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原”
黑娃死了!
死,在那个动乱年代的所有文字纪录中是最常见的字眼,可是黑娃,竟是与田福贤岳维山一起被公决的!
闲暇时,几乎一字不漏十二分用心地,花了近半月时间,再读了回厚厚的《白鹿原》。全书读下来,没有多少华丽的字眼,更多的只是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情景描绘,周密的心理描写及极自然又生动的形态描述,相当地通俗易懂。它用离奇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外加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作背景,只开头极简单的几句关于白嘉轩的六娶六丧的奇特遭遇,便轻易地将读者带入了小说的发生地--白鹿原上。半月来,我的心一直随情节很情理之中地起伏着唏嘘着,然而近尾声时的黑娃之死,却让我震撼了!
在我看来,这是位全书所有人物中最有看点的汉子,也是我感觉特别敬佩的汉子!
令人敬佩的之一,是他居然娶了她,娶了这个书中最有争议的女子田小娥!--顶着所有族人的强烈抨击及蔑视,哪怕只能住在人烟罕至的荒芜的破窑里!她,是他受雇的东家的地位悲摧的漂亮也可怜的小老婆,一个干柴一个烈火,他们做下了冒天下之大不讳的事来。 但他若甩了她另娶,也是理直气壮的--毕竟是她不甘寂寞先勾引了当时尚懵懂无知的他,并且她一定没敢奢望:他会有朝一日带她逃出眼下的火海[尽管落入的是另一个苦窝]。
令我敬佩之二,在于他不的走寻常路。他,只不过一个长工的孩子,在那种年代里,该如他父亲一样,理所当然地沿袭父亲的长工之职,娶个本份的老婆繁衍后代,去过以逆来顺受为天命的日子。偏他是个另类,不读最“宽厚”的嘉轩老爷的赐来之书,拒受最“仁慈”的嘉轩老爷的诚心之雇。短暂的一生中,他受兆鹏影响,思想激进,参加农改,当过土匪,做过国民党,最后起头揭杆革田福贤等人的命,总是走在改革道路的前端;从厌恶读书,到肯再娶贤淑之妻,到师从朱先生,安静读书,弃恶从善,其变迁完全是那时代里的先驱们从浑沌到觉醒的心理变化过程的详解,可谓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
敬佩之三在于他的狠劲。在懂得从善明白知识的重要后,他竟能自行捆绑三 天三夜,强戒那能要人命的大烟!
黑娃的整个形象的塑造,该是全书中对封建社会从认知到改革的全过程的敢爱敢恨可歌可泣的典范人物,最终却落得个被绑赴刑场,更有意味的是一同问斩的,居然是他曾亲自革命过的田乡约岳维山二人!于是,他异常悲愤地含泪要求独自行刑,就是要告诉人们:“士可杀不可辱”!--说实话,对于黑娃,为什么作者要给他这样一个太不公的结局,我实在不解,着实震撼。或许当时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吧!
细读下来,还有两处疑惑。
书中从头牵到尾的“白鹿”的神话般的传说,及圣人朱先生,好比给众人的茫茫迷途中的安放的一盏明亮的“阿拉丁”神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准确地预知未来,都似乎充满了封建迷信的色彩,作者到底是要宣扬封建迷信,还是应该理解为其实寓指的人们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呢?
全书的历史背景是国共内战初期。入共还是入国,其实都是模糊的,然而加入了不同阵营的人们,却有着迥异的结局。入了共产党的几乎没什么好结局。白灵,屈死于共党的内部矛盾,被活埋了;鹿兆麟,她的丈夫,无影无踪,书中没再交待;而入了国民党的,白孝文,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分子,最后居然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县长,也是他,为保己位,硬是将黑娃送上了断头台;鹿兆海,一心追随三民主义,结果与心爱的女人分道扬飙了,还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效身的不是中日之战,而是国共两党的内讧战场,但至少,也获得了原上最隆重的葬礼,比起白灵黑娃之屈死,作者安排的结局还是好多了!
震撼、疑惑,其实终归是惊讶并折服于作者的毫无媚俗--也正是小说精华所在:世事动荡,历史不可更改,我们心目中的“好人”并不是都有好的结局,而“坏人”不一定都没好下场!……作者公正、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状况,对国共两党的态度,不偏不倚,难能可贵,罕见地大胆,这该是之所以能获大奖的重要原因之一吧!继而查阅了小说出稿于1992年,万幸在“四人帮”横行之后,试想如果出于那十年洗劫年代之前或者正当时,它要么没可能出炉,要么出了也被“流产”;未“流产”,但给作者陈老先生遭来灭顶之灾吧?更别说97年的获奖咯!
人人看热闹,“热闹”各不同。小说亦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近日听说电影版的《白鹿原》将重拍上映了,我们就先品品原著再去赏片吧!但愿新片别如新版电影“红楼梦”,别毁了作者的种种精华!