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散文 > 散文随笔 > 正文

紫云深处

作者: 苗见旭2024/04/28散文随笔

我一直惊讶于这片槲林,这片江北万亩槲林,纯粹得没有杂树,孤单却标新立异地绣在豫中襄城县一隅。夕照之下,灿然生金,构成煌煌接天的莽苍风景。

我是站在紫云山山门之外的。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已是深秋黄昏,夕阳正把它的金粉镀在山脊线上,满山的槲树像蓬勃的火焰,氤氲出绛紫色山岚,此时,云聚山头,视线迷乱,我的心头也正起波澜。

我不知道,500年前,李敏是不是也站在这个位置打量过丹霞山,是不是也对了这万亩槲树吃惊和发呆。估计,他也想不明白,平畴的襄城平原,咋就在这儿隆起一把罗圈椅,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而千树万树的槲叶临风翻转,飒飒之声似在传递一种隐秘;这是汇聚天地灵气的地方,灵气得万亩槲林竟无杂株,灵气得山岚浸红了流云。

"此中有真意。"李敏当时就这么叫了一声。于是,1468年,时任户部尚书的襄城人李敏就毅然决然地在此建立了书院。

这一建不打紧,紫气东来,紫云书院声名鹊起,成了明清全国八大书院之一。太子朱祐樘,文学家李来章、耿介,武状元李春奇等人慕名赶来,他们日后的成才也助力了书院盛名。

书院阵势好大!依山就势建有三进庭院。山门之外是二柏三石一孔桥,过桥,仰头,紫云书院赫然眼前了。

这是由正殿、东西配殿和正殿耳房构成的中式庭院建筑。正殿正门靠墙是李敏的塑像,塑像上方是"理学真传"的匾额,塑像后墙镌刻着后人的评语"身在庙堂,体恤民意,改新赋制,丁忧乡里,修复书院,恩泽后世".

明代画家沈周曾经就读于紫云书院,日后,回瞻书院时写下"风入棂窗添飒爽,影临钤阁依高寒,满门君子清如水,桃李虽荣比拟难".赞誉之意和怀旧之情溢满诗外。

此时,一群学生正绕着李敏手植柏转圈圈,高仰的笑脸洒满阳光,听口音各异。带队老师说:"都是外县市来襄城县求学的,襄城县教育搞得好,每年都吸引大批外地生,这可能是沾了李敏的光了。"

是沾了李敏的光了!他传授理学知识,弘扬儒家文化,他注重修齐治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修为自己的同时先天下而后个人,践行和捍卫儒家的价值,并带动周边的百姓知书达理。

500年,松柏可以依旧青翠,人的躯体却已化尘埃。但不死的是精神,这种精神足以增色自然界的景观,这种精神一直氤氲在丹霞山的紫云里。李敏借紫云山的真气创建了书院,书院的墨香熏染了紫云,二者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其实,李敏也不孤单,近的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级石阶之上的孔老夫子,以塑像的方式,迎候着后世的学生们。伫立在石阶中段的李敏塑像目光安详,神态谦恭。山风阵阵,潇潇槲涛,似在传递孔老夫子和李敏之间的对话。

李敏真的不孤单。

传说黄帝在紫云东部的首山采铜铸鼎,向牧童求教于紫云山,问长生之道于大隗。

传说姜太公始悟治国之道,死时感恩紫云,怕看不清山的全貌,要求葬在不远处高阳山下。

传说老子在西去洛阳途中,看见了缭绕的紫云,也认定"此中有真意",于是,顿生"不事王侯""雅厌城阙"的情怀,最终修得紫气绕身。青牛也沾光不少,只驮一团紫气,岂不轻闲!

这一切似乎都刚刚发生,或者就发生在昨天,似乎有一条隐秘的脉系,在紫云深处暗暗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