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不了情
在长春生活了几十年,关于这座城市的许多往事常常会在我脑海中泛起一层层涟漪,其中有看到南湖岸边那几株大柳树与我一起变老的乡愁;也有1956年坐着刚出厂的“解放”牌大汽车去参加夏令营的激动不已;还有几十年来我与长春市几座图书馆之间的故事。
小时候我家住在朝阳区建和街,出门沿街向南走大约两百米,就到了当年的朝阳区图书馆。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座图书馆很小很小,好像还没有现在有些家庭的居住面积大。图书馆只有两个房间对公众开放,一间大的是阅览室,小的当借阅室。阅览室里摆着一张长长的条桌,桌子两侧各有一排条凳,供人们阅读时使用。房间周围除了门窗占去的位置,其他地方都摆放着杂志、报纸。报纸用夹子夹好,一类一类地挂在报架上。杂志则一册压着另一册半边,摆在顶天立地的架子上。
在我的记忆里,这座小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特别是星期天,阅览室里全天都没有空座,很多人只好将带去的马扎支在地上,手里捧着书报,聚精会神地阅读。那时,很多家庭都承担不了订一份报纸的开销,因此,大家都是下班或放学后,到图书馆阅读当天的报纸或近期的刊物。我有个邻居,家中只有小两口,女的是教师,我叫薛哥的男人在工厂上班,他俩都喜欢读书看报,下班后都想往这个图书馆跑。起初,薛哥去图书馆后就跟媳妇扯谎,说单位有事,没能回来做饭。不料有一次被随后走进图书馆的媳妇发现了。媳妇没惊动他,但回家后问他干什么去了,薛哥仍谎称单位有事,直到媳妇把他蹲在哪个角落,看的什么杂志,甚至第几页都说了出来,薛哥才“低头认罪”。从此以后,俩人订下规矩,即按每周一三五、二四六轮流去图书馆,另一个回家做饭。
我与几个同学都是从小学四年级走进这座图书馆的,可当时这里的书不借给小学生,所以我们只好央求父母,以他们的名义办借书证。但有的家长怕课外读物影响孩子学习,说啥也不给办。好在我母亲还算开通,让我有了将小说借回家阅读的机会。当时借书的过程挺有“学问”,首先要在借阅室那一排排小抽屉堵头上找到想要借阅图书的类别,然后拉开抽屉,在下面用铁棍穿着的卡片上查找自己要借的书。因为不知道有些书是否已被别人借走,所以如果借一册书至少要记下三四册书的号码,否则就可能在办借书手续时,因为书已借出重新排队找书。
当时只有一百多平方米的区图书馆,就是我获取知识的“三味书屋”,它拓展了我的视野,培养了我学习的乐趣,让我记住了很多故事。五十多年后,我还以在这里读过的《小象波波的故事》,写过一篇读后感,发表于某网络平台。可见当年的阅读,留给我的印象有多么深刻。
上中学以后,我有了办借书证的资格,于是,我不再去小小的朝阳区图书馆,而是走进了位于人民大街(时称斯大林大街)与解放大路路口西北角附近的长春市图书馆。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庭院里古木参天,楼宇雕梁画栋,红色的大门又高又宽,进院时须将脚抬得高高的才能跨过门槛。在这里,我从少年一直走到老年。在此期间,长春市图书馆从原址迁到了同志街的新馆,我时常去借书的吉林省图书馆也搬到了新址、新楼。
可能因为我读书读得相对认真,十多年前,我居然两次获得“长春图书馆优秀读者”的美誉,受到表扬和奖励。在吉林省图书馆新址开馆征文大赛中,我的一篇作品还进入了获奖名单。至此,作为一个业余作家,在吉林省图书馆和长春市图书馆,乃至在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里,都陈列了我的专著。而且,我的作品是跨学科地发表在分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的书籍或刊物上。如果没有我身边这几座综合性的图书馆,没有它们多年来无偿地为我提供服务,任我充分享用,我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十几年前我退休了,从此,我更是“有恃无恐”地整天泡在图书馆里。这时的图书馆已经不仅能看书,还能查资料、听名家讲座,午间还有读者餐厅,这种生活让我充分感受到时代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幸福。同时我也发现,图书馆是一个既可以为孩子开蒙,又能预防老年人早衰的好去处。
几年前因为身体原因,我不得不减少了去图书馆的次数,没想到就在这时,长春市图书馆和吉林省图书馆都相继开放了数字图书馆。虽然我的电脑使用水平一般,但还是觉得比直接去图书馆便捷多了。坐在家中就可以阅读各种报刊,想看什么书,可以先通过“部分阅读”看看简介再决定取舍。相比之下,最方便的还是查找资料,几年前我在创作《怜之爱之李香兰》一文时,仅在长春市图书馆一家就查找到并通过“文献传递”获得了六十多份民国或伪满时期的资料,这让我写起来底气十足,读者也认为内容真实丰满。令我感动的是,当有的资料没有查到时,图书馆还会向我表示歉意,而且承诺继续帮助查找。虽然我知道这只是计算机的一个程序,但还是让我觉得,住在长春这么一座文化城市,守着这样的图书馆,真是幸福,如果不充分利用,真是亏大了。
最近,我时不时就会在数字图书馆“搜索”项下输入自己的名字,将过去发表的作品检阅一番,从“受阅者”报出的图书、期刊、报纸的信息中,寻找追忆自己当年的故事。
我不知道像长春这样的图书馆与兄弟省市相比能排在什么位置,反正我每去一趟或者每次进入电子阅览室,都会涌起对这座城市的爱,乃至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