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2024/12/30总结范文

倚栏轩整理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精选8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们将《高效阅读》、《锅庄舞进校园》确立为校本开发课程,为了使校本课程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制订了本学期的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分为阶段进行。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前期对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进行严密的调查分析

1、对《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然而,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不注意读法,不注意速度,更不注意效率,致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都十分滞后,据我们的调查,我校学生阅读速度一般每分钟只能达到150字左右,远低于语文课程标准,而且效率极低,每次的语文考试阅读失分严重。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我校张校长在20xx年6月提议,必须科学规范的开发高效阅读课。20xx年9月,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语文学科组老师认真学习了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汉杰等编写的《高效阅读法》。同时,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为高效阅读课随时开放,学校的网络为老师们下载文章,设计阅读问题的上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此基础上三个年级顺利编写完成了《高效阅读》校本教材。

2、校园集体舞推行面临的问题和推广锅庄舞的必要性。

20xx年9月,第一套校园集体舞《校园秧歌》、《青春旋律》在我校进行了全面的推广,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协调性达不到集体舞的要求;音乐节奏快、动作难度大、队形变换复杂、服装要求高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经过体育教师的努力,但收效甚微,锻炼效果很不明显,推广工作也随之被淡化,积极进行体育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势在必行。锅庄舞作为我国传统民族舞蹈藏族舞的一个舞蹈体系,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在我们甘肃地区比较常见。其动作舒展大方,节奏感强、舞蹈形式多样,不受场地、器材、年龄的限制,在农村地区尤为普及,推广和普及锅庄舞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具有显著的效果。20xx年9月我们开始将锅庄舞引入体育课堂教学,通过近一年的推广和普及,我校1000多名学生已熟练掌握了3套校园锅庄舞的动作,跳锅庄舞已成为我校学生课间操的重要锻炼项目,一种健康、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二、建立健全健全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课程开发实行学校领导监督、一人负责、多人参加的开发模式,学校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及立项,组织有条件的教师参与本课题实验。

成立了以罗宝荣为组长,董致峰、梁艳、武鸿钧、魏存莲、梁红俊、高作宾、赵鹏章、祁祥智、陆俊花、白彪飞为组员的《高效阅读》课程开发小组,对任务进行了具体分工:罗宝荣督促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保证课程开发的工作的正常进行;董致峰、白彪飞主管九年级高效阅读课外文章的筛选工作,确定训练问题的审订工作;梁红俊、魏存莲主管九年级训练问题的审订汇编工作并汇总各阶段学生进步情况;梁艳、赵

鹏章主管八年级高效阅读课外文章的筛选工作,确定训练问题的审订工作;高作宾主管八年级训练问题的审订汇编工作并汇总各阶段学生进步情况;祁祥智、陆俊花主管七年级高效阅读课外文章的筛选工作,确定训练问题的审订工作;武鸿钧主管七年级训练问题的审订汇编工作并汇总各阶段学生进步情况。

对于《锅庄舞进校园》,我们成立以谈存成为组长,金海林、罗永新为组员的课程开发小组。谈存成督促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保证该课程开发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课程开发的方案、实施步骤及评价方案,培训相关课程开发教师,并具体负责九年级《锅庄舞进校园》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工作;金海林具体负责八年级《锅庄舞进校园》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情况;罗永新具体负责七年级《锅庄舞进校园》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情况。

三、认真进行课程设计规划。

对于高效阅读我们结合文体知识,进行阅读实践,发现、总结规律,指导阅读方法,使阅读实践有章可循,有法可用,并使之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为此我们制定这样一个重点目标:经过训练,使每个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和理解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500字,其中小部分学生每分钟要达到700字。在课程结构方面我们重点进行了眼脑机能训练,要求学生快速说出阅读文章的七个基本点,计时阅读,报告自己的阅读效果心得。

《锅庄舞进校园》由民族舞蹈和自编操的动作相结合创编而成,通过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运动的魅力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学生压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为文化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狠抓落实有计划的逐步实施

为此我们确立了高效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的三个阶段;20xx年6月12月为准备阶段。我们对所有的语文教师进行了培训,使教师对高效速读的基本原理、训练方法和训练环节熟练掌握。认真搞好实验前的系列讲座,给学生讲清高效速读的科学原理和方法。20xx年12月20xx年6月为实施阶段。每周增加一节阅读课,进行增大识别间距训练、提高视觉机能训练、无声阅读训练、节奏训练。训练几次后,教给学生固定程序阅读法,并要求学生使用该法进行计时阅读。20xx年9月12月为总结提升阶段。教材开发组成员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分解成模块,阶段性重点突破,模块式梯进,使学生阅读逐渐程序化。

谈存成老师负责《锅庄舞进校园》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工作,督促课程开发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本课程开发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20xx年3月初为前期准备阶段,制定课程开发的计划,确定课程开发的方法和课程实施方案。20xx年4月-20xx年12月为课程实施阶段,教授学生领会锅庄舞基本动作、步伐、节奏,将自编的三套锅庄舞《溜溜调》、《弹唱曲》、《草地锅庄》推广开来。20xx年12月为课程总结推进阶段,总结实验成果,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撰写课程开发报告,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进行展示。

五、进行多元有效评价

我们追求学生个性和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学校特色的突显,这决定了评价的多元性。高效阅读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更加关注了“我能读”、“我能做”、“我能听、说”、“我能问”、“我能评”,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积极主动,并有一定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在教师评价方面我们侧重于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阅读速度、效率是否提高了。

锅庄舞进校园我们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实施评价三方面来进行,对教师评价从教学内容、目标、课程实施资源、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评价主要是在锅庄舞的练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四方面的评价。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由学校对教师进行考核。

六、课程开发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高效速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入手,以规律化和量化训练为主要手段,达到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目的。

2、由于这种训练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一开始,学生的心情就是兴奋的、紧张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许有拖拉疲沓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

3、快速高效阅读有利于开发展智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快速高效阅读是一种多感官同时参与的高级神经生理活动过程。它给大脑以极其丰富的刺激,大脑也会因这些刺激而更加发达,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实验证明,这种训练有利于早获知识,快获知识,多获知识。一个人的时间价值就在于他在一定时间内做了多少有效的工作,那么,快速高效阅读的价值就在于在同等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

目前我校已成功推广了三套校园锅庄舞,已经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充分感受了参与“锅庄舞”的乐趣,充分体验了成功和合作带来的快乐,同时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运动的魅力和运动的快乐,帮助学生形成了健康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当前阶段,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在实施过程中缺少专业引领,影响了该课程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2

一、对校本课程设置工作的思考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地逐渐铺开,已把我们推向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平台。“纲要”明确指出:“课程现行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新课程计划具体规定: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非但不折不扣,而且创造性地落实两个“全面”给我们基础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新课题。

之所以说我们步入了发展期:

(一)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依据地方课程方案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把办教、育人结合点的主动权回归学校,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成分,为地方和学校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便于当地优势发挥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形成特色。

(二)三级课程管理改变了“大一统”的课程规划和一刀切的具体要求,密切了社会实际,满足了不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是主体,我们自主进行、总体构想、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新课程管理的弹性与灵活性,有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课程,更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便于把学生学习融入社会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选择学习,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之所以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从传统上,我们主要从事着教材的传授任务,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把“编书”看作异想天开,高不可攀,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薄弱;

(二)从习惯上,学校

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天南地北一纲,城市乡村一案,受其影响不敢超凡脱俗,唯恐有染超纲离本之嫌,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当地还是学习、探索、试验阶段,尚未全面铺开,其意识形态还没有被新课程思想、理念所换,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匮乏;

(四)既然是校本课程,现在尚没有,也不可能有可行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外来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习惯使用“拿来主义”的教师来说,在校本课程的目标确立、体系建构、内容设、学习方式、过程评价上感到茫然无助,不知所措。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原国家教委提出“合理设本校任选课和活动课”近10年,我镇同其它单位一样,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举步维艰,成效甚少。

二、构建校本课程所做的主要工作

镇教育办公室一班人鉴于以上认识,于去年底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思路,这就是:带领全体教师抢抓机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迎接挑战,通过学习、实践、研究、完善、提升,努力开发出极具本校实情的校本课程,以课程改革促进我镇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镇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丰富理论、营造氛围、健全机制,使学校课程开发进入快车道。开学初教育办责成教研室就各单位校本课程开发的潜能、现实情况,以及制约该项工作开展的各种因素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形成书面材料。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了本年度《孙耿镇教育办公室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

为了使教育干部、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三级管理政策的实质、内涵及重要性,丰富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办进一步完善了学习制度,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充实于三个学习日中(周一教委人员学习日,周五校长学习日,周六教师全员学习日)。为了广泛吸纳先进的课改思想和经验,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有近百人次外出学习、观摩或考察。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坚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了将先进经验得以及时推广,镇教育办教研室先后于3月2日、3月18日两次举办各学校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使广大教育干部、教师面对课改树立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内容、遵循原则等重要环节。

为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镇教育办设有该项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管理,提供业务服务,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检查评估与指导等。各校设有工作小组,具体调查研究、试验探索、确立方案,构建本单位的校本课程;任职教师围绕本单位的学校课程,自主确立试验课题,重过程、求实效,及时总结经验、推出成果。通过完善的“层级管理、平等交流、全员参与”,为各单位尽快形成自己的任选课程和校本课程奠定了基本条件。

(二)严格贯彻课程改革精神,合理构建校本课程。我镇各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基本采用“实际调研实践评估科学构建实验调整”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社会、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各校形成的课程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例如:大路民族小学是市级绿色学校,县级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师生爱校如家,都有一份责任感,他确立的课程主题是“学校是我家,我爱我的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高家小学近临环保局垃圾场,环境污染严重,周边群众深受其害,每一位学生也渴望回归蓝天清水,这个学校确定了“环保手工制作”的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善于创造、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xx小学以“我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为主题,将校本课程渗透到学生活动的方方面程,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学生无时无处不沉浸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

xx小学把书法练习作为校本课程,一、二年级练铅笔字,三至六年级练钢笔字,四年级以上练软笔字。既可抄写课文,也可抄写古诗,不但培养了学生特长,也促进了阅读教学。

镇中学把中语委“十五”规划课题《作文三步法》整理、编制为学校任选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开设了“网络阅读”作为校本课程。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贴近生活、善于采集、学会学习的良好习惯。

各单位所设的校本课程均体现了两点:

一是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当地及学校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是体现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成长需求,注重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设的交流,使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日臻完善。3月26日镇教育办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会上各单位解读了自己的“方案”,介绍了落实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困惑。与会人员相互交流、评析,甚至出现了分岐与争辩,但通过

各抒已见,相互指正与借鉴,定会促进我们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深化,相信校本课程的内涵会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科学,更趋于实际和富有活力。以后这样的交流会我们将形成制度。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面对基础课程改革的提速,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凸显薄弱。应通过某些机制,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效益和单位组织培训的质量,鼓励教师参与实践、乐于试验,使其尽快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及管理出经验,出成果。

(二)某些校本课程应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譬如:有的课程以课题形式呈现,大而空,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打折;有的课程缺乏调研,脱离学生实际,体现不出本校特色、优势,一味追求知识性,失去了校本课程本质;有的课程分解不具体,欠衔接,不能形成教育网络和培养体系。

(三)重课程构建轻评价机制。评价是校本课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教师、学生的参与过程及过程中的相对发展,力求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育在发展,课程在改革,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也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变化而不断提升、优化。我们将加大探索研究力度,不懈追求,努力使我镇各单位的校本课程既丰富多彩,又富有实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宽松而优越的教育环境。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3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因:

学区通过问卷、访谈等各种形式,对各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学生的需求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2、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

3、对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有兴趣。

因此学区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入手,决定从这三方面入手开发校本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内容:

1、“我与自然”系列校本课程

2、“我与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三字经、古诗诵读、书法

3、“我与社会”系列校本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办法:

1、“我与自然”系列校本课程

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从小事做起,对周围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行为、习惯等环保问题进行调查,探究、访问,认识到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认识到地球母亲正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结合校本材料的学习,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自然科学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学会合作。

2、“我与文化”系列校本课程

让学生诵读三字经、古诗。“古诗诵读”则让学生懂得朗诵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喜爱,在朗诵中提高文学素养;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我们要从小打好每一个孩子的写字基础。

3、“我与社会”系列校本课程:

“我爱我家”告诉我们:祖国、社会是大家,学校、班级是小家,我们共驻一个爱的家。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家的温暖,亲情的关爱,同学的友爱,用爱心去爱家及家里的每一个人。

生活离不开口语、离不开交际,“口语交际”重视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会读、会听,而且知道自己怎样读和为什么读,成为有能力的交流者。

“安全教育”旨在安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四、校本课程得到的收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从学校的发展来说: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将逐步把学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

从教师发展方面来说: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使教师走向复合型、专业型人才。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从学生方面来说: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育价值观,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关注文化课教学,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体验活动意义的省思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发现人生的意义。

五、校本课程的困惑: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确实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总是感到效果不是那么好,学生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

六、存在的问题:

1、校本课程的实施力度不大,实效性不高;

2、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完善。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4

一、对校本课程设置工作的思考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当地逐渐铺开,已把我们推向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平台。“纲要”明确指出:“课程现行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新课程计划具体规定: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非但不折不扣,而且创造性地落实两个“全面”给我们基础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新课题。

之所以说我们步入了发展期:

(一)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依据地方课程方案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把办教、育人结合点的主动权回归学校,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成分,为地方和学校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便于当地优势发挥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形成特色。

(二)三级课程管理改变了“大一统”的课程规划和一刀切的具体要求,密切了社会实际,满足了不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和教师是主体,我们自主进行、总体构想、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新课程管理的弹性与灵活性,有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课程,更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便于把学生学习融入社会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选择学习,使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

之所以说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从传统上,我们主要从事着教材的传授任务,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把“编书”看作异想天开,高不可攀,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薄弱;

(二)从习惯上,学校

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天南地北一纲,城市乡村一案,受其影响不敢超凡脱俗,唯恐有染超纲离本之嫌,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三)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当地还是学习、探索、试验阶段,尚未全面铺开,其意识形态还没有被新课程思想、理念所换,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匮乏;

(四)既然是校本课程,现在尚没有,也不可能有可行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外来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习惯使用“拿来主义”的教师来说,在校本课程的目标确立、体系建构、内容设、学习方式、过程评价上感到茫然无助,不知所措。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原国家教委提出“合理设本校任选课和活动课”近10年,我镇同其它单位一样,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举步维艰,成效甚少。

二、构建校本课程所做的主要工作

镇教育办公室一班人鉴于以上认识,于去年底形成了自己的基本思路,这就是:带领全体教师抢抓机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迎接挑战,通过学习、实践、研究、完善、提升,努力开发出极具本校实情的校本课程,以课程改革促进我镇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镇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丰富理论、营造氛围、健全机制,使学校课程开发进入快车道。开学初教育办责成教研室就各单位校本课程开发的潜能、现实情况,以及制约该项工作开展的各种因素作深入细致的调研,形成书面材料。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了本年度《孙耿镇教育办公室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方案》。

为了使教育干部、教师进一步明确课程三级管理政策的实质、内涵及重要性,丰富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办进一步完善了学习制度,把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充实于三个学习日中(周一教委人员学习日,周五校长学习日,周六教师全员学习日)。为了广泛吸纳先进的课改思想和经验,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内先后有近百人次外出学习、观摩或考察。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坚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了将先进经验得以及时推广,镇教育办教研室先后于3月2日、3月18日两次举办各学校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使广大教育干部、教师面对课改树立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内容、遵循原则等重要环节。

为规范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镇教育办设有该项工作的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管理,提供业务服务,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检查评估与指导等。各校设有工作小组,具体调查研究、试验探索、确立方案,构建本单位的校本课程;任职教师围绕本单位的学校课程,自主确立试验课题,重过程、求实效,及时总结经验、推出成果。通过完善的“层级管理、平等交流、全员参与”,为各单位尽快形成自己的任选课程和校本课程奠定了基本条件。

(二)严格贯彻课程改革精神,合理构建校本课程。我镇各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基本采用“实际调研实践评估科学构建实验调整”的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社会、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各校形成的课程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例如:大路民族小学是市级绿色学校,县级全方位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师生爱校如家,都有一份责任感,他确立的课程主题是“学校是我家,我爱我的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高家小学近临环保局垃圾场,环境污染严重,周边群众深受其害,每一位学生也渴望回归蓝天清水,这个学校确定了“环保手工制作”的课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善于创造、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xx小学以“我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为主题,将校本课程渗透到学生活动的方方面程,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学生无时无处不沉浸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

xx小学把书法练习作为校本课程,一、二年级练铅笔字,三至六年级练钢笔字,四年级以上练软笔字。既可抄写课文,也可抄写古诗,不但培养了学生特长,也促进了阅读教学。

镇中学把中语委“十五”规划课题《作文三步法》整理、编制为学校任选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开设了“网络阅读”作为校本课程。用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贴近生活、善于采集、学会学习的良好习惯。

各单位所设的校本课程均体现了两点:

一是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当地及学校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二是体现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成长需求,注重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校本课程设的交流,使其在实施中不断优化,日臻完善。3月26日镇教育办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召开了经验交流会,会上各单位解读了自己的“方案”,介绍了落实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困惑。与会人员相互交流、评析,甚至出现了分岐与争辩,但通过

各抒已见,相互指正与借鉴,定会促进我们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进一步深化,相信校本课程的内涵会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科学,更趋于实际和富有活力。以后这样的交流会我们将形成制度。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面对基础课程改革的提速,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凸显薄弱。应通过某些机制,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效益和单位组织培训的质量,鼓励教师参与实践、乐于试验,使其尽快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及管理出经验,出成果。

(二)某些校本课程应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譬如:有的课程以课题形式呈现,大而空,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打折;有的课程缺乏调研,脱离学生实际,体现不出本校特色、优势,一味追求知识性,失去了校本课程本质;有的课程分解不具体,欠衔接,不能形成教育网络和培养体系。

(三)重课程构建轻评价机制。评价是校本课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重教师、学生的参与过程及过程中的相对发展,力求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育在发展,课程在改革,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也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变化而不断提升、优化。我们将加大探索研究力度,不懈追求,努力使我镇各单位的校本课程既丰富多彩,又富有实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宽松而优越的教育环境。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5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泉州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现将做法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课程目标: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使校本课程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学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突出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的自然、社会常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师目标: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成长。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遵循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突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2、综合性、合作性原则。新课程强调课程整合,课程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因此校本课程在综合分析、筛选后形成的校本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从面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原则。注重改变以前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因此,开发和实验的课程要实现这一理念,让学生深入自然、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因地制宜,建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从无意识到有明确目标,从单个走向多元,从片面到全面系统形成自己的体系的过程。根据现在条件及学校特点,因地制宜认真发掘,充分利用,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开发实施。

1、人才资源方面的开发利用。我们学校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我们利用他们的特长,组织活动,直接实施有特色的校本教育。诗山是个侨乡,有许多爱国侨亲,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家,如爱国华侨黄仲咸先生、企业家李建超校友等,利用他们的成功事迹,组织教育、学习,有时让他们现身说法,收到良好效果。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人才是校本与课程的富矿,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课程,学生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其次通过组织活动,进行实

地考察教育。如组织学生到诗山凤山寺参观考察,访问管理人员有关郭圣王的事迹,到叶飞将军故居考察等,都收到良好效果。

2、硬件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我们美丽的校园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组织学生建设校园、保护校园、欣赏校园、描写校园,让学生们爱校园,发展与母校的情感,培养责任心。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利用校史展览管进行教育,利用升旗台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品质道德教育,利用校园展示栏、展示牌、标语等进行各项专题教育,充分利用这些固定的“硬件”永久性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开放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等硬件设施,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加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要想使任何一个课程资源都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教师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确定更是发挥课程资源最大功能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通过两个方面军加强校本培训,一是聘请课程专家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由学校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4、内容简介,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开设能否正式走向课堂,凡是开设校本课程要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到目前为此,我校由教师申报,并经过校本课程开发审议组审定,符合学校与学生需求有16门课程资源,现已编成书本(《美国校园口语》、《英语成语故事》、《诗词汉译英鉴赏》、《数学应用拾趣味》、《排球技术》、《峰产品与长寿保健》、《传世文学经典》、《能源概述》、《园艺》、《物理学史》、《宇宙与宇宙探索》、《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心理健康》、《数学美的认识》、《诗山乡土历史》),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排球技术》和《诗山乡土历史》。

5、认真进行评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为主,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会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新途径。

2、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基本素质日臻完善,精神和思想自由充分生长。校排球队,坚持训练,现在我校男女排球队多次在泉州市和南安市比赛中获奖,代表泉州市参加省级比赛,受到一致好评,产生一定影响。20xx年学校以排球特色为主开展的《农村中学办学特色研究》课题研究已在20xx年结题,深受省教科所的好评。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实施、反思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虽然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收到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如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并处理好与其他两类课程的关系?

2、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

3、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也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经济上的投入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出更多的课本课程来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地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完成校本课程的教学。

建议: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校内部开发,更重要的是合作开发,包括校际合作、专家与学校合作、研究机构与学校合作、教育机构与学校合作、领导与教师合作等。值得一提的是区域跨距小、资源互补的学校,大可不必学校本位开发校本课程。校际之间合作可以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力,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又节省了时间和物力。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6

根据肥城市教育局教育教学改革有关精神,我校于近期对我校的校本开发与实施进行总结,现将做法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课程目标: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使校本课程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学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突出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的自然、社会常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师目标: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成长。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遵循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突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2、综合性、合作性原则。新课程强调课程整合,课程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因此校本课程在综合分析、筛选后形成的校本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从面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原则。注重改变以前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因此,开发和实验的课程要实现这一理念,让学生深入自然、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因地制宜,建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从无意识到有明确目标,从单个走向多元,从片面到全面系统形成自己的体系的过程。根据现在条件及学校特点,因地制宜认真发掘,充分利用,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开发实施。

1、人才资源方面的开发利用。我们学校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我们利用他们的特长,组织活动,直接实施有特色的校本教育。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是校本与课程的富矿,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课程,学生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其次通过组织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教育。

2、硬件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我们美丽的校园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组织学生建设校园、保护校园、欣赏校园、描写校园,让学生们爱校园,发展与母校的情感,培养责任心。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利用校史展览管进行教育,利用升旗台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品质道德教育,利用校园展示栏、展示牌、标语等进行各项专题教育,充分利用这些固定的“硬件”永久性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

3、加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要想使任何一个课程资源都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教师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确定更是发挥课程资源最大功能的关键所在。

为此,学校通过两个方面加强校本培训,

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由学校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4、内容简介,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开设能否正式走向课堂,凡是开设校本课程要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5、认真进行评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为主,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会。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新途径。

2、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基本素质日臻完善,精神和思想自由充分生长。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实施、反思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虽然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收到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如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并处理好与其他两类课程的关系?

2、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

3、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也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经济上的投入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出更多的课本课程来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地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完成校本课程的教学。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7

根据肥城市教育局教育教学改革有关精神,我校于近期对我校的校本开发与实施进行总结,现将做法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课程目标: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使校本课程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学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突出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的自然、社会常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师目标: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成长。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遵循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突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2、综合性、合作性原则。新课程强调课程整合,课程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因此校本课程在综合分析、筛选后形成的校本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从面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原则。注重改变以前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因此,开发和实验的课程要实现这一理念,让学生深入自然、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因地制宜,建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从无意识到有明确目标,从单个走向多元,从片面到全面系统形成自己的体系的过程。根据现在条件及学校特点,因地制宜认真发掘,充分利用,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开发实施。

1、人才资源方面的开发利用。我们学校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我们利用他们的特长,组织活动,直接实施有特色的校本教育。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是校本与课程的富矿,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课程,学生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其次通过组织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教育。

2、硬件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我们美丽的校园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组织学生建设校园、保护校园、欣赏校园、描写校园,让学生们爱校园,发展与母校的情感,培养责任心。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利用校史展览管进行教育,利用升旗台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品质道德教育,利用校园展示栏、展示牌、标语等进行各项专题教育,充分利用这些固定的“硬件”永久性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

3、加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要想使任何一个课程资源都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教师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确定更是发挥课程资源最大功能的关键所在。

为此,学校通过两个方面加强校本培训,

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由学校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4、内容简介,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开设能否正式走向课堂,凡是开设校本课程要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5、认真进行评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为主,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会。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新途径。

2、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基本素质日臻完善,精神和思想自由充分生长。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实施、反思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虽然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收到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如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并处理好与其他两类课程的关系?

2、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

3、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也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经济上的投入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出更多的课本课程来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地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完成校本课程的教学。

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总结 篇8

根据肥城市教育局教育教学改革有关精神,我校于近期对我校的校本开发与实施进行总结,现将做法具体总结如下:

一、认真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课程目标: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使校本课程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应性。

2、学生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突出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丰富学生的自然、社会常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师目标:培养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积极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鼓励教师在科研中求发展,在科研中求创新、在科研中求成长。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人翁精神。

二、遵循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需求,突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每学期的开学初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此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依据。

2、综合性、合作性原则。新课程强调课程整合,课程的综合性育人功能,因此校本课程在综合分析、筛选后形成的校本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从面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实践性原则。注重改变以前学科偏重书本知识、结论性知识的现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形成,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因此,开发和实验的课程要实现这一理念,让学生深入自然、社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因地制宜,建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从无意识到有明确目标,从单个走向多元,从片面到全面系统形成自己的体系的过程。根据现在条件及学校特点,因地制宜认真发掘,充分利用,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开发实施。

1、人才资源方面的开发利用。我们学校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我们利用他们的特长,组织活动,直接实施有特色的校本教育。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是校本与课程的富矿,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课程,学生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其次通过组织活动,进行实地考察教育。

2、硬件资源的开发利用。利用我们美丽的校园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组织学生建设校园、保护校园、欣赏校园、描写校园,让学生们爱校园,发展与母校的情感,培养责任心。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行阅读,利用校史展览管进行教育,利用升旗台进行国旗下的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品质道德教育,利用校园展示栏、展示牌、标语等进行各项专题教育,充分利用这些固定的“硬件”永久性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与教育。

3、加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要想使任何一个课程资源都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教师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确定更是发挥课程资源最大功能的关键所在。

为此,学校通过两个方面加强校本培训,

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是由学校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4、内容简介,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开设能否正式走向课堂,凡是开设校本课程要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选择,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先进教育理念,又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促使教师认真开发校本课程,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5、认真进行评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为主,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体会。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我们深刻体会到: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的新途径。

2、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基本素质日臻完善,精神和思想自由充分生长。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设计、实施、反思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精神境界的提升。

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虽然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收到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1、如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并处理好与其他两类课程的关系?

2、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主动性?

3、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校也有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经济上的投入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发出更多的课本课程来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地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完成校本课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