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善变”的老家

作者: 王忠义2024/07/08散文随笔

才两个月未见,老家又变了。

老家就像一位乐观向上的姑娘。在那些落红飞去的日子里,她没像我一样因春的逝去而感伤,而是勇敢地站在高山之上,沿着整洁的水泥"串户路",大大方方地装上月亮般的太阳能路灯,从寨口一直到寨子中央,将自己打扮得既时尚又大方。我从她的心湖畔蹚过时细算,这是从煤油灯过渡到电灯后,她的又一次大的改变。每一次回家,她都会给我惊喜。

作为随处可见的典型山村,老家以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北部山区的独特地利,安安静静地坐落在高耸凸起的、被五座小山环抱的高山盆地上,将自己的脸蛋掩映在紫楸、柏树、竹子、青冈树等树木组成的茂林之中。从兴义回老家,过了大红岩垭口,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棵古柏。但凡有人打听老家的所在,指路的人就会说"就在那棵古柏那里".在初夏的习习微风里,古柏显得更加翠绿。只要看见了它,就知道家近了。

进寨的路是一条新建不久的"通组公路".道路是在老山路的基础上开挖扩建的,腾挪游走于蜿蜒的山脊之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飞腾的白龙。它的成功建成通车,使得从平街到尖坡,又多了一条交通要道。"现在去尖坡的,大多走这条路。"父亲望向远方说,"等高速通了后,去兴义更近了。"他说的是在建的"六安高速".该高速北起六枝县同云村,向南经过上关、花江、平街、挽澜、笃山、钱相等地后,最终止于安龙县三棵树。其中,在离老家的不远处,就设计有一个匝道。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可没这些便利的交通。那时,寨里还没有通公路,我们去乡里读书,只能走崎岖的泥石山路。若是在冬天摸黑赶路,因路面积水湿滑,少不了要摔一两次跤。膝盖磕碰到石头的那种刺骨的痛,至今想来都还心有余悸。但由于离学校较远,每天天不亮就走,不然就会迟到。那时的学校,不像现在有宿舍、有"营养餐"和牛奶,早餐和午餐都只能回家吃,因此每天都得往返四次,除了上课和干农活的时间,感觉整天都在赶路。现如今,不仅改扩建了中、小学校,还修通了"通组公路"和"串户路".寨子里基本家家都买了摩托,条件好的家庭还开上了小轿车,孩子们上学再不用摸黑赶路了。

时常在梦里萦绕的除了那棵古柏,还有就是家门前爷爷栽种的那两棵梨树了。再过几天是母亲的生日,几姊妹又聚在了梨树下。

二姐说很久没回老家了,想去大湾子那边看看。在父亲和母亲的带领下,一家人沿着"通组公路",边散步边聊寨里新近发生的事。郁郁葱葱的茂林之下,空气特别的清新。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四处走走。布谷鸟站在远处的树上,先说"布谷,布谷",接着又说"薅早包谷,薅早包谷".外甥们像听懂了它们的呼唤,你追我赶地在队伍前面嬉闹。小妹追上去,带他们摘乌萢。摘惯了草莓的他们,感觉乌萢很新奇,既不要钱,还能摘着玩,万分的欣喜,个个乐此不疲。

路边二哥家地里的烤烟长势很好。今年肯定又是个好收成!"种烤烟苦是苦了点,但收入还是可以的。"母亲羡慕地说,"去年你海哥家,除去肥料钱和人工费,收入8万多块钱。今年,他门都不出门了,直接要了60亩。今年烟这么好,又要大赚一笔了。"

我们家过去也是烟农,父亲还去乡里领过奖牌,一家人为此高兴了许久。那时的烤烟种植不像现在这般规范,主要以零散的家庭小户种植为主,很少有连片几十亩的大户。当时,还是没有实行集中烘烤,每家都得自己修建烤房。陪伴了我们家种烟岁月的两栋烤房,如今还稳稳当当地屹立在屋后——父亲用它们来堆柴火,算是让老伙计们物尽其用。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烤烟一直是我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家里的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就是种烤烟买的。而对我们几姊妹而言,烤烟更有着非凡的意义。如果没有它的支撑,我们读书特别是上大学,是一点都不敢想的。到了今天,虽然我们不再从事农耕,但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遇上了烤烟,就会像见到了亲人,很是亲切。烤烟,已经刻进了我的记忆。

随着新时代新机遇的到来,老家的产业也跟着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玉米、稻谷、烤烟种植外,大家也开始种起了李子、蔬菜、草药、菌子,有的还养起了鸡、鸭和肥猪,赚钱致富的路子在不断地拓宽。由于父亲和母亲都上了年纪,因此和二哥家不同,我们家地里种的是"四月李".李子树从路边延伸到山顶,果树枝繁叶茂,翠玉般的果实挂满枝头。挂果多的果树,被压得弯弯的,只能看见几片叶子。按照往年的时间推算,再过一个月果实就该熟了。"贞丰四月李"是我们的招牌,远近的省市都知道。每年的六七月份,都会有人来寨里收购"四月李",我们只负责采摘,完全不用考虑销路。"从树上摘下来,立马就能换成钱。"母亲激动地说,"去年比今年结得多,卖了一万多块钱。有一回,你爹一天就卖了4000多块钱。"

从"通组公路"散步回来,一大家子就忙起了晚饭。和以前一样,几姊妹都有分工。我负责的是洗菜。以前,洗一棵白菜,都要去山里挑水。如今有了自来水,即使面对一大盆菜,我也毫无压力。屋里屋外穿梭着母亲和姐姐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小的时候,老家就是这般热闹。

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在院坝里纳凉,聊天,吃蛋糕。远处吹来的晚风习习如《诗经》里的"关雎",而明亮的太阳能路灯则宛似那河畔的伊人,深情地凝眸着挂在树梢的明月。

老家,越变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