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作文 > 经典作文 > 正文

诸葛亮作文

2024/02/25经典作文

倚栏轩整理的诸葛亮作文(精选1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诸葛亮作文 篇1

诸葛亮的疏忽

全面了解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罗贯中先生的小说《三国演义》夸大了他的能力,使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形象深入人心。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诸葛亮不止于此。

第一,我们熟悉《隆中对》。诸葛亮的主张是三分天下一,然后东去孙吴,北去曹魏,值得肯定。毕竟他的蓝图后来基本实现了,但是诸葛亮忽略了一点:如果三方在各自的领土内完成统一,社会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提高。当蜀兵将丰,物资丰富时,魏、东吴是否愿意落后?在各国皇帝的正确领导下,领土上的普通人是否勤奋地保住了自己的工作?从“仁”的角度来看,这样是否达到了“使官安官,使民乐成事业”的目的?毕竟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苦难,过多的战争是蜀国综合国力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诸葛亮的一切行动都是建立在一个当时是正确的基础上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基础。

还有一个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家都知道街亭是关隘的关键,能不能守住就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成败。人们认为应该派魏延或赵云为先锋。毕竟是有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兵。但诸葛亮派了一把扶手椅马谡看守。在这里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可以想象战争的成败。和赵括一样,——落荒而逃。结果军纪严明的诸葛亮下令斩首。

接下来会涉及关羽之死。最后一篇涉及关羽之死,诸葛亮吹捧。刘备收复马超后,关羽的嫉妒心急剧上升。于是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问诸葛亮与马超相比如何。诸葛亮知道关羽的脾气,所以回信奉承关羽,满足了关羽的虚荣心,使他更加骄傲,从而奠定了失去麦城的祸根。

诸葛亮虽有失误,但沉着冷静,善于运用谋略,在古代军事史上独树一帜。比如诸葛亮第一次使用了博望坡的策略,让夏侯惇带着刘备的'微兵退兵。霓虹?一只虫子?你吸得狠,吸得惨,还达到沙鸥的目的了吗?网开一面。

再说空城规划。诸葛亮失街亭后,宿敌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诸葛亮。诸葛亮抓住司马懿——的弱点,起疑。他设疑,吓得司马懿下令退兵。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精彩战斗。诸葛亮的军事天才,知己知彼,临危不惧,面对敌人做出奇谋,被作为佳话流传下来。

诸葛亮的贡献很多很多,比如《辩儒》《孟获七擒》,这里不细说。由此可见,诸葛亮功勋卓著,表现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金无足红”的基本人性。

诸葛亮作文 篇2

他,神机妙算、才华横溢,但却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也因此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卧龙——诸葛亮。

即使已经过去几千年了,但他的事迹,却被流传至今,成为人们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是一个智勇超群、忠贞不渝的人。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孟获,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些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诸葛亮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他是一个“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人。他的一片丹心以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只求安心生活,“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为受到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竭忠尽智,至死不渝,他是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二,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大业,为的就是报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可歌可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诸葛亮的性格品质至今还广为后人流传。《三国演义》同时也塑造了很多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它现在已经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访先人之遗迹,发圣贤之古情。千百年来,诸葛亮成为东方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很多历史典故都出自诸葛亮,“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白帝托孤”,“呕心沥血”、“七纵七擒”,“空城退雄兵,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不仅如此,后世留下了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借箭——有去无还。”等等的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计其数。其传奇般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数不胜数。

诸葛亮,灵与肉虽然已经化作清风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质却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起耀眼的恒星,为世人永远展现出他那圣洁的光辉!

诸葛亮作文 篇3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期间,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推行屯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文化发展。六出祁山之时,病逝五丈原军中,享年54岁。

诸葛亮的手里总是拿着一把羽毛扇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黄承彦的千金小姐黄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才华出众的姑娘。黄承彦怕有为的青年有眼不识荆山玉,故称千金为“阿丑”。阿丑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她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他这样作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手不离扇。

我觉得诸葛亮之所以聪明,并不是因为他的鹅毛扇,而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和研究,这有这些才让诸葛亮如此聪明。

诸葛亮作文 篇4

他,为报刘备识人之恩尽力辅佐;他,为使汉朝再次兴隆屡出奇招;他,为尽微薄之力自请率兵。他,便是一代蜀相——诸葛孔明也。

火烧赤壁时,他用尽天时;草船借箭时,他智谋过人;泪斩马谡时,他大义凛然。谋略双全、重情重义的他怎不为一千秋人物流芳百世?

有人说他在刘备三请四请下出山,是虚伪;说他与周瑜斗智斗勇,是好胜;说他竭力辅佐阿斗,是不明事实。我却要说,他让刘备三顾茅庐是明智的,他不拒绝周瑜的'挑衅是自信的,他不放弃栽培刘禅是忠心的。

这便是明理明义的诸葛!

诸葛亮作文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我唯独欣赏着一个人。

此人“心悬八阵图,目击三分鼎”。是的,诸葛孔明,正是这个人。当今,用来形容孔明的词汇实在太多了。我们已经不能用“英名”、“伟大”来形容孔明了。在众人心中,孔明就像是一个神。

还记得他在隆中的高谈论阔,还记得他草船借箭的智慧,还记得他巧使空城计,还记得他舌战群儒时的自信,还记得他“两表”只为酬三顾的忠义,还记得他临死前的感慨!

这一幕幕,道出了他的智慧,演绎着他的`神话般的人生。

孔明舌战群儒时,面对群儒的伶牙俐齿,唇枪舌剑,频频发难,孔明则以不卑不亢,用容大度的自信态度对之。可谓是“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迫的高度自信,使群儒从“咄咄逼人”态度化作唯唯诺诺一副狼狈不堪的丑态。在这种“万箭齐发”的舌战中,心虚会被人乘虚而入,自卑恰恰会中人下怀,动怒则会乱了自己的分寸,重要的是机智中见沉稳,潇洒中见庄重,灵活中见自信。舌战群儒,与其说是舌战,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孔明的能言善辩和自信挫败了东吴主降派的锐气。

由此可见,孔明是外交的楷模,智慧的化身。另外,他还是十分忠义的。

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他辅佐后主刘禅,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收山川,取四蜀,定南蛮,六出祈山,七擒孟获……

论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欣赏他,但我更有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白发渔樵江渚上 不错哦 ,惯看秋风春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

诸葛亮作文 篇6

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于是下令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造不好就要杀诸葛亮的头。可诸葛亮自称三天就可造成,周瑜欣喜若狂,以为诸葛亮是在找死呢。

第三天清晨,诸葛亮带着鲁肃,开着二十条装满草把子的船开往曹营水寨。曹兵们不断向他们射箭,一个时辰后,船上都装满了箭,诸葛亮吩咐把船驶回东吴,曹操要追也来不及了。

周瑜看了看这二十条船上的箭,细心地数了数,然后带着狡猾的笑,对诸葛亮说:“很遗憾,诸葛亮先生,你自己看看,每条船上只有三千支箭,二十条船上共有六万支,那,剩下的四万支是要留给我做的吗!”“啊!都督息怒,都督息怒。”诸葛亮心生一计,说:“都督,我是说三天完成没有错,但是,这时候还是第三天的早上啊!你若在现在就向我要箭,岂不是耍赖吗?”周瑜听罢,半晌无语,只好让诸葛亮再去借箭。

诸葛亮明白曹操已经不再上他的当,就从二十条船里选了一支快船,叫身边的几十个护卫使尽力气,往上流的蜀国开去。见到刘备,就说:“大哥,周瑜小人嫉妒我的.才能,要让我造出十万支箭,可我没有完成任务,我就找了个借口回来。其实,这也是我的计谋,你只要在东吴没有人看守的时候进攻,那么东吴就是我们的了。”刘备万分不解,心想:东吴往日都防守得十分严密,怎么可能会没有人呢?

再说东吴这里,鲁肃已经将诸葛亮的借箭过程告诉了周瑜,周瑜立刻跟曹操串通好,只要见到有人来攻,立刻率水兵出击。不料曹兵已等候多时,诸葛亮还是没再来借箭,曹兵也就一直没有再派人给周瑜传信。周瑜万分焦急,只好亲自去曹营水寨看看情况。谁知道曹操以为来者是诸葛亮,便派水兵全力出击。结果周瑜没有防备,吴兵被打得一塌糊涂,周瑜火冒三丈,走出船舱,大喊:“喂!不认得我是谁了吗?”话音刚落,一支箭正中周瑜的心脏,曹操这才看清楚:“啊!是周瑜!……”

周瑜死后,吴王和东吴的所有大将、士兵都去墓地安葬周瑜,正在举行祭奠活动时,有一名吴兵来报:“大王,蜀兵趁大王和武将不在,闯进了东吴,现在东吴已经被蜀国占领了。“什么!”吴王火冒三丈,导致旧伤复发,倒地而亡。

从此,吴国消失了。蜀国和魏国关系越来越好,最后,蜀国和魏国合并起来,创立了秦国,统一了天下。

诸葛亮作文 篇7

在三国时期,在襄阳古隆的卧龙岗中的茅庐,一位手拿纸扇的男子身在茅庐,却是时时牵挂天下大事。

他,就是诸葛亮。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空城计、赤壁之战,他利用司马懿的多疑,用空城计吓走了魏军。他还善于发现敌军的弱点,草船借箭就是个例子。

当时,他夜观天象。觉得3日后必有东南风。于是发动了赤壁之战,火烧了曹营百万兵。

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了他。他几乎战无不胜,是三国的伟大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军师。

诸葛亮,这么聪明,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吗?

诸葛亮作文 篇8

我非常喜欢读那些名著,所以我非常熟悉那些名著中的人物。让我们来谈谈诸葛先生。诸葛先生是帮助刘备和曹操英勇作战的著名人物。在我看来,诸葛先生是一个困惑的战略家,他阻止了时代的进步。

让我们试着想想,如果诸葛老师没有跟随刘备帮助他实现三国鼎立,而是投奔曹操,成为曹操的军师,他们的军队将是不可阻挡的。再说,曹操已经在北方消灭了袁绍,只留下一个小小的东吴。如果诸葛老师投奔曹操,有了诸葛老师掌管一切,还有郭嘉、徐庶等人精心策划,诸葛老师也可以免除亲自操刀,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然而,他不得不帮助穷困潦倒的刘备。这群老师中,诸葛直到筋疲力尽病死才与对手战斗。这个群体,全世界有多少人去参军,多少年的大大小小的混战,导致人们饱受战争之苦,流离失所;这个群体,涉及许多英雄杀敌,到处都是血;这个集团,刚才遏制了曹操统一天下、造福人民的决心;这个群体到底有什么可坚持的?

另一方面,如果诸葛老师投奔曹操,天下就一定会统一,人民就一定会安居乐业,而不会遭受战争。曹操也可以实现统一世界的愿望。英雄也可以成为兄弟,诸葛老师不用工作,直到他筋疲力尽。怎么了?无论谁坐在这个世界上,普通人只关心自己的.幸福与和平。因此,在我看来,诸葛先生的人生选择是错误的。至于他完全的忠诚和智慧,这是无可非议的。

孩子们,你们同意我眼中的诸葛的观点吗?

诸葛亮作文 篇9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你们猜到他是谁了吗?没错,他就是“三国男神”诸葛亮。诸葛亮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他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诸葛亮最会用的自然力量应该就是火了,一说到诸葛亮用火,我就能想到一堆: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军……诸葛亮运用火,一般都是很巧妙的,对于“火”的使用,他不用则已,一用就得将敌人团灭。“火烧赤壁”已经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了,就拿“火烧藤甲军”来说吧!诸葛亮把敌人全给引入了一个两面都是悬崖的山沟中,堵上了出口,便开始放火。敌人身上穿的全是干燥的藤条,便都全身是火,活着出去的`几乎没有。他对自然力量的运用炉火纯青,特别是对火,而且,他也特别善于发现敌人的弱点,给予致命性的打击。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靠智慧杀敌的谋士,更是有名的发明家呢!他最出名的发明之一应该就是“木流牛马”了。他可以用“木流牛马”把魏国大司马——司马懿骗得团团转,完胜而归。诸葛亮还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之一——地雷,它可帮助诸葛亮打败了好多敌人。诸葛亮的脑子真是太聪明了,我都怀疑他是吃“六个核桃”长大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有心思搞发明创造,智慧真是“666”呀!

诸葛亮不但聪明,道德也很高尚,他对刘备忠心耿耿,从没有三心二意。刘备的儿子刘禅是个昏君,他很喜欢宦官黄浩,当时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因为刘禅听信了黄浩的话才使行动失败。可是诸葛亮却从不三心二意,坚持辅佐刘禅,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也是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这就是我心中的神人——诸葛亮,他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我要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

诸葛亮作文 篇10

城上,一个人身披鹤氅,头戴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燃着香,悠闲地弹起琴来,而城下,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过来。

这个场景应该是人尽皆知了:这城上坐着的便是诸葛亮,而城下,指挥这支队伍的便是司马懿了。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

当时,因为马谡大意失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而来。而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队也有一半去运粮草了。当听到司马懿来袭时,众人大惊。而诸葛亮却胸有成竹,他命令收起所有旌旗,士兵原地不动,大开城门,每个城门派二十名士兵化装成老百姓,洒水扫街,而自己则登上城楼,悠闲地弹起琴来。

等到司马懿到来之时,看到这一番太平景象,以为城中有埋伏,于是便退兵了。

——这是我们看见的,而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呢?其实,到最后,真正的赢家还是司马懿。

仔细想一下,当时司马懿为什么要撤兵呢?他完全可以派一小队人马进去探个虚实:如果真的有伏兵,再撤也不迟啊,又何至于试也不试一下呢?这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生性多疑吗?其实不然,他之所以不试就撤兵是因为他有更长远的打算。

当时,曹氏集团对司马家已经不是很信任了,而曹家最大的敌人是诸葛亮,他司马懿又是诸葛亮的劲敌,曹家如果想战胜诸葛亮就必须要用到司马懿。所以,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么司马懿也就没什么用处了。所以说,诸葛亮对于司马懿来说还有用处,所以,他就必须得留着诸葛亮。诸葛亮其实就是司马懿手中的一粒棋子,任司马懿摆布,被司马懿玩弄于鼓掌之间。

再看后来,司马懿兵败上方谷后,坚守不出,任凭蜀军怎么叫阵,只是按兵不动,诸葛亮无奈至极,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服,并附上书信一封,讽刺司马懿。而司马懿却厚待来使,依旧坚守不出。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堂堂蜀汉军师出此下策,无疑是无奈之中想要给司马懿一个“莫大的`侮辱”,好让司马懿与他决斗。而司马懿呢,根本没有和他斗一时之气,他知道诸葛亮行军路途遥远,粮草供应难,一定急于交战,所以,他与诸葛亮打开了持久战。所以司马懿不是消极的忍,而是在等待。正是在这种等待中,形势终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诸葛亮巨星陨落,蜀军不战自退,司马懿胜了。

我们往往只看见空城计中诸葛亮用计谋使司马懿退了兵,但是,对于后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却看不到,而这才是最精彩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更技高一筹也在这里体现的最充分。

诸葛亮作文 篇11

在《三国演义》中,人人都有敬佩的英雄,我最喜欢的英雄乃旷世奇才——诸葛亮!

此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身长八尺,面如美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潇洒无比,宛如神仙下凡。他早年丧父,跟随叔叔诸葛玄定居襄阳,后叔叔去世,便与弟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因他居住地为卧龙岗,卧龙这个称号便由此得来!诸葛亮好比周文王的.姜子牙、汉高祖的张子房一样高明,但我觉得诸葛亮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识得人心,为什么诸葛亮会投靠刘备,正因为他识得人心,知道刘备是仁德之主,以忠厚善良为本,不会害了自己,就如“三顾茅庐”中,刘备三次去请他,关张二人都已经急得不耐烦,想要放弃,只有刘备坚持下来,想要天下得幸,苍生有福!

果真,诸葛亮奔刘备之后,刘备并没有亏待他,把他视为手上的一颗明珠捧着,诸葛亮也为主人出谋划策,让刘备得到了蜀汉!为什么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也是因为他识得人心。“草船借箭”中,诸葛亮三天必造好十万支箭,可他第一天没什么动静,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四更时他派二十只船去曹军水寨受箭,他算准时机,算准天气,并且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做事谨慎,雾大看不清虚实时,决不会冒然出兵,只会放箭抵御。因此他巧妙“借”到了十万支箭,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正是他的识得人心,让他在许多地方得到了胜利!

有人说:诸葛亮心胸狭窄,不仅三气周瑜,把他给气死了,而且设计把张关赵等良才给害死。可我觉得诸葛亮心胸非常大度,要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还不如说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想要陷害他,倒是自己害死了自己!说关羽、张飞也是被他所害,那就更加离谱,他们是因骄傲轻敌所死的!鲁迅曾评论过:“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对呀!诸葛亮可真聪明呀!”我不禁联想到自己,虽然我每次考试都能进前十名,但比一比诸葛亮还差得远呢!“诸葛亮,我最喜欢的英雄,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人,我会永远向他学习!”

诸葛亮作文 篇12

你听说过诸葛亮吗?如果没听说过,那么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诸葛亮。

首先,先了解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诸葛亮是三国琅邪阳都人。“三顾茅庐”讲的就是诸葛亮与刘备的故事。刘备当时正需要贤才,他听说诸葛亮是个人才,却隐居山林,就决定亲自去请他。诸葛亮不愿出山,拒绝了刘备,刘备求贤若渴,就三次请他,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真诚和坚持感动了,决定出山相助刘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后,发挥非凡的智慧与才能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不费吹灰之力就“造出”了十万支箭,让吴国大都督周瑜输的心服口服,不禁佩服诸葛亮是神人。

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烈之臣的典范。在他所著的《出师表》中可以看出,他给后入树立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好榜样。他以独特的见解,以及对时事的深刻认识,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助手。

这就是诸葛亮,一个让人敬佩的人。

诸葛亮作文 篇13

徐庶一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开始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卧龙出山天下惊”,三国的局势因这一人再次变幻莫测。

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诸葛亮本可在山林里隐伏终生,心盘天下大事,身若山中卧龙,做个悠闲自在的隐士。然而或许就是内心对对手的追寻,对证明自己的渴望,还有对自己心中完美大计的实践,让卧龙腾天,南北震颤。

既在其位,便谋其政。诸葛亮日夜操劳,调率三军,坐观天象,指点江山。他从容镇定,独守孤城淡然抚琴瑟;他赏罚分明,严整军纪挥泪斩马谡;他“智情”双全,七擒七纵孟获拢人心;他鞠躬尽瘁,讨贼兴复苦撑孤蜀。

诸葛亮已经倾其所有,终其一生,无奈独木难支回天无力。曾经“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蓝图,竟还是随着刘、关、张的死化作南柯一梦。诸葛亮无愧“智圣”之尊名,算尽天下,却算不过命运;看破人世,却看不破自己。三气周瑜却胜不过司马懿,一代卧龙最终还是鳞甲落尽,遁入大地。饮泪作别,唯负孔明这一生大志(智)。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离的是蜀地,别的却是这卧龙一世的英明。对于一个已经为事业燃其一生的人,我们能表达的只有尊敬。

诸葛亮作文 篇14

诸葛亮乃三国英雄,他足智多谋,仁慈大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看穿人心,不愧被称为卧龙。由于后主昏庸,魏晋人才源源不断,虽然是一代奇才为蜀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仍没有挽救蜀国。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众所周知。特别体现在火烧新野智取汉中巧布八阵赤壁之战舌战群儒和巧设空城计等。赤壁之战中,他为周瑜出谋划策草船借箭借东风赢得了这场战争,但引起了周瑜的嫉妒,他以自己超人的政治眼光看穿了周瑜的心,三气周瑜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反使周瑜损命,可见其足智多谋啊!

另外诸葛亮更重视对人心理上的收买,这是我最佩服的一点。

在七擒孟获这场战争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他并不对孟获反复无常而施行酷刑,而是针对孟获的心理放了孟获好几次,七擒七纵最终感化了孟获,使其投降,诸葛亮把攻心视作上策真是仁慈大度。

晚年诸葛亮不顾病情,仍为蜀国效力,后因病而逝。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