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道德文章

2022/12/14经典文章

道德文章(精选17篇)

生活,调侃了你的情感

如果我们对生活斤斤计较会发现生活给予我们的越来越少,学会思考才是获取人生的智慧。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活着的心使人的生命时时沸腾,还使生命永远处于零度状态,永远孤独漂泊,永远倾听自己的声音。有原则的放弃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坦然面对生活会获得豁达的恩赐。

当生活调侃了你的情感,被捉弄的感觉就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就象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始终处于情爱对象与性爱对象的分离状态中一样,“娶妻娶贤,娶妾娶色”是诠释它的最好证明。时间总是给生活诸多借口,那些被阉割的感情虽然还不时游动,但已无法再振往日雄风。但在这悄悄蠕动的情感压迫下,他们也会耐不住生命的寂寞。可是这时他们需要的是安全的爱,一种既不触及现有,又能满足自己渴望的爱,这是一种自私的爱。于是在当代,它便演化成一种时髦的风尚,说它是婚外恋也好,说它是偷情也好,总之“情人”的出现使知识男性找到了最好的情爱或性爱的安全通道。

“始乱终弃”作伪中国小说的一类母题,讲述中国知识分子在灵与肉,性爱与道德,个人与社会之间所产生的莫名的烦躁与痛苦,恰当揭示了人之为人特别是被认为有修养的知识分子在处理社会的我与自然的我之间关系的苦恼。这时大把大把的无奈铺天盖地袭来,在情感自责和道德自责的夹缝中滋生的情种极可能产生畸形。在本我的自然追求与超我的自责压迫的矛盾中,情爱或性爱变得战战兢兢欲行又休欲罢不能说不清是痛苦还是欢乐。

生活总会在非常时期给你解脱的借口,不管这对于道德和正义而言是否合理,它总能对你不懈的追求给一个曾经付出惨重代价和必将不断付出代价的收获,这种收获的喜悦充满了苦涩、无奈和被捉弄的感觉。

于是,感情自责消失,剩下道德自责,道德是脆弱的,只要他善于改过,他仍然是有道德的人。这就是借口,生活给我们的俨然雪中送炭的借口。

生活调侃了你的情感,一切皆因欲望。欲望是烦恼之源,是悲欢离合,是酸甜苦辣,欲望愈强烈就愈会被生活捉弄。因而自古有“无欲则刚”之说,人们总喜欢给自己披一身可爱的外衣,戴一张温柔的面具,而隐藏在起背后的是放纵、是私欲、是退缩,在努力欲盖弥彰中却不断暴露缺陷,于是又生出诸多借口、托辞,不堪忍受淫乱糜烂的生活自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你的被调侃的情感其实就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局。

生活的本真是纯洁的,是皑皑白雪,是碧水蓝天;生活的本真是灿烂的,是茫茫荒漠上的一汪清泉,是西下是仍不忘撒下绚丽的夕阳;生活的本真是善良的,是刻骨铭心的伤痛迎来的温柔甜蜜,是励精图治的艰辛换取的巨大收获……

那么,生活怎么会无缘故地调侃你的情感?

到底谁是傻瓜

文/作者-张人

最近,我在某市的晚报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在市解放路与果园路交叉口,两个姑娘扭打在了一起,不仅裙子也扯破了,身上还红一块紫一块的。巡逻至此的治安巡防大队队员看到这一幕,赶紧上前将两人分开。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两个大姑娘不顾颜面当街厮打在一起呢?原来,一位姑娘骑电动车走到这里时遇上了红灯,于是便停下车等待,却被另一位闯红灯的姑娘指为“傻瓜”。为此,两人便发生了上述的冲突。

现在,我先给他们评评理、说道说道他们:先说说那个被说成是傻瓜的姑娘:难道你不知道雷锋的故事吗?人家在那个时代就被说为傻瓜,都毫不在乎,宁愿做革命的傻瓜。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你干了点“好事”,人家说你傻瓜那不是小菜一碟吗,应该说你“疯瓜”才对呢,你怎么还不知足呢?接下来我要说说另外一个了:人家其实就是干了很应该干的事——遵守交通规则,又不是什么分外的好事,你干嘛要骂人家傻瓜呀?你心里说说就可以了,干嘛说出声音让人家听到呀?你也太猖狂了吧!

此时不禁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说过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分两部分:1,一个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小伙子喜欢上了一个中国姑娘,二人成了恋人。一次两人上街,在交叉路口遇到红灯时,小伙子就停了下来,等绿灯亮了才过去。回来后,这个姑娘就给这个外国小伙子吹了。姑娘的理由是:太胆小了,连个红灯都不敢闯,还有什么事你敢干?2,一个外国小伙子喜欢上了一个在他们国家留学的中国姑娘,二人成了恋人。一次两人上街,在交叉路口遇到红灯时,姑娘毫无顾忌地闯红灯走了过去。回来那个小伙子就给这个姑娘吹了。小伙子的理由是:太胆大了,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事不敢干的?那时,我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夸张的虚构故事来听。当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则认为它应该不是虚构的故事吧。

据笔者所知,骑车的人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分以下几种情况:1,在市中心,若无交警值班,大部分人把红灯看成绿灯。当然,若车川流不息,让他们闯他们也不敢。2,在偏僻街道的交叉路口,车相对较少,一般无交警指挥,那么红绿灯形同虚设。3,在较小的城市,交警管理不严,有交警值班,人们照样敢闯红灯。至于开机动车的,若无电子眼监视它们,和骑车的人、行人一个样。

出现闯红灯情况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1,交警管理不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人的素质较差,没有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社会风气。3,从众心里在作怪。特别是在偏僻的十字路口,没有交警,人们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视红灯为绿灯,谁要是遵守了,就被看成是“傻瓜”。这个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每天上班走的都是城市较偏僻的路段。在这些路段的十字路口,绝大多数的人是不看红绿灯的。我是不闯红灯的,但是,当你一个人在等绿灯时,时常从那些闯红灯的人的眼里射来惊诧的目光,好在还没有听到说我傻瓜的话。也可能有人说我,但我没听到,因为我双耳鼓膜穿孔。

那么,如何治理交通违规呢?1,交警严格管理,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形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社会风气,不能让老老实实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被认为是“傻瓜”。3,加大处罚力度,使违犯交通规则的人为他们的行为付出大的代价。4,没有交警的十只字路口都安上电子眼,这可使绝大部分的机动车不敢闯红灯。

违法乱纪、党政腐败是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两大社会问题。我觉得它们的形成原因与交通违规相似:1,有法不依、执法不严。2,人的道德素质普遍较低,没有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的良好社会风气。3,严重的从众心理。如何治理呢?我认为,可以借鉴交通违规的治理方法:1,有法必依,违法必究。2,加强全民道德素质教育,真正形成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绝不能让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被看成是“傻瓜”。首要的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因为党风政风的好坏,决定着社会风气的好坏。3,执法要严,打击和惩处力度要大,让法纪成为“高压线”,从而使那些欲贪污腐败的官员、欲违法乱纪的人不敢触碰它。4,无处不在地安上“监督管理的电子眼”。这样,可使那些欲违法乱纪的人认为有“天眼”在监视着他们,从而小心翼翼、规规矩矩地行事,不敢轻举妄动、违法乱纪。

说到此,使我想起了一个大贪官在他的悔过书中写到的一段话:“我原来也是一个热血青年,刚从政时很想做一个好官。可你表现得很廉洁正直时,却是“四面楚歌”——上级、下级、平级都会讥讽你:就你正直,假正经,傻瓜;亲戚朋友在背地里也在说你:就你正直,什么年代了,傻瓜;就是自己的家人也不理解你,也会埋怨你:人家是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你倒好,什么光也沾不上,都什么年代了,傻瓜。随波逐流,当个坏官容易,当个好官真难呀!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压力下,由于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由小贪到大贪,最终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由此可知:把有道德及高尚的人看成“傻瓜”——不良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对人的坏影响有多大,对社会的文明进步的阻碍作用有多大!

若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崇拜有道德及品德高尚的人,则社会风气(党风、政风)就会越来越好;若社会中绝大部分人把有道德及高尚的人看成是傻瓜,则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坏。道德的被坚守、有道德的人被崇拜、社会风气的良好,是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之保证。

。车不稳人必颠,国不稳家必乱。树倒叶必萎,国破家必亡。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是每个家庭的和谐稳定,每个个人的安居乐业的保障。为国家、为社会就是为小家、为个人。由此推知,那些有道德的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看似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实则是为了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个人。因此,我们一定要向他们看齐,一定要崇拜他们,一定要把他们看成“大精瓜”,而那些不守道德,道德品质低下的人才是傻瓜、大傻瓜,若说严重点,可以说是社会的罪人。(作者:张人)

女童走后感

文/乔木

为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的离去,感到伤心。为这么多的讨论者感到揪心。为总是出现问题再找问题感到痛心。其实谁都知道的,心里都很清楚的,只是出现问题后,大家只顾着伤心和讨论了,却全然不知,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不是第一个问题,也不是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种社会现象吧!

我想,我没有资格去评论什么,因为我没有救她。而那些事情一出就炮轰过路人“可耻”的人。试想你们的道德又何在呢?德,善,美是一种修养。就像走在大马路上一样,我们都知道要爱护环境,不要乱扔东西,要有素质,可我经常能见到乱扔的,而且还是从车上往下扔东西的。道德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没有道德的事情也太多了,我们改变不了什么,社会在前进,我们也只能紧跟其后!生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讲道理的人少了,这年头,还讲道理,多幼稚啊!有权有钱就是硬道理!更何况是道德之类的!……

我一直追求的是和平与自由,人人平等的生活。理想是这样的,社会的口号也是这样的,可现实的意义不是如此!人生是在走一个永无止境的慢慢学习之路,我也在虚心的学习着德,善,美。思想品德是一个值得去感化的东西,去带动的东西。而相反,往往是一些社会的现实在覆盖着这些个真理!……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走在街上,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摔到了,我赶忙跑着,朋友却拉住了我!说我的社会经验太少了。“几天前人家就是像你这样,结果现在还在打官司。”朋友这样说。起初我还不信,回去在网上一查,确有此事。到现在为止,我在想,人嘛!绝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只是被这种坏的社会风气带坏了,如果救人的人被陷害的话,法律也不站在道德的角度去考虑的话,我想没人“赶”去救人!而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去学习好的东西!道德是一种人性美的体现,也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高尚情操。并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强制的话,那就不叫道德了!

看到那个视频心很痛, 希望她在天堂一路走好!也或许天堂不会有车来车往!

当然,不排除有那种见死不救的,见义勇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种事情是需要带动的。现在这个社会我不敢去想象,我找不到社会的真理,不过,还好,我还有自己的思想。假如我摔倒了,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去伸出援助之手?如果meiti只关注出事,我想,那么多的安全隐患都是潜在的事故,谁该去关注呢?引人深思啊!

话,谁都会说,民众要的,只是行动,不需要舆论。因为做出什么样的行动,给社会,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什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像明知道一些地方或是某件事情存在问题,民众都知道,该做出行动的人却不知道!一旦出事就是铺天盖地的舆论!责任谁都有,万事万物利弊杂居其中,能够权衡利弊之多少,事物之好坏,反映着一些人的知识水平!思想品德也是一门学问,谁都需要去学习!去感化……

艺人的道德

文/于公谨啊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艺人,是他们光鲜的一面,而不是他们丑陋的一面;而艺人也是很喜欢暴露他们的光鲜的一面;因为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丑陋的一面,公布在世上。而艺人很多都是公众人物的,他们也是理所应当的把自己的光鲜的一面,给很多人看;而很多的大众,也是很喜欢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而不是希望看到他们丑陋的一面。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很喜欢美好的事物,对那些丑陋的事物,都是充满了厌恶的感觉,也不希望看到的。

但是,这些艺人,即使光鲜的一面也好,丑陋的一面也好,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作为公众人物,这些都是小事,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说大事,就是这些人的道德,就是他们艺人的道德。很多艺人的道德,都是很让人所诟病的,因为很多时候,这些艺人都是不断地触及着道德底线,最后的结果是,被很多人厌弃,也被很多人所唾弃,这个时候,这些艺人,就像是脱光了衣服,在很多的人面前进行示众一样,赤裸裸的样子,让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些艺人的丑态。

这些艺人的道德,很可能是比普通人还不如。但是,很多时候,很多艺人并不太注重自己的道德。相比而言,他们触犯人们道德的底线,就很有可能是小事情了,也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有的艺人,为了自己的出名,为了自己赚钱,无所不用其极;在国外的时候,他们为了成名,就开始肆意地攻击着我们的国家,污蔑着我们的国家,说着我们的国家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如何如何的让人难以接受,等等。这样的艺人,他们不单单是道德有问题了,而且是他们这些人的品质也有问题;而且他们的这些人是有着当汉奸的潜质。而且是很大的当汉奸的潜质,否则也可不能会攻击中国的。

每一个人艺人,如果是攻击着自己的国家,就会让别的国家的人瞧不起的。就像是原来日本侵略我们国家的时候,那些为小日本卖力的汉奸。日本人在这个时候并不太痛恨反抗他们侵略的人,而是相反,是十分敬重这些有着民族血性的人;他们最想杀的就是这些成为汉奸的人。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不允许日本人杀了这些汉奸的。否则,日本人就这样可能会很不客气地举起屠刀,杀了这些汉奸的。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信任过这些做汉奸的人,而且日本人也知道,这些汉奸能够被迫自己的国家,就能够背叛日本人,所以,日本人深恶痛绝。还有,很多的汉奸,都是被日本杀了。

这些艺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有钱途,不讲道德,不讲艺德,都是可以的,唯独是不可以攻击自己的国家,因为这是汉奸的行为,而不是一个艺人所应该做的。就像是某一个在韩国出名的艺人,肆意攻击我们的国家,这个时候,他所说的话,是韩国人所愿意听到的,韩国人也很有可能会把他捧起来,也很有可能会让这样的人出名的,也很有可能会是让这样的人成为一时的明星。但是,很快,韩国人就会很不客气地把这样的人抛弃,因为一个连自己的祖国都可以出卖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人,在韩国没有发展的余地,就是被韩国所抛弃的人,回到了国内,却开始频频地捞钱。而一些节目组,却把这样的艺人招来做节目。我就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用无德的艺人来做节目?这是节目的问题,而不是艺人的问题。一个想要成为汉奸的人,会出来做节目?是节目组的人都想成为汉奸?还是有什么其它的想法?还是想要投向韩国?弄不懂,也弄不明白。难道中国的艺人都是不值得用?还是不值得关注?我也不知道,请原谅的我的愚钝,我想不明白这样的事情。

少点道德多点自嘲

文/徐玉涛

我坚信一个真理:宣扬什么就是缺少什么。作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基地,孔子学院,在欧美国家设立了不少,可后来被人家关闭一些,说是没必要。我觉得这很正常,孔子是讲道德的,可人家不缺德。孔子说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尊重师长,这乍一听很是高大上,可细品却无味,难道孔子不说,我们就得虐老虐兄?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这不是道理,而是常识,谁会把常识当成课题去宣讲,可这话要是马云说出来,估计就成了名言了。

宣扬道德的人不是道德的代言人,而是道德的从业者,也就是吃道德饭的人。很多讲道德的,本身就是道德的践踏者,那些在单位里主持廉政会议的领导,过几天进去了。道德越来越像忽悠,说教者都是让别人遵守道德,来维护自己的优越地位。我觉得,要求别人怎么做不牛逼,自己践行,并引着一帮子人跟着做才牛逼。要求别人怎么做的条文叫道德,自己践行的道德叫人品。我们这里最泛滥的就是说教者,最缺少的是践行者,所以我们创造出了太多的名言警句,也培养出了太多的道德高尚的人品渣子。

从小到大,受到道德的欺骗不是一次两次了。

读大学时,曾经给一位老人写信,当时叫做练笔,现在想想叫手贱。老人在给老家的信里,多次教育我的父辈们要宽容,尤其要宽容社会的不公,这样才能保持心身健康,并用他自己的状态佐证。我的宽容就是从那时开始启蒙的,现在想想这不叫宽容,叫认命。后来在一次信中,我一时动了真情,忽略了文笔,没做好煽情铺垫,结果一句真话惹恼了老人,老人从此不再给我回信,并在给别人的信中,多次指责我狂妄,不孝敬,伴随着我名声的堕落,是我自信心的堕落。那时我一次次反省自己的错误,一直到今天还没走出自责的心境,也没走出堕落的名声。当然了,我到现在也没明白过来,说好的宽容哪去了,说好的身心健康哪去了?

现在,老人已不在世,我也不再反省。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能够说教的道德,说教者都不是用来践行的,而是说给别人听的。往生活里看,有些人对宠物狗比对父母还好,她却跟别人说养宠物利于培养爱心,往社会上看,那些说劳动光荣的,都是不劳动的,那些教育别人爱国的,大多都把子女送到国外了,那些讲廉政的,大多都是贪官。

我们几乎都是在被欺骗中长大的,这让我们如何不对道德充满了警惕。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一个同事还了我两块钱菜票,我一时感到突然,然后快速回放了近段时间我是否接济过谁,未果,于是就小心翼翼的问对方:“我啥时借给你菜票了?”结果对方说:“拿着吧,这些人不和你似的。”说完扭头走了,一副不稀的与我为伍的优越相。我无语了,借人东西的怎么这么牛逼呢?吃屎的比拉屎的还硬!再说了,和我怎么似的?我至少没去借别人的吧。你放一个屁撂在那里,临走还把门关上,让我在里面回味,你这号货哪门子比我优越了!对于这种借人东西,不还,还借出道德优越感的人,我建议大家都不要搭理他。

其实类似的人,类似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常遇到,只是以不同的面貌不同的程度出现而已。对于此,我的心态是,感谢老天,让我丰富了经历,让我见识了千人千模样。

在生活中,有两种人我们需要警惕,一种是动不动要别人请客的,一种是动不动指责别人小气的。我们可以反推一下,不在意请客的人,他不会让别人请客,大方的人,他不在意别人小气。当然了,不在意不等于傻逼,他可能会远离那些真正小气和不请客的人,但是他的胸怀决定了他不会计较而已。我经常参加同学的一些聚会,说实在话,我就是那个基本上不掏钱的人,我的原则是:吃自己的菜,让别人买单去吧。当然了,我也没混到买不起单的地步,只是我觉得,既然同学里面有土豪有领导,而且召集饭局的也是他们几个,他们就应该主动买单,否则的话,还要同学干什么。这样说话有些不要脸,是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不要脸的人,人家是有钱任性,我是无耻任性。我去参加同学们的邀请,就算是给他们面子了,你要是觉得我不堪,请不要邀请我,我不会介意。我最讨厌那些把别人叫过来显示自己存在感的家伙。我的三观是,我可以做绿叶陪衬你们这些鲜花,但你不能叫我做绿叶。为了别人更芬芳,甘做绿叶任风霜,只有自愿的前提下,这话才具有诗意的境界。这样说,不是因为我同学中有说教者,但一定有,说教者在哪里都不缺。

在参加不同饭局的过程中,也见识了几个道德明显比别人高出一大截的人,他们和我一样不掏钱,区别是他们喜欢安排饭局,喜欢指责别人小气。我觉得,无耻不要紧,自己无耻还不知道却指责别人无耻才要紧。既然你不牛逼,就别装逼。

说教者在我看来就是装逼者。在我们这里,说教可以是一种职业,但不是好职业。说教的好坏与人品的高低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还可能是掩盖人品次的光环。真正去践行高尚的人,才是真性情,才值得尊重。自嘲才是真正的宽容表现,践行高尚道德的人都很擅长自嘲,几乎没有例外,掰着指头梳理一下周围人等,就能验证

那些宽容的说教者,也净说一些不着调的话,比如让人们宽容外星人,宽容社会上的不公不正,而在真正的践行者那里,他更加注重的是对身边人身边事的宽容, 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宽容。几乎所有践行宽容的人都具备自嘲的品质。

我觉得自嘲是人生的智慧境界,当然了,自嘲是,嘲笑不是。自嘲的人,都是把自己放在很低的姿态里,这样的人,心态健康阳光,自己姿态低,他不指责别人,不麻烦别人,他更加擅长反省,懂得感恩,他是践行者,不是说教者。真正践行美德的人,几乎都擅长自嘲。

所以,如果遇到某些道德感强烈,只看到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的假道士,我建议大家远离之,否则的话,万一哪天劈下一个开叉雷,容易把你捎上。同时,我建议大家与善于自嘲的人交朋友,他不会让你难堪,只会让你灿烂。

我说的这些话,估计不幸读到的人,会一边读一边给自己找座位,一边给认识的人对号入座。感同身受的自嘲者,会点个赞,道德高尚的布道者,会用阅读理解的方式,找出行文中的反击点。万一有熟人读到,可能还会来个电话,当然了,更多的是不稀的理会。如果是这样,别这样。我只是在讲故事,我写的是小说。

我所追求的,是成为一个步道者,而不是布道者。

有雪的日子,火辣辣的情怀

文/金朴实

今日中午去了朋友那里蹭吃蹭喝。

室内温暖如春,两人倚在高高的阳台栏杆上,一边欣赏着窗外若有若无的小雪珠从空中飞舞而下的景象,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琐事。

临走前,朋友端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养生芝麻糊,她说喝得暖暖的,走在路上才不会冷。

是呀,何止是身子暖暖的,心也暖暖的。我一喝好,朋友就夺过我手里的碗,不让我放,更不让我沾湿手洗碗。

我笑着说,我好像在坐月子嘛!

又坐下聊了一会儿,因我要赶在小龙女补课前回家,所以好友不挽留。

出门前,朋友叮嘱我把羽绒服帽子翻上来戴在头上,用围巾扎好,她知道我身子弱,在气温降到冰点下的天气里可不能冻着啊!

回家的路,因生怕滑到,我走得很慢很慢,最终没有见到小龙女。明明算好时间的,结果还是没有碰见小龙女。细细回想,有那么一瞬好像是看见远处数百米处一顶熟悉的蓝色小伞像个仙女似的飘忽而过。

有些时间算好,可能最终还是赶不及。

有些事算好,可能最终还是失之交臂。

有些人算好,可能最终还是擦肩而过。

回到家,三言两语将蹭吃蹭喝情景发至朋友圈。末了,是这样一句:温馨的时光,浓浓的情意,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流淌……

西施姐姐评论道:叫的是外卖呀?

我有点小生气,她除了以貌取人外,还有点以物取人。不是嫌这个生得丑,就是嫌那个穿得破,要不就是嫌哪里吃得不好。

于是我带着情绪这样回复她:不行呀?有雪的日子,火辣辣的情怀有雪的日子,火辣辣的情怀吃啥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有雪的日子,火辣辣的情怀

你看,我再一次得罪了她!哈哈!

又要说起昨日一组床照了。还是那位朋友,把我这组床照放在美妆相机里弄了个芈月妆,很搞笑。

因为我的眉毛不好看,而宫廷里有点阶位的女人,其眉毛几乎都是向上挑的,尤其是做了太后的女人。

说到眉毛,让我想起杂志上看到的一段话了。

有一位叫陈晓莱的作者,她说她的外婆认为一张女人脸如果达到三项指标就算得上漂亮,男子可以娶她。

哪三项指标呢?

第一、眉眼要平。与人交谈时,要注意力集中,或平视,或垂眉,眉梢不能上挑,眼球不能来回飞梭。

第二、鼻子宜垂直。鼻子是人脸最高峰,不能瘫软,不能红肿。鼻孔不能朝前,像插葱的猪鼻子就很难看。

第三、牙齿要好。齿如莹玉,大小均匀,整齐划一。下唇厚于上唇,笑不露齿。

这三项指标结合起来,相当于在人脸上两横一竖,形成“工”字。上面一横,指的是道德,顾盼左右,说明女人心眼很活络,不易管束,男人小心;中间一竖,指的是头脑和能力,有骨干说明有主见,可以与姑嫂、妯娌平衡关系,可以管理家族财务,男人省心;下面一排牙齿,洁白如玉,守口如瓶,指健康和美丽,男人悦心。而且牙齿是胃口第一道切割粉碎器,牙不好,口臭且不提,身体也好不了哪里去。

哎呀,对照这三项指标,眉毛长得极不好看的金朴实第一项就被毙了,所以我与美女无缘呐!

苍天啊,大地啊,我欲哭无泪!我不是为自己哭,我是为俺家孙享受哭啊!他太可怜了,他不应该娶我这个眉眼不平的女人啊!哈哈!

可是,俺眉眼不平,但似乎也不是个道德不好的人呀!俺向谁申诉去?

可是,俺又有疑问了,如果俺道德好,可是写了快十年的博客了,怎么至今还是冷清清无人理睬呢?哎!!!

那么,只能这样理解了:生活里俺是个道德好的人,博客上俺就是个道德差的人。哈哈!

道德好不好,看脸看五官就能看出来?俺表示怀疑……

各位看官,看了俺的芈月妆,您就心里有数了!俺希望自己能火一把呢,不管是作为好人还是坏人!因为俺在这么冷的南方,光着脚,露着腰,裸着手,没有空调,没有地暖,却敲着冷冰冰的键盘,可心里燃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呢!哈哈!

用道德铸就人生

文/王子赟

何为道德?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道”是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中国自古以德为美,德乃立身之本。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道德即是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作为我们每个人,我们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正如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呢?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上课认真专注地听讲,自习安稳静心地看书,课后独立高效地完成作业,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形成的良好学风。此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更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标准。

在这儿我先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新加坡旅行团在德国观光。旅行团中有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他在商店买了一件小玩具。在拆封时,由于周围没有垃圾桶,他就将包装纸习惯性地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就是这个包装纸,一直在这个小男孩的口袋里呆了两个星期,最后被带回了新加坡。

这个故事的情节虽然不够生动,情景也并不动人,可是它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并让我深思良久。这个男孩年纪虽小,但道德之花却早已在他心里深深扎根。

其实,道德离我们很近,近得触手可及,因为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随手关掉洗手间里“不辞劳苦”的滴着水的水龙头;擦掉墙壁上“清晰可见”的鞋印;我们停止将垃圾从窗口“潇洒的抛下”的行为;也不要对身边人“出口成脏”,而是让文明、亲切的语言响彻耳畔。在家里,我们孝敬父母,也许学业、工作繁忙的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替父母分担家务,但餐桌上的一句问候,饭后的一杯清茶,节日时的一句祝福,都能够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或许有时,我们的善良未必会得到回报,甚至还会遭来他人的讥笑和嘲弄。但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某些人的不善,而放弃我们自己去做一个善良人的努力。因为我们都不能决定别人去怎么想,但我们却可以决定自己要去怎么做。

人的一生,思想的美与丑,几乎决定了那个人的一切。所以我们常说,道德是一种美丽,更是一种智慧,让我们一起去尽情地展示她、分享她、弘扬她。做有道德的人,用道德铸就人生!

良知

文/君子兰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初在世,如白纸般洁白无瑕。随着字越写越多,笔墨越描越黑,光泽逐渐消失,变得浑浊、阴暗。

良知,是人性最大的光辉点。有了良知,就有了诚信,有了关爱。人间有真情,社会变和谐,世界更美好。如果没了良知,道德就会沦丧,谎言得以散播,真爱变得虚伪,社会凌乱不堪,世界走向黑暗!

当社会处在一个封闭落后、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朴实无华,没有太多的杂念,礼诚相待,互助互爱,相敬如宾。当社会发展进步、物质丰厚之时,人心浮动,变得不安。为了金钱,为达目的,人们不顾一切,抛离道德,埋没良知,不择手段,想方设法捞取利益。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利欲熏心、充满诱惑、贪图享乐的社会里,有谁还会去在乎道德与良知?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功名利禄、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不管是商场、官场还是职场,讲道义,有良知,守规矩的人往往总是要吃亏。败倒在那些狡猾奸诈、不择手段、目无法纪的奸人手里!

在商场,有句谚语:奸商,奸商,无奸不成商。每个成功商人的背后,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或是众所周知的黑色买卖,成为了潜规则。缺斤短两、食品安全、假冒伪劣、豆腐工程、血汗工厂…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在公众面前。几乎天天有,日益增多。久而久之,麻木了人们的神经,见惯不怪,习以为常。于是乎,你毒、我毒、他也毒,以毒攻毒。结果,人人练就了一副百毒不侵、金钢不倒的好身躯!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忽略或漠视他人的生命与安全,那最终损害的是大家的共同利益!

在官场,有句骂名:贪官,贪官,不贪不成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人情,走关系的社会。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做官。”人情不是个人努力,个人能力,个人成绩所能获得。而是靠金钱、利益累交所得。有了人情,有了关系,就有了靠山。就可以步步高升,平步青云,升官发财!从小官升大官,小贪变大贪,最后带着情人远走高飞,一去不回!做官如果没了良知,就没有了灵魂,脱离群众,走向贪腐,以权谋私,违法乱纪,令国家蒙羞,百姓受苦!

在职场,有种规则:小人,小人,不小不成人。为了获得上司的赏识,得到提升的机会,低声下气、阿谀奉承、百般讨好。为达目的,为求胜利,耍弄阴招,清除异己,陷害忠良。职场若不讲良知,就乱了秩序,失了人才!

道德,是衡量与评判素质文明的标准,也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一把利剑。良知决定着道德的走向,道德若失去了良知,就解开了枷锁,放任了自由,社会变得混乱,许多荒唐离奇、变态丑恶的事件就会出现。婚外情、找小秘、艳照门,吃人奶…等等。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玩自拍,爱上传,斗炫酷的“潮流风。”大人们的纵欲,名人的滥交,败坏了社会的风气,诱使了多少青少年误入歧途,早熟早恋,视爱情为儿戏,给今后的人生埋下了祸根。

情感,是人性的核心。情感离开了良知,就会失去爱情、亲情、友情。因为不满现状,不愿同甘共苦而抛夫弃子。因为不想承担责任,不愿负担而遗弃老人。因为利益,为了金钱而背信弃义、出卖朋友。所以情感不能没有良知,否则就变得毫无疑义!

思想,是世上最复杂,最难控制的事物。思想一旦离开了良知,将会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坑蒙拐骗、偷盗抢掠、走私贩毒、杀人放火…等等。这些罪恶的行径,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威胁着人民的生命与财产!

人在做,天在看!为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后代,请善待这与生俱来的良知!

茫茫人海的矛盾

为什么得到了以后就要抛弃?感情真的很廉价吗?为什么再不能提感情?为什么每次重新拾起对感情的信心时,总又挑剔现实的缺陷,而又怀疑感情的真实?我自己是怎么了?是花心?自认为自己道德高尚,其实本能的做出道德沦丧的事情?虽然背叛和欺骗会让我有一丝愧疚,可我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寻找另一个目标。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网络终究是虚拟的空间,原本是永远都无法遇见的,没有交集的人,碰到一起,产生火花,可是只是昙花一现,根本没有感情基础,谈感情只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终究灰飞烟灭。什么是真感情?越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这种期盼和渴望的心态,可能是最美的,然而得到以后,觉得也不过如此。世界并不是完美的,唾手可得的东西不会去珍惜。是不是3年半经历了那么多以后,已经再也找不回曾经纯真的自己了?感情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也是需要经过时间考验的。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不在一起,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一旦背负了道德的枷锁,那就变得累了。

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太在意别人怎么生活的,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没有自我,每做一件事情总是瞻前顾后。为什么不能活出自我?我喜欢,我愿意,我做过,我无悔。为什么会变得那么那么痛苦?因为自己舍不得付出,太在乎结果,太在意得失。好了还想再好,抛弃已经得到的,追求看似更好的。但是人无完人,到头来一无所有。欲望,永无止尽。珍惜自己已经得到的。

我不知道哪种方式是对的,是专一?还是不断求新?是道德?还是自我?可能把专一和道德等同起来不太合适。关键问题在如何经得起诱惑?可能我是没有根的,水上浮萍,所以随波逐流。如果时间到了,那就找到根吧。家的感觉是久违了。

由"珍惜"说起

文/像火一样蓝

“珍惜”一词其基本解释为:重视爱惜。词义为:在某事物消逝之前用心去保护。由此可见拥有某事物时才能够去“珍惜”。

显然从“珍惜”词义来看,一个人是可以“珍惜”某物或某人很长时间的。我们谈起“珍惜”也往往是认为它是可以长久保持的一种情感。例如:珍惜水源,珍惜生命。尽管事实如此,但有些方面仍令人费解。我只想说说长久的“珍惜”。

在我看来一个人除了长时间发自内心的爱外,貌似就只剩下总是能是时不时感受到源于内心的恐惧的人才有可能做到通常人们所说的“珍惜”。恐惧失去便会珍惜。但是一旦有人长时间进入这种恐惧状态,那么他的内心就会不得安宁,总是表现得患得患失,疑神疑鬼,长此下去也一定会心力交瘁,疲惫不堪。这种珍惜应该不是人们通常提到的“珍惜”。

或许有人会说最起码我们都懂得“珍惜”粮食,乍一听很对,不过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只是徒具其表而已,实质上仍然是不懂。就好似电影中的死亡和现实中的死亡一样,看起来一样,但本质上却迥然不同。

多数人都是因道德的约束而产生的下意识的行为。不要提其中的罪恶感,那些仍是道德约束所带来的后果。没有谁生下来便会带有某方面罪恶感的。究其原因,也是道德或法律或者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人类的“原罪”也只是和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类似的东西罢了,要不尼采怎么会高喊“上帝已死”呢!我们只是遵守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规则而已。荣耀与罪恶只是规则里才有的东西。当然,你可以痴迷荣耀,恐惧罪恶。也正是因为如此,生活才显得有序。我没有指责道德或法律的想法,但它们终究是有弊端的,在找到新的替代品之前也仍要它们来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我们看来懂得“珍惜”的人仍大有人在,但仔细分析一下本质上大概不外乎是上述所写这两种:一是因为恐惧,二是规则强加与人的。当然,应该会有意外,毕竟我接触的人或物还很少。

至于真正符合人们所说的“珍惜”的人貌似就剩下开始时说的那种了,不过那种人真的很少,三毛与荷西或许是,不过很可惜,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短暂的。

我们日常所说的“珍惜”也不过是喊喊口号,遵守些规章制度罢了,前者纯扯淡,不值一提,后者我没必要也不知道如何去评论。

我从没这样认真思考过什么才是“珍惜”直到今早因为一个梦我才不得不努力的想了很久。或许这看起来幼稚可笑,不过我还是要再写一些感想。

去珍惜身边亲近的人吧,我们总是太过于专注自己的欲望或者梦想而忽视了他们。我这样说可能有些矫情,但如果真等到失去了才后悔,那么除了痛上加痛外就毫无意义了。这些话说被说得很烂很平常,但人们的感触肯定不同。很多话都是:理解容易,共鸣很难。

尽管我讨厌“如果”,讨厌”杞人忧天”或”痴人说梦”的行为,但我这次还是因为一个梦而认真思考了很久。不过,喜欢的仍是喜欢,讨厌的仍是讨厌。毕竟谁也不会为虚无飘渺的言论或事情而改变自己。我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不过,这终究是好的,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改变也好。

真爱无私

文/白秀水

3月1日,我怀着一种敬畏之情,观看了《春暖花开》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心灵受到洗礼、震撼。

倪秀兰,湖北黄石的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模范,一位热爱儿童的典范,从18岁扎根小山村,坚守农村单班点32年,教师、校长、炊事员全是她一个人。在艰苦的小山村,培养了大批农村孩子走出大山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多么了不起的好老师。

倪老师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了“真爱与无私”。她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但平凡的背后,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那是不平凡的坚持,那是不平凡的勇毅。倪老师的事迹感染着我们,滋润我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对责任与义务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教师不仅仅只是一名育人的使者,还有更深重的责任与义务,那就是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开启他们道德的大门,让他们向善向美。做更好更优秀的自己,让道德的火炬在学生中广泛传递,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不由得深深的佩服。我们身边许多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把平凡演绎成了伟大。我们要学习倪老师热爱学生、辛勤耕耘、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学习她艰苦奋斗、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用心中的爱播洒希望的种子,用心中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点亮光彩,每时每刻影响、启迪感化学生,“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

虽然当今社会关于“道德沦丧”、“人格扭曲”、“人情冷漠”的言论此起彼伏,但看过倪老师的事迹后,我们无不坚信道德力量的强大。中国之所以从未间断过自己的历史,与华夏儿女代代传承祖国的道德文化关系密切。也正因为这样,道德时时荡涤着我们的灵魂。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道德传承了,它是时代的呼声,它是精神文明建设前进的不竭动力。www.0579-120.com

道德之流永远涓涓流淌,以每个人心中善良的土壤为源头,蔓延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穿越过历史,化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道德长河。

上善若水,真爱无私。

真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真爱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真爱的力量是可以传递的。正是无数像倪老师这样的人,用他们的爱与付出让奉献与感动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精神文明之花开遍人间。

真爱是一道春风吹散冰冻的江水,真爱是一扇阳光照亮前进的方向,真爱是一缕月光折射社会的美丽,真爱是一丝甘泉驱走心中的焦渴……

倪老师,你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我们真的需要信仰

文/三塘默语

当我行走在人欲横流的水泥丛林中,当我仰望弥漫着雾霾的苍穹,当我渴望生命真诚的气息,当我独自面对自己的心灵时,我不禁自问,我的心我的魂究竟应该信仰什么?相信他人,但人心是最不稳定的,他人可能会因为我小小的过错,在关键的时候责难抛弃我;信仰财富,但财富是最贪婪的,它会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使我陷入无法自拔的邪恶深渊;信仰神灵,但神灵是不存在的,在我无依无靠的时候,它只是个虚幻的旁观者。但我又极度渴望拥有让我安宁、让我膜拜的信仰,我想,这个信仰就是弥漫在世间、宽容一切、创造一切的众生之爱。

人是需要信仰的,否则,我们很难辨别歧途与正道,很容易在迷途中茫然。在当下的社会,这一信仰,应该就是规范人们文明生活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毋庸置疑,这是人类之爱更加高等的表现形式了,也是生之规律最完美的进化结果,它带有完美的约束性和规则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的解释是,对某个人物或是思想、主张、主义、宗教等极其信服或是崇敬并作为自己行动的典范或是指南。由此可以得出,信仰一定是发自人内心的热爱。而且信仰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现在人们的看法,主要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信仰,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政治信仰,处理人与神关系的宗教信仰。但对于像我这样既没有参与政治活动,又不相信宗教,对科学也没有深刻认识的人,我的信仰能是什么呢?并且我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处于这种信仰真空的状态,所以我很困惑,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目前的问题。

所以,我对信仰的理解就简单得多,一个是信仰生命本身的爱,一个是信仰来自于大众共同的爱。

本身的爱是生命与生俱来的,可以是自己对家人、对事业、对理想等某些人和事的真诚情感,它具有多样性,并且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所以就算我面对死亡,只要心中有一种爱,并以此为信仰,让我的灵魂满足了,我就会觉得自己会在爱中永生,一定会面带微笑离开这个世界。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至真至纯的爱是唯一的。

而我所说的大众共同的爱,指的是文明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有人可能会说,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由人制定,人一旦有了自私的倾向,肯定会左右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的公平性,这能成为人们的信仰吗?当然,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在当下的社会,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非常普遍。但我想说,让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成为大众的信仰,前提应该是制定执行法律、引导道德走向的人们,首先是一群高贵文明、乐于奉献的人,是一群遵守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的模范,他们心中有大爱,并能够用爱平衡好生命的善与恶,能够控制好自己自私贪婪的原恶,否则,他们无法做好模范表率,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带坏整个环境的风气,更别说让大众信服。试想,一个贪污受贿的公务人员,能有多少底气让行贿者停止违法违规的活动,一个包二奶的公务人员,又怎能在道德上引导他人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一个以玩弄女性为乐的公务人员,又怎能让一个地方的道德风气高尚清白。但我相信,这种乱象一定会过去,因为万事万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由浑浊不堪到清晰明白,由混乱无序到井井有条,由简单野蛮到高贵文明。因为这种不够文明的现象,在文明的大环境下,是落后、不符合历史发展大环境的,也是极易引起矛盾和波动的。

就算国家当前有诸多问题,我还是会信仰文明的法规制度和懵懂不清的道德准则,把它当做自己可以依赖的“神”,事实上,我更渴望在此信仰之下,成为一个真正高贵文明的人,让生命充满尊严地傲立于这个还不完美的世界。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会说,因为我爱的人全都生活在这片土地,我也爱这个伟大的国度,爱她一切的美好与丑陋,爱她向文明不断前进的艰难脚步,因为爱她就会感到无限的希望!而有希望,我的生命才会充满了激情和动力,才会在爱的满足中快乐地生活。

爱依然遥远

文/独石

当人类的灵性超越了其他动物之后,就注定了会多了一些痛楚,因为进化之下就引来了社会的不断组合,这一切和真正的人的所谓美好的追求、向往,是逆向而行的,也可以说是相撞的。

大家是否会这样认为,道德、责任之下有些许的“委屈”,人类的出现应是自然界生物群的骄傲,社会也是人类进步必然结果,这一切都没有错误,是值得称道的。但是当人的情愫、爱的自由挥洒的时刻,就像现在年轻人说的“潇洒走一回”,此时的憧憬与美幻的眉须,将会被肃然起敬的社会伦理的火镜炙为飞灰,凌乱的洒落在任人驱赶的角落,随风飘得无影无踪,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唾弃”的素材。

也许有人在某时刻之下来了灵感:呀!我热爱生活!我要追逐随于我的爱、幸福,并暗暗发誓——甚至握紧了拳头!的确,这样的精神是令人敬服的,但是,此时若不能在社会力量与“追逐”之间划不出一条笔直的平衡线来,那么会有两个结果:一是“追逐”之下侥幸的尝试,这是幸运的、可喜的;不过大多是这样的:“沦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哲学家大都执着,有的成了“疯子”,因为他们为自己发现了的真理而热血沸腾,不顾一切而裸体狂奔;文学家大都浪漫,有的魔道了,因为他们在独立的空间尽享美好,无限幻想,沉浸在独享中而不顾周遭的冷眼。不管是“热血沸腾”还是“独享”都不可以完全和社会道德、现实全面融合、相通;有的只是碰撞与抵触。但请还要坚信:这两类人依然是人类追求美好的斗士,是领航人。他们的纯真、他们的激情、他们狂傲,这一切品质正是酝酿“真爱”的熔炉,这一切于我们一般人群依然遥远!由此想起“蚌病成珠”这个词的全是理解了。

也常感悟鲁迅的爱情,他没有完全冲破封建婚姻的枷锁,朱安可谓“伴他一生”,先生于尴尬中前行;许广平可谓给了他幸福,但人已到“暮年”,他像社会道德一定程度的妥协了。情种徐志摩为了爱情而疯狂,却坠机而亡,可谓惨烈!在人的情感的世界里,有些社会道德就像一把带血的利剑:斩断憧憬爱情的翅膀!泰戈尔的诗:“忠于自己界限的真理,在界限内,旦夕与‘美’相会”。泰戈尔是文学家,是诗人,是浪漫的哲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对于爱的追求也表现出了小心翼翼。

美好的人生是由爱唤醒,只要给予自由,爱才有其纯洁性、真实性、热烈性,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是清规戒律下媒妁之言。我们追求、向往美好,决不能脱离自然赋予的爱的真谛,前提需要自由。人类固有缺陷:欲望!是极其的顽固,顽固得主宰了人的灵魂,运作了人的行为,这里不是大夸其辞!道德存在于社会之下,社会规则是人定的,私欲的成分也就融合在其中:罗素说:“非常明显,道德的概念并不重要!关键给道德赋予了什么样的内涵!”因此,想拥有幸福、爱情与美好的自主生活的人们,还是要回望一下社会之下的潜规则,不能“撞破”它,你的所想,你的所需,你的追求,就是空想而遥远;能够“撞破”吗?大概不能成为可能,但不是绝对,要看造化了!

怎么办呢?抛弃无谓的烦恼,让爱情的憧憬快乐地穿越时空、穿越遥远。

让心灵变得高尚

文/吴欣怡

心灵是一片最广大无边的境域,它可以构筑天堂,也可能修建地狱。唯有让心灵高尚,方可聆听到天堂的歌声。

高尚的心灵,需首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立人以德,是为人之根本。“融四岁,能让梨”,这不仅是谦和礼让的表现,更是从小显露出的良好道德品质。新闻中经常出现公交车上的争执事件,因让座问题而争吵,这正是道德修养的缺失。近来也发生了诸多“少女绑架案”,夜归的女孩正因看见了远方的温暖灯光而欢欣,转眼便被黑暗吞食;满心的期待与欣喜,却在踏上黑车的那一刻支离破碎……这些无辜生命的悲哀和不幸,根源究竟是什么?说到底还是人性道德的沦丧。这些丧失了道德的人,露出了“人性恶”的嘴脸,蚕食着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所以说,没有高尚道德的心灵,便不会有大写的人。有德之心应是做人之本。

有着高尚的心灵的人,心中自有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最美乡村教师郜艳敏,当初是被卖到穷困落后的乡村里的。她一定有过怨恨与绝望,但却并未认命屈从,胡乱地了却残生,而是利用自己全部的学识,去尽心尽力地教育每一个囿于落后狭隘乡村中的孩子们。尽管她只是初中学历,却也用微弱的光持续不断地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灵。她用崇高的人格宽恕了人贩子,用自己的悲悯之心教育着本会愚昧一生的孩子们。她的崇高人格、悲悯之心,便是她高尚心灵的最美体现。

再来看数千年前行吟泽畔、以死明志的屈原,他不愿使自己洁白干净的身体受到污浊外物的玷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亦有着忠贞不渝的气节。高尚的心灵,不正是他的爱国情怀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吗?为了坚守这些美好,他真正做到了“虽九死其犹未悔”。

心灵,偌大无边,无论是良好的道德修养,还是人性的善良悲悯,或是美好而壮烈的抱负与追求,都是高尚心灵的体现。一颗纯洁而高尚的心灵,可以使最微小的行为变得高贵,可以使最平凡的容颜变得美丽,可以使最短暂的火花变成永恒。

斩过荆棘,走过崎岖,高尚的心灵缓缓而来,天堂的歌声也徐徐在耳边奏响……

正人君子不易

文/j4746245

谁是正人君子,谁都不是正人君子,做正人君子很难,干嘛要做正人君子呢?

我很怕别人说我好色,我很担心别人说我不正直,我痛心别人说我人品不好。我尽量维护自己的形象,维护自己在亲人,同事,朋友眼里的形象,我极力让自己做一个正人君子。可是正人君子不容易,要经受比别人更多的煎熬和折磨。其实,我不想做正人君子,食色性也,我是正常人,我应该按自己作为生物个体的欲求去满足我的食欲,性欲,贪欲等等。脱下道德的枷锁,卸下良心的盔甲,我做一个正常的男人,用我的柔情融化女人,占有女人,享用女人。

什么样的人是正人君子,无欲无求么?还是口口声声说自己践行道德的规范,履行着做人的责任。正人君子,首先应该是正常的人,而不仅仅是道德的楷模,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我很肤浅,我觉得正人君子,首先是正常的人,正常的欲求应该得到满足。如果正常的欲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又谈何道德,谈何形而上学呢?当然,有名人康德,无欲无求,对女人不敢兴趣的,对欲望可以无懈,在无欲望的情况下照样可以收获成功的事业,着作等身,流芳百世。但,康德毕竟是个案,作为普通的人,我不能禁欲,欲望被压抑了,我的更多的精力也因为压抑而受到阻碍,我的更多的潜能也无法发挥出来。

现在,我要么脱下道德的外衣和良心的枷锁,尽情走出这个紧闭的欲望之门,放荡自己的灵魂和肉体;要么就横下心,找个女人共度良宵,用一生一世的责任去换得性爱的全然享受。三十多岁了,不应该压抑下去了,为了健康的身体,为了繁衍后代,我应该走出现状。找一个爱人吧,一个一生一世的人,相伴随。

其实,我仅仅是因为压抑而无聊,因为无聊也苦闷。这孤独的码子排解我心中的郁闷之情,这无聊的瞎想安慰烦躁的内心,而我始终就是我,如果我能变化就变化了,所以,我还是选择继续的压抑,继续做一个假的、苦闷的正人君子。

你说他错的时候你已经错了

文/旧岛时光

你评论他错的时候,你已经错了;他反驳你错的时候,他也错了。

是是非非,对对错错,黑即是白,白即是黑。没有标准性整齐化一的答案。1+1=?小朋友会举起手来,异口同声的喊“2” 对不对?一条河加上一条河是几条河?一个物理量子加上一个物理量子又是多少?记得赵本山小品里有个段子,耳熟能详的大家都知道。树上七个猴儿,树下一个猴儿加一起几个猴儿?“八个猴儿”“错,九个猴儿,怀孕一个猴儿”那又到底谁错了呢?都错了也都对了。

我感觉数据性答案是比较标准的,就像我们考数学题的时候,答案是多少就是多少。科学是权威的,但是与理性认知结果好似还是不能衡量对错。现代科技化与日剧增使国民富强,与之同时我们深受其害的是环境污染。那么,谁对了?谁又错了呢?

冥冥世间,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颗星,有大有小有亮有暗,形态不一却又本体相同。人们都喜欢那些耀眼夺目的星辰。假设把那些暗淡的星星都擦掉,夜空中,谁才是最亮的星?好比生物链狼与羊,羊与草。狼多了吃羊,羊没了,狼少了羊多了,草没了,狼跟羊都没了,吃草的就该是人类了。

“佛的慈悲在于懂得原谅芸芸众生因为不完美而导致缺点”这句话放到这里,我所想表达的是,没有“绝对”。从每个人的出生就代表了不同,不同性别,不同长相,不同家室。随着成长,教育不同,环境不同,社交不同,形成了而且明显的突出不同个性。有不同优点有不同缺点,有了不同思维判断性。他就是跟你不同,他错了吗?

总有一些人用自己思维态度评判别人的对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谁迷谁清?每个人的大脑都接收着与他人不同理念的东西,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有所认知也就不同。你能准确的判断他的错误吗?还是你认为他这样的做法与你的想法不一致,那么他就错了?小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球,太阳,饼,硬币,轮子……”认识事物角度而导致不同信息,这都没错吧。别试图用自己的思想观念去解决别人的情感问题,你真正明白他所想吗?你所认为的观点对于他来讲就是对的吗?你所认为的认为就是他应该做的行为吗?不以为然吧。

什么又是道德底线?道德底线用什么去衡量?谁是衡量道德底线的人?他又是根据什么去衡量道德底线?我不知道,我想应该没有底线,因为没有一个人能代表全世界的人。我喜欢小猫小狗不忍伤害它们,我却杀害过麻雀,壁虎,青蛙,蝙蝠,这些都益类动物,我是好是坏呢?我肯定不敢伤害国家保护动物,因为有法律制裁,我感觉法律不是道德底线,它只是制约我们一些行为的规则。

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着不同教育和事物,在自己心里形成了一条道德底线,他人也在经历着不同教育和事物,他也有他自己的一条道德底线。你拿自己这条线与他比长短,那谁对谁错呢?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会做好事。评判好人坏人的是大众,评判好事坏事的是大众,大众既已然不同,那又谁是对错呢?

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只有持有局部见解的人,才看不见“道”而谈论真伪;只有喜好争辩的人,才不理解朴素之言而谈论是非。

人生在世,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是非总是讲不清的,甚至连自己也是分辨不清的。对是非避之唯恐不及,没有必要纠缠于分不清的是与非。

佛曰“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两面镜子

文/熊荟蓉

哲学家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敬畏,一是头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我觉得这两样东西就像是两面镜子,我们都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以天空为镜,我们就能照见自己的渺小,就不会狂妄自大,不会贻笑大方;以心中的道德律为镜,我们就能时时三省吾身,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这世上总有些手持明镜只照他人的人。他们只看到天空的阴霾,看不到雨后的彩虹;只看到太阳的黑子,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他们也通晓道德律,但他们只拿道德律苛求他人,不懂得拿来约束自己。于是他们看谁都不顺眼,想啥都不顺心,他们愤世嫉俗,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这样的人只需要将镜子转个方向,先观己身己心,再观世态人情,他们一定因宽容而豁达起来。

其实,可以为镜的何止天空和道德律!

书是镜子。读一本好书,就是迎接一场精神的沐浴,就是完成一次心灵的旅行。可能有伤疤被揭秘的痛楚,也一定有渴望被唤醒的快感。好作品都是多棱镜,不同的人都能看从中看到不同的光影。

人的眼睛是镜子。心怀磊落的人,眼睛是透亮的;狭隘自私的人,眼睛是狡黠警惕的;卑鄙龌龊的人,眼睛是邪恶恐怖的。我有幸生活在孩子中,孩子们的眼睛是清澈而明净的,这些镜子里只有希望和追求。

岁月也是镜子。有在朝阳下读书的少年,一定有在黄昏里跋涉的老人。无情岁月镜里逝,有味人生勤中求。只要我们坚持奋斗,岁月为我们添上华发的同时,也一定赐予了我们成熟的风韵。

生活本身就是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那么每天,我们何不从一个微笑开始,又以一个微笑结束。那么,我们的每个白昼都将是足可期待的,每个睡梦都将是甜蜜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