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文章
地铁文章(精选20篇)
夜上海的小概率事件
若一个人在城东北角,一个人在城西南处,没有说好时间,没有约好路线,跨越整座陌生的城市,在一班地铁里相遇的概率有多大?我没有计算过,我没有学数学的脑子,那样的小数点我可能永远也算不清楚,但并不妨碍我就赶着那一点点小概率,不早不晚地,遇见你。
世界于我看到你的那一瞬间突然美好起来。
收好东西出门的时候,长江南路的路口,铁轨上有火车经过。上海的郊区,穿着睡衣骑电动车的路人,神色闲散地等在警示灯的闪烁旁。
地跌站,三枚硬币换张单程票,挤上就要开走的三号线。数着要坐的站数,计划着路线,发现最近的路要转三班地铁。问你在哪里,你说你已在地铁上。约好酒店见面的时候突然想,会不会在地铁上遇到。
我们的巧遇,或者是我固执的认为的巧遇,在4年前就开始了。
我还能记起自己那年的天真,说爱的诚恳夹杂的稚嫩。
我已经长大到可以想象你那时的小感动里的无奈。
其实那不叫巧遇,那年的七夕,你看到我的瞬间你就知道会看到我吧。第二年的七夕,你早知道会遇到我,想阻拦也知道阻拦不住。那不是概率,那是我在赌运气,赌赢了只是心理安慰,心安理得继续不讲道理的缠着你,赌输了就会自我安慰,缘分天注定感情却可以人长久。所以就是这样,追求这种事,只要认定了,不管有没有缘,不管有没有现实,不管有没有未来,什么都不管。
感情这种事,只要人对了,管那么多又有何用?
好在我们没有绕过沧桑世事还没有遇到。好在我们没有绕一大圈以后才遇到。好在我们只绕了一小圈就遇到了。从此我不再追着你走,你不在看着我走,未来的路不管绕还是不绕,我们都一起走。
虹口体育场收到你的短信,说还有六站到酒店,我奔出一个地铁站,奔到另一个地铁站,8号线上坐四站,我望着指示路线的小灯一盏盏亮起来,上海的夜,终于来了。
避风塘里收到你的短信,说今晚过来,知道我几天四处奔走还没睡好,你就说你要过来。我淡定地吃着盘里的炒软蟹,低头窃笑。三个女人的晚餐,最幸福的我,吃了一只大大的虾饺。
其实你疼我宠我宝贝我,用你的方式,我都知道。我偶尔会哭,但我也经常会开心的傻笑。我偶尔会闹,但我也经常会细数有你的幸福。我偶尔会不说话,但我也经常各种诉说你的好。你知道我爱你,可我比你知道的还爱你。
换到二号线的时候,车厢里都是人,我夹在门口,左右张望没有看到你,笑笑觉得自己想得真多。一分钟后迈下车,你的短信来,说下车了。我站在原地,拨着你的号,听着手机里的忙音。乘客都神色匆匆地走过,地铁开走,我回头,看见你对我微笑。
原来同一列地铁的同一个车厢,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我说,还真遇上了?
你说,我就知道我们肯定会遇上。
于是你牵起傻笑的我走上电梯,我摇着你的手继续傻笑。
我想告诉你,其实你知道。转头看到你的瞬间,无比深信,你就是我命里的男人。
那一刻,两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再来过。
但在一起,分分秒秒,都是那一刻。
开往春天的地铁
今天晚上是个难眠之夜。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完了《开往春天的地铁》后,心情就越来越低落,心变得越来越慌。
在网上找到了《开往春天的地铁》这首歌,我喜欢这段曲子,也喜欢这首歌词。其实,我并不是第一次听了,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就在不断的听这首歌,那是我和他刚开始的时候。
记得那一次,我和他在肯德基谈得不是很愉快,局面僵得快要分手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开往春天的地铁》这首歌,突然想去坐地铁,想去感受下在地铁里绕来绕去的感觉,于是,我话锋一转,提议到:“我们去坐地铁吧?”他说好啊。想不到这居然成了我们真正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有时候一个转变全在于人的一念之间。
歌虽早已听过,可真正看完这部片子却是今天晚上。刚开始看时,觉得有点乱,似乎有点没头没尾的感觉,可看到最后,男主角说要去国外出差的前一晚,以为一切都没了希望,可就在女主角抓住他拼命的打他,最后把他吻住的一刹那,似乎一切都有了转机。
其实,他们是有感情的,可能相处的时间太长,在一起都七年了,多多少少会觉得乏味了,而且就在这时,男主角又失去了工作,不敢告诉女主角真相,因为自卑又怕养不起自己心爱的人;而女主角却因为没有了当初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而怀疑起这份感情,或许只有经历过才明白:爱,其实不只是激情,而是一份细水长流的情谊。激情是短暂的,就像烟火一瞬即逝。“等到风景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这是《红豆》这首歌上的最后一句歌词,写得很好,如果以一颗平淡的心面对生活,或许一切又会变得轻松一点。
爱无处不在,爱无所不能,爱自然包含着一种责任,没有责任的爱,是轻浮的危险的;没有爱的责任,自然也不会叫做爱情了。习惯也是一种感觉,一种习惯了的感觉,爱一个人自然也会成为一种习惯,习惯身边有他,习惯为他做这样做那样,也习惯他为你做这样做那样。当两个人一起久了,都习惯了对方的时候,就会有了免疫的能力,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爱不存在了,以为结婚就成了一种责任。结婚的确是一种责任,但却是爱的责任。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的与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婚,除了特殊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离婚,那亦是因为他们不再相爱了。
两个人在一起最主要的是要时时沟通。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没有及时的沟通就会使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不及时补救,或是遇上了其他更好的,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大不了就祝福对方,只是伤痛却是难免的。
两个人在一起要懂得制造乐趣,否则没有了欢笑麻木了的爱情是可怕的,甚至会迷失在感情中,怀疑起爱情的真实性。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习惯了爱的双方也只有在快遗失了对方之后才发现彼此的重要性,才发现一份感情的重要性。
一遍又一遍的听着《开往春天的地铁》这首歌,又是一年的春天,去年春天地铁带来了我和他的爱情,我想,今年我还是会和他去坐地铁,会和他再去感受在地铁里绕来绕去的感觉。
记得去年六月初的每一天的傍晚,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从学校后面的小村庄沿着小路一直向前骑下去,四周是一大片芦苇地,远处就是很蓝很蓝的天空,我坐在后面抱着他,耳机里一遍又一遍的放着《开往春天的地铁》这首歌,微风轻轻吹过,带着大自然的香味,感觉很好,那条路似乎就是一条地铁道,而自行车就是带着我们开往到夏天去的地铁。真想就这样一直下去,沿着时间这个光阴地铁,闻着爱情的味道,一直向春天这个方向开往。
又是一年的情人节了,我爱的他虽然不在我身边,但我还是希望他能快快乐乐,其实,在我心里,和他不吵架的每一天都是情人节,甚至乎我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个情人节。其实,只要心里有对方,无论有多远,彼此都一样可以感觉到,一样都可以每一天过着情人节。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只小老鼠的爱情
文/佚名
(一)
它是一只小老鼠。从它出生那天起,它就已经知道了这个事实。它出生在地铁里,从来没有名字,所以我们估且就叫它地铁里的老鼠吧。虽然它只是一只老鼠,可从那天起,它就已经觉得自己和一般的老鼠不一样了。因为它觉得它有一般老鼠所没有的一种思想。那就是爱情。
它是一只幸运的老鼠,因为在他生活的地铁里,有一个大屏幕的电视,经常会播放一些新闻或者广告,所以渐渐得它觉得自己也能听懂人的话,不像一般的老鼠,只能听懂那些人们骂它们的话。虽然它每天和别的老鼠一样到处觅食,但是还是感觉自己不太一样。因为它相信,有一天它一定会过一种和一般老鼠不一样的生活。
这一天就是这样到来的。就在不经意的一瞬间,它抬头望了一眼人群,看见了一个女孩。如出水芙蓉一般站立在人群中。最要命的是她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是让人看了忘记一切的一双眼睛,只想一直这样的注视着她的眼睛,心中慢慢地升起一股又一股的爱意,直到漫溢了,你才发现原来自己爱上她了!它只记住了她的这双眼睛。她便上了地铁消失了。它从未想过自己会爱上一个人!对啊,那是一双让“人”迷恋的眼睛,可它是一只老鼠啊!怎么可能呢?
但从此以后,那双眼睛就像夜空中的最闪烁的、最明亮的星星一样,让它神往,只要想想,它都觉得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幸福!它的人生也开始有了目标!它要寻找那个女孩,哪怕再见她一次也好!它每天都在那次见到她的地方等,可是却一次也未见。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并没有让它的思念变淡,反而像酿的陈年老酒一样,越来越浓。
(二)
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开始认识越来越多的朋友。当然都是它的同类。每个老鼠都知道它有这样一个梦想,要找到那个人类的女孩,大家只是笑他不现实。其中,有一只小老鼠(女),深深地爱上了它,不知是爱它的自命不凡,还是爱它的执著,亦或是爱它的梦想。总之,就是像它爱那个女孩一样地爱着它。小老鼠总是鼓励它,对它说,有一天,它一定会再见到那个女孩的。所以,渐渐的,它把这只小老鼠看成是自己的红颜知己,也曾经希望,如果自己爱上的是它就好了!可爱情不就是这样让人无奈吗?
有一天,它决定了,它要出去!走到地铁外面的世界,去找它爱的那个女孩。大家都阻止它,因为,外面的世界是它不了解的,也许会被饿死,也许会被人打死,还有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是它不能够想象的!可是,它已经决定了,因为那可能是它最后的希望了。它每天都在地铁里守候,期待着那星星再在它的夜空中闪烁,可是伴着每天最后一班地铁的停止,希望也就落空一次。它真的感觉在这样下去,它会疯掉的!它一定要出去!那只小老鼠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来找它,可是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看着它流泪。过了许久,它似乎开始感觉到一些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痛苦了,只是温柔的对小老鼠说:“我走了。”小老鼠忍不住地哭出声音来,哽咽着说:“可不可以留下来?”它没有作声,因为它不会留下来,也不愿伤它的心。小老鼠说:“为了我呢?”它还是没有作声,因为它不是它一生中要去找的那个爱人。小老鼠很坚定地说:“那好,我和你一起走!”它望着它说:“不可以。我是去找我的爱情。”小老鼠觉得心更痛了,用着几乎是发颤地声音说:“祝你成功!”
(三)
它终于来到外面的世界了!这里是这么的广阔!一抬头望见的天空是蓝色的,不再是那黑黑的墙。虽然它要随时注意危机的到来,可它还是感到那么的兴奋!因为,它觉得它的梦想已经离它越来越近了!它并没有注意,就在它的不远处,有那么一双忧郁的眼睛在注视着它。
其实外面的世界还是不错的,因为它今天吃到了它从来没有吃过的美味!可也正是为了这,它几乎丢了性命!一只可恶的猫一直在追赶着它,直到回来不知什么原因,那只猫又突然跑开了,可能是发现了新猎物了吧。黑夜到来的时候更是可怕,因为它听到了猫叫声,却又不知道它们藏在哪里。它必须尽快找个安身之处。
就在他疲惫不堪的时候,它来到了一个大房子的前面,那里面有着灯光,不知为什么,它感觉里面一定很安全,于是它在门缝里偷偷地钻了进去。原来这是一所教堂,它以前在地铁里的大屏幕中见过,很多人在这祈祷,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它想,真的有上帝吗?它可不可以帮我呢?它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够实现。
(四)
一天的奔波下来,它真得很累,很疲倦,它找了一个很安全的角落,睡下了。梦里,它梦到了一个很温和的声音对它说:“我可以帮助你实现愿望。明天醒来的你将变成一个人,但是你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那就是你的生命。你可以不做这个选择,因为那样的话,你就只有一天的寿命了。”它连忙喊:“只要我能再见到她,我愿意!”
它真得变成了一个人,当它再次醒来的时候。不,是他。他感激不尽的看了一眼教堂中间悬挂的十字架。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匆忙的向外跑去。他也不知道该去哪,他想还是先去初次见她的那个地铁站吧。原来人的好处这么多!他看到的世界比他原先的高了那么多!他领略的是另一番风情,最主要的是,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去爱她了!
当他来到地铁站的时候,他发现一个只有人类会有的问题。他没有钱,他该怎么去买地铁票呢?他不知该怎么办好了。这时,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天啊!居然是她!感谢上帝!他觉得自己已经窒息了,他说不出来一句话!她微笑的看着他,对他说:“我们好像认识啊!”她接着说: “你好像真的忘了!”他说:“那就从现在开始认识可以吗?”她微笑着点头说:“可以啊!陪我去四处逛逛吧。”他忙说:“好!” 幸福从此时开始。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漫步在街道上。即使人群熙熙攘攘,依然不能让他们有丝毫的分离,只会让他们牵着的手拉得更紧密。这也许就是爱的表现吧。他总是忍不住地去看她的脸,她那双眼睛。他做梦也想不到,让他魂牵梦绕,奋不顾身的她,居然真的能够和他走在一起,一双美丽的眼睛,总是含着笑意和爱意,他真是幸福死了。他向无论和她在一起的时光有多短,他都已经满足了。因为有的时候,瞬间即是永恒。因为,这一刻,他希望时间停止,这一刻,他至死不会忘记,这就是永恒。他也希望,在她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偶尔也会想起这一刻吧。
幸福的时间总是流淌的最快。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两个人就这样漫步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海边。他想,也许我就要死在这里了,在和她一起看完日落。虽然想到死,心中有点伤感,但是,很快的,就有被爱情的喜乐掩盖了。天色越来越暗。两个人肩并着肩,坐在沙滩上,夜晚的海边有丝丝凉意,可是,两颗相爱的心,却是温暖的。终于,在欣赏过晚霞之后,太阳落山了,可是又是一番美景在等着他们。是不是相爱的人,只要在一起,无论什么景色都是那么美好呢?满天的星斗,让人又说不出的感动。两个人,什么都没说,只是偶尔问一句,你冷吗?当地平线上慢慢泛出彤色,当启明星越来越模糊,他已经开始感觉到虚弱和无力了。他最后的深情地望她一眼,对她说:“我得走了。”他不想自己死在她面前,因为他不希望她发现自己爱的是一只老鼠!也许他可以去地铁,也许还可以碰到那只小老鼠。可是,她死死的拽住他,不让他走,眼泪噼里啪啦的流下来。她怎么好像知道他要死了一样呢?他不想她哭,而且,他也已经没有力气走了。“我爱你。”他对她说。然后他*在她的怀里,深情地望着她,直到最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恍惚间,他似乎听到了“我爱你”。他死了,是……它死了。他又变成了一只老鼠。她还是望着它,甚至已经哭出声来。
(五)
到太阳彻底升起的时候,人们在海边发现了两只老鼠,没有人知道,这为什么会有两只老鼠,而且会是死的。也许是那个淘气鬼的恶作剧吧。没有知道它们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也没有人知道一个最美丽的谎言。她其实也是只老鼠,当然就是那只小老鼠。因为她也对上帝说,希望能够帮助他实现愿望。而两个愿望,现在都实现了。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每个人美梦成真。
梦想照进现实
沈阳人的地铁梦做了40多年,当梦想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为之欢呼,为之雀跃,为这开往春天的地铁而兴奋不已。
第一次听说“地铁”这个名词还是小孩子。1965年,父亲参加完市劳模大会回来,晚上和母亲说劳模会上的见闻,父亲兴奋地告诉母亲沈阳要建地铁了。地铁?我好奇地问,爸“地铁”是啥玩意儿?地铁就是在地下跑的火车。父亲文化不高,我也没再多问。我像掌握了什么重大新闻似的把这个消息讲给同院的小伙伴们,他们问我啥是地铁,我就把父亲的解释说给他们。
然而,由于“文革”的开始,沈阳的地铁梦想没能实现,计划夭折。1966年夏天,舅舅去北京串连,见到了毛主席,还免费乘坐了北京地铁。听舅舅讲,地铁老快了,老舒适了,跟坐火车一样。舅舅讲述使我对地铁有了直观的印象,也让我非常的羡慕,心想沈阳要有地铁多好,哪怕坐下北京地铁也是难得的享受啊!
年10月,单位派我去北京出差,我从北京站出来,顾不得找招待所,就直接乘地铁,一气儿坐到了苹果园,又折回到天安门广场。梦想了20年的地铁,终于化为现实,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年代初,上海、广州等城市陆续开建地铁,而沈阳正处在改革的阵痛中。地铁投资巨大,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当时的沈阳是心有余力不足啊!听到人家建地铁心里有了那么一点嫉妒,盼望着沈阳早一点修建地铁,圆老百姓的地铁梦。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沈阳这个共和国长子焕发了青春。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沈阳地铁1号线规划。当年11月18日,沈阳地铁正式开工建设。消息传来,百姓奔走相告,喜上眉梢。我关注沈阳地铁建设进展,为洞通而拍手,为轨通而叫好,为电通而欢呼!历经近5年的昼夜施工,2010年10月8日,沈阳地铁正式运营啦!真想乘坐这第一班地铁,但正值供暖开栓前的紧张时刻,未能如愿。
月下旬,单位正常休双休日了,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坐沈阳地铁。那天早晨,我从家里出来,乘公交来到沈阳站,买票进入地铁站,我看看这儿,望望哪儿,一边拍照,一边在本子上记点什么,心里还和北京地铁比较着。车来啦,我踏上列车的一刹那心情有些许的激动。40多年啊,沈阳人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地铁!
列车像风一样疾驰,把我载到了中街站。我走出站,天空阳光灿烂,感觉初冬的沈阳比春天还温暖,因为沈阳人圆了40多年的地铁梦!
古城地铁
文/朱百平
年前,儿子天天扳着指头算地铁4号线通车的日子。这也难怪,因为出大院就是地铁站,他在北城上班,上下班都能坐地铁,由此盼着地铁早通车。4号线通车的第一天,他下班就坐地铁打道回府了。
2号线开通时,我们家是最早的受益者。因为年迈的父母在长安区居住,我住在城里。父亲患病多年,一发病,须分秒必争地送往医院诊治。可我坐车再快也得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才能赶到。无奈只能安慰两位老人相扶着打车先到医院,然后我再往医院赶。地铁通了,父母所住小区又紧邻地铁站,我跨区不到半小时就能赶到。一年后1号线也通车了。姐姐退休后家也安在了西安,所住小区门外就是地铁站。她看望父母坐1号线再倒2号线,也很方便。儿子当时在长安区上大学,来去也都乘坐地铁。他感言坐惯了地铁,再坐公交都不习惯了。
东西向两条,南北向两条,西安地铁现在已经织成网了,庆幸的是都围绕在我们家周围,且正在越织越密。4号线在我们大院外有站,2号线地铁站离我们不到两站路,1号线离我家三站路。三号线稍远点,也不过四五站路程。正在建设的5号、6号线的地铁站,离我们家也都只有一站的距离。儿子给我计算,现在我们回去探望老人,可以先坐四号线,然后倒三号线,再倒二号线,一直走地下就到了。连续坐三条线,太夸张了吧?面对我的质疑,儿子说这有什么,在一些发达城市里,乘客一两个小时走地下是常态。我想想也是的,据说预计到2021年,西安地铁将形成7条运营线路,远程规划中地铁线路将达到23条,等这些地铁一条条都开通后,市民出行坐地铁走地下将成为常态。更多的人走地下,地面上塞车的状况自然会大大缓解。
在4号线通车之际,我与妻分别打了两个电话。我是打给在外地工作的弟弟的,告诉他来我家可以乘4号线直达。妻的电话是打给在外地的大姐,告诉她以后不论坐高铁还是坐火车到西安,下车后都可直接坐地铁4号线回来。现在我们又在盼望着,盼望着北客站到机场的13号地铁线早日通车。这样我们出行,不论是坐飞机还是乘高铁、火车,就更加方便了。
我的夏天
我,是在摄像头后面观看这个社会行走的人,文艺的?摄影的?国家保密什么局的?不,我其实……是上海地铁站的总站长,主要是负责监控运营工作部分,当年其实就是靠关系进来的空排头,现在因为她,我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地铁上一个衣着光鲜,摇曳生姿的女人在派发着什么传单,正准备叫保安拦下,人群突然有些骚动,鼠标放大画面……美丽的女人斜眼看着面前拎着大包吃的的一个胖胖的女性,哎,就你还不拿着传单,我们公司,就是专门消灭胖子的!!!听到旁边的窸窸窣窣窃笑,一直低着头的她看到捏了捏手中的矿泉水,“你有什么权利判断别人的幸福,我老公把我吃胖了,说吃胖了就是他的了,”幸福的笑了笑坦然的给女人一个透心凉,“我,就是来专门消灭嘴贱的,”
地铁终点站,这个老地方,夏天缓缓的抬头,盯着我的摄像头,笑的像个孩子
夏天 是个微胖的女生,很可爱。第一次注意到是在高一迎新的舞蹈表演中,她演的是一只笨笨的熊,大声的说我叫夏天,笑的没心没肺。
夏天十八岁了。
在我第一次坐上这个位置的时候,熙攘的地铁人群中依旧胖的很可爱的她挽着酷酷的男生,心里满是爱意,听说高中三年的时间里,夏天一直追着这个男孩,因为家里不富裕,宽大的剪裁的衣服让夏天的头越来越低,在高中,人生最重要的三年,早上把放在学校门口的牛奶送到各个班级,中午在学校的食堂收拾碗筷,晚上在学校的旁边晚自习下课后在夜市帮忙,辛苦的兼职打拼终于有可以带回家给父母吃从来舍不得的东西,和自己的大一学费,为了改变家境,她的成绩也从来没有落下过,高考那年放榜,却为了男孩报了分数更低的学校,只为了能和他在一起。我看着她在这几年里,进站,等车,和男孩前往城市的各个角落
夏天二十三岁了。
我看见男孩挽着另一个高挑气质的女生在地铁站里笑得很开心,夏天就在后面偷偷的跟了好久,偷偷的哭,我的心里像被什么刺了一下
工作人员呼叫了安全警报,我找到画面,是他们!夏天捂着脸已经哭的不成样子,男孩眼看围观的越来越多越是趾高气昂“还找人打我,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的样子,又胖又丑,你有什么?要身材没身材要钱没有钱,”,“我没有找人,”夏天已经哭的没有了声音。脑袋嗡的一下,我的冲动到底是害了你,男孩什么时候下车的她也没发现,只是呆呆的坐在那里,直到地铁的终点站停站,四下无人了,终于瘫了一样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夏天二十六岁了。
她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地铁刚开门的第一辆车的时候就上车,同一个地方最后一班车下车,随着时间的行走,慢慢的看到夏天穿着打扮的的越来越有气质,人群中我也看的到,眼神中散发的光芒,自信,你也已经有了新的男朋友。我知道你在大学里就已经因为长期的打工经验被一家公司老板找过去做客服,后来又做销售,再到销售经理,大学毕业一年了,然而你身边的男生却已经慢慢不再和你一同出现,过去偶尔还会被你的男友搀扶着醉酒的你,坐着地铁回到你们的出租房,我不知道现在的你是不是在现实与生活中挣扎。
脸上的妆容也越来越多,厚到我看不清楚你的表情是喜是怒。终于,听说你和男友分手跟了一个富二代,却更快的被抛弃,同样的是在列车的终点,同样的是瘫坐在那嚎啕大哭。之后我在地铁了也已经好久没看到你的坚守的身影。亲爱的夏天,我害怕,我害怕你忘了自己要给父母的生活了吗?你知不知道究竟自己要得是什么,你的梦想还在吗?生活中总有除了爱情,可以让你撑下去的东西。
夏天三十三岁了。
终于你还是我爱的那个夏天,你又一次的失恋后回家创业了,在一个匿名的老板投资和帮助下,每天起早贪黑,把自己的店面经营的有声有色。日子过的虽然不算富裕,但是我知道你过得踏实安稳,后来听说你和那个老板见面了,居然是你的情窦初开暗恋的对象,你结婚了。我知道现在的你是幸福的
感觉好久没见到他了,现在我的镜头里已经看不到夏天了,她已经不在坐地铁了,因为她已经有了全新的生活,她开着宝马,她已经有了可爱的孩子,但是我从心底祝福她。
地铁终点站,这个老地方,身边带着四位看起来很幸福的老人,夏天缓缓的抬头,盯着我的摄像头,笑的像个孩子,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指路的女孩
文/西奈山花开
几个文友约聚于飞天大厦。
飞天就在地铁广渠门外站,我便乘地铁七号线前往。
一出地铁,我就转向了。左顾右盼间,一个20出头的女孩从身后经过,我叫住她问路。女孩打着手势说,直走,快到路口时往北走,就是左拐。说完便行色匆匆地往前走去,像是有什么急事。
正值初春,路旁老树新芽,迎春花艳得耀眼。我慢悠悠地边走边拍着街景,百十米的距离,愣是走了十分钟。
快到路口时,却猛然发现为我指路的女孩站在那儿。我大惊,“你在等我?!”她点点头。原来,去“飞天”要穿过这路边小公园,现在公园树木繁密,已掩住了“飞天”的招牌,她担心我又迷路,便停下来等我,好告诉我确切的路径。
我愣在那儿。我感到心中砰然种下一棵美丽的种子。
女孩嫣然一笑,飞步离去。
我的目光追踪着她,再也没有离开。
我看到她在飘舞,就像春天的蝴蝶。
就像春天。
波士顿第一天
文/清香欣远
昨天飞机到波士顿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孩子们在机场去行李处和我见面,回来的路上下起大雨,我们打的到家。
所谓家只是一套房子中的一间小房子,面积不足十平方米,两张床放进去,基本没有插足的地方。房子住到下个月10号,之后搬家到离医院更近的地方住,这样梦梦上班比较方便,生活也比较方便。
早上睡到八点多起床,早点吃的是我带过来的油条、包子、酥饼,梦梦高兴地说这正是她想吃的东西,一看见这些食物就想起来中科院食堂的饭菜了。
儿子在厨房准备早饭时,我让他教我怎么用微波炉、煤气灶,因为这套房子里还住了其他住户,冰箱是共用的,所以我要记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吃过早饭,儿子带我熟悉环境。波士顿的太阳很强烈,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天蓝得清澈纯粹。虽然是美国的大城市,但路上的车辆并不多,行人更少。街道很少种树,人行道不是很宽。房屋建筑多能看出久远的痕迹。
从家里出来到地铁站口,大约500米,路过一个地铁站口,儿子告诉我,绿色线路不要坐,我们今天要坐黄色线路。
地铁站口很不起眼,稍微疏忽可能就错过了。走进地铁站,暗红色的砖铺路面,四周有些灰暗的环境,散发着陈旧的气息。的确,美国的地铁因为年代久远,看起来都很陈旧,尤其是纽约的地铁。地铁入口没有人把守,更没有安检。乘客刷通过,下楼梯到地下站台。
站台上只有五六位乘客在等车,一切都在告诉我,这里是地广人稀的美国。儿子指着站台上地铁线路告诉我去医院的方向是OAK,回来的方向是HILL。等了不到两分钟,橘黄色的地铁进站,地铁车头看起来很古老,像过去那种内燃机车车头。车厢里人不多,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波士顿的白人大概占百分之五十四,黑人占百分之二十多,中国人占百分之四,这些数据可能不准确,是我出国前看的,有些记不清准确数值,大致是这样的。
地铁车厢与国内地铁相比陈旧很多,没有鲜艳夺目的广告,没有显示屏幕,车子行进到站显示也不清楚,报站的大概是司机,说着地方口音很重的英语,语速快得连儿子也听不懂,我们就数着站,两站下车。
下车出站,站口还是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地铁就一层,很方便。出地铁站口,马路对面就是梦梦上班的医院大门,方便倒很方便,不过听说这里的地铁口经常会有一些流浪汉出没,还曾经发生过抢劫案件,所以梦梦下班如果太晚,需要打的回家。
儿子带我去看了看下个月准备入住的那套房子,临近马路,离医院大概五分钟的路。附近不远有教堂、学校、超市。这一片是中国人聚集的地方,一些店铺招牌用的是中英文。
我们进的这家中国超市叫什么名字我没有记住(以后会记住的),里面几乎全是中国人,说着中国话,商品名称也是中文,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我们买了蔬菜水果,还有鸡腿、牛腩、肉馅、自发面、鲜面条、饺子皮,总价48美元。收款员也是中国人,见我把银行卡拿倒了,告诉我颠倒过来重刷,并让我签字。
从超市出来,深吸了几口气,里面的气味很不好闻,很像我在新奥尔良时去过的那个华人超市,可能主要是因为店里出售的活鱼虾导致的吧。
我们把食物放进小推车里,儿子拉小推车,我拎了一袋蔬菜,原路返回,儿子不断表扬我,说我出超市没有往反方向走,说我进地铁没有走错站台。其实我脑子里早已装满了很多需要记住的东西,比如家里冰箱里的食物位置,现在住的门牌号,坐地铁的方向,下车的站台,还有去中国超市的线路,等等。
回到住处将近中午12点,梦梦用电饭锅焖上米饭,我准备做菜。一盘炒鸡腿,一盘炒青笋,一盘炒奶白菜。厨具是共用的,不过午饭时间没有其他人做饭。
吃完饭我开始睡觉,两个孩子不睡觉,虽然他们低声说着话做着事,我也还是很快睡着了。傍晚孩子们出去拜访同学,我一直睡到晚上八点多。去厨房把从国内带来的豆瓣酱炒了半瓶子,打算让儿子明天去底特律上班时带走。
孩子们回来后,我赶紧给儿子理发。这半年多儿子在美国学会了自己理发,每次都是剃光头。儿子说,以后他打算到理发店理发,不再自己理发了。
等儿子洗完澡出来,我已经准备好拍照。房间太小,只得在书桌前拍了几张。梦梦已经怀孕32周,再有两个月就要分娩。梦梦对未出世的宝宝很用心,这次特意让我从国内带过来给宝宝听的音乐兔,还有很多识字认物画册。
我的波士顿生活已经开始,我要用相机和文字记录我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灯火可亲
文/童晔
南京地铁二号线的灯光是暖黄色的,咽下最后一口包子跟着人流挤上地铁,抢到靠车门的位置倒头就睡,灯光不刺眼,反而很温柔,我把它当作早起上班时上天给我的一点馈赠,这样想来倒有种灯火可亲的感觉。
年前按点上班,老板裹着寒气脱下厚重的大衣,从兜内掏出酒精边消毒双手边回头冲着办公室内的同事道:“都赶紧撤吧。”我和邻座笑称这是临时发的过年福利,不料声音太大被老板听见,老板把披散着的头发束成一团,模样清爽而又干练:“什么福利,2003年的非典又要来了,你们这群小孩该回家的回家,我来替你们把最后的工作收尾。”说罢,她打开桌上的台灯,我们熄灭大灯,一哄而散。
坐上了回家的地铁,寒气从脚底升起,抬眼看着车厢内的其他人,都戴着口罩,眼神空洞,地铁疾驰经过隧道,玻璃上印出灯光下我的双重倒影,仿佛灵魂出窍。
到家已经是晚上六点,关心国家大事的外公早就坐在沙发上看着新闻,客厅漆黑一片,和外面的冷夜无所区别。电视上的疫情地图正随着时间逐渐扩散,我不忍心看此,掏出遥控器换台,一连按了几个还是新闻播报,干脆也跟着外公坐在沙发上了解情况。
电视里的武汉街头有人咳嗽几近昏厥,远处的居民楼大门紧闭,隐约流出点细碎的音乐。对面就是医院,医护人员扶着点滴瓶疾驰而过,悬挂在吊顶上的电视剧吵闹不停,谁也听不见新年的钟声,戴着口罩的患者露出血红的双眼与电视机外的我对视,我也眼眶温热,想必人类的感同身受大抵如此。
那些支援武汉的医生,犹如在黑暗中毅然决然行走的人,除了有颗刚强的心,还有对未来满满的希冀。
我对2003年的非典并无太多印象,上幼儿园的年纪,除了关心每天吃什么再无其他,家长们也对此绝口不谈。长大后从网上了解到的资料虽多,拼接起来也凑不出当时情况凶险的万分之一。直到现在,直观而又准确地看着不断增长的确诊数量和死亡数字,才明白,大人们在非典时期所经历的手足无措的茫然和力所不能及的痛苦,在事后只能埋藏于啤酒和沉默中。在记忆里辗转反侧地回想,是那么的无奈与心酸。我2003年没有体验到的末日感,在20年的新春,沦为故事中的人后,彻底地领悟到了。
“新的一年会变好吗?”起身吃饭前,我问外公。
“一定会好的,四季平安,福多顺意。”外公答道。
远处的地铁呼啸而过,暖黄色的灯光仿佛照在我的脸上。
乘着地铁前进
文/张西峰
且不说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单就地铁突飞猛进的发展,便足以让人激动不已,赞不绝口。
2016年岁末,对于合肥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不平静且值得铭记的节点。12月26日,承载着市民多年梦想和期盼的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这是合肥的首条地铁,也是全省的第一条地铁。因此,它是安徽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合肥这个创新之都与未来完美接轨的关键一步。它的开通,不仅会进一步促使经济格局的变化、交通资源的整合和文化品位的提档,还将奇迹般地呈现其魅力,为这座“养人”的城市,引来更多的“凤凰”助一臂之力。对广大市民来说,切实有效地降低了出行成本,在方便快捷的同时又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不仅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生活方式的要求,而且对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品质也有了一个明显提升。
在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营运之前一周(即12月15日~12月21日),是广大市民难以忘怀的一周。合肥轨道公司开展1号线营运前最后一次免费试乘体验活动,所以老百姓关注度非常高。为了能提前感受、领略地铁风采,15日那天一大早,我和老伴兴致勃勃地赶到包公园站,加入了排队等候领取免费试乘券的大军之中。从地铁A出入口开始,队伍向外延伸数公里,一眼难望尽头。在试乘过程中,节节车厢座无虚席,处处谈笑风生。面对宽敞明亮而又舒适的设计、先进科学而又充满文化内涵的设施、及时而又温謦的语音提醒和工作人员热情而又周到的服务,大家都是异常地激动、兴奋、自豪。不管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每个人都欢欣鼓舞,乐不可支。议论声、欢笑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并与列车时而快进、时而平稳舒缓的速度,汇成了一首欢快和谐的进行曲,共同朝着前方奔去。我们陶醉在幸福之中。不知什么时候,我和老伴乘车的视频,被车上的记者传到了网上,女儿无意中在手机一段截频中发现,感到特别惊喜,为父母有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庆幸。
大湖名城闯出“合肥速度”,创新高地迎来地铁时代。在1号线开通后仅一年,2号线于2017年12月26日开通运营,合肥地铁进入换乘时代。它的投入运营,不仅为沿线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而且大大地缓解了地面公交的压力。3号线将在今年底通车,建设者正“万马战犹酣”。4号线、5号线也在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加快进度,争取提前完成施工。根据新一轮交通线网规划,未来合肥还将有10条轨道交通线路,5条市域线,最终将合肥打造成区域内四通八达、上下连动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地铁时代的到来,已对或将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带来深刻变化,人们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无限的憧憬和想象。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乘着开往春天的地铁,朝着繁花似锦的明天,奔驰而去!
一瞬间的疼痛
坐地铁经常会遇到一些乞讨者。你站在地铁中,眼睛凝滞在窗外一个黑黝黝的不断移动的地方。坚持着看下去。看久了有些累。可以把目光收回车厢内。车厢内的人们或站或坐,姿态有些拘谨。每个人大约感受是一样的:肌肉收缩贴在骨头上,心中谨慎而略带紧张。希望早些到达目的地。思想很容易游离,想起小时候老师让我们用“五光十色”这个词造句。一个同学的造句是用了很多美好的词写了一段话,大家也觉得好,但是就是没有五光十色用上。憋了许久终于邹出一句“我坐在地铁中,看着窗外五光十色的景色”。招来了大家的嘲笑。
以前,在飞驰运转的地铁向外看,只有一片漆黑。最近几年才有聪明者在黑黝黝的隧道中一块块地挂上了液晶广告,于是人们在高速行驶的地铁中凝视窗外时就会看到一个个动起来的画面,都是广告。一个漂亮女人开始出现在窗外你的眼前,扭捏作态,用尽浑身解数,其目的是勾引起你的欲望购买商品。
地铁中的一段时间更像是一部台词精简的肥皂剧,沉默无聊。
伴随着一阵渺茫的歌声,大家扭头朝声音的流源处望去,看到原本拥挤在一起的人们很自觉地让出一条出路。地铁中的主角出现了--------乞讨者。一般是两个人,身体或多或少地同常人不同。前面打头阵的乞讨者矮了一大截,两条腿齐刷刷地从根部切断,两条臂膀雄浑有力,撑着自己的半截残躯在如林的人腿中向前移动,每前移一步都会停下来,扬起头望着你,伸出手要钱。在他的后面还跟着一个人,脸已经被烧的变了形。在脸上原本突起的鼻部只留下两个黑洞洞的小孔。耳朵被烧没了,脸上的皮肤一定是在高温中溶解的,看不到毛孔,只是一片红亮的油脂板结,夏天他的脸一定很热。他跟随者前边的无腿者边走边唱。声音平静地穿过一截截车厢。偶尔有给钱者,无腿的乞讨者会说声谢谢。大多数人将目光抛向别处,盯着窗外黑洞洞的地方出神。
这些乞讨者的故事,无从追溯。他们大多体残,貌丑,脏兮兮的。人们避之不及。更不愿去看,去想,当做面前凝滞的是一片空旷。乞讨者们也许很坏,坑蒙拐骗,用变态的视角去琢磨人,以迥异于常人的残躯做卖点,奸诈地骗取人们的同情心。在他们的老家也许早已盖起了高屋广厦。人们对于他们只有厌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以前的某一个瞬间曾经发生过一阵撕心裂胆的疼痛。晕厥后,他醒来,有些懵懂地端详着自己的腿,不明白怎么会离开了身体,那种感受即使是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也是难以体会的。后来,他的身体缓慢康复了,却永远无法复原。从此后,他的世界淡褪成一片灰暗,渗不进丝毫希望与光亮。
抛去他的人格{如果还有的话}不提,只要想一想,以前的某一刻曾经有过那么疼痛的一瞬,为了这一瞬间的痛苦,还有伴随余生苦不堪言的折磨。如果凑巧你心情好,经济还算宽裕,还是随喜一元,于他们一些方便吧!
跟着地铁去健身
文/黄显耀
提及健身,人们的想法不尽相同——有人喜欢去公园耍太极拳,也有人愿意到江边夜跑,还有人认为散散步就很好……可以说,大家健身的方式和方法真是五花八门。若用莎士比亚的话说,就是“一千个人眼中 ,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于我而言,惬意地跟着长沙地铁去健身,就是我的独门秘笈。此话怎讲?不急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不得不说,地铁是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快捷、经济几乎成了地铁的代名词。我对地铁那真是青睐有加,仿佛不可一日无此君。工作日自然不在话下,就连周末甚至节假日也要搭乘地铁,因为我要跟着地铁去健身。我居住的地方到最近的地铁站步行仅需半小时,时间很充裕的话,我便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相当开心;反之,则会骑着共享单车,像一支离弦之箭飞快地冲向地铁站。进入地铁站,电梯绝不乘,我要去爬楼梯。我发现自己身边爬楼梯的人不多,但我还是愿意坚持下去。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惠而不费的锻炼方法,而且绿色低碳。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我爬起楼梯来气不喘,腿也不抽筋,一口气就上去了,当然下楼梯也很轻松,那真是身轻如燕、健步如飞呀。走进地铁车厢,有空座我就坐,没座位,就站着呗,这感觉也是不错的。有人说,人站着也是很好的健身方式。对此,我感同身受并举手赞成。
周末与节假日的地铁上那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此时,我也极愿意凑个热闹。人山人海的地铁站,便成了我练习“凌波微步”与“神行百变”的好去处。你看我,左躲右闪,前移后退,步履轻盈,神态自若,玩得很是开心。眨眼工夫,我就进了地铁车厢。
节假日,我乘坐地铁一般是没有目的地的,也就是说随意性很强——闹市区,我也乐意去看看,逛逛商场、尝尝美食、看看靓景,那叫一个逍遥快活;而气象万千的高楼大厦,活色生香与触手可及的时尚感,商店里精美别致的商品,刺激着我追求美好生活的欲望,于是我的生活有了新的方向与目标;夜晚的长沙则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妩媚迷人的气息热情地荡漾着,我以为,这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气场,只觉得浑身越来越得劲儿。而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带乃至近郊,我更喜欢,这些地方几乎无一行人,但满眼都是景儿。你会发现这里天空澄澈,大地显得疏朗而宁静却又不沉寂。因为春鸟、夏蛙、秋虫、冬风为我演绎了自然界的最美合声。走起路来,我想快就快点儿、想慢就慢点儿 ;想忽然看天上的云了,就抬起头来看个够吧;有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还带来植物淡雅的一丝丝清香。这独一份儿的感受,让我觉得比做皇帝还要骄傲呢。有时候,我还情不自禁地哼起歌来,这是抒发着愉快心情的咏叹调,更是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赞歌。这一切给了我如许的快乐,只觉顿时身心俱静、物我两忘、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一日老婆问我:“你日行三万多步,去哪儿浪去了?”我笑而答曰:跟着长沙地铁去健身了。自此跟着长沙地铁去健身的,又多了一人。两人同行,不亦乐乎。在我看来,长沙地铁1、2、4号线皆是极好的健身地铁线路,去贺龙体育中心踢足球、到梅溪湖甜蜜夜跑、在橘子洲轻松耍太极,还有攀登岳麓山,到这些地方进行体育活动,是不是想想就很美呢!
时间过得真快,长沙地铁3号线与5号线在向我们招手了。于是乎,我满怀欣喜地期待着新的地铁健身路线。
温馨提示:诸位看官,心动不如行动,我们一起走起?
带母亲坐地铁
文/竹杖芒鞋
在天津工作二十多年了,但真正开始乘坐地铁并出行依赖地铁,还是近些年的事。作为中国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天津地铁的历史要上溯至20世纪70年代初。
从自1970年4月7日的“7047工程”始,至1976年天津地铁新华路至海光寺段3.6公里通车,天津人民靠一铲一铲的施工,不要国家一分钱,成为国内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建成地铁的城市。1984年12月,天津地铁既有线路正式通车,当时称“天津地铁一号线”。
20世纪90年代,我开始在天津工作。早闻天津有地铁,却从没坐过——当时,地铁的乘坐率并不高,更多人是图个新鲜坐坐地铁。天津地铁建设初衷也是战备为主,兼具客运任务。那时,当北京地铁人流拥挤、乘载量连年翻番时,天津地铁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这样的局面,在本世纪初得到改观。2001年10月,老地铁停运改造,天津开始进行新地铁建设。地铁也开始渐渐纳入大部分普通市民的出行所选。记得好像是2012年吧,我居住的河东顺驰桥通了地铁二号线。周末,我带母亲体验新地铁列车和线路。她从老家山西来津居住已有些年头了,平时因晕车,很少出行,这天也是几经动员才勉强出来。从家去地铁站的路上,任我怎么讲,年逾古稀的老母亲始终不肯相信,在她眼皮底下的地下有一条地下铁路。购票、进站,沿着扶梯缓缓下行至站台腹地——干净、整洁、明亮、美观、现代的地铁站给母亲带来了视觉和心理的冲击,她不住地惊叹:“这么巨大的工程”“这地下也亮亮堂堂的,真好”……上了地铁,她又赞叹:看人家天津人真能!这么大的“火车”就能钻地下跑,这车这么俊,坐上去还真不晕呢。
以前,母亲总不想出来,自称“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好不容易出趟门,又总舍不得花钱;为她买点东西,还落她埋怨。这次带母亲坐地铁,难得她这么高兴。那天,我带母亲从顺驰桥站直到曹庄花卉站,又按照她老人家意愿,在花卉市场买了几盆花。这在平日节俭的母亲这儿,实属罕见。我问,还没到过年,怎么想起买花呢。妈说,这日子这样好,哪天不像过年呐。
近年来,天津地铁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开始,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当前,全市在建地铁9条,已开通6条线路,232公里、143座车站,基本形成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居住区、商业区和交通枢纽,日均客流136万人次。
展望“十四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轨道上的京津冀”将逐步成为现实。那时,我妈这晕车又不爱出门的老太太,将有更多地方可去喽。
你走吧,你自由了
建筑感情需要一生,摧毁感情只需一瞬。
——飞呀飞,我没飞进他的怀抱,只因“唿”的一声,他不见了。我到处飞呀撞呀,路经了美丽的花园。可是照照镜子原来看见的只是个小毛毛虫,没有翅膀。意识到这个,我就坠落于万谷深渊之中了。
——下了车,已是六点四十分了,打了手机给他,怒气冲冲地说在开会。想着自己难熬漫长的时光。心血来潮地说去广场等他,那边说的是“你来干什么……”一下无言以对,最后他允许了我去等。
坐在123车上,看着眼前形形色色的种种和身旁浓妆的女子。想着自己的生活是那样的单纯,人生之路是那样平坦的。也许,此刻的他是背离了我的生活的。我这样冲到广场又是为什么呀。
拷机始终未响,他说离开公司就给我电话的,表明他仍在开会。在地下商城里逛了一圈又一圈,觉得自己被遗忘在这都市的黑夜之中了。
八点已过十五了,拷机仍未响,不知公司的老板怎会不顾员工的晚餐,开会到那么晚。于是打了他的拷机。始终静静的电话没有响。我离开了电话,又一次进入了地铁商城,表已指向二十了。忽然想给他一个惊喜,到地铁出口处等他。走到一半拷机响了,我继续走着。想着他在拥挤的地铁人潮中看到我的吃惊的表情。
来了一班地铁没有他,也许下一班吧,我想。又来了,又没有。
我终于还是又拨了他的手机,他已在123车站了。而我在这唯一的地铁出口处竟未等到他。问他怎么过去的,他大声吼着:你管我怎么过来的,你快过来呀。
我只是在想他是从哪到广场的。从他公司到广场最方便的是坐地铁呀。我一下满脑空空。
可是我什么也没再问,他满脸阴郁,就问我吃饭了吗。
我想他是恼有我这样的一个女人在等他,阻碍了他自由的生活吧,不要我的关心及爱。他要远飞,他要空间,他要背离。
走出吧,走出这样的生活不要给彼此负担了。我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现在入夜了,他就睡在我旁边,手不自主地过来抱我,看他熟睡的模样,依然是孩子般天真的。可是……
你走吧,你自由了,因为风景我们都已走过。
地铁上的微笑
文/末一白
微笑,只要轻轻地提起嘴角,便是一个微笑——很简单的动作,却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
——题记
地铁,是一个城市人口流动量最大的一个地方,每天每时,无数人在这里匆匆走过,皮鞋、高跟鞋“哒哒哒”的声音响过,无数的陌生人擦肩而过,无数不曾交错的人生,在这里有了交错点,即使只是一面之缘,淡淡的痕迹终是留在了人生里。
但说实话,我不喜欢这里——这里的人那么那么的多,却又是互相的陌生人,仅仅相隔一堵墙的邻居,在这里即使每天都坐着同一趟车,却从不认识对方,匆匆的一面,即是面对面的站着,也还是低着头玩着手机,耳朵里塞着耳机,无从得知他就是邻家人。这是一个无情的地方。
现在有一种现象,地铁上偶尔抬起头,你可以看见一排低下的头,他们都在玩手机,耳朵里还塞着耳机——仿佛一个小小的方块和一副耳机就可以隔绝他人了,其实我们隔绝的是自己的心却还不自知。车厢里很安静,只有时不时的广播声,每个人都低着头做着自己的事,脸上表情淡漠。一个人下了车,空出一个位置,于是另一个人坐上去,周而复始,有序却无情。这是一个无情的地方。
我不喜欢这种氛围,这种太过安静的氛围,尽管这里的人与人之间确实是没有任何联系,但人类本就是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一种道不明说不清的东西,这是一种从本源上的相同而产生亲近——人与人的联系本就是有的,随着人的出生而存在的,这种联系是无可更改的,是必然的。然而在这节小小的车厢里,我却有着压力,每次开口前都要仔细想好久,思考这句话在这个时候,向这个人这么询问合适吗?明明没有人在意这种小事,但这种每个人好像都自带一种疏离的气场,疏离着其他人,让我望而却步,询问最后还是咽回了肚子里。
上来了一对祖孙俩,小女孩只有6、7岁大的样子——这个年纪的小女孩很是活泼,但这个小女孩却显得很是羞涩,一直躲在奶奶的身后,紧紧地拽着奶奶的衣角,我猜想会不会是因为她那瘦弱的身体,才使她有那么一点点的小自卑?老奶奶看上去已是古稀之年了,一头的银发,脸上是岁月刻下的深壑,背稍稍有些驼,但老人家依旧精神奕奕,人多起来,将小女孩紧紧地护在怀里。祖孙俩在人海里就像一叶折了帆的小舟,被人流挤来挤去,很是辛苦——坐在座位上的人们,头深深地埋下,耳朵里塞着耳机——耳机,是一个人听的音乐,将自己隔绝在外,没有人看到这也在人海里摇曳的小舟。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老人家一个不小心没站稳,踩着了一个年轻人的脚,这个年轻人头上顶着“一簇火”,耳朵“身负重任”——一溜的耳钉,年轻人很是凶狠的瞪了老人家一眼,便扭过头,欣赏他一个人的音乐去了。老人家有些担心的搂了搂小孙女,往旁边错了几步,站到了我的面前。
我有些纠结,要不要站起来让座,站起来又该怎么说?直接说“您坐吧”还是什么也不说好了?心中的想法百转千回,脚下也有些不太安分,错来错去的,一个不小心踢到了小女孩,我顿时大惊,急忙站起来,“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朋友你没事吧?”小女孩愣了一下便急忙摇头,紧了紧手里的衣角,怯生生的开口“没关系的。”心中的愧疚一下子淹没了那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小朋友你坐这儿吧。”小女孩没说话,水灵灵的大眼睛望向了奶奶,老人家笑得慈祥,摸了摸孙女的头,说“没关系的,你不用让座,我们马上就下车了,谢谢你啊。来,跟姐姐说‘谢谢’”小女孩听话的点了点头,小小声的说了声“谢谢”还附赠了我一个大大的笑脸,璀璨的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都完成了月牙,老人家摸了摸小女孩的头以示夸奖,老奶奶也送了我一个爽朗的笑容,像秋日的阳光,温暖人心,我沉默地坐下,脸上掩不住的绯红。
车厢缓缓进站,老人家牵着小女孩的手慢慢的随着人流出了车厢,祖孙俩的笑容却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灿烂,在我的脑海里点亮的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温暖了我的心间,我不禁笑起来——在这寒冬中,我收到了一份多么美好的礼物!
严寒终将成为往昔,溪水破冰的声音已经在作响,春天即将来到——我们将会拥有一个温暖的春天!
初秋的早晨
文/扬帆启航啦
由于晚睡的缘故,一大早醒来总是昏昏沉沉的,加之房间里本来也热,却也没有感到有任何一丝的凉意,直到掩了门出去刷牙,忽而觉得鼻子有抽人的感觉,这才意识到气温已然骤降了许多。
尽管前些日子刚刚立秋,但是在南京这样一个被称之为“大火炉”的地方,你所能体会到的还是热浪滚滚,汗流浃背,哪里会有秋天的清爽呢?莫不是赶上这次的台风,恐怕很难在八月的南京享受到这二十五六度的好气候。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又到了周四,七夕,这是一个情侣与商家一起狂欢的日子,于我,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出了门,小区里的大爷大妈照旧沉浸在他们晨练的世界里,仿佛已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只不过一旦遇到远处走来的熟人,他们却又打足了十二分的精神上去攀谈、唠起嗑来,总之是十分惬意的了。然而大多像我这样的上班族,脚步是放缓不得的,总恨不得一个箭步就可以跨上地铁,跳上公交。往时由于炎热,这个时候大家看上去几乎都是烦躁的,边走边用纸巾擦着额头上浸出的汗珠。今日却大不相同,众人好像都在不约而同的享受着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凉快,脚步却是更快的,只不过脸上挂着的是如晨练的大爷大妈那般惬意的神情。
小区大门处的包子铺还像往日一样的忙碌,铺子里的三个人各自干着属于自己的事情,我大抵知道了他们是一家三口。那个小伙子和我一般大,待客总是笑嘻嘻的,动作娴熟的为每一位来客装好包子,他忙不过来的时候,旁边的中年男子或女子总会赶来支援。他们家的包子口感还不错,买包子的人不少,但排的队却也不是那么长,大抵是因为中国人本来就没有排队的习惯,都是挤着上去的。然而今天的包子客貌似也比往日耐心了许多,至少没有出现挤占前排的现象了,自然地,今天买包子也比往日容易了些许。这应该都是刚来临的初秋所赠与的福利吧。
我个人觉得,地铁这样现代化的产物和四季的变化也是息息相关的,一旦进到地铁里,便会有“四季如春”的感觉。坐地铁的时候大家总是要找些事情做。在早晨,鲜有唠嗑的,一般睡觉的会多一些;也有一些“手机族”依旧低头把玩着他们的手机,我对面的男子估计是在看笑话,时不时的笑出声来引得众人侧目;我正坐在座位上,戴上耳机,听了一篇郁达夫的散文《北平的四季》,里面有写到:南方的秋不过是小春天气罢了。这话我基本是同意的,在我的眼中,南京压根就没有春秋两季,只是在冬天来了人们穿上秋裤的时候才会想到原来还没有感受“秋”的味道。这大概是有些夸张的成份的了,却也是南京气候真实的写照。
下了地铁,告别了工业气息的味道,转而享受带着一丝湿润的清风,头脑仿佛是被前些日子很火的王林大师开过光一样,顿时通透明白了许多。难怪在夏天的老家,那些老者总还是情愿摇着他们心爱的蒲扇在树下纳凉。
来到公交站台,没有坐的地方,我便蹲了下来,依旧听着郁达夫的散文《书塾与学堂》,虽说文中的书塾学堂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年代久远且与现在是不尽相同的,却也还是能勾起我童年那时的一些回忆,回忆大多都是美好的……
从回忆中抽出身来,已经七点五十了,远处同事的车准时的开过来,我熟练地跳上车与同事打声招呼,便如晨练的大爷大妈般唠起嗑来。车窗是摇下来的,望着窗外阴沉的天,风急速的掠过,拍打在脸上、划过耳边,秋意仿佛更浓了一些。都说秋天是悲伤、萧瑟的季节,但显然今天给人的感觉是有别于那些文人墨客所抒发的情感的,而我也就没有必要再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流畅的地铁
文/姚文学
平生首次乘坐地铁,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个春天,受命一人出差北京。一介布衣书生,初次到了首都北京,尽管诚惶诚恐,还是鼓足勇气要去拜一拜久藏心中的神圣的天安门。经路人热心指点,一头钻进豪华的地铁车厢里,自北京站到天安门,瞬间即至。当时心里暗自思量:这样一列小巧玲珑的火车,犹如神龙一般,穿梭地下,我们省会合肥怕什么时候才能拥有?那时,别说地铁了,合肥的地上公交线路,也是屈指可数。
三十年光阴,匆匆,太匆匆。时代的列车进入新世纪之后,咱们的中部城市合肥,与中国勇往直前的铿锵步伐,合拍共舞,真是快速又快乐。先是自然进入手机、电脑时代。大街上,骑一辆三轮车收废纸的大爷,忽然靠边,从内衣口袋中捞出手机:“喂、喂喂,我是老牛,请问您是哪位?旧书旧报四毛一斤,一会就到。”386、486直至586电脑,一夜之间,满城开花,飞入寻常百姓家。时光如风,不知不觉间,又一个轿车的新时代无情地取代了手机、电脑的旧时代!当今的苦恼,不是买不起轿车,而是买了轿车实在无处停放。说话之间,2016年,合肥市一号地铁南北干线隆重开通,由北门火车站到南门滨湖新区,也就是三言两语的工夫,一张油墨喷香的报纸捧到手上,刚看完一版,假如再看二版,说不定就会坐过了车站。一年如同书之一页。上一页翻过去,又揭开了崭新一页。时至2017年,合肥地铁二号线又顺利开通,从西门蜀山区小庙镇,至东门肥东县三十埠,快速如同自三孝口博物馆步行至城隍庙,也就是分分钟的时间吧。2019年,有多条地铁即将开通运行。今日的合肥之城变大了,长高了,背靠蜀山之高,怀抱巢湖之大,湖光山色,尽在其中。
昔日的骆岗机场,迁往今日的新桥机场;昔日的环城马路,像是水面上荡漾涟漪的中心,一圈又一圈,扩散至一环路,扩散至二环路,半径日益伸长。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不敢想象!
中国首条地铁于1969年在首都北京开通,紧随其后,上海开通了,广州开通了,武汉开通了,杭州开通了,南京开通了!半个世纪风雨沧桑之后,我们的合肥市也终于开通了,开了一号线,通了二号,还有三号、四号线,不开则已,一开惊人,居然开通了一批地铁轻轨交通干线,东西南北任你逍遥自在欢乐地畅游。
多年前,有首流行歌曲饱含深情地唱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合肥的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看看它三十年谱写在大地上的诗章,地上的高架,一座座气贯如虹,车流如织;地下的地铁,一条条陆续开通,风驰电掣。朋友,借一双翱翔天宇的翅膀,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吧。
流畅的地铁,像诗人豪迈的抒情,更像一支春之声圆舞曲,伴奏着大湖名城合肥,开启一个崭新时代的温暖的春天。
开往春天的地铁
今天早上一点四十他到安阳的,我们又见面了,今天上午十点二十四的火车他又走了。
虽然搞不懂他的行为,也曾抱怨他,但最重要的是让我看清这一段感情。意识到这样的一个男生真的不值得自己去坚持最纯真的爱情,或许因为曾经的彼此的喜欢,我希望放他走,让他开始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只是有些东西有些我的小坚持他永远都不会懂得了。
今天的阳光很好,我依然是那个内心充满阳光的女孩子,依然相信爱情,依然快乐的微笑着。
加油,你是最棒的。
当一切都成往事
文/金朴实
清早赶赴总部去开学期结束会议。在地铁站里有了一次被挤成“沙丁鱼”的体验。
从门口被挤到地铁两节车厢交接处。放眼望去,一个个黑乎乎的人头,大部分深色的衣服,顿时我感觉地铁里的人一个个就像一只只丑陋的昆虫,包括我自己。
这一只只装备先进面目却丑陋的昆虫没有丝毫移动空间的自由,大部分在逼仄的空间里苟延残喘,大大小小雌雌雄雄的昆虫眼里流露的尽是灰暗、呆滞和无奈。
一想到以后每天都要以这种方式上班,我好像陷入一个陷阱,想挣扎却无力挣扎,想嘶吼却声嘶力竭。
出了地铁站,终于见到了阳光,闻到了清新的空气,长吁一口气。
马路上行人三三两两,个个行色匆匆,很少有淡定从容的,我想我在别人的眼里一定也是烦躁不安的。
这次没有和西施姐姐一起乘地铁,是我认为没这个必要。为此,前两天主动约我一起乘地铁去开会的西施姐姐一口咬定我肯定有野男人了,说我乘个地铁都要男人陪都要和男人呆在一起。哈哈!
我“切”了一声,反问她:就算有,那乘个地铁也只不过一个小时,陪一个小时就能陪得好了?
末了,我又补了一句:是我独来独往惯了。
十八岁失去父亲后,我就喜欢独来独往,我喜欢安静地独处,我喜欢跟自己的心灵对话,我喜欢静静地观察周围的一切,我喜欢静看人间风景时无拘无束地浮想联翩……
步行的十分钟里,我一直听着陈慧琳的那首《Love paradise》。
昨晚听了这首爱的天堂,忽又心血来潮发了一篇博文,文字与心情无关,就当是一个脑萎缩者的胡言乱语,一个精神错乱者的胡思乱想。
先去还书,再去签领2014年的杂志。由于到得晚了些,《读者》杂志已被西施姐姐捷足先登了,喜欢的《特别关注》也已被他人签领,那就签领《青年博览》吧。你看,杂志也和人有缘。我喜欢的《青年博览》像个孤儿一样正静静地等着我去认领呢!
你想要的,不一定会得到,因为无缘。
你想要的,一定会得到,因为有缘。
不要感叹你喜欢的被他人领走了,要懂得知足,毕竟还有一份自己还算喜欢的。也要让每个人都有份,一味索求,只想占便宜,以为得到便宜了没有吃亏,到最后却是吃了最大的亏。
接着三姐妹在图书架前摆拍,没有一张效果好的,不是模糊,就是角度倾斜。我总是吹毛求疵,这个缺点估计改不了了。不过不要紧,只要两位漂亮的姐姐过了拍照的瘾就行,反正我只是个陪衬的。若没有我这个满脸褐斑的丑女人作陪衬,哪里会显出她们更出众的姿色呢!呵呵!你看,我这明显是酸葡萄心理再加自卑心理。
会议屏幕是大红色,非常喜庆。可我更喜欢那电脑桌面的背景图片。一本摊开的书上,四五朵粉色的玫瑰花,最右边是一句歌词,是张国荣《当爱已成往事》里一句:有一天你会知道,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
这个电脑桌面背景会让人有刹那间小小的震撼。震撼在哪里,我却无从说起。
四个领导一一总结发言,底下也有低头看手机刷屏者。我听着冠冕堂皇的公文式发言,感觉很枯燥无味,也刷了几分钟手机。你看,我是顶风作案,又是随波逐流,看样子,过了四十,我敢于变得目中无人了。哈哈!
十七八年来,最初的学校几度浮沉,内部纷争不断,咄咄怪事不绝,最终沦为被合并的命运。虽像是傍了大款,升级为处级单位,但原先的中层干部却没有几个上位,我等屁民人微言轻,只能看眼色吃饭,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吧。惟有祈愿领导不要为难我们这些小下属,顺顺利利平安度日,直至退休。
工作之事还是少说为妙,小心隔屏有眼。呵呵!
总部吃中饭。中饭很简单,一份蛋炒饭,一碗萝卜排骨汤,再加一个香蕉。西施姐姐因为要跟那个歌王说句话,硬要坐在歌王隔壁一桌。要说哪句话呢?就是说《琅琊榜》里扮演大梁皇帝的演员跟他长得很像。的确很像,这我也非常认同。歌王双眼皮的眼睛一眨,笑着说“应该说皇帝跟我长得很像。”呵呵!真幽默!
歌王先吃好,起身后,他就站在西施姐姐身旁说话,说着说着,我发现他的手突然搭在西施姐姐肩膀上,还有不停抚摸的移动动作,我斜着眼死死盯着歌王,他想吃西施姐姐豆腐?此时,歌王看见我的眼神了,他立即收回手,对着我闪了一下媚眼,笑眯眯说道:下车有机会再跟你们一起合作几首歌,我先走啦,回去还要开会呢!
被我锐利的眼神吓退了?还是错觉地认为我会吃醋所以对我抛了个媚眼?通吃两姐妹?切!这男人戴着面具!会议开始前,坐在前排的他还回过头来对我报之以微笑呢!
哈哈!
回来的地铁上,我把这个细节告诉西施姐姐,她说我观察得真仔细,说我很敏感。她说她当时又不能当众甩掉歌王的手。
我是谁?你不是说我很喜欢研究婚姻爱情的吗?我就是个对男男女女爱恨情仇很好奇很八卦的人!哈哈!
说到爱恨情仇,昨天三姐妹吃好韩式烧烤回来,路上正好碰见两女一男。看样子,一个女孩在赌气,另一个女孩像是闺蜜,在劝赌气的女孩,而男孩在一旁手足无措。我又要好奇了,对西施姐姐说着电视剧里常见的狗血剧情。
末了,我说,这些女孩这么年轻就有了爱恨情仇的体验,说不定反而是好事。我这么老了,好像还没有过爱恨情仇的体验呢!
西施姐姐立马说:你不是说自己很脆弱吗?所以你不能有!要不然想不开咋办?
万一有了呢!哈哈!
车厢一路尽墨香
文/海阔天空
车厢一路尽墨香
最近天寒地冻,出门多以坐地铁为主。每当我跨进地铁车厢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暖融融的热气,眼前展现的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车厢里绝大多数乘客都在捧着报纸或书本全神贯注地阅读。有的老人带着老花眼镜,皱着眉头,眯着眼睛,一字一句慢慢地品味;有的小伙子,靠在车厢的手扶栏杆上,一目十行,快速地浏览。有的小姑娘,坐在车厢窗前,默默无声息地阅读,偶尔还会发出一,两声轻轻的叹息。有时还会碰到一些学生,他们大多背着书包,依靠在门边,捧着课本,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背诵什么。车厢里播放着的轻音乐,伴随着不时响起的报纸或书刊的翻动声,整个车厢犹如一间温暖如春的阅览室。利用坐地铁的机会认认真真地读点东西,在我们这个城市里已蔚然成风。
一个民族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是这个民族成熟的尺度。
我在本世纪初到过香港。在香港的地铁里几乎人手一册,无论是报纸,书刊,杂志,人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我女儿到过日本,她回来对我说,日本人在汽车上,在地铁里,在火车里,甚至在飞机上,你都会看见人们在阅读,日本人把学习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在上个世纪末,我曾听说有个日本商人在中国投资建厂。但是他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回一趟日本。他告诉旁人,他是回到日本去学习,否则他就跟不上现代技术的发展了。我女婿到过法国,他告诉我,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看到读书的法国人,地铁、公园、咖啡馆里,他们神情专注得像咀嚼什么可口的东西一样;他们悠哉游哉的样子,就如同在自己的家里。甚至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在巴尔扎克的墓前,你也会看到专注读书的人。
良好的读书风尚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象征。
中国人自古以来一向以读书是“于命相息”的大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的知识分子。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负薪挂角……书山中的奋力攀登,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民族精神。
然而在三,四十年前的“文革”中,“书读得越多越反动。”却是一句十分时髦的口号。那时,知识被肆无忌惮地蹂躏,文化被惨无人道地扼杀,经典名着成了厕所里的手纸,历史成了任人涂抹的妓女。
一九六七年的冬天,我在一所学校任教。当时“破四旧”正如火如荼,千家万户被抄家。一天我正好路过一间“造反派”们总部的办公室。看见里面被抄来的线装书籍堆满了大半个房间,书堆高达天花板。有的线装书被装在精致的桃木夹子里,有的被刺绣的紫红色绒布包裹着,有的还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小黑皮箱里,可见书的主人对这些视如珍宝,惜书如命。这些书大部分已呈土黄色,有一些还有被虫蛀过的斑点,看来这些书籍历代久远了。在教室的左边的一块空地上,一些人正围成一圈。我走近一看,居然这些“造反派”们正一张张把这些线装书撕下来烤火取暖!我的心立即被浸入冰水里。经过协商,他们同意我去翻看一下。我走近这犹如小山丘一般的线装书堆,我感到我面对的是我们民族沉重厚实的历史,是星光灿烂般的民族文化。然而这却被用来“烤火取暖”!大部分书名我都没有听说过,只有“古文观止”和“文心雕龙”是我还比较熟悉的。突然我在这堆书里,看见一个樟木小箱子,上面似乎有斑斑点点的墨迹,箱子的一角已经破损了,露出一些纸张的残片。箱子的搭扣上有一把古铜色的大锁,搭扣已经有一部分被撬起来,但是锁还粘在上面。箱子正面的盖子上被深深地刻上了几个浓墨重彩的大字:“世代相传”。字迹已经模糊了,有的地方甚至被灰尘填塞了,但是依然清晰可辨。我猛然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这是一套什么样的书?这里面又有怎样的催人泪下而又可泣可歌的故事呢?我茫然,我无奈。
过了几天,我又在校园操场的垃圾箱旁,看见几个“造反派”们正在焚烧他们的“战利品”,是一大捆字画。其中有一幅装在一个长条木盒里,外面还有皮外套的字画,滑落了出来,字画一下子展开了,是一幅山水画。画中一角山岩横空出世,一泓清泉傍山而下,淡淡水气,静显清晨之态。山岩旁梅花两三枝,花蕾初放,盎然生机。山岩下一弯池水野鸭相戏,争春知暖。画面流畅开放,大气磅礴。在画面的左下角有七,八个大小不等的图章。(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历代鉴赏家的章印。)整张画似乎表在一幅绸缎上,画的两侧金丝屡屡,七彩缤纷。我感觉这可能是一幅名画,便央求他们不要把这幅画烧了。这些“小将”们对我的央求无动于衷,置若罔闻。在我多次央求下,他们当中的一位突然把这幅画从画轴上扯了下来,抛到火堆里,随手把画轴递给我说:“你就把这根棍子保存吧。”我的心当时被刀剜得鲜血淋漓……
如今,把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肆意蹂躏的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地铁一路呼啸,滚滚向前,仿佛是时代的列车浩浩荡荡,摧枯拉朽,一路春风化雨,播芬放香。这一刻列车上的乘客们沉湎于芬芳四溢墨香之中。墨香伴他们享受那一份悠远的情怀,墨香伴他们感受人生的美丽,墨香伴他们从懵懂走向成熟,从懦弱走向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