身体烫伤,还必须身穿厚实的铁路防护服,穿梭在腾起热浪的股道间,逐一确认每一班列,他们就是车辆段的列检员。

每年夏天是他们最辛苦的季节,因为股道吸热,车体散热,股道周围温度就高达五、六十摄氏度,但是他们必须“全副武装”、快速地在股道里穿行,用检点锤敲击着车辆的配件,上敲下看,小跑、弯腰、钻车、检查……毫不马虎钻在车底作业。

列检结束后,这些列检员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他们开玩笑说,衣服可以湿,但我们确保安全、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的大脑不能湿!

铮铮铁龙――机务人

机务段是铁路战线的龙头,只有它活跃奔腾,才能带活铁路所有的命脉。暑运以来,机务段启动高温天气应急预案,通过班前点名会、班组学习会、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防暑降温知识,下现场送清凉,让职工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但还是有人中暑,扳道房如孤岛,无遮无挡360度无死角暴晒,扳道员身处其中,还要24小时迎送进来出去的火车,作业标准不降低、程序不简化、质量不打折。热得难受了,来两支藿香正气水,火车过来立刻精神抖擞依然是一个标准手势,火车通行。

加油员静电服反光帽全副武装,镇定操作,密切注视油箱油量,油箱加满,关机撤管,锁箱关电,转身只留下一个汗迹湿透衣衫的背影。火车随到随加,绝不耽误一分钟。

为了安全度过这个难熬的夏天,机务段把机车乘务员超劳作为安全大检查的重点,优化配班、合理用车,保证乘务员充分休息,精力充沛搞好值乘,但似火的天依然把出乘归来的乘务员的眼睛烤成红色。一个个铁打的硬汉,以满腔的热忱、顽强的斗志,战高温,斗酷暑,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用意志和汗水诠释着自己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承诺。

酷暑难耐,奋战在铁路各个战线上的职工们,都是头顶列日,身披骄阳,铁路两旁无任何遮掩物可供他们乘凉,汗水浸透了他们的工装,就连他们抓过的工具都烫手,留下了湿湿的汗迹。每次俯身,他们额头上的汗珠都会滴在铁轨或者大地上,瞬间便蒸发得无影无踪,他们每个人的脸都被晒成古铜色,这就是宝麟铁路人的本色!

每列火车的畅行无阻都是铁路人的血汗换来的,不是一张张图片、一篇篇文章、一句句话语所能表达的。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汗水,所有的奉献,都只有一个目标,为那满载乌金风驰电掣的火车顺利地咆哮而过,留下一声轰鸣。

你看,今天又是一个沸腾火热的天……

都是太阳惹的事

文/水莲墨墨

天上的太阳,不知是否是多了一个,亦或是就象传说中的九个日头如今又再现了。要不,怎能呈现出四十多度的高温来呢?若不是几个太阳轮流上场,这高温不退的日子,又岂能拖延得如此一天又一天呢?只可惜,整个小城里的人们都只顾着避暑乘凉去了,没有人还记得去数一下,天上是否真的多了几个太阳。你瞧那满天满地的刺目的阳光,象是从一把把利剑上发出的光芒,伤神刺眼。

地里的庄稼,究竟能有多少敌得过如此高温的考验,老农知道,菜农知道,买菜的市民知道。那些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人,是不会知道的。但是,在这等高温不退,老天久不赐雨的时节里,谁都可以想象得到,今年的农民的收成里,该会参入多少令人失望的神色。

所幸去年把屋顶上的泥土统统搬运撤走了,要不然,今年定然会眼看着满屋顶绿色无奈地消失在火扑扑的太阳底下。这样的烈日里,屋顶上无疑是早已就变成了火焰山了。人都得退避三舍,谁还能顾及得了那一片绿色的希望呢?

那位留着满头脱屁股长头发的邻家的女孩,已经成了非洲移民。从这个夏天起,我开始对其表示了我由衷的敬佩之情。

说来,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原因吧,父母白天在外替人打工,晚上才归家。白天的她除了得负责自己和弟弟的吃喝外,还得负责摆摊设点卖水饮品。从上高中起,她几乎都利用暑假的期间把自己的学费赚取得个盆满钵满。每天还负责带着个弟弟,在我家门前路旁的高高的白杨树下搭个大大的遮阳伞,摆个长方形的大冰柜,为过往的行人车流递茶送水的,忙得不亦乐乎。这个暑假已经是第三年了,她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有经验的小老板了。成天绽开一脸的纯真的笑容,默默地浇灌着来来往往的无数的渴望人的心田。除非下雨,否则,她和她的小弟的身影都会在这个路边出现,倒也成了我家门前盛夏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烈日下,一天一天,她的笑声不变,她和她弟弟的时有的打闹嬉戏的身影不变。唯一变化的,是她的笑脸,由白皙变成黝黑。可我居然发现,她变黑了的笑容,比原本白皙的笑容,更加迷人,更加令人喜爱。虽然如此,但是我还是替她姐弟俩担忧,酷暑高温,千万要记住防暑抗热,保护好自己稚嫩的身体。我甚至都开半玩笑似地提醒她说,冒着高温替路人送水,水价可以适当提高一点。她同样是用一脸黝黑的笑容对着我笑不作答。真心希望她和她的弟弟,能够早点赚到学费,早点脱离烈日的考验。

今天,一整天,我的心思都沉沉的。这跟热有关,但更是与那一句"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老话有关。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独立自主,坚韧不拔,无比欣慰。却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多承受一点的酷暑。这大概只能说明是母性的自然流露吧。顶着40多度的高温到外地上学的儿子,出门时脚上拖着个人字拖鞋,背上背着个大包,手中还提着袋行李,那边儿的脚步还没有走出家门口,这边娘的忧心已满上了心头。

见他满头满脸就大汗小汗地直淌,我的心里就开始犯起了嘀咕:这一路上,可有他受的了,下了火车,行李太多,提得动么,脚上的鞋如此单薄,能吃的消么?这火炉样的天气,路上不会中暑么?虽然,对于身强力壮,年青得冒烟的他来说,在我面前表现得总是那么不屑一顾,如此地漠然视之。可是,这些偏偏就成了我的一滩漆黑的忧心,成了我一时无法摆脱的牵挂。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情形。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我娘,在我每次上学远行出门前那一些千叮咛万嘱咐。想起了当初的我是那么地刚愎自用,年少无知,不自量力。而后总是因为把那些耳鬓叮咛视为唠叨格外付出代价,为此多是自讨苦吃。今天的我的儿子,就是二十多年前的我,在此刻的他心里,觉得这一些话语,就是一堆废弃了的唠叨。当然,那其实也就是一些日常里的琐碎,既决定不了事业的成败,也改变不了人生的方向。所以常常将它们视作不以为然。

所奇怪的是,当年的那一些废弃的唠叨,在后来的漫长的人生当中,竟然越来越觉是我一生当中最为弥足珍贵的宝贝。一想起曾经耳边的那些唠叨,和唠叨人的身影,就感觉到无比的幸福。才明白,有一份唠叨,就多一份疼爱,多一份疼爱,才添一份幸福。有些东西,真的如璞玉,必须经由时间的雕刻,才得以返璞归真,才得以暗香盈袖。所以无论看待什么问题,都得一分为二。这不,时间对于女人的脸,简直就是天敌,它可以让天使变成魔鬼,可对于某些东西,却可以变废为宝,譬如唠叨,譬如那些淹藏得很深的情感。

窗外的阳光变幻着不同的身影,向着我沉思的方向投下漫无边际的光和热。静静的时光里,思念也会更加浓烈,特别是,当离人的背影刚刚消失在眼前的那一阵,还带汗水湿透散发的余味,带着对他的坚毅的脸庞下面藏着的那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青涩与迷惘,便又会揪住了心一样地让我难以抛弃牵挂。

于是,忘记了周围的温度,忘记了满身的汗湿了的背夹,一个人回到屋里,看着儿子刚吃过的桌上冒不出热气的饭菜,猜想着此刻的他该是已经过了重山,涉了重水了。于是,一些他小时候的笑脸浮现在我脑海。

只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想他的时候,再热,也不觉得。

傍晚十分,风乘着太阳离去的背影,舞弄着娑婆的树影,吹散开一圈一圈的热浪,扑向被太阳逼得宅居了一天、纷纷涌出家门的四巷八楼。有狗儿伸着长长的舌头,在朦胧的夜色里,依旧不离不弃地跟着它们的主人。大伙们在一起,与其说是诉说各自的心声,倒不如说是共诉着天热带来的不适。这个说成天被空调吹得都晕头转向,那个说被热出了眼病,这边说谁中暑差点没命了,那边说这回感冒特别难受。而后又仿佛都陷入了沉思的呓语里,经过这样次夏天的历练,才恍然大悟,发现了冬天无数的好。

因为惦记着在外的儿子,恰好那边儿子就打电话过来了,他说,早已平安到达学校,只是,那里比家里要热多了,比起在家的日子来,真可谓是天上人间。

挂了电话,无边的牵挂就象一只长长的触角,在黑夜里蔓生。这样的夜,身处火炉样的地方,你该如何入睡?我仿佛看见无数双无眠的眼睛,正在校园的角落里,象不落的星星一样,眨巴闪烁着光芒。

想着那边的天空,只恐怕,今夜,我也将陷入无眠的沼泽。唉,这都是太阳惹的事。

高温与高兴

文/毛臣

三伏天的热浪,像一场瘟疫,让你出门就感觉浑身难受,看着毒辣的阳光,感觉扔根火柴就会起火。江南湿热,汗哒哒的大颗的汗珠会让人睁不开眼,走在马路上,感觉自己就是一头奔走的“小乳猪”,在被大自然蒸烤。

尤其在午后,那火一样的太阳在地面上“燃烧”,城市的沥青马路,贪婪地吸取着阳光的能量,再把它释放出来,路面热烘烘的,远望过去就像没有颜色的烟一样,扭曲着空气让人产生幻觉。写字楼的上班族,所有的物品巴不得都在某宝上解决,连午饭都是清一色的外卖,这可累坏了外卖小哥,让人不免心生感慨生活的不易。

我们常会在午后恍惚,白天不想出门,晚上很晚才能睡着。持续的高温还在不断发酵,对于偶尔的一阵风来,瞬间会从内心真诚地感恩,这是大自然最美的恩赐。热得难受时,旁人便会安慰:心静自然凉。这话有道理不假,但是热还是客观存在,心理再强大也不能让人感觉舒服。

其实,热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高温之下,也有许多平常日子没有的开心,只等你发现的眼睛。面对大自然的各种恶劣环境,我们应知晓他这独特的一面,一定有他存在的价值。例如新疆的葡萄干,若没有高温的暴晒,怎得如此甜蜜的美食?很多事物都有独特的一面,只是我们往往在排斥一种东西的时候,便看不到这个阴影前面一定是有阳光的。

白日里心烦意燥,工作状态不佳,我索性把办公的电脑搬到了宿舍,让原本难熬的时光变成了工作之外的消遣,写点文字聊聊天,安然而惬意;若换做平日好天气,自然户外活动都排满了生活,这难得的清闲自然是高温带来的福利。

高温之下,我们不妨脱下疲惫的外衣,在深夜,放空自己,让心灵在久违的文字中徜徉,好好回想一下,这些年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是否偏离了我们最初的航向。生活太匆忙,我们往往忘记了回头。

高温之下,也可以暂时逃离纷繁的工作压抑,下班后约上三五个同事,在大排档的 “巨无霸的大风扇”下,痛快地喝几杯冰啤,吃几口秘制的小龙虾,让淤积在心里的不快以及误会,在相互交谈之中得到化解,这是集体的狂欢,是独属于夏天的快乐!

高温的心情,并非都是急躁的,只是暂时地偏离了我们生活的舒适圈。高温与高兴,只隔着一种转念一想的心态。打破,是一种新的发现,也是一种意外的尝试,又是一种生活新乐趣的开始。严寒酷暑抑或雨雪风霜,都是大自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与自然在和谐共处中,也在不断反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严重,在此之间,我们只有找到与之磨合的最佳方式,方能过出日子的真味。

你好,秋天

文/潘鸣

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猛一抬头,又踅到秋天了!一看日历才发现,秋天原来早就来了,而我竟浑然不知,直到这绵绵秋雨的到来。

大道自然,时令交替没有恢宏的仪式感。既看不见将去者的依依不舍,也感觉不到既来者的咄咄张扬。天地一如往常,明媚而平静。

微妙的变化却是有的,隐浮于种种细枝末节中。昨日黄昏上楼顶浇花,看那一盆盆植株,细叶的,阔叶的,叶片上绿意显然浓厚了几分,像是晕染了一抹墨色,夕光中不再见先前翡翠样的剔透。几日未打理,旮旯里数棵野蒿竟蹿到一人高。

前些日子,天穹上乳云漶漫,日头白晃晃的并不算毒,气温却悄然飚升,浓郁的湿气把大地捂成一屉蒸笼。有人在朋友圈里发抓狂表情包:热煞人了!只有吃火锅“以毒攻毒”了!小区楼院草坪边,乘凉人像雨后的蘑菇一拨拨冒岀来。蹒跚学步的稚子不识热滋味,趔趄着四下奔走。可是苦了身后的爷爷奶奶,猫了腰亦步亦趋,手中蝶儿扑翅一样打着扇---当然是扇向家里的小宝贝的,自己汗流夹背也全然不顾。

这一浪高温也没什么好抱怨,这当算情理之中。高温天气的结局,就像一场音乐会的末章,总是要让弦律上扬到顶点,于高潮中戛然而止,振聋发聩之后,遗一缕余音绕梁。况且这一轮高温实在也算不上太难熬。而且,接下来的秋雨,让人顿感舒适。于是, 之前的那一波小小的热气早就被我们原谅,甚至有些许怀念。

夜晚一轮玉盘却清亮致极。前几日午夜守看明月,从阳台举头望那月亮,竟被漫天清华耀得双眼迷离。寐时意犹未尽,将枕头移入洞窗而入的一泼月照,怡然遁入诗意梦境。

一夜好眠,第二天下午去游泳馆健身,途经太湖路。鼻息里隐隐沁入一丝异香。循香张望,人行道旁的金桂银桂已有米粒桂子闪现枝头。距离中秋还有些时日,第一茬桂花就花事欣欣了。她们是秋日的礼傧,掬着一朵朵馨香,踏着新时令的节律姗然而来。秋天是空灵幽美的时光,静谧安然是这个季节的温暖基色。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能够因此多一份淡定与祥和吗?

在那双抢的日子里

文/丁基荣

持续高温,酷暑肆虐,已暂告一段落。人们在感叹今年气候异常时,又听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的另一番议论:这算什么,想当年,双抢才真酷呢!

所谓“双抢”,就是在高温时节抢收前茬稻,抢栽后茬稻(秧)。年轻的朋友可能对双抢比较陌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初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扬中全县上下都种植双季稻,千方百计向田地要粮食,要产量。一般七月二十号左右收割前茬稻,并以最快的速度抢栽后茬稻,拼死要在立秋前完成秧苗栽插。立秋大都是八月八号,因此当时有一死规定,“八月八号八点钟”之前必须完成任务。农人都知道,拖延了时节,热天一过,栽下的后茬稻秧苗不能分蘖,不仅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因此天越是热,人们越是难受,却越是期盼天再热一些,再热一些,现在想到当时人们这种矛盾心理,不禁潸然泪下,痛心不已。虽然不能作时代类比,但我不得不联想到白居易《卖炭翁》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来,其矛盾心理如出一辙。

双抢,是一场战役,每年都有战前总动员。我的家乡扬中市幸福公社的三级干部(公社、大队、生产队)大会通常都在镇江知名烈士李培根家的大竹园里召开。竹园很大,可容纳几千人,是夏天天然大会场。会台自然是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五类人,一般公共杂事都都责令他们干)搭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之类的标语横幅琳琅满目,高音喇叭里反复播放着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革命进行曲,大会会场气氛空前之热烈。会上各级干部立军令状,群众代表表决心,所有发言者雄心勃勃,出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上下戮力同心,誓死打好这一场攻坚战。

动员大会后,各生产队立即作战前部署。第一,人员到齐。十二道金牌立马发出,凡是平时外出干手艺活的人,俗称“五匠”,三天内归队,迟一天,扣口粮,扣工分之处罚,决不姑息。第二,各家自备风油精、十滴水、仁丹和蚊子油之类的药物。

战斗一打响,就不分日夜了。天热,人们总趁凉快时出工,一般凌晨三点,队长上工的哨子就吹响了。不管多热,下午三点必须上阵,晚上九十点收工是常事。最难熬的是当时没有电风扇,更谈不上空调了,白天劳累了,晚上却又睡不到好觉。睡在外面有蚊子叮,睡在蚊帐里,跟躺在罐头里没有两样。

烈日高温下田里的水像烧开似的,三五天后人们的手、脚开始破皮,再接着就溃烂,但还是熬着,这不光是信念支撑,也是为了生计,干活才有工分,才能分到口粮,才能生存。

俗话说,不怕担子远,落个空担子往回转,但双抢时没有空担子的时候,一担将收割的稻子挑到打谷场上,马上又将脱粒后的稻草挑回到田头,将它铡碎作肥料。从水田里刚收割的稻子,湿漉漉的,小小的两捆,都有百斤之重,田埂上又滑,一不小心,一个趔趄,摔上一跤,浑身是泥,人像个泥菩萨。

那时的脱粒机普遍用的叫老虎机的,电动机带动,安全性能差,事故频发,擦破皮,剜掉肉,折断手指常有耳闻。最严重的要算我们公社日新大队十五队的一个青年小伙子,不慎将一只胳膊卷进老虎机,无奈之下只能截肢,成了终身残疾。更为惊险的也是这个大队十七队社员开夜工脱粒,老虎机内的一个铁零件突然飞出六十多米,就像发射的一枚炮弹,强大的惯性力击中附近学校一间教师宿舍,穿透平房屋脊,“崩”的一声重重落在一位叫朱焕清老师的床头,与他的脑袋只差不足十公分,朱老师倏地惊起,拎着短裤衩奔出门外,真是三魂七魄全丢了,听起来是个笑话,但又何尝不是一个险些发生的悲剧呢?

更为辛酸的是,活这么累,人们却没有什么好伙食,中午能吃到一碗大米饭,就很奢侈了……

双抢,不堪回首,现在也很少有人提及,只是今年不同寻常的高温触动了年长者那根记忆的神经,又习惯地在儿孙面前唠叨唠叨起来,甚至还有点显摆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