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父母到省城
在下不才,今年已虚度六十五个春秋。回顾以往的岁月,实在碌碌无为,没什么建树,真真乏善可陈,惭愧得很。而有一件小事,多年来我一直记挂于心,庆幸当年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那就是,接父母到省城。
鄙人生在穷乡僻壤,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土里刨食者。父亲识字不多,只念过两三年的"子曰诗云",母亲更是"睁眼瞎",一家人生活在极度的艰难困乏之中,可再苦再难也执意要把我培养成个读书人。于是,我既无比幸福而又非常心酸地行进在求学路上。为了供我求学,父母捡桐子、种生姜、搓火绳、割猪草、挣工分、缝衣鞋,无所不为,哪怕衣带再宽,形容再瘦,白发再增,初心就是不改。
父母额上汗,儿女心上血。什么时候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于万一?
终于熬到大学毕业,被分配在昆明工作。入职几个月就是年关,我利用探亲假回家,对父母说,从今以后,我将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毕竟环境生疏,举目无亲,工作又非读书可比,心中实在有些打鼓,可不可以麻烦父母大人和我一起去实地看看,也好为我壮壮胆。那时候的乡下非常闭塞,人员基本不流动,城乡被二元经济所隔,村上的人,到过县城的都找不出几个,大家对外面的世界,总是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父母将信将疑,面有难色,但终究还是应允了。
过完春节,我们就启程了。走山路,坐卡车,换班车,再换火车,经过三天的折腾才来到省城。刚参加工作,还没有独立的宿舍,和一位一起分来的大学生同住。一间房子,摆了两张小木床就不剩多少空间了。管他的,有食堂可以搭伙就行。我订了单位招待所的两个床位,把二老安排住下,趁还有几天假,开始实施我早已预谋好的观光计划。
第一天圆通山,第二天飞机场,第三天大观楼,第四天西山。近距离地看到之前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豺狼虎豹、狮子大象、飞机起落,还有连想象中也未曾出现过的西山龙门石窟、如海滇池、似画园林,二老都不禁感叹,见所景象,如梦似幻,此生有值,同时又严厉责备我,刚出校门,不分轻重,胡乱行事。不几天,他们就由我二哥接回去了。临行还不忘给我下道命令,尽快找个可以搭伙过日子的人,成家。
回到村里,说起所看到的昆明圆通山的动物和巫家坝机场起落的飞机等所见,村里人都很羡慕,二老也为此而兴奋、自豪了好长时间。
探亲假结束,继续上班。有人问我,为什么刚参加工作就急于接父母进城观光,要钱没钱,要家没家,急什么?等条件好点儿再做这事不是更好吗?各人心底的疾苦,只有自己明白。父亲身体看起来还行,母亲则一直体弱多病,曾多次病倒,有几次差点儿救不过来,都是操劳过度所致,我实在担心错过了眼前的机会而遗憾终身。一切都可以稍后再说,唯独此事,刻不容缓。
成家并有了孩子,我又以帮带孩子为由,把二老接来。这回,家里虽然挤了点儿,但毕竟分到了两间旧房,可以住了,可他们还是在不住,一生勤劳惯了,城里又没有他们可做的农活,清闲还闲出了疾病——双脚莫名浮肿。无计可施,只好偷着抹泪,由大哥把他们接回乡下。不久之后,父亲就意外地先故去了。之后不久,母亲也撇下我们,走了。
人生在世,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同等重要。我很庆幸,当年及时做了这么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