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总结 > 工作总结 > 正文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2024/07/09工作总结

倚栏轩整理的学校特色工作总结(精选12篇),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1

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能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教育的氛围,加强自我的教育和管理,促使身心和学习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回顾20xx年度,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为主题的特色办学思路。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一)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创建特色学校、构建学校特色,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并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一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学校长期坚持才能逐步达成。为了建构学校办学特色,我校首先在校行政会研究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宣传、发动,使创建特色学校的思想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共识,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之形成一股合力,全体教师共同为建构学校的特色群策群力。

(二)加强领导,推进步伐

统一认识的过程是创建教学特色的先期工作、思想基础,但还需要加强领导,我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领导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步伐。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张守琼

副组长:郑启家 邓建军 丘福全

成员:丘小青 何伯文 钟敏光 丘锦雄 何永祯

何宜昌 何喜梅 丘建湘 何秀华 丘永保

二、明确主题,制定目标、方案

(一)明确特色学校创建主题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

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因此,我校将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定位为“文化濡染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学校依托中都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扮靓校园文化,让文化濡染学生心灵,这一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特色学校创建目标

在开展经典诵读、写字教学、口算、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基本办学特色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选择“文化濡染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特色办学切入点,把开展“寻找中都文化、感悟中都文化、实践中都文化”活动与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机整合,让我们的学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文明的礼仪举止,两者相得益彰。

1、通过构建书香校园,营造师生乐读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用书香熏染学生的`人生底色,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

2、以中都特色文化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3、通过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细节,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三)制订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小组在制定特色学校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基础上,拟定较为详细的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并在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实施方案。按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目标,定内容。

三、彰显特色、促进和谐发展

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着力打造两大亮点工程: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和谐生动的发展。

(一)环境营造氛围,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基本目标就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班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全力营造“书香校园”的环境,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

通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环境,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县局对活动类课程安排的指导意见,我校结合实际,每天早晨安排课前二十分钟时间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让经典陶冶学生情操;从活动类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写字教学,夯实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写字水平。

2、加强校园显性文化建设,营造特色氛围。

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点的显性标志。

(1)在宣传栏内开辟作品栏,悬挂学生的美术、书法、电脑作品、手抄报等;布置“文化中都”展室,展示学生收集、整理、创作的本土文化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品味本土文化的精髓,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2)教学区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如校训、校风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

(3)宿舍区走廊张贴宿舍文明礼仪、制度等,宿舍内发挥学生智慧与特长,自主设计宿舍文化环境。

(4)结合学校环境构筑三条“德育墙”,除设置两图、守则、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外,创设以“文化中都”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文化墙,彰显本土文化和当地名人。

(5)加强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为学校特色建设增添内在动力。

(二)传承中都文化,以本土文化濡染学生心灵

学校是传承文明的地方,学校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应体现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为此,我们在绿化、优化、美化的基础上,引入地方人文资源,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用本土资源扮靓学校环境,让本土文化与经典文化互补共生。

(1)五枚武术系北方五枚武术流派,该武术流派在中原一带早已失传,却在闽西汀江流域的上杭中都得以继承。五枚武术具有动作灵活、快疾如风、变幻莫测等特点。为了使这一中华武术瑰宝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我们将其引进校园,促进青少年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学校成立五枚拳兴趣小组,编写校本教材,供学生练习使用,还娉请五梅武术传人丘金连作武术指导,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2)客家十番音乐、山歌、船灯、舞狮等内容新颖,有特色,曲调优美。我们把这些乡土艺术引进校园,请民间乡土艺人来学校教学、传唱,有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文体活动的开展。

(3)中都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20xx年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存耕堂”、“云霄阁”、“周公塔”等已被列入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七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女子五枚拳”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十番音乐、山歌、船灯、舞狮、书画、诗词等,我校依托这些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寻找中都文化、感悟中都文化、实践中都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表现,评选“文化之乡好学生”,在此基础上推荐参评县“著名苏区好学生”。

(三)强化礼仪教育,以礼仪修身促进学生立人

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从“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课上好,把字写好,把操做好,把地扫好”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将有助于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总有个规范。因此,我们将“六好”大行动的要求高高悬挂在德育墙上,将具体细则下发每个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习惯。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好习惯。

孔子曰:“道之以正,齐之以礼”。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我们发挥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要求学生知晓与养成如下礼仪:称谓礼仪、问候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集会礼仪、赛场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假日旅游礼仪等。通过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被动走向自觉,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营造和谐的养成教育环境。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四、建章立制,完善运行机制

围绕“文化濡染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的特色学校创建目标,学校优化管理制度,制定一整套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在资金投入等方面重新调整,优化组合,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凸显学校的特色。

特色学校建设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在特色建设的路上正在加快发展的脚步。由于基建等原因,特色学校建设在某些方面受到牵制,难以全面开展,今后,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不足,在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与交流中不断进步,走出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成功的特色办学之路来。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2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一、以校为本特色定向

1、我们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尝试,一是读书活动,二是校本教材,三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四是英语学科互动教学,五是主题读书活动,六是校园文化建设。

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一方面充分利用领导资源。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多次向领导请教论证,寻求创建工作策略。让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校友、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再在课外活动领域全面进行体验学习的探究;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校在英语学科中于率先进行了“互动式学习研究”,学生学得很投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体验的环节。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全面互动关系,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的特色目标定位在体验学习上。

3、多方寻求理论支撑。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理论资料: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但是,体验更强调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行为改变的目的,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的教育方式。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人从较深的层次上对体验学习加以分析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研究的'更少。我们提出“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是想在心理学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中进一步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克服当前学习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4、建章立制,保障有力

新时期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局、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培养目标的重建,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环境的重建,制度的创新,越修改认识越深刻,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向教育局申报。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

二、以科研为抓手,凸显特色

课题研究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激活主体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探究意识,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多元整合,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创建工作得了显著的成效,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

三、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新民小学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活动。

开设了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新机制,按照季节的特点开办了篮球、乒乓球特长生培养,由体育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每周二定期开展活动,做到了特长培养与专业技能提高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特色建设的发展力度。

3、开展“三带”活动,针对我校与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我们采取强校带弱校、名师带普师、优生带差生。在帮扶活动中,实行自主结对,对口支援、优势互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融洽了相互关系,构建了和谐美好的校园。

4、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低年级开设《我爱泥塑》、高年级开设《学学剪窗花》校本课程。成立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音乐和体育成立了训练队,设立专职教师、开辟专门场所、建立专项制度,做到培养特色化,活动经常化,教育专业化,效果最大化。少先队成立了“马寅初小分队”,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丰富了团队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5、开展好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

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活动的内容,成立了相关的美术活动小组,在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其中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全面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步伐,以创建特色一流、特长突出、管理科学、发展有序的省级一类小学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近日,学校以“彰显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发展平台”为主题,全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内涵上下功夫、在外延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这一主线不放松,通过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和生力军。班主任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参与布置,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通过三天的紧张活动,各班级逐步形成了班班有主题、室室有特色的目标,从而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加大英语互动教学的特色创建。

以英语学科的互动教学为基础逐步形成英语教学的特色,一是在互动方面,二是在标准朗读方面,三是在教学模式方面,四是在小组合作自学方面。

四、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真抓实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专家引路科研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专家引领,与科研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围绕特色全员参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实践反思不断调整。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3

我校从20xx年秋季开展乒乓球特色项目以来,已走过1个学年,特色活动的筹建、组织、训练、比赛等等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拟定项目,创建特色

乒乓球这项活动,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运动。乒乓球运动作为我们的国球,很值得我们去自豪。现在的人们称乒乓球运动是“聪明人的运动”。它集健身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打乒乓球能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的循环、呼吸系统的活动大大加强,并能改善心肌供血功能,不仅使心肌变得发达、有力,还能使心脏容量和重量都增加。打乒乓球还十分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也是保护我们视力眼保健操之一等等。乒乓运动有着诸如此类的好处,乒乓球当之无愧的成为我们首选活动项目,更加重要的是,这项活动设施简单,所需场地要求不大,活动经费不多,更有利于此项目更好的开展。

二、创建目标,健全组织

一年来,在镇教办的关心支持下,我校进行了“抓乒乓球传统项目,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争创特色学校”的探索。我们以推广普及乒乓球运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发现苗子,挖掘人才,全面提高学校乒乓球技能水平。让学生在乒乓球兴趣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为了活动更好有序的展开,特成立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总教练: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如在宣传橱窗、电视、广播、黑板报中设置专栏,加强“乒乓球”运动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工作,让每个学生较多地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历史及我国乒乓球的光辉历史,树立“从小为校争光,长大为国争光”的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情感。

2、设置有关“乒乓球”宣传墙画、标牌,让每位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乒乓球”活动文化的熏陶。

3、组织开展“乒乓球”知识竞赛和“乒乓球”版面设计大赛,增进学生乒乓球运动的了解。

四、开发课程重在普及

为了切实加强乒乓球运动,学校将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紧紧围绕“普及”两字做文章,着力培养全体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之成为学校的特色。

我校组织了一批教师成立了乒乓球教材教法研究小组,订购《打好乒乓球》系列碟片、通过查阅、观看、分析、研究有关乒乓球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编写一至六年级乒乓球教本教材,认真指导、严格规范动作和教学。

五、不辞辛劳,努力训练

乒乓训练要坚持不间断的常年训练,都是用比韧劲、比时间、比耐力、比恒心长年不懈,持之以恒,靠平时的一点一滴苦练积累起来的。利用课余时间、课外活动每天坚持1小时的乒乓训练,从基本功练扎练实。进一步加强正、反手攻球的训练,让学生基本掌握打乒乓球的基本步法,并结合到训练与实践当中。再次,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学生比赛,培养学生对学打乒乓球的兴趣,也通过比赛,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另外通过体能训练,培养学生们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以及反映能力和平衡能力等,增进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六、建立球队实施比赛

为了提高乒乓球运动水平,使之逐渐成为学校特色,在全员参与乒乓球活动的基础上,各班成立乒乓球兴趣小组,设教练、领队各一人,定时定人进行指导;每月进行一次班级之间对抗赛,每学期组织一次校级联赛,便于发现人才。学校建立三个梯队组成的乒乓球队。五至六年级为第一梯队;三至四年级为第二梯队;一至二年级为第三梯队。开展有效的科学训练。

一、二年级以基本动作为主;三、四年级以基本功为主,并逐步形成打法;五、六年级加强实战,充实一些战术训练,并着重培养良好的战术意识、心理素质和意识作风。如20xx年4月9日下午,学校组织了校级乒乓球比赛。这次比赛不仅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也看到了我校乒乓队员一年来的训练成效,为学校乒乓球增强了势力,奠定了基础。此次比赛,同学们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当中去,并且充分发扬了敢打敢拼的拼搏进取精神,比赛也进行的比较成功。从整体上看达到了预期的训练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本次比赛,我们不仅发掘出了一些有潜力的乒乓球队员。同时也看到了队员们的积极向上、努力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感受到了同学们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追求全面发展的上进心,并且在此次活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活动经验。

七、未来展望。

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乒乓特色学校的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创建中,这样那样的不足仍然存在。一是以乒乓球特色来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需要深入;二是校园乒乓文化建设感性多,理性少;三是拔尖的苗子为数不多,培养的力度仍需加大。尽管这样,我们坚信,通过学习研究,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训练和活动,同心协力,坚持不懈。我校的乒乓球特色将不断凸现,学校内涵将不断丰富,整体办学效益将大幅提升。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4

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我们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

一、以校为本特色定向

1、我们把学校的特色建设定位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尝试,一是读书活动,二是校本教材,三是阳光体育大课间、四是英语学科互动教学,五是主题读书活动,六是校园文化建设。

2、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一方面充分利用领导资源。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多次向领导请教论证,寻求创建工作策略。让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它凝聚了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校友、家长、社会各界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再在课外活动领域全面进行体验学习的探究;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校在英语学科中于率先进行了“互动式学习研究”,学生学得很投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体验的环节。建立起一种更理想的全面互动关系,教师、教材与学习者动态互补。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我们的特色目标定位在体验学习上。

3、多方寻求理论支撑。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理论资料: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但是,体验更强调通过具体的“做”来达到个体行为改变的目的,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当时的美国教育也正像今天的中国一样,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的教育方式。据我们所知,目前很少有人从较深的层次上对体验学习加以分析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加以研究的更少。我们提出“体验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是想在心理学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少先队工作中进一步尝试探索,使我们的学生通过“体验学习”克服当前学习的弊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4、建章立制,保障有力

新时期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走特色之路,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在教育局、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培养目标的重建,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环境的重建,制度的'创新,越修改认识越深刻,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向教育局申报。我们认为:特色学校创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过程。

二、以科研为抓手,凸显特色

课题研究将课堂教学作为重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景中激活主体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问题探究意识,实现教学过程与目标的多元整合,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创建工作得了显著的成效,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值。

三、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1、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统一”、“两有”、“两保证”、“一建立”,“一统一”即学校有统一图书室和阅览室;“两有”即师师有书看,生生有书读。“两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新民小学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做到了特色鲜明,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2、开展阳光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活动。

开设了体育特长生培养的新机制,按照季节的特点开办了篮球、乒乓球特长生培养,由体育教师担任辅导教师每周二定期开展活动,做到了特长培养与专业技能提高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特色建设的发展力度。

3、开展“三带”活动,针对我校与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我们采取强校带弱校、名师带普师、优生带差生。在帮扶活动中,实行自主结对,对口支援、优势互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融洽了相互关系,构建了和谐美好的校园。

4、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低年级开设《我爱泥塑》、高年级开设《学学剪窗花》校本课程。成立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有效地发展了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音乐和体育成立了训练队,设立专职教师、开辟专门场所、建立专项制度,做到培养特色化,活动经常化,教育专业化,效果最大化。少先队成立了“马寅初小分队”,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丰富了团队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5、开展好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活动。

在校园文化方面学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活动的内容,成立了相关的美术活动小组,在校园文化的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到其中来,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全面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步伐,以创建特色一流、特长突出、管理科学、发展有序的省级一类小学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近日,学校以“彰显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发展平台”为主题,全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力求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拓展和深化,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内涵上下功夫、在外延上做文章,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这一主线不放松,通过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和生力军。班主任与全体学生一起动手参与布置,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通过三天的紧张活动,各班级逐步形成了班班有主题、室室有特色的目标,从而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加大英语互动教学的特色创建。

以英语学科的互动教学为基础逐步形成英语教学的特色,一是在互动方面,二是在标准朗读方面,三是在教学模式方面,四是在小组合作自学方面。

四、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真抓实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专家引路科研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专家引领,与科研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围绕特色全员参与。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实践反思不断调整。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5

回顾20xx—20xx学年度,我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根据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我校于20xx年3月,正式申请创建“文化校园、活力校园”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硬笔书法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文化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硬笔书法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卢校长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钢笔楷书练习》为校本教材。全校开展书法学习,组建书法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书写基本功。全力构建和谐校园。

2、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硬笔书法效果

为确保硬笔书法练习效果,我们保证学生每天练习半小时。此外,每周

二、四举办兴趣小组活动,保证练习时间,提高练习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硬笔书法展演、硬笔书法擂台赛、板报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

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3、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硬笔书法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硬笔书法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定期对各班的硬笔书法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硬笔书法比赛,对写的好的学生张榜公布并予以奖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热情。

4、特色鼓人心,书法结硕果

硬笔书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写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两年来,我校先后有十多名学生获县级书法比赛优胜奖。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书法教材——《钢笔楷书练习》校本课程。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硬笔书法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硬笔书法的组织和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由于我校硬件不够,场地受限,多媒体不能使用,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

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6

襄阳市***位于襄城区卧龙镇,地处城郊结合部。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一所普通中学,1985年改办职业教育,原名为“襄阳县高级职业中学”,20xx年行政区划调整并入襄城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城区职业高级学”,成为该区仅有的一所融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全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基地。

学校坚持“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以“一校多制,多元办学;校企联动,工学结合;技训为主,全面发展”为办学定位,采用“就业安置,考学深造”的教育模式,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路子。近五年来,学校“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已占到全校的35﹪以上,每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0xx人次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高职统考过线率达99﹪,升入二类本科院校的人数在全市名列前茅,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广泛赞誉,真正实现了就业升学双丰收。学校自开办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合格中职毕业生15000多人,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512工程’合格学校”、“全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基地”、“全省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德育工作机制、学生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等方面,在特色上做文章,逐步形成了我校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面向市场,结合生源情况和学校办学实际,本着“积极发展,按需施教,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办学思路,创造性地形成了“以‘三分教学’为基础,突出因材施教;以‘工学交替’为载体,突出技能实训;以‘项目教学’为方法,突出技训实践;以‘三个转变’为指导,突出素质教育;以‘高考升学’为根基,创立学校品牌”的办学特色。

以“三分教学”为基础,突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在充分体现职业学校办学灵活性、适用性特点的前提下,推行“分段、分层、分流”的教学模式,把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志趣和意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拓宽学生成才之路。“三分教学”就是把中职三年六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两次分流”,实施“分层教学”,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及时调整,全面提高的目的。对立志升学的学生加强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教学;对志愿就业的学生强化技能实训,培养其一技之长,使其毕业既能文化学历达标,又能拥有相应等级专业技能证书,通过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合作形式安置就业。学生在校有两次分流,调整发展方向的机会,升学和就业可自由转换,专业方向也可在大框架内进行调整,从而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以“工学交替”为载体,突出技能实训;选择志愿就业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和相关企业签约命名,在校完成一定的专业理论教学任务和培养拥有基本的专业技能之后,把实践教学整体移师企业,采用“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学生与员工交流”的形式,由企业利用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通过提供工作岗位和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展开技能教学,产、学、教一体,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良好基础。20xx年以来,我校先后与上海振华港机、襄阳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的企业联合开办了振华班、襄化机电工班、襄化机焊工班等技训班,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合作,取得很好的实训效果。

以“项目教学”为方法,突出专业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们采用实训教学内容项目化,学生分组参训,技训教师分别指导的教学方式,利用学校现有实训场地和设备,在钳工、机加工、电子装配、电工检测,PLC自动化控制等实训项目上推行“项目教学”,模拟企业生产环境,采用企业生产运作模式,学生在仿真的环境和岗位上相互配合,从而增长知识,感受工作氛围,体验工作内涵,让学生“零距离上岗”,与企业“无缝对接”。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突出素质教育;我们在培养方式上将专门的技术知识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薄基础窄专业”向“厚基础宽专业”转变,由“重专业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向“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能力”转变,由传统的专业界定向淡化专业方向转变。由此,我们加强了学生基础文化课和通识性技能课的教学,使之具备相应学段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水准;还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礼仪、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修养。

以“高考升学”为根基,创立学校品牌;“高考升学”是我校现阶段赖以生存的根基。多年来,我校在高职统考升学备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锻造了一支过硬的'教学队伍。目前,国家对中职高考还开着一扇门,中职学生还有机会进入高校深造,很多学生和家长也有升学意愿。我校也紧密把握高职统考变革方向,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过线率达99﹪,升入二类本科院校人数名列前茅的成绩,在社会上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形成了一个叫得响的学校品牌。

二、德育工作机制上,我们以“三全德育”为理念,贯彻育人方针;以“四育人”平台为支柱,建设育人体系;以“三位(学生、学生干部、班主任)层级考核”为载体,强化育人管理;以方案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育人章程。

通过打造“四育人”平台,践行“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为规范,以评价为手段,以培训为保证的德育机制和用文化感染人,用组织培养人,用制度规范人,用人格提升人的育人方法。所谓“四育人”平台就是建立德育四大基本支柱,建设“管理育人工程、环境育人工程、活动育人工程和服务育人工程等“四育人”工程,管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是学生的德育实践,环境是由学生参与设计,服务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三、学生管理工作上,我校采取“七个三”教育管理模式,即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主题的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题的观念教育;开展以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当文明人为主题的文明教育;开展以学校、家庭、社会为网络的三结合教育;开展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主题的“三自教育”和以珍爱健康、珍爱幸福、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为建设和谐校园,立德树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上,我们抓好三支队伍(学科教研组长队伍、名师能师队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共同成长和岗位成才;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引导教师成功转型,我们利用国家级和省级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先后派出60多人次的教师出外培训学习,依托教研组开展校本培训,带动全组教师整体提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壮大技训师资队伍,提升技训师资水平,我们每年都选派一批领导和教师深入企业顶岗挂职,到企业实践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管理过程,提高教师动手实践能力,增加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同时选聘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采用“以评促教”的管理方式,严格考评,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我校在特色建设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立足质量管理核心,落实教学常规环节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我们始终坚持“五个中心”(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坚持以常规管理为中心,常规管理坚持以教学评估为中心,教学评估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教学质量坚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常规环节的管理,做好教师的全方位评教工作,以评促教,以比促教,以训代教。

2。抓好两个校外合作,提升师资技能水平

中职学校师资技能水平,现阶段主要依靠“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得到提高。通过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共育人才、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人才资源,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来校兼职上课,提升学校技训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顶岗实习,增强动手实训能力。通过和院校合作,依托高校,组织教师走进高校,参加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目前,我们就利用组建襄阳市第一职教联盟的机会,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与人文学院加强了合作,利用他们资源优势,组织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到职院接受“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技能实训。另外,还可利用高校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高校毕业生中选聘资教生,培训锻炼成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教学骨干,为建设“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技训师资队伍奠定基础,满足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需求。

3推行三分教学模式,实现就业升学丰收

通过“分层、分段、分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自由调整,便于学生找到合乎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志愿学一技之长的学生,选择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加强实训;有志于高考升学的学生,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已发展的一片天地,从而实现就业、升学双丰收。

4。完善三全德育机制,探究立德树人之路

我们以“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管理”三全德育理念为指导,依托“四育人”平台,强化组织、队伍和制度建设,让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让班主任减轻负担,让学校充满青春与活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然,现在我校在职教发展上还存在着办学理念落后、管理体制滞后、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学脱离实践等困境,需要从五个方面加以突破。

一是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努力做好“专业与职业岗位、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五个对接。

二是管理体制。借鉴高校院系管理模式,按专业大类设置专业部,实行学校——专业部——班级的分级管理,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下放到专业部,教务处、学工处转变到指导、协调、检查、研究上来。

三是师资队伍。由于我校文化课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比例成倒三七,技能教师严重不足。需要建立招聘机制,择优招聘专业教师;健全培训机制,强化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建立转型机制,实施转岗培训,实现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

四是课程设置。在学分制框架下,设置课程模块;开发、审核、设置和评价对接市场、服务经济、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合理确定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比例。

五是实训实践。实践是职教之本,要依托农村市场,充分调动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完善产学合作机制,坚持开放办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按照“学校实训室技能训练——项目实训仿真环境实践——工厂顶岗实习等基本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7

——城南办通济小学“三结合”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校认真落实《新余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的要求,营造出一种较为浓厚的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育人氛围。尤其是本学期以来,我校新一任领导班子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不断充实和完善“三结合”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计划,努力创新“三结合”教育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内化学校自身的内涵和品味,使我校素质教育得到了快速、协调、特色化发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创建特色学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本学期,学校成立了由黄小龙校长任组长,邓素娟副校长任副组长,德育处主任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创建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就创建工作具体事宜进行讨论、谋划。创建工作经常列为一周一次的校行政会议的重要议事内容之一。

二、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争创意识

争创工作启动以后,学校校行政对争创特色学学校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把“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争创意识、具备较强的争创能力的队伍”作为学校争创工作的目标之一。

加强集中培训力度。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市教育局颁发的《新余市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加强教师对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校教师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特色学校工作的自觉性。

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考察。本年度,我校先后有十几人次去萍乡、苏州、上海、广州等地学习、考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到了许多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先进经验,丰富了我校创建工作的内涵,坚定了我校创建工作的信心。

三、以学校教育为主体,构建德育新体系

1、努力完善德育的三条主线

以“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主渠道教育主线”,把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校长——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教育主线”,作为德育常规工作的主力军,保证日常规范教育的有序开展;以“党支部——团——队——班委会”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发挥学生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以畅通的德育主线,推动德育工作深入开展。

2、更新德育观念,改革德育方法

(1)树立人本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具有能动性。学生主动性发展,最高水平的能动、自觉的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

(2)树立正确的、发展的学生观。学生个性千差万别,而且个体生理和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因而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的学生观。坚持学生发展观,只要教育方法、措施得当,一定会使他们走上积极的、健康的发展道路。

3、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抓好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坚持抓好学生会检查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召开了多次学生会检查工作会议,加强了对检查工作的指导,尽量减少了检查中出现的`失误,使学生会的检查工作得到了班主任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为树立良好的校风确立了良好的保障机制。同时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也培养了学生干部的主人翁精神,他们的工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我校要求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对照,落实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学生文明礼貌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在清卫工作方面,基本上做到了室内整洁有序,包干区干干净净,创造了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班内加强了值日干部的管理工作,自习课上听不到吵闹声,整个校园秩序井然。

四、立足于学校教育,促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我校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内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主课堂建设,深入开展学科德育教育。通过班会课、德育课、大队主题会等主课堂,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好德育活动,不断丰富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中,内化于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学生“健康、向上、快乐”的道德品格和人生境界。在”“十八大”召开期间,我校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我爱我的祖国”,让孩子们读爱国书籍,抒爱国情怀。协调区关工委领导到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塑造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我校还十分重视学生文体素质的培养。“阳光体育”落到实处,“体艺2+1项目”深入人心,文化、体育成果斐然。在新余市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体艺2+1项目”活动会展获得好评;在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在全区中小学元旦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以上成绩的取得,充分显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五、建立和完善学校和家庭教育网络,为家长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手段

学校与家庭必须加强联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积极互动,共识共享,形成整体的育人网络,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功能,促使教育形成合力,整合各种德育课程资源,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家校联系工作。我们的做法是:

1、以举办家长培训班为重点,开办家长学校

开办家长学校,重要的是家长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有针对性,这样学习才有益,才能有益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以举办家长培训班为重点,开办家长学校,力求做到内容实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实在,就是内容要符合家长教育子女的实际情况,所举的例子是他们中间的实际事例,使教学亲切、充实,让家长乐于接受。形式多样,就是讲课的形式不拘一格,或讲解,或让家长相互讨论,或让主讲人和家长相互交流,积极互动。方法灵活,就是采用灵活有效的办学方法,或让家长听讲座,或让家长看视频,或鼓励家长

写“家教一得谈”,或评选优秀家长学员。例如,今年9月,我校举办了一次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班。培训班分五个步骤:一是“校长寄语”;二是“知识讲座”;三是“现身说法”;四是“名师引领”;五是“家长论坛”。

2、分年级召开家长会

为了广泛地联系家长,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研究与改进教育问题,我校经常分年级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宣传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报告一阶段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介绍通济教育的形势及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等等。我校召开家长会,孩子所在的班级,由班主任、任课老师讲话,并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使家长会更有针对性。班主任在组织家长会期间,不仅注意在会上研讨一些共性问题,而且留有一定时间与家长个别谈话。每次开家长会,总有一些班主任到晚上10点还在和个别家长进行诚恳地谈话。

3、举办教育报告会

为了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使广大家长学有所得,我校还邀请有关领导或专家作主讲,举办教育报告会。例如,在学校操场上,我校召开了“两法”教育报告会。区委宣传部邓副部长、关工委胡主任、城南办彭委员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报告会。会上,“两法”教育报告团成员,结合典型案例,组织家长们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强调了“两法”中规定的家长必须履行的义务,指出了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通存在的问题,要求广大家长从自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8

回顾20xx-20xx学年度,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根据《齐河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齐河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我校于20xx年3月,正式申请创建“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特色学校。两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精心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镇教研室王校长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诗文选编》作为诵读教材。此书一册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古诗70首,第二部分千字文,第三部分幼学琼林,第四部分论语。每部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原文和译文两部分,集诗词歌赋晨读对韵、中华成语千字文于一体,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全力构建书香校园。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20xx年10月,我校不惜重金投入创办了仁里集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文化墙,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此后,我校还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展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一次一次掀起了我校经典诵读的高潮。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早读课、课前“一吟”、午间管理时间、班队课、睡前十分钟五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置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展演、经典诗文擂台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5、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

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两年来,我校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和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4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诵读教材——《国学经典诗文选编》校本课程。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二、活动为主发展特色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7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要求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个统一”、“两个有”、“两个保证”、“一个建立”。“一个统一”即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统一开放时间;“两个有”即老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两个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个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三四年级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6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很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由于本学期我校计划修教学楼,我校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多媒体不能使用,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20xx年3月27日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9

在世界进入多元化、国际化的今天,培养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世界级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法律学习应该从孩子进入小学的那一天起,已经被教育界广泛认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能给孩子们从小植入法律的种子,在学习法律基本知识的沃土中,将自己的成长根系用法律进行培育和滋养,在主意识里深深埋下依法行为的文化营养,将是为国家培育世界级人群和人本资源的重要手段。

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功能是文化的建立和传承,绝不是搞几个音乐、美术、体育、技能的项目就称得上是学校特色。基于这样的认识,根据我校生源83%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长属于中低阶层的现状,又根据我校教师年轻、积极上进,学习法律主动性强的实际情况,自XX年始,我校把法律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文化方向,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

一、进入校园,法律信息映满眼

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原则要求:“中小学法律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适应孩子们理解和特点的法律信息处处可见的校园环境,以漫画、儿歌、连环画的形式不断向孩子们输送法律知识的信息,用无意识接受的儿童心理特点技术,逐渐渗入法律常用条例。

二、进入课堂,法律信息周周见

我们本着"普及为基础,养成是关键,渐进促发展,活动贯全程"的宗旨,实行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两个渠道并重。我们组成了法律教学专业组织,申报了省级立项课题,编写了校本课程教师用书《小学生法律教育读本》,将法律教学纳入教学课程,每周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拿出一课时,保证每个班级一课时的法律课程学习。采取聘请法律专家和培训教师的方法,造就一支高质量的特色教育师资队伍,双关旗下保证法律课程的有效实施。做到长计划,有安排,讲实效,可操作,努力形成法律特色的教育模式,逐步建立全校师生共识的、依法规范个人行为的文化意识,达到特色学校主功能的效果。

三、进入法庭,年年当当小法官

培育学生法律素养根本在于普及,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特色建设评价制度,奖励制度,以保证学校特色教育的深入、有效、持久的展开。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做到班班有学法小分队,高年级的`学生能运用适应小学生的基本法律进行法律实践活动。我们每年进行一次学校级别的法律巡回赛和法律单项技能赛,评选“年度知法英雄”张榜表彰,在竞赛的基础上,我们带领学生和教师亲临一次法庭现场,感受法律的神圣和正义,我们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全部由学生参加,排演一次学校的模拟法庭。

四、进入家庭,小手大手搞共建

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法律、在家宣传法律,学生家长在社区家长学校学习法律、在家与孩子一起探讨法律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法律知识一进学生课程课表,二进家长学校,家长学习由学校自编的学习资料《学好法律、做好家长》,做到教师、教案、课时三到位。我们还进行了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对方在没有学习法律之前的有关不合法行为和问题,与其学习法律知识后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对方的变化,对自己或家庭有什么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感受是否一样的活动。20xx年,我们先后对家长进行了5次问卷调查,共发卷3697份,收卷数为3358份,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法律知识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实际收效对比说明:87%的家长法律意识增强,81%的学生开始自觉维权,敢于和家长讲法律、讲道理,纠正不良家庭行为。

五、进入社区,宣传法律受称赞

我校不但把法律教育纳入到课程之中,使之有效地与学校的德育、纪律、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还聘请了洛阳师院政法系的教师为我校特色建设项目顾问,与政法系联合,在我校辖区的每个社区每年举办一次由学生负责的普法宣讲活动。我们还与涧西区人民法院联合,与社区联合,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听一次法律专家的专题讲座,给家长创设与法官交流、咨询的机会,在学生放假回到社区时,请辖区派出所的干警指导学生向社区居民讲法律常识和有关案例,受到了辖区各界人士的肯定和称赞。

六、未来人生,身正根壮好前程

8年的法律特色建设工作实践,使学校整体人群的法律素养得到了提升,我们大胆提出“从小学法律,12岁当上学法‘小学士’”“积极参与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口号,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目前,我们学习了《宪法》《国旗法》《国徽法》《国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保法》的有关章节。现在,全校师生和家长基本形成了“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共识,“学法律、成栋梁”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基调。从我校毕业的学生行为习惯、文化素养和志气胸襟都受到了上级学校的认可。

法律特色学校建设的长期扎实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随即得到提升,学校由原来的生源不足发展到生源以每学期20%的速度增加,由原来的6个班110名学生增加到今天的12个班近600名学生,政府为学校兴建了教学大楼,分配了数名新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10

在世界进入多元化、国际化的今天,培养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世界级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法律学习应该从孩子进入小学的那一天起,已经被教育界广泛认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能给孩子们从小植入法律的种子,在学习法律基本知识的沃土中,将自己的成长根系用法律进行培育和滋养,在主意识里深深埋下依法行为的文化营养,将是为国家培育世界级人群和人本资源的重要手段。

学校特色建设的主要功能是文化的建立和传承,绝不是搞几个音乐、美术、体育、技能的项目就称得上是学校特色。基于这样的认识,根据我校生源83%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长属于中低阶层的现状,又根据我校教师年轻、积极上进,学习法律主动性强的实际情况,自XX年始,我校把法律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文化方向,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

一、 进入校园,法律信息映满眼

根据《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原则要求:“中小学法律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特点,适应中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适应孩子们理解和特点的法律信息处处可见的校园环境,以漫画、儿歌、连环画的形式不断向孩子们输送法律知识的信息,用无意识接受的儿童心理特点技术,逐渐渗入法律常用条例。

二、 进入课堂,法律信息周周见

我们本着"普及为基础,养成是关键,渐进促发展,活动贯全程"的宗旨,实行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两个渠道并重。我们组成了法律教学专业组织,申报了省级立项课题,编写了校本课程教师用书《小学生法律教育读本》,将法律教学纳入教学课程,每周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拿出一课时,保证每个班级一课时的法律课程学习。采取聘请法律专家和培训教师的方法,造就一支高质量的特色教育师资队伍,双关旗下保证法律课程的有效实施。做到长计划,有安排,讲实效,可操作,努力形成法律特色的教育模式,逐步建立全校师生共识的、依法规范个人行为的文化意识,达到特色学校主功能的效果。

三、 进入法庭,年年当当小法官

培育学生法律素养根本在于普及,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特色建设评价制度,奖励制度,以保证学校特色教育的深入、有效、持久的展开。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做到班班有学法小分队,高年级的学生能运用适应小学生的基本法律进行法律实践活动。我们每年进行一次学校级别的法律巡回赛和法律单项技能赛,评选“年度知法英雄”张榜表彰,在竞赛的基础上,我们带领学生和教师亲临一次法庭现场,感受法律的神圣和正义,我们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全部由学生参加,排演一次学校的模拟法庭。

四、 进入家庭,小手大手搞共建

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法律、在家宣传法律,学生家长在社区家长学校学习法律、在家与孩子一起探讨法律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法律知识一进学生课程课表,二进家长学校,家长学习由学校自编的`学习资料《学好法律、做好家长》,做到教师、教案、课时三到位。我们还进行了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对方在没有学习法律之前的有关不合法行为和问题,与其学习法律知识后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对方的变化,对自己或家庭有什么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感受是否一样的活动。XX-20xx年,我们先后对家长进行了5次问卷调查,共发卷3697份,收卷数为3358份,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法律知识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实际收效对比说明:87%的家长法律意识增强,81%的学生开始自觉维权,敢于和家长讲法律、讲道理,纠正不良家庭行为。

五、 进入社区,宣传法律受称赞

我校不但把法律教育纳入到课程之中,使之有效地与学校的德育、纪律、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还聘请了洛阳师院政法系的教师为我校特色建设项目顾问,与政法系联合,在我校辖区的每个社区每年举办一次由学生负责的普法宣讲活动。我们还与涧西区人民法院联合,与社区联合,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听一次法律专家的专题讲座,给家长创设与法官交流、咨询的机会,在学生放假回到社区时,请辖区派出所的干警指导学生向社区居民讲法律常识和有关案例,受到了辖区各界人士的肯定和称赞。

六、 未来人生,身正根壮好前程

8年的法律特色建设工作实践,使学校整体人群的法律素养得到了提升,我们大胆提出“从小学法律,12岁当上学法‘小学士’”“积极参与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口号,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目前,我们学习了《宪法》《国旗法》《国徽法》《国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保法》的有关章节。现在,全校师生和家长基本形成了“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共识,“学法律、成栋梁”已经逐步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基调。从我校毕业的学生行为习惯、文化素养和志气胸襟都受到了上级学校的认可。

法律特色学校建设的长期扎实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随即得到提升,学校由原来的生源不足发展到生源以每学期20%的速度增加,由原来的6个班110名学生增加到今天的12个班近600名学生,政府为学校兴建了教学大楼,分配了数名新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11

我校自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晰,办学目的逐步明朗。一年来,伴随着学校特色教育的手段不断创新,德育品牌的形成和乒乓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层面不断拓展,使学校特色教育氛围更加浓烈,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就特色校创建以来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注重了组织实施。

创建之初,成立了由赵新跃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和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教研组指导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此项活动,现在看来,对此项活动的有效实施起了关键作用。

二、注重了落实,关注了细节。

1、特色活动从组织到实施,制定了活动方案、学生开展现状的分析等,学校从整体上做了周密的统筹安排。学校为各个特色建设做简介、制定活动安排的同时,还提出了活动要求。要求不只针对学生,也针对指导教师。学校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下聘书,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们也认真填写了校本课任课教师介绍。内容包括:特色课程设置内容;内容设置目的;授课形式。

2、乒乓球运动的全员参与。这不只是一句口号,二十三中人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目标。学校从硬件上加大投入,在经费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购置了乒乓球桌案。体育组老师制定了很有特色的乒乓球课程教学计划,同时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3、教育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活动。向学习型学校目标看齐。全校教师努力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探讨、实践、改革和创新。而学校也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交流和切磋。每学期,各任课教师都要上一节大练兵展示课,教研组和校领导班子,积极参与听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指导性建议,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进步。

4、由赵校长亲自牵头的德育品牌创建已见成效,学生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特别是《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学习有声有色。而且班主任还经常针对《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中提出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解答。这些都很好的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其潜移默化的成为良好的习惯品质。

三、内容充实,体现实效性和教育性。

通过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中形成了团结向上、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在学生中形成遵规守纪、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孝敬父母以及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四、几点体会

1、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教师引领,与科研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相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我校审时度势,注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思想的变化;注重了教师在新形势下对工作环境和氛围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充分发展,缓解工作压力,对我校教育教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校特色工作总结 篇12

本学期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课题为重点,把创新的教育和特色教学工作有机地溶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知识,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建出具有二十四中特色的教学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做如下工作回顾: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的特色课程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并制定有关特色课程开发的制度。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们首先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将开发与实施的任务都具体落实到优秀日语教师身上。几年来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尝试工作,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成果。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组织部分日语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其中王秀莲老师到日本研修学习半年多时间,谭家盛老师、张继华老师、孙凤芝老师、栾国晶老师分别参加由省统一组织的日语新教材培训研讨,并有幸听取了日本国驻中国教育督导员鸣海佳慧的演讲,受益匪浅。每次外出听课的教师回校后,给我们上一节示范课、好课给全校教师“充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在课改大潮中,所有的教师主动地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潮,正确地发掘其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教师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教师应该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搭平台,促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教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等多项竞赛活动。另外,采用教学反思、协作解决、教学咨询等活动形式,促使教师去学习、钻研业务。

(3)用科研指导教学,树立课堂教学示范,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时代理念、高质量的教学。我们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组织教师集体观摩优质课、进行讨论、书面评析、探讨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上公开课、听优质课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部分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自修提高、切磋教学的积极性。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以日语教学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由主管校长牵头,教务主任主抓此项工作,共派五位专业教师来从事此项工作,学校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定期检查教案、听评课、请相应的专家到校培训等。每位日语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日语演讲会话比赛、日语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成立日语课外活动小组等,并由学校牵头请上级的日语工作者到我校为他们讲学,以使他们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学校三个年级都有负责的教师,一年级是王秀莲老师,二年级是张继华老师,三年级是孙凤芝老师。这几位教师非常敬业,他们精心编写校本教材,四处寻找相关材料,力求将教材安排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注重口语交际训练,日常会话训练,文明用语训练等诸多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教学中,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互相听课、评课。效果非常好。

(1)、体育方面:先后成立了毽球、跳绳、排球、篮球等几个课外活动小组。毽球、跳绳活动小组由姜英老师主抓,利用午休及下午自习课时间指导学生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提高了毽球技能,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符合我市作为毽球城的要求。并在学校举行了毽球比赛,并参加了市、区举办的毽球、跳绳比赛取得了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2)、卫生方面:学校重视卫生工作,并由董玉香老师主抓此项工作。今年卫生工作的一个重点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做好甲流的早检、午检工作,每个班级由卫生委员每天早晨上报一次班级学生的检查情况,并随时上报各班级的突发情况,并由学校及时上报当天学校学生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学校利用板报做好甲流的预防宣传工作,并由董玉香老师通过校园广播做预防甲流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对甲流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由恐惧变为了解,并有了一定的防护知识。

(3)、艺术方面:学校设有专门艺术课。张春杰老师成立了摄影课外活动小组,定期给小组成员讲解摄影技巧,定期到社会进行采风,既提高了摄影技巧,又了解了社会,并在学校举办了摄影艺术展览,题材都来自于摄影小组成员的作品。并邀请了市、区摄影协会会长及成员来校指导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4)、劳动技术方面:学校领导也同样非常重视,由田桂华老师负责组织教学工作。田老师根据我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十字绣、手工编织拖鞋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动手的能力。每学期都有特色教学,并有相应的成果展示。

我校正逐步加大课题研究和特色教学的投入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及水平。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下,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