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2024/10/14总结范文

倚栏轩整理的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0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

校本研训是教师培养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本课堂,促进教师培养,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学本课堂”为理念,以“诊断课”为载体,以“活动导学”为模式,以“1+X捆绑”为方式的特色校本研训方案。研训过程中紧抓理论学习、读书沙龙活动更新教学理念;紧扣骨干帮带、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能力,紧跟教学评价、展评分析活动促进团队发展。

这一年,学校陆续开展了四次“专题式”讲座活动,两次“主题式”读书系列沙龙活动,六堂“诊断式”听评课活动,三次优课示范活动,两次专家引领活动。 在校本活动的推动下,老师们也主动“挑担子”,积极参加了省、市、区级各项各类评比活动,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省级荣誉四项,市级荣誉三项,区级荣誉46项。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学期的团队赛课中,我校数学团队获得了区一等的成绩,语文团队获得区二等的成绩,本学期文科组张英老师获市级学科骨干荣誉,足见我校教师队伍极具潜力,这也是我校后续发展的一项优势。

不足之处:1.教师流动大,留不住骨干,青年教师缺少高层次的专业引领。

2.课业复杂,教研组人员杂乱,难以有质、有效地开展各类活动。

3.教师工作量较大,人员不足,给走出去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

4.科研方面积极性不大,难以静心做研究。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2

围绕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要点,教科室坚持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从而提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

校本培训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教师德教科研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让教师认识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先后编发了《如何备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评讲试卷》《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撰写说课稿》《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等一系列校本培训材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和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把关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本学期会同教务处组织了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集体备课制度。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一是发挥学校自身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如利用暑期组织了全校校本培训,其内容涵盖了师德、师能两方面,校长、书记和教科室主任分别担任主讲;11月,开展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请四位骨干教师现身说法,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是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家到校讲学,本学期邀请了苏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来校作新课程改革的报告;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和教研教改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听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积极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教研策略,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应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放在“优化过程上”,力求优化课前准备,优化课内时间管理,优化导学探法,优化训练设计,优化课后增效,优化考试讲评等环节,倡导“反思性”教学,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之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备课充分,目标明确;上课精细、方法灵活;训练及时、容量恰当;辅导及时、针对性强;测评科学、难度适中。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日前,我们组织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益,切实做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听评课制度。各教研组隔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能做到“三有”:有计划、有目标、有要求。形成了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形成了教师听评课制度,开课形式有备课组研讨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每位教师都能完成听课指标,即教研组长20节,其他教师15节。开课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评课,从而使教师在上课中得到锻炼,在听评中得到提高。本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36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参赛,赛后进行了总结。本学期还举办了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案和示范性作业批改展览,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三是倡导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积极提倡"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科研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学校教科研“源于教育,服务教学”的思想;引导每位教师立足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丰富教育经验,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倡教师每学期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读一本教育教学专着,青年教师需上报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要求青年教师鼓励其他教师书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学后记等。

三、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一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网络,切切实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题管理条例,加强课题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效果。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形成课题,适时申报。

二是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对现有的各级各类课题进行跟踪管理,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工作。每一个课题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每一成员有专题任务、有科研感悟、有活动记录。各课题组能制订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如课题的实施计划、活动记录、个案分析、研讨课教案、阶段性汇报和课题论文等,使课题研究更趋规范。下半年,我们组织了市级立项课题《中学生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关系之研究》的中期评估研讨活动。

四、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在教师节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会上表彰了十四位 “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并对新学年“青蓝工程”作了部署。“青蓝结对”做到明确任务,细化目标,以求实效,并能执行青蓝工程工作记载和检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老教师亦能向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在青年教师中全面推行“六个一”基础工程,即读一本教学专着,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备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出一份有份量的试卷,写一篇教改论文。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岗位成才计划,与全体青年教师签订了《达标计划和考核表》。

我们还将以竞赛活动为载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以评优为手段(参加教研中心的优质课评比等),引发教师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增添学校发展后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而今,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本学期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语文、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均获一、二等奖。

五、增强教科研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本着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原则,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

一是提升为教师服务的品位和服务水平。如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加强对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指导,加强对课题研究与课题立项及撰写方案和论文撰写的指导,提供课改理论支持,加强教师培训等。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档案,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从本学期起,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专业成长手册”。

二是积极配合上级各类征文评比活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出版个人专着或向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而今,在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意识、能力和水平。

三是协助教务处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教师“五认真”环节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本学期主要强化四方面督查:一是教学计划的督查,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督查,三是对教师备课的督查,四是对学生作业的督查。通过督查,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强化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考试、教研等工作流程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学日常工作,促进了有效教学,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协助教务主任,处理好其他一些日常的教学管理事务。

四是积极与教技室合作,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学校新网站建设方案。丰富学校教育科研网页,及时介绍学校的教科研动态和教科研信息,为老师提供最新的教研动态,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始终处在最前沿,不断提升科研品味。

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心与支持下,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将教科研工作抓到实处,并抓出成效来,从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3

北师大肖川教授曾说,“只有教师业务能力专业化和思想情感专业化,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实现师生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首要前提。这样的认识在华阳实验小学管理层中已经形成共识。建校以来,学校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校长一把手工程来抓,校长直接参与规划制定,直接参与活动组织,把教师的发展当作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教师个人发展意识也越来越强,一学期来,我们教科室积极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条件,搭建广阔的平台,立足校本研训,开展常态教研,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职能管理,优化教研氛围

1.及早谋划教研工作

为了确保新学期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使教研活动质量节节攀升。开学初,华阳实验小学新学期学科组长会议在学校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校教科处负责人主持,张敏副校长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全体成员应邀参加本次会议。

新学期、新起点、新挑战,此次会议为新学期即将启动的教研工作明确了工作方向,营造了校本教研氛围,有效地推动各学科组科学地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2.加大办公室管理力度

本学期,教科室把教师办公室管理和评比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开学初召开了办公室室长工作会议,对加强办公室卫生以及办公制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每两周安排行政定期检查办公室,期末评选文明办公室,一系列的举措确保教师有个良好的办公环境,也是展示学校教师的精神风貌。

二、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1.立仁大讲坛,展示新风采

为了弘扬正气,宣扬“仁”的精神,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立仁大讲坛活动。有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介绍,有讲述身边的感动故事,有教师养身知识讲座……一次次的大讲坛活动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一活动的开展对激励先进、塑造典型师表形象提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评“耕耘之星”,树师表形象

为进一步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科室组织每月底在级部开展一次“耕耘之星”评选活动。

三、强化师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一)夯实校本研训

1.粉笔字训练持之以恒

为了促进教师基本素养的提高,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汉字书写,本学期,继续开展青年教师粉笔字训练,并在期末举行了第三届青年教师粉笔字书写过关赛。

2.加强低年级语文教学研修工作

本学期,我们加强了对一、二年级语文校本化的教材培训,形式有:参加外出培训教师回校二次培训、请专家指导、校内评优课、参与市级培训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让全体一年级教师尽快适应新教材,驾驭新教材。另外,我们特聘教研室原教研员陈珏老师每周五走进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听课、评课,低年级语文组每位老师都上研讨课,扎扎实实的家常课研讨给老师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老师们对此活动很是欢迎。

3.学科组活动内容丰富

学“课标”。重温新课标,对于我校师资现状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学习新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明确年段教学目标,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开学初,语数英三学科利用大组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把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后半学期,我们在合班教室分语、数、英学科组织了新课程标准知识考试。

(2)重“课堂”。年级学科组本学期继续开展“教研日”活动,请来陈珏和周远明老师走进教师课堂,听课、交流、指导。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里,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相互学习,提升自我。这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教师。

4.课题研究结硕果

12月15日下午,华阳实验小学两项省“XX五”规划课题《基于“以仁立人”文化主张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关注文体,聚焦表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5.聘请专家来校指导语文“高效课堂”研究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提升我校教师古诗词教学水平,深入探讨古诗词教学规律,根据学校工作计划,12月份我校开展语文组“高效课堂”研讨月,本次研讨月我们以古诗词教学为主题开展研讨活动。王宗海教师来校指导。

(二)教师培养与管理

1.“代课教师”管理有实招

9月8日下午,华阳实验小学举行了“师徒结对”暨代课教师工作会议。本次结对仪式首先由学校教科室负责人宣读了结对名单,解读了“师徒结对活动方案”,明确师徒结对工作中师傅和徒弟的职责和要求,张敏副校长对结对教师提出要求:“师傅”要认真、毫不保留的去指导“徒弟”;“徒弟”要做到虚心学、主动学,共同提高,这也是师徒教学相长、互助共赢的过程。活动中师徒双方还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同时师傅代表与师徒代表分别做了发言。

2.新教师“亮相课”精彩纷呈

为了提高新调入教师的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成长,从9月下旬开始,教科室开展了新调入教师“亮相课展示”活动。我们把新调入教师按学科分成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学科组进行教学展示。课堂上,新教师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教学结构层次清晰,课堂清新活泼,展示出了较高的业务水平。本次活动为新教师锻炼自我、提升自我搭建平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拔尖人才”跟进培养

我校拔尖人才数量多,层次高,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意义非同寻常。学校出来执行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外,我们让他们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规划,多方位、多层面提供上课及论文发表平台。本学期,在教育局组织的拔尖人才考核工作中,我校26名教师考核结果全部为“优”。

(三)搭建平台促发展

1.积极筹备“特级论见”活动

10月20日—21日,我校隆重举办了“江苏省第二届语文特级教学思想专题研讨” 活动。来自省内外二十几位专家、名特级教师,以及400余名优秀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2.精心安排跟岗学习活动

17-19日,海南校长跟岗学习的领导到我校参观学习三天,三天活动,我们做了周密安排,有观摩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评比,有专家讲座,并参加第十八届“瓦屋情”三市六校协作共同体暨“唐婉名师工作室”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给跟岗学习的老师留下美好印象。

3.鼓励教师外出学习

为开阔教师眼界,更新教学思想,教科室不放过每次外出学习机会。本学期共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共达45次,有130余人次。外出培训学习,使我校的教师拉近了与名校、名师的距离,开阔了教育视野,学到了新的教学理论,和许多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也解决了不少教学中的困惑,受益匪浅,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1.开展好片区各学科赛课活动。为落实市教师发展中心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华实片数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华实片新秀杯选拔赛和秋实杯选拔赛活动。三次活动我们都组织有序,各环节紧紧相扣,为各位参赛老师做好服务工作。

2.开展好与句容碧桂园学校结对帮扶工。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与句容碧桂园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分语文、数学、班主任工作指定专人结对帮扶,平时我们定期与不定期开展活动,相互听课,共同进步。

3.拟定华阳实验小学教师日常管理与考核方案。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本学期我们教科室拟定了教师日常管理与考核方案,为下学期工作做好准备。

4.做好学校网站管理与宣传。本学期,我们协助做好了校园网站的版块设计与更新,使网站版块更加清晰,内容更丰富。

五、主要成绩

1.教学、论文等评比有佳绩。本学期我们共组织教师参加了“蓝天杯”教学设计比赛、镇江市优秀教科研论文比赛,每次论文评比我校教师均取得优异成绩。在句容市新秀杯语文教师教学评比中,我校巫海燕获市一等奖;在句容市秋实杯课堂教学评比中,我校张传银副校长获一等奖;张红燕老师在句容市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2.画册、校刊如期出刊。为进一步宣传学校文化特质和办学成果,本学期我们教科室组织部分行政成立编委会,编辑出版了第三期画册和校刊,一遍遍校对、一次次修改,现如今,一本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的画册和校刊已展现在我们眼前。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4

一、在对区科研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学期的工作思路

1、区科研管理已完善,各校有科研室,由专人负责科研工作,也有了科研管理制度。但科研负责人员大多在指导与研究方面存在不足,多数学校管理制度缺乏个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2、课题研究水平也有一定的成绩,但在全市各区县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在第九届评奖中如何保持已有成绩并有新的突破上,还很艰难。

3、以形成一定的科研骨干队伍,但人员不够稳定,水平有待提高

4、课题研究始终紧扣时代发展,但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的研究还不够。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本学期的工作思路为针对学校实际开展科研管理;通过各种途径培训科研骨干;在面上普及的基础上攻关重点课题。

二、根据本部门人员现状,对块面工作进行了新的调整

区教科室人员处于新老交接阶段,面临着了解、适应以及独立工作的局面,同时也可能是教科研工作有新突破的时机,我们迎难而进、群策群力、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使教科研工作在平稳发展中有了新的突破。中学块面设一个组长进行整体负责,具体工作进行划片分工,每人独立承担指导、研究、管理等工作。

三、组织学校教育科研骨干培训

教育科研骨干力量是教育科研工作可持续开展的.基础。探索多种培训渠道,加强对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提高我区教育科研整体水平。本学期:

(1)通过校本研修的形式,开设教育科研培训班,培训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小学、幼教)

(2)通过教育学院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教育科研骨干教师;(申报四门课程,批准开设一门)

(3)市区联办学校教科室主任学习班,提高教科室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研究水平

(4)指导开展行动研究,使广大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结合课题研究过程,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四、组织了xxxx年新课题的发布会,并对会议内容进行创新,安排了三位新立项课题组长从不同角度介绍经验,科研员进行当场评点,效果很好。

五、组织了xxxx年新课题的开题工作。科研员深入每个课题指导开题,由于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目的与任务,既规范了课题研究管理,也使课题研究有了好的开端。科研员深入课题指导开题达30多项。

六、组织部分课题中期研讨活动。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需要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管理和指导,科研员深入课题组对进入研究中期的课题进行中期研讨指导,本学期指导和参与校内中期研讨的课题约有 项,近期将组织区域层面的研讨交流。

七、在面上普及指导的基础上,区教科室关注重点课题的研究,通过抓重点课题研究,形成长宁区教育发展的特色和品牌。重点参与与指导的课题有10项左右。

八、教科研成果评奖的准备工作。明年是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的一年,今年下半年是关键的时间,许多课题将组织结题。教科室老师对每个块面的课题进行梳理,并深入课题,对已进入结题阶段的课题在规范性、课题成果质量等方面进行帮助、指导。

九、深入学校,与学校一起酝酿20xx年新的研究课题

十、组织“育英杯”教育论文征稿和评选活动。

首届育英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是以教育叙事为主题,经过广泛发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辅导讲座等过程,受到了很多有质量的好文章,第二届评选活动配合第九届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主题就是九届教学研讨活动的十大主题。本学期进行了教育叙事论文评审的专家评审、组织交流、进行网上公示、领导小组终审、获奖论文颁奖等。

十一、其他工作

1、参加区中学、小学、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督导工作

2、承担《长宁教育》、教育学会、EPD项目、数学培训中心等工作

3、参加市教育调查队工作

4、参与学院课题相关研究

5、参与学院评估验收本部门材料准备工作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5

本学期,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校质量建设中心工作,按计划开展教师发展与评价、教研组建设和教科研等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教师发展为目标,以教师评价为杠杆,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着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环节,加大教师学习、交流和培训的力度,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开学初,所有教师从学习读书、教改教研、教学育人等三大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年度规划,认真填写了远安一高教师个人发展年度规划表。

2、按照教育局要求,学校推荐了涂天龙、李贤勇、温晓蓉、周松林、赵成平和邬亚祥六位教师为远安一高20xx年教学标兵,教科室办了一期宣传专栏,并在校园网上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3、在学校的组织下,暑假及开学初学习了教育局22期教育周报《山沟里的教育奇迹》(巴东教育考察报告)和23期教育周报《务实求真,精细管理》(巴东教育经验集锦),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及学习体会,撰写了自我剖析材料,并选用温晓蓉、涂天龙、杜庆联等十多位教师的剖析材料出了一期宣传栏,供大家学习交流。

4、在9月22日至9月26日,教科室要求张覃、吕辉、邓尚玉、龙杰、胡江华、何性刚、吴萍、李云慧、叶静、李煜、黄媛和王超十二位新进教师的指导老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辅导学生等方面对其进行检查评定,并把检查评定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写成汇报材料交教科室,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况。10月10日至10月20日前,教科室把以上教师分成四组,四位校长各负责一组教师进行听课指导,结合指导老师对其的评定材料,开展单独谈话交流活动,体现学校领导对新进教师的关怀。

5、按照教育局要求,从xx月25日至12月10日,遵照教师自评、学校复查和教育局审核的程序,从九个方面完成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年度考核,特别是在读书笔记、理论讲座、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四优”获奖、专题讲座讲稿、示范课教案、被指导教师“四优”获奖等方面提供了佐证材料。

6、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教科室在教研组安排的基础上,确定了30岁以下68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签订了相对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二是召开了青年教师大会,为35岁以下的83位教师制定了培训发展计划,从四位校长推门听课、五位校级领导个别指导、教案评比竞赛活动等方面开始了培训工作。

7、制定了《远安一高新进教师转正定级方案》,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要求,顺利完成了余宗波、周晶、何玉林、李海燕、谭金、李俊吾、杨浩和李煜八位教师的考核和转正定级工作。

8、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发挥“班班通”的作用,教科室联系网管中心教研组,聘请杜庆联老师为教师开展课件制作培训活动,经过教研组报名等准备工作,从12月8日开始了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们课件制作的水平。

9、制定了《远安一高名师评选办法》和《远安一高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制度,按照教研组推荐、学校综合考察和校长办公会认定的程序,评选出曹德宏、赵成平、周松林、路尔清、黄世平、邬亚祥、刘祖科、肖明发、胡玉芬和杜庆联老师为远安一高首届十大名师。12月23日召开了名师工作会,发放了证书;在12月30日发放了半年的名师津贴;分文理科设置了两个名师工作室。

10、在12月24日和25日,在年级组和教务室的配合下,在全校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评教活动,各班分别有20名学生参加评教活动。此次活动在问卷项目设置和参加评教的学生人数上做了改进,学生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进行了评价,老师们对结果也表示认同,取得较好的效果。

11、加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会议,学校按计划组团外出进行校级交流,本学期,教师外出学习达88人次,较多的老师通过此类活动,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与其它学校建立了联系,与其他同行建立了友谊。

12、按照学校的管理思路和工作重点,制定了教师评价和发展系列制度和方案。在年级组的大力配合下,广泛听取职代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三个年级的质量考核方案、教师年度考核方案、岗位津贴标准和各类标兵及能手评选方案,制度在规范教师行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和激发教师潜能等方面已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以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为着力点,以各类教研活动为平台,加强教研组和学科建设。

教研组长是每周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和年级学科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业务学习有准备有主题有记载,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组内教师广泛参与。在创建、日常管理和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方面,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1、开学初,在数理化教研组实施了学案导学活动,三个教研组通过集体讨论,确立了学案导学方案,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分工协作,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从9月15日至9月30日,教科室聘请了王康垣、李贤勇、王学明等九位老师组成高一数理化教学诊断组,从听课、学生座谈、问卷调查和作业检查四个方面进行了诊断活动,形成了详细的诊断报告(包括教学现状、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三大方面),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和教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由校长办公会提出了远安一高数理化教学五项规定,此举得到省督导专家的高度评价,也为突破我校理科教学的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今年xx月,高一年级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校本教材定稿工作,其中语文、数学和化学在创建前完成了结集“出版”。

4、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本学期以来,在高三年级进行了“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部署了10.27~12.26期间在高一高二年级普及“四有”生本课堂达标活动,确定了迎接创建验收课堂教学要求及分22个备课组确定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师。通过以上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加强学习、研究、交流和协作,也增强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凝聚力。

5、组织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提高了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教学设计、“四有”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等方面的水平。

三、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教育论坛为舞台,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1、开学初,教科室通过教研组,对我校立项及结题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摸底和统计,并主办了一期课题宣传栏。并对个人及备课组小课题进行了申报立项,并要求教研组组织学习《微型课题升华教师的实践智慧》,观看了小课题研究专家讲座系列光盘,引导老师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方法和研究策略。10月,张敏校长申报的《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训研究》课题已被列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xx月,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为远安一高颁发“科研兴教先进单位”荣誉证书及奖牌。

2、努力办好“远安一高教育论坛”,搭建教师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制定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管理办法,有计划安排主讲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及各阶段工作重点,确定论坛主题。本学期已召开三期教育论坛,有张华、张敏、王文慧等12位教师发言,以他们的成功做法、心得体会和独到的思考,对其他教师起到了较大的感染和启发作用。

3、将本学期教师评奖及发表过的论文结集出版一期教育教学刊物,规范资料整理,便于校内教师交流学习。

4、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竞赛活动。本学期,有部分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6人获奖;我校全体学生参加了20xx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有30多名学生参加了决赛等。在县电教仪器组织的学生“五小”作品比赛活动中杨骁同学的《孩童吸汗贴》获“五小作品”一等奖,易李雪同学的《盐的形状与应用》和徐婷婷同学的《避泥鞋》获二等奖,杜海军同学的《如何解决淡水资源缺乏问题》和温程磊同学的《舒适眼镜架》获得三等奖,远安一高因此获得优秀组织奖。戴丽丽同学的《小型花生去壳机》、胡金山同学的《环保瓜子袋》、李国强同学的《捶背凳》、刘丹同学的《无尘黑板擦》、刘腾旻同学的《螺丝刀省力器》、赵颖同学的《充气加水式背包带》和郑妙苗同学的《带伞座的书包》获得国家专利及奖金。

5、参加县电教仪器站实验教学论文评比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章宝老师的论文《浅议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和环保意识》获一等奖,徐圣平老师的论文《例谈测定电阻的实验方法》获二等奖,王文慧和刘红姗老师的论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获三等奖;有王伟、郑光情和张勇三位教师参加了多媒体课的角逐。在今年的宜昌市高考复习备考会上,我校多名教师撰写论文,积极参加交流评奖。

在noc组委会、中央教科所、中央电教馆和国家发明协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杜庆联老师制作的课件《蜂鸟探宝》获得一等奖及创新发明奖,张勇和李婷婷老师制作的课件《远安一高校园植物》获得二等奖,

6、宜昌市20xx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于xx月20日至22日在我校召开,共有51名教师参会,完成听课、评课、交流及高考备考策略研究,学校完成登记接待、食宿安排、合影留念、出版高考参评论文集(含通讯录和远安一高简介)等大会内容,圆满完成会议的各项工作,得到化学教研员刘四方和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四、其他工作

教科室分管各功能室特别是实验室及音乐美术室的全面工作,制定了实验员年度考核方案,规范日常事务管理,规范津贴发放及加班管理,遵照月考核方案开展过程管理。

五、存在的问题

1、教研组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落实存在效率不高研讨氛围不浓的问题。

2、“四有”生本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和实践有待普及的问题。

3、“师徒结对”存在监管不力和成效不高的现象。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6

20xx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科研训是以根据学校制定的打造“美丽学校”为主导思想,根据教科室特点,围绕着打造“美丽课堂”和“开发拓展性课程”两大重点开展工作。“美丽课堂”是以常态课堂为抓手,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为重点,以“学本课堂”建设为载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拓展性课程”是通过校本研训,搭建成长的舞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下面将从课堂改革和教师发展两大方面总结本年度教科室工作。

我校在20xx学年申请并创建龙湾区学本课堂实验基地学校,并加入浙江省教改联盟学校,参加了联盟校的交流活动。此外,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各学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拓展性课程的研发,在拓展课研发和课堂改革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深入开发拓展性课程,形成我校特色

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优化,重构学校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拓展课程;基于学校特色的内容选择与创新开发,形成若干门特色课程,特别是经过了一学期的探索,由杨建晓、张春慧老师负责,语文组整组参与开发了一门校本课程暨拓展性课程《读写结合》,英语组为《英语ABC》,科学组、数学组为《趣味理科》,并且都已刊印。可以说,我校在短短的一学期来,基于学校现有条件,先将课程开设起来,然后逐步推进,最后逐步走向精品化,课程化,是离不开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的。

2.集合教师智慧,进行“拓展性课程”经验推广

我校老师在研发拓展性课程过程中总结经验,对自己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我校杨建晓老师多次在区语文拓展性课程研讨中做专题讲座,我校张春慧老师在区里开出语文拓展课,深受好评。可以说,我校语文组在拓展性课程开发上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教科室对教师成果进行了整理、分类,集结成书,分别是语文组的.《读写结合》、英语组的《英语ABC》、科学数学组的《理科趣味大世界》。

3.制度保障,保证拓展课程有效实施:

(1)、首先在排课上予以支持,在开学初,即将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排位拓展课,通过集体讨论,个人实践,教研组校本研训参与跟进,做做、想想、改改,在在行动中梳理与借鉴经验,坚定迈出小步,但步步踏实,不断总结,提炼教师拓展性课程的亮点与个性,直至开发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拓展课,形成个人风格。

(2)编印校级拓展课课程,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提炼总结拓展性课程的教学经验,展示阶段性成果。

(3)教师工作目标考核中设立“教学金点子”,每人参与课改要有小主题,哪怕是小事,虽然切点小,但只要挖掘的足够深,同样会成就“一件事”。要求每人自主完成“我的教改之旅----做成一件事”的个人总结。

4.以教研组总“项目”,带动备课组分“项目”实施

本学期主要是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学本课堂建设。即每个教研组围绕学本课堂建设,选择一个尝试的“项目”。所选择的“项目”可以是已经在做的,也可以是选择一个新的项目。备课组则根据教研组的”项目”,来制定本组内具体的项目。本组老师也可以有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项目。在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计划时要特别体现对所选“项目”的计划、如何实施、中期小结、期末总结要达到的目标。在期中和期末教研例会时请各位教研组长介绍自己组的做法、预期成果、困难等,在期末以“精品教案”的形式来呈现。在学期中间,我校举行教学节活动,展现在这一阶段中,我校教师的课堂变革成果。比如本学期语文组定的“读写结合”,英语组定的“英语ABC阶梯式上升”。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学本课堂建设实现教师教法的转变,优化四大学习设计——学习内容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共同体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建立“促进有效学习”常态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形成“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和操作要素。如语文组的主问题设计,科学组的“趣味科学”,社会思品组的“小组合作”等。

正是基于这样的“项目”实施,我校在州温市首届“一师一优课”中斩获佳绩,在龙湾区我校共有5位老师参加,并全部获奖;在州温市,我校杨建晓老师荣获“一师一优课”评比一等奖,林青湘老师荣获二等奖。

5.校长室巡课制度,促进“项目”实施

由校长带领中层行政和学科骨干在教科室随机安排时间对班级进行巡课。听随堂课后,当天统一评课议课,向开课教师反馈观课意见与建议,审视课堂是否符合学本课堂的理念以及要求。20xx年第一学期巡课12节,全面了解,并跟踪指导学校学本课堂实施的进程.尤其是在开学初对我笑科学组的两位新教师,洪梦思和张晨凯老师进行了巡课,并且由李林华校长主持.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7

本学期来,教科室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刻苦钻研,教研业务,学习先进教学手段和先进教育理论、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倡导创新精神、全局观念,加强管理,落实向“教研、科研要效益”、帮助广大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研质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经验,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了一定的力量。为使我室工作更加日臻完善,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教研是基础、教科研并举”的工作方针。

结合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走“教必需研、研须促教”的道路。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等,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努力提升教育思想理念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能自觉、积极地投身教学改革。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优化教学方法。学校教科室和教研组继续加强自身教育理论学习,研究教科研的新发展。通过学习,使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有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视点。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和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通过培训促进教学思想理念、教学组织方式方法的转变。

2、认真抓好教学常规落实 教学常规是规范教师教学过程、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抓好教学常规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常规落实中关注过程,使常规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在总结前期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五大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并基本做到了“一结合、两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题。每次集体备课,都由主讲人讲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体系、教材处理、并设计练习题,其他教师作提案补充,最后形成基本思路统一、个性特色明显的教案。然后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上公开课,再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课,共同探讨。以此来促进学校教研活动的良性发展。也为下学期有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规范、强化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深入开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学期内各教研组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细教学过程中的“备、教、评、改”等具体环节,真正管出质量。组织以此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3、抓好教研组常规建设。 发挥教研组长的学科骨干作用,鼓励教研组长要“真抓”、“巧管”。教研组活动做到“五结合”:热情服务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按章办事与灵活机动相结合,一般问题与特殊问题相结合,组长的主导作用和组员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研组活动与年级组活动相结合。基本建立了一支以教研组长为主、结构相对完善的教学骨干队伍。规范教研组活动,严格执行教研考勤制度(定时、定点、定人),创建示范教研组。各组进行组内观摩课建设,不断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科室或教导处每次都有相关人员参加听评课,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和个人。在教科室的牵头下,教学常规检查正常有序。各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纷纷展开了一些学科竞赛活动,较之以往有很大改观。

二、坚定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大“以研兴教、以研兴校”的舆论宣传力度,树立“教科研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意识、始终代表着学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激励我校教师投身教育科学的研究。教研工作坚持走“教研促教学、教与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学校领导、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广大教职员工都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教科室及时宣传教研理论、推广教研成果和报导我校教研动态。教科研工作进一步提升档次,努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1)充分认识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专题研究,提高教学指导的实效性。积极营造教科研氛围,组织汇编学校近两年教育教学获奖论文集萃。继续加强教研论文撰写指导工作,本学期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仍然较高,送评教学论文共12篇。教师撰写的论文更加趋向规范化、理论化,大部分的教学体会得到了总结提炼。

(2)能以教研组为单位坚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及时总结交流,每学期各教师均有千余字的理论学习心得上交。

三、存在问题

(1)教学常规检查的评价机制及力度不够,还仅仅停留在检查个数的层面,检查还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部分教师还存在备课不及时、不规范、重难点不明确、学生活动设计简单等系列问题。

(2)教研组内的教学探讨课还没有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学与教研行为脱钩,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案还只有起步。教学研究小组没有成立。

(3)自身对教科研工作的投入和认识不够。对当前教育实际的分析探究未能升华,虽然有初步的认识,但未能形成一定的经验总结与同事商讨研究实施。

(4)课题研究几乎是静止状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也做的不足。走出去、请进来做得很不够……。为此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研认识态度,加大研究力度,修改教研工作方案等,这都需要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帮助和指正。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教学氛围才会不断浓厚。只有把好的一面发扬光大,不足之处积极改正,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加完善,才能为学校明天的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8

一、工作重点

1、深化课改,积极开展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研”的新模式,打造“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关注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促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3、培养学科带头人,推荐名师评选,发挥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帮带中共同成长。

4、务实校本教研内容,真正实现“教研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5、关注课堂教学,创新课堂的教学,改善“教”“学”“研”之间的关系

6、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论文评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各教研组落实好教研组计划。

2、立足我校专业课教学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校专业课特点的课堂范式。

3、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摹课、微课等信息化新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促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4、规范校本教研材料上交流程,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材料、有记录总结。

5、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成绩显著。语文组王凭老师获县市教学设计比赛二、三等奖;郑佳惠老师获市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德育组黄xx老师获县国家创新杯说课比赛一、二等奖,市说课比赛一等奖,县微课题比赛二等奖;冯日平老师获县市教学论文比赛二、三等奖,县市教学设计比赛均二等奖,县说课比赛二等奖,市优质课二等奖,县案例比赛一等奖;陈xx老师获省级优秀教师突出贡献奖。音乐组张xx老师获市师生技能大赛三等奖。计算机组王xx老师获县教学论文比赛三等奖。英语组张xx老师获县微课题比赛三等奖;马xx老师获县教学论文比赛三等奖。科学组白洪为老师获县命题比赛二等奖。旅游组吴xx老师获县社团优秀指导师。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9

本学期,我室在市教科室的悉心指导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学校工作意见和市教科室计划为指针,遵循教育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进一步突出“有效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强化具有“草根性”特征的行动研究的推广,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着力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课题研究方面。

我校“xxx”主课题“构建桃小数学教育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本学期的研究重点放在子课题“‘探究型’课堂教学基本框架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和“数学教育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上。

学期初,我们开展了新学期首次课题研讨课活动。由钱国华、钱玉琴两位青年老师以“探究型”课堂教学基本框架为依据,分别执教了《百分数的认识》、《可能性》两堂研讨课。听课教师既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也提出了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为该“探究型”数学教学基本框架在全校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为该框架和课题研究的改进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次活动,我们还邀请了省数学特级教师钱坤南为大家开设了一堂《倍数与因数》的示范课,其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我校课题研究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本学期,我们还致力于数学教育文化校本教材建设的研究。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我校围绕数学特色的创建,编写了三至六年级数学校本教材,其中《趣味数学与思维训练》(五六年级版本)参加“XX科学教育校本教材”评比获全国二等奖。在反思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学有潜力的学生。于是,我们选择了以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及数学文化中蕴含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培养为切入口。本学期已编写出三年级教材《我们爱数学》,其余几册教材正在编写中,准备在下学期开学前,编印出四到六年级的全套校本教材,下学期交付使用。

另外,我们继续抓好一级子课题和教师个人课题的实施研究指导工作;指导好吴江市教师个人年度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实施工作,鼓励教师以教育行动研究和课堂观察研究为主要方式进行年度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发现、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年,我校有8个立项的市级年度课题,比去年有所增加,但相对其他学校,我们还是显得较少,教师参与的热情不够。

二、科研活动方面。

1.教科沙龙。10月16日,本学期首次青教师教科沙龙组活动采取网络沙龙的形式,由学校教科室牵头,围绕“创新与应试”这个主题,组员们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吗?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应试之间有矛盾吗?如果有,应如何克服这一矛盾?你是怎样处理教学实际中创新与应试的?”这些问题在校园网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辩与对话,也为全校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2.教科讲座。xx月26日,在我室的一再要求下,学校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李红仙副校长来校作讲座。本次讲座,李校长就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等方面作了精彩的讲述。讲座从学校的协助、提高专业修养、从容面对压力、调控情绪、自我缓解、奉献意识、进取之心等方面谈了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投身教育科研改革,提高专业水平与实践智慧。我校全体教师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3.教科知识竞赛。12月10日,我室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知识测试活动。全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无一人缺席,另有多名45周岁以上老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测试题内容来自上学期市教科室下发的《教育科研动态(课堂观察专集)》,通过比赛很好地调动了青年教师自学教育理论的热情,也检验了青年教师科研理论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读博写博。本学期我室继续开展青年教师读博写博活动,要求每位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平时积极上吴江行知、教育在线、k12论坛等网站浏览读博,并必须在校园网上撰写自己的.教育博客,每月发表教育科研类原创博文至少3篇,内容可以是读书心得、教学后记、教育反思、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案例分析、公开课教案设计、学科论文等等。此项工作,教科室每月统计一次,纳入教师教科工作考核。期末进行优秀博客评比活动,蔡玲妹、吴清等8位教师的博客为优秀博客。我们对优秀博客进行一定的奖励。

5.课堂观察。本学期,我们继续鼓励青年教师学习有关课堂观察研究的理论,以教研组或平行班为单位进行课堂观察活动,主题由教师自定。进一步确立以“自我观察提升教学”为主的科研意识,以课堂观察的眼光进行听课,对常态课堂进行长期的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改善教学行为,努力让课堂观察成为一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手段。

三、教科常规方面。

本学期,我室继续做好各项教科常规工作。

1、信息发布。利用校园网进行各类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如各类学习材料的下发,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案例、随笔、教学设计等的评比通知,各类竞赛的获奖情况等。

2、校刊编印。精选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文章,积极筹划编印XX校刊3、4两期,并在校园网上公布,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交流学习平台,同时为今后的编印工作积累更多经验。

3、文章上荐。积极向各级各类教育刊物,如《吴江教育》《教育科研动态》《苏州教育》等,推荐教师各类文章,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本学期共有3篇文章发表,20多篇获奖。

一学期来,我室教科工作在活动的层次性和专题性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下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和上级领导对我室工作的合理建议,改进工作,争取使我校教科工作真正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武器。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0

作为一中的一员,我时刻以学校为重,全心全意地为一中的发展服务;作为教科室的一员,我时刻以教师为重,全心全意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踏实肯干,认真研究,拼搏进取,倾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xxx”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xxx”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1

仿佛在转眼间,又是一个学期过去了,一学期来总的感觉是忙碌而充实,为了对本部门开展的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扎扎实实开展校本教研

1、育花奖活动凝练教学技艺:本学期,我们以“育花奖”赛课为契机,加强了对35周岁以下的轻年教师的培训力度,为了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得到锻炼,为了让“有心人”都能展示自己的实力。我们采取了自愿报名的政策,开学第二周我们就进行了校内选拔赛,接着我们又有条不紊地组织了片“育花奖”比赛,在片内赛中,我校有10名教师被选拔出参加区赛,为了能在区赛中获得好成绩,我们花了很大精力,采取了多种形式对选手进行教学基本功的全方位的训练,从设计教学预案到规范课堂语言,从训练课堂教学机智到板书规范合理,从上课教态到课堂组织教学的策略等等,点点滴滴,细致入微。为了体现我校信息技术的优势,电教组的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的根据教师的需求调整多媒体课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校的10名选手获得了4个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如果说在上届区“育花奖”比赛中我们有了零的突破,今天,我们取得了新的进步,和兄弟学校相比我们不是最好,但我们已经在力争“做最好的自己了”。

2、教研活动促进专业发展: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好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后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了以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聘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翟裕康老师为教师们进行业务指导,他通过一节课的课例讲备课前的思考,备课中各环节的设计意图,对照课堂实况录像,讲解如何驾驭课堂的种种教学机智,翟老师讲的如行云流水,老师们听的十分专注,天悄悄地黑了,会场里的人却全然不知。我们还请来了扬大教授成授昌老师为我校教师作关于“语文性”的理论知识讲座。我们还常年聘请两位教育前辈来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手把手的指导,每周三学校3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会举行教学研讨活动,一人上课,多人听课然后再及时评课,真正体现了一人上课多人受益的教研效果。为了了解教师们对新课标理解和把握程度,我们举行了限时独立备课活动、教师们在没有任何事先准备的情况下,同一学科的教师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同一课时的备课任务,然后再请专家对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再组织教师看特级教师执教本节课的教学实况录像,使教师们对这节课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学期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类论文比赛活动,多名教师获得各类奖项。

3、教育开放展示育人风采:在延续上学期教育开放的基础上,本学期对教育开放活动进行了调整,我们将开放任务下放到年级组,由各年级组自主完成开放的一切事务,教科室起配合协调作用。在开放活动中立足了一个“全”字,突出了一个“新”字。“全”与“新”主要体现在:学科全、上课教师的面孔新、学生家长参与面广。除语、数、外这三门主要学科外,还安排了科学、音乐、美术、体育、队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开学第一天杨静校长对一年级家长开放了一节语文课,袁玉峰老师对五年级家长开放了一节音乐课,受到了家长们和社区行风监督员的一致好评承。承担开放任务的教师兼顾到各种年龄层次和教学水平,由教学骨干引路,非教学骨干也为他们提供锻炼与展示的机会,使广大家长全面了解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安排开放班级时尽量兼顾到所有的班级,让所有的家长都享受参与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权。每次的开放活动都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每次开放活动后家长们留下的热情洋溢的反馈意见和肯定赞扬给老师们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二、脚踏实地开展课题研究

1、课题研究通过中期鉴定:“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是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课题组的成员一直在课题研究的小天地里忙碌着耕耘着,根据课题研究计划,今年12月该是接受中期鉴定的时候了,为了在中期鉴定中让与会专家和领导了解我们的研究实况,我们在开学初就专门召开了中期鉴定资料筹备会,我们将两年来大量的课题研究的原始资料进行梳理,按实验管理、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成效四个方面分类装订成册,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撰写的上百份实验随笔和实验论文,作业设计、我们的校刊《教研》第一期和第二期,校本教材《小升初数学衔接作业》,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赞扬。丰富的实验原始资料和反映实验成效的奖证和学生作品,受到了市教科所辜伟节主任充分肯定。石萍主任为了写出一份出色的中期评估报告,放弃了国庆长假的休息时间,几易其稿,经过近3个月的反复斟酌,撰写出中期评估报告受到了区教研室陈主任的高度赞扬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在中期评估鉴定会上,江苏省督学--教科所的蔡苓老师说:“过去的就是因为教科研工作上不去,在星级实小评估时失去了教科研星,如今的教科研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12月18日,我们的研究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作业设计与评价”,顺利通过中期评估鉴定。

2、综合实践走进社区:在区教育局组织的“和谐人居看扬州”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3—5年级根据区局的系统要求,结合本班本校的实际情况分别开展了“古运河畔看今昔”、“美丽东城我的家”、“我为家乡绘蓝图”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有的拿起画笔,张开想象的翅膀为家乡描绘美好的未来,有的走进社区走访老人,了解家乡的今昔情况,有的打着队旗来到古运河畔拍摄家乡美景、撰写赞美古运河的美文……,12月30日,孩子们将反映活动掠影的展牌放到社区向过往行人介绍他们开展活动的情况和家乡美好的`发展现况,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赞誉。

3、信息技术彰显学校特色

信息技术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本学期在信息技术方面完成了如下工作:

1、9月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吴祖国、周峰等老师的培训下,我校15学生全部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100%。

2、在“育花奖”竞赛中,每一位获奖者的身后都有电教组人员的身影。吕斌、周峰老师自己参加比赛,同时还要为别人制作课件。

3、在校长室、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老师的参与下,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基于网络环境的“个性化+资源化”备课模式,电子档案的全面实现,学校三级网站建设与应用,被市教育局局长、市电化教育馆高度赞赏,扬州市电视台还做了专访。

4、吴祖国、胡冰老师参加了扬州市专题网站制作大赛。

5、组织了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教学设计大赛,我校有六人分别获扬州市一、二等奖,获奖率远远超过平均35%的获奖率。

6、我校戴玉兰校长申报的国家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资源建设与应用》课题获中央电教馆确认,成为广陵区乃至扬州市首批“十一五”国家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还引起了张贵联局长高度关注。

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由于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使得教科研工作取得如下成绩:本年度被评为区教科研先进集体、年度总结:“求真务实练真功、提升内涵促发展”在市教科研会议上交流发言、被评为市“教科研样板校”、校本教材《小升初数学衔接作业》出版发行、编印《爱满校园》、信息技术作为市数字化校园现场会,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研究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作业设计与评价”于12月18日顺利通过中期鉴定并受到高度评价。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2

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在区教科室的统筹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科研兴校,教研强校”的发展战略,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重心,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研、教学水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注重教研的实效性,积极发挥教科室的主导作用,为实现我校“实现人文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学习

教师课程改革观念的更新,是教科室工作的第一步。因此,本学期分教研组组织了《现代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理论学习,广大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从注重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三位一体的学习新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身正垂范,学高为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真正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实现与时俱进。让老师先向名师专家学习,参悟他们的先进教法,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信息技术老师的课件制作培训,我校有一部分老师能熟练地制作课件,绝大部分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上课,为提高教研、教改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学方法的多变注入了活力。129位老师参加省市级各级各类培训,46位教师参加区级培训。同时,加强校本教研,注重校本培训。参加省市区各级培训的老师在校内开展了多样的校本培训计66次,我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获得了上级领导赞赏。

三、常规教研活动开展扎实,效果显着

健全制度,抓好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为明确教研组的职责和激发各教研组教研教改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组员的潜能,教科室配合教务处进一步完善和制定了《教研组长职责》、《教研组考核细则》、《望亭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把职责与处罚、激发与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具人本化、科学性、操作性。

各教研组组长能够深入角色,以身示范,充分调动了本组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展示了各科教学特点,推动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进程。特别是英语组邢德清老师开了本期的'校级示范课,获得了全校教师的好评,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他们还率先开展了组内活动,成为本学期优秀教研组之一。其次,充分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提高了教研质量。本学期以来,老师们加强集体备课,制作课件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已蔚然成风,全校大多数老师能自制课件,50周岁以下教师有96。25%通过了全国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掀起了我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上课的新潮流。

四、各级课题进展正常,按时结题

根据区教科室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确定并申报的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和3个区级课题都进展正常。其中由王勇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多种教学媒体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按时结题,被评为20xx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优秀研究成果叁等奖,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运用传统教学媒体的过程中,努力把现代教学媒体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通过课题研究,广大教师认识到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提升素养,潜心教改,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求效益,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把自己培养成“低耗高效”的优质教师。

五、参加各种竞赛和研讨活动及经验论文的撰写

本学期教科室注重宣传、鼓励老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这不但让老师把握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且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本学期,教科室将近三年来各级发表与获奖的论文77篇结集成册,并由王校长作序,编成望亭中学教师论文集第二辑《教苑拾英》,目前已交付印刷。

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有序进行

本学期,教科室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结合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际,制定了望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地方发展的特色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为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本学期高一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儒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研究》,高二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研究》,高三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影视文化研究——优秀电影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进展正常。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经历研究探索的实践过程,获得切身体验和经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学会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形成搜集、分析、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感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不怕吃苦、不怕失败、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七、与其他科室密切配合,按时完成上级任务

为搞好学校宣传,本学期教科室整理了历年来学校、教师、学生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及时更新了学校网站上了相关内容,为教育学生、扩大学校影响,做出了成绩,为迎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验收、教育现代化县市区验收、二星级高中验收、中小学常规管理检查等做了教科室该做的工作,进一步扩大我校的社会知名度。

当然,教科室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法的探讨不够多样性、没有放开手脚、对学生的学法探讨不够、多媒体运用不够普及等。这些都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缺陷的弥补办法,工作更上一层楼。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3

围绕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要点,教科室坚持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从而提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

校本培训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教师德教科研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让教师认识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先后编发了《如何备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评讲试卷》《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撰写说课稿》《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等一系列校本培训材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和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把关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本学期会同教务处组织了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集体备课制度。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一是发挥学校自身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如利用暑期组织了全校校本培训,其内容涵盖了师德、师能两方面,校长、书记和教科室主任分别担任主讲;11月,开展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请四位骨干教师现身说法,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二是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家到校讲学,本学期邀请了苏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来校作新课程改革的报告;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和教研教改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听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积极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教研策略,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应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放在“优化过程上”,力求优化课前准备,优化课内时间管理,优化导学探法,优化训练设计,优化课后增效,优化考试讲评等环节,倡导“反思性”教学,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之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备课充分,目标明确;上课精细、方法灵活;训练及时、容量恰当;辅导及时、针对性强;测评科学、难度适中。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日前,我们组织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益,切实做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听评课制度。各教研组隔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能做到“三有”:有计划、有目标、有要求。形成了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形成了教师听评课制度,开课形式有备课组研讨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每位教师都能完成听课指标,即教研组长20节,其他教师15节。开课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评课,从而使教师在上课中得到锻炼,在听评中得到提高。本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36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参赛,赛后进行了总结。本学期还举办了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案和示范性作业批改展览,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三是倡导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积极提倡"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科研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学校教科研“源于教育,服务教学”的思想;引导每位教师立足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丰富教育经验,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倡教师每学期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读一本教育教学专着,青年教师需上报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要求青年教师鼓励其他教师书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学后记等。

三、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一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网络,切切实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题管理条例,加强课题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效果。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形成课题,适时申报。

二是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对现有的各级各类课题进行跟踪管理,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工作。每一个课题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每一成员有专题任务、有科研感悟、有活动记录。各课题组能制订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如课题的实施计划、活动记录、个案分析、研讨课教案、阶段性汇报和课题论文等,使课题研究更趋规范。下半年,我们组织了市级立项课题《中学生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关系之研究》的中期评估研讨活动。

四、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在教师节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会上表彰了十四位 “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并对新学年“青蓝工程”作了部署。“青蓝结对”做到明确任务,细化目标,以求实效,并能执行青蓝工程工作记载和检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老教师亦能向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在青年教师中全面推行“六个一”基础工程,即读一本教学专着,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备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出一份有份量的试卷,写一篇教改论文。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岗位成才计划,与全体青年教师签订了《达标计划和考核表》。

我们还将以竞赛活动为载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以评优为手段(参加教研中心的优质课评比等),引发教师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增添学校发展后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而今,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本学期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语文、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均获一、二等奖。

五、增强教科研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本着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原则,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

一是提升为教师服务的品位和服务水平。如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加强对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指导,加强对课题研究与课题立项及撰写方案和论文撰写的指导,提供课改理论支持,加强教师培训等。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档案,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从本学期起,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专业成长手册”。

二是积极配合上级各类征文评比活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出版个人专着或向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而今,在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意识、能力和水平。

三是协助教务处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教师“五认真”环节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本学期主要强化四方面督查:一是教学计划的督查,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督查,三是对教师备课的督查,四是对学生作业的督查。通过督查,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强化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考试、教研等工作流程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学日常工作,促进了有效教学,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协助教务主任,处理好其他一些日常的教学管理事务。

四是积极与教技室合作,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学校新网站建设方案。丰富学校教育科研网页,及时介绍学校的教科研动态和教科研信息,为老师提供最新的教研动态,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始终处在最前沿,不断提升科研品味。

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心与支持下,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将教科研工作抓到实处,并抓出成效来,从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4

作为一中的一员,我时刻以学校为重,全心全意地为一中的发展服务;作为教科室的一员,我时刻以教师为重,全心全意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踏实肯干,认真研究,拼搏进取,倾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20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十一五”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20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20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十一五”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

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

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

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

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

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

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

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5

作为一中的一员,我时刻以学校为重,全心全意地为一中的发展服务;作为教科室的一员,我时刻以教师为重,全心全意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踏实肯干,认真研究,拼搏进取,倾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xxx”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xxx”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

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

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

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

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

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

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

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6

本学期教科室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制定了教科室工作计划,在分管校长领导下,笃实勤勉,扎实开展教研工作,基本完成学期计划,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稳步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可以加深教师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和认识,帮助教师解释和应对教育问题、指导教育实践、预测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以及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兴趣。

我校教师普遍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育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归根结底是由于理论水平不够,因此,本学期教科室将以贯彻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教改教研工作。具体措施:一是印发了学习资料和学习笔记;二是开展了学习笔记评比活动;三是举行了心得交流会。

二、加强指导监督,规范常规教研。

当前,由于教师的理论底子薄,加上产生的职业倦怠感,从事教改教研的积极性不高,使常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晚到早走,聊天侃大瞎,不利于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为此,教科室加强了对教研组、专业组常规教研活动的监督指导,改变以往活动懒散、无主题、无结果的现象,力求活动取得实效。具体措施:一是严格考勤;二是督察每次活动的主题、过程和结果;三是教研组长的待遇采取浮动式,根据教研活动考核发放教研组长津贴。

进一步规范公开课、示范课教学,采取一课多人上、同一专业集中上的方式,同时加强评课环节。每一次公开课、示范课由主讲教师在组内进行说课,同组教师进行评论,围绕提高课堂实效探讨改进教学设计。

定期检查《教研手册》的`编写进度和质量,着重放在教学反思、教育叙事和小课题研究上,从中汲取教育教学的瞬间灵感和创新思想,推进教改工作上台阶。

三、巩固教研成果,探索新的领域。

继续编印校刊《新里程》第二期,科学规划板块,精心选择内容,尽力使校刊有可看之处,看了使教师有所收获。校本教材根据上学期使用情况,进行论证评审,确保符合专业发展和教学实用。

研究精品课建设,从语文组入手,组织建设精品课程,力争申报。联合电教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将教师的论文、课题、反思、叙事、课件等收集整理,以电子稿形式分类存储,便于教师的共享学习和使用。

四、继续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是破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切入点,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因此,本学期依托省级课题,本着解决学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习开展课题研究,并使参与者得到锻炼与成长。

五、通过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根本,是学校的基石,有着怎么样的一支教师队伍,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基于此,教科室非常重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本学期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技术能力培训4人,参加专业骨干教师国培2人,参加青年教师企事业实践2人,参加省级青年教师培训6人。同时,教科室还注重通过各种技能竞赛平台加强对青年专业教师的培养,本学期一人获得省级教坛新星称号,一人在阜阳多媒体教学大赛中获二等奖。灿烂!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7

本学期,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围绕学校质量建设中心工作,按计划开展教师发展与评价、教研组建设和教科研等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教师发展为目标,以教师评价为杠杆,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着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落实教学环节,加大教师学习、交流和培训的力度,多层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开学初,所有教师从学习读书、教改教研、教学育人等三大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年度规划,认真填写了远安一高教师个人发展年度规划表。

2、按照教育局要求,学校推荐了涂天龙、李贤勇、温晓蓉、周松林、赵成平和邬亚祥六位教师为远安一高20xx年教学标兵,教科室办了一期宣传专栏,并在校园网上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3、在学校的组织下,暑假及开学初学习了教育局22期教育周报《山沟里的教育奇迹》(巴东教育考察报告)和23期教育周报《务实求真,精细管理》(巴东教育经验集锦),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及学习体会,撰写了自我剖析材料,并选用温晓蓉、涂天龙、杜庆联等十多位教师的剖析材料出了一期宣传栏,供大家学习交流。

4、在9月22日至9月26日,教科室要求张覃、吕辉、邓尚玉、龙杰、胡江华、何性刚、吴萍、李云慧、叶静、李煜、黄媛和王超十二位新进教师的指导老师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辅导学生等方面对其进行检查评定,并把检查评定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写成汇报材料交教科室,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情况。10月10日至10月20日前,教科室把以上教师分成四组,四位校长各负责一组教师进行听课指导,结合指导老师对其的评定材料,开展单独谈话交流活动,体现学校领导对新进教师的关怀。

5、按照教育局要求,从xx月25日至12月10日,遵照教师自评、学校复查和教育局审核的程序,从九个方面完成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年度考核,特别是在读书笔记、理论讲座、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四优”获奖、专题讲座讲稿、示范课教案、被指导教师“四优”获奖等方面提供了佐证材料。

6、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一是教科室在教研组安排的基础上,确定了30岁以下68位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签订了相对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二是召开了青年教师大会,为35岁以下的83位教师制定了培训发展计划,从四位校长推门听课、五位校级领导个别指导、教案评比竞赛活动等方面开始了培训工作。

7、制定了《远安一高新进教师转正定级方案》,按照上级人事部门的要求,顺利完成了余宗波、周晶、何玉林、李海燕、谭金、李俊吾、杨浩和李煜八位教师的考核和转正定级工作。

8、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发挥“班班通”的作用,教科室联系网管中心教研组,聘请杜庆联老师为教师开展课件制作培训活动,经过教研组报名等准备工作,从12月8日开始了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们课件制作的水平。

9、制定了《远安一高名师评选办法》和《远安一高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制度,按照教研组推荐、学校综合考察和校长办公会认定的程序,评选出曹德宏、赵成平、周松林、路尔清、黄世平、邬亚祥、刘祖科、肖明发、胡玉芬和杜庆联老师为远安一高首届十大名师。12月23日召开了名师工作会,发放了证书;在12月30日发放了半年的名师津贴;分文理科设置了两个名师工作室。

10、在12月24日和25日,在年级组和教务室的配合下,在全校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评教活动,各班分别有20名学生参加评教活动。此次活动在问卷项目设置和参加评教的学生人数上做了改进,学生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进行了评价,老师们对结果也表示认同,取得较好的效果。

11、加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会议,学校按计划组团外出进行校级交流,本学期,教师外出学习达88人次,较多的老师通过此类活动,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与其它学校建立了联系,与其他同行建立了友谊。

12、按照学校的管理思路和工作重点,制定了教师评价和发展系列制度和方案。在年级组的大力配合下,广泛听取职代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三个年级的质量考核方案、教师年度考核方案、岗位津贴标准和各类标兵及能手评选方案,制度在规范教师行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和激发教师潜能等方面已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以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为着力点,以各类教研活动为平台,加强教研组和学科建设。

教研组长是每周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和年级学科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业务学习有准备有主题有记载,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组内教师广泛参与。在创建、日常管理和青年教师队伍培养方面,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1、开学初,在数理化教研组实施了学案导学活动,三个教研组通过集体讨论,确立了学案导学方案,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分工协作,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从9月15日至9月30日,教科室聘请了王康垣、李贤勇、王学明等九位老师组成高一数理化教学诊断组,从听课、学生座谈、问卷调查和作业检查四个方面进行了诊断活动,形成了详细的诊断报告(包括教学现状、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三大方面),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和教改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基础上,由校长办公会提出了远安一高数理化教学五项规定,此举得到省督导专家的高度评价,也为突破我校理科教学的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今年xx月,高一年级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校本教材定稿工作,其中语文、数学和化学在创建前完成了结集“出版”。

4、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本学期以来,在高三年级进行了“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部署了10.27~12.26期间在高一高二年级普及“四有”生本课堂达标活动,确定了迎接创建验收课堂教学要求及分22个备课组确定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师。通过以上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加强学习、研究、交流和协作,也增强了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凝聚力。

5、组织了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提高了教师在教育理论学习、教学设计、“四有”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等方面的水平。

三、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教育论坛为舞台,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1、开学初,教科室通过教研组,对我校立项及结题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摸底和统计,并主办了一期课题宣传栏。并对个人及备课组小课题进行了申报立项,并要求教研组组织学习《微型课题升华教师的实践智慧》,观看了小课题研究专家讲座系列光盘,引导老师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意义、选题方法和研究策略。10月,张敏校长申报的《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培训研究》课题已被列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xx月,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为远安一高颁发“科研兴教先进单位”荣誉证书及奖牌。

2、努力办好“远安一高教育论坛”,搭建教师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制定远安一高教育论坛管理办法,有计划安排主讲教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及各阶段工作重点,确定论坛主题。本学期已召开三期教育论坛,有张华、张敏、王文慧等12位教师发言,以他们的成功做法、心得体会和独到的思考,对其他教师起到了较大的感染和启发作用。

3、将本学期教师评奖及发表过的论文结集出版一期教育教学刊物,规范资料整理,便于校内教师交流学习。

4、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竞赛活动。本学期,有部分学生参加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6人获奖;我校全体学生参加了20xx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有30多名学生参加了决赛等。在县电教仪器组织的学生“五小”作品比赛活动中杨骁同学的《孩童吸汗贴》获“五小作品”一等奖,易李雪同学的《盐的形状与应用》和徐婷婷同学的《避泥鞋》获二等奖,杜海军同学的《如何解决淡水资源缺乏问题》和温程磊同学的'《舒适眼镜架》获得三等奖,远安一高因此获得优秀组织奖。戴丽丽同学的《小型花生去壳机》、胡金山同学的《环保瓜子袋》、李国强同学的《捶背凳》、刘丹同学的《无尘黑板擦》、刘腾旻同学的《螺丝刀省力器》、赵颖同学的《充气加水式背包带》和郑妙苗同学的《带伞座的书包》获得国家专利及奖金。

5、参加县电教仪器站实验教学论文评比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章宝老师的论文《浅议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和环保意识》获一等奖,徐圣平老师的论文《例谈测定电阻的实验方法》获二等奖,王文慧和刘红姗老师的论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获三等奖;有王伟、郑光情和张勇三位教师参加了多媒体课的角逐。在今年的宜昌市高考复习备考会上,我校多名教师撰写论文,积极参加交流评奖。

在noc组委会、中央教科所、中央电教馆和国家发明协会组织的评奖活动中,杜庆联老师制作的课件《蜂鸟探宝》获得一等奖及创新发明奖,张勇和李婷婷老师制作的课件《远安一高校园植物》获得二等奖,

6、宜昌市20xx届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研讨会于xx月20日至22日在我校召开,共有51名教师参会,完成听课、评课、交流及高考备考策略研究,学校完成登记接待、食宿安排、合影留念、出版高考参评论文集(含通讯录和远安一高简介)等大会内容,圆满完成会议的各项工作,得到化学教研员刘四方和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四、其他工作

教科室分管各功能室特别是实验室及音乐美术室的全面工作,制定了实验员年度考核方案,规范日常事务管理,规范津贴发放及加班管理,遵照月考核方案开展过程管理。

五、存在的问题

1、教研组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落实存在效率不高研讨氛围不浓的问题。

2、“四有”生本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和实践有待普及的问题。

3、“师徒结对”存在监管不力和成效不高的现象。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8

作为一中的一员,我时刻以学校为重,全心全意地为一中的发展服务;作为教科室的一员,我时刻以教师为重,全心全意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踏实肯干,认真研究,拼搏进取,倾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xxx”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xxx”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19

作为一中的一员,我时刻以学校为重,全心全意地为一中的发展服务;作为教科室的一员,我时刻以教师为重,全心全意地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踏实肯干,认真研究,拼搏进取,倾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的工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成长。

一、在组织工作中历练自己,不断成熟

1、顺利组织年度论文评审工作,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今年是我第一次组织论文评审工作,时间紧张,情况复杂,既要有学科组教师参加论文评审,又要把优秀的高三总结一起进行评审。我认真熟悉工作,细心组织评审,保证论文评审工作顺利完成。对222篇上交论文进行学科组初评和科研室初评,综合教科室评价和学科组评价的排名,选择83篇论文进入复评。加上从63篇高三总结中评选出的27篇,共110篇文章进行复评,其中文科理科各45篇。经过复评委员会的严格复评,评选出前100篇论文进行奖励,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从论文评审的组织来说,我觉得细心准备,耐心组织,保证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召开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的专题研讨会,集中研究学科组建设

因为陈主任外出学习,从十一月准备到十二月初召开,这个研讨会准备的时间比较长。在准备期间,我给学科组长提供研讨交流的主题,提供学科组建设需要挖掘的主题,指导他们完成学科组建设的文章。最终,研究型学科组建设研讨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科组长的研讨渗透着新理念,渗透着研究型团队的建设。如语文组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机制;生物学科组提出了“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的教研理念;英语学科组提出了以“smart work”的理念引领学科组建设的理念;政治学科组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习型学科组的理念。目前,以研究引领学科组建设已经成为学科组工作的基本理念,研究型学科组建设已经得到了广大老师的认可。

3、组织召开第十三届教育科研活动周,宣传推广科研成果

从大会的筹备到召开,时间紧,任务重。本来要在11月完成发言稿的采集,由于种种原因,到12月初开完学科组长会才基本上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紧张的科研周准备,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事。如临时决定要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书与科研周大会材料一同印刷。可是当时还没有完成前言和相关的设计工作。没办法,抓紧时间吧。一周时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和科研周大会材料搞定。这虽然是比较满意,但其中也有一些遗憾,如稿子改得不精,没有完全达到高质量高标准。

另外紧急的还有做幻灯片,两天时间完成书记幻灯片的制做和发言稿的修改,还要完成其他发言幻灯片的编辑和审定,真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最后还是如期完成了,虽然几个中午没休息,但看着最后完成的作品,还比较满意。

4、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青年老师搭建舞台

这几乎是11月的主要工作,因为从月初的培训与组织到月底上交,其中最繁琐的就是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其实很简单的事,但涉及到很多协调的问题,和青年教师协调,和电教人员协调,让人焦头烂额,每天都要在放学前确定第二天的录课情况,再与电教进行协商,有时一节课要打若干次电话。同时我还力争到录课现场参加录课。最终,由于安排充分,又有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把关,38节录像课如期完成录制上交,并且撰写了初评总结上交。学期末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了课件制作的比赛,保证了全员参加。

由于组织了若干次会议和活动,目前我不惧会议,我不惧活动,我能够轻松自在地组织活动,而且能够与老师进行轻松自在的`交流,我喜欢与老师交流研讨的氛围,喜欢与他们讨论他们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二、在研究工作中不断成长,体会成长的乐趣

1、精心打造课题成果,推广学校的优秀做法

课题研究是科研室的主要工作,也是我的主要工作。因此,对于课题研究和课题成果我重点下功夫。上学期,我精心修改,着力打造的十三项科研成果参加区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中,有7项成果获得一等奖,深受区领导的好评,认为一中的科研在领跑顺义科研。

本学期,经过认真修改与打造,我们又推荐史树芳、王树清、赵向军、辛加伟四项课题成果参加区科技进步奖的申报;推荐史树芳、李玉珍、蒙广平、辛加伟、张福林的成果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选;推荐4篇论文参加XX年度北京市基教所的征文。目前结果还没有揭晓。

我乐于在文字的推敲中下功夫,乐于在打磨文章中较真劲,看着改好的文章自己的心中很是痛快。如科研成果报告会的材料,我提出的“以研究课引领常态课”“智慧工作引领学科组建设”等理念,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都觉得很快乐。

2、注重成果交流,全面展示学校风采

成果交流是展示学校的好机会,因此,任何形式的交流我都非常重视。本学期,我参加几次课题成果的交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9月22日,代表学校参加区先进教科室评选,做了(建设研究型团队,落实“四个引领”)的发言,交流了我校教科室的建设情况,得到大致好评。11月14日,在杨镇一中参加刘海辉的区级课题(加强体验式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开题。由于我在前期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准备比较充分,我们的开题报告是最规范的,也是专家比较满意的。11月19日,代表史校长参加市级课题中期交流,同样比较成功,而且对杨一的两个课题和现代职业学校的和课题做了交流,谈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12月23日,代表陈主任参加科研创新促学科特色发展项目组的活动,做了(以研究型团队为抓手,完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制,实现科研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发言,交流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最满意的是,我现在能够游刃有余地在大会上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克服了自己的紧张情绪,这是我最高兴的。

3、抓住机会高效率地工作,展示一中教科室风采

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这一点,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不断加强积累,保证各方面工作高效运转。如区先进教科室的检查验收,虽然我们已经是六星教科室,虽然我们不用准备也能顺利进入先进教科室行列,但我想抓住这个机会,集中展示教科室的建设成果,因此,一周时间内,我不仅整理了学校的科研档案,而且把科研展室进行重新制作和整理,集中展示我校科研的特色活动和“xxx”的课题成果。得到了验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我校教科室是免检单位。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学校的科研工作,我还在此期间制作了4块校本研究的专题展板——“建设研究型团队,打造研究型学校”,在全区进行了展示。这次成功迎检是我最得意的一件事,因为自身价值与工作业绩实现了统一,效率高与质量高达到了统一。

再有就是科研成果报告会的大会材料了,一周时间,我既要修改大会材料,又要全面统筹科研周的具体事务。陈主任又临时通知说把(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出来,我可真着急了。印刷容易,保证质量不容易。好在我已经平时在电脑上完成了书稿的前期校对,所以抓紧时间,连续几天坐在电脑前,中午都没有休息,最终如期将大会材料和精美的(顺义一中学科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研究)印刷完成,为科研大会添了彩。

我喜欢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我喜欢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快节奏与高效率的工作中我体验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自己的成长。

4、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XX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参与了学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部分活动。本学期,面向全体高一老师和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与讲座;参与组织研究性学习展示课一节,陈惠明、马玉梅、李颖石共同指导,高一1班承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撰写(科技使生活更美好――顺义三高科技园区蔬香苑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得到市教研员的好评;参与出台(顺义一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方案),得到社会的关注;参与撰写发言稿(社会大课堂,师生成长的沃土),在全区社会大课堂大会上进行宣讲。同时,为了宣传学校的社会综合实践工作,我还制作社会大课堂活动展板2块,主题为:研究性学习,走进社会大课堂;制作研究性学习展板5块,主题为:新课程,新平台,走进研究性学习,一起在十中召开的国家级会议上进行了展示,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5、关注学校全面工作,实现总结提炼工作与自身成长的统一

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关注学校的全面工作,帮助总结提升学校的办学经验,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本学期,我撰写论文如下:(以研究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关注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顺义一中XX年上半年教学质量分析)、(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总结)、(结经验,反思问题,新课程改革回眸——顺义一中实施新课程一年来的总结)、(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教师带来的变化)(实施新课程改革 打造学校发展新平台)(新课程改革新在哪)(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学期末,我如期完成了学校教科室的工作总结。正是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的思路逐渐清晰,我的认识不断提升。

6、参与学科组管理工作,构建以磨课为主的学科研究模式

学科组是学校的研究组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科组的研究工作,本学期,组织召开了两次全体学科组长会,组织学科组进行论文的初评,组织学科组开展以磨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可以说,在茹书记课题的引领下,我校学科组的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科组的活动更加丰富,尤其是以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生物组的两节市级研究课得到了广泛好评;张福林老师到天津做示范课;吴欣歆老师到苏州做研究课;同时各个学科组围绕青年老师考评课和青年老师基本功竞赛展开了大规模的磨课活动,促进了青年老师的快速成长。

7、登记科研成果,兑现科研成果奖励

科研成果奖励是激励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手段,本年度共登记科研成果481项,创历史新高。学期末,我按照重新修订的奖励标准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奖励兑现,奖励成果321项,涉及144人,奖励金额56691元。由于工作的认真细致,科研成果奖励兑现一步到位,一次完成,没有经过任何的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三、高效的工作带来了研究的硕果

推荐13项成果参加区“xxx”课题阶段性成果评选,有7项获一等奖,3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

积极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21届年会论文评选工作,有9篇获奖,其中二等奖5篇,三等奖4篇。

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顺义区先进教科室。

四、工作反思

经验:

研究只有扎根于教育教学才能有生命力,如学科组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工作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才能有高质量,如论文评选和研究型学科组建设

成果要用心研究反复打磨才能有上水平,如科研周的大会发言和论文推荐

生活要丰富多彩满怀激情才能有好创意。

不足:

加强学习,不要让好文章好观点成为文字垃圾

加强反思,不要让好主意好点子成为过眼云烟

加强研究,不要让好办法好创意与我擦肩而过

加强交流,不要让好智慧好成果在头脑中腐烂

加强积累,不要让好措施好成果只是昙花一现

教科室年终工作总结 篇20

一、工作重点

1、深化课改,积极开展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研”的新模式,打造“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关注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促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3、培养学科带头人,推荐名师评选,发挥骨干教师示范辐射作用,帮带中共同成长。

4、务实校本教研内容,真正实现“教研为教学服务”的目的。

5、关注课堂教学,创新课堂的教学,改善“教”“学”“研”之间的关系

6、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论文评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各教研组落实好教研组计划。

2、立足我校专业课教学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校专业课特点的课堂范式。

3、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摹课、微课等信息化新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促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4、规范校本教研材料上交流程,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过程材料、有记录总结。

5、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成绩显著。语文组王凭老师获县市教学设计比赛二、三等奖;郑佳惠老师获市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德育组黄xx老师获县国家创新杯说课比赛一、二等奖,市说课比赛一等奖,县微课题比赛二等奖;冯日平老师获县市教学论文比赛二、三等奖,县市教学设计比赛均二等奖,县说课比赛二等奖,市优质课二等奖,县案例比赛一等奖;陈xx老师获省级优秀教师突出贡献奖。音乐组张xx老师获市师生技能大赛三等奖。计算机组王xx老师获县教学论文比赛三等奖。英语组张xx老师获县微课题比赛三等奖;马xx老师获县教学论文比赛三等奖。科学组白洪为老师获县命题比赛二等奖。旅游组吴xx老师获县社团优秀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