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文章
批评文章(精选9篇)
孩子需要静心赞扬与批评
那天晚上十点多,因为次日要五点半起床上早班,所以我上了一会网就要关电脑。这时候上三年级的堂弟跑到我房间,说要我帮他弄一篇读后感的电子版,并且要打印出来,明天要交。我刚要睡就被他缠住了,当然有点不爽:“我明天要五点多起床,要早睡啊。明天再帮你弄行不?”“那可不行啊,我白天不在家,老师说明天要交了。”我再次强调要早睡,叫他回去。他不肯,没办法,于是我吼他那作业本来。不一会,他拿来了一篇读后感,我新建了文档,一边看着文字一边“噼噼啪啪”地打字,确切地说,我是在把心中的极度不爽发泄在键盘上。更让我恼火的是,那篇读后感错字、漏字一堆,部分语句不通顺等等,真是孺子不可教。在一阵急速、力大的打字过后,我把读后感打印出来交给了他,关机,睡觉。
第二天的晚上,我到堂弟家做客。谈到他的那篇读后感,婶也在一旁批:“他的那篇东西啊,狗屁不通,写完又不检查。想写好文章又不多看点书,难咯!”“是啊是啊,错别字、漏子严重……”我火上添油,但没把话说完,因为我知道自己还带着昨晚的情绪。忽然又觉得,像我这样,人就会很容易陷入了对别人作评价的误区。另外,像婶那样由于晕轮效应而产生一味的批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家长们或许整天忙碌身体劳累,或许烦恼缠身心感疲倦,难免产生种种的不良情绪。而家中孩子的一点点小错误则很可能是导致家长不良情绪倾盆而下的诱因,这时候“猫踢效应”便发生了。在消极情绪的障目下,我们很难知晓事情的真相,很难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它完全可以把人引至一个非理智的危险地带。其实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长们都会不停地做鬼脸逗我们开心,因为一点点的长进而赞口不绝。等到我们长大了一点,变得比以前调皮了,那些往日的表扬飞到云霄之外,相反,更多的批评从天而降。不要以为孩子懂事了就可以体无完肤地批评,不要以为批评了就达到预定的效果。当然,适当的批评是必须的。但在一件事情上的态度,不只有值得批评的地方,换个角度,赞扬也必然存在,情绪中的家长们却很难发现这一点。
话归前文。我不该带着情绪批评堂弟,婶也不该因为他学习差而否定一切。各方都在“声讨”他,这会让他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无是处,打击了心中的那份学习热情,从而在内心深处铺上了一层阴影。这一切是重批评轻赞扬的后果。其实对于堂弟写的那篇读后感,可表扬之处是有的:你能够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文中敢于自我批评、超字数完成老师的任务等等。但是由于种种的因素,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不足之处,而事后也没有全面去挖掘亮点,所以导致了对孩子的非理性教育。
批评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做得更好!多份赞扬还不是一样?
我有一个同学,他玩游戏的时候只把成功的过程记录下来孤芳自赏,却完全把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失败置之度外。这种做法对于想成功的人来说不可取,同样,那种对孩子只批评不表扬的教育更为不妥。批评,是为了指出不足和错误之处;表扬,是为了肯定正确的做法。没有了批评,孩子会一错再错;没有了表扬,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就像评价一些大人物一样,无论他犯了什么错,我们都要一分二位地看问题,丰功伟绩和弥天大错都要描述一番然后进行综合地评价。对于孩子也一样,只不过在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批评还是表扬罢了。但是很多家长都沉浸在自己已有的情绪当中,批评就是批评,而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该赞扬的地方。当然,有些时候该批评就批评,该表扬就表扬,要分清具体的事情。
心理学家史金纳说过:“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受忽视而萎缩。”卡耐基也有这样的名言:“在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的赞扬之后,再去听一些比较令人不痛快的批评,总是好受得多。”当你在批评孩子前,要想好可教育的地方,不单只是必须的批评,还有值得赞扬的地方。要运用得当的语言技巧,赞扬与批评结合,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一点,家长必须撇开情绪,还教育一个纯净度。“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值得思考的。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文/牧歌
每次开民主生活会,我都要准备很长时间。
开展对自己的批评还好。自己本来就有很多缺点,好些缺点估计是可以用一辈的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过,每年拿出来说一说,倒是可以提醒一下自己,免得妄大,把短处当特长使。难的是,如何准备对别人的批评材料,还有如何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的确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
俗话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人的认识是人脑这一特殊物质对外部现实世界的反映。举一个广泛流传的例子。你和女朋友,还有另一位朋友走在路上,突然间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卖花小姑娘,你掏出钱包,买下了全部的花送给女朋友。你朋友心里想:他这么做是想在女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大方。你女朋友在想:我知道他是个非常善良的人,想让小姑娘今天可以早点回家。而卖花小姑娘在想:他一定是很爱自己的女朋友,买了这么多花给她。实际上呢?你买花的真正原因,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对你的看法,是经过了自己的“三观”过滤,并通过自己的喜好分门别类。这些对你的评价,更多说明的是他们是谁,而不是你是谁。对别人的批评材料,实际上写的是自己,还要强加在别人的头上,所以难。
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批评呢?
一位大学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邻居曾问我,魏老师,我想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养狗呢?她在和狗狗的相处中获得了无限乐趣,特别想身边的人也能受益。我也想问一句,你们为什么不打太极呢?练习太极,真是越早越好!可是,谁又能真的理解和接受你的建议呢?就像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们,每门课程都重要,相辅相成,一定要打好地基,才能建高楼,可是,又有几个学生听呢?
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你画了一幅画,然后有人说:哇,你画的好美!你的画本身并不因为她的评价而变得美了,而是你的画在他的心中引发了她对美的知觉。同样,你发现另一个看了你的画说:我真的没有办法想象,你花了一个星期就画出这么没有价值的东西!同样,这个评价其实跟你的画在你心中的价值或实际价值都无关,仅说明你的画没有触及到这个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因为这个人想让你难过,可能因为他自己根本没有办法画出来,哈哈。
主席有一句话,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具有极高超的哲学智慧,超脱了所有凡间困惑。所以,当别人告诉你如何如何,都应感谢他们,并主动寻求更具体的指教。但最终:这些跟他们都没有关系,还是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向着想要的方向成长,并且接纳一切可以弥补短处的东西。
我们通过对别人的意见、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可以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你的同事或亲友,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些,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当然,对于一些满嘴跑火车的人,或者发泄一下私愤。就当一阵风飘过,或如蛛丝一样抹去,自然不必理会。
文章的结尾,我突然想起一句话,用作标题很合适: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批评的声音
文/马德
几年前,在网络上,有人批评萧红,由萧红的作品、经历谈及她的个人生活,说萧红的私生活如何如何,所用网络词汇粗俗而粗暴。这个批评的人,我原本很欣赏他,觉得他的文字清新远俗,但因为这篇文章,便敬而远之。
因为那一刻,我看到的不是萧红私生活的不堪,而是这个人内心的不堪。
我的观点是:萧红不是不能批评,而是有些人不配。
批评是一个人的自由,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地批评。
这首先有一个资格确认问题:所谓批评的资格,首先是你出于公心,然后是出于客观而理性,最后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你了解真相。
所以,批评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信口雌黄。不出于公心,难免就有偏私;不信守客观和理性,难免就会狭隘;不了解真相,必然走向虚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些有资格批评的人,往往一言不发。而没有资格的人,却喜欢说三道四。后者,通常会在批评的对象那里挑出种种不是。而前者,不是低调,也不是怕得罪谁,而是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比批评的对象高明。
批评,是向彼岸出发,但最终完成的,还包括对此岸的回望。最好的批评,是救赎世界,也是救赎自己。
批评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能听进去批评才能健康成长,一个社会能接受批评监督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并不意味着谁都能接受。懂,说明都活得很明白。不接受,说明有的人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于是,也就可以见到这个世界的各种西洋景儿,有的人装腔作势,有的人装聋作哑,有的人装疯卖傻。总之,躲躲闪闪。
从人性上讲,谁都喜欢赞扬和恭维,这会激发人内在的轻松感和愉悦感。人在欲望的表达上,自我放纵必然要大于自我约束。一个起码的自由是,我不管你的事,你也少来管我的事。批评恰恰是对这种放纵人格的扼制。谁也不愿意面前横着一个批评自己的人,也因此,真正能听进去批评的人不多。
人有伟大的胸襟,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不惧他人的批评。一个人总喜欢听恭维的话,不会有大气魄。当然了,恭维的话听久了,就会陶醉于这个世界,迷恋于周围的人,就会亦真亦幻亦癫亦狂,就会真的以为自己完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批评,就是把一个人从云端拉回现实。
你用什么方式批评人
文/乔凯凯
著名的足球运动员罗纳尔迪尼奥出生于巴西。他的父亲担任过业余球员,母亲是个球迷,在家庭的熏陶下,罗纳尔迪尼奥很小就开始接触足球。读中学的时候,罗纳尔迪尼奥和同学们组织了足球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踢足球。
有段时间,罗纳尔迪尼奥发现一名叫佩德罗的同学一直没有来踢球,这让他感觉很奇怪,因为佩德罗特别热爱踢足球,从来不舍得错过任何一次踢球的机会。后来,罗纳尔迪尼奥得知,佩德罗不小心摔伤了腿,却又无钱医治,只能在家拖着。于是,罗纳尔迪尼奥召集球队成员,想要帮助佩德罗治好病,重新回到足球场上。
得知情况后,大家都表示愿意想办法帮助佩德罗渡过难关。有一个球员却不屑地说:“他能不能踢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反正又不影响我们踢球,管那么多干什么呀?”他的话一下子激怒了其他球员,大家都指责他自私、没有爱心,甚至还有人挥舞着拳头要打他。在众人的围攻下,那个球员落荒而逃。
“他太过分了,我们不能饶恕他。”
“对,我们得把他赶出足球队,让他不能再踢球。”
“还要把他的事情告诉全校的老师和同学,让所有人都鄙视他。”……大家一个个说得义愤填膺,罗纳尔迪尼奥却站在一旁不发一言。等大家平静下来后,罗纳尔迪尼奥说:“他做得确实不对。可是,我们大家在用什么方式批评他呀?”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罗纳尔迪尼奥看了大家一眼,接着说:“你们说他没有爱心,不够善良,可是如果按照你们说的方法去对待他,那么我们的善良和爱心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岂不是在用他对佩德罗的态度来对待他吗?这样一来我们和他又有什么区别呢?”
罗纳尔迪尼奥的一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后来在大家的影响下,那名球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觉加入到了帮助佩德罗的队伍中。
多年后,罗纳尔迪尼奥被联合国聘为亲善大使,并在建立了一所旨在救助贫困儿童的足球学校时说道:“我们应该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但对于那些不愿施与援手的人,我们要保持宽容,切不可用他们的方式来批评他们。”
我说过些什么
文/蒋纯槐
我曾经在乡下学校当过十二年老师。十二年,二十四个学期,除了上课,我还对学生说过些什么呢?说实在的,具体内容早就不记得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那十二年讲台没有白站,在教书育人上虽谈不上功成名就,却足以自慰。你看,尽管改行二十多年了,每年教师节仍有学生打电话、发短信,带给我温馨的祝福。时不时地,还有在外地工作的学生借回来探亲的机会专门到家里看望我。最突出的是有一年在柳州,一个毕业十六年从未见面的学生,得知我到了柳州后,居然马上打的从城南赶到城北来跟我相见,口口声声说忘不了当年我对他的教诲。另外一个在桂林一家银行工作的学生更是每次遇见都提起当年她中考落榜后,我翻山越岭到她家里动员她去复读的事,她说,要不是我苦口婆心地劝说,坚定了她靠读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信心,也许她至今仍在大山里为脱贫而奔忙……如此这般,让我这个凡夫俗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常常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陶醉在学生们的尊重中,时时以此为荣,以此为傲,仿佛当年传递给学生的真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然而,不久前的一件事却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那天,七八个当年的学生凑在一起小聚,打电话一定要我去参加,一听学生相请,我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三步并作两步走,立马赶到了聚会地点。师生相见,格外亲切,回首往事,把酒言欢,气氛十分热烈,学生轮流敬酒,说的尽是甜言蜜语。似醉非醉之间,我忽然发现还有一个说好要来的学生没有来,我问牵头的学生是怎么回事,那学生面带难色,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原委,原来这个学生曾因听课不专心挨过我的批评,他记得我说过他将来不会有大的出息,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自认现在确实出息不大,所以不想见我。听他这么一说,我酒醒了大半,心里一直存在的成就感刹那间荡然无存。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当年我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激情燃烧是不假,但年轻气盛,脾气暴躁,方法简单也是不争的事实,我说过那样过激的话吗?或许学生不会记错,要不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还在学生的心里纠结?唉,我还有什么理由炫耀自己的成就呢?
回来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在回忆批评学生的情景,努力寻找自己当老师时的“劣迹”。依稀记得,有个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我走过去,二话没说一把抢过书来撕得粉碎,把那学生骂得一文不值;一个年龄较大的女生,在我讲课时插了句嘴,我嫌她影响了我的兴致,当即大声呵斥,那学生涨红了脸,哭着跑出了教室;还有一次搞大扫除,班里的女生打扫操场后,垃圾没有清理干净,校长批评了我们班,我大发雷霆,把班里的女生狠狠地训了一顿,还要她们用手把垃圾捧走……想起这些,我如坐针毡,是呀,十二年,我究竟批评了多少学生?说了多少过头话?做了多少伤害学生的事?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多大的负面影响呢?我怎么就一直没有反思,没有深究,没有警醒呢?
我在心里下定决心,如果有机会遇见从前的学生,我一定要对他们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老师年轻时的浮躁!同时,我还想对我那些正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学生说一声:同学们,当你面对你的学生时,请仔细想一想该说些什么。
老少批
文/赵倡文
人都是会犯过错的,无论老和少。
人小时候犯错大都是好奇心惹的祸,父母三番五次交代,这事不能做,可自己就是不相信,非要去尝试一下不可,结果犯错了。作为长辈,父母会这样批评孩子:“看,不让你这样做,你非这样做,犯错了吧!”如果自己对这件事还不死心,还可能会去尝试第二次,结果又犯错,这时父母就会抱怨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又犯错了吧!”人就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接受父母的批评中长大的。
自己长大了,有孩子了,父母也就渐渐老了。不过,无论父母怎么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怎么思维迟缓、反应迟钝,他们还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总想去替孩子们做点什么,可此时父母所做的,或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或在孩子们眼中父母这样做是错的。于是乎,晚辈就会开始批评长辈:“看,不让你这么做,你非这样做,身体出问题了吧!”或者说:“年纪大了,别再操这心行不行呀!”父母也会如自己孩子小时候一样,不顾孩子们的反对,继续去做他们认为自己力所能及的、应该去做的事情,可结果又会遭到孩子们的批评:“唉,你怎么这么不听劝呀!”父母也是在不断犯错、不断被儿女批评中慢慢老去的。
长辈批评晚辈,晚辈批评长辈,在人世间不停地轮回,这之间相同的是长幼之间相互的爱,不同的是长辈批晚辈,言语中更多的是期待,而晚辈批长辈言语中却充满了无奈,眼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却留不住匆匆岁月。
感悟
文/萌萌
每个人都是上帝派来生存的天使
它们华而不羁,美而不俗
然而天使也并非十全十美
虽然拥有双美丽的翅膀
但没有蓝天白云的衬托
也犹如没有色彩的保护色
轻描淡写
言语情深
所以然:
人将在赞美中成长
在批评中成熟
没有赞美
就像菜里没有盐
淡而无味
淡淡地
让人欲食不能
没有批评
就像菜里没有调料
色不其食
使人食之不佳
给人以赞美
定要心真
给人以批评
定要意善
更要包容豁达
言事实
美其行
讲道理
定措施
少谈性质 真心实意
用一颗最真挚的心给予人以赞美和批评
做到给人以雨露
不求回报
给人以荆棘
适为其道
则可为其:
沙漠中最保贵的一滴
万珠之中最圆最亮的一颗
认清弱点,完善自我
文/杨喆
《人性的弱点》一书,是卡耐基经过15年的研究和实验着成。书籍自1937年问世以来,成为了西方最持久的畅销书之一,稳居励志类书籍的榜首。书中有许多名言和方法,仿佛为我打开了智慧的天窗,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找出了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不足与缺点。
第一、学会自我批评。当我们被他人批评时,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假思索地采取防卫姿态,把自己的麻烦怪罪到别人头上。可是,我们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错,为什么别人要批评自己等问题。“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这句话一点儿也没有说错,我们往往可以从反对你,批评你的人那里学到更多知识,获得更多经验。你我其实都应该欢迎并接受这种批评,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正确。连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坦然承认自己的结论99%都是错误的。所以,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想办法不要急于辩护,而是采用聪明的方法,首先自己先批评自己。
第二、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是处理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也许,同一件事,对方可能完全错了,但他却仍然不以为然,这时,我们先不要去指责他人,而是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一如由你自己一样,也许事情就可以轻松解决。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可能是同学之间无意间的矛盾,可能是没有遵守某些规章,可能也是别人听不进你的劝告之类的。如果我们立即去指责,批评他人,或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对方会再去犯错,故意反击你,让你不满意。然而,如果我们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方会有一种和你合作的欲望,没有抱怨,没有反感,而是用乐意的态度,去听取你的建议,这样,双方既不伤和气,又解决了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不要因为不顺心的小事而垂头丧气。人们常常可以勇敢面对生活中那些大的危机,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通常能够把人搞得垂头丧气。我相信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一棵经历过14次雷电击中的大树,活了400多年,最后在一小队甲虫的啃噬中倒下了。那些小事并不算什么,我们大可一笑而过,为什么还要为这煞费苦心,弄得垂头丧气呢?
第四、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如果你无法接受、适应,那么就会间接影响你的身体健康,这到最后影响的还是你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记住这一点——去适应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
第五、这是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光踢椅子”。我们生活于世,就要面对来自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责任。我们可能会在骑自行车时摔倒了,去抱怨车子;我们可能在学习上没有取得好成绩去埋怨老师;我们更可能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去抱怨工作、埋怨他人,以解脱自己的某些不幸和缺点。记得小时候,字没有写好,我就把责任推到纸和笔上;走路时没看路被石头绊了一跤,我就会把责任推到石头上,埋怨石头为什么没有在路边;或者不小心弄坏了东西,我就会再把责任推到东西上,抱怨东西质量不好……看完《人性的弱点才》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愚蠢,以为自己把责任推到其他人或物上,就可以逃避责任。所以,我应该要敢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些就是我对《人性的弱点》的部分感想,我也相信,通过努力,认真去钻研这本书,就可以掌握那85%的能力,能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更上一层楼,并影响别人,也能战胜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从而打造一个美好的人生!
据说心情不好
文/心随昕意
很多时候,可能真的是这样,你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的。就像这两三天,我眼中看到的昕是比较兴奋开心的,但昕自己却说心情不好。今天中午,昕放学到教师公寓,进门后就说自己这两天心情特别不好,看什么做什么都烦躁。我说是不是作业太多,或被老师批评了。昕说没有,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心里不舒服。即使她如此说,我看到的她仍然看不到哪里有情绪低落的状态,倒不似上周的她总是不怎么说话,多数时候都是面无表情。所以说,真的观察不透孩子,她的心情并不是你看到的或想的那个样子。不过,情绪低落的时候谁都有,有的时候真的就是莫名其妙地萦绕心头,也不必太在意,过了那时间自然也就过去了。我跟昕如是说。
这周没去上辅导课,按照昕的要求,我昨天晚上把老师留给昕的作业送去给老师。去的时候,老师因为没课已经回家了,我只好交给了前台的老师,并给昕的辅导老师打了个电话。昨晚晚自习到家,我告诉昕我已经把作业送到了老师那里。昕问我新作业带回来没。我一愣,她压根就没说过要带回新作业呀,就说老师不在,不过没关系,我会打电话让老师传到邮箱,我取下来打印就行了。昕说一定早点打印给她,否则她后面又抽不出时间做。上午,我给老师发了短信,让他把新作业传到邮箱,昕自己要的。老师下午传了作业,并短信告诉我,我赶紧去取了邮件,题目不是很多,两份作业,全是填空题。从这一点来讲,昕也是比以前进步了不少,以前老师留的作业很多时候都是不愿意做,有时候不了了之,也不带去,现在能够做完让我送去给老师批改,并主动要新作业,说明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希望自己的数学能够进步。
可能昕给班主任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就学习不踏实,从上次我和老师的谈话中就已经感知到了。所以昕经常被批评,昕知道老师是严厉的人,也知道自己一开始就被老师盯上了,自知被批评也是在所难免,所以她被老师批评也不是太在意,只是有时候自己并不是老师批评她的那个样子,她就不悦。昨晚,昕见到我就不高兴地说她又被老师在全班面前公开批评了一通,说她的数学错题本积累得太少,属于马虎应付,不踏实。昕生气是老师不应该在全班面前批评她,她只是不像别人那样把所有的错题都抄下来,她觉得有些错题她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她整理的都是她过滤过的一些错题。她气哼哼地说,如果老师这样批评她,那她下次也不管什么就使劲抄抄抄就是了。对于这一点,我没有资格去评价老师批评地对不对,因为老师的批评也是通过检查同学们错题本后,对比而得出的结论,更何况昕一向也确实不是很踏实,如果昕确实整理出的错题比别人少很多,那对于昕目前的数学实力来说那就是偷懒。当然,我也不能说昕就不对,对不对她自己心里知道,她也许有自己的认知和方法去学习,即使成绩不理想,也不能完全就说她的做法就不好。最终我说,如果她坚持认为自己的方法没有多大问题,可以去坚持,不一定为了怕被批评而去迎合老师,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去拼命抄,那也没多大意义,并且很浪费时间。我建议她可以课后去和老师交流一下,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昕说她不去,老师明确说过不允许任何人进行狡辩,她不想自的难看。也罢,她是经得住批评的孩子,也就一时闹个小情绪,很快也就过去了,只是希望她能够用心思考自己的做法到底对否,有些错题真的掌握好不会再错了吗。
昨天到家整理下英语笔记,然后洗头洗澡,11点40分睡觉了。
今日早餐比较简单,胡萝卜鸡蛋炒饭,昨天一些剩菜,剩稀饭味道不对倒了,下次做饭一定少做,不能剩,一些大枣装书包里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