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秋
秋来,喧闹的便民小市场再度喧闹起来,我明了,丰收的乡野已再度敞开了慷慨的怀抱,召唤人们去采秋。赶紧挑了担,扛上杆,拎起篮,拿着袋,心怀期盼与闲情,奔向自然,采秋去。
青纱帐已然枯黄,挺着硕大的玉米棒子,像一排排等待检阅的士兵,威武霸气。带着细刺的长叶划着掰棒子人的手脸和胳膊,剥开层层苞叶,玉米棒子便露出齐整的“金牙”,一根、两根、无数根,一篮、两篮、一满车。回家,上房,整村人家的屋顶都金灿灿的,闪着光。心急的,迫不及待用新玉米碾面蒸饼子,碾糁熬粥或爆爆米花,那叫一个喷香。砍倒的秸秆没了脾气,扎成捆儿堆在墙根,做了饲料,肥了牛羊。
高粱同样高调,火红的穗子在风中高高摇摆,唱着歌,笑看脚下的谷子、黍子、豆子、荞麦、芝麻。别看此时似有高下之别,稍后便全被撂倒,捆了,在场院上暴晒到皮开肉绽。这还不算,高粱穗、谷穗、黍穗皆被放在粗砺的石头上,受那揉搓之苦;干透的豆秸、荞麦秸、芝麻秸铺展开来,受那梿枷雨点般的击打;直至颗颗脱落,粒粒翻滚,“吹糠见米”,颗粒归仓。不管红的、白的、黄的、绿的、黑的、花的,都被叫做了“杂粮”。擀面也好,蒸饭也好,煮粥也好,榨油也好,将餐桌装配得营养丰富、滋味十足。
高高挂在树上的,苹果、梨是北方的主角,橘柚是南方的主角。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橙黄的橘柚,圆滚滚、香喷喷,掩映在泛黄泛红泛绿的叶片间,骄傲地在枝头招摇,催绽了主人的笑脸。采摘者或蹬着梯子,或攀上树枝,极力探身出去,伸长胳膊,小心翼翼摘下,放入篮中。早垂涎欲滴的,挑一个来吃:苹果、梨嘎嘣脆,甘甜爽利,满口爆汁;橘柚剥开皮,一瓣瓣果肉酸酸甜甜,回味无穷。秋冬春夏,再到秋,它们滋润甜蜜了无数个闲适的美好时刻。
大多果树经过“驯化”,温顺些;可部分果树“野性十足”,甚至乖张,采收恐怕更要费些力气。柿子挂得高,需高举长杆,瞄准,夹住,一拧,方可摘下;摘多了,脖子、胳膊、腰腿哪儿都酸痛;即食,涩得舌牙似裹了纱布,得沤几天才甜。核桃、板栗需举长杆重重敲打,虽说“哗啦啦”下雨般落了满地,可核桃裹着能把手染得黢黑的绿皮,剥了,还要砸硬壳,剥嫩皮,才能吃到白仁儿;板栗更可恶,穿了布满尖刺的铠甲,刺猬一般,小心去了刺皮,煮了炒了,再剥壳,才能吃到那一口香甜。花椒不仅麻,还有针刺护体;酸枣不仅有刺,还有刺毛虫护驾;白果不仅皮臭,还有毒素……可也正如此,才领略了自然之生趣,物种之奇妙。
罢园的蔬菜没了鲜灵劲儿,垂头耷脑的,静待主人发落。黄瓜不再注重形象,颜值直线下降,小小的或弯弯的或鼓起包。全部摘下,拾掇拾掇,剁巴剁巴,腌成咸菜。西红柿叶子萎蔫,藤蔓干瘦,红的、黄的、绿的大小不一的西红柿孤零零暴露出来。统统摘了,或冷冻起来慢慢吃;或煮熟,打泥,做成西红柿酱。韭菜老了,挺起绿莛开出簇簇白花。割些韭菜叶,采些韭菜花,做成腌韭菜、腌韭菜花。辣椒棵枯了,亮出红艳、辛辣、可爱的“小镰刀”。无辣不欢的,摘来晒干或做辣椒酱;避之不及的,只当是个小景致。豆角蔓没了攀爬的力气,停在那里,枯槁、细硬,只留鼓胀饱满的豆荚在风中摇摆。采回,剥豆,晒干,用来煮粥或包粽子极好。
其实,它们并非成了弃儿,只是换种方式存在,更待以“佐餐佳品”的身份被召回,再上餐桌。最重要的是,它们高风亮节地黯然退场,更为白菜、萝卜绿油油、鲜嫩嫩在原地闪亮登场让出了地方。立秋种白菜;处暑种萝卜;霜降绑白菜,收萝卜;立冬收白菜。整个秋天,跟着节令走,种收最相宜。不过,也可随时拔来,或炖或炒或涮或凉拌,尝个鲜儿。印象中,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水萝卜都很实诚,很给面儿,只要种了,时令一到,都会大丰收。锄了拔了,有两个去向:入缸,与姜、蒜、盐、糖、花椒等佐料一起,交予时间,腌制发酵成酸爽脆生的泡菜;入窖,储藏起来,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严冬,涮炖一锅,撑起无数家庭热气腾腾的烟火日子。
与萝卜同样藏于地下的,数花生子孙繁盛。土里生长,拔出时自然沾了一身泥沙,其貌不扬。待洗净加盐、花椒、大料煮食,满是秋天的味道。红薯的子孙不多,但一嘟噜一嘟噜,个个儿身形敦实魁梧,担起两筐,压得肩膀生疼。这不算啥,一担担挑回的是红薯,更是丰收的喜悦,放置地窖,窖藏一冬甜蜜。洋姜生命力最顽强,去年刨挖遗留在地下的根,今年又滋生出大片。还有山药、生姜、芋头、荸荠……这些不事张扬的“隐者”,在土里悄然生长,秋来奉上惊喜连连的人间风味。
地边,有意种的或野生的几蓬南瓜,已难被干枯的藤蔓和叶片掩住。大的小的、圆的长的、黄的青的,骨碌碌爬了满地;有的甚至上了树,几乎要拽断瓜藤,被主人挂了木板托住。南瓜的确是好物,蒸食,熬粥,炖菜,或做南瓜饼,甜丝丝且有股特有的清香;也可切成块儿或条儿,晒干,保存很久。丝瓜摘来清炒或做汤,细腻鲜香;老丝瓜取瓤,刷碗刷锅,也是不错。葫芦切开做瓢的少了,倒是用来烙画、刻画的多了,将各种吉祥图案、文字留于其上,成了艺术品,赋予了葫芦娃“第二春”。
水中,亭亭荷花凋零,在高挑的花秆顶端,生出一枚倒圆锥的碗状莲蓬。剪下莲蓬,掰开,抠出莲子,晒干;莲房煮茶,莲子熬汤,莲心泡水,皆为滋补上品。深埋淤泥中的莲藕,挖出,切开,露出花朵般漂亮的七孔、九孔,煲汤或凉拌,清热益血,健脾开胃。池塘里,还有枯黄的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可鲜有人再砍来编成芦席;还有狭长泛黄的菖蒲叶间,挺着棒槌状的蒲棒,也再没人采来点燃驱蚊或装入枕头……它们只是完成自然生长,在晚秋摇荡成一幅凄美的油画,无人问津,却又傲然孑立。
波斯菊、百日草、蝴蝶花、马鞭草、黄秋英、野菊花、野牵牛……红、橙、粉、黄、白、蓝、紫……色彩缤纷,繁盛怒放,好一片秋日花海!徜徉其中,如身披霓裳,体生幽香,如花般轻盈窈窕,摇曳生姿。采些花儿,插于发间;或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宛如梦中花仙子,往来飘忽。爱花之人,自是爱生活之人。随心采一束花,配以莲蓬、芦花、蒲叶、蒲棒、狗尾草、狼尾草,插入瓶中,作为案头清供,诗意雅致,意趣盎然;随心采些花瓣、花叶,与枫叶、银杏叶、黄栌叶一起,夹在书页中,将花海、树林及花香、叶香永久珍藏;随心采些花籽,紫茉莉黑色地雷花籽、凤仙花爆裂弹出的褐色花籽、决明子长荚内的四棱形花籽、波斯菊针形花籽、鸡冠花柄部抠下的油黑米粒花籽……包在纸包里,“唰啦啦”悦耳动听,蕴藏起一个绽放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