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泥土
暑假还没开始,我就不时接到各种各样少儿暑期补习的推销电话,可我从未动心过。因为我觉得,对如今的孩子特别是城里孩子来说,最需要补的却是“亲近泥土”这一课。
产生这样的想法,源于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挈妇将雏去乡下走亲戚。下车后,一家三口走在乡间小路上,一畦畦绿油油的蔬菜映入眼帘。突然,女儿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田地,赞叹地说:“这里的麦子长得真不错啊!”我一看,这哪是麦子啊,分明是韭菜!震惊、失望之余,又感到并不奇怪。眼下,不少孩子对于农事知之甚少,闹出“五谷不分”的笑话也时有所闻。再联想到女儿平常不怎么爱惜粮食,劳动时还拈轻怕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给她补补农事课,让她在亲近泥土中获得成长的养料。
一放暑假,我就利用双休日领着女儿来到乡下老家,一方面帮助母亲干些农活,另一方面也让女儿感受农事的辛劳。母亲有些舍不得宝贝孙女,说她这细皮嫩肉的,哪吃得了那些苦!我就和老人家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我的想法。母亲想想,觉得我的做法很对。她还说,你们兄妹几个小时候什么农活没干过?这倒是真的。那时候,凡是用得着的地方,父母都让我们当他们的小帮手,扶犁把,拖麦捆,捉棉虫,薅秧草,摘豆荚,挖茨菰,采河藕,挑芫荽,舂芝麻,掏墒沟,拾稻穗,堆秸秆,拣鸡粪……样样活儿干得棒棒的。就连每天早晨上学前,我们都要割上一大篮子猪草,然后带着满手的草汁拎上书包,匆匆赶往学校。
翌日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了。她告诉我说,要趁早凉去给秧苗除草。我一听,赶忙将女儿从梦乡中唤醒。匆匆吃过早饭,祖孙三代一起向三里地外的秧田进发。到达目的地后,在我的示范下,女儿将被露水濡湿的裤脚卷到腿弯处,然后跨进秧苗纤纤的清泓里。眼前一片葱茏的景色,伴以清凉沁人的田水,让女儿很是兴奋。只是,这一田的连绵青秧里,哪里有什么杂草?在母亲手把手的讲解下,女儿学会了识别伪装得跟秧苗几乎一样的野草。正除着草,女儿感到小腿上痒痒的,低头一看,一只硕大的蚂蟥叮吸在她那白皙娇嫩的肌肤,吓得她声撕力竭地惊叫起来。我连忙赶过来,驱走蚂蟥,还帮女儿洗掉腿上的血迹。
几块田下来,我和母亲薅下的杂草堆成一座小山,女儿手中也已聚起一大捧杂草。清晨的风掠过旷野,带来阵阵凉意,可女儿的小脸上却汗珠涔涔。望着她腿上的瘀斑和脚上的烂泥,我的心头不禁泛起几分怜惜。女儿却指着身后翠生生的秧苗,笑道:“这下,奶奶今年的稻谷可要大丰收了!”她那稚嫩的童音,宛若鸟鸣清谷,给我带来了几许欣慰。
过了几天,我办事经过老家,顺道去看望母亲和女儿。夕阳西下时分,小村里炊烟袅袅,母亲正在张罗着晚饭。见我回来了,母亲准备炒几个菜。我看着她手里的一小碗糁子,不觉想起小时候喝糁子粥、吃凉拌马齿苋的情景,于是说,不用加菜了,就到田地里采些马齿苋拌拌吧,正好也让女儿认识一下马齿苋。母亲一听,欣然同意,当即拎起柳条篓,领着我和女儿来到不远处的坡地上。坡地上成片成片的大豆苗郁郁葱葱,一丛丛赤茎的马齿苋散落其间,仿如绿毯上绣着一朵朵红霞。女儿陶醉于眼前的景致,竟忘了采马齿苋,在我的再三提醒下才回过神来。
这马齿苋看起来鲜嫩纤柔,可根系却比较发达,要将它从泥土里铲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女儿年纪小,加上缺乏技巧,铲起来更是吃力。在铲一棵个头较大的马齿苋时,她用力过猛,一不小心,手指被小锹划了一道口子。晚饭时,女儿吃着香喷喷的麻油蒜泥拌马齿苋,仿佛忘记了疼痛,开心地说:“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感觉真好!”女儿搛马齿苋时,不慎将一片叶子掉在桌上。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立马拾起来,放进嘴里,吃得有滋有味。我和母亲相视而笑。用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的食物,她当然舍不得浪费。
半个多月后,我来接女儿回城,发现她皮肤黑了些许,整个人却更加矫健了。母亲告诉我,这些日子,女儿干的农活多着呢:给果树施肥,替西瓜打岔,帮红薯理墒,代南瓜传粉,为豇豆间苗……虽然一开始完全是门外汉,可在母亲的指导下,最终都能干得有模有样。女儿自己也很有“成就感”,连连感叹:“第一次跟泥土如此亲近,就学到了这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亲爱的女儿,总有一天你会憬悟,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庄稼,永远离不开脚下的这方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