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老人·鱼鹰·靓妞儿

作者: 乔书明2023/11/12心情随笔

虽说这飘忽不定的鱼鹰船,平常人踏上去就一摇三晃,很难站稳脚步,可年过古稀的老赵,拿着竹篙伫立在这劈波斩浪的鱼鹰船上,依然挥洒自如、矫若游龙。

大概鱼鹰跟放鹰人之间,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至今老赵还清清楚楚记得,十六年前的一场风浪中,多亏跟踪赶来的鱼鹰用它的钩钩嘴,将缠在主人手脚上的烂渔网解开,翻倒在河里的老赵才侥幸逃脱活命。

如今老赵那两个儿子念完大学后,不仅早已在远离水乡的繁华都市里参加了工作,而且另结小巢、生儿育女。近年来,儿孙们不断打电话来信,催老赵尽早将鱼鹰处理掉,搬到城里去安享清福……老赵尽管糊口养家的经济重任早就完成了,但他在情感上,却舍不下这相依为命的鱼鹰啊。

这几只鱼鹰在河里忙碌了一阵子,全都跳回船上,抖着翅膀上的水珠,作课间休息。望着这形影相伴的鱼鹰,老赵的心啊就浸泡进了无限的惆怅和感慨里。近年来,随着工业污染的加重,而且很多人也用起了电网捕鱼之类,放鹰逮鱼越来越艰难……眼看从先辈手里接过来的祖业,不仅在本家儿孙里后继无人,而且正被整个社会淘汰。尽管老赵坚持留在故乡,可待他自己飘然上路走后,这几只相依为命的鱼鹰,又将流落何处?放鹰逮鱼也是一门活生生的手艺啊……他实在不敢往深远处继续想。

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突然划破这凄清的场面,从老赵的腰兜里传出来。他打开手机一听,是乡文化站长关培文的电话。

十多天前,这位小关站长曾经带着县里配发的新设备,专程到河边寻老赵录像。当时,老赵还大惑不解:"小关呀小关,你今天带着这洋玩意儿来干啥哩?"小关瞟瞟小船上那一群鱼鹰,说:"老辈人都说,以前这条河里恨不得隔几丈远就有一船鱼鹰,可如今咱们县里,就剩爷爷这一条船、六只鱼鹰了……我们乡文化站准备将您放鹰逮鱼这活计,好好录个像,再整个材料,报送县市有关部门,看能不能给爷爷申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哩!"

老赵只是忧心忡忡地接话:"这鱼鹰,确实是‘飞’物质文化……可是遗产再珍贵,没人继承也白搭啊。爷爷已经是坐七望八的人,来日肯定越来越少,你尽早给这几只鱼鹰找个出路吧,比什么申报更重要!"

……如今听见小关的电话,老赵忙问:"你给这几只鱼鹰的工作找好啦?"小关在电话里嘻嘻笑着说:"爷爷,您对这几只鱼鹰呀,可比儿孙都贴心。您现在在哪儿放鹰逮鱼呢?"老赵哈哈一笑说:"就在渔璋村南边河里,正要开始。"小关赶忙交代说:"爷爷可别远去,俺开着小轿车,一会儿就追到啦。"

当轿车在河旁停稳后,小关领着一位打扮入时的妙龄女郎从车里走出来,不等老赵开口询问,小关便笑眯眯地介绍:"爷爷,这是龙泉湖旅游管理局的孙艳菲,今天她特意接您带着鱼鹰去景区办班培训。景区现正在从外地引进鱼鹰呢,又找了好些后生跟您学。等他们掌握了放鹰这门手艺之后,就以爷爷这小船和鱼鹰为龙头,在景区新开辟个观赏项目。"见老赵喜出望外,然后欲言又止,艳菲抿嘴一笑,往下补充说:"爷爷别担心鱼,咱们在龙泉湖景区放鹰逮鱼,根本不计较逮到几条,只求画面清新、舞蹈姿势优美,再偶尔有点收获,游客们观赏拍照,咱就谢幕收场。"

等细腰盈盈一握的靓妞介绍完毕,老赵先抬眼望望那苍苍交叠的远山,又俯首看看河两岸那翠色欲滴的草地,一挥篙,令休整罢的鱼鹰再度下水。在水乡摸爬滚打了六十多年,今天老赵才破天荒地发现,放鹰逮鱼这事儿啊,竟然有这么多诗情与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