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成熟文章

2022/12/12经典文章

成熟文章(精选20篇)

一切若随风

人是多么的奇怪,看待与自己无关的问题时,每个人都是专家,说的头头是道,讲出的话还不无道理,劝慰朋友那是一套一套的,只是,当自己无助时,却总也走不出那个揪心的牢笼,而此时也只有时间是最好的良药。

我们一遍遍的路过悲伤,走过幸福,总是这样来来回回的周而复始着,每每在失意的时候,总是对自己说:“我要好好的,悲伤只这一次”,只是,每每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就算是收拾好了心情,整理好了思绪又怎样,当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无意中又被人牵扯出了疼痛,这时的我们才发现,原来一直以为的“我好了”,不过是自己精心编织的光环,总以为自己把心竖在了高阁,就不会有感觉,却不曾想,一句话,一个表情,就可能让一切溃败不堪,然后心久久不能平静,眼睛看到的天空再一次蒙上了灰色,许久找不到光亮。

如此反复,让我们年轻的心,逐渐苍老,就成了所谓的成熟,有人说,成熟是一种美,如果成熟是一种美,而这种美是要用这样的方式换来,那有多少人,真正的想拥有如此的美丽,如果可以,我宁愿自己还是那个无知的小孩,就算是七老八十的年纪,还拥有二十几岁年轻的心,只是,这样的期望,好难。

一句“让一切随风”,说的是那么的风轻云淡,却是要用怎样的心思去解读,而成长却又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历程,这一切,总让人那么的想逃离。

有一种成熟,叫不解释

文/奕默

苏轼说过:“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感同身受,你所坚持的、热爱的、选择的,别人未必会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就像那句话所说:“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会。”

看淡那些不如意的事,忽视那些苛责你的人,默默承受,蓄势发力。

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懂你的人,无需多言,也知你心事;不懂你的人,费尽口舌,照样嫌隙丛生。

有时候,与其浪费时间去拼命地解释,不如尽力做好自己。

有人说:“人生在世,被人批评没有什么不得了。如果对别人的谈论过分认真,那一天也活不下去。”

争辩也好,解释也罢,是非功过,自在人心。

任何一个人,都可能被误解;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遭到质疑。

与其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被纷繁复杂的流言蜚语所扰,不如选择静水流深,以实际行动来做出回应。

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你是什么样的人,终究会被世人所发现,不必解释,无需讨好,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不解释,是人生聪明的活法。

常言道:“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

站在山脚的人,永远不懂山顶的风景有多么震撼;甘居溪畔的人,终究不懂大海的波涛有多么汹涌。

层次不同,不必解释。

人活一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认知、见识和格局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观点和见解的不同。

当一些人还在原地踏步时,有一些人的目光,却在憧憬星辰大海。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余生很贵,何必浪费。

要知道,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和你站在同一个高度,把该说的话,讲给听得懂的人,才是一种聪明的智慧。

世事无常,人事变迁,有太多的纷纷扰扰。

与其争辩,不如争气;与其解释,不如行动。

真正有智慧的人,低头行路,笑对荣辱,他们从来不会活在别人嘴里,更不屑活在别人眼里。

是是非非,皆是经历;功功过过,都成往事。

若想活出闪耀的人生,需要的并非解释与争执,而是坦坦荡荡,做好自己。

有位哲学家曾说:“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别人嘴里的你有多少个版本。”

越解释,越抹黑;越争辩,越受伤。

高山,终究会耸立云端;雄鹰,自然会展翅翱翔。

公道自在人心,功过自有人评。

保质期

文/介子平

岁月里一边等待,一边凋零,离商品的保质期限愈来愈近,食品如此,药物如此,一切有机物皆如此。人的年龄何不然,有的能看到期限,有的无以等待,世间没有不过期之物,包括浓厚的感情、恰到的缘分。

曾经魂牵梦绕的故里,许久未归;曾经顶礼膜拜的偶像,再未追踪;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不知所向;曾经矢志不渝的信念,如今背离。没有什么不可改变,没有什么停不下来,除了时间。到头来,虽觉从未拥有,却是一再失去。既已失去,或该失去,世间自有另一份属于你。

时间无赖,无端毁期,对青春的告别,不告而别,对既往的拜辞,不拜而辞。偶有异日相逢,才知当年的相聚如此短暂,就算再见,早寻不到那份心情。成长是一个人的地覆天翻,猝不及防间,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成熟。年龄非衡量成熟的季节刻度,尚需责任的叠加。经历越多,越是沉默,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想说的话他人未必能懂。太过执著者,少有满足,本以为一手成就自己,一手匡助他人,到头来智者般劝慰他人,愚人般折磨自己。这世界其实无所谓远方,每一个疲惫的远方,皆诗意的他乡,那里照例没有亲人。烟云变幻,银涛起伏,留下一阵闪烁后,也落下一地鸡毛。

时尚的保质期,最是短促,一年与一年异,一季与一季别。李渔《闲情偶记》对此曾有微词:“风俗好尚之迁移,常有关于气数,此制不昉于今,而昉于崇祯末年。予见而诧之,尝谓人曰:‘衣衫无故易形,殆有若或使之者,六合以内,得无有土崩瓦解之事乎?’未几而闯氛四起,割裂中原,人谓予言不幸而中。”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情感的保质期更短。停止注入,情感会虚脱信仰的支架,信仰也会失去情感的来源。有些景只合喜欢,不合收藏;有些人只合邂逅,不合久伴。有缘缺分,缘分是已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纵如此,回忆未停蹄,相思柳飞絮。风流自古善感,一只多情蝴蝶,虽说两人都变了,却都变不回从前。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渐悟人生,黑格尔说:“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与在老年人嘴里说出不一样。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虽说干净的灵魂,永远保有童心,也逃不脱由讲究而将就,好奇心流逝。由童贞而成熟,或因无奈;由成熟返真诚,只因幸福。余下记忆后,变为无实质的形式,最终失去意义,故思想与情感惟有定期更新,方会保质。道理谁都明白,依然过不好一生。

既往数千年,悠悠已逝;未来数千年,静静期待。在守岁中体味,过去伴随着当下,延伸至未来。未来的意义,就在走向未来的过程,谁也躲不过所处的时代。

小满和大满

文/老愚

今年的小满是5月20日,大满是6月5日,乡里人爱说芒种是大满,意思是收成满满当当,心里满满意意。

小满是妹妹,大满是姐姐。

妹妹是青涩的,颗粒尚未饱满,刚刚步入青春期,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水分灌浆,需要风儿扶摇,需要阳光煦照,需要人们的呵护和爱怜。大满似一个完全成熟的姑娘,健康、饱满、丰润、热情,有一股股热辣的感人气息,叫你喜欢,诱你亲近。

小满虽不丰满,却也情窦初开;小满虽非熟女,却也窈窕多姿;小满虽涉世未深,却早进入初恋。她情绪着意在风中,顾盼,摇曳,低吟,恋蝶,恋蜂,恋蜻蜓,缠绵云丝光影,追求粉脂花香,仰着嫩嫩的笑脸儿,不知羞答答垂目。片片桃花飞来说话,说她没心没肺的样子。即便是——雨恨云愁,小满凝睇,那样子依旧称得上佳丽!

小满早几天,乍暖还寒的季节里,最爱嬉蝶逗蜂,只因为,蜂蝶授粉能长精神。只是那蜂蝶似乎是来无踪,过无影,去无踪,瞬时逝去倩影。太短暂了,叫人好生眷恋!

从小满到大满的时节,小鸟飞来,莺穿柳带,一对对,共筑爱巢;那燕子掠过,衔泥搭窝,娇声软语,呢喃不停,一双双,剪尾画出春色……

田边村子里,有很多叫小满大满的姑娘,麦子成熟或要成熟的日子,她们展开笑靥,露着白牙,风风火火地出现在街巷中,村场上,麦田里……

小伙子跑来帮忙了,有不少叫满囤满仓的,他们肌肉饱满,神采奕奕,目光闪闪,一伸手,把姑娘拽到收割机上,私语两声,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令人情不自禁啊!谁不爱大满,成熟了,朝霞染红了原野——如同面颊妆成;午时金碧辉煌——丰收的圣洁映在脸上!熏风吹过,麦田如同起伏的胸膛——清香扑面!抢收队来了,迫不及待呀,小伙子们似那一阵风,扑了上去!

一年又一年,天不老啊地不荒,姑娘和小伙子们在一起,就这样收获着希望……

白露,一个沉思的节气

文/张冬娇

西风摇得窗外几棵大树左右晃动的时候,我和阳台上的三角梅一样,沉谧在时空里。天凉了,三角梅到秋天才开花。淡淡的颜色正好切合白露时节的淡淡朦胧。

白露时节,生命呈现出初秋特有的迷人景象。是的,烈日已经收敛了它的光芒,溽热渐渐消失,天空和大地都是朦胧着的,秋虫也如期而至,和各种鸟鸣遥相呼应,汇成一曲亘古大合唱。

上次来河边看庄稼地的时候,大约在“五一”期间。路边的野草,紧贴着灰白泛黄的泥沙地面,那点点翠绿,水汪汪地惹人喜爱。花生苗刚刚破土而出,茄子打出淡紫色的花,辣椒树刚刚挂果,豆角蔓儿正爬上竹竿,一切都像刚开始的样子,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漫长的夏天我躲在装有冷气的钢筋水泥房里,忙着一些人世上的事,忘记了光阴的存在。而今,整个场景好像膨胀起来了,像一张夸张的写意画。河边的茅草蓬蓬勃勃着有一人多高,把曾经宽阔的路侵占得成了一条细长的白线,一排又一排的玉米秸秆、豆角杆,高高地挡住了我远望的视线。沿着那条细线样的灰白小路走去,没过膝盖的杂草毫无章法,四仰八叉,东倒西歪,风再怎么吹也吹不顺了,它们将以这个姿势走向生命的尽头。凉风一吹,生命的力量开始由外转向内。豆角蔓儿,丝瓜蔓儿,爬上高高的竹竿,和长长的豆角、丝瓜一起,相互缠绕着,支撑着,永恒在风中。板栗、红薯、芝麻都在沉默中,不动声色地成熟着。佝偻着腰身的菜农们,似乎懂得庄稼们的思考,更加沉默地劳作。

凉风一起,仿佛一声号令,大自然中所有的脚步都慢下来了,它们身姿低伏,在沉默中酝酿着、成熟着。然后,走向另一种删繁就简后的生命大气象中去。成熟的季节,也是沉思的季节。人的脚步也应该慢下来了,又一年过去大半了,这个春天和夏天,都在忙些什么?还是像大自然一样停下脚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吧。

杏黄时 粥如饧

文/若荷

如今的即时通讯,真的是便捷非常,比方说微信,莫说聊天,还能当相机使用。几天前,友人频频发来视频,拍摄的全是金黄的杏子,说他们家杏子熟了,邀我和文友前去摘取,再不去摘就都落了,说得我们就像一群吃客一样。他家的杏树,是棵老杏树,种在一面山坡上,树身有一围多粗,简直就是童话剧里树公公的形象。春天去他家看牡丹,小杏还如指甲盖大小,披着一层茸茸的外衣,在树枝上显得愣头愣脑,时间一晃,竟然熟了。

凡是拥有大庭院的人家,都喜欢在房前屋后种些树,虽然种树,却很有讲究。比如有的地方忌讳屋前栽桑、屋后种柳,有的前不栽杨、后不插柳。但庭院里可以种桃树、杏树,说桃树为五行之精华,做成桃符悬于门上,能制百鬼,尤其是逢年过节;杏树则取“一生幸福”的谐音,美好的寓意,于是家前屋后,田间地头,杏树都傲然存在。朋友家的杏树,就是他年少时种下的,不过它生长的地方,不是庭院,而是山上,有四五十年的树龄了。

去摘杏,每年都摘几大袋,左邻右舍分着吃。杏摘得多了,吃几颗也就厌了。想到苏轼的“岁月翩翩下坂轮,归来杏子已生仁。深红落尽东风恶,柳絮榆钱不当春。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晚唐曹松也有诗云:“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饧。无奈春风输旧火,遍教人唤作山樱。”不知香如冷饧是什么味道,于是决定干脆来做个杏子粥。

将成熟的杏剥皮,去核,切成小块备用,糯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慢慢熬,等米熬成粥,再加杏子、砂糖一起熬,熬出来的粥黏黏的、糯糯的,酸甜可口。许多年前,在西子湖畔,我品尝过朋友做的梅子酱,方法大抵如此。依然是将杏去皮,去核,拌上砂糖,放冰箱腌一晚;第二天在钢锅里放入腌好的杏,加少许的水,温火细熬,不停地搅动;随着水分的蒸发,渐成一种透明的黄,晶莹剔透,像糖稀,像蜂蜜,散发浓浓的甜香。

说起杏子,我家楼下的公园里就有。那是一个很大的公园,园中的花大多开在春天,但是有些花也会一直开。早春的花有梅花、杏花,晚一点儿的有桃花、紫荆,夏天玫瑰、月季、金丝桃、洋桔梗又陆续开了,有着浅黄之美的珍珠梅到处都是,给这座花园带来一份少有的美丽。每一种花都可以结果,不管这些果实可食与否。“果实如孩子”,楼下邻居家的宝宝的奶奶,就是这么给她的孙儿解释的,现在挂在枝上的,都是那些花朵的“孩子”。

五月,早熟的果实已开始饱满,单等在六月或者七月成熟,这些成熟的果实自然少不了杏子。春天,杏花开放的时候,漫步园中,里面足有十几棵杏树,这么多的杏树。总有一些有始有终地开花结果,悬于枝上,以逐渐长大的个头和变换的颜色,告诉人们它已经熟透。只是我从不去摘它,它们也在我毫不留意的情况下,悄然成熟,然后离别。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与自然共存的过程的,比如芒种。芒种之时麦子黄梢,成熟的麦子让握紧镰刀的人明白该收割了。古代诗人长卿的《芒种》就这样写道:“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还有吴藕汀的《芒种》:“熟梅天气豆生蛾,一见榴花感慨多。芒种积阴凝雨润,菖蒲修剪莫蹉跎。”读吴藕汀的诗,让人联想到榴花和菖蒲。

曾在母亲收藏的一个旧读本上,看到过一首诗,至今还念念不忘,也不知道是哪位诗人写的。“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读诗时,那一刻,眼前便会现出滚滚麦浪,仿佛看见田里忙碌的农人,终是经过劳作而万担归仓。麦子黄梢时,有一种果实也悄然成熟,这种果实叫麦黄杏,麦芒愈长,杏子也愈摆脱青涩。

人的审美很有意思,对于过往的美难以忘记,但还是觉得眼前的美更楚楚动人。人在审美的时候,更为关注和称赞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当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令人炫目感动的事物不再,开放在梦里的一切如风般逝去,新的事物随即而来,已经过去的便感觉远了。像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春天吟诵还很新奇,很诗意,到了夏天就难动春心,令人惊喜的不再是春雨、春花,而是面前成熟的果实、庄稼,仿佛这青青黄黄的果实、庄稼,不是来自悄然更迭的二月早春,不是来自所有植物花蕊的孕育。

是的,一个季节总有一个季节的感受。曾经粉花扑面娇媚万千的杏树,一到六月便树单枝薄,随着果实的一日日成长,一树青杏转眼泛黄。那遒劲沧桑的枝头,一夜间被累累硕果压弯,叶片垂地,枝干弯曲。这金灿灿的果实,这成熟的果香,早已让人忘记了,每一朵花都有一颗初心,只知道,金黄的果子挤满枝头,让人看着欢喜不已。初夏的热浪扑面而来,热辣辣的太阳下,远远地,仿佛闻得见所有的庄稼和果实的清香。

我们在山上摘杏子,每摘下几颗,都由我张开衣襟在怀里兜着、捧着。几枚杏子从怀中跌落,咕噜噜往山下滚去,立刻有人大呼小叫地朝山下追去。它们沿着斜坡不断地滚动,跳跃着,跳荡着,好像这样一来,就能顺利地逃脱。这调皮的山杏,哪还有“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的模样?倒有一群泼辣的女子,用踮起足尖的舞蹈,踏出一座山林的欢笑。

闲赏秋月细品风

文/徐学平

漫漫清秋夜,风儿撩开了一角窗帘,顿时,一缕银白的月光俏皮地躲进了我的双眸。正因琐事烦躁,辗转难以入眠,于是,索性穿衣起身,步入阳台,任由思绪天马行空般游离于那优美的月空中。

万里无云的碧空,一览无遗的苍穹,一切都是那么的清新、那么的深邃,给人以一种沉思和遐想,总让人觉得看不够、品不透。群星璀璨,簇拥着一轮明月,洒下柔和、皎洁的光,它们似闪烁着的明眸在注视着我,与城市的霓虹交相辉映,让人真正感受到了秋高气爽的韵味。

在我看来,秋天是一个内敛、含蓄而又成熟的季节。相对来说,春天虽然鸟语花香万物复苏,但略显稚嫩了些;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过于热辣了些;冬天呢,草木沉寂,缺乏生机,又太过萧条。这秋天,也惟有这秋天,虽说是短暂了些,但却是美得恰到好处且不可多得的。

月色渐朦胧,晚风轻吻着我的脸,它夹杂着丹桂的幽香,丝丝缕缕,浸入鼻间,沁人心脾,想赶都赶不走。四周此时除了风声,很是静谧幽然,唯有金铃子、蛐蛐等虫儿那嘤嘤唧唧的鸣叫声忽远忽近,一如舒伯特的小夜曲,轻柔、悠长而又凄美,正在述说着秋的寂寥与多愁。

我沐浴在月色里,身披月光做成的斗篷和长衫,在李清照曼妙的诗境里,观赏明月,细品秋风。慢慢融入到风儿的拥抱中,我陶醉在一片广阔的夜空下,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草原上,心境变得宁静而旷达。也许,此刻灵魂不再属于自我,而属于那明月,属于那风声,就连同躯体也随着风声湮没在无垠的月色中。

也许,不只这四季有轮回,大自然有秋天,在人生漫漫征程中,也似这春夏秋冬一样:少年时,胸怀壮志,生机勃发,是春天;青年时,热情奔放,大胆地追求理想、事业和爱情,像夏天;及至老年,退出了轰轰烈烈的社会竞争舞台,恬静而淡然地享受着人生,有一点闲适,有一点庸懒,就像冬天。这一想来,秋,正代表了中年,它累积了春夏的精华,蕴涵着人生的智慧,它因成熟而丰腴,它又因成熟而谦逊至极。

余秋雨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这语言是再精当不过的了,这大自然的秋天和人到中年,恰恰都具备了这种特质。

人生无常,好比月圆月缺;红尘过往,亦如风去风来。对于刚入不惑之年的我来说,只要长守着自己心中不灭的信仰和做人的准则,又有哪些牵绊不能释怀?闲赏秋月细品风,在这月朗风清的夜晚,竟能品出些许人生感悟来,看来此夜无憾!于是,泰然就寝,酣然入梦。

成熟在逆境,醒悟在绝境

如果你认为你一生中也不会陷入绝境,那么只能证明你正在走向绝境的路上。

如果你已经陷入了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天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你已经走出了绝境,回首再看看,你会说你从未发现过,自己要比自己想像的要伟大,要坚强,要聪明。

如果你已经成功了,你要由衷感谢的不是你的顺境,而是你的绝境。

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地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顺境是一种腐蚀剂和麻醉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蜕变,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奴隶的转化。

绝境仅仅是一段距离、一个门槛,同样也是一次转折、一次醒悟和升华。在绝境中你往往会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与俗人甚至包括你自己所见不同的常规,书写连你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所以,绝境才是你的资本、你的证明。

一个人只要不甘心平庸,哪怕是有一点点想法,在把想法通过办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阻力和麻烦。人为制造的、客观存在的和偶然发生的,会让你感到时不予我、英雄气短的无奈,会让你有穷途末路、求救无门的尴尬。

人生之所以有绝境,是因为你要突破要挑战。身陷绝境,就不要诅咒。学会控制,学会珍惜和理解。巴尔扎克说: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我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你不在绝境中发迹,就在绝境中沦落。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平凡人成为一个领域的英雄或者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是挫折和磨难使然,因为英雄和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英雄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而平凡人在逆境中选择了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

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者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一分钟,多走一步路,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看别人的脚,我们至少少走弯路,少跌跟头;多一个想法,多一道门。

切记,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

浅谈成熟

文/芯爱

“童年的梦幻褪色了,不再是,只愿做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有月亮的晚上,倚在窗前的是渐呈修长的双手。不再写流水账似的日记了,换成了密密的、模糊的字迹,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有着谁都不知道的语句”。席慕容女士的《成熟》依旧是那么的忧郁,那么的不食人间烟火,可她却永远不了解男人的成熟,只因她是女子。

有人说,男人成熟就是隐忍后的爆发。虽然其中不免有些小人得志的窃喜,但还是不无道理的。忍耐是痛苦的,压抑的,每个人都想像太白、东坡那样狂荡不羁,可现实生活给予我们的狭小空间,做到无拘无束又是何其的难呢?也许只有孩提时代的纯真可以在其中舒展吧!所以说,懂得忍让是辨别成熟与否的金标准,也许不够充分,但肯定是必要的。那么,爆发呢?女子的成熟通常只是一味的忍让,最终熬成了沧桑,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席太如此忧郁的原因吧。而男人最终必将有个爆发点,吴王卧薪尝胆就是很好历史佐证,我想,如果是吴后的话,可能只有舔破苦胆后的满面风霜吧!换句话说,女子是为了忍让而忍让,而男人是用忍让给爆发上膛。或许这句话在男女如此平等的现代社会是那么的经不起推敲,但我仍会愚昧的坚守。

也有人说,男人的成熟是用谎言堆积的。这句话看似片面,实则颇具哲理。人在经过痛苦的成长过程后,会犹如冬虫化蝶般蜕变后明白,有些时候是不能说真话的,人生在世原本就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过程,虽然偶尔也有真情流露在其间点缀,但这毕竟不是主流,湮没在各种各样的欲望的海洋中,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这一法则同样适用于群居性的人类。人不可能不说谎,虽然可能目的不同,但表达方式都是一样的。女人也会说谎,但数量和杀伤力远比男人逊色,这大概就是大多数女人会喜欢成熟男人的原因吧,毕竟谎言是具备蛊惑力的。所以,谎言堆积了男人的成熟。

可是男人和女人成熟的致命区别是,男人越成熟越好,女人越成熟越老。男人的成熟是稳健,而女人的成熟是沧桑;男人四十一枝花,而女人只是更年期的临近。所以说,男人多是装老,女人多是扮嫩。

总而言之,成熟是每个人都要思考和经历的过程,我们不能刻意追求,只能顺其自然。或许我们不能逃避忍让和谎言,但只求问心无愧,愿我们会在成熟后同样拥有那份美丽的梦幻与纯真。

红了樱桃

文/孙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管樱桃叫车厘子了。

说起来,车厘子就是樱桃的英文名cherry的汉译。但终究车厘子是舶来品,比起本土的樱桃来说要高大壮实得多。虽然超市和水果店里几乎都是车厘子占领了阵地,我依然会在这个季节不依不饶地寻觅着樱桃。

我喜欢本土的樱桃。樱桃口感丰富,莹润多汁,甜中带酸,不似车厘子有股子不管不顾任性的甜。樱桃的甜也是中国审美式的甜,含蓄着的、收敛着的甜。这内敛的味道和它饱满的模样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反差,就好像一个成熟的妇人还保持着少女的害羞。

樱桃,又名莺桃,可以说是水果里最有画面感和音律感的命名了。《吕氏春秋·仲夏》说的“羞以含桃”,莺鸟含而食之,可见其之玲珑小巧。后来,又被叫为樱桃,李时珍说:“其颗如璎珠,故谓之樱。”樱桃色泽鲜艳,红如玛瑙,黄若润玉,文人墨客实在爱死了它。白居易饶有兴趣地描绘过人与飞鸟争樱桃的趣景:“鸟偷飞处衔将火,人争摘时踏破珠。”杨万里也连连称赞它的质感:“含桃丹更圜,轻质触必碎。外看千粒珠,中藏半泓水。”

在他们眼里,樱桃从最初的现身开始,就是“C位”出道。

这让樱桃的身份变得金贵。从唐僖宗时起,新科进士发榜的时候,也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进士们便形成了一种以樱桃宴客的风俗,是为樱桃宴。久之,“樱桃宴”亦指文人雅会。在这样的雅会上,吃樱桃自然是很有格调,比如,装樱桃的盘子必定是玉的、玛瑙的,最次也得是金的,而且不能是土豪金,得是有高级工艺感的金。如此,方能配得上樱桃晶莹剔透、吹弹可破的高颜值。

说起樱桃,就往往离不开美人。在中国式的审美里,美人必定是樱桃小嘴。“柳似眉莲似腮,樱桃口芙蓉额”“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美人如樱桃,玲珑娇艳,风情无限。

樱桃树的结果率不是太高,而成熟的樱桃又不宜保存,来之不易,保鲜期又很短,因而愈发让人觉得樱桃的华美犹如青春最绚丽的绽放,在它娇嫩的容颜上就有了让人感慨的时间感。于是,说起樱桃时,人们往往会怅惘:“时光最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它很像一些独领风骚的美人,青春巅峰期短而脆弱,甚至稍纵即逝。寻常人往往会心生感慨。但,那又怎样呢?就算刹那芳华,它也能以惊艳的姿态留在时光里。

也正因此,每每樱桃上市,我就会到处去寻觅它。总觉得细细品味,才是对它的美的最大尊重、更长久的保存。

虚心

文/思念天地

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癸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事实如此,正应了一句俗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秕子”。

植物如此,倘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

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现实里,如果一味的低着头,那就会给人一种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感觉,别人也会趁机欺负打压,久而久之,会让人们看不起,而作为另类处理。

而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有的时候,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仰望出来的幸福不是幸福,低头看看,身边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满了真实的幸福;如果总是昂着头,不会看见自己的缺点,适时的低头想想,反省一下自己,发现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有的人,不屑于低头,直来直去,硬撑强做,一直奉行“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到最后伤害了别人,也断送了自己。

有的人,把低头看做是耻辱和退缩,总觉得刚、猛、直才是英雄所为,才是硬汉子的做法。

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的太满也会折断,更不知道,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适时的低头,就是需要我们的人生要有弹性和韧性,低头的避让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进,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这些典故充分说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低头智慧。

人生在世,不都是称心如意,天有不测风云,保不齐会失意,保不齐会求人,保不齐会屈一下身,弯一下腰,低一下头。实际这都无伤大雅,只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不失颜面和尊严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屈能伸才更坦然。

适时的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适时低头,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低头是一种平和的执着,是为了胜利,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谦卑,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资格。

适时的低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过一扇门,爬一座山,我们都需要低头,当一根棍子横扫过来,我们会自然的选择低头和放低身段,否则,受伤的一定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硬汉。

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休养。

懂得低头,也就懂得了不低头,在金钱、命运、权贵、邪恶、困难、人格面前,我们是绝对不能屈服,绝对不能低头,否则,自己将沦陷其中,成为终生的奴隶。

成熟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撞的头破血流,而懂得低头,成熟的人,是不会在绝望面前孤注一掷,而是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巧妙的低头,这即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路途,荆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信奉一句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的更顺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若人在低谷、檐下时,在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如果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也许会感悟到人生里的诸多智慧的选择。

写给年轻的自己

相对于同龄人而言我是相对成熟,比较不成熟型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经历的比他们多感悟的比他们多所以就是相对成熟的。然而我的成熟在真正成熟有阅历的人眼里就变成了不成熟,所以我的成熟感觉是相对的存在,比较中就显得弱小了。

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感觉什么都不是我的。我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一样难受。曾经再也不是我们的战场了,当有人问我何时再去时,我伤感了,因为我再也回不去了。

别人告诉我这是我成长的过程,但是这过程来的太快太残忍,不是我不成熟是你们都太成熟了。我可以为了一些东西不吃不喝不睡觉,那叫奋斗。现在我依然不吃不喝不睡觉,只是不吃不喝是因为没有了胃口,不睡觉是因为失眠,觉得自己几个月变了好多,我几个月对工作的热情和态度,似乎一夜间变了,不再炙热。也许还是自己太年轻,年轻的我还无法把握市场的变化,年轻的我还没有独自抵挡困难的力量,年轻的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适应社会的残酷,年轻的我还没有一双坚强的臂膀,年轻的我还没有分析结局问题的能力,年轻的我还是不够成熟。

还是习惯电脑左上角挂QQ右下角看视频,而我就是一过客,我无法融入到这种环境中,也许我还是太年轻。年轻的我还是喜欢忙碌与充实,年轻的我还是喜欢承担责任努力拼搏,年轻的我还是无所畏惧,年轻的我还是那么单纯。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如果我现在放弃,以前所有的努力都是零。那么我就继续沉淀着自己,即使自己现在也很迷茫。都是因为我还年轻,但是年轻已经不是我的资本,我的资本是在我的战场上找回曾经的自我,那个可以在行业呼风唤雨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我胆小,我更害怕回到从前,不知道是否因为从前的那些乱,乱的让我无处可逃,也许就是风光背后的故事。这就是我的故事,故事说给很多人,但是故事终究是故事,一个被人们不重视,很快遗忘的故事,

写给年轻的自己,犯错了没关系,我总会在错误中找到正确的方法。迷茫了没关系,我总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累了没关系,我总会坚持下去自己的信仰。所以年轻也没关系,这是我的成长。这就是我的人生!!!

成熟

文/独行者

很多人说,成熟的表现就是明明眼中泪水在打转,可依旧可以笑着面对一切。

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成熟了,但我知道,那样的成熟真的让人很心酸、很无奈、也很可悲!

不知道什么原因,同桌请了一个月的假期回家,当他回校时,我都认不出他了。以前那个灵气十足的帅小伙不见了,回来的是一个充满沧桑的"男子汉",他的眼神透露了说不出来的伤感。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轻声问道。

"没事",他笑了笑,"我爸出车祸了,以后我的学费要靠借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些鼓励的话,告诉他,他还有我们。

他依旧是那样沉默着,浑身上下没有一点生机……突然间,我发现了他头上竟然出现了几缕白发,一个19岁的青春少年竟然有白发……

他在我们这些同学当中越来越显成熟了,不管是容貌上还是思想上,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青春的任何痕迹,他仿佛就在那一瞬间长大,一瞬间成熟,变得与我们格格不入。他每次都笑着和我们聊天,笑着和我们玩耍,可我们总能在他眼中看到我们不曾拥有的--成熟。

每次到饭堂刷卡吃饭时,他点的菜都是青菜,他总笑着说蔬菜营养价值高;每次AA制聚会时他总笑着说以后聚会他都要来;每次谈到理想时,他总笑着说他将会成为最伟大的人民教师……其实我们知道,他内心有多么苦涩,他越是这样,我们越能感觉他内心的无助。可他依旧每天笑着,笑着……

老师说他长大了,成熟了,明白事理了。可这些,他付出了多少……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成熟就要付出那么多,要长大就要经历那么多,难道这就是古人说的吃一鉴长一智吗?

如果说每个人只有经历那些事才能 让自己成熟,那么我,情愿永远不成熟……

听着往日的杂想

文/夜揽枫

我清楚的记得我最开始接触的“流行”歌曲是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其实我也不知道它算不算是流行歌曲,直至此刻都是这样!

说起来我不应该算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不像你(白),我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透过音乐寻找自己本真,抑或是寻找我的准确支撑点的人,不得不承认音乐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此刻能被见的还有很多是一种基于岁月的东西!我很感谢,但我也真不知道我该感谢的究竟是什么!

年少的我,可以说是一个过着相对优越生活的有着“实力”去炫耀的无知的孩童。许是我做错了什么把一些东西透支了,我想是我的任性以及不羁吧!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经历才会有今日的我,今日不那么“脆”的我!当然这其中伴随我的一直有你——音乐!

我依旧记得秋日的深夜,站在屋外高声的唱着“超越梦想”来对自己进行的申诉与鼓舞!那时的我,怎么说呢,对于自己的境遇没有一丝的怨艾也从未想过去怨艾什么,觉得没资格,直至今日也如此!那时只是对自己的强烈的不满,一种,玩笑的讲,是超越鄙夷的情感,我也不知怎么了,就是觉得自己成熟的好慢,成熟的好不成熟!成熟的意义和我所想的完全不同,许是不成熟所以才如此吧,但终究不懂此刻依旧是如此吗?!貌似吧!但愿吧!但是我要挣脱那种不成熟!

长大了就不苦了

文/枘言

一位年轻人向大师诉说内心的痛苦。

“长大了就不苦了。”大师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年轻人说。

“可你指的长大,是年龄的长大,是身体发育的成熟。”

“一个人,除了年龄的长大和身体发育的成熟外,难道还有别的长大和成熟吗?”“有!那就是内心的长大和成熟。”大师说,“你内心没有长大和成熟,当然会觉得痛苦。”大师说完,拿来两枚果子,一枚成熟的,一枚青涩的,他把两枚果子从中间切开。

大师问:“你比较一下两枚果子的横截面有什么不同吗?”

年轻人仔细对照了一番,说:“青涩的果子内心是空的,成熟的果子内心是实的。另外,成熟的果子内心有果核,而青涩的却没有。”

“我们知道,成熟的果子是甜的,青涩的、未成熟的果子是苦的。”大师说,“为什么呢?因为未成熟的果子内心没有长大和成熟。内心怎样才算长大和成熟呢?就像这枚成熟的果子一样,内心永远是充实的。你知道这成熟果子的果核代表什么吗?”

“这果核,就是果实的种子,代表着内心的希望和信念。”大师继续说,“一枚果子内心永远是充实的,永远充满着希望和信念,那就证明这枚果子已经成熟,自然也就变得甘甜了。一个人也是如此,当他内心充实,饱含着希望和信念,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内心充满甜蜜的人。

最后成熟的果子最甜

或许别人成熟时你的颜色还很青涩,但当你成熟时你的味道一定最甜。

——题记

姥姥家里有一棵苹果树,每年它都会为我们献上可口的苹果,喜欢苹果散发的清香的我,总会跟在外婆后面摘苹果,看着一个又一个的苹果结束它在树梢上的旅行,安静地憩在果篮里。

那天,我和外婆摘苹果时,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苹果——它的颜色还是青的!是风婆婆忘记了对它抚摸,还是它自己反应迟钝没意识到秋天的到来?我指着它说:“外婆你看……”

“没关系,让它留在上面吧,总有一天它会熟的。”外婆摸了摸我的头,嘴里仍说着,“总会熟的。”

总会熟?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那小苹果,忽然就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这苹果不正像我吗?小时候别的孩子背诗背得朗朗上口时,我却连说话都磕巴;上学了,老师讲什么别人一听就懂,我却如坠云雾般茫然;写作时别人能一气呵成,我却步履维艰不知从何下笔,更别提在看到报纸上报道的XX在几岁就考上了清华北大时,我的嫉妒与自卑了。

这样想着就觉得心酸,我苦笑着看着这个青苹果,总是落后一步,该成熟的时候没有成熟,那它还有最后成熟的希望了吗?它的味道呢?我想一定是酸苦的。

以后的日子里,仔细端详着它,当稚嫩的青涩已完全被金黄所取代,它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成熟,我将它洗净后放进嘴里,我想看一个晚熟的果子是否还能实现它的价值。

咬了一口……

真甜!但这种甜味不像蜜,也不似糖,却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觉,香甜在我舌尖上淌,口齿之间都溢满了苹果的芬芳。

一个晚熟的果子,我从来没有想过它可以这样甜……它原来可以这样甜!

从此,我不再为自己上课时不能听懂某些题而焦躁,不再因为自己学得比别人慢而自卑,更不会再去羡慕那些早早就步入大学门的少年才子,因为我知道,最晚熟的果子,它的味道最甜。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

文/羊驼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

有种回答是:“戒掉情绪内耗,收起张扬,接纳无常。”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从来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心智的成熟。

越发明白:保持低调和钝感力,能够接纳生活的无常,才是一个人成熟的开始。

内心淡然,处世泰然,才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最大底气。

戒掉情绪内耗

很多时候,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却已让我们扰乱心神。

影响人们的并非事物,而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过多的敏感,终是一种无谓的自我消耗。

生活本就是自己的,别人怎么做,都与自己无关,如果不能忽视,只会使自己更加烦躁。

有位作家曾说:“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往往很少在意外界的变化,更不会自动带入别人的角色,替他人烦心。

专注于自己的事,遇事稳一点,才是我们给予外界最好的回应。

收起张扬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我们逐渐成熟后,便越发明白:懂得藏巧于拙、用晦而明,才是一个人处世的智慧。

张扬是本能,但谦逊却是种能力。

做人要低调谦虚,保持低调的人,大多是经历过沧桑的人,懂得多思慎言,与人为善。

保持低调谦逊,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是生命的智慧。

低调是人生之路的润滑剂,是事业之路的助推器。真诚低调地做人,必能描绘出人生的精彩画卷。

接纳无常

日渐成熟后,我们会发现,原来坦然接受生活中任何变化,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那些敢于挑战生活的人,都深刻洞察世界的复杂性,并能克服内心的焦虑与恐惧,与不确定性共舞。

生而为人,生活不会一直顺遂无虞,想要日子舒心,就要用开放的心去拥抱变化,接纳无常。

懂得在变化中蛰伏,在无常中蓄力,相信终有一日,我们也会脱颖而出,迎来自己的花期。

人这一生,遇见什么,不由自己决定;但选择什么,由我们自己决定。

外界的嘈杂,人生的起伏,都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

任凭世界喧嚣,戒掉情绪内耗,才能守住内心繁华;无论何种荣光,收起张扬,才能低调不失优雅;任凭生命沉浮,接纳无常,日子才能淡定从容。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会坦然接受命运的给予,明白境随心转,亦能开花结果。

桃李成熟盛夏时

文/邓小鹏

春天,桃李花开,木房青瓦组成的村庄,像一张呆板的面孔终于绽开了笑颜。我们一群十一二岁的少年,唱开了“情歌”:“桃树开花红彤彤,我俩相恋在心中。等到桃子成熟了,我再接你到家中。”“李子开花白雪雪,你家有个好姐姐。那天从你家门过,茶饭不思半个月。”老人听了抿嘴一笑,似乎心中隐秘的心弦被春风拨弄。在我们的歌声中,几场风雨,桃花、李花落了,少年懵懂心结似的青扣窜上了枝头。

树上青色的桃果、李果与田野绿色的禾苗一同成长,转眼进入夏天,树上的诱惑一天天在增长,躁动贪嘴的我们开始了“偷吃”。放学后,我们结伴而行,去邻村多果的人家,投石击果;月夜,我们悄悄爬树摇枝,果落池塘,抢果游泳,一箭双雕。“偷吃”的少年还理直气壮地高唱:“桃果李果,伸手乱摸。吃你一个,还你十个。”那年月,风调雨顺的,桃树、李树好像在我们祈祷的歌声中,果实累累。主人家知道了,也不怎么骂,只是埋怨地说:“还没熟呢!”在我们心里,正是冒险精神和酸涩味刺激了极大的乐趣。

学校成了同学们交换和赠送桃子、李子的“自由市场”。果子的品种繁多:脱壳桃,用手一捏,鲜红的果肉就脱离了核;毛桃,表面很多毛,要用力擦洗才能吃;水蜜桃,果实圆圆的,咬一口蜜汁直流;四两桃,桃中珍品,个儿大,果肉多,一棵树上结的个数不多……秧李,早熟,插秧时就能吃;算盘李,像算盘珠子似的串满枝条,风都能吹落在地;乌饭李,像乌饭一样黑,能撕掉皮再吃;桐李,像桐子一样个大,果肉厚,味甜;猪血李,看起来乌红,吃起来酸涩,父母骂女儿常说“猪血李,好看不好吃”……果子吃多了,酸倒牙,到第二天早晨,喝水、吃饭都牙疼。

全村就数伯父家桃李树最多。伯父家院子宽,门前有一棵古樟树,枝叶展开像一把绿色的大伞,荫蔽了半个庭院。所以,夏天这里成了全村人纳凉的好地方。夏天午休时间长,大人们拉家常,谈庄稼;孩子们打闹,玩游戏;年轻人在石板棋盘上下棋。伯母热情开朗、能说会道,特别喜欢替人家抱孩子;伯父沉默寡言、厚道勤快,搬凳,供烟,挑井水,摘桃子、李子给大家吃。大人们的喧哗、欢笑声,孩子们的吵闹声,掩盖了树上知了的嘶叫声。伯父、伯母就喜欢这热闹的场面和旺盛的人气。

童年时代,我学着伯父的样,也在院子里栽下了很多桃树、李树,也想像伯父家一样成为夏天热闹的场所。可是桃树、李树长大了,我却离开了家乡。后来父亲砍掉我栽下的那些桃树、李树,种成了改良品种,虽然果子个儿大、味道甜,但味儿单调。现在的乡村再也看不到那些“杂牌”的桃树、李树了,但我仍然怀念它们,怀念它们给夏天带来的生机和欢乐,怀念它们给童年带来的酸涩和甜蜜。

秋日周末小记

文/忆炎

九月,秋风撩起衣袂的时候。沿着秋浦河往东去,洪水退去的痕迹依稀可见,秋天的河水格外澄碧,泛着微光。河边的村子叫河东村,村子里有座颇有名的寺庙,河东寺。那座大庙眼见就位于不远的山上,乡间小路却把我们引入了稻田深处。

一户户齐整的农家小院,浅紫微开的牵牛花,闲适奔跑的鸡仔,慵懒哈欠的黑犬……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描绘的场景也不过如此,“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停车入景,走在小路上,由黄黄绿绿的稻子望向远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每一块四四方方的稻田,都在酝酿最后的绿意,走下田埂,饱满沉甸的稻穗,低垂着脑袋,带着孩子蹲下仔细观察,告诉他,这就是快要成熟的庄稼,能做成什么食物,最后就变成我们吃的大米。再等他大一点,就能明白爸爸说的饱满的麦穗是低头朝向大地的,因为成熟才能更谦虚。等他再大一点,就能听明白我告诉他有个形声字“颖”本义就是谷穗,所以字里有匕首和禾木。

秋风吹过,稻田的碧海泛起了黄波,闭上眼睛,手轻轻拂过稻穗,感觉稻田无限的绵延开去,天地无限的宽广,安静。这天地里的人儿也无限的简单,放松。孩子摘一朵牵牛花,做吹喇叭状,手舞足蹈。我们还意外发现,去年曾采摘过的那棵荒废小院门口的柿子树又结满了柿子,快要成熟,大人也像孩子般调皮,摘了一怀抱的柿子。这就是田园诗话里秋意吧,有成熟的果实。

应邀去参观一个朋友的小院,在离城不远的地方,沿着有白鹭飞过的河滩,一转弯便是,闹中取静的地方。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小院有四五栋房子,颇有厚重感,屋主的房子在最中间,其他由父母姊妹分住。院中有池塘,小桥,假山,盆景,还有种满荷的瓦缸,格局设计精细,有园林一角之感。至于盆栽种类,有石榴、黄杨、小叶榆、罗汉松、小叶女贞,紫薇,大型盆景安放在架子上,依墙排列,老根上的粉色紫薇开得极其绚烂,小盆栽难以计数,欲滴的石榴闪着少女般的光泽,屋主最喜欢的是松和石榴。我窃以为,松象征着的是品格,石榴大概象征着生活的热情吧。

孩子们在这样的小院里觉得格外新奇,像进入了百草园中,为什么花里会有毛毛虫,树是不是渴了,还有操作间里的工具,没有配比的沙土,很多弯曲的铁丝。屋主在他的孩子小的时候,一边用铁丝给松树做着造型,一边和孩子说,用铁丝给树造型就像管教你一样,都是更好地生长。看着来回奔跑浇花的孩子,已弄湿了衣服和鞋袜不觉,我有些羡慕他的孩子。

这满园的绿意越看越有意思。得知吸水石被淘米水浸泡后,能生出天然的苔藓,我讨要了两块,分别栽种了两株菖蒲和一簇虎耳草。置于椭圆形紫砂盆中,一高一低有留白,大天地里别有一番小天地。

葡萄架下,秋风吹过,喝着清茶,想想世界,天气慢慢变凉了。

成熟的人有三个特征:留意,留心,留路

文/白杨

走过岁月悠悠,尝遍酸甜苦辣以后,我们渐渐懂得,要做一个成熟的人。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说话留意,交往留心,做事留路。

从古到今,因说话遭祸者,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无非爱逞利齿,爱论长短。

有句俗话:“逞一时之快,得一世之悔。”

津津乐道,逞口舌之欲,并非好事,成熟的人应该懂得慎言畏出,缄默守声。

一个人能说会道,固然让人欢喜,但若口无遮拦,让别人难堪,难免让人生厌。

会说话的人,懂得分场合,讲时机,只言片语,也能让人如沐春风。

话到嘴边留三分,才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一位作家说:“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好的朋友关系就像一棵树,平时没事浇点水,打理打理,偶尔能看到几朵漂亮的花,赏心悦目,就怕有人为了一点好处,把树弄折了。

再好的友谊,也要自带边界,若不留心,可能关系就疏远了。

生活中,很多人与朋友相处时,总觉得人情胜过一切,不停地索取,理直气壮地占人便宜,殊不知,再好的朋友,一旦透支过头了,关系也就变味了。

被透支的朋友关系,就像被过度捕捞的鱼塘,只剩下一潭死水。

朋友之间应该靠共性吸引,彼此对等,而不是一味地打扰,无止境地消耗。

无论是同学,同事,还是亲情,友情,都别透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维护、去珍惜,关系才会长远。

俗话说: “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狼发现山脚下有个洞,各种动物由此通过。狼很高兴,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到各种猎物。

于是,它堵上洞的另一端,等着动物们送上门。

第一天,来了一只羊,狼追上去,羊找了一个小洞,从小洞仓皇逃走。狼气急败坏地堵上这个小洞。

第二天,来了一只兔子,狼奋力追捕,结果,兔子从侧面的更小一点的洞口逃走。

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全堵上。

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狼飞奔过去,追得松鼠上蹿下跳。最后,松鼠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

狼非常气愤,于是,它把整个山洞堵得严严实实。

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

老虎穷追不舍,狼却找不到一个出口,最终,这只狼被老虎吃掉了。

狼不给动物们留余地,也没给自己留活路。

生活中,有的人只顾眼前利益,常常树敌,路越走越窄。有的人为人厚道,做事不忘留余地,逐渐积累人脉,路越走越宽。

做事给他人留一线,日后才能好相见。

成年后我们渐渐懂得,说话、为人、处事都要有尺有度。

话到嘴边留三分,谨言慎行,才能给人一种稳重诚实的感觉。

朋友相处,守住边界,不透支关系,彼此用心维护,友谊才能长久。

做事留余地,道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