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倚栏轩 > 情感 > 情感短文 > 正文

鱼头汤里的情味

作者: 张玉鸽2025/03/22情感短文

印象里,父亲从未和母亲说过一次情话,哪怕亲昵的动作也不曾有过,以至于小时候的我曾一度怀疑,他们是否真的相爱过。直到长大才慢慢懂得,原来有些爱,无需多言。

母亲来自小渔村,三餐四季离不开海鲜,对鱼肉更是情有独钟。而父亲来自同省的内陆,一年也吃不上几回鱼,更别说其他海鲜了。结婚后,为了照顾母亲的口味,不会做饭的父亲硬是一点一点摸索,学会了鱼的各种做法。打我记事起,家里沙发上永远有一摞花花绿绿的菜谱。虽然封皮上泛着点点油渍,又皱又旧,可父亲却拿它们当宝贝,空闲时便拿过来仔细翻看。平日里,饭桌上常有鱼的出现,煎、炸、清蒸、红烧、煲汤……父亲总变着花样地做。母亲的食量就是对这道菜最好的评价,有时母亲不经意地说一声好吃,父亲便立马像孩子似的,眉宇间难掩的满足,眉飞色舞地和我们讲起他刚学会的做法。

其中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一道清炖鱼头汤。听母亲说起,她刚生下我那会儿,平日里睡眠不足,吃饭也没有食欲,甚至连吃了多年的鱼肉都觉得腥膻。父亲为此想了很多去腥的法子,只要是打听到的,他都尝试过。那一阵子,下班后的他总是提着一条鱼,进门就扎进厨房,开始一次次尝试。听人说,做之前的腌制是关键,他便把洗净后的鱼头分别放在清水、盐水和淡茶水中,找到去腥味最好的腌制方式。配料更是马虎不得,他严格按照收集来的配方,备齐各种调料。不知用了多少条鱼,父亲终于找到了最大程度去腥的做法。熬煮时依次加入醋、胡椒粉、月桂叶,将要出锅再挤上几滴柠檬汁。做好的鱼汤呈奶白色,汤汁浓稠,保留了鱼肉的鲜美,却尝不出一丁点腥气。母亲就靠这鱼汤一天天恢复过来。

我也喝着这鱼头汤长大,即便喝了无数次,在外求学工作,最想念的仍是这一口鱼头汤。去年母亲生病,手术后身体格外虚弱,往往因刀口太痛无法入眠。晚上照顾母亲休息后,父亲常偷偷躲在厨房,用油烟机的声音盖住叹息,默默地抽着烟。听医生说要适当补充营养,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父亲总算有了精神。一有空便戴上老花镜,在手机上搜索术后促进恢复的食物,记在纸片上随身携带。那段时间,父亲总是一大清早去早市买来新鲜的鲫鱼,做法还像往常一样,只是他每天会变着花样地加入些别的食材。有时是磨成粉的虫草,有时是少许的红枣和黑豆,或是切成极小丝状的海参。为了不影响口感,父亲将这些"加料"尽可能地隐藏在鱼汤中,也从未对母亲提起。看着母亲食量一天天变大,刀口肉眼可见地恢复,整个人的气色越来越好,父亲的眼睛里又恢复了平日里的神采,常常边熬汤边哼着小曲。

转眼间,父母结婚已经三十年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不曾见他们有过你侬我侬的甜蜜,更从未看到过电视剧里的深情流露。但我却无数次在一碗碗鱼头汤里,见到过父亲对母亲细致入微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