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
两千多年前,蒙童入学就要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其作用无与伦比,可以启迪人生,矫正品格,甚至可充当文化护照。
古代小孩懵懵懂懂背下来,如同吞下一枚文化缓释胶囊,成长中结合不同的人生经历,启迪出百般花样。其强大的感召作用经常会使人豁然有悟,这便是品格矫正。
文化护照之说似乎有点玄,会背这三句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国籍吗?有可能。比如我们认同李白是中国人,就因他自小稔熟以这三句打头的中华文化。阿部仲麻吕从海中小岛来到大唐时肯定不会,身份认定是日本遣唐史。李白籍贯一说是碎叶城(唐朝在西域所设重镇),就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市,从唐诗的缝隙中,也可以窥见他有潇洒出尘的异族风采。但是,他一开口就是"有朋自远方来",有这方文化胎记,谁敢怀疑他不是中国人?
有道是"别人酒杯,自己块垒",无数人借孔子的话诠释自己心境,只怕离本义越来越远,可曾想过孔子说此话时的语境?因何而说,对谁而说?
对头一句的通常解释是:学过后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这是把"习"理解为复习;有人拿自身体验来反驳,说整天背题,并没快乐可言;另一解是学到了知识要会应用,学以致用不是很快乐吗?这是把"习"理解为实践。也有人反对,学到的东西哪些有用哪些没用以及如何致用?更多的是迷惘,少有快乐。台湾有曾仕强把"习"理解为"习惯",说养成学习的习惯就会感觉快乐。习惯与快乐有没有必然联系?习惯有好有坏,都能带来快乐?瞧,仅一"习"字,就各有一套说辞,各有逻辑自洽,但意思却完全不同。
如果再看通篇,我一直觉得没头没尾,头句说学习,次句扯到朋友,第三句又说什么愠不愠,东一句西一句,好像不挨着。大师们得替夫子圆呵,鲍鹏山教授说,三句话讲与三个不同层次人的交往,第一句讲面对比自己高明的人,就是老师,要虚心学习;第二句讲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就是朋友;第三句讲水平比自己低的人,他不懂你不必奇怪,更不要烦恼。
鲍老师此说虽然给通篇建立了逻辑联系,但好像还是有点牵强。需要注意的是三句话全是反问句,夫子好像面对某人的诘难,云淡风轻地剖白自己。假设有个有权有势的贵族奚落"穷困潦倒"的夫子:仲尼呵,你如此有才,咋混成这样?在国外转悠这么多年,有人接纳你的主张吗?你的生活乐趣在哪里呢?孔子幼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在世俗的眼光中很是苦逼。可是这时候孔子以悲天悯人的目光看着这位不学无术的人说:我呀,每天和我的众多贤达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并且付诸实施,不快乐吗?经常有国际朋友来看我,向我请教各种问题,对我十分尊重和友好,不快乐吗?我干的事你不理解,我一点儿也不生气,也算君子吧!彼时,孔子正在整理春秋以前的文化典藏,忙着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有满满当当的文化自信,有一二宵小不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